湖北省第八届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调研语文试题
湖北省第八届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调研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无论在哪种意义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都几乎不可能达到某种终极阶段。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是这么想的。我的意思不仅仅是说我们在各个科学领域的研究会继续下去,我们在哲学和宗教上的研究和探索也很可能会发展并提升我们目前的世界观。从普罗泰戈拉、德谟克利特和安提斯泰尼算起,人类已走过两千五百年。而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在未来同样长的时间里,也会继续取得进步。但是,和我在这里想要暗示的内容相比,人类在未来可能有的进步将会无足轻重。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在显现出世界的思维器官中,人类大脑是无可超越的超级思想器官。其他物种也很有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人类在它们眼里的形象,就好比我们眼中的狗,抑或狗眼中的蜗牛那样。
对人类来说,妨碍进化继续下去的似乎有以下几点。自发出现的可遗传变化,我们如今称之为“突变”。根据达尔文的理论,“有利”的突变会自动被选择出来。但这些突变通常只是微小的进化步骤,如果确实对进化有益,也只能提供微小的益处。这就是为什么在达尔文的推断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物种通常需要产下大量后代。因为只有这样,微小的改善才比较有机会在仅有的一小部分幸存者身上得到实现。在文明人身上,这一套机制似乎不管用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出现了倒退。总体来讲,人类并不愿意看到同胞受苦并死亡,因此我们逐渐引入了法律和社会制度。一方面,它们保护生命,惩罚杀戮现象,并且试图帮助每一个病弱的人生存下来。而另一方面,这也取代了大自然对不太健康的个体的清除过程。为了把后代数量控制在生存资源允许的范围内,一种方式是直接的计划生育,另一种方式则是防止相当比例的女性生育。有时候,疯狂的战争以及它带来的所有灾难和错误也参与其中。我们这代人最清楚不过了,数百万人,无论大人小孩,无论男女,都因为饥饿、辐射和流行病死去了。虽然在远古时期,小部落之间的战斗可能对自然选择有正向作用,但在有史记载的年代,战争是否还有这种作用就值得怀疑了,而在当今世界,战争毫无疑问起到了反作用。现在,战争就是无差别的屠杀,而药物和手术的发展则无差别地拯教生命。虽然在道义上,战争和医疗技术完全对立,但它们似乎都起不到自然选择的作用。
(摘自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材料二:
生态位是生物学中的概念,现在常被借用到经济、文化等领域。很多人都知道,进化论的基本思想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过一种生物“适应”与否,是针对其所在的局部小环境而言的,而不是针对某个大环境(如一座森林、一片草原、一条山脉),更不是指整个地球。因此“适者生存”的意思并不是说“在很大的一块地域中只有最强大的物种才能生存”,而是说在一个局部的小环境中,如果存在两个相互竞争的物种,那么与环境“适合度”更高的物种更有可能繁衍和壮大下去。这个局部小环境就是“生态位”。
由于气候、地貌的不同,地球上的生态位数以亿计。这就意味着,每一种生态位下都可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胜者”,这也就是地球上生物种类如此繁多的原因。一个物种所处的生态位不仅包括“本地”的气候、地理因素,还包括与其利害攸关的其他生物,这些生物有些作为食物,有些提供栖息地,都是该物种繁衍所不可或缺的。假如我们新建一座花园,那么繁花盛开时,蜜蜂就会被招引来,甚至会在附近筑巢定居。这些花就是蜜蜂生态位的重要构成部分,要是没有花,蜜蜂就无法在此地生存。
当然人类是个例外。人类能思考、会说话,善于制造工具、运用科学,并且建立了强大的社群和组织,因此能在多种环境中生存。但同时,在人类社会的内部,生态位的概念仍旧很有用,作为一种类比,它能帮我们理解很多经济现象。在写字楼附近总是有咖啡厅,写字楼似乎是咖啡厅的生态位;在中学和小学旁总是有文具店,学校似乎是文具店的生态位;在一些红火的餐厅门外,晚上常有代驾师傅在等候,酒桌文化似乎是代驾这种职业的生态位。可以想见,一个商业社会里生态位的种类也是数不胜数。
从这个意义上说,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是竞争的最好策略。在这个属于你的生态位里,你不需要跟几万、几十万人竞争,你可能只有少量的竞争者甚至没有竞争者,你在这个小环境中能够如鱼得水,扬长避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摘自采铜《精进3:找到你的潜在生态位》)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薛定谔相信:大家公认无论在哪种意义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都几乎不可能达到某种终极阶段。
