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王静安先生说,“殷周之兴亡,乃有德与无德之兴亡”,中国文化成为一个道德理性的文化是从周开始的,周公治理周的谋虑“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王静安先生的看法我非常赞同。
“礼也者,理也”,礼就是合于道德理性的规定。《乐记》更是强调:“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是不能替代的法则。《左传》中说:“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则”是指法则、规范,指的就是礼。人若没有德,也就没有礼。德是抽象的,要使这个抽象的东西进入你的本体之中,那就需要把这种道德的东西细分成很多的“则”,比方说要孝敬,要诚信,要有义,要懂礼,要谦虚,要恭敬等。“德以处事”,是说我们处理每件事情一定要用德。
我们经常讲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其实很少有人考虑,东、西方文化的根本不同点在哪里。西方文化源于宗教文化,而东方文化不是宗教文化,它以人文精神为主干,这是一个根本区别。
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是恶的,所以西方人要靠宗教来救赎,寻找自我的解脱。中国没有救世主,中国文化一般倾向认为人性是善的。人一生下来便注定是可以教育的。人的灵魂可以不断升华,因为人的生命里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人的这些善端是与生俱来的,动物则不具备,所以动物是永远不能教育的,而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善良的本性。只是在社会上待久了,这个本性可能会被灰尘遮住,所以需要慢慢地把灰尘除掉,要培养它,让它茁壮成长。
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他还说过:“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正因为西语中没有“礼”这个概念,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似乎文化只是影响其所及地区各种风俗习惯的总和。”他说的非常正确。在西方人看来,只要方言和风俗不同,就是不同的国家,而中国就不能这样分,中国各地的方言不同,风俗就差别更大,可是中国几千年来却是统一的,因为中国文化在方言风俗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东西,那就是共同的道德理性的具现,就是“礼”。“礼”维系着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所有的中国人,并在“礼”这个层面上得到一致的认同,所以西方是小国寡民,而中国这么大,却牢不可分,一旦分离了,马上又会积极地合起来,形成分久必合的局面。因为我们始终都是一个整体,一个文化认同的整体,这是西方人无法理解的。
现在很多人在讲礼俗,其实礼是礼,俗是俗,是不同的。俗是一种生活习俗,比如过年吃汤圆还是吃饺子,放鞭炮还是贴门神,这都是风俗,汤圆可以吃也可以不吃,鞭炮可以放也可以不放。“礼”不一样,“礼”是大家要遵守的,是体现道德的。所以钱穆先生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层面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摘编自彭林《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孔子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是孔子对颜回提出来的,原文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我们知道,仁,是孔子的核心价值;礼,是孔子的政治主张;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因此,这段话是儒家的纲领。
然而,孔子所处的时代,却“礼崩乐坏”。要克己复礼,就要为礼乐制度找到人性的依据。什么根据?爱必须得到回报。这一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爱与爱的回报就必须设定为道德,这就是仁;必须设立为制度,这就是礼。礼是仁的制度保证。因为爱,或者仁,或者孝,都是无形的,内在的。不彰显出来,就无法确认;不诉诸行为,就无法培养。礼,岂能可有可无?
但更重要的,是仁,仁为礼乐之本。孔子曾经反问:礼,难道就是牺牲和玉帛吗?乐,难道就是钟鼓和舞女吗?当然不是。那是什么?爱。因此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心,就不会拿礼乐当回事。这层意思,他是用反问的语气说出来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那么,爱心从何而来?天性。出自天性的爱,叫天良。没有天良,就不是人,叫“人而不仁”。总之,礼坏乐崩绝不是礼乐制度不好,而是人心出了问题。但只要人性依旧,天良尚存,这世界就有救。只不过,救世先得救心。
仁爱,就是拯救世界的“速效救心丸”,问题是,这药丸找得到吗?孔子认为找得到。因为他的原材料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这就是对父母、对子女、对亲人的爱,叫“亲亲之爱”。这种爱是天然的,固有的,不需要讨论和证明的。只要纳入古已有之的礼乐制度,就万无一失。
(摘编自《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一个朝代讲,周公制定了周礼,周因崇尚道德而兴盛。同时,其影响使中国文化走上了一条道德理性之路。
B. 礼是合于道德理性的规定,礼与德二者不可分割,《乐记》中强调的礼是不能替代的法则,是有道德依据的。
