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一)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或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中国的国家力量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在谋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将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惠及普通国民与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已成为一项亟待取得突破的事业,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推动这一事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实现有效的共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近些年来,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东方卫视出品的节目《这就是中国》,紧扣时代脉搏,积极传达民族自信的精神。《上新了·故宫》以勃发创新的时代力量,让文物活起来。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已经建成多语种电视频道,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实现了节目制作与播出。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弱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媒介的壁垒。以***、***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舞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开通了视频号,利用网络的便捷,提高及时性。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也面临着被“污名化”“政治化”的挑战。同时,传播技术不断进步,媒体融合全面推进,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叙事提供了可能性与挑战性。因此,提升媒体讲故事的能力,便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甚至是历史意义。
尚克和艾贝尔森认为,故事解释着世界,人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故事允许他们看到的世界。当下的中国不乏好的故事,关键在于如何讲。不同的媒体类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叙事资质,不同媒体对不同故事类型或者叙事性模式有着特别的适用关系。有的媒体强调“情境再现”,有的凸显“煽情陈述”,有的注重“理性分析”,有的体现“深度解剖”。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利用媒体的这些特质,在叙事话语、叙事符号、叙事关系和叙事主体等方面进行重新建构。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无论是稳固娴熟的政治、学术话语,还是鲜活灵动的网络、生活语言,都可以在多元话语的融通中为讲述中国故事贡献力量;传统的言语交流媒介已不再独享支配地位,图像、声音、音像、超文本等传播媒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各类媒体应深挖故事内容的表达方式,以糅合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叙事模式,呈现多姿多彩的画面,打造独特的感官盛宴;注重共情、共动、共享,让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体验者,这种参与、体验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对于中国故事的感性认识;在叙述的主体上,多元主体共同讲述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无论是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可以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甚至也可以搭建与不同国别媒体的合作,借由外国人的声音来讲述中国的故事。
(摘编自史卫文《讲好中国故事的媒介创新思考》)
材料二:
陈贝儿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由她主持的“扶贫攻坚”纪录片《无穷之路》在香港和内地广受好评,这部纪录片成本很低,摄制团队仅有5人,它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制作者在地域选择上很成功。他们从精准扶贫政策入手,挑选了最有特色、港人最少接触的主题,比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然后根据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脱贫地区,且尽量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国家的脱贫奇迹,更有各地令人惊叹的壮美山河。
“大国崛起”与“小民尊严”密不可分。《无穷之路》的制作者说,脱贫最大的受益人是普通老百姓,因此他们尽量选择一线村民作为受访者,这些村民朴实的讲述是扶贫工作最有力的见证和回应。为了承诺坚守近40年的“溜索医生”邓前堆,《山海情》中“马得福”的原型谢兴昌,带领乡亲致富、为妇女争取权益的佤族咖啡农叶萍……他们的善良和奉献、勤劳和拼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构成这个时代最温暖的底色。