B. 人类在各个科学领域的研究会继续下去,而且会通过这种方式,在未来的时间里继续取得进步。
C. 我们认为人类大脑是无可超越的超级思想器官,其实其他物种的大脑也可能有相似的功能。
D. 战争在小部落之间,在远古时期对自然选择曾经有过正向作用,而在当今世界毫无疑问没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与材料二看似关联不紧,其实都谈到了人的生存问题,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不相同。
B. 生态位是在变化的,生活中总是会有新的生态位出现,而且它会为新物种的诞生提供可能。
C. 一个人对这个时代的变化和更替越敏感,就越能找到“潜在生态位”,并能把它变成生态位。
D. 从材料二最后可以得到启示:“内卷”并非我们必须要走的路,我们可以避开“内卷”竞争。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在欧盟成员国流通,中国商人根据欧元纸币的尺寸生产钱包卖给欧洲人。
B. 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疗法,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
C. 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些玩航拍的人技艺越来越精,一些航拍者干脆做起了职业航拍师。
D. 曾皙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4. 我们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请结合材二料谈谈你的看法。
5.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请结合材料谈谈它蕴含了怎样的社会发展规律。
【答案】1. D 2. C 3. B
4. ①首先要适应局部小环境;②要能在多种环境中生存;③在属于自己的小环境中扬长避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5. ①这句话阐明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且是不可阻挡的;②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主要依据法律和社会制度,而自然选择中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影响甚微;③各社群或组织必须找到适合的生态位。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战争在小部落之间,在远古时期对自然选择曾经有过正向作用”错,原文是“小部落之间的战斗可能对自然选择有正向作用”错,愿文是“可能”。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C.“并能把它变成生态位”错误,生态位是客观形成的,可以去寻找和发现,但不能人为“变成”。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A.“欧元纸币的尺寸”就是中国钱包商人的生态位。
B.屠呦呦的事业属于探索与创新。
C.“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是“职业航拍师”的生态位。
D.曾皙的人生理想适合孔子遵从的礼仪追求,所以可以说对礼的追求就是曾皙的生态位。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依据“因此‘适者生存’的意思并不是说‘在很大的一块地域中只有最强大的物种才能生存’,而是说在一个局部的小环境中,如果存在两个相互竞争的物种,那么与环境‘适合度’更高的物种更有可能繁衍和壮大下去。这个局部小环境就是‘生态位’”可见,
依据“由于气候、地貌的不同,地球上的生态位数以亿计。这就意味着,每一种生态位下都可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胜者’”“当然人类是个例外。人类能思考、会说话,善于制造工具、运用科学,并且建立了强大的社群和组织,因此能在多种环境中生存”可见,要能在多种环境中生存;
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是竞争的最好策略。在这个属于你的生态位里,你不需要跟几万、几十万人竞争,你可能只有少量的竞争者甚至没有竞争者,你在这个小环境中能够如鱼得水,扬长避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可见,应在属于自己的小环境中扬长避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依据“从普罗泰戈拉、德谟克利特和安提斯泰尼算起,人类已走过两千五百年。而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在未来同样长的时间里,也会继续取得进步”可见,这句话阐明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且是不可阻挡的;
