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二)语文试题【全国专用】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二)语文试题【全国专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本解读肯定要进入文本的内部,倾听文本语言非常细微的声响。但是,由于文本的意蕴隐藏得很深,有时仅从“这一篇”中无法发掘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意义,这时就需要我们放开视野,本着基于文本、超越文本而又不偏离文本的原则,尝试在“这一篇”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延伸与纵向拓展,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就是分析,而分析就是揭示问题和矛盾。不少文本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寻找相关文本来作合理阐释,这时,阐释文本就构成了互文本。例如,《愚公移山》中有这样一个为人所忽视、也令人费解的细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为什么操蛇之神“惧其不已”,而帝则“感其诚”呢?也就是说,同样是神,在对待愚公的态度上为何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对此,东晋玄学家张湛在《山海经》中这样注释,操蛇之神就是山海之神,他们“惧其不已”就是怕愚公如此坚持下去会改变原有的山海形貌,无山,山神居何处?无海,海神司何海?因此,帝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如此一来,单就文本本身所传达的信息看,只强调“愚公精神”的观点是一种不全面的理解,忽视了文本隐含着的多重信息、意义的表达。而通过张湛的阐释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还可以读出这则寓言蕴含保护自身居住环境生态的意义。
利用互文性文本解读,得出的意义我们称之为文本的“互文性意义”,互文性意义并不完全就是文本本身的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讲,互文性文本解读利用构成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差异关系,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文本的意义延宕,消解了文本的意义中心,让文本充满了复义。因此,互文性理论,使我们的文本解读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和更多的支撑与依傍,也为我们多元解读文本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摘自张斗和《互文性文本解读和互文本类型》)
材料二: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于摹仿,文学创作同样也不例外。“借鉴已有的文本可能是偶然或默许的,是来自一段模糊的记忆,是表达一种敬意,或是屈从一种模式,推翻一个经典或心甘情愿地受其启发。”而在以古为尚的中国,模拟更是经典形成以后的普遍风气,从魏晋到南北朝之间拟古一直是诗坛的时尚,在陆机、谢灵运、江淹等诗人的创作中,拟古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征。直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创作中还明显留下拟古的痕迹。拟古的结果是形成古典诗歌普遍而清晰的互文关系,并渗透于诗歌文本的各个层次。甚至可以说,互文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文本特征,也是古典诗歌作品最普遍的现象。
鉴于诗歌史上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系,梁代钟嵘《诗品》就用推源溯流之***列历代诗人,揭示其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其实质正是出于对其作品互文性的体认。唐朝诗僧皎然《诗式》将文本的相似概括为语、意、势三个层次的“三同”,而作者的有意摹仿便有所谓“三偷”。偷语之例,如傅咸《赠何劭王济诗》一诗有“日月光太清”句,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诗拟作“日月光天德”;偷意之例,如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诗有“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句,沈佺期《酬苏味道》化作“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偷势之例,如嵇康《送秀才入军》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句,王昌龄《独游》脱胎为“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有适,嗟此罹忧患”。皎然的“三偷”之说虽从语词、取景、立意的不同角度区分了诗歌文本中不同类型的摹仿,但由于唐代诗学的中心问题在于意象和造句,所以“三偷”所论的摹仿也只限于句与联的范围,集中在语词的层面。事实上,诗歌文本的摹仿本来就是多层次的,不止局限于语句,还包括主题和结构。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论“三偷”,即将其内涵大为扩展,罗列了主题和结构等不同层次的例证。如果按照后人的习惯用法,意与主题相关,势与结构相关,那么偷语、偷意、偷势就可以概括为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摹仿,而这些方面也正是诗歌中互文关系发生的主要层面。
文学史上的拟古或摹仿历来就是缺乏独创性的同义词,很少得到正面的评价。但严格地说,如果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理解文学文本构成的某种特殊要求的话,互文已不是摹仿而是用经过压缩的语码来替代一个经典表现。这就是互文性理论所要揭示的问题: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增殖。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无不善于利用文本的这一特性,而文本的文学意味也往往就在这不同文本的关系之中。明白了这一点,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能简单地以摹仿二字概之,而首先应该从互文性的立场去审视其间意义的实现与增殖。