主持人陈贝儿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她的采访像聊家常,她态度真诚,说话接地气,访谈有人情味儿,当地人很自然地向她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生活。而最打动受访者和观众的,是陈贝儿及摄制组脚踏实地的真实体验。《无穷之路》之所以能感动无数观众,包括部分过去对内地有偏见的港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是港人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亲自见证的扶贫记录。在3个月的时间里,摄制组辗转数千里,跨越6个省份,深入探访了十几个曾深度贫困落后的地区。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陈贝儿攀爬四川“悬崖村”1500米钢梯时的颤抖、在云南海索渡怒江时的惊惧、在宁夏荒漠戈壁上“吃沙”的狼狈……她真实自然的感受和反应会观众瞬间“代入”,更体会到扶贫的艰难和意义。
(摘编自流景《〈无穷之路〉:令港人重新认识祖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飞跃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国家形象传播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B.新媒体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它淡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让传播更加快捷、多样。
C.不同媒体类型有不同的叙事资质,多模态叙事就是要充分利用不同模态的不同资质,打破言语交流媒介的绝对支配地位。
D.陈贝儿以平实的语言风格,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在与百姓的亲切交流中表达最真实的感受,让《无穷之路》极具共情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媒体既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了冲击,也丰富了它们的传播模式;既给讲好中国故事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B.根据尚克和艾贝尔森的观点,叙事非常重要,讲述中国故事就是在构建外部世界对于中国的具体认知、理解和认同。
C.我们要打造中国媒体海外布局,借力海外媒体宣传中国,让更多的外国人为中国故事代言,让中国故事更具说服力。
D.《无穷之路》没有聚焦政治热点,而是以平视的角度观察生活,这样的讲述方式赢得了香港、内地观众的理解、信任。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冬奥会开幕式通过电视直播,以虚拟影像与场景演员表演互动的方式,展现中国的力量,演绎中华文化之美。
B.孔子学院创办10多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0万余场,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外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C.纪录片《创意黄山·美在徽州》展现了一个守正创新的新黄山,先后在法国电影节、纽约电影节中收获大奖。
D.《做客中国》节目,邀请三位外国主持人做客中国乡村,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讲述中国的乡村文化。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是如何紧紧围绕论题展开论述的。(4分)
5.学校团委拟开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研讨活动,并希望你能以《无穷之路》为例来发表演说。请根据材料内容,列出发言要点。(6分)
【答案】
1. C2. D3. B
4.①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论述的。②开篇提出论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③接下来分析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上的做法和面临的挑战。④最后论述利用媒体的不同叙事资质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
5.①多元话语的融通。例如《无穷之路》表现扶贫攻坚的政治主题,却采用了聊家常的生活化语言。②糅合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叙事模式。例如《无穷之路》除了讲述故事,还在拍摄中注重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呈现视觉美感。③注重共情、共动、共享。例如《无穷之路》中陈贝儿实地体验中真实自然的感受和反应令观众瞬间“代入”,更能体会到扶贫的艰难和意义。④叙述主体多元化。例如陈贝儿是香港人,让港人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亲自见证祖国的发展和变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打破言语交流媒介的绝对支配地位”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内容,传统的言语交流媒介失去绝对支配地位,是作者提出多模态叙事的背景和前提,而不是多模态叙事的目的。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没有聚焦政治热点”错误。由原文“他们从精准扶贫政策入手,挑选了最有特色、港人最少接触的主题,比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然后根据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脱贫地区,且尽量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可知,《无穷之路》关注的就是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它只是在讲述时没有采用宏大叙事策略。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材料一最后一段论述的是利用媒体特质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而“孔子学院”不属于媒体。