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2023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二次联考
语文
湖南师大附中 常德市一中 长沙市一中 ***县一中 桑植其一中
武冈市一中 湘潭市一中 岳阳市一中 株洲市二中 联合命题炎德文化审校、制作
命题学校:湖南师大附中 桑植县一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颗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分类管理一直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的策略,实行动态调整、依法科学管理一直是我国应对传染病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40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等。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冒等。
将传染病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要具备相关条件。在依法的前提下,根据对病原体,疾病的性质和危害性的认识,根据人群免疫力和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力,根据疫情现状和未来走向,聚集专家的智慧、借鉴国内外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决策。
从法理依据来看,当一种传染病可能对公民的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时;国家可以对公民和社会采取高强度的干预措施。但是当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减弱,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减轻时,国家就应当动态调整干预措施的强度,保证传染病防控措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如我国曾采取“乙类甲管”的非典、禽流感后回归乙类传染病管控措施,而甲型H1N1流感则并入流行***冒,按照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将在感染者与密接人员隔离、疫区封锁、交通卫生检疫等防控措施上做出相应的调整。针对乙类传染病,对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一般不再进行严格的隔离管理,因此,在防控措施调整初期可能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继而引发药品供应不足,公众恐慌等现象,为此,我国积极针对这些风险准备应对方案,保障调整的平稳过渡。
当前,我国需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特别需要关注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和感染后的及时救治,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和病亡。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流行。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受各地人群流动性、人口密度,人群免疫水平等的差异的影响,各地迎来疫情流行高峰时间会有所差别,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将陆续面临疫情流行的压力。一方面,政府部门、卫生健康系统等将会按照法律规定和职责要求,继续做好相关的防控和救治工作;另一方面,特别需要公众做好个人防护,继续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减少流动和聚集,降低短期内流行高峰带来的对医疗资源的冲击。
(摘编自陈芳、董瑞丰《新冠疫情防控近三年后为何回归乙类管理》)
材料二
自限性疾病在医学上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在此过程中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或医学手段干预,只需对症治疗,通过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可以逐渐痊愈的疾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从病原学角度来讲,新冠病毒感染目前来看没有出现慢性病的情况,表明它在体内能够被免疫系统清除,因此它具有自限性疾病的特征。
根据对新冠病毒目前的研究和认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认为,新冠病毒目前未发现整合于人体的基因组,也没有发现病毒可长期存在于某一个脏器中,从这个层面说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
但王贵强同时指出,新冠病毒直接带来的人体损伤是可以“自限”的,但其诱发的关联危害却难以“自限”,仍需要规范化治疗。“目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有一小部分会出现病情恶化,如果有基础性疾病就会合并诱发其他的病症,出现重症甚至死亡。”王贵强说。
既然是自限性疾病,为什么新冠肺炎患者仍需要及时隔离观察和对症治疗呢?“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很强,所有感染病例都需要观察照护,一方面隔离阻断,避免进一步传播,另一方面也观察病情,避免病情恶化。”王贵强强调,一旦感染,仍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断和治疗。
因此,在新冠肺炎诊疗的过程中,我国一直实行分类救治。对轻型病例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对重型、危重型和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实行重点救治。“一旦感染,进行有效隔离将避免进一步传播的风险,这是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王贵强说,尽管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但对重症高风险人群仍然要早干预,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摘编自张佳星《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挺挺就能扛过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在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对疫情现状和未来有十足把握后作出的决策。
B. 政策调整初期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公众恐慌等现象,这与国家对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一般不再进行隔离管理有关。
C. 新冠病毒能在体内被免疫系统清除,也不会长期存在于某一个脏器中,可见,从病原学层面来看,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
D. 相关专家认为,新冠病毒诱发的关联危害是难以“自限”的,因此,对重症高风险人群仍需要尽早干预,确保救治的有效及时。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冠疫情防控调整为乙类管理,说明该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已减弱。
B. 为确保防控措施调整的平稳有序,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对重症的医疗救治上。
C. 应对各地将陆续出现的疫情压力,主要依靠公众做好个人防护、配合落实政策要求。
D. 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依靠人体免疫系统强大的清除能力逐渐恢复痊愈。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调整措施需具备的相关条件的一项是( )
A. 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其他关切变异株显著减弱。
B. 近日研究人员精确定位新冠病毒进入和离开鼻腔细胞的途径,发现了减少高传染性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
C. 目前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亿多剂次,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以上和90%以上。
D. 我国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救治体系,增设发热门诊,增加定点医院重症病床、ICU以及相关救治设备与物资。
4. 材料一为新华社“权威专家详解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系列”采访的专家回答,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拟定三个采访问题。
5. 新冠疫情防控回归乙类管理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看法。
【答案】1. D 2. A 3. B
4. ①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②这种调整将带来什么影响?(或:国家疫情防控今后的重点是什么?)③在新政策的指导下,各部门和公众具体应如何应对疫情?(或:我国疫情现状和未来走向如何?)