(摘自蒋寅《拟与避:古典诗歌文本的互文性问题》)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玄学家张湛对《山海经》的注释说明,如果不能借助互文性的解读,文本隐含的多重信息和意义就不会得到合理的阐释。
B. 梁代钟嵘在《诗品》中根据诗歌史上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系,揭示历代诗人之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实质上就是对互文性的体认。
C. 沈佺期在偷意方面对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诗的刻意摹仿已不止局限于语句的范围,还上升到了主题与立意的更高层面。
D. 贺裳的《载酒园诗话》卷一在内涵上了扩展了皎然的“三偷”之说,认为“三偷”就是对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摹仿。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海之神怕愚公会改变原有的山海形貌而移走了大山,这种对《愚公移山》的解读消解了文本的中心意义,造成了文本的意义延宕。
B. 文本的“互文性意义”并不完全就是文本本身的意义,但它能为文本的多元解读提供新的解读视角和支撑。
C. 在以古为尚的中国,模拟已成为经典形成以后的一种普遍风气。陆机、谢灵运、江淹、李白等诗人的创作都反映了这种时尚。
D. 既然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增殖,那么我们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应因“摹仿”而加以藐视。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丽词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B. 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唐•王若虚《评东坡山谷四绝》
C. 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宋•张舜民《百舌》
D.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之四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学习《鸿门宴》时,授课老师不仅带领学生阅读《项羽本纪》,还引导学生阅读《高祖本纪》,请你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授课老师这样做的用意。
【答案】1. B 2. D 3. A
4. ①材料二开端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于摹仿,文学创作同样也不例外”提出观点:文学创作始于摹仿,“互文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文本特征,也是古典诗歌作品最普遍的现象。”
②然后围绕中心论点,以钟峡、皎然等历代文论家的有关论述和事例为论据,揭示“诗歌史上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系”,挖掘“其实质正是出于对其作品互文性的体认”的内涵。
③最后论述互文性的增殖作用,即“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能简单地以摹仿二字概之,而首先应该从互文性的立场去审视其间意义的实现与增殖。”全文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思路清晰,论证充分。
5. ①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通过横向延伸与纵向拓展,发掘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文本意蕴。
②利用互文性文本解读,使我们的文本解读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和更多的支撑与依傍,也为我们多元解读文本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③采用互文性文本解读,审视文本间意义的实现与增殖。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如果不能借助互文性的解读,文本隐含的多重信息和意义就不会得到合理的阐释”放大了互文性解读的作用,材料一最后一段说“互文性意义并不完全就是文本本身的意义,……因此,互文性理论,使我们的文本解读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和更多的支撑与依傍,也为我们多元解读文本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借助互文性的解读,只是使文章多了更多的解读,而不是缺少它就不会得到合理解释,它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C.“对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诗的刻意模仿已不止限于语句的范围,还上升到了主题与立意的更高层面”错误,原文是说“唐代诗学的中心问题在于意象和造句,所以三偷所论的摹仿也只限于句与联的范围,集中在语词的层面”,选项表意范围扩大了。
D.“贺裳……认为‘三偷’就是对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摹仿”错误。由材料二第二段“如果按照后人的习惯用法,意与主题相关,势与结构相关,那么偷语、偷意、偷势就可以概括为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摹仿”可知,认为‘三偷’就是对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摹仿是后人的习惯说法。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那么我们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应因‘摹仿’而加以藐视”表述过于绝对化,原文是“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能简单地以摹仿二字概之”,没有完全否认以“模仿二字概之”。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观点的能力。
由材料二最后一段“这就是互文性理论所要揭示的问题: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增殖”可知,材料二主要论述的是:一个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增殖。吸收的实质就是模仿与借鉴。
