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
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用2B铅笔在对应的题号涂黑答案。主观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这一争论冲上了***热搜。当现实课本和古籍上都记录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时,许多认定其是“斯人”的网友除了匪夷所思、大为震惊外,或许还有“穿越”回中学翻翻语文书、亲自确认一遍的冲动。
经考证,不同版本的教材竟然也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差异。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部回应称,自该出版社1961年首次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课文以来,一直采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冀教版教材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斯人”与“是人”两种说法并存于历经严格编辑和审定的教材中,是客观事实。
那么,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中华文化浸明浸昌,文脉悠长,流传下来的典籍不可胜数,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篇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明代著作《唐诗品汇》中却作“黄砂直上白云间”;更为人所熟知的《静夜思》《悯农》也存在差别较大的“非主流”版本。在我国文化中类似的“斯人”与“是人”之争,实际上屡见不鲜。
问题的核心或许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须知,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语言文字每天都在流变与发展当中,生机勃发。两千三百年前孟子著书之际,我国文字实质上并未统一,无论“是人”或“斯人”,其实都是经历了中华语言大变革洗礼和改造之后,被“抛光打磨”的产物。试图在文化演变当中寻找绝对正确的“唯一真理”,无异于刻舟求剑。
从另一角度来看,人类历史上有不少语言沦为只能识别,不能运用的“死语”,才真正陷入了只具备考证价值,而无应用或改变可能的悲哀境界。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在两千多年后仍然被人们广泛引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这是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生机和活力的佐证。因此,“斯人”还是“是人”的“正统”争论之声,恰恰是中华文化的强健心跳。
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字是人类交流使用的符号中介,其本质在于运用,而非背诵。李海峰教授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语言文字流变加快,许多词语都在加速变化,以适应新的语言发音习惯。“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具备“古韵”,很可能因此获得了大众青睐,造成了异于主流教材版本的“集体错觉”。这是文化变迁的大众民意选择,并非简单的谬误。
回归问题的本质,“斯人”与“是人”之争,并非大众记忆的“错漏”,而是富有活力的中华语言在近现代社会正常变迁的结果,是语言文字流变的一次“被目击”。传统文化不是已然作古的“死文化”,而是现代中华文化的根本和“来路”,它与中国人今日的生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自然也会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日新月异。
因此,我们不能抱着“唯一真理观”,死守三坟五典中“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说辞故步自封。《礼记·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在严谨考证、完好保留、坚持扬弃的精神指导下,悦纳文化生长中产生的分歧和枝丫,鼓励理性争论,保养传统文化在当代继续发展创新的土壤和空间。
(摘编自《“是人”“斯人”之争》)
材料二:
既然“斯”与“是”的意思区别不大,是否还有必要较真呢?当然有必要。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古文学习经常是“锱铢必较”,背诵默写一个字都不能错,这也是今天网友能够展开论辩的基础。对“斯”与“是”的较真,未尝不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于捍卫经典原貌的本能,是对“是”的探索,是对“真”的重视。有网友为了找出“斯人”,翻找大量古籍刻本、教材教辅,甚至连汉语语料库都查了一遍。有疑惑就找证据,有问题就找答案,这种“较真”的意义,其实已经超越对“斯”“是”二字的区分。历来诗人学者都注重推敲文字,汉语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用法、丰富的含义,一字之差常常谬以千里,对“斯”“是”的辨析,是对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求是精神的传承。
在网络时代,求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传播中,以讹传讹的情况十分多见。比如最近某影视剧中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大为流行,但原句是“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还有不少网友对多音异形的字望文生义,张口乱读、随手乱改、误用错用,伤害了字词原本的意蕴,亵渎了汉字文化。汉字有其严肃性,咬文嚼字既要凭考据说话,还要辨其含义。字斟句酌中不仅辨了字形,也能够让人重新审视古文之美。
一场“斯”“是”之辩,恰是求“是”之辩。带着思考读文章,带着质疑看问题,论辩之中,自有真意。
(摘编自《“是人”“斯人”之辩,体现求“是”态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斯人”与“是人”两种说法并存于历经严格编辑和审定的教材之中,如人教版与冀教版就不同。
B. 同一篇文献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在不同的典籍中有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
C. 人类语言若沦为只能识别却不能运用的语言,就会陷入只具备考证价值而无应用价值的可悲境界。
D. 文字是人类交流使用的符号中介,其本质在于运用而非背诵,所以李海峰认为“是人”是谬误。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人”或“斯人”,都是中华语言经历了大变革洗礼和改造之后,被“抛光打磨”的产物。
B. 语言文字在变化,许多词语也在变化,而“是人”较之于“斯人”可能更具有发音便捷之优势。
C. 语文老师总是要求古文学习“锱铢必较”,故对“斯”“是”的较真则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
D. 网络传播中有很多以讹传讹的情况,《唐诗品汇》中竟把“黄河远上白云间”写成“黄砂直上白云间”。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有些版本将秦观名句“无力蔷薇卧晓枝”写成“无力蔷薇卧晚枝”。