5. ①保证传染病防控措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顺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②转变工作重心,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分配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是在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对疫情现状和未来有十足把握”错误,原文是“在依法的前提下,根据对病原体,疾病的性质和危害性的认识,根据人群免疫力和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力,根据疫情现状和未来走向,聚集专家的智慧、借鉴国内外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决策”,无中生有。
B.“政策调整初期会出现……等现象”表达绝对,原文是“政策调整初期可能会出现……等现象”;“不再进行隔离”范围扩大,原文中为“不再进行严格隔离”。
C.“也不会长期存在于某一个脏器中”曲解文意,原文为“没有发现病毒可长期存在于某一个脏器中”;另“从病原学层面”指代错误,原文是“从病原学角度来讲,新冠病毒感染目前来看没有出现慢性病的情况,表明它在体内能够被免疫系统清除,因此它具有自限性疾病的特征”,“从病原学层面”来看,指的是“新冠病毒感染目前来看没有出现慢性病的情况”。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对重症的医疗救治上”混淆时态,原文是“当前,我国需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另“对重症的医疗救治上”以偏概全,原文为“我国需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是“医疗救治”不是“重症的医疗救治”。
C.“主要依靠”错误,原文是“另一方面,特别需要公众做好个人防护,继续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特别需要”不等于“主要依靠”。
D.“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治疗”错误,原文是“在此过程中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或医学手段干预,只需对症治疗”。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在依法的前提下,根据对病原体、疾病的性质和危害性的认识,根据人群免疫力和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力,根据疫情现状和未来走向,聚集专家的智慧、借鉴国内外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决策”,ACD三项均属于调整措施需具备的相关条件。
B.陈述的是新冠病毒进出鼻腔途径的确定及意义,不属于需具备的条件。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将传染病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要具备相关条件。在依法的前提下,根据对病原体,疾病的性质和危害性的认识,根据人群免疫力和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力,根据疫情现状和未来走向,聚集专家的智慧、借鉴国内外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决策”“从法理依据来看,当一种传染病可能对公民的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时;国家可以对公民和社会采取高强度的干预措施。但是当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减弱,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减轻时,国家就应当动态调整干预措施的强度,保证传染病防控措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可知,第一个问题为: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根据“针对乙类传染病,对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一般不再进行严格的隔离管理,因此,在防控措施调整初期可能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继而引发药品供应不足,公众恐慌等现象,为此,我国积极针对这些风险准备应对方案,保障调整的平稳过渡”“当前,我国需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可知,第二个问题为:这种调整将带来什么影响? (或:国家疫情防控今后的重点是什么?)
根据“一方面,政府部门、卫生健康系统等将会按照法律规定和职责要求,继续做好相关的防控和救治工作;另一方面,特别需要公众做好个人防护,继续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减少流动和聚集,降低短期内流行高峰带来的对医疗资源的冲击”可知,第三个问题为:在新政策的指导下,各部门和公众具体应如何应对疫情?(或:我国疫情现状和未来走向如何?)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但是当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减弱,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减轻时,国家就应当动态调整干预措施的强度,保证传染病防控措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可知第一点答案。
根据“我国需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和病亡”“因此,在新冠肺炎诊疗的过程中,我国一直实行分类救……但对重症高风险人群仍然要早干预,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可知第二点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灰色的月亮①
[日本]志贺直哉
立在东京车站的失掉了屋顶的走廊里,虽然没有风;却感到一阵阵的寒气,幸而出来的时候穿了一件夹大衣。同来的两个人,搭上先到来的绕道上野的车子走了,我一个人留在后面,等候绕道品川的车子。
天空阴暗,灰色的月亮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月亮很低,不知什么缘故,看来好像很近。时间是八点半的样子,人很少,宽大的走廊显得更加宽大了。
远远望见电车的头灯,不一会就突然近来了。车内乘客不多,我在对面的车门边,找到了空位子坐下。右首是一个穿束脚裤子的五十岁光景的妇人,左首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大概是少年工人,背对着我,因为座位上没有靠手板,他就横坐着,面对着车门。我刚上车的时候偶然瞅见这孩子的脸,他闭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大嘴,上半截身子前仰后合地摇晃着。不是他故意在摇晃,是身体往前面倒下去,再直起来,又倒下去,这样不断地反复着。如果是打瞌睡,这样打个没完,叫人瞅着不好受,我出于本能地跟少年工人保持了一段距离。
车子到了乐町、新桥,上来了许多乘客,有几个像是买了东西回家的。一个二十五六岁红圆脸的青年,把扛在肩上的一只挺大的帆布包,放在少年工人身边,劈开双腿在旁边站下来。在他后面,又被人挤上来一个也扛着帆布包的四十来岁的汉子。汉子上车后,望了望前面的青年。
“搁上去行吗?”也不等人回答,就把肩上的包往下卸。
“慢着,压上去不行。”青年护住自己的布包,回头望着那个汉子。
“啊,对不起。”他抬头望一望行李架,行李架上搁不下那个包,他只好在狭窄的地方局促地侧着身子,仍旧把包扛在肩上。
青年觉得对不起他,说他那个包,可以把一半搁在我和少年工人座位的中间。
“不用了,并不沉,只是嫌累赘才想搁一搁,不用了。”那汉子这么说着,轻轻地点了点头。我在旁边看着觉得很惬意,这时节,看来人的脾气都变好了。
车子过滨松町,接着到了品川,有人下去,可是上来的人更多。这期间,那少年工人仍旧前仰后合地摇晃着他的身子。
“啊,看他这张脸。”有人这么说了,说话的是四五个像公司职员中的一个,他的同伴都笑起来了,我这边望不见少年工人的脸,可是那公司职员说得可笑,大概那一张脸一定是可笑的,车子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那时候,圆脸的青年回头望一望身后的汉子,用手指头点点自己的胃部,小声地说:“看样子差不多啦。”
那汉子好似吃了一惊,默默地望了一望少年工人说:“是么?”
