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只此青绿》《忆江南》:宋韵文化的当代呈现
2022年,央视“春晚”已经办了四十届。作为全球华人的共同期盼,它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雅俗共赏。雅者赏其质,俗者乐其澜,每一个人对“年味”的感受都可以在一台晚会中得到满足,情感有共鸣,诉求有回应,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的“联欢”本意。
而宋韵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雅俗共赏,如词曲、评话、杂剧、皮影等中国传统大众文艺,均出现于宋代。不离烟火气,这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独特韵味,它不把“文艺范”置于高雅的“云端”,而强调世俗生活中自有真谛,知者自知,不待外求。如今的“春晚”,就把这一韵味发挥得恰到好处。
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都可谓宋韵的典范之作。黄公望生于宋末,深受宋韵熏陶。他们笔下的山水,并不全然一派高远清逸,而是在山水间蕴含着村落、楼阁、渔船,蕴含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典范。这种典范在春晚上被演绎为创意音舞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便把其中“雅”的一面趋向了“俗”化。为今人理解古人,追慕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在节目中,绿水青山化为曼妙的舞者,层峦叠嶂是高高的发髻与轻盈的身姿;行者樵夫渔父并怡然自得,垂钓、担柴、行旅与吟诵之中都透露着诗意与仙气。这种文艺范不离世俗味,又超越了世俗味。特别是《忆江南》中,以当代文艺大家扮演古代文艺大家,让今人熟悉的两岸影视明星出现在一个画框之中,由俗入雅。平淡间有无限深情,日常生活中蕴藏人生真趣,令人不禁拍手:这就是宋韵的文艺范。
把古画转化为文艺节目,是把平面转化为立体,使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这种转变本身,就是化雅成俗的显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宋韵文化的沉浸感也得到了富有技术性的当代表达。
所谓“沉浸感”,在绘画中可以名为“空间意识”。观《富春山居图》最为人称道者,莫过于其散点透视带来的沉浸之感,人观画如在画中,人随景移,又阔大高远,使人失却在景中;而《千里江山图》的独特在绢本设色,以青绿山水呈现江南风貌,有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又有捕鱼、驶船、游玩、赶集。这种动静结合,人景同一的空间意识,以宋人郭熙《林泉高致》中的名言论,即“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富春山居图》与《千里江山图》无疑都是妙品,只是其妙何以体现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今人对此种理论概括,难免有隔靴搔痒之痛。
而春晚的节目《只此青山》与《忆江南》就把这种沉浸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舞蹈《只此青绿》不但化人为山,以山作人,还把《千里江山图》变为整个演播大厅声光电的山水屏,曲折典雅;《忆江南》更将“家在富春江上”的生存体验通过演员的直接演绎,表现为毫无阻隔感的“诗意地栖居”,使中华美学的韵味扑面而来。其实,人们对宋韵并不陌生,陆游、苏轼的诗词可谓妇孺皆知。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是沉浸式审美体验得以生发的重要缘由。
中华传统美学,不只是挂在墙上的阳春白雪,更是百姓日用浸染其间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在宋代,它就是丝绸、茶酒、瓷玉、园林,就是饮食、服饰、花饰、香道,就在普通人的寻常生活之中。今人传承中华传统美学,要紧的也是打造这种富有当代生活气息的“文化”——一种令人愿意长久沉浸其间的文化。
《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都以“山”和“水”为题,都聚焦江南,都以人同天地和谐共生的景象为表现对象。这是中华美学精神的至高境界,是在雅俗共赏的尘世间另立出一个生态的乌托邦。陶渊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就是这种生态观的朴素表达。
《只此青绿》用人做山体,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呈现。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都是这种意境的表达。而《忆江南》开篇即说“富春山水非人寰”,更是把自然天地当做超拔于尘世的仙境加以礼赞。它不是“人寰”,却又在“人寰”之中。中国人寄情山水,亦不是要避世苦修,求得清誉,而只是打柴钓鱼,看“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在这些千姿百态的山水中,体认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在宋韵文化的表达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绝不仅是要保护环境那么简单。苏轼任杭州通判,巡查富阳,写下《行香子·过七里濑》,时年三十七岁;陆游结束军旅生涯,返回山阴,路过桐庐,写下《鹊桥仙·一竿风月》,时年四十六岁。要体会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那种天人合一之境界,没有相当阅历和积累是不行的。《只此青绿》与《忆江南》以复杂的现代媒介技术为内里,呈现出的却只是简简单单、繁华落尽的姿态、诗词和演技,极富意涵地将宋韵文化于最精美繁复中返璞归真、洗尽铅华的感觉表现了出来。
作者:林玮(浙江大学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系主任)来源:光明日报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希孟和黄公望的笔下的山水,并不全然一派高远清逸,而是在山水间蕴含着村落、楼阁、渔船,蕴含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典范。
B. 在节目中,绿水青山化为曼妙的舞者,层峦叠嶂是高高的发髻与轻盈的身姿;行者樵夫渔父并怡然自得,他们的动作中都透露着诗意与仙气。
C. 《只此青绿》与《忆江南》以简简单单、繁华落尽的姿态、诗词和演技,极富意涵地将宋韵文化中返璞归真、洗尽铅华的感觉表现了出来。