A.此选项中的“不薄今人”“爱古人”就是向今人和古人学习,才能写出“清丽佳句”,这与材料二的观点是一致的。
B.本句是说诗歌文辞靠自己悉心揣摩、独创得来才是最可贵的,老是因袭模仿前人,像佛门弟子接受师傅传授的衣钵一样,不是真工夫。这句话是讲创新,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
C.本句强调应该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不能一味借鉴,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
D.本句强调诗歌应从诗人的肺腑中发出,切忌跟在别人的脚后走,与材料二观点不—致。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一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总起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于摹仿,文学创作同样也不例外”提出本文观点:文学创作始于摹仿。紧接着用陆机、谢灵运、江淹、李白等诗人在创作中拟古的现象证明,拟古是自古以来的现象,而拟古的结果是形成古典诗歌普遍而清晰的互文关系。再得出作者的观点——“互文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文本特征,也是古典诗歌作品最普遍的现象。”
第二段开头举了梁代钟嵘《诗品》就用推源溯流之***列历代诗人,唐朝诗僧皎然《诗式》将文本的相似概括为“三同”两个例子,论证了“诗歌史上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系”,再列举了偷语、偷意、偷势三种“偷“的例子,论证了偷语、偷意、偷势就可以概括为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摹仿,而这些方面也正是诗歌中互文关系发生的主要层面,揭示摹仿和因袭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其实质正是出于对其作品互文性的体认。
第三段先总括了历史上拟古或摹仿很少得到正面的评价,再引出互文性理论所要揭示的问题——“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增殖”,即“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能简单地以摹仿二字概之,而首先应该从互文性的立场去审视其间意义的实现与增殖。”全文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思路清晰,论证充分。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材料一第一段“由于文本的意蕴隐藏得很深,有时仅从“这一篇”中无法发掘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意义,这时就需要我们放开视野,本着基于文本、超越文本而又不偏离文本的原则,尝试在“这一篇”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延伸与纵向拓展,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可知,仅从《项羽本纪》中,无法发掘更加丰富的内涵,那么放开视野,拓展阅读《高祖本纪》,可以在原篇基础上进行横向延伸与纵向拓展,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
由材料一第二段“互文性文本解读利用构成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差异关系,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文本的意义延宕,消解了文本的意义中心,让文本充满了复义”可知,通过综合阅读《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可以从两者的差异关系中,找到更多的文本复义,“使我们的文本解读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和更多的支撑与依傍,也为我们多元解读文本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由材料二最后一段“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增殖”可知,通过吸收《高祖本纪》的内容,可以实现《项羽本纪》意义的增殖。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航海长
陆颖墨
后来,当林之江成为一名海军少将,率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时,在大洋彼岸每一次升起国旗,他都会想起那一次升国旗……
20世纪80年代,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第一次走出第一岛链,西昌舰是指挥舰。在驾驶舱里,见习航海长林之江很纳闷,听到编队正在突破第一岛链的报告时,舰队司令员肖远并没有像大家一样兴奋,古铜色的脸反而变得凝重。
肖远是西昌舰的老舰长,参加过多次海战,他的许多故事在海军中流传。林之江在舰艇学院读本科时,肖远是他们的院长。作为第一代航海硕士,半年前他分配到了舰队的航海处当参谋,跟着也是刚当上舰队司令的肖远下过两次部队。
没想到这次出航,他临时调到西昌舰,给航海长当助手。一周前起航,肖远就知道了林之江是舰艇学院第一代硕士,记住了他的名字。在舰队机关里林之江也许只能“遥望”肖远,而现在在逼仄的舱室,林之江时常能清楚地听到肖远的咳嗽和呼吸声,他开始放松了。昨天早上经过第六海域,林之江兴奋而又崇敬地问肖远,当年海战后游回海岸的故事是不是发生在那儿,肖远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转过头去看着海面。
肖远一离开驾驶舱,林之江赶紧把航海长拉到一边,问肖远为什么不愿意提到那场海战。航海长叹口气,压低声音告诉林之江:那次海战中,快艇被炸毁快速沉没,艇上的战友都不幸牺牲了,只有肖远在海上漂了两天两夜游回了大陆。艇长失血过多,牺牲前,他竭尽全力命令肖远,“记住,一定要回去,一定要开上国产的大军舰”。很长时间里,别人赞扬肖远这段悲壮的历史时,他总是沉下脸说:“能游回岸的海军,算什么海军!”
林之江似乎明白了:“他是怪那时我们的舰太小太落后了。”
正沉思间,林之江忽然听到航海长说:“你看!”他顺着指向看去,右侧海面上出现了三艘外国军舰,和编队拉近了距离,像是伴随航行。
舰长参加完会议,来到驾驶舱,正式通知:在出第一岛链后的第一个清晨,在指挥舰西昌舰举行升旗仪式。舰长对航海长和林之江说:“升旗时间就看你们的了。”
