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清华附中)
2022.12.22
年级______班______姓名______考号______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
(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
材料三:
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
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题髯苏大江东去词后”,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我思坡老,铁绰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东去意,试问南飞乌鹊。斜月荧荧,明星烂烂,撑住曹瞒槊。人生知几,仰天长啸寥廓。”森槐南用苏轼词调凭吊苏轼,一方面揣摩苏轼创作该词时的心路历程,对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文章卓荦”,为“一世之雄”,可称是东坡的“异代知己”。
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梅岩蓉湖枉过,词以记喜,用坡老韵”;森川竹磎有次韵苏轼的《劝金船》“送横川唐阳赴任丰桥,用苏东坡原韵”;铃木豹轩有次韵苏轼的《念奴娇·汴京怀古》。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森川竹磎的《水调歌头·琵琶湖上赋》云:“我欲横吹铁笛,乍可呼醉仙客,对酒拍阑干。”竹隐词中也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杯浸琉璃千顷,月照山河一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中“一千顷,都镜净”意象仿佛。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抒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晚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
(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北宋时期,学生科举应考必须熟读经史诗文并背诵经典古籍,苏轼则常常用抄录经书和正史的办法阅读经典。正史的办法阅读经典。
苏轼的思想以及洒脱旷达的诗风,一定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乌台诗案被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之后。
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因而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日本词人森槐南非常崇尚苏轼的人格和词作,常在诗词创作中效仿苏轼的词调和词意,堪称苏轼的堪称苏轼的“异代知己”。
根据材料,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苏轼诗词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到个人情绪和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与其作品丰产的数量有很大关系。
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
苏轼构建了一个词意高妙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广为传播。
苏轼的诗词作品,在词调、用韵、词意等方面部备受青睐,成为日本词人学习效仿的重要方面。
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苏轼的人生痛苦体验比一般人要沉重得多,但在作品中依然表现出豪迈清旷的胸襟。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慢慢适应现实的残酷,交游酬唱,亲近自然,借诗词告别消极懈怠。
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借月夜孤鸿自喻来托物寓怀,表达孤高心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强化了全词的主题。
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中正确的一项是( )
日本词人最喜欢的中国文人是苏东坡,这从仿作的词作数量最多可以看得出来。
日本词人喜欢模仿苏东坡的词作,主要是被苏东坡本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日本词人特别喜欢模仿苏东坡的词作,得益于苏东坡的词作得到了广泛传播。
日本词人的创作从多个方面学习了苏东坡的风格特点,但是却毫无创新之处。
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青少年时期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父亲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大有裨益;家庭环境和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极致。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因而……”表述不当,属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三第二自然段可知,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但它与“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构不成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
故选。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表述的是苏轼的诗词风格,而不是“成就及影响”,本选项属答非所问。
故选【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材料二的核心观点: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
、、三项体现的都是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所表达的“孤高心境”主要是孤独高傲,但并不是旷达,所以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的核心观点。
故选。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日本词人最喜欢的中国文人是苏东坡,这从仿作的词作数量最多可以看得出来”于文无据,材料三是说“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
.“日本词人……主要是被苏东坡本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于文无据,材料三“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是说森槐南,而不是“日本词人”,选项扩大范围。
.“毫无创新之处”错误,材料三最后一段“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抒的地步”说明不只是效仿,也有创新。
故选。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
材料一说“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说明苏轼青少年时期就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使之受益匪浅;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说明父亲苏洵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影响很大;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说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说明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风格独特,题材广泛;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说明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超然旷达的境界,营造出独特意境。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一)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贵粟疏
(西汉)晁错
①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②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③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①,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②。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④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⑤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③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天下安宁。
【注】①当具:指准备交赋税的时候。②倍称()之息:加倍的利息。③渫():分散,流通。
下列对句中重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国亡捐瘠者捐:死亡
②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避:躲避
③不农,则不地著著:附着,指定居
④赋敛不时时:时常
⑤鬻子孙以偿债者矣鬻:买卖
⑥得以除罪除:免除
⑦爵者,上之所擅擅:专有
⑧民俞勤农勤:尽力多做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非能耕而食之而畜积未及者
织而衣之也方今之务
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民贫,则奸邪生终岁不制衣则寒
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国家)虽然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好像并不能禁止(他们)。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他们)春天耕地,夏天耘田,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还得)砍木柴,修理官府的房舍,服劳役。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
