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周作人在《美文》中倡导写作“叙事与抒情”的“艺术性”美文开始,一百年间,不同时期的散文各有特色。同时,什么是散文、何为散文的审美规范等语题被反复探讨。新时期以来,散文的文体地位得以提升,但“散文美学”体系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厘清,其中关于散文创作如何走出过度抒情的困境,就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讨的话题。
中国现代散文借鉴外来资源,并继承明清小品文的写作风格,形成自己的审美规范。现代散文诞生后,情感性成为散文首要的审美要素。对于抒情,作家汪曾祺曾经写道:“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特点,是过分重视抒情。散文的天地本来很广阔,因为强调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围弄得狭窄。过度抒情,不知节制,容易流于感伤主义。”这个观点富有代表性,即散文世界欠缺进一步开掘,需要在通过写人记事、写景咏物表现情感、情趣、意境之外,获得更开阔的空间。
新时期至今,散文创作总体上逐步摆脱了过度抒情的弊病,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与艺术技巧的运用上不断拓展,经历了“独语体”散文重现、文化散文繁荣,还出现过“新散文”“在场主义散文”“非虚构文学“等或长或短的创作潮流。其中,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散文与新世纪的非虚构文学拓宽了散文的主题表达和艺术空间。前者在个人话语与公共领域之间找到衔接点,扩大写作领域;后者寻求散文与其他文体技巧之间的沟通,开阔了艺术视野。
文化散文将历史意识引入散文,赋予散文文化的品格。承载千年大历史是读者时文化散文的最初认知,由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开拓。今天,文化散文已不囿于大历史书写,引申出众多向度,比如红色文化、女性文化、生态文化等。非虚构文学给散文带来了技术操作层面的冲击。散文创作也在文体跨界中实现新的开拓,不只记叙、描绘个人的往日亲历,状写情感世界的丰富性,还采用调查采访、查阅文献材料等方式,或者用对话、场景呈现现场,或者融入合理想象进行艺术编织。
散文终究还是散文,即使是非虚构文学也申明散文具有某些不可逾越的文体特征,而缺少个性情感精神透视的文化历史属于学术专著。散文来自作者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打动读者的是其内在的生命意蕴。以生态散文为例,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之所以经典,就在于作家在对自我生活细节进行全方位展示过程中,贯穿着完整的生态主义理念。梭罗以十几年独特的生活方式拥抱自然,批判习俗,凭借自我生命意志,成就了生态散文经典之作。
当代散文也不乏具有生命意蕴与哲学内核的作品。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景物描绘、精神臆想、隐喻表达背后,升华出一种超越现世苦难的终极情怀。我们也可以从某些回忆散文中读出伦理思想,从文化散文里读出历史背后的文化哲学逻辑。好的散文作品,情感充沛而节制,理性思考始终在场,有着哲学沉思的气质,在宁静的艺术氛围中传达出作者对天地、世界、人性的观察、感悟与思索。
(摘编自于祎《散文创作如何走出过度抒情的困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散文在新品频出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美学体系的建设,并通过对传统散文和外来资源的借鉴,形成自己的审美规范。
B.个体对于世界的经历、体验如果仅仅依存于抒情表达,就会限制住散文的范围,并且在内容上难以得到更深入的开掘。
C.新时期以来,散文创作手法多样,不断涌现出新的创作潮流,出现文体跨界现象,散文文体特征渐趋消弭,散文容量扩大。
D.散文创作离不开深切地体验生活,准确地把握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优秀的散文是要建立在精神深度与艺术高度上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列举了余秋雨和梭罗作品,论证了在散文创作中应强化生命意蕴和哲学内核。
B.文章从内涵和技巧两个维度论证,有利于读者对中国散文抒情传统特征问题的理解。
C.文章置抒情问题于对散文文体认识的历史及散文美学体系中,有利于进行深入论证。
D.文章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谋篇布局,论证层层推进,脉络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但情感性是散文首要的审美要素这一点还是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B.文化散文赋予了散文文化品格,专注于大历史书写,强化散文的文化内涵、思想意蕴,使艺术视野不断开阔。
C.优秀散文作品应有一种哲学品格统摄和表现世界或人生,这就要求作家要有一定时间的生活沉淀和自我精神建构。
D.散文创作中,要有个性情感精神的透视,还要具有理性思考和生命意蕴与哲学内核,这样的作品才会是好作品。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散文文体特征渐趋消弭”错误,依据原文第五段“即使是非虚构文学也申明散文具有某些不可逾越的文体特征”可知散文文体特征并没有渐趋消弭。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论证了在散文创作中应强化生命意蕴和哲学内核”错误,文中列举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是为了论证文化散文将历史意识引入了散文,丰富了散文的文化内涵。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情感性是散文首要的审美要素这一点还是受到了人们的质疑”错误,依据“其中关于散文创作如何走出过度抒情的困境,就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讨的话题”可知文中是指对过度抒情的质疑。