因为军舰是变纬度向西航行,每航行一段都会变换时差。那么只有精准测算出太阳升起时军舰的到达点,才能在航行中让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那时候我们的军舰出航,靠的还是传统的惯性导航,通过高速陀螺的运转,用牛顿力学原理推算确定军舰的位置,从而把握航向。测算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推算的精确度。
满天繁星,北斗星很亮。航海长和林之江马上对着北斗星勘测起来。对恒星的勘测,也是一种有效的定位法,可以对惯性测算进行验证。
海面上那几艘外国军舰依然在伴随。航海长郑重地把明天的升旗时间报了上去,很快通知到了各个部门,明天清晨北京时间五点十五分起床,五点四十五分升旗。
熄灯时,有一艘伴航的外国军舰发来信号:“晚安,中国海军。”听到报告,肖远也让西昌舰用灯语回了一个相同的问候信号。林之江特别关注信号员回复,他还特地查看了一下对方刚才发信号的时间,正是这边测定的当地时间九点三十分,舰艇例行的熄灯时间。对方的军舰是装有GPS的,这就印证了我们这边的测量相当准确。想到这儿,林之江有点儿小小的得意。
回到舱室,林之江命令自己马上睡着。他想到“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这句歌词,很快自己就真的“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宽大的后甲板上,已经有不少人在列队,水兵的队伍都已经列好了。军乐队在忙着试音,一会儿升国旗时他们要奏国歌。
林之江突然意识到,昨晚对表时,应该用当地时间,他和航海长对的却是北京时间,所以计算今天的时差同样提前了三十八分钟。一个低级错误,意味着要提前半个多小时升旗。
此时东方丝毫没有要日出的意思,他看了一下启明星的位置,更加确定了自己的错误。他又无助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海上,那三艘外国军舰像睡着了似的,丝毫没有关心这边的反应。
林之江心里明白,其实有很多双好奇而又警觉的眼睛,在注视着这边的一举一动,他们肯定有些摸不透中国海军为什么起这么早。
“立正!”值更官一声口令。林之江不由心头一紧。随着这声口令,肖远和编队指挥部领导从左舷大步走上了后甲板。
“稍息!”值更官口令。肖远站到了指挥官的位置,其他人也在各自指定的位置站定。
千钧一发,不能再等了。林之江大喊一声:“报告!”这声报告,像道闪电划破上空,全体在场官兵都很诧异地寻找这道闪电的出处。
“出列!”值更官下达口令。林之江出列,迅速跑到肖远面前,报告自己测算时间上误差三十八分钟。
在场的人都听到了,空气一下子凝固了。肖远背对着东方,那古铜色的面庞在渐渐变弱的星光下看不出表情,这让林之江更加紧张。
肖远沉吟片刻,很快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里透出一丝少有的轻松:“嘿,既然起了个大早,就不能赶晚集。”肖远看了一下表,说:“已过去两分钟了,给你三十五分钟,搞一个军乐联奏,全体大合唱,留下一分钟调整,而后奏国歌升旗。”
马上,军乐响了起来,联奏曲第一首按惯例,是《人民军队忠于党》。跟着肖远,大家都大声唱了起来:“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
唱着这首歌,林之江的眼睛有点湿润,这么大的事,肖远这么轻轻松松就化解了。
林之江内心充满着不安和愧疚,他极目远望,月亮在天边的海上。他终于鼓起勇气,把目光投到肖远脸上。肖远浑然不觉,嘴里还在轻轻哼唱,眼角有一丝闪烁的泪光。
“啊,威武的舰队,啊,人民的海军,我们骄傲地航行在海上……”伴随着激昂的旋律,联奏结束了。
东方既白,甲板片刻宁静。“敬礼!”值更官口令。
后甲板上所有人都抬起头来,仰望着舰桥上方的主桅杆。国歌响起,庄严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同时,一轮太阳从天边海面上跳了出来,冉冉升起。
林之江再也控制不住,任由眼泪哗哗流了下来。分秒不差,国旗升到了旗杆顶,猎猎作响,迎风飘扬。
这时,外国军舰发来了信号:“致敬,精确的中国海军!”
肖远看着林之江,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他们的精确是因为卫星导航,而我们的精确,是因为勇于不断自我改正。”说着,他仰起头,深情地回望高高飘扬的国旗,说:“回信号,祝大家都行驶在精确的航线上。”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之江与肖远颇有缘分,他在舰艇学院读书时肖远是院长;他在舰队航海处当参谋时,跟着舰队司令肖远下部队;这次出航,又相见了。
B. 别人赞扬的那段悲壮的历史,对肖远来说,却不堪回首,那场海战教训深刻,中国的军舰太小太落后了,中国海军亟须发展壮大。
C. “满天繁星,北斗星很亮。航海长和林之江马上对着北斗星勘测起来”,这是当时条件下林之江他们唯一能够用到的有效的定位法。
D. “月亮在天边的海上”,表明时间尚早;“内心充满着不安和愧疚”“他终于鼓起勇气”,写出了林之江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来,当林之江成为一名海军少将,率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时,在大洋彼岸每一次升起国旗”,文章采用倒叙手法,先写后发生的事。
B. “肖远是西昌舰的老舰长,参加过多次海战,他的许多故事在海军中流传”,交代了肖远过去的一些经历,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C. “那三艘外国军舰像睡着了似的,丝毫没有关心这边的反应”,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外国军舰安静的样子,表明人们都在安睡。
D. “林之江的眼睛有点湿润”“林之江再也控制不住,任由眼泪哗哗流了下来”,两次描写林之江流泪,但流泪的原因不尽相同。
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9. 在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过程中,舰队司令员肖远带给林之江不少疑惑与意想不到。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6. C 7. C
8. ①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远航,在指挥舰西昌舰举行升旗仪式,测算精确,分秒不差,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②“致敬,精确的中国海军!”表明了外国海军对中国海军的认可和尊重。
