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语文试题
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大练习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民法典的精髓和要义就在于“民”字,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含爱民、护民、利民、惠民的情怀,促进民权保障、民生改善、民业兴旺、民心和顺、民风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确立或完善了胎儿利益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护、老年人利益保护、死者利益保护等规则,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从抽象人到具体人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编织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网。
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社会治理的要义在于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民法典不仅为合作共治提供了所需的大量规则,而且通过公平分配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风险、责任,给合作过程注入平等相待、尊重权利、信守契约、诚信无欺、公序良俗等精神元素,推动合作产生最优效果。同时,民法典赋予和保障了社会主体广泛的选择自由、契约自由、行为自由,激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
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法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道德取向、文化指向,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民法典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继承重家庭、讲仁爱、守诚信、尚公平、促和谐的传统法律精神,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律文本之中,融入民事法律规范之中,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民法典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行义举、惩罚丑行恶举,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民法典关于生命无价、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性别平等、尊重隐私、环境正义、英烈保护等内容,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观念的进步。
(摘编自黄文艺《民法典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之重器》)
材料二
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之盛衰关乎政之治乱,良法向来是治国之重器、善治之前提。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问世,到代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议》出台,再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彰显了中华民族对法治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民法典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它的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可以说,编纂民法典是我国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是我国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中华民族在法治道路上的不懈奋进。
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曾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建议,可以说,民法典诞生的过程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过程。遵循同样的逻辑,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不管是遇上高空坠物,还是碰到遗产纠纷,抑或遭遇隐私泄露,都需要从民法典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只有全体社会成员以民法典为遵循,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让民法典真正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
(摘编自阿斯力格《以民法典实施提升“中国之治”》)
材料三
有文化历史学者说:“文化虽然永远在不断变动之中,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一旦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在指导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注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使民法典在价值理念、一般条款、具体制度、倡导性规定等方面,均体现了对中华法系“有典有则”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当代立法者深入挖掘中华法系的价值内涵,在民法典中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法系“善”的基本价值理念,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民法典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载体。民法典第1条规定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部法典的价值统领。民法典第6条规定的公平原则,第7条规定的诚信原则,第8条规定的公序良俗原则,第9条规定的绿色原则,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民法典设定的诸多有关“善意”的规定,都是以传统法中“善”的价值理念来填充现代的一般“善意”条款。民法典第10条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将习惯作为法律的辅助性渊源,可以把符合善良风俗的习惯纳入民法体系之中。第1043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这源自中国传统法以“户婚”为枢纽的制度理念,虽然是提倡性规定,但超越了个人主义民法而体现了传统法精神,把个人、家庭、社会连接为一体。
我国民法典条文精简,作为民事基本法,主要规定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并不追求为所有民事法律行为提供具体规则。民法典是民事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其基本原则、体系框架的统摄之下,还会有民事特别法、民事司法解释、民事指导性案例等,提供具体的民事法律规则。“典”与“则”共构形成一个既具有统一性、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适应性的民法体系,诠释了法典和谐、良善的秩序理想。
(摘编自张生《民法典:传统“典则”理念与体系的传承发展》)
1. 下列对“民法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法典注重以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难题,惩恶扬善,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B. 民法典吸收了许多优秀法律文化和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整合了我国多年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
C. 当代立法者对中华法系“善”的基本价值理念的传承和发展,使民法典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载体。
D. 民法典重视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把“个人、家庭、社会”连接为一体,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法精神。
2. 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激励社会主体自己解决问题,激活社会能量,能使治理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
B. 自古至今法律就是社会安定的重器,民法典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正在走向强盛。
C. 只有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才能让民法典真正保护人们权益。
D. 民法典是民事法律体系的核心,所有民事法律行为都能从中找到相应的具体法律规则。
3.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内涵的一项是( )
A. 民法典是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
B.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孟子》得世间。
C.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受保护。
D. 民法典也包含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
4. 材料一在论证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概括民法典是如何体现“民”这一精髓和要义的。
【答案】1. C 2. C 3. B
4. ①整体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三个角度论述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②每部分采用总分结构,先明确民法典意义与作用,然后具体阐述。
5. .①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尊重民意;②在立法思想上,以人民为中心,以民为本,以民为上;③在立法体系上,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对人民群众形成了全面立体的保护;④在时代针对性上,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鼓励并保护人们惩恶扬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以偏概全,根据文本,“民法典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载体”需要两个条件,选项遗漏了“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条件。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激活社会能量,能使治理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过于绝对、片面。材料一“激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是说“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