C. 如果认定一个人是有善良本性的,尽管其本性可能会受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而被遮蔽,但仍然可以通过教育让其本性显露。
D. 我们中国有分有合,西方人只注重了这种合分与分合现象,但他们没有注意到中国为什么能够分而又合。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要孝敬,要诚信,要谦虚,要恭敬等等,常常形成某些规则要求,实际上也就是“则以观德”的体现。
B. 东方文化以人文精神为主干,看重后天教育的作用;西方人认为人性是恶的,要靠宗教来救赎。东西文化形成的本源不同。
C. 礼俗二字常常一起说,但二者是有区别的,俗可以放弃而礼必须遵守,因为俗是因人而异的生活习惯,礼则关乎全民道德。
D.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之所以成为儒家的纲领,是因为它说出了仁与礼的关系及儒家的核心价值。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礼也者,理也”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B. 《礼记·乐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C. 《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D. 《弟子规》:“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在学习生活中,你可能参加过学校的许多仪式,如入学仪式、升旗仪式、成人仪式等等,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仪式”的认识。
【答案】1. D 2. C 3. D
4. ①文章先指出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②接着阐明了礼与仁的关系,礼是仁的制度保证,仁是礼的根本;③最后从儒家的角度阐述恢复礼乐制度的人性依据。
5. ①仪式属于礼,是规则的表现形式,它的内涵是教育。因为教育是抽象的,要让学生感受到是在受教育,就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方式来实施,不同的仪式就是教育所需要的一个个的具体方式。②通过仪式的方式,我们在入学仪式上体会到了成长,在升旗仪式上激发了爱国情怀,在成人仪式上感受到了责任。如果没有这些仪式,我们的感受可能并不会这样强烈,所以这样的仪式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西方人只注重了这种合分与分合的现象,但他们没有注意到中国为什么能够分而又合”,曲解文意,原文说“因为我们始终都是一个整体,一个文化认同的整体,这是西方人无法理解的”,西方人无法理解的是中国为什么能分而又合,而没有论及“西方人只注重了这种合分与分合的现象,但他们没有注意到中国为什么能够分而又合”。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因为俗是因人而异的生活习惯”说法错误,原文说“俗是一种生活习俗”,生活习俗不是“因人而异的生活习惯”,而是具有地域性甚至全民性的生活习俗。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讲什么是孝道;
B.讲音乐能够反映民情,盛世与乱世的音乐给人的感受不同;
C.讲人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
D.讲礼的规定,《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
前三项虽然都与礼有一定联系,但D项才是讲“礼”的规则的。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共有五段,首先,第一段开头“孔子的主张,是‘克己复礼’”指出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
然后,第二段“礼是仁的制度保证”,第三段“仁为礼乐之本”,阐明了礼与仁的关系,礼是仁的制度保证,仁是礼的根本;
最后,第四、五段“礼坏乐崩绝不是礼乐制度不好,而是人心出了问题”“仁爱,就是拯救世界的‘速效救心丸’”“这种爱是天然的,固有的,不需要讨论和证明的。只要纳入古已有之的礼乐制度,就万无一失”从儒家的角度阐述恢复礼乐制度的人性依据。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首先从材料找到对礼的理解和认识,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仪式来具体分析。
材料一有“礼是不能替代的法则”“‘则’是指法则、规范,指的就是礼”“德是抽象的,要使这个抽象的东西进入你的本体之中,那就需要把这种道德的东西细分成很多的‘则’”。而“仪式”就属于礼的范畴,学校的许多仪式就是让学生们知礼,明礼,举行各种仪式就是一种教育方式,是把抽象的礼具化到仪式中,让学生对礼产生更加具体的认识。
而通过仪式的方式就是让我们明礼,如入学仪式、升旗仪式、成人仪式等等,这些仪式选择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者重要的时间节点,通过庄严的形式让学生去感知内心的情怀,激发责任感,在以后的人生中形成正确的导向,从而指导他们向善、进取、爱国、敬业等。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秃手伯
牛汉
我大约四五岁时,有一天听见乔海大娘对祖母说:“王六老汉的大儿子,从草地捎回来一双手。”祖母迷惑不解。笑问。“人不回来。手怎么能捎回来来?”“手冻掉了。”“手捎回来怎么办?”乔海大娘说:“是用一张狼皮包扎好托人捎回来的。王六老汉哭了好几天,把儿子的一双手,埋在他们家祖坟的边上。”那几年,我常替那个远在几千里外草地的没见过面的伯伯发愁,他没有手,怎么活呢?
