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意义30个字 简短介绍
元旦是新年的开始,象征着新生,是一种对冉冉升起希望的寄托。“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元旦的意义
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旦”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着新生,是一种对冉冉升起希望的寄托。
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芦,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文俗方面:扭秧歌、踩高跷,东北二人转,都会在庙会上接连表演。天津剪窗花,贴对联,文娱活动应接不暇。山东在元旦这一天学生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以期待来年金榜题名。
元旦的由来
每年阳历的1月1日为元旦,“元”表示开始,“旦”表示日,即“初识的日子,新的一年的第一天”。现在的元旦是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
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
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公元1911年,***领导的辛亥革命,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
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元旦有很多民俗习惯,比如吃团圆饭,拜年,新年贺词、贴对联,贴窗花、穿新衣等等,不过元旦和春节相比,重视程度上还是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