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8大原则 答题规律及小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原则有哪些,答题规律是什么,历史选择题有哪些答题小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做题目的特别好用的提分方法,欢迎阅读。
历史选择题的答题答题
原则一:从试题与教材的关系入手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这就决定了与教材的关系可能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形散神聚”,粗略一看与教材不一样,而实际上考查的却是教材知识;二是“貌合神离”,看起来跟教材差不多,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前一种情况必须要联系教材,不借助教材知识很难得出答案。后一种情况却不能受教材知识的束缚,一旦把教材知识引入,就容易错选。那么,什么情况下该引入教材知识,什么情况下不能受教材知识干扰呢?这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判断。
原则二:从材料与问题的关系入手
题干材料提供了多个信息,但设问可能只针对某一个信息,这时就应该特别注意。设问的角度不同,答案也就不一样。所以准确判断命题者的问题指向是避免出错的重要前提。
原则三:从材料与结论的关系入手
命题者提供的材料是解答问题的重要依据。既不能完全不顾材料,无中生有;也不能任意扩展材料,生搬硬套。
原则四:从选项与选项的关系入手
正确认识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得出答案。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
一是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递进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对抗关系等。
做错选择题的“十种表现”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匆忙答题。
2.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深层的含义思维不到位
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
4.历史的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
5.历史与地理的结合缺乏空间思考
6.比较和迁移历史概念的能力欠缺
7.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分析能力欠缺
8.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结果混淆
9.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
10.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
各种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1、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1)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常出现
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
“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2)审题方法:
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
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
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
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
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3)解答方法:
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者一定是因。②运
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
识是果。③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同学们利用这
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1、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健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
质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
内因等。
2、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
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
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另,命题中“最主要的原因”实践中等同于
“根本原因”。
历史选择题八大干扰方式及对策
一、“正反并存类”
【例1】(新课标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启示】
题中出现了互相对立的两个动词“批评”和“称颂”,解答时如果忽视其中一个就容易误选。排除这一干扰的做法是将其中一个动词所连带的内容进行转换,与另一个动词表达的内容保持一致。如将题中“批评……”之后的内容转换为“因为……”,即转换为“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因为现实政治不如夏、商、周‘三代’,希望当代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这样调整之后就可以顺利得出答案为C项。
二、“情景假设类”
【例2】(北京卷)“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①秉笔直书 ②言必有据 ③论从史出 ④以小见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启示】
对于此题,我们需要从背景材料入手寻找解题的突破口。从语法的角度分析,此题的背景材料中含有两个并列的假设句,将其翻译成白话文找出假设的内容,即“如果没有史实依据,虽是圣人亦不能写出《春秋》。如果不了解某个人的事迹,虽是圣人也无法对其加以评价”。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解题的关键信息:《春秋》是依据史实写出来的,对《春秋》的评价是对这些史实的评价,由此可以推理出这段话体现了“言必有据”和“论从史出”两个原则,从而得出答案为B项。
三、“似是而非类”
【例3】(新课标全国卷Ⅰ)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启示】
与前两类试题相比,破解“似是而非类”试题相对简单一些。破解的方法是将比较混乱的文字进行梳理,得出具有逻辑性的结论,即解题过程就是依据材料排出佛儒道三教的地位顺序(见下表),然后做出选择。
依据上表不难看出答案为C项。
四、“舍本逐末类”
【例4】(天津卷)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启示】
此题考查的“本”在背景材料中并没有直接体现,题干材料只是罗列了一些具体现象,而“现象”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提供信息,但又增加了筛查选项的难度。解题时如果只集中精力与现象纠缠,很有可能误入歧途。破解这一类试题的方法是将每一个选项与“现象”进行对应性分析。A项中的“颠覆”和B项中的“破坏”两词与所学知识中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史实相悖,排除;D项实际上也是现象,排除。故答案为C项。排除此类干扰的关键是时刻牢记以“末”为据去探索“本”之所在,而不是以“本”逐“末”。
五、“主次颠倒类”
【例5】(安徽卷)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启示】
此题提供的饼状图只是一个引子,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饼状图与选项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如果按照传统的解题思维在题干、饼状图上下功夫,就会陷入误区。分析饼状图可知,1913—1936年外国资本依然大量存在,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饼状图所反映的内容,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六、“过度文艺类”
【例6】(江苏卷)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启示】此题的背景材料采用了唱词,这很可能使考生对唱词营造的意境过度关注,而忽视了解题的关键信息。因此解答此类“文艺型”试题的关键在于将解题的重点放在有史学价值的关键信息上。本题中的关键信息有“清前期”“官场”“仕而商”等,调用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故答案为B项。
七、“鱼龙混杂类”
【例7】(山东卷)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A
B
C
D
【启示】
此题的干扰性非常强,题中四幅中国地图乍一看“区别不大”。破解此题的具体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进行概念转换,中国近现代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图=中国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分布图;第二步是调用所学知识对题中四幅地图一一进行排查,A、C两项缺少广东,排除;D项多了新疆、西藏等地,排除;B项包含南京、上海、北京、广州这些重要地区,故B项正确。
八、“违背常理类”
【例8】(四川卷)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启示】
本题的干扰性主要体现在题中背景材料与选项和考生平时所学的内容不符。排除此类干扰的方法就是暂时抛开固有的知识,认真解读背景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论从史出,由此可得出B项正确。
综上所述,高考历史试题对知识、能力的考查方式多种多样,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甚至有些试题是几种干扰方式并用。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需要铭记:“储备扎实的历史知识作为基础,针对材料和选项展开对应性分析,最终确定干扰类型和破解方法,力求做到论从史出。”
相关专题:高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