几年后的一个秋天,王六的大小子回来了,就是那个没有了手的,论辈分,我该叫他伯伯。不幸的是,王六已死了一年。没手的伯伯初回来那一阵子,人们都去看望他,看他的“手”。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大人,瘦高个子,挑一担水,两只袖口空荡荡的,就像戏台上的孔明穿的那号宽大衣服,看不见手。他用没有手的“手”摸摸我的头,笑着问:“你是四季老人的孙子吗?”我跟着他走了好远。总想看看他那没有手……我说不上那该叫什么。没有手怎么能把水从井里打上来?他回村不久,天不亮,给村里十几家人挑水,能挣口饭吃。
这位没手的伯伯开始给我们家挑水。正是收枣的时节,祖母把鲜红的醉枣端出一碗给他吃,这时我才仔仔细细地看清了这位伯伯的“手”。 没有手,我总觉得那里应该有手。他的手是从手腕处齐楂楂地断掉的。断头处是乌黑的,像烧焦的木头。他在我祖母面前把袖子捋起来,让我们看看,祖母用粗糙的手在他的断手处抚摩了半天,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他一边吃枣,一边把他断手的经过讲了一遍。据说,这件事许多人问他,他都闭口不谈,他只跟少数跟他爹妈要好的人谈。他每谈一次,心里就轻松一点。
那一年冬天,他在离大库伦不远的一个硝皮子的作坊里当伙计,有一次他去远地办事,喝醉了酒,倒在雪地里,一只狼(“天哪,幸亏是一只。”祖母一边叫,一边嘟囔着)突然扑上来,两只爪子猛抓他的胸脯,想破膛吃喝一顿,狼以为他已经死了。他疼醒了,迷迷糊糊看见狼的眼睛瞪着他,他感到狼的毛茸茸的嘴,冰凉冰凉的,触到了他的喉部,醉酒后,喉部发热,充血,特别的敏感。当年他还不到二十岁,浑身是劲,他用两只手扼住狼的颈部,死死地扼着。他跟狼眼对眼瞪着。狼的爪子穿透他厚厚的皮袄,把他的胸脯撕得血淋淋的,但是,他扼着狼的脖子的两只手不松,狼活活地被他扼死了,是一只很瘦的正带崽的母狼。他当时并不晓得狼被他扼死了。他在雪地里昏厥了过去。他所以没在雪地里冻死,是因为他的受伤的胸膛紧贴着狼的又厚又茸的皮毛,死去的狼全身还像篝火般燥热。他醒过来一会儿,只渴得要命,手摸到狼的***,想挤点几出来解渴,但***已冻得岩石一样硬了。天亮了,人们发现了他,手已经完全冻坏了。冻坏的两只手,医治不好,只能剁下来,否则伤及生命。他不愿扔掉他的两只手,用那张狼皮包扎好,托人捎回家。只有捎回家,埋进祖坟,他才觉得自己的手还在。
冬天,天不亮我就醒了。隐约听见村里什么地方有人在悠悠地唱。唱的都是西口调。比我们家乡的秧歌要粗犷、高亢。我常常躺在炕上跟着哼唱。祖母说:“不要在炕上唱,你要唱,就出去跟你秃手伯去干嚎。”我才知道天天早上唱的人是秃手伯。唉,他一定很寂闷。
秃手伯把水挑到我家时,我对他说:“我跟你一块去。我带个镐头替你敲敲冰。”秃手伯说:“你要想帮我, 赶明儿起个大早。”第二天天刚明,我真的听见秃手伯在唱。赶到井边,他已经在那里,对我笑笑,说,“我知道你不会失信。”井口几乎封死了,只有一个拳头大的空洞。像喘气似的袅袅地吐出一缕雪白的水汽。我挥动镐头用尽力气才把井口刨开。秃手伯把秃手伸进套环里面,三下两下就把水提了上来。他的手臂早已勒得树皮一样粗糙。有一回,我看见他的手臂没有伸进套环里,结果,水桶扑通一声掉下去了。我问他:“怎么啦?”他难为情地笑笑说:“我迷糊了一下, 我常常以为手还在,能抓住绳子。真的,我清清楚楚看见了我的手。”后来,他告诉我,早几年,他还在草地,有多少次看见自己手还在,他用一只“手”去抓另一只“手”,扑了空,才清醒过来。掌柜的认为他快疯了,就把他打发回老家了。
抗日战争爆发那年,我离开了家乡,半个世纪过去,我再没有回过家乡。听母亲说,秃手伯晚年懊恼地说,当年真不该掐死那只带崽的母狼,几只崽子一定都饿死了。而他活下来也不过多受些罪而已。秃手伯有手时, 他是草原上套马的好汉、硝皮子的能手,能吹笛、会拉琴。手掉了之后。他还像有手似的顽强地活着。如果活着的话,是年过九十的人了。我默默地祝福他。不管他现在活着,还是已经死去,我清楚,当他回到大地时,埋进西古城,他将与他的手欢聚成一个完美的人。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般人问断手经历,秃手伯闭口不谈,是因为他不愿意成为人们的话题。
B. 秃手伯后来悔不该杀死那只母狼的善念,其实在他昏厥雪地时就有了端倪。
C. 秃手伯把断手捎回家,埋葬在祖坟旁,是因为他觉得死了还可求躯体完全。
D. 尾段“抗日战争爆发那年”一句,是交代时代变故与秃手伯命运之间的关联。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祖母抚摸秃手伯的断手,“眼泪扑簌簌”地掉,细节描写展现了她仁厚、慈悲的美好品格。
B. 在叙述秃手伯的失手经历中,作者插入祖母“天哪”的话语与表情,强化了全文的现场感。
C. 整篇作品张弛有度,有悬念,有跌宕,最终清晰地呈现了故事主人公秃手伯不寻常的人生。
D. 作品有浓厚的抒情气息,其语言生动,更呈现出本色、质朴的特征,惟其质朴,更见情真。
8. 这篇文章为何把“打水”“挑水”作为叙写的重点内容?请简要分析。
9. 作品多次写到了“我” 对“秃手伯”的“手”的关注,这种关注与《祝福》中柳妈对祥林嫂撞香案后留下的伤疤的关注有何不同?