那些能交纳粮食从而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
陛下降恩让天下人输送粮食去边塞,以授给爵位,这是(对百姓的)大恩德。
下列对于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首段以古圣王统治状况与当今政治局面进行对比,引出下文应使民务农的话题。
作者认为蓄积多则民心稳,统治稳固;要增加蓄积,必须使农民尽心于农业生产。
作者指出,当朝政治“损有余,补不足”,不利于民心归附和百姓得利,应当改革。
全文围绕重农贵粟的政治主张,指陈时弊,逐层深入,论述严密,富有说服力。
本文中晁错是如何提出应该“贵粟”的观点的请根据文章①②③④段进行分析。
【答案】作者认为蓄积多,则民心稳,统治稳固;而要增加蓄积,必须想办法使农民尽心于农业生产。但现状是农民忙活了一年,到头来却只有很少的收益,为了应付各种赋敛,有的甚至卖田宅,鬻子孙”;作者由此提出“欲民务农,在于贵粟”的观点。【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意义的能力。
②错误。“避”,次于,亚于。句意:土地之大,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之时。
④错误。“时”,预定的时候。句意:征收赋税没有一定的时候。
⑤错误。“鬻”,卖。句意:卖子孙来还债的事情。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而,连词,表承接。句意:这并非是因为君王能亲自种粮食给他们吃。
而,连词,表转折。句意:但积蓄却不如汤、禹之时。
.之,代词,他们。句意:织布匹给他们穿。
之,助词,的。句意:如今的迫切任务。
.以,介词,因为。句意:因为贮藏积蓄的东西多,事先早已作好了准备。
以,介词,用、拿。句意: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
.则,表承接,就。句意: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
则,表承接,就。句意: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虽”,“即使”;“犹”,“还”。句意: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损有余,补不足”错误,“不利于民心归附和百姓得利”的政治不是“损有余,补不足”,而是“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由“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可知,作者认为蓄积多,则民心稳,统治稳固;
由“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可知,而要增加蓄积,必须想办法使农民尽心于农业生产。
由“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①,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可知,农民忙活了一年,到头来却只有很少的收益,为了应付各种赋敛,有的甚至卖田宅,鬻子孙”;作者由此提出“欲民务农,在于贵粟”的观点。
参考译文:
在圣明的君王统治下,百姓不挨饿受冻,这并非是因为君王能亲自种粮食给他们吃,织布匹给他们穿,而是由于他能给人民开辟财源。所以尽管唐尧、夏禹之时有过九年的水灾,商汤之时有过七年的旱灾,但国内没有因饥饿而死的人,这是因为贮藏积蓄的东西多,事先早已作好了准备。现在全国统一,土地之大,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之时,又没有连年的水旱灾害,但积蓄却不如汤、禹之时,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在于土地还有潜力,百姓还有余力,能长谷物的土地还没全部开垦,山林湖沼的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游手好闲之徒还没全都回乡务农。
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受冻的人对衣服,不要求轻暖;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香甜可口;饥寒到了身上,就顾不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现在农户中一家如果有五口人,当中去服徭役的,就有两个以上;能耕作的田地,却不超过一百亩;这一百亩地所能收的粮食,也没有超过一百石。他们春天耕地,夏天耘田,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还得砍木柴,修理官府的房舍,服劳役;春天不能避风尘,夏天不能避暑热,秋天不能避阴雨,冬天不能避寒冻,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休息;在私人方面,又要交际往来,吊唁死者,看望病人,抚养孤老,养育幼儿,一切费用都要从农业收入中开支。农民如此辛苦,还要遭受水旱灾害,官府又要急征暴敛,征收赋税没有一定的时候,早上下令,晚上就改了。交赋税的时候,有粮食的人,半价贱卖后完税;没有粮食的人,只好以加倍的利息借债纳税;于是就出现了卖田地房屋、卖妻子儿女来还债的事情。
如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来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做拿富有的去补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依顺百姓心愿,有三个好处: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
赐封爵位,是皇上专有的权力,只要一开口,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封给别人;粮食,是百姓种出来的,生长在土地中而不会缺乏。能够封爵与赎罪,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粮食必定会多起来。
陛下降恩,让天下人输送粮食去边塞,以授给爵位,这是对百姓的很大恩德。我私下担忧边塞驻军的粮食不够吃,所以让天下的屯粮大批流入边塞。如果边塞积粮足够使用五年,就可以让百姓向内地各郡县输送粮食了;如果郡县积粮足够使用一年以上,可以随时下诏书,不收农民的土地税。这样,陛下的恩德雨露普降于天下万民,百姓就会更积极地投身农业生产,天下就会安宁了。
(二)共6分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英译《论语》相应的原文内容准确翻译默写出来。
:“,,,。R。”(T)
(2)《论语》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质比如“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乐观”的生活态度、“乐感”的人性追寻(即追求人性的和谐完满)等,具有源头性的影响。请从下列《论语》中任选一则,结合其具体内容谈一谈上述相关的文化特质在其中的体现。
①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③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④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⑤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答案】(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示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一句,突出的“悦”、“乐”二字,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心中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会,来相见面,来相饮酒,来相聊天,不也愉快?特别又从远方来,一定是很久没有见面了,在古代,这就更不容易,当然更加快乐。这“乐”完全是世间性的,却又是很精神性的,是“我与你”的快乐,而且此“乐”还在“悦”之上。体现了“乐感”的人性追寻。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英文中“”这句的意思是“吃粗糙的食物”;“”的意思是“枕着我的胳膊作为枕头”;“”的意思是“这里蕴含着快乐”。通过以上信息,可以想到这是《论语·述而》中关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所以完整的翻译就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对于本题,可以从六则语录中任选一则,解释其含义,再指出其表现“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乐观”的生活态度、“乐感”的人性追寻中的哪一种,并结合其具体内容谈一谈上述相关的文化特质在其中的体现。
以第②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例,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句中有“说”“乐”二字,“说”通“悦”,也就是说学习是快乐的,与朋友相会也是快乐的,即使人们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整段话都表现出对生活中快乐的追求,体现了“乐感”的人性追寻。
学生也可选择其他语录进行分析,如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如《子罕》篇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只有在冰雪严寒这般恶劣的环境之中,才能磨砺人的意志,最大程度激发人的生命潜能。夫子告诫我们要耐得住困苦,要有自强不息、韧性奋斗的精神,无论遇到多么大的苦难都不要改变我们的初心。这是一种“乐生”的生命精神,体现为强调人们要自强不息、韧性奋斗。
通读《论语》可以发现,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人生哲学中,很重视“诗”“乐”在君子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总共一万余字的《论语》之中引《诗》、论《诗》之处竟多达十八处,这充分说明了“诗”“乐”教化在孔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正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此即孔子所理想的“成人之道”,并由之决定了中国“乐感文化”的导向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是寻求“人道”的不断完成,是在音乐和艺术的熏陶下达到对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艺术化把握。
参考译文:
(1)吃粗粮喝水,把手臂当作做枕头,乐意也在其中了,用不道义的手段弄来的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一样。
(2)①季路问服侍鬼神的方法。孔子说:“人还不能服侍,怎么能去服侍鬼神呢?”季路又说:“敢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对生都知道得不清楚,哪里能知道死呢?”