B.“专注于大历史书写”错误,依据原文第四段“今天,文化散文已不囿于大历史书写,引申出众多向度,比如红色文化、女性文化、生态文化等……还采用调查采访、查阅文献材料等方式,或者用对话、场景呈现现场,或者融入合理想象进行艺术编织”可知文化散文并不是专注于大历史书写。
D.“这样的作品才会是好作品”说法绝对,依据原文第二段“即散文世界欠缺进一步开掘,需要在通过写人记事、写景咏物表现情感、情趣、意境之外,获得更开阔的空间”等内容可知,能很好地“表现情感、情趣、意境”等的作品也是好作品。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站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摘编自《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建造中国空间站,是几代航天人的梦,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梦。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先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全面完成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其中,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将组建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国家太空实验室可以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预期将有力推动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更好地引领和带动多领域先进技术发展。在轨期间,乘组将面临构型多、状态新、任务密等挑战,对乘组执行任务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航天探索是勇敢者的事业,但中国航天人从来不惧挑战,越是艰险越向前。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嫦娥”揽月到“羲和”逐日,从“天和”遨游星辰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奥秘,一个个科技创新成果,见证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铿锵步伐,谱写着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崭新篇章。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不断加速,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持续提升,航天梦引领着中国航天人奋力奔跑、勇敢逐梦。对无止境的宇宙探索来说,建成空间站不是终点,而是未来征程中的一个起点。中国航天人将继续探索,打开更多星空的奥秘。
(摘编自《神十四出征,飞天梦伸向更远天际》)
材料三:
路透社5日报道称,曾担任空军飞行员的陈冬、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以及首次执行太空任务的蔡旭哲,将见证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结合。此外,他们还将在空间站内外安装设备,并进行一系列科学研究。
报道称,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可容纳多达25个科学实验机柜,每个都是一个微型实验室,可用于科学实验。其中,问天实验舱将配备支持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设备,而梦天实验舱将专注于微重力科学研究。
《联合早报》援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的话说,三名航天员将与地面配合,完成天和核心舱及问天、梦天实验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实现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进驻两个实验舱建立载人环境并安装10余个科学实验机柜。此外,还将为两舱组合体、三舱组合体等进行功能测试,并利用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实施两至三次出舱活动,以及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课等公益活动。
(摘编自《外媒聚焦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任务》)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在报道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距离发射的时间时,用“秒”来计算,非常醒目,体现了数据运用的精确性。
B.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执行的是我国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飞行任务,意义非常重大,它将独立、全面完成空间站的在轨建造任务。
C.有力推动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更好地引领和带动多领域先进技术发展,是将要组建完成的国家太空实验室预期发挥的巨大作用。