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文章的开篇由时代背景,引出“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推动将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惠及普通国民与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那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有效的共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所以第一段提出论题,即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段是在说近年来,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也面临着很大挑战。但同时,传播技术不断进步,媒体融合全面推进,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叙事提供了可能性与挑战性。所以第二段分析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上的做法以及面临的可能性和挑战。
第三段说到当下的中国不乏好的故事,关键在于如何讲,不同的媒体类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叙事资质,不同媒体对不同故事类型或者叙事性模式有着特别的适用关系。而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利用媒体的不同叙事资质。
所以材料一第一段是提出问题,第二段是分析问题,第三段是解决问题。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题目情境,发言的要点必须要围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展开,而且要以《无穷之路》为例。从两则材料的关系来看,材料一侧重从理论上阐述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材料二则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因此作答本题,可以先从材料一中提炼理论观点,然后到材料二中进行比照,把能找到验证的部分作为要点进行作答;也可以先从材料二中分析《无穷之路》取得成功的具体因素,然后与材料一的理论观点进行比照。
材料一说到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无论是稳固娴熟的政治、学术话语,还是鲜活灵动的网络、生活语言,都可以在多元话语的融通中为讲述中国故事贡献力量,而《无穷之路》就采用了多元话语的融通。《无穷之路》从精准扶贫政策入手,表现扶贫攻坚的政治主题,但是主持人陈贝儿的采访像聊家常,她态度真诚,说话接地气,访谈有人情味儿,采用了聊家常的生活化语言。
材料一说到各类媒体应深挖故事内容的表达方式,以糅合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叙事模式,呈现多姿多彩的画面,打造独特的感官盛宴。《无穷之路》糅合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叙事模式,根据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脱贫地区,且尽量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国家的脱贫奇迹,更有各地令人惊叹的壮美山河。
材料一说到要注重共情、共动、共享,让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体验者。《无穷之路》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陈贝儿攀爬四川“悬崖村”1500米钢梯时的颤抖、在云南海索渡怒江时的惊惧、在宁夏荒漠戈壁上“吃沙”的狼狈……她真实自然的感受和反应会观众瞬间“代入”,更体会到扶贫的艰难和意义,做到了注重共情、共动、共享。
材料一说到在叙述的主体上,多元主体共同讲述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无论是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可以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而《无穷之路》之所以能感动无数观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是港人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亲自见证的扶贫记录,而主持人陈贝儿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忆平乐
冯至
六年前,十一月下半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在桂林上了一只漓江上的民船。那时正是长沙大火后,各地方的难民潮涌一般地到了桂林。抗战以来,如果说南京失守是第一个挫折,那么武汉撤退显然是第二个挫折了,大家不知道此后的局势将要怎样发展,但对于将来都具有信心。人们好像很年轻,报纸上虽然没有多少好消息,同时几乎天天要跑警报,可是面貌上没有一些疲倦。并且人人都以好奇的眼光观看这很有特性的城市。他们不但没有抱怨,反倒常常怀着感激的心情说:“若不是抗战,怎么会看到这里的山水。”
在桂林住了半个多月,全国各地的一举一动都会在这里发生感应,但是一上了漓江的船,就迥然不同了,初冬的天空和初冬的江水是一样澄清,传不来一点外边的消息。我立在船头,当桂林的那些山峰渐渐在我面前消逝时,我心里想,十月的下旬在赣江上,十一月的下旬在漓江上,一东一西,中间隔着四四方方的湖南那么一个大省,但是民船,两个地方却没有一点不同,同样的船篷、同样的船身、同样的船夫撑船的姿势。从空间我又想到:在战前,在百年前,漓江上的航行也必定没有什么变化。山是那样奇兀,水是这样清澈,江底的石块无论大小都历历可数。此外就是寂静,寂静凝结在前后左右,好像千军万马也不能把这寂静冲破。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至于山水的奇丽还要算漓江。船过了大墟,这条江水便永久被四面的山包围起来了。船在水中央,仿佛永久在一座带形的湖里,船慢慢地走着,船上的人没有事做,只有望着四围的山峰。经过长久的时间,山峰好像都看熟了,忽然转了一个大弯子,面前的山峰紧接着也改变了形象,原来船已经走出这“带形的湖”,又走入一座新的“带形的湖”里。山的转变无穷,水也始终没有被前面的山遏住。这样两天,过了阳朔一直到了平乐。
在平乐,我们找到一辆汽车要经过柳州、南宁到龙州去。往南越走越热,临行的前一天,妻的身上穿着棉衣,她说想做一件夹衣预备在热的地方穿,但恐怕来不及了,因为汽车在第二天清早就要开行。我说,我们不妨到裁缝铺里试一试。我们于是在临江的一条街上买了一件衣料,随后拿着这件衣料问了几家裁缝铺,都异口同音地说来不及了。最后到了一家,仍然是说来不及了,但口气不是那样坚决,不可能中好像含有一些可能的意味。我们也就利用这一点可能的意味向那裁缝恳求:
“如果你在今晚十二点以前把这件衣服缝好,我们愿意出加倍的工资。”
“加倍的工资,我不要;只怕时间来不及了。若是来得及一件夹袍是一件夹袍,工资无须增加。”
“我们也是不得已,因为明天清早就要到柳州去。”
我们继续恳求,最后那裁缝被我们说动了。他说:“放在这里吧,我替你们赶做——”
我们把旅馆的地址留给他,继续到街上料理其他的琐事。晚饭后,一切都已收拾停当,我们决定早一点睡,至于那件夹衣,第二天清早去取,想不会有什么耽搁。想不到睡得正熟的时候,忽然有茶房敲门,说楼下有人来找。我睡眼蒙胧地走到楼下,白天的那个裁缝正捧着一件叠得好好的夹衣在旅馆的柜台旁立着。他说,这件夹衣做好了,在十二点以前。
我当时很感动,我对于我的早睡觉得十分惭愧。我接过来那件夹衣,它在我的手里好像比它本来的分量沉重得多。我拿出一张一元的纸币交给那个裁缝,他找回我两角钱,说一声“一件夹袍八角钱”,回头就走了。我走上楼,把夹袍放在箱子里,又躺在床上,听着楼下的钟正打十二点。
六年了,在这六年内听说广西也有许多变化,过去的事在脑里一天比一天模糊。入秋以来,敌人侵入广西,不但桂林、柳州那样的大地名天天在报纸上出现,就是平乐也曾经一再地在报纸上读到。当我读到“平乐”二字时,不知怎么漓江两岸的风光以及平乐那晚的经历都引起我乡愁一般的思念。如今平乐已经沦陷,漓江一带的山水想必也会有了变化,还有那个裁缝,我不知道他会流亡到什么地方,我怀念他,像是怀念一个旧日的友人。——朋友们常常因为对自己的民族期望过殷,转爱为憎,而怨恨这个民族太没有出息。但我每逢听到一个地方沦陷了,而那个地方又曾经和我发生过一些关系,我便对那里的山水人物感到痛切的爱恋。
并且,在这六年内世界在变,社会在变,许多人变得不成人形,但我深信有许多事物并没有变:农夫依旧春耕秋收,没有一个农夫把粮食种得不成粮食;手工业者依旧做出人间的用具,没有一个木匠把桌子做得不成桌子,没有一个裁缝把衣服缝得不成衣服。真正变得不成人形的却是那些衣冠人士:有些教育家把学校办得不成学校,有些军官把军队弄得不成军队。
现在敌人正在广西到处猖獗,谣言在后方都市的衣冠社会里病菌似的传布着。我坐在屋里,只苦苦地思念着漓江上的寂静和平乐的那个认真而守时的裁缝:前者使人深思,后者使人警醒。
一九四三年,写于昆明
(选自冯至散文集《山水》)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南京失守,武汉撤退的境况下,人们没有疲倦、抱怨,这表现出人们的乐观,又写出了山水给人的力量。
B.从“带形的湖”又走入一座“带形的湖”,意在表明虽然山水很美,但作者仍不免感到奔波的乏味和单调。
C.作者将普通民众的“不变”与衣冠人士的“变”对比,表达了强烈的爱憎感情,对后者的嘲讽人木三分。
D.本文以时间顺序回忆了抗战时期的一段经历,既有描写又有议论,景、事、理有机融合,意蕴隽永。
7.对文中裁缝赶制衣服等相关内容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作者写几家裁缝铺异口同音地拒绝,表现了赶做衣服难度大,也写出了答应做衣服的裁缝的美好品质。
B.文中说衣服“在我的手里”“沉重得多”,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受到的感动,照应下文作者六年后深沉的怀念。
C.文章通过写“我”的惭愧,递钱时的感激与裁缝说“一件夹袍八角钱”时的平静自然,突出了裁缝的淳朴善良。
D.平乐的裁缝是一个平凡的人物,与平乐的山水一样地纯净和朴素,却都在战乱时期给作者带来心灵的慰藉。
8.冯至在《山水·后记》里写到:“对于山水,我们还给它们本来的面目吧。”请结合文中对漓江山水的描写,谈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4分)
9.文末写到“前者使人深思,后者使人警醒”,请结合全文理解“深思”和“警醒”的内涵。(6分)
【答案】6.B7.B
8.①抓住景色的主要特征,如水的澄清、山的奇兀等,真实再现了漓江风光;
②用白描简笔勾勒出了行船中的所见、所感,写出了漓江景色的清新之美;
③多用动词、短句等,并没刻意用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去修饰、渲染,所写景色朴素自然。
9.①深思:通过对漓江山水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破坏了美好生活进行了深入反思。②警醒:通过赞美裁缝的美好品质,对失去操守的“衣冠人士”进行讽刺批判,警醒我们越是社会动荡越要保持操守和品格。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不免感到奔波的乏味和单调”错,从“山峰好像都看熟了,忽然转了一个大弯子,面前的山峰紧接着也改变了形象,原来船已经走出这‘带形的湖’,又走入一座新的‘带形的湖’里。山的转变无穷,水也始终没有被前面的山遏住”可见,尽管都是“带形的湖”,但山变化无穷,水四通八达,让作者有惊喜之感,意在表明桂林山水之美,表现人们的积极心态。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受到的感动”错,通过“我”感到夹衣的“沉重”来反映“我”内心受到感动,不是“直接”,应该是“含蓄蕴藉”。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写景技巧的能力。
“但是一上了漓江的船,就迥然不同了,初冬的天空和初冬的江水是一样澄清,传不来一点外边的消息”“山是那样奇兀,水是这样清澈,江底的石块无论大小都历历可数。此外就是寂静,寂静凝结在前后左右,好像千军万马也不能把这寂静冲破”,抓住景色的主要特征,如水的澄清、山的奇兀等,真实再现了漓江风光。
“船过了大墟,这条江水便永久被四面的山包围起来了。船在水中央,仿佛永久在一座带形的湖里”“经过长久的时间,山峰好像都看熟了,忽然转了一个大弯子,面前的山峰紧接着也改变了形象”,用白描简笔勾勒出了行船中的所见、所感,写出了漓江景色的清新之美;
“船过了大墟,这条江水便永久被四面的山包围起来了。船在水中央,仿佛永久在一座带形的湖里”“山的转变无穷,水也始终没有被前面的山遏住”,多用动词、短句等,并没刻意用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去修饰、渲染,所写景色朴素自然。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重要词语内涵的能力。
由原文“我坐在屋里,只苦苦地思念着漓江上的寂静和平乐的那个认真而守时的裁缝:前者使人深思,后者使人警醒”可知使人深思的是漓江上的寂静,使人警醒的是平乐的那个认真而守时的裁缝。
“在战前,在百年前,漓江上的航行也必定没有什么变化。山是那样奇兀,水是这样清澈,江底的石块无论大小都历历可数。此外就是寂静,寂静凝结在前后左右,好像千军万马也不能把这寂静冲破”“不知怎么漓江两岸的风光以及平乐那晚的经历都引起我乡愁一般的思念”“如今平乐已经沦陷,漓江一带的山水想必也会有了变化”,通过对漓江山水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破坏了美好生活进行了深入反思。