②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③孔子说:“寒冷的季节到了,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是最后凋零的。”
④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⑤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从的人都饿病了,躺着不能起来。子路生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窘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固守正道,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
⑥孔子说:“从学习《诗》开始,把礼作为立身的根基,掌握音乐使所学得以完成。”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9分。
(一)(共12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注】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章质夫作《水龙吟》咏杨花,苏轼和之。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上片“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两句既交代杨花似花非花的特点,又表明天下没有怜惜杨花之人,只能任其飘落。
上片“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三句咏物而不滞于物,想象大胆,将上文中有思”的杨花化作具体的春日思妇形象。
下片愈出愈奇,紧承上片“惜”字意脉,借追杨花遗踪,缘物生情,由惜而恨,情物交融而至浑化无迹之境。
下片“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想象奇妙,兼以夸张的手法,抒惜春之情,体现出苏轼词一贯的旷达豪放之风。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借助比喻写出在词人眼中,眼前的杨花不再是杨花,全是分离人的泪,可谓虚实结合,妙趣横生。下列诗句的艺术手法与这一句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向东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东坡的这首词原本是次韵章质夫的杨花词,但词史上,人们多赞赏东坡的和杨花词,反而对原作颇多微词。同样是咏写杨花,你如何看待这两首词的高下?请结合两首词的审美情趣加以分析。
水龙吟⑴·杨花
章质夫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⑵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⑶。闲趁游丝⑷,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⑸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⑹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⑺,绣床⑻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⑼。望章台路杳⑽,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注释】⑴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等。双调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⑵柳花:柳絮,就是指词中的杨花。⑶全无才思:指没有争奇斗艳之心,任性乱飞。⑷游丝:柳条随风舞动,像游动的丝线。⑸依前:依旧。⑹兰帐:燕香的帷帐。玉人:美人。⑺雪沾琼缀:落满了柳絮。雪、琼,均指白色的柳花。⑻绣床:绣花床。⑼鱼吞池水:鱼儿在水中打闹。⑽章台路杳:汉代长安有章台街。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事。
【答案】①苏词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彩更加浓厚。苏词不仅写出了杨花(柳絮)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轼在婉约词方面高超的艺术水平。②章词上片写初春柳絮飞舞的情景,寓情于景,把对柳花的描写和感情的抒发结合起来;下片转换视角,写柳花飘落的情形,委婉地表达思妇的寂寞和哀愁。全词构思新奇精巧,风格清丽和婉,也是不可多得的词中精品。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体现出苏轼词一贯的旷达豪放之风”错误。这三句语言细腻,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应该是婉约风格。
故选。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今天扬州城的萧条冷落,表达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
运用了比喻,用满江的***来比喻满腹的愁恨,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
运用了比喻,表现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描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