D.材料二第二段既有对我国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概括描述,又有对我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6.根据外媒报道,“神舟十四号”三名航天员除了完成天和核心舱及问天、梦天实验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外,还要完成哪些任务?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D 5. B
6.①在空间站内外安装设备,并进行一系列科学研究;②为两舱组合体、三舱组合体等进行功能测试;③利用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实施两至三次出舱活动;④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课等公益活动。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梳理文章内容的能力。
D.由“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将组建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可知,控制中心和实验平台共同组建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而D项表述为问天、梦天实验舱在天和核心舱的控制下组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B.“独立”完成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先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三三舱三船组合体,全面完成空间站的在轨建造”,是“全面”完成,而非“独立”完成。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根据材料三第一段“此外,他们还将在空间站内外安装设备,并进行一系列科学研究”可知,“神舟十四号”三名航天员还要完成①“在空间站内外安装设备,并进行一系列科学研究”的任务;
根据材料三第三段“此外,还将为两舱组合体、三舱组合体等进行功能测试”可知,“神舟十四号”三名航天员还要完成②“为两舱组合体、三舱组合体等进行功能测试”的任务;
根据材料三第三段“并利用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实施两至三次出舱活动,以及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课等公益活动”可知,“神舟十四号”三名航天员还要完成③“为两舱组合体、三舱组合体等进行功能测试”和④“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课等公益活动”的任务。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马家父子
毕飞宇
老马的祖籍在四川东部,第一年恢复高考老马就进京读书了。后来老马在北京娶了媳妇,生了儿子。但是老马坚持自己的四川人身份,他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一口川腔挂在嘴上。
老马的儿子马多不说四川话。马多的说话乃至发音都是老马启蒙的,四川话说得不错。可是马多一进幼儿园就学会用首都人的行腔吐字归音了,透出一股含混和不负责任的腔调。语言即人。马多操了一口京腔就不能算纯正的四川娃子。老马对这一点很失望。
老马这些年一直和儿子过,他的妻子在三年之前就做了别人的新娘了。离婚的时候老马什么都没要,只要了儿子。儿子是老马的命。
儿子马多正值青春,长了一张孩子的脸,但是脚也大了,手也大了,嘎着一副公鸭嗓子,看上去既不像大人又不像孩子,有些古怪。马多智能卓异,是老马面前的混世魔王。可是马多一出家门就八面和气了。马多的考试成绩历来出众,那些分数一出来就成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成果了。学校高兴了,老马也跟着高兴。
在一个风光宜人的下午,老马被一辆丰田牌面包车接到了校内。依照校方的行政安排,老马将在体育场的司令台上向所有家长做二十分钟的报告。报告的题目很动人,很抒情,《怎样做孩子的父亲》。
老马是在行政楼二楼的厕所里被马多堵住的。老马满面春风,每一颗牙齿都是当上了父亲的样子。老马摸过儿子的头,开心地说:“嗨!”马多的神情却有些紧张,压低了嗓门厉声说:“说普通话!”老马眨了两回眼睛明白了,笑着说:“晓得。”马多皱了眉头说:“普通话,知不知道?”老马又笑,说:“兹(知)道。”马多回头看了一眼,打起了手势:“是zhīdào,不是zīdào。”老马抿了嘴笑,没有开口,再次摸过儿子的头,很棒地竖起了一只大拇指。马多也笑,同样竖起一只大拇指。父子两个在厕所里头幸福得不得了。
老马在回家的路上买了基围虾、红肠、西红柿、卷心菜、荷兰豆。老马买了两瓶蓝带啤酒、两听健力宝。老马把暖色调与冷色调的菜肴和饮料放了一桌子,看上去像某一个重大节日的前夜。老马望着桌子,很自豪地回顾下午的报告。他讲得很好,还史无前例地说了一个下午的普通话。他用了很多卷舌音,很多“儿化”,很不错。只是马多的回家比平时晚了近一个小时,老马打开电视,赵忠祥正在解说非洲草原上的猫科动物。马多进门的时候没有敲门,他用自己的双象牌铜钥匙打开了自己的家门。马多一进门凭空就带进了一股杀气。
老马搓搓手,说:“吃饭了,有基围虾。”老马看了一眼,说:“还有健力宝。”
马多说:“得了吧。”
老马端起了酒杯,用力眨了一回眼睛,又放下,说:“我记得我说普通话了嘛。”
“得了吧您。”
老马笑笑,说:“我总不能是赵忠祥吧。”
马多瞟了一眼电视说:“你也不能做非洲草原的猫科动物吧。”
老马把酒灌下去,往四周的墙上看,大声说:“我是四川人,毛主席是湖南人,主席能说湖南话,我怎么就不能冒出几句四川话!”
马多说:“主席是谁?右手往前一伸中国人民就站起来了,你要到天安门城楼上去,一开口中国人民准趴下。”
老马的脸涨成紫红色,说话的腔调里头全是恼羞成怒。老马呵斥说:“你到坦桑尼亚去还是四川人,四川种!”
“凭什么?”马多的语气充满了北京腔的四两拨千斤,“我凭什么呀我?”
“我打你个龟儿!”
