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六)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或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确立某种语言或方言作为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即以地位规范为主。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即周天子居住地的方言,在各方言中居于较高地位。当时用“雅言”去读解经文是对读书人的基本要求。《论语·述而》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春秋战国时期,全国性通用语已经不复存在。《吕氏春秋·知化》云:“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马上着手全国通用语言文字的确立。许慎《说文解字·叙》云:“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秦朝文字规范统一的措施对共同语的确立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到了汉朝,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语言的统一性大大加强,扬雄《方言》中的“通语”即是可通行于四方的共同语,是以汉朝都城所在地的秦晋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导致其语言情况“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颜氏家训·音辞篇》)。由于洛阳是东汉乃至魏晋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洛阳方言的影响非常大,洛阳太学书生诵读经典的读书音“洛生咏”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各方言区人所模仿。颜之推主张“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也就是以帝王都邑语音作为规范语言的基础语音,他反复校量,最后取南方金陵语音和北方洛下语音两相折中,作为南北通用的标准语音。“这种主张,奠定了隋唐统一中国后的语言规范的理论基础。”隋唐至宋,主要通过颁布官修韵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比较重要的如《切韵》《唐韵》《广韵》等。因为洛阳、长安、开封等地区一直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这些地方的方言就具有了通语性质。元朝定都大都以后,学校教学都使用以大都语音为标准音的“天下通语”,国家的主导性或基础性方言由中原地区向北偏移。明朝和清朝继续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地区方言作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方言地位进一步巩固,称为“官话”。
纵现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历程,语言规范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何种方言作为全国通用语,一般都城所在地方言就成了全国通用语。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王朝的都城基本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及华北平原——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地,政治上的优势决定这些地方的方言先后成为全国性的通用语,通用度非常广,其使用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新老都城所在地,而是广泛存在于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等广大地区,最终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摘编自刘楚群《当今语言规范观:中和诚雅》)
材料二:
语言规范的“雅正观”贯穿古今。现代汉语时期,强调“正”多于强调“雅”,讲“规范”多讲“雅顺”少。在教育普及的当下,在重视文化的当下,既要讲“正”又要讲“雅”。当然,雅正是就规范而言,对语言本身,对语言生活,则不必也不应强调“纯洁”。通过语言规范来匡谬正俗,这种规范观虽然较为传统,也常有批评,但仍然在社会上较为流行,也确实是语言生活所需要的。
语言规范的行为,本质上是对语言变项的选择。语言在历时发展中,在共时应用中,都会出现变异和分歧,一个语言项目可能形成若干变项。语言变项的存在是常态,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是语言整合的对象。语言观范就是对语言生活中存在的语言变项的选择,就是依照语言发展规律的选择。认识语言规范的这一性质,树立语言规范的“选择观”,可以从根本上摆正语言规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可以自觉地在语言规范过程中去发现语言发展的新规律。语言规范不是“无事生非”,而是在语言生活中出现了紊乱现象时,需要动用社会之力帮助语言的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
语言规范的根本目标是为语言生活服务。“语言生活观”要求语言规范既要反映语言生活现实,又能引导语言生活向前发展。评价语言规范是否合适,就看它是否客观反映了语言生活实际,看它能否科学地指导语言生活。
既然如此,了解语言生活,认识语言生活,是做好语言规范的必要条件。语言生活错综复杂,常要使用现代的各种观测方法,比如建立动态流通语料库,就如同水文监测、气象监测一样,利用这一语料库来监测语言生活的各种变化。观测语言生活,也包括观测语言舆情。语言舆情是社会语言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通过语言舆情也能够逐浙形成新的语言意识。
一个观念可以改换一个视角,改换一个视角可以发现一片新的学术视域。在雅正观、选择观、语言生活观的综合关照下,我们便会开拓更多新的学术视域,必然会对语言规范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语言规范研究必然会有一个跨越性的新发展。