依据“根据达尔文的理论,“有利”的突变会自动被选择出来。但这些突变通常只是微小的进化步骤,如果确实对进化有益,也只能提供微小的益处。这就是为什么在达尔文的推断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物种通常需要产下大量后代。因为只有这样,微小的改善才比较有机会在仅有的一小部分幸存者身上得到实现。在文明人身上,这一套机制似乎不管用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出现了倒退”“总体来讲,人类并不愿意看到同胞受苦并死亡,因此我们逐渐引入了法律和社会制度……”可见,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主要依据法律和社会制度,而自然选择中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影响甚微;
依据“当然人类是个例外。人类能思考、会说话,善于制造工具、运用科学,并且建立了强大的社群和组织,因此能在多种环境中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是竞争的最好策略。在这个属于你的生态位里,你不需要跟几万、几十万人竞争,你可能只有少量的竞争者甚至没有竞争者,你在这个小环境中能够如鱼得水,扬长避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可见,各社群或组织必须找到适合的生态位。
(二)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象棋的故事
史蒂芬·茨威格(奥地利)
“我日复一日地把书上的一百五十盘棋照着棋谱有系统地下了一盘又下一盘,这段幸福的时间延续了大概两个半月。然后我出乎意料地又达到了一个死点。我重新面临着一片虚无。因为我每盘棋都下了二三十遍之后,这些棋局就失去了新鲜的魅力。这些棋局我刚走出开局第一步,以后的进展便仿佛自动地在我脑子里面展开,再也没有什么出人意料、令人紧张、让人思考的东西。我不得不设法和我自己下棋,或者说得更精确些,把我自己当作对手。这样一种双重的思维事实上是以人的意识的完全分裂作为前提的。我那可怕的处境迫使我至少尝试着把我自己分裂成黑方我和白方我,免得被我身边可怕的虚无压垮。”
B博士说到这里,朝后往躺椅上一靠,闭上眼睛达一分钟之久。他的左嘴角出现了奇怪的抽搐,他没有能把它控制住。
“这一切看上去都毫无意义,事实上,这样一种人为的精神分裂,这样一种可能引起危险的情绪激动的意识分裂,在正常的情况下,在正常的人身上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您不要忘记,我已经被人用暴力从一切正常的状态中强拉了出来,我是一个无辜遭受监禁的囚徒,几个月来被人挖空心思地用孤寂折磨着,我是一个早就想把心里积聚起来的愤怒向什么东西发泄一下的人。既然我别无所有,只有这种荒唐的自己把自己当敌手的棋戏,那么我的愤怒,我的报复心,便狂热地全部倾注到这种游戏中去了。一盘棋刚下完,我就向我自己挑战,下另一盘,因为每一盘棋下棋的两个我总有一个我被另一个我所战胜,于是便要求再杀一盘报仇雪恨。这是一种我自己也无法抵御的风魔,从早到晚我什么也不想,尽想着象、卒、车、王、a3、b4、c5、将死和移位。我整个的身心都被逼到这些小方格里去了。它不仅在我醒着的时候纠缠着我,也侵入到我的睡梦之中。有时我醒过来,额上汗津津的,我甚至在睡梦中也在下意识地下棋。要是我梦见人,那么这些人也跟车、象一样地移动,也跳着马步或进或退。至于把我叫去审讯的时候,我也不再像开始被抓进来时能头脑清醒地想到我的责任;在他们盘问并且商量的时候,我简直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只等着他们再把我带回到我的囚室里去,好让我继续下棋,下我那疯狂的棋,重新下一盘,再下一盘,再下一盘。每一次中断我都觉得是个干扰。甚至看守来打扫囚室的那一刻钟,他给我送饭的两分钟,也使我那热狂的焦躁的心备受折磨。我下棋的时候一面考虑棋局,一面不停地走来走去,棋局越到见分晓的时候,我就走得越快。我焦躁得浑身哆嗦,因为找身上一方的我总嫌另一方的我走得太慢,我骂我自己:‘快点,快点!’或者‘走啊,走啊!’最后,这种偏执性的疯狂不仅开始袭击我的头脑,也开始侵袭我的身体。我日益消瘦,每次醒过来,我都得特别使劲才能睁开我那沉重的眼皮;我虚弱到了极点,我的手哆嗦得杯子都拿不起来,我得费好大的劲才能把杯子送到嘴边;但是,只要下棋,我就从心里涌出一股狂野的力量:我双手紧握着,像个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似的疯狂地走来走去,我有时好像隔着一层血雾听到我自己的声音,只听见它沙哑地恶狠狠地冲着自己大喊:‘将军!’‘将死了!’
“有一天早上我醒来,感觉和平时不一样。我突然发现身后有声音,有活人的声音在那儿说话。您没法想象我的喜悦,因为我将近一年来除了从审判席上传来的生硬、刺耳、凶狠的话语以外,没有听见过别的话。我对我自己说:“你在做梦!千万别把眼睛睁开!让这个梦再延长一会儿,要不然你又要看见你身边的那间该死的看似应有具有但又一无所有的囚室。你在做梦-接着做下去吧!””