B.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很多古籍写的是“床前看月光”。
C. 贾岛《题李凝幽居》,先作“僧推月下门”,后改为“僧敲月下门”。
D.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惊涛拍岸”,有的作“惊涛裂岸”。
4. 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概括“斯”与“是”之争的原因。
5.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语言文字流变”看法。
【答案】1. D 2. A 3. C
4. ①中华文化文脉悠长,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②《孟子》在后世不断地被人们广泛应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是语言流变的产物。③“斯人”获得大众青睐,是文化变迁的大众民意选择。④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
5. ①语言文字流变恰恰说明我们的文化不是静止的“死物”,而是每天都在流变发展,富有生机;②语言文字流变反映出文字的本质在于运用,语言文字流变是为了适应新的语言发音习惯,其流变速度与社会环境变化有关;③语言文字流变启示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应当正确认识语言文字流变,保养传统文化在当代继续发展创新的土壤和空间。④语言文字流变中应警惕以讹传讹和故意曲解、伤害字词本意、亵渎汉字文化的现象。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所以李海峰认为‘是人’是谬误”错,原文是“李海峰教授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语言文字流变加快,许多词语都在加速变化,以适应新的语言发音习惯”,可见李海峰只是谈了语言文字为适应新的言发音习惯而加速变化,并未具体谈“是人”和“斯人”哪个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是人’较之于‘斯人’可能更具有发音便捷之优势”错,原文是“‘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具备‘古韵’,很可能因此获得了大众青睐”,可见选项说反了,是“斯人”可能更具有发音便捷之优势;
C.“故对‘斯’与‘是’较真则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错误。材料二第一段“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古文学习经常……对‘斯’与‘是’的较真,未尝不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于捍卫经典原貌的本能,是对‘是’的探索,是对‘真’的重视”“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据此可看出不仅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更是考据传统和求是精神的传承。
D.“网络传播中有很多以讹传讹的情况,《唐诗品汇》……”错,《唐诗品汇》不可能是网络传播中以讹传讹的例子。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ABD都是典籍在抄录、转载、著录中出现语句差异的现象。
C.贾岛的“推敲”是诗歌炼字的典范。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中华文化浸明浸昌,文脉悠长,流传下来的典籍不可胜数,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篇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可知,中华文化文脉悠长,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
根据“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在两千多年后仍然被人们广泛引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这是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生机和活力的佐证。因此,‘斯人’还是‘是人’的‘正统’争论之声,恰恰是中华文化的强健心跳”“新文化运动之后,语言文字流变加快,许多词语都在加速变化,以适应新的语言发音习惯”可知,《孟子》在后世不断地被人们广泛应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是语言流变的产物;
根据“‘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具备‘古韵’,很可能因此获得了大众青睐,造成了异于主流教材版本的‘集体错觉’。这是文化变迁的大众民意选择,并非简单的谬误”可知,“斯人”获得大众青睐,是文化变迁的大众民意选择;
根据“历来诗人学者都注重推敲文字,汉语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用法、丰富的含义,一字之差常常谬以千里,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可知,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语言文字每天都在流变与发展当中,生机勃发”“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在两千多年后仍然被人们广泛引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这是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生机和活力的佐证”可得出:语言文字流变恰恰说明我们的文化不是静止的“死物”,而是每天都在流变发展,富有生机;
根据“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字是人类交流使用的符号中介,其本质在于运用,而非背诵。李海峰教授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语言文字流变加快,许多词语都在加速变化,以适应新的语言发音习惯”可得出:语言文字流变反映出文字的本质在于运用,语言文字流变是为了适应新的语言发音习惯,其流变速度与社会环境变化有关;
根据“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在严谨考证、完好保留、坚持扬弃的精神指导下,悦纳文化生长中产生的分歧和枝丫,鼓励理性争论,保养传统文化在当代继续发展创新的土壤和空间”可得出:语言文字流变启示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应当正确认识语言文字流变,保养传统文化在当代继续发展创新的土壤和空间。
根据“在网络传播中,以讹传讹的情况十分多见……还有不少网友对多音异形的字望文生义,张口乱读、随手乱改、误用错用,伤害了字词原本的意蕴,亵渎了汉字文化”可得出:语言文字流变中应警惕以讹传讹和故意曲解、伤害字词本意、亵渎汉字文化的现象。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电影剧本《长津湖》(有删减)
【浙江湖州,渔火点点,橹声咿呀,一片宁静祥和。水乡船上,伍千里抱伍百里骨灰上】
千里:(下跪磕头)爹,妈,我没有把老大照顾好。
伍妈:(祭奠)老大,吃吧。(夹菜给千里)老二,你也吃。(抹泪)
伍爸:你在队伍,给人家弄啥?(答;当连长)管多少人?