(摘编自李宇明《语言规范试说》)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表明确立某种语言或方言全国通用交际工具的地位,是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
B.用“雅言”解读经典是对读书人的基本要求,材料一引用《论语》中的句子,证明全国性通用语在春秋战国时期已不复存在。
C.秦朝统一天下后,李斯倡导对全国通用文字进行规范统一,这一措施促进了共同语的确立,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强盛。
D.隋唐以后,通用语的确立以颜之推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历代政府主要通过颁布官修韵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旦社会动荡不安,人口出现大规模迁徙,常常会导致各种语言相互融合的情况。
B.凭借政治方面的优势,古代王朝都城的语言一般更容易成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方言。
C.正确使用各种现代观测方法帮助我们了解、认识语言生活,就能够做好语言规范。
D.改换视角,综合理解语言规范,可以开拓新的学术领域,使语言规范研究跨越发展。
3.下列说法中,“雅言”的内涵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雅言,正言也(孔颖达《正文》)
B.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孟郊《同溧阳宰送孙秀才》)
C.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章学诚《文史通义》)
D.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4.两则材料都对语言规范进行论述,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5.“凡尔赛”“奥力给”“YYDS”等词汇已从网络流行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请结合材料二,从语言规范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4分)
【答案】
1.C2.C 3.A
4.材料一侧重论述我国古代通用语形成与变革的历程,并交代原因;
材料二侧重论述语言规范的内涵和功能,指出语言规范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5.①网络语言是语言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变项,是语言丰富发展的具体表现,受语言规范约束;
②语言规范反映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科学指导语言生活,对网络语言做出匡正和选择,使语言有序发展。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根据原文“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确立某种语言或方言作为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即以地位规范为主。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雅言”的出现并非是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研究核心内容的具体表现,二者没有逻辑联系;
B.《论语》中的句子是用来证明“当时用‘雅言’去读解经文是对读书人的基本要求”而非用来证明全国性通用语在春秋战国时期已不复存在;
D.颜之推的观点是隋唐统一中国后语言规范的理论基础;颁布官修韵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是在隋唐至宋期间发生的,选项扩大了范围。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就能”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说“了解语言生活,认识语言生活,是做好语言规范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根据“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可知,文中“雅言”是指国家通用语言。
A.“雅言”指国家通用语;B. “雅言”指清雅的语言;C. “雅言”指清雅的语言;D. “雅言”指正确的言论。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
(1)材料一侧重论述我国古代通用语形成与变革的历程,并交代原因:
材料一开门见山提出“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然后根据“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春秋战国时期,全国性通用语已经不复存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马上着手全国通用语言文字的确立”“到了汉朝,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语言的统一性大大加强……是以汉朝都城所在地的秦晋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导致其语言情况‘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隋唐至宋,主要通过颁布官修韵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元朝定都大都以后,学校教学都使用以大都语音为标准音的‘天下通语’”“明朝和清朝继续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地区方言作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方言地位进一步巩固”可知,材料一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论述我国古代通用语形成与变革的历程;