“您用普通话骂您的儿子成不成?拜托了您呐。”
老马在这个糟糕的晚上喝了两听健力宝,两瓶蓝带啤酒,两小瓶二两装红星牌二锅头。那么多的液体在老马的肚子里翻滚,把伤心的沉渣全勾起来了。老马难受不过,把珍藏多年的五粮液从床头柜里翻上桌面,启了封往嘴里灌。家乡的酒说到底全是家乡的话,安抚人,滋润人,像长辈的询问一样让人熨帖,让人伤怀。几口下去老马就痴掉了。老马把马多周岁时的全家福摊在桌面上,仔细辨认。马多被他的妈妈搂在怀里,妻子则光润无比地依偎在老马的胸前,老马的脸上胜利极了,冲着镜头全是乐不思蜀的死样子。儿子,妻子,老马,全是胸膛与胸膛的关系,全是心窝子与心窝子的关系。可是生活不会让你幸福太久,即使是平庸的幸福也只能是你的一个季节,一个年轮。它让你付出全部,然后,拉扯出一个和你对着干的人,要么脸对脸,要么背对背。手心手背全他妈的不是肉。对四十岁的男人来说,只有家乡的酒才是真的,才是你的故乡,才是你的血脉,才是你的亲爹亲娘,才是你的亲儿子亲丫头。老马猛拍了桌子,吼道:“马多,给老子上酒。”
马多过来,看到了周岁时的光屁股照片,脸说拉就拉下了。父亲最感温存的东西往往正是儿子的疮疤。马多不情愿看自己的光屁股,马多说:“看这个干什么?”老马推过空酒杯,说:“看我的儿。”马多说:“抬头看呗。”老马用手指的关节敲击桌面,冲着相片说:“我不想抬头,我就想低下头来想想我的儿子——这才是我的儿,我见到你心里头就烦。”
“喝多了。”马多冷不丁地说。
“我没有喝多!”
马多不语,好半天轻声说:“喝多了。”
老马的泪水一下子就汪开了。
(选自《毕飞宇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善于运用对比暗示人物心理,如“蓝带啤酒”第一次出现表示老马演讲后的愉悦,第二次则代表他与儿子争吵后的苦闷。
B.小说的场景设置颇具匠心,电视里赵忠祥解说猫科动物的场景,看似偶然不经意,实则为父子交锋提供了表达元素,读来饶有趣味。
C.小说情节安排详略得当,略写老马作报告的场景而详写报告开始前和晚餐时父子间的互动,情节始终展现父子之间的冲突,重点突出。
D.小说语言不落窠臼,“每一颗牙齿都是当上了父亲的样子”“冲着镜头全是乐不思蜀的死样子”用陌生化的表达给人以幽默风趣之感。
8.小说结尾“老马的泪水一下子就汪开了”,请结合全文分析老马流泪的原因。
9.毕飞宇接受采访时曾说:“轻盈而凝重,是我对小说的理解,是我的小说理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所说的“小说理想”。
【答案】7. C 8.①曾经幸福圆满的家庭生活与如今夫妻离异家庭破裂的现状形成对比,使老马心中苦涩; ②与儿子难以沟通的痛苦压抑; ③异乡漂泊而无人理解的孤独与寂寞;④从马多延缓的回答和放低的声调中,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理解后的感动
9.轻盈:①整体语言风格活泼:作者多处用揶揄诙谐的语气调侃马家父子,幽默风趣。 ②情节寻常:选材聚焦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凝重:①部分语言凝重,充满哲理性:作者在幽默调侃中经常插入凝练着思辨与智性议论性话语,如“语言即人”“生活会让你付出全部,然后,拉扯出一个和你对着干的人,要么脸对脸,要么背对背”,这些语句使小说充满理性的深度与厚重。②主题严肃(主题深刻):小说反映了代际沟通面临的实际困境以及对马多这样的年轻人丧失地缘根脉观念的忧思。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C.“情节始终展现父子之间的冲突”错误,根据“父子两个在厕所里头幸福得不行”可知,父子在报告开始前达成一致,并未发生冲突。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根据“马多被他的妈妈搂在怀里,妻子则光润无比地依偎在老马的胸前,老马的脸上胜利极了,冲着镜头全是乐不思蜀的死样子。儿子,妻子,老马,全是心窝子与心窝子的关系。可是生活不会让你幸福太久,即使是平庸的幸福也只能是你的一个季节,一个年轮”“老马用手指的关节敲击桌面,冲着相片说:‘我不想抬头,我就想低下头来想想我的儿子——这才是我的儿,我见到你心里头就烦’”可见,马多周岁时的全家福上定格的幸福,而现实中儿子与自己对着干使老马心头泛起苦涩滋味,所以他的“泪水一下子汪开了”。
根据“马多智能卓异,是老马面前的混世魔王,可是一出家门就八面和气了”“它让你付出全部,然后,拉扯出一个和你对着干的人,要么脸对脸,要么背对背。手心手背全他妈的不是肉”可知,与青春期儿子难以沟通的中年单身父亲无人言说的隐痛。
根据“只有家乡的酒才是真的,才是你的故乡,才是你的血脉,才是你的亲爹亲娘,才是你的亲儿子亲丫头”可知,异乡漂泊而无人理解的孤独与寂寞。
“马多不语,好半天轻声说‘喝多了’”,然后“老马的泪水一下子就汪开了”,从马多延缓的回答和放低的声调中,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理解后的感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特色和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
轻盈:语言风格轻盈活泼,幽默风趣。如父子俩在学校厕所里关于说普通话的对话,轻松诙谐,还如“我总不能是赵忠祥吧”“你也不能做非洲草原的猫科动物吧”等等。
小说以日常琐事为切入口,展现了一对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情节聚焦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凝重:“语言即人”“可是生活不会让你幸福太久,即使是平庸的幸福也只能是你的一个季节,一个年轮。它让你付出全部,然后,拉扯出一个和你对着干的人,要么脸对脸,要么背对背。手心手背全他妈的不是肉”,这些穿插在故事中的充满哲理的语言使小说充满理性的深度与厚重。