【答案】6. C 7. B
8. ①“打水”“挑水”是秃手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与秃手伯交往的桥梁,把它作为重点,能够真实再现生活,增加作品的生活气息。便于抒发“我”对这个人物的哀悯、理解、敬重之情。②“打水”“挑水”最能表现秃手伯生存的艰辛,活着的顽强,而其中的歌唱、幻觉等细节,凸显了秃手伯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与心理创伤,使人物形象复杂、独特,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9. ①《秃手伯》中,“我”对秃手伯的“手”的关注,闪耀着人性之光。作品通过“手”,表现的是我对这个小人物的不幸遭际的怜悯、同情,对他复杂心理的理解,对他顽强不屈精神的敬重。我在精神上慰藉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帮助他,是秃手伯黑暗生活的一缕亮光。②《祝福》中,柳妈对祥林嫂的伤疤的关注,表现的是麻木阴暗的看客心态,她对祥林嫂是嫌弃的、歧视的、冷漠的,甚至还有一些幸灾乐祸。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A.“是因为他不愿意成为人们的话题”,他之所以不回答,主要是因为自尊,不愿被人怜悯,而“不愿成为话题焦点”的解读太泛,这样的解读指向了不愿出名、甘于默处等一般性的心理状态,显然不确切。
B.“其实在他昏厥雪地时就有了端倪”错误,作品原文有“他当时并不晓得狼被他扼死了”的叙述,另外秃手伯当时处于酲醉之中,不可能有不该掐死那只带崽的母狼的善念的萌生。
C.秃手伯断手后用狼皮包好托人捎回家,他父亲把它埋葬在祖坟旁。两人的处理都是郑重其事的。结尾部分作者希望秃手伯死后“他将与他的手欢聚成一个完美的人”。通过这些,可知在他们心目中,断手要与死后的躯体重新合一。因此,本选项作为推断是合乎逻辑的。
D.“交代时代变故与秃手伯命运之间的关联”过度解读,秃手伯如此凄惨,有偶然的因素,有个人的因素,当然也有其他因素。作品只是关注一个人的生存实际境况,表达自己的情感。没有探究造成悲剧的原因,也没有社会批判锋芒。“抗日战争爆发那年”仅仅是作者交代自己离开故乡的时间,与秃手伯命运没有关联。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点的能力。
B.这篇作品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并不存在所谓的全文的现场感。文章对秃手伯讲与狼搏斗的故事的处理是采取的“他说”这种转述方式。尽管这也能够让我们进入秃手伯讲故事的场景,尽管括号中祖母的话与表情确也产生了现场感,但毕竟是局部的。“强化了全文的现场感”的理解,实则是认定了全文有“现场感”,选项之错就在此。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
从文中来看,“他回村不久,天不亮,给村里十几家人挑水,能挣口饭吃”“秃手伯把秃手伸进套环里面,三下两下就把水提了上来。他的手臂早已勒得树皮一样粗糙”可见,打水是秃手伯赖以生存的工作,在失去双手之后依然靠劳动来维持生活,秃手伯生活得多么艰辛,而其生活的意志又是多么顽强;秃手伯在打水、挑水时常常唱歌,“我才知道天天早上唱的人是秃手伯。唉,他一定很寂闷”,可见他内心十分孤独;“有一回,我看见他的手臂没有伸进套环里,结果,水桶扑通一声掉下去了。……我迷糊了一下, 我常常以为手还在,能抓住绳子。真的,我清清楚楚看见了我的手……早几年,他还在草地,有多少次看见自己手还在,他用一只‘手’去抓另一只‘手’,扑了空,才清醒过来”可见,他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多年后依然令他精神恍惚。“打水”“挑水”的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让人能感受到人物深层复杂的艺术魅力。
从情节上来看,“我”与秃手伯的交往也是因为秃手伯为我家挑水,成为“我”和秃手伯交往的桥梁,打水挑水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把它们作为重点,能够真实再现生活,增加作品的生活气息。而“我”在交往过程中对秃手伯逐渐增加的理解,也有助于表达“我”对这个人物的哀悯、理解、敬重之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者并不一样。“我”对秃手伯手的关注,从“我跟着他走了好远。总想看看他那没有手……我说不上那该叫什么。没有手怎么能把水从井里打上来”可见表现了“我”对秃手伯如何生存、工作的关心和同情;从“我总觉得那里应该有手。他的手是从手腕处齐楂楂地断掉的。断头处是乌黑的,像烧焦的木头。他在我祖母面前把袖子捋起来,让我们看看,祖母用粗糙的手在他的断手处抚摩了半天,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秃手伯把秃手伸进套环里面,三下两下就把水提了上来。他的手臂早已勒得树皮一样粗糙”“手掉了之后。他还像有手似的顽强地活着。如果活着的话,是年过九十的人了。我默默地祝福他”可见,“我”对他失去了双手后依然顽强活着的敬重。从“秃手伯把水挑到我家时,我对他说:‘我跟你一块去。我带个镐头替你敲敲冰’”“赶到井边,他已经在那里,对我笑笑,说,‘我知道你不会失信’”可见,“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从“他一边吃枣,一边把他断手的经过讲了一遍。据说,这件事许多人问他,他都闭口不谈,他只跟少数跟他爹妈要好的人谈”可看出,“我”们一家人对他的关怀,让他愿意敞开心房,在精神上慰藉了他,“我”的关注是一种爱、同情和怜悯,是秃手伯黑暗生活的一缕亮光。