根据材料一“到了汉朝,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语言的统一性大大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由于洛阳是东汉乃至魏晋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洛阳方言的影响非常大,洛阳太学书生诵读经典的读书音’洛生咏‘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各方言区人所模仿”“因为洛阳、长安、开封等地区一直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这些地方的方言就具有了通语性质”可知,材料一还交代了通用语形成和变革的原因。
(2)材料二侧重论述语言规范的内涵和功能,指出语言规范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根据“通过语言规范来匡谬正俗,这种规范观虽然较为传统,也常有批评,但仍然在社会上较为流行,也确实是语言生活所需要的”可知,语言规范的功能,即匡谬正俗;
根据“语言规范的行为,本质上是对语言变项的选择”“语言规范不是‘无事生非’,而是在语言生活中出现了紊乱现象时,需要动用社会之力帮助语言的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语言规范的根本目标是为语言生活服务”可知,语言规范的功能,即: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为语言生活服务;
根据“‘语言生活观’要求语言规范既要反映语言生活现实,又能引导语言生活向前发展”可知,语言规范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语言在历时发展中,在共时应用中,都会出现变异和分歧,一个语言项目可能形成若干变项。语言变项的存在是常态,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是语言整合的对象”可知,语言在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产生变项,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凡尔赛”“奥力给”“YYDS”等词汇已从网络流行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网络热词的诞生都是语言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变项,是要受到语言规范约束和整合的。
根据材料二“语言观范就是对语言生活中存在的语言变项的选择……发现语言发展的新规律。语言规范不是‘无事生非’,而是在语言生活中出现了紊乱现象时,需要动用社会之力帮助语言的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可知,语言规范反映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科学指导语言生活。当语言生活中出现了紊乱现象时,可以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所以当网络语言出现时,语言规范可以对网络语言做出匡正和选择,使语言有序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卑微的勇士
秦俊洲
江风里的船头,站立着两个人。
一个人高大、伟岸;一个人瘦小、猥琐。他们想着各自的心事,迎风远眺。
高者是庆忌,吴王僚的公子。自从父王被刺杀身亡,复仇的火焰一直在心里升腾。眼下他带领着大军,要讨伐那个王位坐得不怎么磊落的公子光阖闾。
矮者名叫要离,渔人出身。他现在的身份,是庆忌的随从亲信。他的右臂只剩空空的衣袖,随风呼啦啦飘荡。
庆忌踏着要离的身体,昂首走上船头的高台。要离的目光随庆忌的身影延长,投向远处的要家墩。那是他的家乡,他打鱼晒网的地方。如果不是遇到一个叫伍子胥的人,他现在应该在那片海风里网鱼。
伍子胥这人太会忽悠了,明明是自己父兄被杀,心怀私仇,却硬是拍着胸脯到处说,我们要推翻旧世界,打出一个新世界。正好,阖闾有篡权夺位的野心,两人自然一拍即合。
但是,要离的参与却单纯得多。
当年,伍子胥使出诡计,派专诸用鱼腹之剑刺死吴王潦,把阖闾扶上王座。伍子胥也享受到该有的荣华富贵。靠这种手段上来,阖闾的心不踏实啊。他知道,在吴卫边境,一个人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这个人正是庆忌,吴王僚的公子。
伍子胥进一步挑唆,何不除去此患?
阖闾却有些犹豫。你们不知道啊,庆忌这个人,他奔跑能逮着麇鹿,跳起来能抓住正飞的小鸟,面对万箭齐射,他都能一一挡住,谁能杀了他们?
伍子胥说,臣荐一人,必能。
要离被带来了。阖闾一见,很是失望。
此人身高也就一米六不到吧,相貌丑陋,瘦了吧唧,别说让他去对付庆忌,一阵风刮来,他就有点站不稳。
伍子胥看出阖闾的心思,说,大王,别看他表面弱不禁风,貌不惊人,却有过人的本领,椒丘祈就死在他的手里。
说起椒丘祈,那是无人不晓的牛人啊。椒勇士和水神大战三天三夜,以瞎一只眼的代价战胜了水神。这样一位勇士却让要离三言两语给活活气死了。
阖闾来了兴趣,问要离,你真能杀了庆忌?
要离虔诚地匍匐在地上,像被谁扔下的一件破烂衣服。他说,小人能一试。
不久,吴国发生一件爆炸性新闻,渔夫要离刺杀大王,犯下死罪,被砍下一只手臂后跑掉。大王因此迁怒于他的妻儿,一把火将他的妻儿在大街上点燃焚烧了。
拖着一只胳膊的要离,投靠了庆忌。
敌人的敌人就是战友。庆忌接受了他。要离成了庆忌亦步亦趋的随从亲信。
一只河豚跃出水面,摇摆一下腰身,又扎进水里。要离谄媚道,大王,江鱼出水,好兆啊。
庆忌没动声色。他对战胜对手充满自信。一连几场胜仗,让他看到夺回王位的曙光。也许不到一年半载,那个金色的王座,就会回到自己的屁股底下。
一股斜风吹来,岸边的衰草滚了几个波浪。船头的要离就像一缕衰草,也差点扑倒下去。
谁都想不到,就在他要倒下去的当儿,这个卑微的侍者却飞了起来,从腰间拔出短矛,借助风力刺穿了庆忌厚实的胸膛。
船上一阵大乱。
庆忌无愧于勇士名号,在他被刺的瞬间,猿臂一伸,便把矮小的要离抓在手中,倒提足踝浸入大江。
要离已是狼狈不堪。但是,这小子并无惧色,而是一阵阵狂笑。
众兵士一拥而上,吴钩锋刃早已架在要离的脖颈,只等庆忌一声口令,或是一个暗示,要离的脑袋就会滚落江中。不要杀他。庆忌竟然阻拦。放他去吧,让他求名得名。不管怎样,要离今日敢刺杀于……总是一条汉子,……死一条好汉已经够了。
庆忌说罢,双手握住矛柄,用力向外一拔,一股红色液体喷射而出。他随手一甩,短矛稳稳地扎在船桅上。
谁也没料到,要离一个翻身,将仅剩的左臂朝船桅上抖动的短矛狠狠一劈,手臂应声而断。他大笑一声,仰天说道,我为取信庆忌,请吴王断我手臂,杀我妻儿,焚尸扬灰,是为不仁;既已取信庆忌,为其重用,却以下弑主,是为不义。如今大事已了,我这不仁不义之人还有何脸面活在世上?