刚才那些发笑的人,好像也觉得有点奇怪:
“是有病么?”
“恐怕是喝醉了吧。”
他们这样猜测着,其中一个人说:“看样子也不像。”这样,大家好像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不作声了。
少年工人的粗布工作服肩头是破的,从里边钉上了块手巾布,倒戴着一顶军帽,帽檐下露出肮脏的脖子,瘦得可怜。他现在不摇晃身子了,脸不住地挨擦着车窗与车门之间的那块夹板。这样子完全是一个孩子,在他迷迷糊糊的头脑里,大概把这夹板当作了谁,正在和他亲热吧。
“喂!”站在前面的那个大汉,用手拍一拍他的肩头,问道:“你上哪儿去?”少年工人没有答话,那汉子又问了一声。
“到上野去。”他很忧郁地回答了。
“不对啊,你坐倒了,这是到涩谷的车啊。”
少年工人站起来想往窗外看,身体失去了重心,突然向我这边倒过来。当少年工人向我倒过来的时候,我几乎像条件反射一样用肩头把他顶回去了。完全是出于不意地,但我后来想想真觉得奇怪。这动作跟我当时的心情是完全相反的,使我自己也觉得惊奇。当我把他顶回去的时候,他的身体很少有什么抵抗力,这使我心里更觉得不好受,我的体重现在已减到九十多斤,可是少年工人的身体却比我轻得多。
“在东京站已经在车上了,坐过了站了——你是在哪儿上车的?”我从他身后问道。
少年工人没回过头来说:“在涩谷上车的。”
“从涩谷上车,绕了一个大圈子。”有人这样说。
少年工人脑门贴在窗玻璃上,想往窗外望,一会儿又不望了,用仅能听见的低低的声音说:“到哪,都没有关系。”
少年工人这句自言自语的话,后来一直留在我心里。
身边的乘客们,以后再没谈那少年工人,大家觉得反正没有办法了。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觉得反正没有法子了,假使我带着吃食,我会送给他安一安自己的心;如果给他钱,即使白天或许也买不到吃的,何况现在是晚上九点钟了。我带着黯淡的心情,在涩谷站下了电车。
这是1945年10月16日的事情。
【注】①小说写于1945年11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前美军对东京进行了多次空袭。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遭受空袭后满目疮痍的东京为背景,刻画了一个因战后物资匮乏而濒临饿死的、不抱希望的流浪少年形象。
B. “我”是故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小说通过“我”上电车后的见闻、言行、感想,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C. “车子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与《孔乙己》中的“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一样,都表现出人们的冷漠麻木。
D. 小说最后写乘客们“以后再没谈那少年工人”,深化了小说的悲剧性主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通过“失掉了屋顶的走廊”等一系列意象,描绘了一幅灰暗萧条的夜景,奠定了小说压抑阴沉的感情基调。
B. 作者对少年工人的塑造,既有连串的动作描写,也有对其外貌的正面描写,还有叙述人称从“我”到“乘客”的转换。
C. 小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所描写的车里的少年工人和其他乘客的处境和心境;正是战后日本悲惨社会图景的缩影。
D. 作者没有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是把情感寓于冷静的描写之中,通过简洁朴实的语言展现出强烈的艺术魅力。
8. 小说中“我”的心理变化与少年工人的状况有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作家第二稿是“白色的月亮低垂着,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定稿则改为“灰色的月亮朦胧地……废墟”。有人说,从“白色的月亮”到“灰色的月亮”的转换,正体现了作者精细的考量和高超的写作功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C 7. B
8. ①初上车,发现少年工人是个“闭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嘴、身子不断前仰后合的孩子”,“我”内心嫌弃、不快。②当他人指出少年工人“濒临饿死”的真实状态,“我”对他有了同情之心。③少年工人因身体失去重心突然向我倒过来,我为“条件反射似的用肩头把他的身子撞了回去”这一行为感到满心愧疚。④听到少年工人说“到哪,都没关系”,“我”内心沉重,却又无能为力。