千里:150多号人。
伍爸:那是大官啊!
千里:嗯,大官,大官!(端一碗酒敬酒)我听下河滩的陈跛子说,政府给咱分了两亩三分地?四七年,我们打蒙阴,我在那儿看见一房子,硬山搁顶,两进院,那檐子底下,能住五窝燕子。咱家世世代代,在这水上漂着,等把那房子盖起来,看这十里八乡咋看咱家!(说完数钱,给母亲)妈,这是我津贴,咱明年二月二开工,立冬就能完活。等我再回来,给老三好好说个媳妇。
伍妈:(哽咽)你还要走啊?还要打仗?
千里:(安慰)妈,不打仗了,没仗打了!
(晚上,伍千里躺在船上。)
万里:(戳戳伍千里)拿枪给我看看,看看!
千里:(把枪卸了弹夹递给万里)别拿枪指人(抢回来)!叫你别拿枪指人。
(岸上有骑兵高喊:第九兵团司令部命令!全体都有。连长伍千里,有紧急军令,停止探家,天亮归队!
伍千里大声回答“是!”转身)
万里:哥——哥——
千里:(看到父母无言的脸)……立春就回来。
父母:好。
千里:回来给你们盖房子。(转向万里笑笑,回头走了)
万里:(跟上)我要跟你打仗去。
千里:(转头看看他)大哥说,我们俩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不让你打。(捏万里的脸)包子,等我回来。回头见。
【伍万里偷偷入伍,入七连。去往朝鲜火车上。】
千里:(对雷睢生)那个新兵归炮排,待会儿登记入册。
雷睢生:(收刀)不要,我这儿不缺人。
千里:(耳语)他叫伍万里。……您教教他。
雷睢生:这仗就要打起来了,我怎么教啊?
千里:您怎么教我的就怎么教他,(低声)教他怎么活下去,哥。(看万里)你跟着雷班长。
万里:(车厢里,对老兵)看什么看啊?
余从戎:(吐出瓜子皮,喷笑)大闺女啊?还怕看?
雷睢生:为啥要当兵啊?
万里:为了让我哥瞧得起我。
雷睢生:(嗤之以鼻)这是什么话?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
万里:(思考一下)——什么时候发我的枪啊?
雷睢生:想要枪啊?战场上自己缴去。(问大家)是不是?(众人齐答:是)
(余从戎捏着万里的领口推搡,挑衅地笑,看到万里生气,“哟”的一声转身就跑,万里追打他)
……
雷睢生:他不识逗,差不多就行了。
余从戎:来呀,瓜娃子,我给你介绍一下,我叫余从戎,第七穿插连一排长。(抽个空扑到万里身上)服不服?
雷睢生:(万里甩掉他,去抢地上的枪,雷一脚踩着)不行!不许抄家伙!自己丢的人,自己挣回来,啊?
余从戎:再介绍一下这位,炮排排长。
雷睢生:(抱着手)我姓雷。
余从戎:你大哥你二哥,都是他带出来的兵。(扶起伍万里)记住了,在七连,他就是雷爸,就是雷爹。(捏万里脸蛋,众人齐呼:叫雷爹)
(车厢一侧,伍千里和最后一刻从上海赶回部队的梅生聊天)
千里:又要打仗了,你怎么想?