说罢,猛地一甩头,脖颈划过插在船桅上的短矛锋刃,立时气绝。
他只想要个勇士的名儿。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庆忌憧憬未来,对夺回王位充满自信;要离回忆过去,为卷入权力之争而心存悔意。
B.伍子胥曾向阖闾举荐要离,但要离其貌不扬,弱不禁风,阖闾起初并不想信他能刺杀庆忌。
C.庆忌无视要离的媚态,但对眼前其貌不扬肢体残缺的侍者心存不屑,以至于最终命丧他手饮恨而终。
D.庆忌能杀而未杀,他阻拦士兵,放要离归去,成全要离的名声,敬他是一条汉子,对他有英雄惺惺相惜之感。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插叙了阖闾庆忌王位之争、要离卷入政治漩涡的情节,这样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丰富了文章内容,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B.要离的心理描写细腻而丰富:他留恋平静生活,对子胥、阖闾颇有微词。这与下文他不辱使命刺杀庆忌在情节上构成抑扬。
C.文章善于从侧面来表现人物特征。阖闾的犹豫侧面展现庆忌的骁勇彪悍,椒丘祈被气死则从侧面写出要离的本领过人。
D.要离行刺之后,作者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光风霁月的一代英雄庆忌陨命过程,读来令人扼腕叹息。
8.要离刺杀庆忌后,文中两次写到要离的“笑”,分别表现了要离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为荆轲等五位刺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为刺客,要离却不在其列。在结合文章探究标题“卑微的勇士”的丰富意蕴的基础上,对比荆轲,谈谈你认为要离未入选《史记》的原因。(6分)
【答案】
6.C7.B
8.①第一次为“狂笑”暗含了要离刺杀庆忌后的轻松和解脱;
②第二次“仰天长笑”暗含要离为自己置仁义不顾杀庆忌后无颜苟活的悲怆。
9.①意蕴:要离出身卑微,虽是无畏生死的勇士,但是,他在庆忌生命写就的宽容面前是卑微的。他的无畏生死,不敌庆忌的骁勇仁恕。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残杀中勇士们沦为牺牲品的悲悯情怀。
②原因:荆轲刺秦,为家国大义,士为知己者者死。要离为的是个人勇士之名,且置仁义不顾,残害妻儿性命,刺杀信任器重自己的庆忌。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庆忌……对眼前其貌不扬肢体残缺的侍者心存不屑,以至于最终命丧他手饮恨而终”错误。原因分析错误,庆忌的死是因为他过分信任要离,并非“心存不屑”。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
B.“与下文他不辱使命刺杀庆忌在情节上构成抑扬”错误。不是构成抑扬,而是与下文构成对比。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由“要离已是狼狈不堪。但是,这小子并无惧色,而是一阵阵狂笑”可知,要离身负刺杀庆忌的重任,此时已经成功刺杀庆忌,故第一次“狂笑”暗含了要离刺杀庆忌后的轻松和解脱。
由“他大笑一声,仰天说道,我为取信庆忌,请吴王断我手臂,杀我妻儿,焚尸扬灰,是为不仁;既已取信庆忌,为其重用,却以下弑主,是为不义。如今大事已了,我这不仁不义之人还有何脸面活在世上?”可知,为了刺杀庆忌,要离置仁义不顾,第二次“仰天长笑”暗含杀庆忌后无颜苟活的悲怆。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以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由“矮者名叫要离,渔人出身”“要离虔诚地匍匐在地上,像被谁扔下的一件破烂衣服”可知,说要离“卑微”是因为他出身卑微;由“既已取信庆忌,为其重用,却以下弑主,是为不义。如今大事已了,我这不仁不义之人还有何脸面活在世上”可知,要离虽然无畏生死,但是,他在庆忌生命写就的宽容面前是卑微的,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残杀中勇士们沦为牺牲品的悲悯情怀。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为荆轲等五位刺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有原因的:荆轲刺秦,为家国大义,士为知己者者死。而文中的要离“他只想要个勇士的名儿”,请吴王断其手臂,杀其妻儿,焚尸扬灰……可以说为了个人的名头置仁义不顾,残害妻儿性命,刺杀信任器重自己的庆忌。故要离虽为刺客,却不在《史记·刺客列传》其列。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奏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①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②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东周策》)
[注]①醯壶酱甀:醋瓶子或酱罐子。②)漓然:流动的样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B.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C.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D.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是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象征九州。
B.“致”,意为“运到”,与《过秦论》“以致天下之士”中的“致”不同。
C.弊邑,破败的小城镇。文中因东周时期天下支离破碎,故称之。
D.殷,商朝盘庚迁都于殷,商亦称为“殷”,后世称之为“殷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秦国兵临城下索要九鼎的要求,周君忧心忡忡,将这件事告诉了颜率,颜率主动请求为周君去齐国借兵救援。
B.颜率为了让齐国发兵救援东周,承诺将九鼎送给齐国,齐王权衡再三后,派遣五万大军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C.当齐王准备向周君索要九鼎,让东周兑现诺言时,周君忧心忡忡,颜率再次请求出使齐国,并为周君解除了忧患。
D.颜率见到齐王之后,先表示东周甘愿把九鼎献给齐王,然后又极力陈说运送九鼎的难处,最终打消了齐王的念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