D. 我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学,就是要打造这种富有当代生活气息的“文化”——一种令人愿意长久沉浸其间的文化。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都以“山”和“水”为题,都聚焦江南,都表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至高境界,即人同天地和谐共生。
B. 《只此青绿》和《忆江南》是对《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的演绎,这种富有创意的演绎为今人理解古人,追慕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C. 《忆江南》中,以当代文艺大家扮演古代文艺大家,让今人熟悉的两岸影视明星出现在一个画框之中,由俗入雅。《只此青绿》不但化人为山,以山作人,还把《千里江山图》变为整个演播大厅声光电的山水屏,曲折典雅,由俗趋雅。
D. 《只此青绿》用人做山体,《忆江南》开篇即说“富春山水非人寰”,都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呈现,都能体认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3. 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
A. 2022年春晚中的相声——《欢乐方言》,也能体现”不离烟火气”,不把“文艺范”置于高雅的“云端”,强调世俗生活中自有真谛的美学精神。
B. “人在画中游”,是观画沉浸感的体现。《富春山居图》与《千里江山图》都给人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
C.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动态《清明上河图》,把平面古画转化为立体,使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
D.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同样能体会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那种天人合一之境界。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就是要打造这种富有当代生活气息的‘文化’”错。依据原文中“今人传承中华传统美学,要紧的也是打造这种富有当代生活气息的‘文化’”可知,“要紧的也是”是重要的意思,D把它换成“就是”,太绝对了。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都表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至高境界”错。依据原文中 “《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都以“山”和“水”为题,都聚焦江南,都以人同天地和谐共生的景象为表现对象。这是中华美学精神的至高境界”可知,这种“以人同天地和谐共生的景象为表现对象”的艺术特色,表现出中华美学精神的至高境界。选项中偷换了概念。
C.“由俗入雅”错。依据原文中“舞蹈《只此青绿》不但化人为山,以山作人,还把《千里江山图》变为整个演播大厅声光电的山水屏,曲折典雅”可知,是由雅入俗。
D.“都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呈现”错。抑菌原文中“而《忆江南》开篇即说‘富春山水非人寰’,更是把自然天地当做超拔于尘世的仙境加以礼赞”可见,这是对自然的赞美,不是艺术呈现。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把平面古画转化为立体,使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错。依据原文“把古画转化为文艺节目,是把平面转化为立体,使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可知,世博馆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只是画中人物在画面上动态形式呈现,并不是三维空间的立体呈现。
故选C。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三五”期间,中央国家机关创新绿色出行方式,积极引进了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建设和提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9月12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包括加强现有居民区设施改造、规范新建居住区设施建设、做好工程项目规划衔接等多项措施。
《通知》提出,根据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及应用推广情况,按“适度超前”原则,供电企业要积极推进现有居民区停车位的电气化改造,确保满足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用电需求。对专用固定停车位(含一年及以上租赁期车位),按“一表一车位”模式进行配套供电设施增容改造,每个停车位配置适当容量电能表。对公共停车位,应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及电动车用户的充电需求,开展配套供电设施改造,合理配置供电容量。国家对居民区停车位的电气化改造酌情给予专项建设基金等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要统一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施工便利。
在规范新建居住区设施建设方面,《通知》提出,支持结合实际条件,建设占地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机械式与立体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鼓励探索居住区整体智能充电管理模式;新建或改扩建住宅项目按规定需配建充电基础设施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发相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要严格执行配建或预留充电基础设施的比例要求。