9. ①“灰色的月亮”的灰暗意象营造了阴暗不祥的氛围,与阴沉寒冷的天气、荒凉残败的景象相契合;而“白色的月亮”的明亮,与此格格不入。②为少年工人的出场做铺垫。在“灰色的月亮”等意象酿成的阴暗、不祥的氛围中,饿得前仰后合、奄奄一息的流浪少年工的登场也就显得更为自然,符合情理。③“灰色的月亮”与小说中“我”的“黯淡心情”互相呼应,暗示了在战败后荒凉的社会中艰难生存的民众残破的内心。④“灰色的月亮”象征着二战后在物质上陷入困乏、精神上陷入迷茫的日本社会,将它作为标题,深化了主旨,启人深思。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都表现出人们的冷漠麻木”错误,小说中乘客们的“笑”表现的并非人们的冷漠麻木。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还有叙述人称从‘我’到‘乘客’的转换”错误,转换的是“观察视角”而不是“叙述人称”。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结合“我刚上车的时候偶然瞅见这孩子的脸,他闭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大嘴,上半截身子前仰后合地摇晃着。不是他故意在摇晃,是身体往前面倒下去,再直起来,又倒下去,这样不断地反复着。如果是打瞌睡,这样打个没完,叫人瞅着不好受,我出于本能地跟少年工人保持了一段距离”可知,初上车,发现少年工人是个“闭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嘴、身子不断前仰后合的孩子”,叫人瞅着不好受,我出于本能地跟少年工人保持了一段距离,“我”内心嫌弃、不快。
结合“他们这样猜测着,其中一个人说:‘看样子也不像。’这样,大家好像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不作声了。少年工人的粗布工作服肩头是破的,从里边钉上了块手巾布,倒戴着一顶军帽,帽檐下露出肮脏的脖子,瘦得可怜。他现在不摇晃身子了,脸不住地挨擦着车窗与车门之间的那块夹板。这样子完全是一个孩子”可知,当他人指出少年工人“濒临饿死”的真实状态,大家好像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不作声了,少年工人帽檐下露出肮脏的脖子,瘦得可怜,“我”对他有了同情之心。
结合“少年工人站起来想往窗外看,身体失去了重心,突然向我这边倒过来。当少年工人向我倒过来的时候,我几乎像条件反射一样用肩头把他顶回去了。完全是出于不意地,但我后来想想真觉得奇怪。这动作跟我当时的心情是完全相反的,使我自己也觉得惊奇。当我把他顶回去的时候,他的身体很少有什么抵抗力,这使我心里更觉得不好受,我的体重现在已减到九十多斤,可是少年工人的身体却比我轻得多”可知,当我把他顶回去的时候,他的身体很少有什么抵抗力,这使我心里更觉得不好受,我为“条件反射似的用肩头把他的身子撞了回去”这一行为感到满心愧疚。
结合“少年工人脑门贴在窗玻璃上,想往窗外望,一会儿又不望了,用仅能听见的低低的声音说:‘到哪,都没有关系。’……身边的乘客们,以后再没谈那少年工人,大家觉得反正没有办法了。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觉得反正没有法子了,假使我带着吃食,我会送给他安一安自己的心;如果给他钱,即使白天或许也买不到吃的,何况现在是晚上九点钟了。我带着黯淡的心情,在涩谷站下了电车”可知,听到少年工人说“到哪,都没关系”,大家觉得反正没有办法了,我也觉得反正没有法子了,假使我带着吃食,我会送给他安一安自己的心,我带着黯淡的心情,在涩谷站下了电车,“我”内心沉重,却又无能为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结合“天空阴暗,灰色的月亮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月亮很低,不知什么缘故,看来好像很近。时间是八点半的样子,人很少,宽大的走廊显得更加宽大了”可知,“灰色的月亮”的灰暗意象营造了阴暗不祥的氛围,与阴沉寒冷的天气、荒凉残败的景象相契合,描绘了一幅灰暗萧条的夜景,而“白色的月亮”的明亮,与此格格不入。
为少年工人的出场做铺垫。结合“我刚上车的时候偶然瞅见这孩子的脸,他闭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大嘴,上半截身子前仰后合地摇晃着。不是他故意在摇晃,是身体往前面倒下去,再直起来,又倒下去,这样不断地反复着。如果是打瞌睡,这样打个没完,叫人瞅着不好受,我出于本能地跟少年工人保持了一段距离”可知,下文写初上车,发现少年工人是个“闭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嘴、身子不断前仰后合的孩子”,在“灰色的月亮”等意象酿成的阴暗、不祥的氛围中,饿得前仰后合、奄奄一息的流浪少年工的登场也就显得更为自然,符合情理。
结合“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觉得反正没有法子了,假使我带着吃食,我会送给他安一安自己的心;如果给他钱,即使白天或许也买不到吃的,何况现在是晚上九点钟了。我带着黯淡的心情,在涩谷站下了电车”可知,我带着黯淡的心情,在涩谷站下了电车,“我”内心沉重,却又无能为力。“灰色的月亮”与小说中“我”的“黯淡心情”互相呼应,暗示了在战败后荒凉的社会中艰难生存的民众残破的内心。
小说最后写乘客们“以后再没谈那少年工人”,深化了小说的悲剧性主题,小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所描写的车里的少年工人和其他乘客的处境和心境,正是战后日本悲惨社会图景的缩影。“灰色的月亮”象征着二战后在物质上陷入困乏、精神上陷入迷茫的日本社会,将它作为标题,深化了主旨,启人深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元八年秋,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石欲不战以老秦师。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抚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坚中流矢,单骑走至淮北。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