梅生:你呢?战场的二次恐惧。
千里:书上说的,像当新兵的时候害怕,那感觉,一模一样。
(战友拉住伍万里,打不过,就别打了。)
万里:放开我。我干死他。
千里:(进入乱成一团的车厢)我走错车厢了吗?
雷睢生:是我让余从戎试试他的性子。
万里:(委屈地)哥,他们欺负我!
千里:欺负你?你打回去啊!
万里;(不服气)他们人多!
千里:(大声地)七连每一次遇到的敌人,都比我们多好几倍。你也去和敌人说,你们人多!(走过去,正正伍万里的帽子)现在举行伍万里的入连仪式,(长声喊)敬礼!礼毕!现在报数!……
雷睢生:敌人的后方,就是我军的前沿。七连用自己的大伤亡,换来了我军的小伤亡。伤亡不值得夸耀,挺住就是一切。
千里:懂了吗?你现在是第七穿插连第677名战士。你会说,哪有那么多人啊,这个车厢不就是100来人吗?我们是把七连一直以来牺牲的、退伍的战士,全加在一起。
梅生:为了记住他们,我再说一遍……
千里:(打断)不用再说!该记得住的时候一定记得住!伍万里,你害怕老兵们不接受你,我给你说,到了战场上,一个蛋被从外面破开,注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顿一顿)没准是只鹰!(环顾四方)我宣布,伍万里同志,无组织无纪律,原定授枪仪式,取消,解散!
万里:(恨恨地)老子不干了!你从头就不想让我当兵!行,老子走!(拉开车厢门,车厢门打开,长城逶迤,山河壮丽,众人仰望)
千里:(深情地)就罚你站在这,站到天亮。
(伍万里似有所动,不再提退伍之事,笔直站立,直到深夜)
雷睢生:(递枪给万里)拿着吧,记住啊,枪口永远不要对着自己人。你睡我上铺,走!
万里:(接过枪,乐)连长让我站到天亮,还没到时间呢。
雷睢生:你们哥俩,没一个是让人省心的!
(本剧本根据电影《长津湖》情节整理而成)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剧本中有很精彩的矛盾冲突,如火车上伍万里和老兵们产生了冲突,戏谑打闹间也体现出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 剧本中伍千里离家时,父母表现得木讷迟钝,是因为失去大儿子让他们备受打击,面对儿子伍千里归队也麻木认命了。
C. 雷睢生拒绝伍千里“我这儿不缺人”,千里耳语“他叫伍万里”,潜台词是“他是我和百里的弟弟,拜托了”,语含请求。
D. 电影开篇展示了湖州宁静祥和的水乡美景,与下文“长城逶迤,山河壮丽”相呼应,暗合守卫家乡、保卫祖国的主题。
7. 关于文中老兵们惹逗伍万里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雷睢生的台词意蕴丰富,舞台说明补充了不少的戏剧动作,塑造出一位爽直硬气、善于带兵、经验丰富的老兵形象。
B. 方言“瓜娃子”暗示余从戎来自四川,伍千里来自浙江湖州,梅生来自上海,说明抗美援朝这场战争汇聚了全民之力。
C. 伍千里与梅生谈论“战场的二次恐惧”,呈现出真实的人性,营造出战争即将到来的紧张氛围,穿插在此处显得突兀。
D. 伍万里追随哥哥们的步伐参军,是“为了让我哥瞧得起我”,可见他还充满孩子气,还不能真正理解当兵打仗的意义。
8. 文中多次提到“枪”,分别体现了人物不同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画线部分加以分析。
9. 陈凯歌(《长津湖》导演)说:“(电影开篇)回到家乡与为国出征,连接起来就是家国。”请结合文本分析“家国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6. B 7. C
8. ①伍万里要看哥哥伍千里的枪,表现了他对枪的好奇与喜爱。
②伍万里问雷睢生要枪, 表现了他渴望拥有自己的枪,渴望在哥哥面前证明自己的心情。
③伍万里真正拿到了枪,此时他对枪有了新的认识,对军人的使命——保家卫国有了更高的认知。
9. ①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以伍千里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在接到命令后,毅然从各自家乡归队,无畏艰险,不怕牺牲,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
②前赴后继的集体主义精神。伍家三兄弟接连参军,为国效力;第七穿插连战士们团结一心,前赴后继。
③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伍家三兄弟的父母,是中国万千百姓的代表,全力支持儿子们,舍小家为国家。
④军民一心的团结精神。面对战争,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战士,响应号召;百姓不遗余力,全力支持。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面对千里归队也麻木认命了”错,由“看到父母无言的脸”可知,此时失去大儿子的父母面对即将归队的二儿子是无奈的,但他们没有阻止也是全力支持儿子的表现,而非“麻木认命”。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C.“穿插在此处显得突元”错,伍千里与梅生谈论“战场的二次恐惧”,呈现出真实的人性,营造出战争即将到来的紧张氛围,这是战争将到时的真实反映,与整个故事情节相得益彰,并不“突兀”。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由“(戳戳伍千里)拿枪给我看看,看看”可知,伍万里要看哥哥伍千里的枪,表现了他对枪的好奇与喜爱,此时的伍万里还不懂战争的真正意义。
由“(思考一下)——什么时候发我的枪啊”可知,此时伍万里问雷睢生要枪, 表现了他渴望拥有自己的枪,渴望在哥哥面前证明自己的心情,前文中“为了让我哥瞧得起我”也可证明伍万里问雷睢生要枪的意图。
由“(接过枪,乐)连长让我站到天亮,还没到时间呢”可知,伍万里真正拿到了枪,此时他对枪有了新的认识。结合前文哥哥对弟弟的话“我给你说,到了战场上,一个蛋被从外面破开,注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顿一顿)没准是只鹰”可知,此时的伍万里对军人的使命——保家卫国有了更高的认知。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