运用了夸张和比喻,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将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故选。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苏词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彩。“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实则“有思”,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以下“梦随”数句,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章词用“堤上”,指明地点;“柳花飘坠”,点明主题。破题之后,用“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紧接上句,把柳花飘坠的形状作了一番渲染,为下文铺叙,起了蓄势的作用。“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中,词人把柳花虚拟成一群天真无邪、爱嬉闹的孩子,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象荡秋千似地悄悄进入了深邃的庭院。这样,就把柳花的形象写活了。“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这几句除了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外,还把它拟人化了,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下片改从“玉人”方面写:“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到这里,“玉人”已成为词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衬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终不曾离开柳花的形象着笔,下片无非是再通过闺中少妇的心眼,进一步摹写柳花的形神罢了。这段描写,不仅把柳花写得神情酷肖,同时也把少妇惝恍迷离的内心世界显现出来。柳花少妇的心目中竟变成了轻薄子弟,千方沾惹,万般追逐,乍合乍离,反复无常。“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这几句既着意形容柳花飘空坠水时为蜂儿和鱼所贪爱,又反衬幽闺少妇的孤寂无欢。“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借两个典故,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望不见正“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这首词若有不足,当是上下片主题不一,从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
在横线处填写古诗文的原句。
(1)高适《燕歌行》中,“,”两句描写边塞景象广漠苍凉,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似之处。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一句以声写声,写出了音乐的清脆激越;“”一句以形写声,写出了音乐的优美动听。
(3)杜甫《客至》中,写主人因地处偏僻、家境贫寒而担心待客不周的两句是:“,。”
(4)屈原《离骚》中,“,”两句采用“香草美人喻”中的“美人喻”,写出了自己才德优长却被小人中伤的遭际。
(5)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以妻子所种的枇杷树作结,无一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极为诚挚动人。
【答案】①. 大漠穷秋塞草腓②. 孤城落日斗兵稀③. 昆山玉碎凤凰叫④. 芙蓉泣露香兰笑⑤. 盘飧市远无兼味⑥. 樽酒家贫只旧醅⑦.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⑧. 谣诼谓余以善淫⑨. 庭有枇杷树⑩.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⑪. 今已亭亭如盖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腓”“芙蓉”“飧”“樽酒”“醅”“蛾”“兮”“谣诼”“枇杷”“植”“已”。
小说第一回中,作者借石头之口道出了《红楼梦》在艺术创作上的诸多特点:
石头果然答道:“……我想①历来野史的朝代,无非假借汉、唐的名色;莫如我这石头所记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况且那野史中,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最易坏人子弟。②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在作者不过要写出自己的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捏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添一小人拨乱其间,如戏中的小丑一般。更可厌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大不近情,自相矛盾。竟不如我这半世亲见亲闻的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③至于几首歪诗,也可以喷饭供酒。④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
请从四处划线的句子中选择自己最有感受的一处,概括该划线句描述或暗示的《红楼梦》的创作特色,并结合全书的相关内容加以解说。
【答案】(一)第一处,写作者所认为的创作形式应不泥于俗套,新颖别致。表明自己的创作主张,不蹈旧辙,用新颖别致的事体情理来布局谋篇。如用以假寓真为结构,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按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记叙故事情节”。
(二)第二处,此处是从作品的内容方面来介绍。作者反对故事情节刻板俗套,人物语言自相矛盾,不近情理,反对淫词滥调。相形之下,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三)此处是从作品中诗词歌赋角度来介绍艺术效果。其中大量的诗词曲赋,体式上包括诗、词、曲、辞赋、歌谣、对联、匾额、偈、谚、诔文、骈文、赞文、书启、灯谜、酒令等等,形形色色,无所不包,是形成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容上涵盖了思想、文体、人物、历史、建筑、园林、礼仪、习俗、哲理、宗教、戏曲、游艺、音乐、美术……方方面面,令人叹为观止。
