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诉你高考前如何减压
最近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容易醒;自己感觉得了“强迫症”,做过的题要反复检查……临近高考,不少考生因“压力山大”,出现这样的症状。同时,很多家长也因为期望值过高、攀比心理等原因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到孩子。如何正确处理考试带来的压力,成为家长与考生最关注的问题。昨日,武汉外国语学校心理老师、被学生誉为“知心大姐姐”的凌霄,教考生及家长如何减压。一个小时内,读者的咨询电话响个不停。
家长最好少说多听
刘女士:女儿是一名艺考生,最近她明显感到紧张、焦虑。因为前段时间准备艺考,暂停了一段时间文化学习,总说自己的知识点落后了许多,看得出来女儿有些焦虑。我很想和女儿谈谈,但女儿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不知道怎么办?
凌霄:孩子没有要求,就没必要过多地干扰。如果孩子有谈心的需求,家长就要和孩子多聊聊。有的家长不求也应,有时反而适得其反。比如,有些家长在孩子复习时,总时不时地送些水果,这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复习备考。
家长跟孩子沟通时,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少说多听。当孩子心情烦躁,跟你叙述的时候,只要认真当好听众就可以了。其实孩子知道跟你说了也不能解决问题,但是他们还是喜欢跟你说,这实际上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管得太多,问孩子怎么没做物理题、为什么没有背外语等等,这样做非常不好。
不妨把高考当成一次平常的考试,不要过度渲染。家长最大的财富就是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个时候,应该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告诉孩子怎样走过高考,怎样走过人生的坎坷,让孩子看到信心和力量。
考前适度紧张并没有错
郑女士:临近高考,我的表妹睡眠质量不好,她的理想是考985高校。但最近说睡眠出现问题,睡着后容易醒,醒后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再次入睡,这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不知如何处理?
凌霄:睡眠最好是顺其自然。能睡就睡,睡不着就躺着休息,这也是一种放松。累了就会睡着。晚上容易醒,可能是白天有些担心的事,还没有解决好。因为临近高考,把焦虑的事情解决好,才能在高考中发挥出最好水平。其实,考前的紧张焦虑,这些都是正常的。考试时,需要一定的紧张,此举能让考生在考试时保持兴奋状态,能有更好的发挥,这也是必要的。但是,程度太过了会影响高考发挥。中度的紧张,对高考发挥是有好处的。当然,睡眠障碍特别严重的,不妨到医院问问医生,但是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周同学:我是武汉一所重点高中学生,最好时成绩考过年级第三。但从高三4月调考开始,成绩滑到50多名,最近的5月调考成绩也不理想,父母说是紧张导致的。自己感觉审题、计算时最近容易出错,如今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反而信心有些不足了,不知道怎么办?
凌霄:知识点掌握不错,但计算上有些失误,此时不妨放慢计算速度。计算时,要提醒自己慢下来,看有没有出错。打草稿时,要看看计算过程,看有哪些失误。自己会做的题,尽量减少失分,好好地花时间思考一下。面对审题有失误的状况,不妨多审两遍,用不同色彩的笔把它标下来,尽量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适当运动能缓解焦虑
柳同学:感觉自己得了强迫症,做过的题要反复检查,有时也会检查出一些错误,有时还担心水杯会掉下来,不知如何处理?
凌霄:消除强迫症,不妨拿一张小纸条出来,把哪些内容还没有了解清楚的,需要回头看看的,罗列出来。其实,你担心的不是杯子,而是担心还有哪些做得不够全面。
其实,高考不仅考的是知识,还在考验我们的身体,为高考做好身体的准备是必须的,保障身体的良好状态就显得格外重要,考前要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营养,适度锻炼,远离疾病。有的学生临近高考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拿着书本背,这样复习其实效率不高。考生的大脑每天被公式、英文字母等充斥,很需要时间休息,哪怕只是每天15—20分钟的体操、慢跑、散步,让眼睛看看远处绿色的植物,身体稍微出出汗。这段“不用脑”的时间可以让脑细胞、大脑皮层得到休整。
当对高考信心不足时,不少考生习惯把心事憋在心里,越想越失去信心。这时,考生要主动与同学、老师、父母多交流,把心里话说出来,把苦衷倾诉出来,就会得到心理上压力的释放,再获得老师、同学、父母的安慰、鼓励和支持,就有助于改变信心不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