9. ①在听到编队正在突破第一岛链的报告时,舰队司令员肖远没有像大家一样兴奋,脸部表情反而变得凝重。②在经过第六海域时,林之江询问肖远,当年海战后游回海岸的故事是不是发生在那儿。肖远表现冷淡,拒绝回答。③林之江因误报升旗时间而紧张慌乱,肖远得知情况后表现沉稳,果断决策,进行军乐联奏。这么大的事,肖远轻轻松松就化解了。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唯一”错误。文中说“对恒星的勘测,也是一种有效的定位法,可以对惯性测算进行验证”,“也是”表明这是有效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有效的定位法。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C.“表明人们都在安睡”错误。文中虽说“那三艘外国军舰像睡着了似的,丝毫没有关心这边的反应”,但后文提到“其实有很多双好奇而又警觉的眼睛,在注视着这边的一举一动”,可见外国军舰上的人们并非都在安睡,而是在好奇而警觉地观察中国舰艇上的动静。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理解该句的含意需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并抓住关键词“致敬”和“精确”。首先在内容上,前文写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在指挥舰西昌舰举行升旗仪式,因为精确的测算,使得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真正做到了“精确”。“致敬”一词则表明了外国海军对中国海军精准的测算能力的认可和尊重。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
根据题干“舰队司令员肖远带给林之江不少疑惑与意想不到”,答题时要扣住“疑惑”“意想不到”,找到准确的答题区间,然后做好分析与概括。
第一次“疑惑”出现在第2段:“在驾驶舱里,见习航海长林之江很纳闷,听到编队正在突破第一岛链的报告时,舰队司令员肖远并没有像大家一样兴奋,古铜色的脸反而变得凝重。”由此可得出答案:在听到编队正在突破第一岛链的报告时,舰队司令员肖远没有像大家一样兴奋,脸部表情反而变得凝重。
第二次“疑惑”出现在第4段:“昨天早上经过第六海域,林之江兴奋而又崇敬地问肖远,当年海战后游回海岸的故事是不是发生在那儿,肖远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转过头去看着海面。”由此可得出答案:在经过第六海域时,林之江询问肖远,当年海战后游回海岸的故事是不是发生在那儿。肖远表现冷淡,拒绝回答。
“意想不到”则出现在误报升旗时间后,“肖远背对着东方,那古铜色的面庞在渐渐变弱的星光下看不出表情,这让林之江更加紧张”“肖远沉吟片刻,很快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里透出一丝少有的轻松”“唱着这首歌,林之江的眼睛有点湿润,这么大的事,肖远这么轻轻松松就化解了”,由此可得出答案:林之江因误报升旗时间而紧张慌乱,肖远得知情况后表现沉稳,果断决策,进行军乐联奏。这么大的事,肖远轻轻松松就化解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冬十月甲申,民部尚书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践者,请户给绢一匹”。上(唐太宗)曰:“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户有大小,岂得雷同给赐乎?”于是计口为率。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上悦,乃不点中男。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曰:“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之足比。”上曰:“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德彝顿首谢。六月戊申,上与侍臣论周、秦修短。萧瑀对曰:“纣为不道,武王征之;周及六国无罪,始皇灭之。得天下虽同,人心则异。”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而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惜尽言。”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
B. 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
C. 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
D. 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申,前一位是癸未,后一位是乙酉,文中是以干支相配来纪日。甲申日是干支纪日中的第二十一天。
B. 中男,未成丁的男子。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唐初时规定十六岁为中男,二十一岁为丁男。
C.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的年号。年号纪年法,是从汉武帝开始使用的,即按照帝王出生的时间来纪年。
D.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常用“海内、六合、八荒”泛指天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裴矩奏请皇上给遭受突厥暴践的家庭每户赏赐一匹绢,唐太宗认为按人口多少给予赏赐才符合实情。
B. 魏征反对封德彝征召中男入伍的建议,多次拒绝在皇帝的敕令上签字,而唐太宗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
C. 封德彝在宴会上特意安排奏《秦王破陈乐》以歌颂唐太宗英明神武,被唐太宗批评后,他才叩头以示谢罪。
D. 萧瑀认为周武王伐纣、秦灭周朝和六国,虽然他们取得天下的方式相同,但人心向背却不同。唐太宗不同意他的观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
(2)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14.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唐太宗李世民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10. C 11. C 12. C
13. (1)周朝取得天下后,加强道德仁义的修为,秦朝取得天下后,却更加崇尚诡诈和暴力,这正是周朝长久秦朝短促两者不同的原因。(2)假如君主刚愎自用,那么他的臣子就会阿谀奉承,屈从旨意,君主失去了国家,臣子怎么能独自保全。
14. ①要时常反省自己,检讨自己的过错和不足;②要以人为镜,取人之所长;③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闻过必改。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魏征坚持认为不可以,不肯签署敕令,四次把敕令退回去。太宗愤怒,召见并责备魏征说:“身体健壮高大的中男,是奸民欺骗官府虚报年龄,以逃避兵役。征召他们又有什么害处,而你却如此固执!”
