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庙号谥号文化常识有哪些
年号用于皇帝生前,由皇帝自立;庙号是皇帝死后,被后世尊封;谥号的使用则未必仅限于皇帝,同样是人死后被后世评价,但是有明显的褒贬之分。
年号、庙号、谥号是什么
年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帝王指定。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一位帝王在位期间往往不只有一个年号,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例如唐玄宗即位初期定年号为“开元”,历史上着名的“开元之治”就是因此而名。后期改年号为“天宝”,安史之乱就发生在天宝十四年。
汉武帝在位期间,年号有12个。唐高宗在位时,年号有14个。清代的皇帝在位期间大多只有一个年号。
后世往往习惯以年号来指称某位皇帝,例如康熙、乾隆、雍正等。
庙号
庙号是帝王被供奉于庙中时所用的称谓。
在中国古代注重血缘、祭祀,人在去世以后都要进入祠堂或者宗庙,由后世子弟供奉,这也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宗族文化。放在帝王身上,就产生了这种特殊的称谓,即庙号。
庙号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当时庙号只有四种:
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
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
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祖甲)
中兴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说祖乙)
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
这些是最早出现的庙号。
商朝灭亡以后,周朝取消了庙号,所以周朝帝王有谥号而无庙号,直到西汉开始,才重新使用庙号,并且对庙号的使用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一般来说,一个朝代的开国帝王被尊称为“祖”,前面冠以“太”。“太”即“大”,是为尊称,以表敬意。例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庙号是太祖。
祖皇帝以下,多用“宗”。例如汉文帝刘恒庙号为“太宗”;汉武帝刘彻,庙号为“世宗”,汉宣帝刘询庙号为“中宗”(即刘病已)。
由于汉代对庙号的使用要求要高,因此,不是每一位汉朝皇帝都有庙号。东汉也只有三位皇帝有庙号,世祖刘秀、显宗刘庄、肃宗刘炟。
三国以降,庙号开始泛滥,几乎每一位皇帝都有庙号(除极少数早夭或亡国之君),甚至十六国时期的一些小国的君王也称“祖”道“宗”。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文帝,而不称庙号。
庙号的选字往往包含着褒贬之义,太、高、世、圣、成、仁、孝、睿等含有赞扬称颂之义,哀、思、僖等含有负面意思。
谥号
谥号是人死之后世人给予其评价的文字,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只有帝王有谥号。在古代上至帝王、后妃、官僚、士大夫,下至文人墨客都可以有谥号。
按照制定谥号者的不同,可以将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
官谥一般来说是朝廷或帝王拟定的,一般来说帝王和官僚的谥号大都是官谥。
私谥则是私人拟定的,人去世后其亲朋好友或后世敬仰者拟定,如陶渊明谥号“靖节先生”,就是私谥。
古人讲盖棺定论,总的来说,就是在人去世之后,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谥号也往往含有褒贬之义。
按照褒贬之义来区分,谥号可以分为三类: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等,都是上谥;
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怀、悼、哀、闵、思、殇,有点同情的意味,往往用在末代皇帝或者亡国之君,如崇祯皇帝明思宗。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厉、荒、幽、灵、等,都是下谥;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的用字,帝王与群臣之间有严格区别,帝王的谥号,在隋朝以前均为一字或二字,如西汉的皇帝刘盈谥惠帝、刘恒谥文帝、刘启谥景帝等。
从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字数逐渐增加,例天宝十三年,玄宗李隆基决定将先帝的谥号都改为七个字如李渊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后各代皇帝的谥号,一般都偏长,其中称冠的清太祖努尔哈赤,谥号竟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将美言懿语如此堆积,亦为奇葩。
但是,人们习惯上还是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字来称呼。例如隋炀帝杨广、魏武帝曹操。
区分年号、庙号和谥号
年号。年号起源于中国,确切的说,是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也就是说在汉武帝之前是没有年号的。从汉武帝开始,历代帝王都会给自己确定一个年号,有些帝王只有一个年号,有些则有多个。例如,明清两代帝王的年号都只有一个,康熙、雍正、乾隆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年号;而唐朝的皇帝则十分任性,他们给自己弄出来很多个年号,唐高宗李治有多达14个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等等都是唐高宗使用过的年号。年号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用于纪年。一般改元从皇帝下诏的第二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古代纪年的时候,往往就用当朝皇帝的年号来纪念,比如说唐朝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其中天宝便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天宝十四年就是天宝这个年号使用的第十四年,在这一年爆发了安史之乱。
庙号。早在商王朝就已经开始使用庙号,但是周王朝推翻商王朝之后便废除了庙号,直到汉朝又重新被使用,在这期间,庙号被废止了将近一千年。庙号的使用,通常是在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被后世追尊的名号。例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等等,这些称呼都是庙号的称呼。通常情况下被称为太祖的,多是开国皇帝或者被追封的庙号。例如汉太祖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魏太祖曹操则是被曹丕追封的庙号。仅次于太祖的庙号是太宗,通常情况下称为太宗的都是王朝的继任者,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继任者;清太宗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继任者。
谥号。一个历史人物死后,为了对这个人物进行盖棺定论,我们会使用谥号来概括。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谥号并不是皇帝的专利,帝妃、诸侯、大臣死后也可以使用谥号。谥号自周王朝便已经开始使用,秦始皇时期废除谥号,汉朝开国之后重新恢复使用。例如周幽王的幽字、郑庄公的庄字,都是谥号。谥号有褒贬之分。历史上美谥有如下几个字: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这些字都含有褒义;同样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此外还有一类谥号称为平谥,有如下几个字:怀、悼、哀、闵、思、殇,这些谥号有同情的意味在里面。由于历史上的人物谥号的字数都比较多,所以我们通常并不使用谥号称呼他们,而是使用庙号或者年号来称呼他们。例如唐朝皇帝李世民,年号是贞观,庙号是太宗、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