《通知》同时提出,分批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重点城市开展试点示范。各地发展改革(能源)主管部门要会同房地产(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制订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综合试点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
(摘编自《能源新观察》《四部委发文促居民区充电桩建设鼓励智能充电模式》,有删减)
材料二: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多重考验,多家新能源车企不仅产销量逆势上扬,还受到资本市场高度青睐。多家企业开发并使用了自己的动力总成(车辆产生动力并传至地面的一系列组件),一些核心零部件、应用软件已逐步实现国产化。
大浪淘沙后行业“头部效应”显现,多个车企抓住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契机,通过自主创新脱颖而出。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告诉记者,高峰时期造车“新势力”多达数十家,到现在只有位居“头部”的少数几家企业实现了批量交付。从发展形势看,几家“头部企业”的生存危机已基本解除。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兴起,汽车产业已从传统工业转身为高新技术装备起来的高科技产业。瞅准这一市场蓝海,中国一批高科技互联网企业纷纷投身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虽然去年以来,由于汽车行业整体低迷,加之补贴政策退坡、共享出行等运营车辆市场提前透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下滑,但在一批“头部企业”带动作用下,如今,新能源汽车产销重回快轨,9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7.7%。
(摘编自《华声晨报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弯道赶超”》,有删减)
材料三:
今年11月,工信部对外公布,在近期对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3个类别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监督检查中,共有25家企业的27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生产一致性是指实际生产销售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问题。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共涉及9家企业的9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和保护功能、行李箱容积、轮胎规格、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眼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步从政策扶持阶段,向市场化阶段过渡。据统计,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持续走强,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的新能源车业务,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考虑到新的市场形势,今年8月,工信部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放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市场活力。
业界人士则认为,工信部对于新能源车生产一致性的强监管,是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确保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的重要方式。在通告中,工信部也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保障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
(摘自搜狐网《存在生产一致性违规问题工信部约谈25家新能源车企》,有删减)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建居住设施建设的规范应符合经济、高效、节约资源的理念,相关部门在审核工程规划时应严格把关。
B. 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虽然汽车行业整体低迷,但并未对能源行业产生不良影响。
C. 只有几家新能源车企,抓住了发展契机,进行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就目前发展势头来看,基本实现了生存脱困。
D. 过去的汽车市场低迷并未让投资者对新能源车企丧失信心,相反,中国一批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已经投入到新能源汽车向高科技产业靠近的合作发展中。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增加新能源车占比,中央国家机关将创新绿色出行方式,积极引进了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建设和提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
B. 对于“一表一车位”的改造,地方政府应要统一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施工便利并给予一定资金。
C. 多家企业开发并使用了自己的汽车组件,部分部件、应用软件已逐步国产化。
D. 在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示范时,各地相关部门应制定出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综合试点建设方案,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6. 政府促进中国新能源车行业良性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4. B 5. C
6. ①适当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②加强对新能源车企业生产一致性的监管;③支持新能源车设施建设。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的能力。