“我当时很感动,我对于我的早睡觉得十分惭愧。我接过来那件夹衣,它在我的手里好像比它本来的分量沉重得多。我拿出一张一元的纸币交给那个裁缝,他找回我两角钱”“还有那个裁缝,我不知道他会流亡到什么地方,我怀念他,像是怀念一个旧日的友人”,通过赞美裁缝的美好品质,“没有一个裁缝把衣服缝得不成衣服。真正变得不成人形的却是那些衣冠人士:有些教育家把学校办得不成学校,有些军官把军队弄得不成军队”“现在敌人正在广西到处猖獗,谣言在后方都市的衣冠社会里病菌似的传布着”,对失去操守的“衣冠人士”进行讽刺批判,“并且,在这六年内世界在变,社会在变,许多人变得不成人形,但我深信有许多事物并没有变:农夫依旧春耕秋收,没有一个农夫把粮食种得不成粮食;手工业者依旧做出人间的用具,没有一个木匠把桌子做得不成桌子,没有一个裁缝把衣服缝得不成衣服”,警醒我们越是社会动荡越要保持操守和品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轩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B.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C.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D.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九鼎,相传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
B.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对西方和北方非华夏部落统称,即北戎和西狄的合称。
C.“以鼎与楚”的“以”字,与《论语》中“仁以为己任”的“以”意思相同。
D.子,是古代对人的一种敬称,多指的是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错和张仪对秦国的扩张与发展有不同的看法,张仪高瞻远瞩,提出了“伐韩”的策略,为秦国设计了走向强大的有效途径。
B.在张仪看来,据有传国之宝,并按照地图户籍,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人都会俯首听命的,这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根本。
C.在司马错看来,对地盘狭小而百姓穷困的秦国而言,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才更有可操作性,所以他选择了以攻蜀国来强秦的道路。
D.秦惠王可谓是一位善于纳谏,兼听则明的君主,他果断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出兵攻蜀,蜀地划归秦国的版图后,秦国越发强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2)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
14.司马错最终使秦惠王接受了自己的主张,他的劝说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0.C11.B12.A
13.(1)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反而去和戎、狄等蛮夷之邦争夺,这就距离霸王之业实在太远了。
(2)事情并不像张仪所说的那样,据我所知,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
14.①逻辑严密。要使国家富强,就要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就要先使人民富足;要得到天下,要先广施仁政。
②巧用比喻。把秦国攻打蜀国,比喻成派狼群去驱逐羊群,形象写出了攻蜀国的轻而易举,打动秦惠王。
③巧用对比。严谨地推论出攻蜀和攻韩劫天子会引发的后续结果并形成鲜明对比,帮助秦惠王做出正确的判断。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二周的近郊,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
“二周之郊”是偏正结构,作“临”的宾语,不应分开,排除AB;
“知”的宾语是“不救”,“九鼎宝器”作为后面句子的主语,应在“不救”后断句,排除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即北戎和西狄的合称”错误,应为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张仪高瞻远瞩,提出了‘伐韩’的策略,为秦国设计了走向强大的有效途径”错误,依据原文应为司马错提出的伐蜀才让秦国走向强大,从原文中“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可知。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而”,可是,转折连词;“顾”,反而;“去”,距,距离;“王业”,霸王之业。
(2)“然”,这样,如此;“富”,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强;“广”,动词,扩张。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由“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从自身的情况到对手的现状,最后假设得到蜀国后的好处等论述可见司马错论证逻辑严密;
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司马错把秦国攻打蜀国,比喻成派狼群去驱逐羊群,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让秦惠王接受了自己的主张。
由“取其地,足以广国也;……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司马错从正反面对比论证,把利弊之处充分的展示给秦惠王,帮助秦惠王做出正确的判断。