由“(岸上有骑兵高喊:第九兵团司令部命令!全体都有。连长伍千里,有紧急军令,停止探家,天亮归队!伍千里大声回答‘是!’转身”可知:以伍千里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在接到命令后,毅然从各自家乡归队,无畏艰险,不怕牺牲,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体现了以伍千里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由“(下跪磕头)爹,妈,我没有把老大照顾好”“(岸上有骑兵高喊:第九兵团司令部命令!全体都有。连长伍千里,有紧急军令,停止探家,天亮归队!伍千里大声回答‘是!’转身”“伍万里偷偷入伍,入七连。去往朝鲜火车上”可知:伍家三兄弟接连参军,为国效力。由“(嗤之以鼻)这是什么话?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敌人的后方,就是我军的前沿。七连用自己的大伤亡,换来了我军的小伤亡。伤亡不值得夸耀,挺住就是一切”可知:;第七穿插连战士们团结一心,前赴后继。由此体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前赴后继的集体主义精神。
由伍家三兄弟先后参军父母却从未阻挠,尤其是大儿子牺牲后他们虽不舍但仍然支持儿子可以看出:伍家三兄弟的父母,是中国万千百姓的代表,全力支持儿子们,舍小家为国家。体现了志愿军家属们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
由伍家三兄弟先后参军父母却从未阻挠,以及第七穿插连战士们团结一心等情节可以看出:面对战争,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战士,响应号召;百姓不遗余力,全力支持。这体现了大战面前,军民一心的团结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注】。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于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缮治河上塞。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
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节
【注】义帝:义帝熊心本是楚国贵族,项梁起事后,立熊心为楚怀王,以从民望。义帝与诸将约,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先入关中,项羽使人还报熊心。熊心答复,照原约办,项羽因此怨恨熊心。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B.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C.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D.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就国,指受到君主分封而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B. “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和“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两句中的“从”字含义相同。
C. “关外置河南郡”和“沛公则置车骑”(《鸿门宴》)两句中的“置”字含义不同。
D. 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因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所以自称为寡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王善得民心。他不但下令修缮整治河上郡内的长城,还让百姓开垦耕种秦朝原来的苑囿园池,甚至亲自到陕县安抚关外父老。
B. 汉王从善如流。他听取韩信“决策东乡,争权天下”的建议,领兵回军,直接率军在废丘围困了雍王。
C. 汉王御人有道。先是用韩信之计,从故道回军,袭击了雍王章邯,后又派韩信攻打不愿归附自己韩王郑昌。
D. 汉王善抓时机。汉王为义帝发丧,举哀三天,并乘机派使者通告诸侯攻打杀义帝的罪人,抓住了讨伐项羽的绝佳机会。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4. 在《鸿门宴》中,项羽没有杀刘邦,范增说他“为人不忍”;但在本文中他却杀掉了义帝。请概括这样的举动体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10. C 11. B 12. B
13. ①军中官吏和士卒都是崤山以东的人,日夜踮起脚尖盼望着回到家乡。
②派遣将士守卫关卡的原因是防备盗贼进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14. ①《鸿门宴》中不杀刘邦,体现了项羽优柔寡断、有勇无谋的性格特点;
②本文中杀死义帝,体现了项羽目光短浅、盲目自尊的性格特点。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天下共同拥立义帝,对他北面称臣。现在项羽把义帝放逐、击杀于江南,大逆无道。我亲自为他发丧,诸侯都要穿白色丧服。调发全部关内的兵力,征集三河的士卒,浮江汉南下,愿意跟随各诸侯王讨伐楚国杀害义帝的人。