B. 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
C. 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
D. 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庙堂,文中“庙堂”与《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含义相同。
B. 左衽,为古代少数民族的服式,文中借指晋国将被少数民族统治。
C. 引,在文中指“率领”,与成语“引而不发”中的“引”含义相同。
D. 什,指集体单位,户籍十家为“什”;又指十等分。文中取后者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秦军队重兵压境,东晋京城里的人,包括谢玄,都震惊恐惧。因此,棋术一直胜过谢安的谢玄在对弈中却未能获胜。
B. 面对紧急的军情,谢安仍畅游山水,尽情玩乐。桓冲对此深表不安,认为谢安如不耽于闲适生活,将会更显得有谋略。
C. 寿阳之战正式交战前,谢石想通过不交战来拖垮前秦军队,但谢玄采用不同策略,选派精兵迅速出击,局势发生转变。
D. 眼见前秦军队慌乱后撤,苻融急忙骑马巡视,不料战马倒地,苻融也被晋兵所杀。失去主将的前秦士兵顿时溃不成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
②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14. 前秦军队众不敌寡,其作战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对战局有一定影响。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①如今大敌将要到达,(谢安)还尽情游玩,高谈阔论不止(或“谢安正在交游叙谈不得空闲”),只派遣众多未经战事的(或“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前去抵抗,(而且)我军又数量不足、力量软弱。②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
14. ①寿阳战败,前秦王苻坚登城所见“草木皆兵”,开始对东晋有所恐惧,对必胜失去信心;②不知军情,答应晋军提出的移动兵阵稍微后撤的请求,体现了主将急于求成、轻敌的心理,对局势失去把控;③前秦大败,军队撤退“风声鹤唳”,伤亡惨重,体现了士兵恐慌崩溃的心理,败局已定。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谢玄派广陵相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在离洛涧十里的地方,梁成扼守山涧部署兵阵以等待刘牢之。刘牢之径直向前渡河,攻击梁成,大败梁成。
“帅精兵五千”的主语为“刘牢之”,中间不断开,排除AB;
“成”为“击”的宾语,中间不断开,排除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庙堂,朝廷。“居庙堂之高”句意:在朝廷里做高官。
B.正确。
C.“含义相同”错误。
“引而不发”中的“引”,拉开弓。句意:拉开弓,搭上箭,不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或控制。
D.正确。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
B.“认为谢安如不耽于闲适生活,将会更显得有谋略”错,原文“闲”的意思为熟习,“将略”的意思是带兵打仗的方法、谋略。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游谈”,交游叙谈;“不经事”,未经战事,没有经验;“寡弱”,数量不足、力量软弱。
②“悬军”,孤军深入;“陈”,军阵;“者也”,判断句式。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抚然始有惧色”可知,寿阳战败,前秦王苻坚登城所见“草木皆兵”,开始对东晋有所恐惧,对必胜失去信心;
根据“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可知,不知军情,答应晋军提出的移动兵阵稍微后撤的请求,体现了主将急于求成、轻敌的心理,对局势失去把控;
根据“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可知,前秦大败,军队撤退“风声鹤唳”,伤亡惨重,体现了士兵恐慌崩溃的心理,败局已定。
参考译文:
太元八年秋,前秦王苻坚下达诏令,开始大举入侵东晋。这时前秦的军队已经非常强盛,东晋京城里的人震惊恐惧。谢玄入朝,向谢安询问应对之策,谢安一副平静的样子,回答说:“已经另有打算了。”紧接着就闭口无言,谢玄不敢再问。谢安于是就命令驾车出游山间别墅,亲戚朋友云集,与谢玄在别墅玩围棋赌博。谢安的棋术一直不如谢玄,这天,谢玄由于内心恐惧,在有利的形势下投子打劫,反而还不能获胜。谢安于是就登山漫游,到晚上才回来。桓冲对藩府参佐叹息道:“谢安有身居朝廷的气量,但不熟悉带兵打仗的方法。如今大敌临头,还尽情游玩,高谈阔论不止,只派遣未经战事的年轻人前去抵抗,而且我军又数量不足、力量软弱。天下的结局已经可以知道了,我们将要受外族的统治了!”