“不可不肯”形式上为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与文意不符,“不可”后应断开,据此排除AD。
“中男壮大者……”是“曰”的具体内容,应在“曰”后断开,据此排除B。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即按照帝王出生时间来纪年”说法错误。一般古时帝王登基则取新年号,按照帝王在位期间的年号来纪年,并不是按照帝王出生的时间纪年。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封德彝在宴会上特意安排奏《秦王破陈乐》以歌颂唐太宗英明神武”说法错误。原文中说“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并没有说是封德彝的特意安排,而后封德彝说“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之足比”,太宗才批评了他。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增”,增加,加强;“益”,更加;“所以”,……的原因;“此修短之所以殊也”,判断句。
(2)“苟”,假如,如果;“岂”,表示反问,怎么;“全”,保全。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必须凭借明镜;君主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依靠忠臣”。
“资明镜”说明要经常反思、反省自己,以发现自己的过错与不足。
“必资明镜”也意味着要以人为镜,即用别人的言行来比照自己,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因为只有忠臣才愿意指明君主的过失,君主愿意依靠忠臣,说明要从谏如流,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及时改正。
参考译文:
(唐高祖武德九年)冬十月甲申日,民部尚书裴矩上奏说“遭受突厥暴虐践踏的百姓,请求朝廷赐给每户一匹绢”。皇上(唐太宗)说:“我用诚实信用治理百姓,不想徒有慰问抚恤(百姓)的虚名而没有实际(恩德)。户有大小,怎么能每户给一样的赏赐?”于是以人口数目作为赏赐的标准。唐太宗励精求治,多次把魏征引进寝室,向他询问治理国家的得失。魏征知无不言,太宗都高兴地赞许并采纳。太宗派遣官员征兵,封德彝奏请“中男中即使没到十八岁的,其中身体强壮高大的,也可以一并征召”。太宗听从了封德彝的奏请。敕令发出,魏征坚持认为不可以,不肯签署敕令,四次把敕令退回去。太宗愤怒,召见并责备魏征说:“身体健壮高大的中男,是奸民欺骗官府虚报年龄,以逃避兵役。征召他们又有什么害处,而你却如此固执!”魏征回答说:“军队(的强大)在于统率得当,不在于兵员数量的众多。陛下征召身体健壮的中男,用正确的办法统率他们,便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征召幼弱来增加不实的数目呢!况且陛下经常说‘我用诚实信用治理天下,想使臣民都不要欺诈’。”太宗听了很高兴,于是没有征召不满十八岁的中男。唐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日,太宗大宴群臣,演奏《秦王破陈乐》。太宗说:“我从前接受委派专行征伐,民间便有了这首乐曲,虽然不具备仪表温文、举止大方的文教之德,然而立国的功业由此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说:“陛下以英明威武平定天下,哪里是文教之德足以相比的。”太宗说:“平定乱世依靠武力,保持已有的基业依靠礼乐教化,文与武的用处,(全在于)各因时制宜。你说文治不如武功,这话有些过分。”封德彝叩头谢罪。六月戊申日,唐太宗与侍臣们讨论周朝长久和秦朝短促(的政治问题)。萧瑀回答说:“商纣王行为无道,周武王征讨他;周朝和六国都无罪,秦朝灭掉了它们。(周朝和秦朝)取得天下(的方式)虽相同,但人心向背却不同。”太宗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朝取得天下后,加强道德仁义的修为,秦朝取得天下后,却更加崇尚诡诈和暴力,这正是周朝长久秦朝短促,两者不同的原因。大概是取天下或许可以通过抗争而取得,而保有天下就不能不顺应民意的缘故。”唐太宗神采奕奕,英明果断,觐见的大臣们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这种情况,每次召见人奏事,总是和颜悦色,希望听到劝诫的话。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必须凭借明镜;君主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依靠忠臣。假如君主刚愎自用,那么他的臣子就会阿谀奉承,屈从旨意,君主失去了国家,臣子怎么能独自保全。你们应以此为戒,政事如有得失,一定要无所保留畅所欲言。”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赴犍为经龙阁道[注]
岑参
侧径转青壁,危梁透沧波。
汗流出鸟道,胆碎窥龙涡。
骤雨暗溪口,归云网松萝。
屡闻羌儿笛,厌听巴童歌。
江路险复永,梦魂愁更多。
圣朝幸典郡,不敢嫌岷峨。
[注]本诗为大历元年(766年)诗人经龙门阁时作。犍为,指嘉州,今四川乐山。龙阁道,即龙门阁栈道,在今四川广元东北,是蜀道中最险的一段。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六句用“暗”“网”二字,描绘富有动感的山林景色,突出了蜀道风光的独特。
B. “屡闻羌儿笛”与诗人另一诗句“胡琴琵琶与羌笛”,都以声写静,暗含诗人愁绪。
C. 尾句中“岷峨”泛指高山,全句表达了诗人不因险阻而退却的担当精神和积极心态。
D. 本诗前八句描写行道场景,后四句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全诗结构清晰。
16. 本诗前四句与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百步九折萦岩峦”四句都描写蜀道,请简要概括两诗这些诗句共同表现的蜀道特点,并简要分析它们各是如何运用正、侧面描写的。
【答案】15. B 16. 第一问:高,险。
第二问:①本诗在正面描写蜀道的“侧径”“青壁”“危桥”“鸟道”的同时,还以诗人“汗流”“胆碎”等侧面描写,突出蜀道的高险难行。②《蜀道难》先以善于高飞的黄鹤“不得过”,善于攀援的猿猱也愁“度”进行侧面烘托,再用“何盘盘”“百步九折”进行正面描写,突出蜀道的高和险。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手法的综合赏析能力。