“天下共立义帝”,“义帝”是“立”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于江南”是“放杀义帝”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含义相同”错误。跟随;句意:项王派兵三万跟随。/使动用法,使……跟从;句意: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
C.正确。设置;句意:关外设置了河南郡。/留下,丢下;句意:刘邦就丢下车辆和随从人马。
D.正确。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能力。
B.“直接率军在废丘围困了雍王”错误,原文“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先是在陈仓与雍王大战,后是在好畤与雍王交战,最后才率军在废丘围困了雍王,因此“直接率军在废丘围困了雍王”错误。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①“山东”,崤山以东;“跂”,踮起脚尖;“归”,回到家乡。
②“所以”,……的原因;“……者……也”,判断句;“出入”,偏义复词,偏指进入;“非常”,古今异义词,意外的变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概括能力。
在《鸿门宴》中,亚父范增从刘邦过去和现在所为不同,以及刘邦有龙虎气方面,一再提醒项羽杀掉刘邦,不要失去时机。但是项羽不听劝告,优柔寡断,以至后来“乌江自刎”。由此可见其优柔寡断、有勇无谋的性格特点。
在本文中,结合“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南渡平阴津……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分析可知:项羽掌握大权,分封诸侯之后,派人杀掉义帝,从而失去民心,给刘邦反击的借口。从中可以看出项羽盲目自尊,看不上义帝;目光短浅,看不到义帝的价值。
参考译文:
四月,在项羽旌麾之下罢兵散归,诸侯各自回到封国。汉王回国,项王派兵三万跟随。汉王离开后就烧断栈道,以防备诸侯军和匪徒的袭击,也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的意图。到达南郑,那些将领和士卒很多在中途逃亡回去,士卒都唱着歌,想要回到东方。韩信劝汉王说:“项羽封有功的各个将领为王,大王您独自被封在南郑,这是流放。军中官吏和士卒都是崤山以东的人,日夜跂踵盼望回家乡,不如决策向东进军,争夺天下大权。”
项羽出了函谷关,派人迁徙义帝。说:“古代做帝王的统辖千里见方的土地,必须居住上游。”项羽就派使者把义帝迁徙到长沙郴县,催促义帝快走,群臣渐渐地背叛了义帝。项羽就暗地里让衡山王、临江王袭击他,把义帝杀死在江南。
八月,汉王用韩信的计策,从故道回军,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雍王兵败退走;在好畤停下来接战,又失败了,逃到废丘。汉王随即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咸阳,率军围困雍王于废丘。二年,汉王东出略取城邑,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都投降了。韩王郑昌不愿归附,汉王派韩信打败了他。于是设置了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各郡,关外设置了河南郡。改立韩太尉信为韩王。将领中以一万人或一郡投降的,封给一万户,整修河上郡内的长城。各处原来的秦朝苑囿园池,都让百姓开垦耕种。正月,俘虏了雍王的弟弟章平。大赦有罪的人。
汉王出函谷关到达陕县,抚慰关外父老,回来后,张耳来见,汉王给了他优厚的待遇。二月,下令废掉秦社稷,改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关渡过黄河,魏王豹率兵随从,攻下河内,俘虏了殷王,设置河内郡。汉王向南渡过平阴津,到达洛阳。新城三老董公拦住汉王,用义帝死这件事游说汉王。汉王听了,袒臂大哭。于是为义帝发丧,哭吊三天。派遣使者通告诸侯说:“天下共同拥立义帝,对他北面称臣。现在项羽把义帝放逐、击杀于江南,大逆无道。我亲自为他发丧,诸侯都要穿白色丧服。调发全部关内的兵力,征集三河的士卒,浮江汉南下,愿意跟随各诸侯王讨伐楚国杀害义帝的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柳州:柳宗元当时被贬作柳州刺史。楚客:指楚国诗人屈原。皇树:即橘树,屈原爱橘,曾作《橘颂)赞美橘之品行。柳宗元在本诗中将柑与橘看作同一物。木奴:指柑橘的果实;据晋习凿齿《襄阳记》记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作宅,种柑橘千株,他临死时叮嘱儿子说待柑树长成则可赖之维持生计,后果然。后世因此称柑橘树为“木奴”。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以叙事语开篇,自然流畅,第二句中,诗人使用“新”“遍”两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字,却分别写出了柑叶的嫩绿和繁盛,颇具匠心。
B. 颔联先借屈原爱橘的典故表明自己和屈原对橘树的态度是高度一致的;又借李衡的典故直言自己虽为生计所困也不会对柑树存功利之心。
C. 颈联想象奇特,用“闻”字把柑橘树开花似“喷雪”与花开香四溢一笔写出,又用“垂珠”形容累累硕果,将上文“怜”的内容具体化。
D. 在尾联中,诗人说如果让他等到柑树成为柑林的时候,果实的滋味还能够供养他这个老人,暗藏担忧之情,唯恐贬谪的时间太长。
16. 古人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请试着分析一下,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
【答案】15. B 16. ①对柑橘树喜爱之情。从“新”可见柑树青翠,“遍”可见柑树茂盛种得多,洋溢着诗人对柑树的喜爱;
②淡泊清高之情。用屈原的典故,表达与屈原一样秉持高洁品行;用李衡的典故,表达自己不像李衡一样谋利,而是淡泊宁静;