B.“但并未对能源行业产生不良影响”错误,根据原文“虽然去年以来,由于汽车行业整体低迷,加之补贴政策退坡、共享出行等运营车辆市场提前透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下滑,但在一批‘头部企业’带动作用下,如今,新能源汽车产销重回快轨,9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7.7%”,说明我国因新冠肺炎疫情对新能源行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将”错误,已然说成未然,材料一原文为“中央国家机关创新绿色出行方式”,是已然。
B.张冠李戴,“统一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施工便利并给予一定资金”是“对居民区停车位的电气化改造”,而非对“一表一车位”;是“国家……酌情给予专项建设基金等政策支持”,而非“地方政府”“给予一定资金”。
D.“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错误,根据原文“各地发展改革(能源)主管部门要会同房地产(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制订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综合试点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的是“各地发展改革(能源)主管部门”和“房地产(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根据题目要求政府所需采取的措施集中在材料一和材料三,因此,考生应对这两则材料进行文本细读。
根据材料一:“《通知》提出,根据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及应用推广情况,按‘适度超前’原则,供电企业要积极推进现有居民区停车位的电气化改造,确保满足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用电需求”,说明政府要建设支持新能源车的设施以满足新能源车的使用。
根据材料三:“考虑到新的市场形势,今年8月,工信部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放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市场活力”,说明政府要放款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准入门槛,释放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活力。
根据材料三:“业界人士则认为,工信部对于新能源车生产一致性的强监管,是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确保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的重要方式。在通告中,工信部也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保障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说明政府应对新能源车生产一致性的强监管,加强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保障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
综上所述,整理答案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房子
孙道荣
①没想到,十几年后,我和老黄、老刘又成了邻居。
②我们三人,原来在一个单位工作,赶上了福利分房末班车,三人同时分到了房子。同一幢楼,同一个单元,同一层。一梯三户,老黄家在东边,老刘家住西边,我呢,住中间。
③那时候,我们都还年轻,经常在一起串门,喝酒,谈人生,梦想着赚大钱。
④后来,单位垮了,我们各谋出路。
⑤虽然还是邻居,但碰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人生不易,大家都拼命地讨生活,已经没有多少闲情喝酒聊天了。
⑥一日,老黄忽然来敲门,告诉我,他把房子卖了。
⑦我问他,为什么卖房子?他说,他将工作辞了,打算自己创业,可是,启动资金不够,思来想去,只有卖掉这套房子。他说,房子卖了20万,不多,但加上之前的一点儿积蓄,勉强够了。
⑧我说,房子卖了,你一家四口住哪儿?他那时刚刚生儿子不久,乡下的老母亲和他们住在一起,帮他照看孩子。
⑨老黄说,没事儿,我跟妻子商量好了,就住在厂里。他想尽办法,弄了一块地,投资搞了一个小加工厂。
⑩我摇摇头,同情地说,那你今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老黄激动地说,没事儿,创业嘛,哪能怕吃苦呢。我跟老婆拍胸脯说过了,等我将来挣到大钱了,一定买一套大房子好房子,让她享享福。
老黄搬走了。搬家那天,我和老刘去帮忙,临别的时候,我们三个大老爷们儿,眼眶都湿湿的。
老黄搬走后,偶尔有他的消息,有说他的厂快撑不下去了,也有说他幸运地接到一笔大单,生意开始红火起来了。虽然同在一城,但各忙各的,也就渐渐淡忘了。
过了几年,老刘也搬走了。
搬家前一天,老刘请我过去喝告别酒。老刘告诉我,他把这房子卖了,刚好够首付,在新区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新房子。不知道是不是酒精的作用,老刘的脸红扑扑的,激动地对我说,这个老小区,已经没希望了。你看看,还有几个有钱人住在这鬼地方?兄弟,听我一句话,跟哥一样,把这老房子卖了,咬咬牙,贷款买套新房子。我们那个新区还有房源,我们再做邻居。
我摇摇头说,我在单位收入不高,像你一样去贷款,我怕自己连房贷都还不起。算了,我还是守着这老房子,安生过日子吧。
老刘拍拍我的肩膀说,兄弟,胆子要大一点儿,不然,你就守着这老房子等死。你看看我买的那个新区的房子,简直一天一个价,我买的时候,6000元一平方,这才一个多月,已经快涨到7000了,以后肯定还得噌噌往上涨,再不下手,就真的迟了。
老刘最终没说动我,我觉得,有个房子住就行了。
老黄和老刘都搬走了。
他们两家的房子,新房东住了没几年,也先后置换了房子搬走了。从此,我的邻居,就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只有我一家一直住在这儿。
有一次,在大街上遇到以前单位的工会主席,从他那儿得知,老黄的生意做得挺不错的,赚了不少钱;而老刘呢,前两年将新区的房子卖了,又置换成了新城一套更大更漂亮的房子。工会主席感叹说,他们都越混越好了,听说你还住在原来单位分的旧房子里?我讪讪地笑了笑。
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着。
忽一日,有人敲门,竟然是老刘。老刘激动地说,我们又做邻居啦!