老马祖籍四川,尽管他已经在北京娶妻生子,但他时时刻刻记得自己是一个四川人,任何时候总是把一口川腔挂在嘴边,固执地认为只有四川话才是最标准的语言形式。然而老马的儿子马多却不喜欢说四川话,他觉得北京话洋气、时尚、好听。一边是对乡土、乡情的执着,一边是新的世界、新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充分展示的是时代的潮流与漂泊的忧思。主题沉重压抑。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元帝时,华阴守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贤。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上乃下其事问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对,以为“大臣者,国家之股肱,万姓所瞻仰,明王所慎择也。云素好勇,数犯法亡命,受《易》颇有师道,其行义未有以异。今御史大夫禹洁白廉正,经术通明,有伯夷、史鱼之风,海内莫不闻知,而嘉猥称云,欲令为御史大夫,妄相称举,疑有奸心,渐不可长,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嘉竟坐之。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田,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节选自《汉书·杨胡朱梅云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B.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C.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D.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勇力闻”与“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屈原列传》)两句中的“闻”字含义不同。
B.“妄相称举”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两句中的“相”字含义不同。
C.“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与“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两句中的“有司”含义相同。
D.“下亡以益民”与“子为父死,亡所恨”(《苏武传》)两句中的“亡”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云少年任侠好勇,后来因此受到非议;他中年改节读书,研习《易》和《论语》,由豪侠而转为名儒,是当时有名的高士。
B.有人认为朱云才兼文武,忠正而有智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他做御史大夫,却遭到太子少傅匡衡的极力反对。
C.朱云斥责汉成帝的老师张禹为佞臣,成帝要定朱云的死罪。御史拉朱云下殿,他仍然对成帝直言劝谏,最后得到成帝的肯定。
D.朱云生性耿直,倜傥有大节。他晚年回乡闲居,很受人们的敬重,追随的学生众多;宰相邀请他出来做官,被他婉言谢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2)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答案】10. B 11. D 12. D
13.(1)这位臣子向来以狂放正直而闻名于世。假如他话说得对,就不能杀他;假如他的话不对,本来也要宽容他。
(2)不要调换!照原样补好它,用来表彰刚烈正直的臣子。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句意:朱云七十多岁时,在家中去世。他病时不请医生不吃药。留下遗言说,以身上穿着的衣服入殓,用仅能容下身的小棺材,墓穴能容下棺椁就可以,结果坟只有一丈五尺长,安葬在平陵城东郭外。
“终于家”中“于家”作“终”的后置状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CD。
“为丈五坟”中“丈五”作“坟”的定语,中间不宜断开,且“葬”的主语不是“坟”,所以在“坟”后断开,排除A。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A.前句,闻名。句意:以勇力闻名。
后句,听说。句意: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怨恨他。
B.前句,相互。句意:狂妄地互相称颂举荐。
后句,帮助。句意: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帮助。
C.都是主管官吏的意思。
前句句意:应交给主管官吏查验,弄明白他的用心。后句句意: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
D.都通“无”,不、没有。前句句意:下不能给百姓带来利益。后句句意: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含义相同,判断错误。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宰相邀请他出来做官,被他婉言谢绝”说法错误,原文为“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宰相并没有明言邀请他做官,从文中朱云话的语气和后文“宣不敢复言”看,朱云并非婉言谢绝。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素”,向来;“是”,对的;“固”,本来。
(2)“易”,调换;“辑”,补;“旌”,表彰。
参考译文:
朱云,字游,鲁国人,后迁居平陵。年轻时交结轻捷豪健的侠客,借助侠客报仇。他身高八尺多,容貌壮伟,以勇力闻名。四十岁时,才改变节操跟随博士白子友学习《周易》,又师从前将军萧望之学习《论语》,能够传承《周易》和《论语》。喜欢倜傥洒脱的大节,当时社会上的人因此很看重他。