“但是好奇心还是占了上风。我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睁开眼睛。一个女人步履轻盈地走了过来,一顶白帽子扣在头发上,这是个护士!一阵喜悦的痉挛透过我的全身:我整整一年没有看见过一个女人了。我目不转晴地凝视着这个清秀的身影,我的眼光非常狂野兴奋。护士使劲地安慰我:‘安静点!请您安静点!’可我只是竖起耳朵听她的声音——这不是一个人在那儿说话吗?难道世界上真的还有一个不审问我、不折磨我的人吗?这可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一个柔和的、温暖的、温柔的女人的声音。我贪婪地望着她的嘴,因为过了一年地狱生活,我觉得一个人跟另一个人说话还会这么和蔼可亲简直是不可能的。那个护士冲着我微笑-是的,她在微笑,世界上还有人会亲切地微笑。她把食指放在嘴唇上表示叫我别作声,又轻手轻脚地走开了。”
“我想我是躺在医院里了。”
“中午大夫来了,他向我提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之一尤其使我惊讶;他问我是数学家还是化学家,我说都不是。”
“‘奇怪,’他嘟囔着说,‘您在昏迷中老是大声喊着一些稀奇古怪的公式,什么c3、c4。我们大家听了都不知所云。’”
“我向他打听,我到底出了什么事。他异样地微微一笑。”
“‘神经急性错乱’,然后他小心翼翼地环顾一番,低声补充:‘话说回来,这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在三月十三日①之后,是不是?’”
(节选《象棋的故事》,有删改)
【注】①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三日,法西斯德国并吞奥地利,德军进入奥国境内。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博士被关起来后,没有严刑拷打,没有恶劣环境,甚至可以说是舒适的,但唯独缺少一样东西:与人的联系。
B. B博士把150盘棋都下过二三十次后,他想到了自己与自己对战的新方法。但他却没有料到让自己陷入了危机。
C. 本文标题为《象棋的故事》,然而阅读后恍然大悟:这是一篇借下象棋的事来反映法西斯“文明”暴行的小说。
D. 在文中,茨威格用他细腻的笔端,描绘出德国纳粹的奸猾狡诈,反映纳粹用残忍手段给普通人带来的心灵残害。
7. 关于文中我躺在医院里的相关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导致B博士得了“神经急性错乱”疾病的直接的、根本的原因是他长时间自己和自己对弈。
B. 清秀年轻、漂亮温柔的护士出现,让B博士觉得不可思议,所以他贪婪地、目不转睛的盯着看。
C. 因为害怕B博士病情加重,大夫说话“小心翼翼”“低声”,这个细节让B博士倍感温暖。
D. 大夫对B博士说“您并不是第一个”,这说明像B博士一样受到伤害的人很多,暗合了主题。
8. 根据选文概括B博士患“神经急性错乱”的原因。
9. 作为反战题材的小说,本文和孙犁的《荷花淀》在写法上各具特色,请你谈谈二者的区别。
【答案】6 A 7. D
8. 患病原因:
①无辜遭受监禁;
②受孤寂的环境折磨;
③狂热地倾注于下棋,造成人为精神分裂;
④法西斯一直以来生硬、刺耳、凶狠地审问、折磨。
9. ①人物上:《荷花淀》是群像,文章的主人公是“面”,是热情昂扬抗战的军民;《象棋的故事》是个体,主人公B博士是被法西斯摧残的普通人;
②情节上:《荷花淀》情节淡化,小说呈现散文化特色;《象棋的故事》情节紧凑,心理描写突出;
③语言上:《荷花淀》更侧重对话描写,轻松明快;《象棋的故事》侧重心理自述;
④环境上:《荷花淀》景物诗化,是一幅幅月白、风清、湖光、花香的如诗如画的抗日根据地的场景;《象棋的故事》侧面展现牢房的压抑环境;
⑤主题上:《荷花淀》反战主题更鲜明;《象棋的故事》反战主题含蓄,隐藏于“下棋”之中。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但唯独缺少一样东西:与人的联系”错误。博士唯独缺少一样东西:与外界的联系。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重要情急和段落作用的能力。
A.“根本的原因”错误。根本原因是纳粹的迫害。
B.“年轻、漂亮”错误。从原文“我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睁开眼睛。一个女人步履轻盈地走了过来,一顶白帽子扣在头发上,这是个护士!一阵喜悦的痉挛透过我的全身:我整整一年没有看见过一个女人了”等处来看,没有对护士的外貌和年龄作描写。
C.“因为害怕B博士病情加重”错误。大夫是害怕纳粹知道他的言行。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患病原因:
由“我是一个无辜遭受监禁的囚徒”分析可知,无辜遭受监禁;
由“几个月来被人挖空心思地用孤寂折磨着,我是一个早就想把心里积聚起来的愤怒向什么东西发泄一下的人”分析可知,受孤寂的环境折磨;
由“我日复一日地把书上的一百五十盘棋照着棋谱有系统地下了一盘又下一盘……我不得不设法和我自己下棋,或者说得更精确些,把我自己当作对手。这样一种双重的思维事实上是以人的意识的完全分裂作为前提的”分析可知,狂热地倾注于下棋,造成人为精神分裂;