我一脸茫然。老刘指着我家东边说,我将新城的大房子卖了,卖了300万,正好买下了以前老黄家的房子。
我诧异地看着他,你疯啦,花300万买这个破房子?
老刘幽幽地说,没办法,儿子马上要读初中了,这里是全市最好的学区,房子虽然破旧,但是学区好,所以价格特别贵。老刘说,我在房子上折腾了这么多年,从当初不到20万的价格,换成了现在300万的房子,却没想到,到头来还是回到这儿和你做邻居。就这样,老刘又成了我的邻居,只是原来住我家西边,现在住在了东边。
又一日,门外响起鞭炮声,开门看,是有人搬家。走在前头的人好面熟,老黄!我问老黄,你、你怎么帮人搬家?
老黄看见我,也一脸诧异,你怎么还住在这儿?
这时,老刘也打开了门看热闹。一聊才知道,老黄不是帮别人搬家,是他自己搬家。他说,女儿马上要念初中了,这套老房子学区最好,正好原来老刘家的房子要出售,他就将加工厂卖了,又将现在住的房子也卖了,正好凑够了买这老房子的钱。
老刘,老黄,还有我,我们又成邻居啦。
原载于《喜剧世界》2017年第9期,选载于《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9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时候,我们都还年轻,经常在一起串门,喝酒,谈人生,梦想着赚大钱。”这一段文字写出我们年轻时生活轻松,毫无压力,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 老黄搬家的那一天,我和老刘都去了帮忙,临别的时候,三个大老爷们儿眼眶湿湿的,大家心里都有不舍,同时也担心老黄创业的艰难。
C. 小说语言浅显明了,通俗易懂,于平淡中讲述普通百姓为了房子劳碌奔波的真实生活。特别是十几年后,老黄、老刘为了孩子读书花高价买原来的房子。
D. 小说采用首尾呼应的结构,看似平常,其实蕴含深意。年轻时的邻居,兜兜转转十几年,又成了邻居,深刻揭示主题。
8. 分析小说第21段的作用。
9. 小说中“我”是个怎样的人?“我”对待房子是什么态度?你怎么评价这种态度?
【答案】7. B 8. ①内容上看,写出了我从工会主席口中知道了老黄和老刘的近况,②既回答了前文关于老黄生意如何的疑虑,又为后文他们有钱重新买学区房埋伏笔;③从情节安排看,这一段文字的叙述,让小说的情节有微澜,更进一步突出“我”对房子的态度。
9. ①“我”安于现状,不从众,不艳羡别人。
②“我”始终认为有房子住就行(房子是用来住的)。
③我认同“有房子住就行”,没必要为了房子而辛苦劳累,也不能让自己成为一辈子的房奴。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同时也担心老黄创业的艰难”错误,在文中没有根据,“大家眼眶湿湿的”只是不舍。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结合“在大街上遇到以前单位的工会主席,从他那儿得知,老黄的生意做得挺不错的,赚了不少钱;而老刘呢,前两年将新区的房子卖了,又置换成了新城一套更大更漂亮的房子”可知,老黄做生意赚了不少钱,老刘将新区的房子卖了,又置换了一套更大更漂亮的房子。这一段文字,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是对前文有人关于老黄的厂子到底如何的疑虑的回答,也为后文他们有钱花高价买学区房,又和“我”成为邻居埋伏笔。
并且,这段文字中,“工会主席感叹说,他们都越混越好了,听说你还住在原来单位分的旧房子里?”再一次说到“我”还住在原来的房子里,然后“我”讪讪地笑了笑,让小说的情节有微澜。再一次,从更深的角度表明“我”对房子的态度——房子是用来住的。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和评价观点态度的能力。
小说的时间跨度很大,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从单位分房到房产市场化,又直面房价猛涨的近几年。而在这个变化中,“我”一直住在单位的老房子里,对老黄的“卖房创业”和老刘的“改善住房”,“我”始终没有动心,可见,“我”满足于现状,特别是,听到工会主席讲老黄赚了钱、老刘换了大房子后,“我”只是讪讪地笑了笑。说明,“我”不艳羡别人,“我”始终认为有房子住就行,房子是用来住的。
小说用平淡的语言,叙述大众十分关注、百姓十分关心的房子问题,其中“我”对房子的态度,更是引人深思。我认同“有房子住就行”,只要够住,有家人的陪伴,一日三餐是温暖的、温馨的,就行了,没必要追求豪华,房子本来是为了我们服务的,如果一味的追求豪华,那我们真的成了“房奴”了,那就本末倒置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①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 韩愈传》)
【注】①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B. 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C. 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D. 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11. 对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称号,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B. 掾曹,古代指分曹治事的属官。汉以后中央及各州县皆置掾史,分曹治事。
C. 法门寺,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1700多年历史。
D. 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
12.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曾先后做过宰相董晋的幕府任巡官和徐州张建封幕府的宾客佐僚。
B. 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对宫市弊端,韩愈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官。
C. 元和年间,韩愈随裴度平定淮西,获升迁,还奉诏写了《平淮西碑文》。但李愬对碑文内容不满。
D. 韩愈和张籍关系好。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2)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
(2)(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达十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他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粗鄙,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其饯行,在序中称呼裴均的字。