B.“都以声写静”错误,“屡闻羌儿笛,厌听巴童歌”写道中所闻,“羌儿笛”和“巴童歌”是富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对于一个由中原入蜀地的行人而言,应当是奇特而有吸引力的,但由于道路险阻,行道日久,诗人不但不觉得这些音乐有吸引力,反而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因此本诗中写“羌儿笛”,意在以乐声写愁绪,而不在于写蜀道之静,从前后诗句看,诗人行走的这段蜀道紧靠嘉陵江,水声轰鸣,也难说静谧;“胡琴琵琶与羌笛”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该诗句之前还有“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可见,写“胡琴琵琶与羌笛”意在表现宴会的热闹,并不存在“以声写静”的用意。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试题分两问,第一问要求概括两诗相关诗句共同表现的蜀道特点,第二问要求回答两诗相关诗句各是如何运用正、侧面描写的。第一问是第二问的重要铺垫。
回答第一问,首先要明确两诗的诗句范围。本诗的范围是“前四句”,而《蜀道难》的范围则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四句,考生应根据题干提示,将《蜀道难》的相关诗句准确回忆出来。其次,根据两诗的诗句内容归纳出蜀道的特点,并用准确的词语加以概括。《蜀道难》为教材篇目,考生较为熟悉,答题时应先概括《蜀道难》相关诗句所表现的蜀道特点,然后再以这些特点来观照本诗的相关诗句,看本诗诗句能否表现这些特点,最后再推导出答案。《蜀道难》中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衬其“高”,以“猿猱欲度愁攀援”衬其“险”;而“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则直接写蜀道的曲折盘旋之状。本诗中“侧径搏青壁”直接写蜀道之“险”,“危桥透沧波”则写出蜀道的“高”和“险”;“汗流出鸟道,胆碎窥龙涡”从行人感受的角度,侧面写出蜀道的难行,从中也可看出蜀道的“高”和“险”。从以上的分析中提取相同的关键词,即可概括出两诗相关诗句共同表现的蜀道特点是“高”和“险”。
回答第二问,首先要有对“正、侧面描写”有正确的理解。正面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侧面描写则指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因此理解“正、侧面描写”的前提,是准确判断描写对象,并明确运用“正、侧面描写”的目的。就本题而言,两诗相关诗句的描写对象都是“蜀道”,运用的目的都是为了突出“蜀道”的“高”和“险”。其次,答题要紧扣“如何运用”的要求,将两诗哪些内容属于正面描写,写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哪些内容属于侧面描写,写出蜀道的什么特点等明确地指出来。本诗中,“侧径”“青壁”“危桥”“鸟道”等属于正面描写,直接写出蜀道的高险难行;诗人行走蜀道时“汗流”“胆碎”的表现,不属于直接描写蜀道,而是以行人的感受和表现来侧面烘托蜀道的高险难行。四个诗句中,正、侧面描写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而《蜀道难》中这四句,诗人先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进行侧面描写,写善于高飞的“黄鹤”不得过,善于攀援的“猿猱”也发愁,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蜀道,却能生动形象地烘托出蜀道的高险;然后再用“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正面描写青泥岭岩峦耸立、蜀道曲折盘旋的样子,以体现其既高又险的特点。四个诗句中,前两句侧面烘托,后两句正面描写,二者的区分较明显。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形象的语言表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写进山走了六七里之后,发现了酿泉所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花是千古永恒的诗歌意象,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在诗词中借此意象来表达惜春伤感、离恨哀思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位卑则足羞 ②. 官盛则近谀 ③. 渐闻水声潺潺 ④.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⑤. 杨花落尽子规啼 ⑥. 闻道龙标过五溪(或: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谀”“潺”“规”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文化遗存丰富,文献记载详备。文明的形态____①____,在不同地域有不同表现。但社会的文化积累不可能一直仅仅依靠____②____。政令的颁布、大型工程的管理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帮助,信仰与思想更需要文字来进行整合传播。从龙山时代、二里头文化再到殷墟,我们可以慢慢勾勒出早期中国文字的演进历程。而另一方面,从甲骨文到金文,从篆书到隶书、楷书,不断进步的中国文字,却是脉络清晰,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地域辽阔,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但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却非常牢固,____③____,共同的基因、共同的书写起了巨大作用。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丰富多彩 ②口耳相传 ③历久弥坚
19. 从甲骨文到金文,从篆书到隶书、楷书,不断发展的中国文字,却是脉络清晰,不仅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根据下文“在不同地域有不同表现”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文明形态的多样性,故可填“丰富多彩”之类的成语。
②处,根据下文提到的“政令的颁布、大型工程的管理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帮助”“信仰与思想更需要文字来进行整合传播”“早期中国文字的演进历程”可知,此处应该跟社会文化的记录和传播方式相关;同时要关注前文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但”,再联系“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可知,此处填写的是文化的口头传播,可填“口耳相传”之类的成语。