由“因为我将近一年来除了从审判席上传来的生硬、刺耳、凶狠的话语以外,没有听见过别的话”分析可知,法西斯一直以来生硬、刺耳、凶狠地审问、折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从人物的塑造来看,《象棋的故事》的主人公是B博士,一个被法西斯摧残的普通人;而《荷花淀》没有具体刻画某个人,其主人公是群像,是热情昂扬抗战的军民。
从情节来看,《象棋的故事》以B博士的自序为主,纳粹残忍手段导致B博士得了“神经急性错乱”疾病,借下象棋的事来反映法西斯“文明”暴行,情节紧凑,心理描写突出;《荷花淀》情节淡化,小说呈现散文化特色。
从语言上看,由“我日复一日地把书上的一百五十盘棋照着棋谱有系统地下了一盘又下一盘,这段幸福的时间延续了大概两个半月……”等处可知,《象棋的故事》侧重心理自述;由“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分析可知,《荷花淀》更侧重对话描写,轻松明快。
从环境来看,由“有一天早上我醒来,感觉和平时不一样。我突然发现身后有声音,有活人的声音在那儿说话。您没法想象我的喜悦”分析可知,《象棋的故事》从侧面展现牢房的压抑环境;由“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分析可知,《荷花淀》景物诗化,是一幅幅月白、风清、湖光、花香的如诗如画的抗日根据地的场景。
从主题来看,《象棋的故事》作者用细腻的笔端,描绘出德国纳粹的奸猾狡诈,反映纳粹用残忍手段给普通人带来的心灵残害,反战主题含蓄,隐藏于“下棋”之中;由“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分析可知,《荷花淀》反战主题更鲜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何故也?”
东方先生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不可胜数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姜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草草,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节选自东方朔《答客难》,文字有删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不可胜数/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B.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不可胜数/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C.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不可胜数/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D.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不可胜数/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乘即一万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万乘之国,指当时强大的国家。
B. 执戟是秦汉时的宫廷侍卫官。“戟”是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
C. “礼义之不愆”的“愆”与课文《氓》里“匪我愆期”中的“愆”不同义。
D.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即管窥蠡测。窥,偷偷看;蠡,贝壳做瓢。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方朔熟读诸子百家的典籍,好学乐道,全心全意侍奉君主,但官位不高,无法照顾到亲人朋友。
B. 东方朔认为,处太平盛世,贤和不贤没有多大区别,所以自己遵天之道,顺地之理,不奢望侍郎职位。
C. 东方朔认为乐毅、李斯能够被重用,能够游说如流水,是因为他们所遇时代和自己所处时代不一样。
D. 东方朔在本文中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着笔,先写一位客人诘难自己,讥讽他官微位卑,然后一一答辩。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姜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
(2)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14. 文中东方朔认为士人该如何对待自己不被重用?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A 11. D 12. B
13. (1)姜子牙践行仁义,七十二岁才被文、武二王重用,他的主张最终能够被采纳。
(2)这恰好足以说明他们不懂得(因时因事)灵活变化,最终在大道理上糊涂呀。”
14. ①要认清时异事异;②加强自身的修养;③要追求大德、大义,不求全责备。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天地那样广大,读书人那样众多,竭尽全力去游说的人多得不可胜数。假使苏秦、张仪与我同生在当世,也当不上掌故那样的小吏,哪里敢期望成为侍郎吗!