(2)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14.颜率前往齐国借兵和让齐国放弃九鼎,分别采用了怎样的劝说策略?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B11.C 12.B
13.(1)保全面临危亡的国家,这是美好的声名啊;得到九鼎,这是尊贵的宝物啊。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
(2)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出呢?我私下为大王担忧这事啊。
14.①向齐国借兵:诱之以名利。②让齐国放弃九鼎:畏之以难。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句意:如今秦王暴虐无道,兴***之师、兵临城下威胁周君,还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在宫廷内寻思对策,我们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暴秦,实在不如送给贵国。保全面临危亡的国家,这是美好的声名啊;得到九鼎,这是尊贵的宝物啊。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
“也”,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呀”,其后应断开,排除AD;名词“内”作动词“画计”的状语,“内自画计”是偏正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其后应断开,排除C。
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和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文中因东周时天下支离破碎,故称之”错误,弊邑是古代对自己的国家以及出生或出守之地的谦称。
1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齐王权衡再三后”错误,文中“大悦”一词,说明齐王非常高兴,马上同意了派兵救援。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存”,保全;“厚”,尊贵的;“图”,考虑。
(2)“纵”,即使;“何途之从”为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从何途”;“窃”,私下里。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可知,“美名”“厚宝”二词表明颜率向齐国借兵“诱之以名利”。
由“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可知,颜率说运送九鼎人力多,无路可行,表明通过“畏之以难”让齐国放弃九鼎。
参考译文:
秦国兴师兵临城下威胁东周,而且向东周君索要九鼎(国宝),周君为此忧心忡忡,就将这件事告诉了颜率。颜率说:“君王不必忧虑,可由臣往东去齐国借兵求教。”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如今秦王暴虐无道,兴***之师、兵临城下威胁周君,还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在宫廷内寻思对策,我们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暴秦,实在不如送给贵国。保全面临危亡的国家,这是美好的声名啊;得到九鼎,这是尊贵的宝物啊。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齐王一听非常高兴,立刻派遣五万大军,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以兑现颜率的诺言时,周君又一次忧心忡忡。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去齐国解决这件事。”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回我东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保全,因此心甘情愿把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借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回到齐国?”齐王说:“寡人准备借道梁国。”颜率说:“不可以借道梁国,因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不会再运出来。”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人准备借道楚国。”颜率回答说:“这也不行,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地方名)进行谋划。假如九鼎进入楚国,也不会再运出来”。齐王说:“那么寡人究竟从哪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颜率说:“我东周君臣也在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因为所谓九鼎,并不是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周武王伐殷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九万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士兵、工匠,搬运工具和被服粮饷等条件都具备才能完成此事。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出呢?我私下为大王担忧这事啊。”齐王说:“您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了!”颜率赶紧解释说:“我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们东周可迁移九鼎听候命令。”齐王终于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五)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两句写谢雨道上所见之景,雨后的草碧绿清新、摇曳生姿,薄薄的沙土路洁净无尘,骑马而过也不会扬起灰尘。
B.“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两句描绘了雨后天晴生机蓬勃、风光宜人的田野景色,感官结合的描写中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C.本词以诗的句法入词,文风朴实,格调清新,不取艳辞,不采僻典,语言清丽自然,洗尽华靡见真淳。