(四)此处表明了作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意在表明书中所述女子,事迹原委为半世亲睹亲闻;故事中描写的儿女真情、离合悲欢、兴衰际遇,源于真实生历,人物、情节都令人耳目一新,说明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和作者的出身经历有关,其中人物也大都有实际生活中的真人做基础,因此它完全不同于历来公式化、概念化的才子佳人小说和一切脱离生活的作品。创作出典型、集中、完美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高度成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第一处,“历来野史的朝代,无非假借汉、唐的名色;莫如我这石头所记不借此套。”
此处写作者所认为的创作形式应不泥于俗套,新颖别致。
如文中所说“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表明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他不蹈历来野史的旧辙,用新颖别致的事体情理来布局谋篇。开辟了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新境界。》用以假寓真为结构,全书开篇就用了五个回目,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入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说按着这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最后营造出一个“生活世界”。
第二处,“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
此处是从作品的内容方面来介绍。
一般的“风月故事”要么淫邀艳约、私订偷盟,笔墨淫秽,坏人子弟;要么才子佳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刻板俗套,人物语言自相矛盾,不近情理。而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第三处,“至于几首歪诗,也可以喷饭供酒。”
此处是从作品中诗词歌赋角度来介绍艺术效果。
喷饭是说听到一个很好笑的事或笑话后,忍不住把嘴里的饭都喷出来了。供酒是朋友们喝酒时说出来,为酒桌添气氛。以此形容诗词独特的艺术效果。《红楼梦》中大量的诗词曲赋,体式上包括诗、词、曲、辞赋、歌谣、对联、匾额、偈、谚、诔文、骈文、赞文、书启、灯谜、酒令等等,形形色色,无所不包,是形成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容上涵盖了思想、文体、人物、历史、建筑、园林、礼仪、习俗、哲理、宗教、戏曲、游艺、音乐、美术……方方面面,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处,“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
此处表明了作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作者根据自己“半世亲见亲闻来创作”,“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意在表明书中所述女子,事迹原委为半世亲睹亲闻;故事中描写的儿女真情、离合悲欢、兴衰际遇,源于真实生历,人物、情节都令人耳目一新,并非为吸引眼球而胡编滥造。
说明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和作者的出身经历有关,其中人物也大都有实际生活中的真人做基础,因此它完全不同于历来公式化、概念化的才子佳人小说和一切脱离生活的作品。四十二回中,作者借宝钗论画,进一步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观点“你若照样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里证明作者所提倡的是在生活真实基础上提高了艺术真实,而非生活的照样记录。曹雪芹正是以十年辛勤的劳动,对生活素材进行了严格的挑选,把自己观察、体验到的丰富的社会生活作了高度的加工、提炼,才能创作出像《红楼梦》这样典型、这样集中、这样完美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它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高度成就。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霜气
①霜一落,天地白,日子就枯老了。
②我的家乡小镇,位于北纬31度的江北平原。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在漫长的无霜期中,农作物蓬勃生长,日日更新,饶富活力。这是属于物质世界的时间。
③当然,在无霜期之后,会有一段庄严凛然的霜期。
④大多数植物,止步于霜门之外。在霜期,它们或者萎谢芳华,或者停止生长。比如,昨天还一身志气高高挂在枝头的紫扁豆,一夜寒霜降临,叶子就彻底凋了,果实也溃败软烂,成为农人也不要的废物。可是,总还有一些植物要穿越繁霜,挺过酷寒,到春天去开花。霜,是它们到达春天要经过的第一道森严关口,是锻造它们经脉风骨的砧与锤。
⑤霜降之后,物质退场,精神世界开始向着另一种纬度,拔节攀登。
⑥少年时,爱看繁霜覆盖下的白菜、油菜和冬小麦。当第一场寒霜覆盖下来,上学经过的那片油菜就立住了,一个深冬,一直就抱着那么几片叶子。那几片叶子在霜里不断以匍匐的姿势,将叶片摊向泥土。油菜叶子的颜色,也在寒霜里不断浓缩沉淀,变成暗沉的深绿、墨绿,似乎掺着低眉思索的精神重量。还有那叶梗,伸手掐它,不太容易折断——霜让它们变得更结实。可是,春天一到,油菜们就抬起身子呼呼地往上冲,新生的绿叶子汪汪地饱含汁水,和底下那些经霜的叶子相比颜色迥异,质地也不如老叶紧实。春天上学放学,经过日日蹿升的油菜田,透过那些新鲜的嫩叶,我常心疼那些还保持着匍匐姿势的霜叶。