冬季,十月,前秦阳平公苻融等攻打寿阳。前秦卫将军梁成等率领五万兵众驻扎在洛涧,沿淮河布防以遏制东面的部队。谢石、谢玄等在距离洛涧二十五里的地方驻军,由于惧怕梁成而不敢前进。谢石想用不交战的办法来拖垮前秦的军队。十一月,谢玄派广陵相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在离洛涧十里的地方,梁成扼守山涧部署兵阵以等待刘牢之。刘牢之径直向前渡河,攻击梁成,大败梁成。又分派部队断绝了他们归途上的渡口,前秦的步、骑兵全都崩溃,争先恐后地逃向淮水,死亡的士兵有一万五千人,全部收缴了他们的武器军粮。于是谢石等各路军队,从水路、陆路相继进发。前秦王苻坚与阳平公苻融登上寿阳城观望,只见东晋的军队布阵严整,又望见了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东晋的士兵,苻坚回头对苻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能说他软弱呢!”茫然若失,脸上开始有了恐惧的神色。
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布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前秦众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苻坚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没有不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前秦的军队一退就不可收拾。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军队渡过河攻击他们。苻融驰马巡视军阵,想来率领后退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于是就崩溃了。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苻坚中了流箭,单身匹马逃到淮河以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望仙台①呈刘明府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②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③谁能识,河上仙翁④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注】①望仙台:河上公曾授汉文帝以《老子》而去,后文帝于西山筑台以望之,曰望仙台。②二陵:崤山分南北两山,相传周文王曾在此避雨。③关门令尹:关,即函谷关。令尹,即尹喜,曾任函谷关的关门令。④河上仙翁;即河上公。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兼投赠的七律,首句及偶句押平声韵,韵脚为“台”“开”“来”“回”“杯”。
B. 颔联融合古今,典雅厚重,气象苍茫,于三晋、二陵的壮阔之景中寄寓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C. 颈联写函谷关挽留老子的尹喜行踪无人知晓,河上仙翁也一去不回,虚实结合,意味深长。
D. 全诗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用典丰富恰切,意境开阔,格调雄健。
16.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此诗“一气转合,就题有法”,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5. C 16. 首联言登台之事,交待筑台之人和登临时间,“高台”即题中“望仙台”,“此日”即“九日”。领联承上写登台所见,既写台前之景,又表达怀古之思。颈联转而写人,呼应诗题中的“望仙台”,由神仙踪迹难觅引发感慨,为下联表达心愿做铺垫。尾联紧扣题中“九日”和“呈刘明府”,以陶彭泽比刘明府,表达重阳邀友畅饮菊花酒之意,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整首诗紧扣标题,转承自然,一气呵成。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虚实结合”错。此联写函谷关守尹喜已随老子西去,赠书的仙翁也不知所踪,全为诗人所发之联想,都是虚写。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诗歌首联言登台之事,交待筑台之人和登临时间,“高台”即题中“望仙台”,“此日”即“九日”。诗人登上汉文皇帝修建的高高的望仙台,凭高望远,其时正值破晓时,心情顿觉开朗。颔联写登临时远眺所见周围景色,意境开阔,气象雄浑,很有气势,同时也是感叹历史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写台前之景,又表达怀古之思。颈联继续抒发历史感慨,呼应诗题中的“望仙台”,由神仙踪迹难觅引发感慨,类似于“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之感慨,为下联表达心愿做铺垫。尾联紧扣题中“九日”和“呈刘明府”,借典故言志,借用陶渊明的典故指友人刘明府,既然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仙人踪迹难觅,还是就近去寻访刘明府吧,两人共同饮酒赏菊,一醉方休,岂不快哉。以陶彭泽比刘明府,表达重阳邀友畅饮菊花酒之意,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整首诗紧扣标题,转承自然,一气呵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并序》中选句,最恰当的一句应是“______________”。古代诗人常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如《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一句,就表现出了白居易因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苦闷。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老师有两种:一般意义上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而韩愈所定义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
(3)“东风”是我国传统诗文中常用的意象,一般指春风或春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②. 往往取酒还独倾 ③.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④.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 相见时难别亦难 ⑥. 东风无力百花残(或: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授”“惑”“受”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最近,“林黛玉发疯文学”在网络走红。网友们脑洞大开,各类生活场景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短视频平台也掀起了二次创作。有人质疑网友将林黛玉怼人的话语单独挑出来搞成经典语录,而不看这些话语在原著里的语境,有 ① 之嫌。对此,专家认为,新媒介技术的变化确实产生远离纸质阅读这样一个趋势,但尽管许多都被娱乐化,经典仍然还是经典,经典只有传播了,才有价值。
在网友对“林怼怼”的模仿热潮中,不难发现,职场话题是创作焦点。“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一句,表达的是职场人对过度加班的不满;“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则是借林妹妹之口,直言对老板空洞承诺的反感。这其中,语气也许是戏谑“发疯”的,情绪却是极其真实的。