③被贬的伤感、孤寂之情。颈联与尾联,想象几年后柑树开花,花香四溢,结出硕果,用果林的热闹长眠反衬诗人孤寂、落寞的境遇;
④自我调侃的旷达之情(或前途未卜的担忧之情)。尾联感伤自己也许迁谪的日子要很久,要在这里待到柑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果实味道。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又借李衡的典故直言”表述错误,借用典故使表达含蓄雅致、言简义丰。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首句特别点明“手种”和株数,可见诗人对柑树的喜爱和重视。次句用“新”字来形容柑叶的嫩绿,用“遍”字来形容柑叶的繁盛,不仅状物候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而且把诗人逐树观赏、遍览城隅的兴致暗暗点出。
关于自己对柑橘树怀有如此深情的原因,诗人这样说:“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原来他爱柑橘是因为读“楚客”屈原的《橘颂》引起了雅兴,而不是像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那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表达自己淡泊清高之情。
诗人从幼小的柑树,远想到它的开花结实:“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由于柑树已经成了诗人身边唯一的知音,所以愈写他对于柑树的怜深望切,就愈能表现出他的高情逸致,表现出他在尽力忘怀世情。这一联用“喷雪”形容柑树开花,下一个“闻”字,把“喷雪”奇观与柑橘花飘香一笔写出,渲染出一种热闹的气氛;用“垂珠”形容累累硕果,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但这毕竟出于想象。从想象回到现实,热闹的气氛恰恰反衬出眼前的孤寂。
尾联诗人仍以平缓语调故作达观语:“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字面的意思是说: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的。但这是托词,实际上的意思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
第II卷 表达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冉有对自己治国才能的肯定,但对于礼乐教化,就只能“_____________”,这表现了冉有的谦虚谨慎。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一幅沐浴清流、临风高台的快乐景象。
(3)《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重视教育百姓知孝悌之义,具体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可使足民 ②. 以俟君子 ③. 浴乎沂 ④. 风乎舞雩 ⑤. 谨庠序之教 ⑥. 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俟、沂、雩、庠、悌。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富清是一位为了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浴血奋战、鞠躬尽瘁、深藏功名60余载而感动了中国的共产党员。青少年时,他跟着部队从陕西一路打到新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烽烟散尽,他脱下军装,成为一名平凡的劳动者。一生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在各个岗位上留下了 ① 的平凡身影。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到 ② 的建设时期,张富清把忠诚的底色写在了岁月长河中。退休后,他生活简朴低调,如果不是2018年年底的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他就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就生活在我们中间。
是什么让他在战争中历经生死考验始终一往无前?是什么让他在贫困山区一心为民造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什么让他一辈子淡泊名利,永葆初心本色?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朴实纯粹的爱。
张富清,是他们那一代人努力奋斗的真实写照。他们,出生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个人命运同国运一样起起伏伏。默默奉献,是他们的本色,也成为他们 ③ 的座右铭。他们信念如盘,如一盏盏灯、一簇簇火,萤火汇成星河,汇聚成烛照民族的光芒。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兢兢业业 ②热火朝天 ③立身处世(立身行事)
19. 张富清为了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为了建设新中国鞠躬尽瘁,但他深藏功名60余载,是一位感动中国的共产党员。
20. ①设问:有问有答,从多个角度追问了张富清历经考验、为民造福、永葆初心的原因,引人深思。