⑦我想,我最初读到的霜气,大约就在那些在春日里沉默在低处的庄稼的老叶身上。那些霜气,渗透生长的经脉,慢慢成为它们身体里一段低沉的音乐,一块深沉的颜色,一截紧实坚硬的骨骼。霜气,让一棵植物寂然自守,向内生长,追求内部的丰饶,内部的重量。
⑧在乡间,有许多事情,必要等到下霜之后才能开始。霜,让许多事情有了神圣的仪式感。菜园里的雪里蕻长得茂盛青碧,可是母亲不砍。母亲耐心等,翘首等,等下霜。母亲说,下霜之后的雪里蕻腌了才好吃。似乎,秋天的好风日里生长的雪里蕻,虽然体貌俊朗,但是内在气质不够,总要等一场霜下来,紧紧菜的骨肉,收收它的尘俗气,一棵植物的冬之韵味才激出来了。
⑨霜里的柿子,挂在枝叶尽凋的苍黑枝干上,耀眼得似万千盏灯笼。这样的柿子,入口冰凉,有深长的甜。秋天从沙土里挖出的红薯,我们江边人不急着吃,把红薯放进地窖里,等微微的低温把红薯身体里的淀粉慢慢转化成糖分。在霜重风冷的冬日,取出经过静思禅修的红薯,红薯味如雪梨。放学回家吃午饭,母亲端出一盆炒白菜,寻常白菜,噗噗冒着白气,入口有谷物一般的甜糯。这是经过霜的白菜,味道丰富得像图书馆。
⑩霜就是霜,霜不是雪。雪是可以飞的,它从玉宇琼楼处来,生命里有一段曼妙高蹈的旅程,自带贵气。霜自生于大地,是在低处流浪的水汽,遇到了寒,遇到了一日更甚一日的降温,无处可退,无处可委身,于是涅槃开花,成了霜。它出身草莽,没有门第背景可炫耀。
⑪在乡间长大的人,大约都有过一段十来年踏着晨霜上学的经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美的诗句,不过是农耕社会里的寻常情景。少年时,寒冬上学,双脚踩踏过的何止板桥霜,还有泥土沙路上的霜,有青石板上的霜,有枯草上的霜,有田埂上的霜。我们在乡间的早晨,在寒气里追逐奔跑,脚下飞霜。清晨的空气,在繁霜的熏染下冰凉通透,还泛着菌丝样的茸茸白光。我们吸着清冽晨气,吐着白气,像是把自己与晨霜雕琢的世界进行交换,换回来一个冰凉莹洁的玲珑小人儿。
⑫人在少年,未知世事,只觉得下霜的日子,也是热闹的。踏着晨霜,穿过田野,走过蜿蜒河堤和曲曲折折的田埂,来到学校。教室里也似乎弥漫着霜气,一室的乡下孩子,个个鞋底裤脚,还挂着细小霜花。大家掏出语文书来读,读到“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心里无端觉得冷寂。其实,诗里写的还只是露水季节,时令未深,白露尚未成霜。
⑬人到中年,常暗暗敬重那些带霜气的事物。课堂上带学生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读到“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心里一时沉重。在中年人眼里,繁霜之下,世界其实苍凉。
⑭秋冬之交的残荷,最见霜气。那些瘦骨嶙峋的苍黑荷梗,细长伶仃,横竖撇捺,令人想起瘦金体——写瘦金体的宋徽宗困在北地风雪里,“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也见过许多幅枯荷图,大多名为《十万残荷》,我的心每次都会被这命名给钝钝撞击一下。站在残荷画前,像站在秦砖汉瓦的残垣断壁前,仿佛听见哭泣与低沉的哀号。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荷们,现在折戟沉沙,含恨交出国度,给了水,给了天……
⑮很少见到能把夏荷画出霜气的。
⑯从前买过一本金农【注】的画册,内有一幅夏荷图。一支荷叶,墨色冷寂,一朵莲花,大如玉杯,里面仿佛盛了冷香,盛了一生的霜。那荷叶与荷花,还有最下方的一朵嫩荷,在米黄的纸上,婆娑相扶携,有一种朴拙感,一种滞涩感,一种黄昏感。我看了,心里凛然一惊,原来在盛夏的接天莲叶之间,还有那么一两片叶子暗暗起了霜。那是精神世界的霜。大约,也只有金农,能把一枝青叶画出旧年旧事故国故园的霜气。有人说金农的艺术是冷的,他是“砚水生冰墨半干,画梅须画晚来寒”。我常想,这样透着霜气的青荷,一定要在泛黄老宣纸的毛面画吧,运笔不那么畅,一折一顿,恰似一步一坎坷的人生,末了,还要用上欲说还休的几笔枯笔。画出霜气,不只是靠墨靠色靠技法,还要有半生风烟岁月作底子。
⑰敬重霜气,那是直面和认领人世的空旷和寒气。生也有时,败也有时,尘世间的霜,懂得默然去品之味之,这是中年人的胆气。
⑱在清寒的冬日清晨出门远行,天地飞白,呵气成霜。一粒人影,小如尘芥,也大得可顶起一轮朝阳。
(取材于许冬林的同名散文)
注释:金农(1687年—1763年),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等,布衣终身。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一身志气高高挂在枝头的紫扁豆志气:富有生机
要经过第一道森严关口森严:难以通过的
婆娑相扶携扶携:掩映,映衬
欲说还休的几笔枯笔欲说还休:模糊不清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作者将霜与雪作对比,是在表达霜虽然不如雪曼妙高贵,却更加值得敬重。
相比于瘦金体,作者更钟情枯荷图,是因为后者能引发对文明消逝的悲叹。
结尾段描写了独自出门远行的场景,虽空旷而寂寥,却传递出豪迈的胆气。
文章中多处引用古诗,或映衬烘托,或阐释深化,丰富了文章的文化意蕴。
文章第⑩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文章标题“霜气”包含了哪些涵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和表达效果。
【答案】①将霜与雪进行对比,以雪的自带贵气突出霜出身草莽,没有门第背景可炫耀的特点。②表达霜虽然不如雪曼妙高贵,却更加值得敬重。③“霜自生于大地”的特点与后文讲述踏着晨霜上学的经历相呼应。(言之成理即可)①霜气指霜期寒凉的气候条件,它使植物质地更紧实、口感更丰富、生命力更强韧持久。②霜气指繁霜熏染后的清冽空气,它带给少年作者融入自然、净化心灵的愉悦生命体验。③霜气指融入深沉复杂生命体验的文艺作品表现出的苍凉、冷寂、朴拙、滞涩等艺术特征,及其引发的审美感受。④霜气指人生的沧桑与苦难,和直面、超越沧桑与苦难的坚韧从容的精神境界。①结尾句意思是与天地对比,人很渺小,可是人又很伟大,人可以直面、超越人生的沧桑与苦难,收获人生的朝阳。②结尾段描写了独自出门远行的场景,虽空旷而寂寥,却传递出豪迈的胆气。③结尾段富含哲理,引人深思,具有升华主题的作用,由自然界的“霜气”到人生的“霜气”再到直面人生的“霜气”,最后感叹人的勇气、坚韧与伟大,文章思想深邃,耐人回味。④呼应开头的环境描写,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欲说还休:模糊不清”说法错误,这里“欲说还休”意思是想说又止住不说,用于说明情绪复杂,难以表达。