《祝福》中,柳妈对祥林嫂伤疤的反复追问,是为了从祥林嫂已经被人熟知的故事里挖出一些新鲜的,可当谈资的东西,是把祥林嫂当做一个取乐的对象,表现的是麻木阴暗的看客心态。从她对祥林嫂的恐吓、教唆和第二天人们便从柳妈那里得知了关于伤疤的故事,并拿当时的对话来取笑,可见柳妈对祥林嫂缺乏基本的同情,甚至是嫌弃、歧视的,对祥林嫂的命运十分冷漠,甚至幸灾乐祸。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小事尚尔,况其大乎?”魏征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之后,太宗欲以其地为州县。魏征曰:“陛下初临天下,高昌王【注】先来朝谒,自后数有商胡称其遏绝贡献,加之不礼大国诏使,遂使王诛载加。若罪止文泰,斯亦可矣。未若因抚其民而立其子,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今若利其土壤以为州县,常须千余人镇守,数年一易,每来往交替,死者十有三四,遣办衣资,离别亲戚,十年之后,陇右空虚,陛下终不得高昌撮谷尺布以助中国。所谓散有用而事无用,臣未见其可。”太宗不从,竟以其地置西州,每岁调发千余人,防遏其地。贞观十四年,太宗幸同州沙苑,亲格猛兽,复晨出夜还。特进魏征奏言:“昔汉文临峻坂欲驰下,袁盎揽辔曰:‘陛下自轻,奈高庙何?’孝元帝郊泰畤,因留射猎,薛广德称:‘窃见关东困极,百姓罹灾。今日撞亡秦之钟,歌郑、卫之乐,士卒暴露,从官劳倦,欲安宗庙社稷,何冯河暴虎,未之戒也?’割情屈己,从臣下之言者,志存为国,不为身也。愿陛下割私情之娱,上为宗庙社稷,下慰群寮兆庶。”太宗曰:“昨日之事,偶属尘昏,自今深用为诫。”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高昌王:这里指高昌国王麹文泰。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
B. 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
C. 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
D. 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乘,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万乘,一般指天子,也可泛指国家。
B. “未若因抚其民而立其子”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C. 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也可指都城。
D. 社稷,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神,稷是谷神。社稷常代指国家或朝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认为,普通百姓说错话会遭人耻笑,君王如果说错话可能造成巨大损失。魏征赞同他的看法,并指出如果君王有过失,天下人都看得见。
B. 唐太宗即位后,高昌王来大唐朝拜,后来在经商的胡人的多次劝说下,高昌王对大唐失去敬畏之心,不再进贡,也不再对大唐使者以礼相待。
C. 侯君集平定了高昌国,唐太宗准备把高昌设为州县,魏征认为把高昌设为州县对大唐没什么好处,但唐太宗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在高昌设置了西州。
D. 唐太宗在同州沙苑打猎,经常早出晚归,魏征举汉文帝和汉孝元帝的例子予以劝说,并指出正确做法,唐太宗认识到自己虑事不周,愿改正错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谓伐罪吊民,成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
(2)昔汉文临峻坂欲驰下,袁盎揽辔曰:“陛下自轻,奈高庙何?”
14. 古代君王能从文中获得哪些为君、治国的启示?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
【答案】10. D 11. B 12. B
13. (1)这就是讨伐有罪的国君,慰问受难的百姓,使国家的威信恩德遍及边远的外邦,这才是治理国家的良策。
(2)过去汉文帝来到一处陡坡,想奔驰而下,袁盎拉住缰绳说:“陛下轻视自己的性命,又怎么向祖宗交代呢?”