林黛玉“花式怼人”大火的背后,折射出一些人现实中无法体面拒绝、坦言不满的无奈。很多时候,面对一些亲戚、同事、领导的无理要求,人们总是要用一些委婉的言辞包裹拒绝的意图。当“高情商”说法也无法回绝时,便只能 ② 答应下来。就这个角度而言,如今流行的犀利“林学”,其实与此前被动自我保护的“糊弄学”有 ③ 之处,它们共同传达出年轻人对缺乏边界意识、形式主义、过度内耗等行为的反感。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面对老板的加班要求,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了员工的不满,你认为这种“林怼怼”式的表达合适吗?请结合情境,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谈谈理由。
【答案】18. ①断章取义②勉为其难③异曲同工
19. 网友们脑洞大开,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于各类生活场景中,短视频平台也掀起了二次创作热潮。
20. 参考示例一:合适。①从内容上看,直接表达了对工资少、加班多的不满,真实直率。在职场中,这样的表达十分可贵,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待遇的提高、人际关系的重塑和社会的发展。②从形式上看,运用了夸张、对比和反问,突出了工资收入与加班付出极不对等的现象,痛快地表达了对老板的不满情绪和调侃意味。
参考示例二:不合适。①从内容上看,直接表达了对工资少、加班多的不满,体现了斤斤计较、心地偏狭的特点,不利于团结和谐。②从形式上看,运用了夸张、对比和反问,夸大了现实状况,强化了不满情绪和讽刺意味,显得尖酸刻薄,不得体。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结合“单独挑出来搞成经典语录,而不看这些话语在原著里的语境”可知这是不考虑原文而只截取其中一段的意思,可填“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指引用他人文章或谈话,只截取其中一段的意思,而不顾全文或原意。
②此处指无奈答应做为难的事,可填“勉为其难”。勉为其难: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
③结合后文“共同传达出年轻人对缺乏边界意识、形式主义、过度内耗等行为的反感”可知,二者功效相同,可填“异曲同工”。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也比喻方式或做法虽然不同,却收到相同的效果。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
①“各类生活场景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主语不合逻辑,可改为“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于各类生活场景中”,主语就是承前省略的“网友们”。
②“掀起了二次创作”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可改为“掀起……热潮”。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表达观点的能力。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选合适。从内容上看,“就拿那么一点工资”“24小时使唤人”直接表达了对工资少、加班多的不满,真实直率。在满是社畜的职场中,这样的表达有个性,有自我,十分可贵,很可能引起老板的注意,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待遇的提高、人际关系的重塑和社会的发展;
从形式上看,“24小时使唤人”是夸张,“一点工资”与“24小时”形成对比,“还要……”是反问,突出了工资收入与加班付出极不对等的现象,痛快地表达了对老板的不满情绪和调侃意味,充满生命的张力,个性鲜明。
若说不合适。则从反向分析。从内容上看,“就拿那么一点工资”“24小时使唤人”直接表达了对工资少、加班多的不满,直接表达了对工资少、加班多的不满,不尊重个自己提供就业机会的老板,体现了斤斤计较、心地偏狭的特点,不利于团结和谐。
从形式上看,“24小时使唤人”是夸张,“一点工资”与“24小时”形成对比,“还要……”是反问。“一点工资”有待商榷,“24小时”脱离实际,夸大了现实状况,强化了不满情绪和讽刺意味,反问语气更显得尖酸刻薄,不得体。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拒糖于千里之外”似乎已成为现代年轻人的健康共识,尤其“0糖”“0脂”“0添加”更是成了减肥者眼中的健康食品代名词。大家普遍认为糖是肥胖的祸源,因此将无糖食品当成减肥食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无糖食品强调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添加糖,但是食物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均可为机体提供能量,因此无糖食品并不等于无能量食品。对于有减肥需求者而言,除了要关注食品的含糖量, ① 。
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是显示食品营养能量值的重要窗口,主要标示食品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名称、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例如,某无糖包装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表显示糖的含量为0克,但是能量值为1900多千焦/100克,能量的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则为24%。也就是说,每100克该无糖食品中含有能量1900千焦,每吃100克该食品相当于满足一天能量需求的24%。
减肥的核心是重塑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关系, ② ,才有助于促进体重的逆增长。增加能量消耗主要是通过提高身体活动量等途径,控制能量摄入可以通过改善饮食达到。选择无糖食品只是众多膳食改善的路径之一,而过于依赖无糖食品, ③ ,将无益于体重的控制。
21. 下列误解产生的逻辑原因,与文中画线句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极少数新冠感染者因为退烧后洗澡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昏厥。所以有人认为,得了新冠,就不能洗澡。事实上,新冠感染者一般可以洗澡,如果出现低热症状,通过洗温水澡还有助于降温。
B. 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事实上,水果的甜度不仅与含糖量有关,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甜度高的水果含糖量不一定高,热量也不一定高。
C. 根据中医,“气血不足”可服用红枣、桂圆等食品改善。很多人认为,贫血患者也可多吃这些食品治疗贫血。其实“贫血”是一个西医诊断名词,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与“气血不足”并不相同。
D. 很多人认为,一个人没有生病就是健康的。其实,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既不符合有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但又没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减退等症状。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B 22. ①更要关注食品的能量值;②只有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③忽略其他减肥方法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画线句属于单一归因,以偏概全。把人体供能增肥的物质单一归结为糖类