②排比:三个“是什么”的问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写出了张富清一生的主要经历和人生选择,突出其高贵品质。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语境“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强调张富清工作勤恳,可用“兢兢业业”。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②处,语境形容建设年代人们干劲十足,可用“热火朝天”。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③处,语境形容“座右铭”,强调对为人处世的指导,可用“立身处世(立身行事)”。立身处世(立身行事):指人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长句变短句,首先提取主干,独立成句:张富清是一位共产党员。
然后把定语抽出来,添加成分,独立成句:“为了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浴血奋战”独立成句;“鞠躬尽瘁”与“浴血奋战}并列,变为“为了建设新中国鞠躬尽瘁”;“深藏功名60余载”添加主语,改为“他深藏功名60余载”;“感动了中国”变为“感动中国”,直接修饰“共产党员”。
最后按照逻辑梳理句子顺序。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先连用三个“是什么”的问句,再“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朴实纯粹的爱”做出回答,有问有答,构成设问,这是设问修辞凸显问题,更容易引人深思。
“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连用三个“是什么”的问句,构成排比,形式上,增强了语势和节奏感;内容上,从生死考验、个人得失和初心本色三个角度凸显张富清一生的主要经历和人生选择,突出其高贵品质。
(二)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8分)
21. 对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周朴园 你——你贵姓?(表示声音延长)
B. 鲁侍萍 (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表示语气断断续续)
C. 周朴园 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表示解释说明)
D. 周朴园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表示解释说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D.此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
故选D。
22. 请赏析文中画线文字。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 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 (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鲁侍萍 (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
【答案】通过动作描写,“接过支票”反映出鲁侍萍此时看清周朴园面目的冷静,在冷静中为下面的动作蓄势,“慢慢撕碎支票”反映出决绝,这是出离愤怒的表现。
语言描写,一句“谢谢你”实际是反语,是对周朴园虚伪、冷漠更加有力的指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点句子的能力。
结合对“(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的分析,这里主要是动作说明和语言描写。
前文写鲁侍萍说“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可见鲁侍萍此时已经看清了周朴园的真实面目。而“接过支票”只是在周朴园“递支票”后的一个顺势动作,反映出鲁侍萍此时看清周朴园面目的冷静,同时为下文的“撕支票”蓄势。而“慢慢撕碎支票”这个动作,撕碎的不仅仅是手里的支票,也是在撕碎内心的情感,撕掉内心的怨气。这反映出鲁侍萍的决绝和极其愤怒的心理。
一句“谢谢你”是鲁侍萍的语言描写,表面是对周朴园给自己支票的感谢,实际是反语,极尽对周朴园的讽刺。结合前文周朴园说“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可知,周朴园想以钱了事,在他心里,钱是万能的,此时的侍萍已经认识到周朴园的虚伪、冷漠,所以“谢谢你”这句话实际上是对他更加有力的指责。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刚出场时是个穷书生,他饱读诗书,有真才实学,心怀大志,脂砚斋曾为他写下“雨村真是英雄”的批语。可在登科及第步入官场后,他丧失了做人的良知与道德,逐渐变成了一个忘恩负义、丧尽天良的奸险小人。书中曾预言他“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脂砚斋曾十几次怒批他为“奸雄”。
热播剧《狂飙》中的高启盛出身寒微,从小学习刻苦,有较高的人生目标,凭借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但是,由于毕业后长期遭到旁人的歧视,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扭曲,他贪慕钱、权与“胜”,失去了读书人的信仰,逐渐沦为一个不择手段、没有道德底线的黑恶分子,最终坠入毁灭的深渊。
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警示意义。请结合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