故选。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相比于瘦金体,作者更钟情枯荷图,是因为后者能引发对文明消逝的悲叹”于文无据,原文为“秋冬之交的残荷,最见霜气。那些瘦骨嶙峋的苍黑荷梗,细长伶仃,横竖撇捺,令人想起瘦金体——写瘦金体的宋徽宗困在北地风雪里……也见过许多幅枯荷图,大多名为《十万残荷》,我的心每次都会被这命名给钝钝撞击一下。站在残荷画前,像站在秦砖汉瓦的残垣断壁前,仿佛听见哭泣与低沉的哀号”,原文并没有将瘦金体和枯荷图进行比较,是由枯荷图联想到瘦金体,两者都能够引发对文明消逝的悲叹。
故选。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内容上,“霜就是霜,霜不是雪”将霜与雪进行对比,“雪是可以飞的,它从玉宇琼楼处来,生命里有一段曼妙高蹈的旅程,自带贵气”“霜自生于大地,是在低处流浪的水汽……无处可退,无处可委身,于是涅槃开花,成了霜。它出身草莽,没有门第背景可炫耀”,以雪的自带贵气的特点突出霜出身草莽,没有门第背景可炫耀的特点。
情感上,“霜自生于大地,是在低处流浪的水汽,遇到了寒,遇到了一日更甚一日的降温,无处可退,无处可委身,于是涅槃开花,成了霜”,霜虽然不如雪曼妙高贵,却自有其精神气质,更加值得敬重。
结构上,结合“在乡间长大的人,大约都有过一段十来年踏着晨霜上学的经历”可知“霜自生于大地”的特点与后文讲述踏着晨霜上学的经历相呼应。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结合“当然,在无霜期之后,会有一段庄严凛然的霜期”“和底下那些经霜的叶子相比颜色迥异,质地也不如老叶紧实”“那些霜气,渗透生长的经脉,慢慢成为它们身体里一段低沉的音乐,一块深沉的颜色,一截紧实坚硬的骨骼”“这是经过霜的白菜,味道丰富得像图书馆”“总还有一些植物要穿越繁霜,挺过酷寒,到春天去开花。霜,是它们到达春天要经过的第一道森严关口,是锻造它们经脉风骨的砧与锤”可知霜气指霜期寒凉的气候条件,它使植物质地更紧实、口感更丰富、生命力更强韧持久。结合“我们在乡间的早晨,在寒气里追逐奔跑,脚下飞霜。清晨的空气,在繁霜的熏染下冰凉通透,还泛着菌丝样的茸茸白光。我们吸着清冽晨气,吐着白气,像是把自己与晨霜雕琢的世界进行交换,换回来一个冰凉莹洁的玲珑小人儿”可知霜气指繁霜熏染后的清冽空气,它带给少年作者融入自然、净化心灵的愉悦生命体验。结合“课堂上带学生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读到‘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心里一时沉重。在中年人眼里,繁霜之下,世界其实苍凉”“一支荷叶,墨色冷寂,一朵莲花,大如玉杯,里面仿佛盛了冷香,盛了一生的霜。那荷叶与荷花,还有最下方的一朵嫩荷,在米黄的纸上,婆娑相扶携,有一种朴拙感,一种滞涩感,一种黄昏感。我看了,心里凛然一惊,原来在盛夏的接天莲叶之间,还有那么一两片叶子暗暗起了霜。那是精神世界的霜”可知霜气指融入深沉复杂生命体验的文艺作品表现出的苍凉、冷寂、朴拙、滞涩等艺术特征,及其引发的审美感受。结合“在中年人眼里,繁霜之下,世界其实苍凉”“画出霜气,不只是靠墨靠色靠技法,还要有半生风烟岁月作底子”“敬重霜气,那是直面和认领人世的空旷和寒气。生也有时,败也有时,尘世间的霜,懂得默然去品之味之,这是中年人的胆气”可知霜气指人生的沧桑与苦难,和直面、超越沧桑与苦难的坚韧从容的精神境界。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一粒人影,小如尘芥,也大得可顶起一轮朝阳”,意思是与天地对比,人很渺小,可是人又很伟大,结合前文“敬重霜气,那是直面和认领人世的空旷和寒气。生也有时,败也有时,尘世间的霜,懂得默然去品之味之,这是中年人的胆气”,人可以直面、超越人生的沧桑与苦难,收获人生的朝阳。
“在清寒的冬日清晨出门远行,天地飞白,呵气成霜”,结尾段描写了独自出门远行的场景,虽空旷而寂寥,却传递出豪迈的胆气。
“一粒人影,小如尘芥,也大得可顶起一轮朝阳”结尾这句话富含哲理,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天地飞白,呵气成霜”“在中年人眼里,繁霜之下,世界其实苍凉”“生也有时,败也有时,尘世间的霜,懂得默然去品之味之,这是中年人的胆气”“一粒人影,小如尘芥,也大得可顶起一轮朝阳”,由自然界的“霜气”到人生的“霜气”再到直面人生的“霜气”,最后感叹人的勇气、坚韧与伟大,文章思想深邃,耐人回味,具有升华主题的作用。
“天地飞白,呵气成霜”呼应开头“霜一落,天地白,日子就枯老了”,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一)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
近日,数字人民币APP在公开市场上架。那么,数字人民币和***、支付宝到底有啥不同呢?简单而言,如果说***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那么______,相当于“钱包”的内容。数字人民币是独立于实体货币的另一种“钱”,它不需要关联银行账户,主要用来替代流通中的现钞和硬币,功能和现金一样。你可以把它当作以往你放在钱包中的一张张钞票,只是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
当然,这种数字化的“钱”也需要有数字化的钱包才能储存和使用,钱包有软硬之分。软钱包包括专属的数字人民币APP等,不需要强制绑定银行账号,但也可以使用银行卡对钱包进行充值。此外,***和支付宝也会成为数字人民币的第三方软钱包。硬钱包则有卡片等多种形态,支持收付款双方在无网络或信号不佳的地方,通过“碰一碰”方式完成双离线支付。
数字人民币和***、支付宝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不具有可比性。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0个字。
请续写一个否定句,概括数字人民币的主要特点,不超过30个字。
数字人民币本质不是“钱包”,存储不需要关联银行账户,。
【答案】数字人民币就是钱收付不受网络限制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结合上文“数字人民币和***、支付宝到底有啥不同呢?简单而言,如果说***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那么”可知,所填内容表述的对象是数字人民币;再结合后文“是‘钱包’的内容”,即“钱”。故推断①处可以填入“数字人民币就是钱”之类的内容。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及选用句式的能力。