“锷”是裴钧之子,“均子锷凡鄙”为主谓结构的句子,“近者”为副词,作状语修饰下文,故“均子锷凡鄙”与“近者”应断开,故排除BD;
“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结构不完整,“荆南节度使裴均”与“馆之颇厚”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C。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法门寺,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错。由原文“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可知,法门寺在凤翔,唐代凤翔是今天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在今天的宝鸡市。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就像对待奴仆一样”错。原文“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意思是说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应为韩愈对待豪门权贵就像对待奴仆一样。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从父兄”,指的是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俟”,等待。
(2)“大抵”,大都、总是;“弘奖”,大力劝勉、奖励;“为事”,作为自己的职责;“内外”,指内外亲戚。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随即韩愈考中进士科。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撤除后,徐州张建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后改任江陵府掾曹。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拜授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搜集他过去的事情,说他以前降职任江陵府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他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粗鄙,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其饯行,在序中称呼裴均的字。这一议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原因韩愈改任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他上奏请韩愈任行军司马。淮西和蔡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宪宗还下诏命韩愈编写《平淮西碑文》,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了裴度的事迹,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愬功劳为第一,所以李愬对碑文不服。李愬的妻子经常出入宫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并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碑上。
凤翔法门寺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手指骨,可以书写经文传布佛法,三十年开启一次,塔开时便年丰人泰。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圣上命中使杜英奇带领宫女三十人,手持香料鲜花,前往临皋驿迎接佛骨。从光顺门进入皇宫,留在宫中三日,然后送往各寺。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奔走迎送,施舍钱财,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便上疏劝谏这件事。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后来韩愈虽然显贵,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招入家中的十有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达十人。
长庆(穆宗年号)四年十二月韩愈去世,死时五十七岁,朝廷追赠韩愈礼部尚书的官职,谥号为“文”。
(节选自《旧唐书 韩愈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千秋岁引·秋景
王安石【1】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2】,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3】,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释:【1】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主持了“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2】楚台风:楚王游兰台时曾赞“快哉此风”。【3】华表语:曾有得道之人在华表柱上唱“去家千年今来归”。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派秋声入寥廓”,用“一派”形容秋声,道出了秋声的悠远哀长,写出来空间的广度。
B. “楚台风”,“庾楼月”用典,以清风明月指昔日游赏之快。
C. 下阙直言被名利束缚,被世情俗态耽搁了生活。终辜负红颜,未能兑现当初的期约。
D. 这首词以沉郁悲伤的语言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意致清迥,言近旨远。
15. 明文学家 卓人月在《古今词统》中写道:末句不言愁,使人自愁。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末句是如何写愁的?