D.整首词带有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写有乡村景色、乡村草木、乡村人物和劳动生活,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
16.这首词是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D
16.上片写作者在道中所见雨后清新之景,引出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写作者所见田园蓬勃之景,引出自己“元是此中人”的慨叹,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强化了情感,使全词情景浑然一体。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写……乡村人物和劳动生活”错误,此词并未描写乡村人物和劳动生活,而是写的诗人所见的田园之景。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写作手法的能力。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在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自然引出诗人希望归耕田园的愿望。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在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给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使全词情景浑然一体。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例如《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____,______”,表明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可用来代指战士,在描写边塞战事的古诗词中经常出现,例如“______,______”。
【答案】(1)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2)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示例一: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示例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示例三: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畔,竭,傲,朔,箸。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华文脉源远流长,博物馆拥有 ① 的优势。随着近年来《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等文物类节目的热播,我们不仅从中欣赏到震撼心灵的传统之美,还逐渐带火了博物馆及其“周边”。博物馆文创担负着 ② 的历史使命,既是美好生活的向导,也是文化创新的先锋。如何进一步推进博物馆文创发展?需要 ③ 。曾经,考古、博物馆为专业人士所关注,如今“破圈”成为大众的焦点,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近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消费能力提升,“有没有”的物质渴望升级为“好不好”的品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引起社会结构变化,新消费结构塑造新消费群体,进而带来市场新机遇,催生新品类,丰富的品类竞争把我们带入品牌时代。那么,品牌的“唯一性”从哪里来?博物馆展示考古发现、文明成果,见证传统发展的足迹,是宝贵的文化基因库,也是品牌“唯一性”的重要来源。传统是一条活着的文化河流,既有包孕一切的母性,又有随时重返实践的精神。任何文化创新,都起于“创旧”,都是基因的再生。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基因”一词运用很有特色,请结合语境作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案】
18.得天独厚/承前启后/深思熟虑
19.“基因”一词使用了拟人的修辞,照应了前文“母性”一词,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0.近年来,《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等文物类节目的热播,不仅让我们从中欣赏到震撼心灵的传统之美,还逐渐带火了博物馆及其“周边”。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所填成语修饰“优势”,而“博物馆”对于展现中华文脉的优势可填“得天独厚”。得天独厚: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
②处所填成语修饰“历史使命”,结合后文“既是美好生活的向导,也是文化创新的先锋”可知,这里可填“承前启后”。承前启后:承接前面的,开创以后的。
③处所填成语是一个动词,“如何进一步推进博物馆文创发展?”需要深思,所以这里可填“深思熟虑”。深思熟虑:反复地、深入细致地思索考虑。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首先“基因”使用了拟人的修辞,结构上,照应了上文的“传统是一条活着的文化河流,既有包孕一切的母性”;效果上,使得“任何文化创新,都起于‘创旧’”的意思更加生动形象,有力地说明了“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的语病有:
语序不当,“近年来”是时间状语,应放句首;
“我们不仅从中欣赏到震撼心灵的传统之美,还逐渐带火了博物馆及其‘周边’”的主语不统一,前半句的主语是“我们”,后半句的主语是“《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等文物类节目的热播”,所以要统一主语。可删去“随着”,让主语统一为“《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等文物类节目的热播”;再把“我们不仅”改成“不仅让我们”。
所以最终可修改为:近年来,《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等文物类节目的热播,不仅让我们从中欣赏到震撼心灵的传统之美,还逐渐带火了博物馆及其“周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