首先要提取关键信息,再用一个否定句总结概括数字人民币的主要特点。
从“支持收付款双方在无网络或信号不佳的地方,通过‘碰一碰’方式完成双离线支付”可知,数字人民币收付不受网络限制。
(二)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为庆祝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班级将召开一次以“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建设青春中国”为主题的班会,如果让你参与策划,你会在活动中设计一个怎样的核心环节?请说说理由。要求简要说明核心环节的内容重点并陈述理由。不超过150字。
【答案】示例:我设计的核心环节是参观航天博物馆。首先由同学们确定有代表性的核心人物或航天事件、物品,再由班主任负责联系航天博物馆,确定参观时间。理由:学习载人航天精神,文字、影片等都比较抽象,不容易引起共鸣,只有亲眼看到实物,才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航天英雄们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明白自己将来应该怎样去建设祖国,从而达到“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建设青春中国”的目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表达方式:本题属于活动设计,应当以说明性文字为主,阐述理由时可以有叙述和抒情的表达。
关键词:“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建设青春中国”“活动中设计”“核心环节”“陈述理由”。
写作对象:主题活动设计,一般要明确活动主题,围绕主题和活动目的设计具体活动,比如本题中要设计适合班级的活动,主题为“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建设青春中国”。
写作要点:首先明确自己设计的核心环节是什么,比如演讲比赛,写作比赛、集体参观等,然后重点说明理由。比如演讲比赛容易调动学生们的激情,演讲准备阶段会搜集有关航天英雄的资料,更容易引发对榜样的崇敬之情;比如设计参观活动,通过观看实际展览、遗迹等,能对中国的航天发展历程有更直观的了解,更能点燃建设祖国的青春激情等。
有网友提出,航天事业固然重要,但与其把大量资金用于太空探索,不如在扶贫事业上加大资金投入。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说说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不超过150字。
【答案】示例:
扶贫靠的不是钱,而是就业。虽然探索宇宙花费很大,但实际上,援助非洲的资金更多。然而,数以万亿计的的资金援助,却没有显著提高非洲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有些地方更穷了。扶贫与探索太空并不对立,改善落后地区的基建、教育获得更多生产力,能更好的用来探索太空;探索太空亦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服务于扶贫事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评论类微写作题目。
要求对网友的意见“航天事业固然重要,但与其把大量资金用于太空探索,不如在扶贫事业上加大资金投入”做出自己的判断,并且说明理由。
具体表达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扶贫与太空探索一样重要,二者并非对立。探索宇宙的奥秘和扶贫从根本上就是两回事儿,并没有实际的冲突,一个国家每年都有财务预算,扶贫、教育、建设、科研、探索宇宙这都是早就预定好的,各个钱有各个钱的用处,都有存在的意义。探索宇宙看似投入巨大没有回报,但实际上是能够促进科技发展的途径,探索宇宙我们的生活其实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扶贫事业的发展,亦会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生产力,也能促进太空探索。
请以“舟”为题,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主题明确,有感染力,不超过字。
【答案】例文:
舟
成长,就好比我人生中的一艘小舟,行驶在波面上。有时风平浪静,有时也会遇到汹涌澎湃的海浪。我的成长之舟,行驶得虽然不稳,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澎湃,但也正是各种各样的惊涛骇浪,才让我意识到了不少,学习到了不少,锻炼到了不少。我这成长的旅途,使我了解到成长有一定的烦恼,但是有更多的快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抒情类微写作题目。
本题要求以“舟”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舟”,自古以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都有着深刻寓意。写作时可以从“舟”的表层含义,引申出象征意义,“舟”是我们的一个工具,我们需要借助“舟”来实现目标,阐释思想,寄情言志。一般需要借助自然物的描写,让人产生联想,从而揭示内在的深意。
形式上要求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诗歌的写作注意现代诗的自由性,准确捕捉意象,以描写和抒情为主,语言要有韵味;抒情文字要紧扣“舟”,赞美、讴歌“舟”,语言要有感染力。
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经过近25年的等待之后,56岁的邓清明和神舟十五号一起,载着希望与梦想奔向了苍穹。出征前接受采访时他直言:“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常态和人生姿态。请以常态中见姿态为题目,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