【答案】14. D 15. ①以实写虚, 用三组动词写梦醒回到现实,酒醒面对现实,每每思量着此情此景,更添愁绪。
②引起联想,酒醉梦时,是要忘却心头的烦恼,一旦梦回酒醒那忧思离恨会更深。
③用“时、后、着”三个动态助词,写出内心愁情无法排解,时时萦绕。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这首词以沉郁悲伤的语言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错误。全词的语言风格轻倩典雅,并不是沉郁悲伤。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词末尾三句“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写当睡梦觉来时、酒醉清醒后,我细细地思量着这一切。以实写虚, 酒醒面对现实,每每思量着此情此景,更添愁绪。
引起联想,梦和酒,令人浑浑噩噩,暂时忘却了心头的烦乱,然而梦终究要做完,酒也有醒时。一旦梦回酒醒,那忧思离恨是更深地噬人心胸。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中的“时、后、着”三个动态助词,写出内心愁情无法排解,时时萦绕。人生本是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上说只有从梦中醒来的人才知道原先是梦。而世情浑沌,众人皆醉,只有备受艰苦如屈原才自知独醒。因而,此处的“梦阑酒醒”正可视为作者历尽沧桑后的憣然反悟。
(三)情景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井底之蛙无法想象天空的无边无际,就像《逍遥游》中,蜩与学鸠也无法理解大鹏鸟的飞翔,笑之曰:“_________________?”斥鴳也同样笑之曰:“ ________________?”
(2)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__”,是浔阳江边送别的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________________”,是脱却苦闷的月。
(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总能给人带来一种安宁美好,特别是武陵人忽然遇到桃林时,那溪水两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让人神往。
【答案】①.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②. (而)彼且奚适也③. 别时茫茫江浸月④. 一尊还酹江月⑤. 芳草鲜美⑥. 落英缤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奚”“彼”“浸”“尊”“酹”“缤”。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塞罕坝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北部,是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______地带。
从建立伊始,塞罕坝机械林场就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进驻塞罕坝的首批369人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4岁,大中专毕业生约占总数的40%左右。此后,一批批年轻的大学生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如今,不少具有高学历的90后、95后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继承前辈艰苦创业的精神,让“美丽高岭”愈发______。
从之前风沙肆虐的荒山秃岭,( )、扎根于此、______,以无畏的勇气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建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现在,塞罕坝的新生代逐渐成长为林场的中坚力量,他们牢牢握紧守护绿色的“接力棒”,继承祖辈父辈把荒山秃岭______成“华北绿肺”的伟大事业。继续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新路,切实发挥“地球卫士”的作用,让青春在接续奋斗中出彩。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过渡 郁郁葱葱 久久为功 修复
B. 过渡 朝气蓬勃 水滴石穿 修复
C. 过度 朝气蓬勃 久久为功 还原
D. 过度 郁郁葱葱 水滴石穿 还原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到今天茫茫林海的绿波涌动,几代塞罕坝人怀揣梦想
B. 到今天绿波涌动的茫茫林海,几代塞罕坝人怀揣梦想
C. 到今天茫茫林海的绿波涌动,怀揣梦想的几代塞罕坝人
D. 到今天绿波涌动的茫茫林海,怀揣梦想的几代塞罕坝人
19. 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进驻塞罕坝的首批369人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4岁,大中专毕业生约占总数的40%。
B. 进驻塞罕坝的首批369人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4岁,大中专毕业生占总数的40%左右。
C. 首批进驻塞罕坝的369人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4岁,大中专毕业生约占总数的40%。
D. 首批进驻塞罕坝的369人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4岁,大中专毕业生约占总数的40%左右。
【答案】17. A 18. B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
“过渡”:事物发展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过度”:超过适当的限度。
本句语境是强调塞罕坝是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一个转换连接地带,因此应选用“过渡”合适;
“郁郁葱葱”:形容气象旺盛美好。“朝气蓬勃”: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一般指人。
此处是形容塞罕坝现在的风貌,因此应选用“郁郁葱葱”合适;