“天地之大”与“士民之众”结构一致,“士民之众”后应断开,排除BC;
“掌故”官职名称,属专有名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C.正确。差错;拖延。两句中的“愆”不同义。句意:礼义上没有差错/并非我要拖延约定的婚期。
D.错误。窥,从空隙里看。句意:如果以竹管子看天,以瓢量海。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自己遵天之道,顺地之理,不奢望侍郎职位”错误,由原文“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不可胜数,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故曰:时异事异”可知,“遵天之道,顺地之理”“不奢望侍郎职位”都不是指东方朔。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体行”,身体力行,践行;“于”,被;“厥”,他的。
(2)“适”,恰好,恰巧;“权变”,灵活变化;“惑”,糊涂。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故曰:时异事异”可知,要认清时异事异;
②由原文“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可知,加强自身的修养;
③由原文“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可知,要追求大德、大义,不求全责备。
参考译文:
有人诘难东方朔道:“苏秦、张仪一旦遇上大国之君,就能身居卿相之位,恩泽施及后世。如今您修习先王之术,仰慕圣人之义,熟读《诗经》《尚书》诸子百家的典籍,烂熟于胸而不能忘怀。好学乐道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了;您自认为才智海内无双,然而尽心竭力侍奉圣明的君主,空废时日,持续长久,结果却是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料想还是(品德上)有过失的行为吧?连同胞兄弟这样的人都无处容身,这是何缘故呢?”
方朔抬头回应道:“这不是你能完全理解的啊。此一时,彼一时也,怎么能相同呢?想那苏秦、张仪所处的时代,周室衰微,各个诸侯不朝拜,争权夺利,互相攻打。得到人才的就强大,失掉人才的就灭亡,所以游说之风大行于世。现在就不是这样了:圣明的皇帝恩泽流布四海,普天之下震惊而畏惧,诸侯臣服,把四海相连如同一条带子,天下安稳得像倒扣的盆盂,要发起办成一件大事,好比在手掌内转动一样容易,贤才与庸才有什么区分呢?遵循上天之道,顺应大地之理,万物没有不得其所。所以抚慰他就安宁,折腾他就痛苦。天地那样广大,读书人那样众多,竭尽全力去游说的人多得不可胜数。假使苏秦、张仪与我同生在当世,也当不上掌故那样的小吏,哪里敢期望成为侍郎吗!所以说:时代不同,对待也应该不同啊。
即使如此,又怎么能够不加强自身的修养呢?《诗经》上说:‘敲响钟在室内,声音必传到外面。’如果真能修身,何患不荣耀!姜子牙践行仁义,七十二岁被文、武二王重用,他的主张最终能够被采纳。受封于齐,七百年不断。这就是读书人日夜孜孜不倦,勉力而行不敢懈怠的原因呀。《左传》中说:‘上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而使冬天消失,大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险峻而停止其广大。君子不会因为小人的议论议论纷纷而改变自己的品行。’《诗经》说:‘礼义上没有差错,何必担忧人们的议论呢?’要用的是大德,宽恕人的小过,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当今的读书人,虽然没有被重用,孤单而没有朋友,孑然独居。他们上观许由的德行,下看接舆的行为。天下太平,人人守义,缺朋少友,本属正常,您对我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至于燕用乐毅为将,秦任李斯为相,游说如流水,纳谏如连环,所想必得,功如高山,海内稳定,国家安宁,这是他们遇上了好时代呀。您又何必感到奇怪呢?俗话说:如果以竹管子看天,以瓢量海。又怎么能通晓规律,考究原理?这恰好值得来说明他们不懂得(因时因事)灵活变化,最终在大道理面前糊涂呀。”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中吕]喜春来·四节
无名氏
海棠过雨红初淡,杨柳无风睡正酣。杏烧红桃剪锦草揉蓝。三月三,和气盛东南。
垂门艾挂狰狰虎,竟水舟飞两两凫。浴兰汤斟绿醑泛香蒲。五月五,谁吊楚三间?
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想双星心事密话头长。七月七,回首笑三郎①。
香橙肥蟹家家酒,红叶黄花处处秋。极追寻高眺望绝风流。九月九,莫负少年游。
①三郎:唐玄宗李隆基向有“三郎”雅号。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首曲写三月初三上巳节,所选意象典型丰富,都是暮春时的景物。
B. 第二首曲是当时端午民俗风情的写真,旨在写人们对屈原的深切怀念。
C. 第三首曲从天上写到人间,从平民写到帝王,给我们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D. 这四首小令以月日数字相重者为节,写出了民间风俗,很有生活气息。
16. “重阳”是唐宋文人喜好的题材,如“每逢佳节倍思亲”“满城风雨近重阳”“人比黄花瘦”等,请谈一谈这些诗句中描写的“重阳”和选曲描写的“重阳”有什么不同?