14. ①说话要谨慎。②安定边远外邦要重视对百姓施加恩信。③要克制私欲,多行对国、对民有益之事。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隋炀帝初次驾临甘泉宫时,对宫里的泉水山石很满意,但责怪没有萤火虫,下令:‘捉一些,放到宫里,晚上用来照明。’主管官署急忙派出几千人去捕捉,送来五百车萤火虫放在甘泉宫两侧。
“泉石”作主语,“称意”作谓语,主谓句,其后断开,排除AC。
“于宫中”是“照夜”的状语,中间不断开,应在“于宫中”前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B.因,趁此机会,句意:不如趁此机会安抚那里的百姓并立高昌王的儿子为王;因,趁此机会,句意:趁机把在座位上的沛公。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B.“后来在经商的胡人的多次劝说下”错误。文中“自后数有商胡称其遏绝贡献”的意思是从那以后,经商的胡人多次反映高昌王阻止他们向朝廷进献贡奉。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1)“吊”,慰问;“被”,遍布;“遐外”,边远的外邦;“为国之善者也”,判断句。
(2)“临”,到;“揽”,拉住;“陛下自轻”,宾语前置句;“奈……何”,固定结构。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要解答这道题,考生须明确文章各部分中君臣谈论的话题。
由“贞观八年……魏征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实如陛下所戒慎。’”可知,魏征指出君主应当谨慎言语。
由“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之后……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防遏其地……太宗不从,竟以其地置西州,每岁调发千余人,防遏其地”可知,君主安定边远外邦需要对百姓施加恩信。
由“贞观十四年,太宗幸同州沙苑……薛广德称:‘窃见关东困极,百姓罹灾。今日撞亡秦之钟,歌郑、卫之乐,士卒暴露,从官劳倦,欲安宗庙社稷,何冯河暴虎,未之戒也?’割情屈己,从臣下之言者,志存为国,不为身也。愿陛下割私情之娱,上为宗庙社稷,下慰群寮兆庶”可知,魏征认为君主应当克制私欲,不要一味打猎,应当多做对民有益之事。
参考译文:
贞观八年,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言语是君子德行的重要表现。凡是普通百姓,讲错了一句话,就会被人们记住,成为他的耻辱和负累。何况是一个国家的君主,说话更不能出现差错。君主说错话造成的损失极大,怎能与普通百姓说错话造成的损失相比?我经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次驾临甘泉宫时,对宫里的泉水山石很满意,但责怪没有萤火虫,下令:‘捉一些,放到宫里,晚上用来照明。’主管官署急忙派出几千人去捕捉,送来五百车萤火虫放在甘泉宫两侧。小事尚且如此,何况那些大事呢?”魏征回答说:“国君处于天下最尊贵的地位,如果有过错,古人认为像日食月食的亏缺一样,人们都能看见,确实要像陛下这样警惕慎重。”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定了高昌国之后,太宗准备在那个地方设立州县。魏征说:“陛下治理天下之初,高昌王最先来朝拜,从那以后,经商的胡人多次反映高昌王阻止他们向朝廷进献贡奉,再加上高昌王对我国使者无礼,以致皇上对他们的讨伐一再增加。如果只追究高昌王麹文泰一个人的罪过,这就可以了。不如趁此机会安抚那里的百姓并立高昌王的儿子为王,这就是讨伐有罪的国君,慰问受难的百姓,使国家的威信恩德遍及边远的外邦,这才是治理国家的良策。现在如果占有那里的土地,把那里设为州县,必须常年派一千多人镇守,几年更换一次,每次来往交换,死亡的就有十分之三四,还要派人置办衣物钱财,士兵还要承受离别亲人之苦,十年以后,陇右地区就会变得空虚,陛下最终得不到高昌国的一撮谷、一尺布来资助中原。这就是花有用的资财去做无益的事情,我看不出这可行。”太宗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最终在高昌设置了西州,每年调遣一千多人,防守这个地方。贞观十四年,太宗驾临同州沙苑,亲自格杀猛兽,经常早出晚归。特进魏征上奏说:“过去汉文帝来到一处陡坡,想奔驰而下,袁盎拉住缰绳说:‘陛下轻视自己的性命,又怎么向祖宗交代呢?’汉孝元帝到南郊祭祀天神,趁此机会留下来打猎,薛广德说:‘臣见关东地区极为困苦,那里的百姓正遭受灾难。而现在每天敲着亡秦的编钟,唱着郑、卫两国的靡靡之音,士卒暴露在旷野当中,随从官员劳苦疲倦,要使国家安定,为什么不以冯河暴虎之举为戒呢?’君王之所以割舍私情,委屈自己,听从臣子的话,是因为存有为国的志向,而不是为了自身。希望陛下割舍个人喜爱的娱乐活动,对上为宗庙国家着想,对下安抚百官和百姓。”太宗说:“昨天打猎的事属于偶然糊涂,从今以后我要深深以此事为戒。”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小题。
双调·清江引·幽居
[元]张可久
红尘是非不到我,茅屋秋风破。山村小过活,老砚闲工课。疏篱外,玉梅三四朵。
15. 下列对这首小令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茅屋”一句,可以令我们想起杜甫的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 过活即生活之意,作者幽居于山村,屏绝外界之是非,十分悠然。
C. “老砚闲工课”句,“老砚”意为老旧之砚。“闲”就闲置之意。
D. 作品主要运用了白描手法,风格恬淡。作者潇洒之气,跃然纸上。
16. 请结合末句,分析作者的精神世界。
【答案】15. C 16. 末句“玉梅”,明是写景,暗是文人人格之写照、气节之象征;疏篱之外,疏朗绽放的玉梅三四朵,自在、生动、俊逸、可爱,(在作者看到并悟到之)那一刹那,自然与我合而为一,内心欢悦、充盈,溢于言表。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C.“‘闲’就是闲置之意”错。“闲”在这里既有娴熟之意,又寓悠闲之义,表现自我欣赏的精神境界。无闲置义。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最后一句“疏篱外,玉梅三四朵”,意为:稀稀疏疏篱笆墙外的梅树上,开着三四朵梅花。疏朗几朵梅花,在疏篱之外自在、俊逸地绽放着。