汉元帝时,代理华阴县丞嘉向皇帝上呈密封的奏章,说:“治理的办法在于得到贤才。平陵人朱云,文武兼备,忠正而有智谋,可以让他以六百石的官秩试任御史大夫,以尽显他的才能。”元帝就此事征询公卿大臣的意见。太子少傅匡衡在对策中认为:“大臣是国家的股肱,是万民景仰的对象,圣明的君王都慎重地选择。朱云一向喜欢勇武,多次犯法逃命,学习《周易》虽然很有水平,但他的德行仁义并没有什么为人称道的特异之处。目前御史大夫贡禹廉洁纯正,通晓经术,有伯夷、史鱼的风范,天下没有不知道的,可是嘉却曲意称颂朱云,想让他担任御史大夫,妄加称颂举荐,恐怕怀有奸邪的想法,这种欺诈行为不能助长,应交给有关官员查验,弄明白他的用心。”嘉竟然因此获罪。
到成帝时,丞相前安昌侯张禹因为是皇帝的老师,赐位特进,很受尊宠。朱云***求见,(皇上召见他时,)公卿大臣都在旁边。朱云说:“如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扶君主,下不能给百姓带来利益,都是些空占职位、白领俸禄而不理事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目光短浅的人不可以辅佐国君’,‘他们怕失去宠幸体禄,就没有什么事做不出来’。臣希望皇上赐给我尚方斩马剑,斩断一名奸臣的头来警诫其他人。”皇上问:“你要斩的是谁啊?”朱云回答说:“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说:“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指责长上,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罪死不赦!”御史拖朱云下殿,朱云死死攀住殿前栏杆不走,把栏杆都拉断了。朱云喊道:“我能到地下和关龙逢、比干交游,已经心满意足了!只是不知道国家前途会怎样?”御史终于拉着朱云走了。这时候左将军辛庆忌摘下帽子,解下印绶,在殿下叩头说:“这位臣子向来以狂放正直而闻名于世。假如他的话说得对,就不能杀他;假如他的话不对,本来也要宽容他。我愿意冒死进言。”辛庆忌叩头叩得鲜血直流。成帝的怒气逐渐消解,终于免了朱云的死罪。等到后来要修理栏杆时,成帝说:“不要调换!照原样补好它,用来表彰刚烈正直的臣子。”
朱云从此不再做官,经常住在鄠县乡下,有时乘坐牛车出来走,后面跟着很多学生,所过之处人们都很尊敬他。薛宣做丞相时,朱云去看望他,薛宣以宾主之礼相待,留他在府中歇宿,顺便对朱云说:“在乡下没什么事,暂且留居在我的东阁,可以看看四方奇士。”朱云说:“小生想让我为吏吗?”薛宣不敢再说。朱云七十多岁时,在家中去世。他病时不请医生不吃药。留下遗言说,以身上穿着的衣服入殓,用仅能容下身的小棺材,墓穴能容下棺椁就可以,结果坟只有一丈五尺长,安葬在平陵城东郭外。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唐】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本诗写作时间与《琵琶行》大致同期。
B.元稹此时被贬通州,白居易谪居湓水,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十分困难,因此元诗开篇就说“山水万重书断绝”。
C.“我今因病魂颠倒”说明元稹是因为生病身体不好,导致记忆力衰退,常常意识恍惚,所以不能梦到友人。
D.“酬”答谢,酬答,这里指以诗词互相赠答唱和。有和诗、依韵、用韵、次韵的唱和方式,元诗为次韵唱和。
15.“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白居易和元稹两人都写了梦,但写法截然不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14. C 15.①白诗从对面着墨,采用对写手法,感情委婉含蓄。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他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君,这是写人之常情,表现了对元稹处境的无限关心。②元诗构思更为精巧,一反其义,情调感人肺腑。诗人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我本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梦里相逢,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梦见的都是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梦见你。与白诗相比,更进一层,内容更为深广。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我今因病魂颠倒’说明元稹是因为生病身体不好”错误,因果不成立。“病”还包含了更为沉重的精神上的苦闷,包含了无限凄苦之情。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表达技巧的能力。
白居易的寄诗主要以反问的语气用如梦后的苦思来表示对还有境遇的关切;而元稹的诗,虽是从正面回答,但构思也同样精巧,他回答好友自己因病魔缠身又梦到一些闲人而感到痛苦。前者“梦见君”,后者“不梦君”,这一唱一和,表面看去是如此截然不同,可是形成了感情基础,都是来自两人彼此苦思相念之情。
白诗从对面着墨,采用对写手法,感情委婉含蓄。“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写白居易昨夜梦见元稹,问他因为什么事情想念我。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他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君。白居易屡次梦见元稹,作诗相告,正表现了这种生活常情,写入梦以见相思之切,人之所同。志同道合、交谊深厚的朋友,总希望经常见面,如果分开了,就希望经常通信,而如果山长水远,连通信都不方便,那便只有梦中相见,以慰离怀了。