“久久为功”:意为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水滴石穿”:指水滴不断地滴,可以滴穿石头;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难能的功劳。
此处是说几代塞罕坝人扎根这里建设,强调持久不息的建设,不是强调细微力量的凝聚,因此应选用“久久为功”合适;
“修复”:修理使恢复完整。“还原”:意思是指事物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或形状。
此处是说把荒山秃岭通过人们的建设修整,恢复成“华北绿肺”,强调外力修整,因此应选用“修复”合适。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依据前文“从之前风沙肆虐的荒山秃岭”可知,下句主语也应该是一个地点名词,才能和“荒山秃岭”对应,因此应选用“茫茫林海”更合适,据此排除AC;
后文是“扎根于此、久久为功”,且空后标点为顿号,由此可知前句也应是和后句对应的并列词语“怀揣梦想”,由此可排除D。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进驻塞罕坝的首批369人队伍”定语位置错误,多重定语一般顺序为:①领属、时间、处所②指称、数量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因此“首批”应放在“进驻塞罕坝”之前,由此排除AB;
“大中专毕业生约占总数的40%左右”中,“约”和“左右”重复,应去除一个,由此可排除D。
故选C。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在《人世间》这部作品中,梁晓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不再指向某个单一的社会阶层和某一特定的人群,。他从自己熟悉的城市贫民区的底层生活写起,然后一步一步发散到社会的其他阶层和人群,写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写人与人之间的纠缠,写人生的悲欢离合,紧扣住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一基本线索,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社会现实的丰富和生动。
这部作品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希望。他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明白两个人生道理,,作为导演和主演的你时不时要停一停,这不是懈怠,不是迷茫,而是缓一缓,静一静,问一问,当初为什么出发、方向有没有跑偏、目标有没有接近。停下来是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让理想充实自己的皮囊,让修养和知识同步成长。二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时代怎样变迁,都要努力做一个好人。因为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作为人本身,更应该。尽管,这个星球有光明也有黑暗、有纯净也有肮脏。但是,“更美好”,这个愿望从来没有被善良的人们放弃。向善而行,永远是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完美契合的平行轨道。
20.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 仿照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以“静下来”开头,另选话题,续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字数大致相等。
【答案】20. (1)而是面向普天之下芸芸众生(2)一是生活是独属于自己的剧本(3)向善向美
21. 静下来是让心灵聆听世界的声音,让目标照亮远方的道路,让荣耀与信念一起沉淀。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从前文“不再指向某个单一的社会阶层和某一特定的人群”可知,《人世间》这部小说面向的是各个阶层,也就是天下的芸芸众生。故可以填入“而是面向普天之下芸芸众生”。
第二空,从后文“作为导演和主演的你时不时要停一停……”可知,这里的意思是“你”自己既是你自己生活中的演员又是导演,是你自己主导着自己的生活,而你的生活就应该是属于你自己的剧本,又根据“他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明白两个人生道理”和“二是……”可知,此处应填入“一是生活是独属于自己的剧本”。
第三空,从前文“都要努力做一个好人”可知,填入内容应是关于好人的品质的,也就是追求善和美,故可以填入“向善向美”。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本题要求以“静下来”开头,另选话题,续写三个句子。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字数大致相等。先分析画线句“停下来是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让理想充实自己的皮囊,让修养和知识同步成长”的句式修辞等特点。
从句式上看,此句采用了“是让……+动宾短语”“让……+动宾短语”“让+(名词)和(名词)+动词”的三个句子,构成排比句;
从修辞角度分析,句中描写的对象是“灵魂”“理想”和“修养和知识”,与之搭配的动词(短语)分别是“跟上脚步”“充实皮囊”“成长”,而这几个动作都是由人发出的,因此这里运用了比拟的修辞。
再从语意上分析,几个句子交代了“停下来”的意义,也就是能够使自己成长,充实。
所以仿写时,也要注意语意、句式、修辞这几个角度,同时注意字数也要大致相等。
先理解“静下来”这个词,人唯有静下来,才能理清思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够看清外来的路,能够冷静的思考分析,从而有更好的人生。因此可选取“心灵”“目标”“荣耀与信念”等来入题,让心灵静下来,倾听世界的声音,让目标照亮前路,让信念更加坚定,最后用上前面分析的句式特点,使用比拟的修辞,形成答案即可。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位作家曾说过: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懂得父母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允许孩子的平凡。
这段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专题: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