作者末句单独描写“玉梅”有象征意义。“梅”凌寒独放,气节高尚,往往象征君子品格。此处,既是写景,也有暗示,明是写景,暗是文人人格之写照、气节之象征;作者描写梅花的美丽的外表,赞美其高洁孤傲的品性象征着文人孤高的品格和气节。
“疏篱外,玉梅三四朵”,疏篱之外,疏朗绽放的玉梅三四朵,自在、生动、俊逸、可爱,这正是作者所追求、喜欢的人生境界,在诗人抬头的那一刹那,自然与我合而为一,内心欢悦、充盈,溢于言表。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勰称《出师表》“志尽文畅”。其起笔直面蜀国窘境,群雄逐鹿,而自身地少将寡,民穷地荒“__________”,惊呼“__________”!可谓警策之语!
(2)清人乔亿《剑溪说诗》评论《蜀道难》:“太白诗‘__________,__________’句,凡三叠。”“一篇之中,三番叙述,愈见其妙。”
(3)数字往往带给人们一种单调枯燥的感觉,但诗人的巧妙运用,却能够使文辞生辉,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益州疲弊 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 蜀道之难 ④. 难于上青天 ⑤. 万里悲秋常作客 ⑥. 百年多病独登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弊、诚、作、瑟、烽。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是一种智慧的超越和人格的提升。毛泽东主席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在多年的革命生涯里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虽日理万机却嗜书如命,仅菊香书屋藏书就有9万多册,分成11大类,堪称读书典范。“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养成愿读书、勤读书、课读书的好习惯,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如今,各类书籍多如牛毛,图书质量_____①_____,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好书如同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如同和高尚的人谈话——或如春风拂面,使人心旷神怡;或循循善诱,令人_____②_____;或荡气回肠,让人拍案叫绝。如果仅为黄金屋、颜如玉而读,那是对读书这一高尚行为习惯的亵渎。所以,读书一定要分良莠,选书而购,择书而读,否则就开卷无益了。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一个人读书再多,不能活用,不仅于事无补,且不如不读。因而,学习、思考、实践,三位一体,_____③_____,不可分割。只有善读书、爱读书、读好书,才能获得宝贵金钱所买不到的财富。人不读书不足以成长,每个人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读书氛围才能在全社会建立起来,国民素质和社会风气也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有读好书、善读书、爱读书,才能获得宝贵金钱所买不到的财富。
B. 只有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获得金钱所买不到的宝贵财富。
C. 只要读好书、爱读书、善读书,就能获得金钱所买不到的宝贵财富。
D. 如果善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就能获得金钱所买不到的宝贵财富。
【答案】18. ①. 参差不齐 ②. 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③. 相辅相成
19. 借代。借体为黄金屋、颜如玉,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黄金屋和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代指出人头地。化繁为简,文笔精炼,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具有生动的效果,引人联想。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语境指图书的质量不一,可选用“参差不齐”。参差不齐: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第②空,语境指读一本好书能令人顿悟,可选用“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被打开了(茅塞:被茅草塞住。顿:顿时,立刻);后比喻忽然理解、明白了。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后用以比喻顿时明白或领悟过来。
第③空,语境强调学习、思考、实践,三位一体,互相补充,可选用“相辅相成”。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如果仅为黄金屋、颜如玉而读,那是对读书这一高尚行为习惯的亵渎”中,“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就是金钱和美女,化繁为简,文笔精炼,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具有生动的效果,引人联想。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句语序不当:
一是“善读书、爱读书、读好书”语序不当。就读书而言,“爱读书”是“读好书”的前提,“爱读书”“善读书”,三者具有逻辑递进关系;改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二是“宝贵金钱所买不到的财富”语序不当。从句子成分搭配角度看,根据多层定语中不带“的”定语更靠近中心语这一排列原则,“财富”的定语“宝贵”应置于“金钱所买不到的”之后。
修改完全正确的只有B项。
故选B。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潮”①一般指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日用商品和文创产品。比如我们熟知的一些商业品牌,李宁、鸿星尔克等,还有一些文创产品,故宫口红、三星堆书签等,它们不仅在商业上大获成功,也引领了文化的潮流。
