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盛行于哪个朝代 是谁发明的
2024-02-20 17:12
蹴鞠盛行于唐宋时期,但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
蹴鞠的发展
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体制。如专门设置了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由一人把守。
唐代蹴鞠已有多种方式,有比赛巅球次数的“打鞠”,有场地中间挂网、类似网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参与拼抢的“跃鞠”,还有了设立球门的比赛。
宋朝时,宋徽宗爱蹴鞠,大臣们趋之若鹜,甚至有很多投机者利用蹴鞠的机会接近宋徽宗,从而得到升迁。这种现象,间接带动了火热的蹴鞠文化。
明朝,蹴鞠仍在广泛流行。明初时期《蹴鞠图谱》中圆社锦语有45个,到明朝中后期,在《蹴鞠谱》中圆社锦语发展到130个。
清代中叶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传入,中国传统的蹴鞠活动基本上被欧洲的现代足球所取代,而踢毽子作为“蹴鞠之遗事”(宋高承《事物纪原》),而得以继承与发展。
蹴鞠是谁发明的
蹴鞠的发明者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但普遍认为起源于中国。
蹴鞠,即用脚踢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体育运动,有说法认为蹴鞠起源于远古的黄帝时代,主要目的是用于军事训练。另一种说法是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特别是齐国的都城临淄,这一说法得到了更多学者的认可。
此外,蹴鞠在汉代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活动,并在军事训练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