【答案】15. B 16. ①唐宋文人的重阳诗词中,总有一种悲秋,充满伤感;②这首小令中的重阳写得开朗、明快,情绪高昂。③曲中鼓励人们莫负韶光携带香橙、 肥蟹及美酒登高赏景。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旨在写人们对屈原的深切怀念”错,第二首曲重点是写端午民俗热闹生动的场面,而怀念屈原意味淡薄。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情感的能力。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借重阳节表现思亲之情;“满城风雨近重阳”,重阳节已是秋季,秋风秋雨带有肃杀之感,表达一种凄凉和伤感的悲秋之情;“人比黄花瘦”借助秋季的黄花表达因思念丈夫而产生的忧伤情绪。由此可见,唐宋文人的重阳诗词中,总有一种悲秋意味,充满伤感;
这首小令再现了重阳节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赏红叶黄花、吃香橙肥蟹、饮菊花酒等等节日风尚,写的开朗、明快,情绪高昂。在这样的好子里登高游玩,不禁令人心旷神怡。因而有“莫负少年游”之结句,鼓励人们莫负韶光携带香橙、 肥蟹及美酒登高赏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章憎命达”,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曾不是这样呢?《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忧国伤时,生活窘迫和护病断饮,仕途落魄。
(2)《赤壁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的盛大军容。
(3)银河又称银汉、河汉、星汉、明河等,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艰难苦恨繁霜鬓 ②. 潦倒新停浊酒杯 ③. 舳舻千里 ④. 旌旗蔽空 ⑤. 迢迢牵牛星 ⑥. 皎皎河汉女(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艰、潦、浊、舳舻、旌、蔽、迢、皎。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众望所归聚民心 掌舵领航向复兴——3月10日上午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极大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 ① 新征程。
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这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大家表示,征程越是壮阔,目标越是远大,越需要核心的掌舵定向、真理的指引领航。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家国梦想激荡交融,党心民心同频共振。习近平总书记 ② 、率先垂范,一次次走进车间码失、深入田间地头,访贫问苦、问政于民,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带领人民实现千年小康梦。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在发展壮大中长志气,在顽强斗争中强骨气,在追赶超越中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③ 提出要保持加强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其表达准确流畅合逻辑,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请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踔厉奋发
②身体力行
③高瞻远瞩。
19. 我们在追赶超越中长志气,在顽强斗争中强骨气,在发展壮大中蓄底气。
20. 示例一:对偶:①高度概括表达内容,使之凝练集中,表明习总书记当选是民心所向、重大意义。②结构工整,语言整齐,琅琅上口,节奏感强;
示例二:比喻:①把习总书记比作舵手;②形象生动的表明习总书记当选的重大意义。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形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意气奋发踏上新征程,可用“踔厉奋发”。踔厉奋发:形容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②语境“一次次走进车间码失、深入田间地头,访贫问苦、问政于民”形容习近平总书记亲身去体验民情,可用“身体力行”。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③语境形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战略定力站位高,可用“高瞻远瞩”。高瞻远瞩:意思是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是搭配不当:
“在发展壮大中长志气”“在追赶超越中蓄底气”状中不搭配,应改为“在追赶超越中长志气”“在发展壮大中蓄底气”;“追赶超越中长志气”是目的,“顽强斗争中强骨气”是方法,“发展壮大中蓄底气”是结果,志气越强、骨气越硬、底气越足。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众望所归聚民心 掌舵领航向复兴”,“众望所归”与“掌舵领航”,“聚民心”“向复兴”短语结构相似,句式上形成对偶,形式整齐;内容上,“众望所归”与“掌舵领航”是四字词语,“聚民心”“向复兴”是三字词语,语言高度凝练概括,表明习总书记当选是民心所向、意义重大。