“国潮”消费趋势背后的文化心理引人深思。这首先在于如今的年轻人具备较强的文化自信。伴随国家繁荣进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终于可以平视世界,过去一度流行的“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②的调调,已经没有了市场。
再者,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日益热衷。从十几年前的“国学热”③开始,穿汉服、品诗词、听古风音乐,已经从小圈子里的亚文化,变成日益主流的流行文化。如今,年轻人终于不用再羞羞答答地穿上汉服逛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购买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相关消费领域也在蓬勃发展。
当然,在这股热潮之中,难免会存在浮躁的问题,一些“国潮”产品过度同质化,也容易让人“审美疲劳”④。因此,我们不能只看一时的利益得失,而是要有文化发展的长远眼光,要将“国潮”趋势融入中国文化的繁荣之路,更好地发挥“国潮”的价值。
21. 下列对文中四处双引号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③相同,②④不同B. ①②③④均不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22. 如何让“国潮”产品得到更好的发展?请结合材料提出两条建议,每条不超过30个字。
【答案】21. A 22. ①提升“国潮”产品中的创新力,积极开发更吸引消费者的产品。②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将“国潮”趋势融入中国文化的繁荣之路。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
①“国潮”特定称谓;
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直接引用;
③“国学热”特定称谓;
④“审美疲劳”表强调。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材料内容,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结合“在这股热潮之中,难免会存在浮躁的问题,一些‘国潮’产品过度同质化,也容易让人‘审美疲劳’”概括出:提升“国潮”产品中的创新力,积极开发更吸引消费者的产品。
结合“我们不能只看一时的利益得失,而是要有文化发展的长远眼光,要将‘国潮’趋势融入中国文化的繁荣之路,更好地发挥‘国潮’的价值”概括出: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将“国潮”趋势融入中国文化的繁荣之路。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11月8日,南京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张益唐关于攻克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工作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并在线上同步直播。
张益唐说,很多重要的数论问题,都可以转化、归结为“一个长度有限的实数序列{xn}里是否存在负数”这样一个看似很初等的问题。在解析数论中,传统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寻找另一个长度有限的非负序列{yn},考查两个序列的乘积之和是否为负数。在漫长而艰苦的寻找中,张益唐形容自己在“大海捞针”。他说,用传统的方法找到的序列都不能证明兰道-西格尔猜想。
但是,从他精心挑选的不同和式中,他可以推出矛盾,用反证的办法证明该猜想。对此,他总结说:“大海捞针我没捞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我把这个海底的地貌给弄清楚了,最后发现,我不需要那根针,也能达到目的。”也就是说,张益唐另辟蹊径,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仅如此,他所发明的这种新思路给解析数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主要介绍了张益唐攻克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情况。第一段介绍张益唐在北京大学作攻克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报告;第二段介绍用传统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存在的困惑;第三段介绍张益唐在漫长的研究中另辟蹊径,用全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并指出他发明的这种新思路在解析数论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材料的核心内容在第三段,即张益唐另辟蹊径,用反证法证明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另辟蹊径,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由此扩展开,当我们在遇到问题不能用传统方法解决时,不妨从反面进行思考,另辟蹊径寻找方法,一言以蔽之,即用创新思维去解决问题。
写作时当扣住“创新思维”、不要被传统思维束缚住大脑、逆向思维很重要、创新方法,不断前行等角度展开。具体行文,可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匠心独运辟蹊径,智慧创新迎新景”。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当传统遭遇瓶颈,另辟蹊径,才能开辟新赛道,创造最优成绩;二、突破传统,打破因循守旧的牢笼,创新才能迎来缤纷多彩的世界;三、新时代在飞速跃进,只有不断创新和重构,才能获得持久长远的生命力。
立意:
1.不要被传统思维束缚住大脑。
2.创新,让人生更多彩。
3.创新方法,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