元稹收到白居易这首诉说衷肠的诗篇的时候,正在病中。由于生病,精神就颠倒了。经常想念的好友不曾出现于梦中,而一向没有想到过的“闲人”却屡次在梦中出现,这就更使自己感到离群索居的悲痛了。以梦中相见代替实际相见,已令人感到惆怅,何况梦中也不曾相见。这是深入一层的写法。前两句属白,后两句属己,以白之频频梦己,与己之因病未尝梦白对照,事异情同。写入梦以见相思之切,人之所同;写不入梦而仍见相思之切,则是己之所独。这是此诗别开生面之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超越喜悲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庄子《逍遥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极其对称的语言,描绘出了山间的春夏之景,读来令人心驰神往。
【答案】 ①.(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②.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③.琴瑟友之 ④.钟鼓乐之 ⑤.野芳发而幽香 ⑥.佳木秀而繁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誉”“沮”“瑟”“幽”“阴”。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用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门联最见老北京的特色。这种特色已成为北京的一种别致的文化。北京门联像国外建筑上彰显荣耀的族徽一样醒目却又_________①_________。有据可考,北京最早的门联出现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请大书法家赵孟頫写了一副门联挂在大都的城门上。后来,北京院落大门也贴上了门联,这些门联是忽必烈门联的变种,与忽必烈门联的形态与意义是相似的,也可以说是_________②_________的。
门联内容与书写水平体现着主人的文化水平,因此哪怕是_________③_________,也得请高手来为自己增点儿门面。例如一个卖姜的贴上了“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的门联,你想想,卖姜的都讲究诗书,这多少会让现在某些商人汗颜吧?
将门联写得有学问,又道出自身职业特点的,比较常见。例如“恒足有道木似水,立市泽长松如海”一看就是经营木材生意的,并将商号名嵌入,叫“恒立”;皮货商的则为“意气相投裘臻狐腋,名声远扬财聚羔羊”。将门联作为自己的名片,让人一看就知道院子主人是干什么的,也是北京门联的一个特点、一种功能。例如“虽为微末生意,却是顶上功夫”,是剃头的。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7.①别具一格 ②一脉相承 ③附庸风雅
18.①双关。“顶上”既指最上乘的,突出功夫的高深,也指头顶,突出职业的特点,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②对比。“微末”与“顶上”形成对比,突出不起眼的小手艺也需要高深的大功夫表现出自己的敬业态度,也赢得了顾客的尊敬。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前文提到门联是老北京的特色,已成为北京的一种别致的文化,其与国外建筑上彰显荣耀的族徽一样醒目而特别。所以语境强调的是门联区别于一般事物的独特性,故填“别具一格”。“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第二空,前文介绍了门联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忽必烈门联到北京院落门联,二者形态与意义是相似的,具有流传性和继承性,故填“一脉相承”。“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第三空,前文提到“门联内容与书写水平体现着主人的文化水平”,后文举卖生姜的贴门联的例子,说明其贴门联是为自己增点儿门面,彰显其文化修养。故填“附庸风雅”。“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顶上”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剃头的门联,“顶上”表面指头顶,突出职业的特点,暗中隐藏着最上乘的的意思,以此突出剃头功夫的高深。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微末”指剃头是不起眼的小手艺,“顶上”指高深的功夫,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即便是小手艺也需要大功夫,以此表现出剃头师傅的功夫高深和敬业态度,也点名了其赢得顾客尊敬的原因。
(二)用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一日三餐能量占比为3:4:3,说明晚餐和早餐、午餐一样重要。研究表明,长期不吃晚餐,体内的胆汁、胃酸同样会分泌,但胃里①,长此以往,胆汁、胃酸会出现逆流,伤害胃黏膜;而且人体会根据进食情况进行自动调控,到了晚餐时间,身体长期处于空腹状态,会加强胃肠对早餐和中餐食物的吸收率,降低基础代谢率,使更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②?第一,晚餐吃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三餐模式为:早餐营养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晚餐长期吃得太好、太饱,会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加重人体胰岛负担,诱发糖尿病;还会迫使人体消化系统持续工作,让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容易造成失眠多梦,进而引发神经衰弱。第二,③。晚餐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7点,尽量不超过8点。有研究显示,同等分量的晚餐,进食较晚的人,其体内的血糖水平较多,但是燃烧的脂肪也较少,这种影响在糖尿病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不吃早餐”与“不吃晚餐”对身体的伤害有相似之处。请简述“不吃早餐”对身体的危害。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9.①没有可供分解的食物②晚餐怎么吃合适③晚餐吃早