③处,根据上文“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但”“非常牢固”可知,此处强调中国这个文化共同体的稳定性,可填“历久弥坚”之类的成语。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
一是搭配不当,“进步”和“中国文字”搭配不当,可以把“进步”改成“发展”;
二是语序不当,“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递进关系不当,中国文字首先是文明发展的内容,应该改成“不仅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现实生活却把我们安排在蠢蠢的人世里,我们不能超俗拔尘地活在云端,我们也只好是那些蠕动着的人类之一,即使不想去触犯别人,别人也要来排挤你的。用眼睛相瞪,用鼻子相哼,用嘴相斥——几乎都要到了用嘴相咬的地步了。
于是当我过了烦恼的一日,便走回我的房子,这时,一切该安静下来,为着那从窗口泻进来的一片月光,我不忍开灯,便静静地坐到窗前,看看远近的山树,还有那日夜湍流的白花花的江水,若是一个无月夜呢,我很忙碌地把像智慧的种子一样的、每一颗都向我闪着的、好像都要跃入我灵魂深处的星星迎入我的心胸。
20. 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加点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靳尚谊回忆:“因为我画得还可以,就到绘画系了,我们的课程主要是素描和水彩。”
B. 我们要看到不少传统体育项目在实践中面临认知度不足、认同感不够、推广乏力等问题。
C.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我们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
D. 张老师对全班同学说:“我们要对科学有好奇心,有求知欲,要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
21.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表现了“我们不能超俗拔尘地活在云端”的现状,请问这种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2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0. B 21. ①运用了“即使……也……”句式,强调了现实中我们无法超俗拔尘地活在云端的无奈与被动;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并采用了递进的逻辑关系,强调了现实生活中人们互相排挤的丑态。
22. 示例:星星像智慧的种子,每一颗都向我闪着,好像都要跃入我灵魂的深处,我很忙碌地把它们迎入我的心胸。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材料中的“我们”泛指双方,包括说话者和听话者。
A.“我们”指代包括说话者在内的绘画系学生;
B.“我们”泛指双方;
C.“我们”指代文艺工作者;
D.“我们”指代听话者。
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表现手法的能力。
材料第1段属于总分结构——提出了“我们不能超俗拔尘地活在云端”的观点,画横线的部分运用句式的变化达到了强调句首观点的效果。一方面,画横线的部分逻辑严谨,运用了“即使……也……”的假设关系来表现现实中人们的无奈与被动;另一方面,画横线的部分运用排比的修辞,通过相似的句式和“几乎都要到了”的递进关系强调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排挤的丑态。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长单句,题干要求将其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即将材料中的长句换成几个短句。
首先找出长单句的主干“我很忙碌地把星星迎入我的心胸”;然后观察长单句的修饰成分“像智慧的种子一样的、每一颗都向我闪着的、好像都要跃入我灵魂深处”并进行划分,得出:像智慧的种子一样,每一颗都向我闪着,好像都要跃入我灵魂深处;最后,按照逻辑关系确定语句的先后顺序,先说星星的特点,再说把它们迎入心胸,整理作答即可。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在陶醉于成功的喜悦时,也有可能遭受失败的打击。有格局的人,能够看淡成败得失,以平和心境坦然经营自己的人生。
他们从不因过往之事而后悔,从不因失败之事而沮丧,从不被琐屑小事牵绊,从不非议和争论他人;他们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能爱富不嫌贫,能助人不求报;他们从不计较小事,更不愿与人结仇;他们活得简朴而贵重,开朗而热情……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结合材料写一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由两段组成,第1段以得与失、成与败的关系引出有格局的人面对生活种种时的人生态度,突出看淡成败得失,保持平和心境。第2段则列举了“有格局的人”具体的生活状态,每一种状态都表现出对“有格局的人”的胸怀境界的认识,归纳起来仍然是第1段总结的内容:看淡成败得失、保持心境平和。
整体看,材料中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哲理思辨色彩,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并能够在对立统一中引申出具有深度的思想认识。
写作时,可以围绕着“看淡成败得失,保持心境平和”这一核心进行阐发和拓展,从不同角度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比如,我们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分析:能让自己“安”——内心安宁;能让自己“乐”——因无挂碍而欢愉;能让自己和“和”——因顺应而和合。我们也可以从“怎么做”的角度展开分析:要“简”——简简单单,不繁琐;要“减”——减去痴念,无执着;要“俭”,不奢不贪,去烦恼。在论证过程中,可以广泛援引中外精警语句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如罗曼·罗兰的“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如曼德拉的“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如叶燮的“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
立意:
1.格局大小决定人生质量
2.学会看淡,才能平和。
3.经营自己,活出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