A.轻率归纳,把极个别现象当做普遍规律。
B.单一归因,以偏概全。把水果甜度当作水果含糖量唯一影响因素。
C.混淆概念,误把“贫血”当做“气血不足”。
D.不当使用矛盾律,因为存在亚健康状态,所以生病和健康不是矛盾关系,不能做非此即彼的推论。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但是食物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均可为机体提供能量,因此无糖食品并不等于无能量食品”可知,此处应说到食品的“能量”,且与上句形成递进关系,可填“更要关注食品的能量值”;
②此处是说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关系,根据“才有助于促进体重的逆增长”可知,应是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然后使用关联词“只有”与“才”搭配,可填“只有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
③前句说到“选择无糖食品只是众多膳食改善的路径之一”,所以此处应说到其他减肥方法,根据“将无益于体重的控制”,可填“忽略其他减肥方法”。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临近春节,春运抢票大战日趋“白热化”。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机票昂贵,近年来,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增,春节去往大城市团圆成为新风尚。
“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在春节后再返回老家。对“反向春运”这种现象,大家的意见不一:
专家:“反向春运”是城乡现代化进程标志场景,意味着城乡之间紧张的对立关系出现了转折,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春节。
网友一:春节就是团圆,父母在哪;哪就是家;一家人在哪,哪就是年。
网友二: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春节气息,在这所谓的“反向春运”中,会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对于“反向春运”现象,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指出“反向春运”现象并阐释其含义;第二部分列举对“反向春运”的态度。
这道作文题的核心话题很明确:“反向春运”之辩。命题体现了思辨色彩。考生只要紧扣“反向春运”,表明态度,言之成理即可。作文材料提供的有关“反向春运”的多方观点,可供考生提炼与整合。同时预留了较大的发挥空间,话题具有不同立场角度的可辩性。考生可联系传统孝道、交际礼仪、年味风俗、乡土情结、城乡差别、过年的形式内涵等,可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和思考,合理地列出支撑所持观点的理由,观点合情理、有见地,但所叙所议都要有关“反向春运”。
比如,“反向春运”除了材料说的省钱实惠,轻松便捷,还具有其它特点:子女同样可尽孝心,腾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且还不必为乡土社会的各类人情问题而烦恼。
比如,对“反向春运”热潮的理性冷静思考:在全民抗阳的疫情背景下,城市在物质保障、医疗急救等方面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子女是否充分尊重满足父母意见,等等。
命题者还有意识地关联了《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考生若能结合相关观点(乡土性、礼俗社会、家族、血缘、地缘)来展开说理,无疑更显深度与广度。乡土性:安土重迁,具有乡土情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落叶归根”的观念根深蒂固。礼俗社会:走亲访友、聚会喝酒、收发红包等过年礼俗,既体现乡土亲情的密切,也可能给人带来经济和心理负担。家族:大家族出来的人,往往喜欢和怀念一大家子人热闹聚会的场景,不太适应城市过年的冷清与孤单,而城里孩子则不太愿意融入家族,喜欢独处。血缘社会:血缘是维系亲情的纽带,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与生俱来而无法断绝的,我们回家过年,因为故土有真正意义的“家”,她和我们血脉相连。地缘社会:城市里的血缘关系更淡漠,我们要适应和营建城市里的新型地缘关系。
写好这道作文题的关键点,在于找到让人信服的理由,从两三个角度,并形成一定的逻辑层次,佐证观点。
一、赞成反向春运的理由:省时省钱,错峰过节;别样年味,尽享天伦;促进城乡融合,避免城市“空城”;不必为走亲访友、聚会喝酒、收发红包等人情问题而烦恼;让父母体验城里过年的快乐,以“旅行”的方式,替代传统的“团圆”,让父母感受到更贴心的孝道;纾解归乡的资源焦虑,也能更大程度上释放出运力的双向潜能;城市基层工作人员每逢过年,往往更忙,无法请假,“反向春运”圆了他们的团圆梦;兼顾了亲情团聚和子女的工作事业;农民工在城里坚守岗位,以维系城市日常的正常运转,避免春节缺工;传统的乡土情结必将随着城市化进程而淡化,不必太在意过年回家,风物长宜放眼量;农村的年味也淡了,甚至还不如城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剧,从省城到县市到乡镇,都是如此,儿时记忆也消失殆尽;城乡差距在缩小,错峰往返更为便捷;可以把传统年味带入城里,城里也可以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燃烟花。
二、赞成返乡过年(不赞成反向春运):返乡过年意味着回归传统,守住年味;中国人重视乡土情结和血缘关系,老家是我们的“根”;钢筋水泥的城市,让人难以有“家”的温馨;父母分大多数习惯老家生活,来城里(异地)过年多是迁就儿女意愿,子女应充分尊重和满足父母的心愿,而不是勉为其难;可以把父母接来城里,但更多的亲人可能被忽略,比如父母的父母,其他亲情可能就要被暂时割舍;城里年味稀薄,放个鞭炮烟花还要限时限地,未免缩手缩脚;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城里可能出现用工荒,过年生活物质保障或成问题;抗阳时期,城里医院人满为患,医疗急救压力更大,费用更高;回归故土,放松心情,摆脱俗务,祭扫祖宗,是一个追本溯源、回归初心的过程。
三、父母在哪,哪就是家;一家人在哪,哪就是年;无论“返乡”还是“反向”,都只是过年的形式,要更注重春节过年的实质:有亲情,有团圆,尽孝道,享受天伦之乐;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适合自己就是好的(父母年迈,最好回家,父母健朗,反向春运),不必趋同从众;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城乡一体化加速,无论传统或是新潮,我们都要直面,并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而不是一味缅怀过去,感怀伤逝;无论是“返乡过年”还是“反向春运”,我们在乎的永远是一家几口人开心聚首,永远是那一桌父母精心烹制的团圆饭,我们的终极目的地都是温暖宜人的“家”。
行文构思上,可以概述材料,引出“反向春运”这一话题;接着解释“反向春运”的内涵,然后就“反向春运”这一现象分析其背后折射出的信息,可以从个人到社会进行分析,如“可一解事业家庭两难全的辛酸,也进一步表达了中国人对于阖家团聚的追求”“从社会角度来看,‘反向春运’也是缓解春运压力的一剂良方”;最后收束全篇,“对于亲情而言,不论正向反向,都是回家的方向。我们的目的地永远都是那一桌热气腾腾的团圆饭,都是那一片温暖有爱的避风港”。
立意:
1.别样的团圆,一样的温馨。
2.从“单向流动”到“反向春运”,年轻人扎根城市开启发展新格局。
3.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4.“反向春运”,开启春节团聚新模式。
5.“反向春运”,不论正向反向,都是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