参考译文: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一场争论,司马错要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张仪回答说:“应先与魏、楚两国表示亲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而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二周的近郊,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于违抗的,这就能建立王业了。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戎狄为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远了。”司马错说:“不对。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想使国家富庶,一定要扩大他的领地,想使军队强大的一定让他的百姓富足,想建立王业的一定要广布他的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那么,王业就会随之实现了。’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希望大王先从容易办的事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以戎狄为首领,而且有像桀、纣一样的祸乱。用秦国的军队前往攻打,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得到它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也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坏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利,又有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请允许我讲明这个缘故: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齐国,是韩国、周国的友好邻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依靠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难。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不如攻打蜀国那样万无一失。”秦惠王说:“很对。我采纳你的意见。”结果,出兵进攻蜀国。十月夺取了那里的土地,然后平定了蜀国。蜀国的君主改称为侯,秦国派遣陈庄去辅佐蜀侯。蜀国归附以后,秦国就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五)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两句写谢雨道上所见之景,雨后的草碧绿清新、摇曳生姿,薄薄的沙土路洁净无尘,骑马而过也不会扬起灰尘。
B.“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两句描绘了雨后天晴生机蓬勃、风光宜人的田野景色,感官结合的描写中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C.本词以诗的句法入词,文风朴实,格调清新,不取艳辞,不采僻典,语言清丽自然,洗尽华靡见真淳。
D.整首词带有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写有乡村景色、乡村草木、乡村人物和劳动生活,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
16.这首词是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D
16.上片写作者在道中所见雨后清新之景,引出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写作者所见田园蓬勃之景,引出自己“元是此中人”的慨叹,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强化了情感,使全词情景浑然一体。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写……乡村人物和劳动生活”错误,此词并未描写乡村人物和劳动生活,而是写的诗人所见的田园之景。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写作手法的能力。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在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自然引出诗人希望归耕田园的愿望。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在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给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使全词情景浑然一体。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月亮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白居易《琵琶行》中借凄清月色表达凄凉心情的句子有多处,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史文字,或得出教训,如苏洵《六国论》中剖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最后得出“______”的教训;或借古讽今,如杜牧《阿房宫赋》明确指出,唐代统治者哀秦而不以秦为鉴,必将“______”。
(3)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梁晓声散文新作《小人物走过大时代》既记载着作者的经历、思索与感悟,也记录着_____________的苦辣酸甜、欢乐与哀愁、执着与无奈。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最能触动我们的心弦。毕竟,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平凡的。
弥漫在字里行间的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格外令人动容。生活的磨难造就了他的悲悯情怀,使他对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同胞一往情深。他笔下的小人物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作为叙事主体始终在场的“我”,总是充满善意的力量,_____________的情怀和无可奈何的惆怅相交织,形成一种充沛的情感直抵人心。