总体而言,虫和植物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互受益,比如,昆虫给植物传播花粉,而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可谓相得益彰,互利互惠;然而,自然界中更普遍的虫和植物的关系却是第二类——①_____________。据统计,全世界大约存在792000种昆虫,这些昆虫中,大约45%以植物为食,我们称之为植食昆虫,以下简称昆虫。事实上,所有的植物都会被至少一种虫类所取食,这就是共进化理论。有化石证据表明,昆虫对植物的取食行为最早发生在大约3.5亿年前。那么,②_____________?共进化,也叫协同进化,最初由Ehrlich和R***en在研究粉蝶与其寄主十字花科植物关系时提出。简要说来就是,植物通过进化,③_____________,保护了自身;与此同时,昆虫种群通过新的进化重新适应产生次生代谢物的植物;成对的交互作用的结果造成昆虫食性的专化、形成动植物生态关系多样性。
21.下列句中的冒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冒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个乞丐了。
C.但一般来说,质量好的文化产品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先进的政治性、思想性;较高的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较高的文字质量和印刷装帧质量;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D.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案】
21.C
22.①单纯的取食行为 ②什么是共进化理论呢 ③产生一系列的次生代谢物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画线句冒号用法为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A.用在“说”后边,引出说话的内容。B.表总结上文。C.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D.表解释说明。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下文“事实上,所有的植物都会被至少一种虫类所取食”,本空应填与“互利互惠”相对的昆虫与植物的关系,故填“单纯的取食行为”;
第二空,本空应与下文“共进化,也叫协同进化”构成设问关系,根据上文“这就是共进化理论。……那么”可知,此处应填“什么是共进化理论呢”相似的句子;
第三空,根据下文“与此同时,昆虫种群通过新的进化重新适应产生次生代谢物的植物”可知,此处应填植物通过进化产生了次生代谢物,故应填“产生一系列的次生代谢物”。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央领导人曾在《积小胜为大胜》一文中说:“每年抓几个重点,完成几项任务步步为营,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新中国成立之初,“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而随后几十年,包括航空航天在内的中国工业和中国科技由弱到强,逐一突破各道难关,终于迈入世界前列。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正是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
00后奥运射击冠军杨倩表示,练习中有一次打得不好,就会主动要求自己,一定要把这一枪打好,决不放弃。所训“冠军品质”,其实就是从一个个简单的动作开始,一招一式反复练习,最终成就卓越,“万事从来贵有恒。”在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不断激发热情、超越自我,才能日有所进,最终取得一番成绩。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守正·创新·卓越”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中选取了中央领导人在文章《积小胜为大胜》中的语句,“每年抓几个重点,完成几项任务步步为营,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突出强调了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重要性,给我们指出了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事业。
另一则材料是奥运射击冠军杨倩讲述自己在训练的过程中,立足基本功,持之以恒地反复训练,最终成就卓越的人生体验。告诉我们所谓的“冠军品质”,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做,坚持不懈,日有所进,必达成功。
由此可见,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不要抱有一蹴而就的想法,应当戒骄戒躁,稳扎稳打,为实现梦想打牢基础,才能积小胜为大胜,取得最终的成功。世间万事万物皆相通,量变产生质变,没有任何玄机奥妙可言。因此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需要坚持不懈地奋斗,这是世间成功的规律,成功从来没有捷径可寻,正如荀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是能够坚持和遵循这一规律的则无往而不胜,而违背它的则必败无疑。
写作任务是,为复兴中学团委组织的以“守正·创新·卓越”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写征文,构思行文时,首先开篇要提出鲜明的论点,如“积小胜成大胜,决胜千里之外”,然后论述时不要泛泛而谈,可设计几个分论点,比如,一要坚定目标,持续发力,持之以恒;二要创新规划,分解目标,步步为营;三要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分别从目标、方法、态度等方面进行具体充实的论证,论证过程中可采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增强说服力。最后重申论点,以“力到工成,成就卓越”收束全篇。
立意:
(1)积小胜为大胜,力到自然功成。
(2)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3)步步为营方能步步为“赢”。
(4)水滴石穿,贵在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