“掌舵领航”运用比喻修辞,把习总书记比作舵手,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人,形象生动的表明习总书记当选的重大意义。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或许每个文人都有一件自己喜爱的宝贝,虽体小形微,却有着大趣味。此物有一雅名:清玩。
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记载清玩之物“于世为用事,于身为长物”。陆游是“蒲疝”,常常到山间捡白石头、接泉水回来养菖蒲。即使在外面喝醉了,很晚才回家,也不忘把菖蒲拿到室外通风,所以他的菖蒲长得节叶坚瘦。他甚至用菖蒲上的露珠来洗眼睛,以明目静心。不仅如此,他更是作诗表达对菖蒲的喜爱:“( )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 )橄榄茶。自是闲人( )闲趣,( )无心学野僧家。”以物养性,不为物役,是清玩之性, 。
陶渊明爱菊,在自己的田舍四周种满了山菊,每至重阳,便坐在菊丛中,静静欣赏寒霜中傲然挺立的秋菊。他认为不是他看菊赏菊, 。理想幻灭,满怀遗憾和无奈,在他独自叹息时,有爱菊一直陪伴左右。菊虽不能言语,但那份静静的陪伴足以抚慰内心的苦闷。
文人清玩,始于遇见,长于陪伴。陪伴是最舒心的安慰, ,也让人有底气、有勇气面对失意的人生。
21. 请选出文中括号里用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寒;煎;逐;原。
B. 山;煮;足;本。
C. 寒;煎;足;本。
D. 山;煮;逐;原。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C 22. ①也是为人之本
②而是菊在陪伴他
③它不仅让人感到温暖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关于诗歌基础知识的能力。
依据绝句的相关知识,一是讲究每联对仗,即词性一一对应;二是讲究每联平仄相反。
(1)第一空所填词语应对应第二句的“活”字,“活”修饰“火”,是形容词,所以此空应填“寒”,也是形容词,而“山”是名词。
(2)第二空所填词语应对应第一句的“换”字,“换”是仄声,所以此空应填平声的“煎”字,而“煮”是仄声。
(3)第三空所填词语应对应第四句的“野”字,“野”修饰“僧家”,是形容词,所以此空应填“足”,也是形容词“足够的”,而“逐”是动词。
(4)第四空所填词语应对应第三句的“自”字,“自”是副词“自来、本来”的意思,所以此空应填“本”,也是副词“本来”的意思,而“原”是名词。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1)依据前文“以物养性,不为物役,是清玩之性”可知,“以物养性”对应的是“清玩之性”,而“不为物役”的意思是“不被外物役使”,所以在内容上应对应“不改变本性”的意思,所以可填:也是为人之本。
(2)依据前文“不是他看菊赏菊”的结构可知,此空的结构应是“而是……”;再依据后文“有爱菊一直陪伴左右。菊虽不能言语,但那份静静的陪伴足以抚慰内心的苦闷”可知,此句内容体现的是和“他看菊赏菊”相反的内容,即“爱菊一直陪伴左右”,所以可填:而是菊在陪伴他。
(3)依据后文“也让人有底气”的结构可知,此空的结构应是“不仅让人……”;再依据前文“陪伴是最舒心的安慰”可知,此句内容体现的是“舒心的安慰”,即给人的一种温暖,所以可填:它不仅让人感到温暖。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1材料二《精进3:找到你的潜在生态位》告诉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是竞争的最好策略。在这个属于你的生态位里,扬长避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指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即:扬长避短,展示最好的一面。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属于自己的生态位”,“生态位”是生物学中的概念,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一种生物的适应与否,是针对其所在的局部小环境而言的,如果存在两个相互竞争的物种,那么与环境的适合度更高的那个物种更有可能繁衍和壮大下去,而这个局部的小环境就是生态位。把这个概念借用到人类社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是应对竞争最好的策略。因为在这个属于你的生态位里,你不需要跟几万、几十万人竞争,你可能只有少量的竞争者甚至没有竞争者,你在这个小环境中能够如鱼得水,扬长避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写作时可以思考当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抢到自己的生态位?比如:1.自我发展,内心强大,迭代升级2.有优秀的基本素养和影响力,有相对的专业能力优势3.善合作,具备多种方式交换价值等。还可思考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比如:认清自我,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洞察、了解、看清时代的变化,寻找潜在生态位,抢先一步,占得先机;扬长避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成为强者。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首先要适应局部小环境,先谋生存,再谋发展;二、再属于自己的小环境中扬长避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三、不断努力,持续精进,强大自身核心竞争力。
立意:
1.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洞悉发展前沿,把握潜在生态位。
3.在属于自己的生态位中,扬长避短,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