20.①伤害胃黏膜②降低基础代谢率
21.进食较晚的人,体内的血糖水平较高,而且燃烧的脂肪也较少,这种影响在糖尿病人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长此以往”是说长期不吃晚餐,胃里没有食物,而体内的胆汁、胃酸同样会分泌的情况,据此应填“没有可供分解的食物”。
第二处,下文“第一”“第二”说是晚餐要怎么吃,此处是问句,应填出“晚餐怎么吃合适”。
第三处,“第二”处是说晚餐怎么吃合适的问题,下文提到晚餐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7点,尽量不超过8点”,强调早吃,参考上午“晚餐吃少”的表述,应填“晚餐吃早”。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题干说“不吃早餐”与“不吃晚餐”对身体的伤害有相似之处,从材料中筛选“不吃晚餐”对身体的伤害即可概括出“不吃早餐”的伤害。
结合“长此以往,胆汁、胃酸会出现逆流,伤害胃黏膜”分析,概括出“伤害胃黏膜”。
结合“身体长期处于空腹状态,会加强胃肠对早餐和中餐食物的吸收率,降低基础代谢率,使更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分析,概括出“降低基础代谢率”。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三处语病:
一是搭配不当,“血糖水平较多”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血糖水平较高”。
二是不合逻辑,“但是”是转折连词,而原句前后是递进关系,不是转折,改为“而且”。
三是搭配不当,“在糖尿病上体现”状中不搭配,应改为“在糖尿病人的身上体现”。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无尽的宝藏。《黄帝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自此之后,千百年来的悠悠时光中,“治未病”便成为中医大家们的不懈追求。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呢?中医典籍里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三个答案:其一,勤于锻炼,强身健体以养生;其二,适时借助外物,弥补自身不足以养体;其三,顺应自然规律,调和阴阳以养气。
面对人类共同的疾病,我们需要有“治未病”的态度和行动。一个人、一个集体甚至一个国家,面对可能出现的灾祸也应如此。作为当代青年,针对“治未病”的观点,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在线上主题班会课上发表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主要讲中医的治疗原则,那就是“治未病”,并且给出了“治未病”的三个方法。材料引导我们从中医治疗方法扩展到其他领域,一个人、一个集体甚至一个国家,面对可能出现的灾祸也有“治未病”的意识。“治未病”的原则主要是未雨绸缪,就是事先预防。从这个材料中不难看出写作的方向就是: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等。如何才能“治未病”呢?第二段给出的三个方案中,第一个是强调自身强大,抵抗力强,自然就会百病不侵;第二个是借助外力,如同人病了要吃药一样,我们也要学会借助外物帮助,达到抵御风险的目的;第三个是顺应自然,也就是要尊重事物客观规律,不能“逆天而行”,这样就能避免失败,遭受灾祸。
写作要求部分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当代青年”“学生代表”意味着考生需要从这一身份角度来谈自己的认知;“线上主题班会课上发表演讲”明确了写作的情境,“演讲稿”明确了写作的文体,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同时注意行文之中的互动。
写作时围绕“治未病”谈自己的看法即可。如写“未雨绸缪”,可以从小到大写,先写个体,再到集体,最后到国家,这样体现层进式结构。也可以正反对比写,选择因为未雨绸缪而避难或成功者,再选择因为没有预先准备最终失败者,这样二者对比,观点自然也是鲜明的。相关的素材应该非常多,比如:小蚂蚁整个夏天都在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这属于自然界中的例子。再比如:周公平乱后,遂写一首《鸱鸮》诗与成王。其诗曰: “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诗有讽谏之意,望成王及时制定措施,以止叛乱阴谋,这属于历史上的例子。当前疫情形势严峻,我们要加强防控;还有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要抓紧攻克核心技术难关,以免被人卡脖子,这都是现实事例。
立意:
1.防患于未然,要学会未雨绸缪。
2.自身强大,才能远离灾祸。
3.善于借助外物,来抵御风险。
4.尊重客观规律,才能避免灾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