他与这些善良而温顺的“小人物”们,同呼吸、共命运,领略生活的摇曳多姿,感悟生命的悠远和辽阔。();他以一个哲人的深刻,于见微知著中,洞悉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叙说着心中永远不变的家国故事。这种_____________的叙写,正是梁晓声“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创作初心的有力彰显。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结合文段内容,参照画横线句子的结构形式,为文中括号处写一个句子。(4分)
【答案】
18.①芸芸众生;②悲天悯人;③小中见大。
19.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格外令人动容。
20.他以一个文人的敏锐,于同频共振中,用心捕捉着他们的一颦一笑,用情关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后文“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可知,这里应强调他们是普通人,可填“芸芸众生”。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第二空,修饰“情怀”,再结合上文“生活的磨难造就了他的悲悯情怀”可知,可填“悲天悯人”。悲天悯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第三空,结合“见微知著”可知这种写法是通过小人物、小事件反映大主题,可填“小中见大”。小中见大:意思是从小处可以看出大的问题或道理。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长句改短句,首先应当找出句子主干,然后将其他成分变成单独的句子,注意句子之间的衔接和顺序。
画曲线的句子主干是“亲情友情格外令人动容”,可将“那份浓得化不开的”这个定语放到主语前面,变成“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格外令人动容”;
然后将原句的定语“弥漫在字里行间的”“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的”提取出来,变成单句,改成“弥漫在字里行间”“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
最后调整一下句子顺序,“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放在最前面;将“弥漫在字里行间”放在“格外令人动容”前面。
整理答案为: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格外令人动容。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和仿写句子的能力。
根据分号可知,要写的句子应与“他以一个哲人的深刻,于见微知著中,洞悉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叙说着心中永远不变的家国故事”构成并列;
分析句子结构,应采用“他以一个……(身份)的……”,“于……(四字短语)中”,“……(动词)着……的……”,“……(动词)着……的……”;
内容方面,梁晓声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因此可定位身份为“文人”,文人的特点是“敏锐”,与“哲人”“时代的风云变幻”“家国故事”不同,此处应着眼于他的细致,体现普通百姓的情感。
据此仿写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3分)
【答案】 ①分析对偶构成: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尾字仄起平收。上联主语“剪纸灯谜”对应下联主语“秧歌花鼓”;上联谓语“描绘城乡风物”对应下联谓语“传播时代精神”。
②表达效果:上下联对仗工整,语言更凝炼,句式更整齐,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特色、新气象。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随着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人类何时能登上火星甚至在火星上生存成为热点话题。 ① ,而火星上能够大量产生水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分解水合矿物质, ② 。直觉上看,开凿冰层似乎更加容易,然而,火星上的冰层一般存在于寒冷的极区,那里的低温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③ ,因为飞船在极区无法获得火星自转带来的起飞助力。
【答案】 ①人类要在火星上生存需要水 ②另一个是开凿火星上的冰层 ③也给飞船起飞带来极大挑战
【解析】 这段材料的中心话题是人类如何才能在火星上生存。第①处,由前面可知,横线处应是说人类在火星上生存的一个条件,结合后面“产生水的途径”可知,此处所需条件是“需要水”。第②处,由前文可知,此处应是说产生水的另一个途径,句式应为“另一个是……”,结合后面“开凿冰层……”可知,另一个途径应是开凿冰层。第③由前面“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可知,后面应是说“也给……”,这样两句才能构成递进句式,此处的困难是“给飞船起飞带来极大挑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假如你和孟子、王安石、文嘉等人是***好友,某天他们在好友群里组织了学术沙龙,并纷纷发表看法。
孟子:万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成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文嘉:我们不能因为成功很艰难就不去做。“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无论任何事情,都要抓紧时间,抓住机遇,竭尽全力去做,不留遗憾。
王安石:话是这样说,可是很多时候,“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只要尽心尽力,便无悔于人生。
看了他们的发言,你也很有感触,请你结合他们的发言写一篇演讲稿,在即将到来的主题班会上向你的同学们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
1.尽心尽力就不会有遗憾。
2.尽力去干就会距离成功更近。
3.尽吾志尽吾力,可以无悔。
相关专题: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