B.“法律就是社会安定的重器”错,原文是“良法向来是治国之重器”,所以“重器”应是“良法”而不是“法律”。
D.“有民事法律行为都能从中找到相应的具体法律规则”错,原文“并不追求为所有民事法律行为提供具体规则”。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B.《论语》《孟子》体现了以德治国的思想。不符合材料以法治国的内涵。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整体采用并列式结构,材料一共三段,“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从三个角度论述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每部分采用总分结构,三段的段首句分别是段落的中心句,每段的论述都是先明确民法典意义与作用,然后具体阐述。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材料二“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曾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建议,可以说,民法典诞生的过程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过程”可知,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尊重民意;
结合材料一“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含爱民、护民、利民、惠民的情怀”可知,在立法思想上,以人民为中心,以民为本,以民为上;
结合材料一“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确立或完善了胎儿利益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护、老年人利益保护、死者利益保护等规则,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从抽象人到具体人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编织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网”可知,在立法体系上,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对人民群众形成了全面立体的保护;
结合材料二“民法典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行义举、惩罚丑行恶举,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可知,在时代针对性上,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鼓励并保护人们惩恶扬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个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实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分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戴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锄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戴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戴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权,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两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权得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权,解开腰带抖搂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了。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停,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们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文本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常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穿起来,恐怕就显得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连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乘正传》。可是,他只有手套写到老人的手。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通过对一双变了形的手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农业生产技术和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劳动人民形象。
B. 手套在文中被几次戴上和脱下,甚至两次丢失,这看似重复的行为充分展现了人公的性格品质。
C. 小说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 老舍认为,赵树理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由手套写到手,比《老农陈秉正传》更巧妙。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文本可以感受到,赵树理擅长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作品散发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本真的特有魅力。
B. 小说标题富有象征意味,偏正短语既突显了写作的重心在“套不住”,又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 主题以小见大,老舍赞其“创造世界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可见:普通的手寄寓着不平凡的意义。
D. 小说的语言既朴实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兼用比喻,达到了通俗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8. 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9. 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答案】6. D 7. B
8. ①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②心理描写: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③侧面衬托: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9. ①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零散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③伏笔照应。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④结尾突转。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
D.“比《老农陈秉正传》更巧妙”错误。从文本二“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乘正传》。可是,他只有手套写到老人的手。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来看,老舍同志并没有拿本文与《老农陈秉正传》比较的意思;同时《老农陈秉正传》是老舍假设的作品,并不真实存在。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偏正短语既突显了写作的重心在‘套不住’”错误。“套不住的手”的重心是“手”,而手为什么“套不住”耐人寻味,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由“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实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看,运用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展现出他作为劳动人民勤劳的一面。
由“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看,运用语言描写,通过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以及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表现了为了方便劳动而顾不上自己的手,体现他对劳动的热爱,质朴、爽利。
由“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看,运用心理描写,他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
由“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看,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以及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
从读者层面来看,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手为什么套不住呢?”,令人产生好奇心,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迫不及待的往下读。
从情节的发展来看,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先是家人为保护他的手而买手套给他,然后他为了干活而忘戴手套,接着戴了手套而又丢了手套,最后老人回家后把手套还给了儿媳妇。作者“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把人物的塑造的更加真实丰满,情节设置的颇为巧妙。
从手法上来看,小说运用了伏笔照应的手法,文章一开篇就交代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的劳动人民形象。
从结尾的设置来看,小说的结局突转。陈秉正老人“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他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庄王好猎,大夫谏曰:“晋、楚敌国也,楚不谋晋,晋必谋楚。今王无乃耽于乐乎?”王曰:“吾猎将以求士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国以安。故曰“苟有志则无非事者”,此之谓也。汤之时,大旱七年,洛坼川竭,煎沙烂石,于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洁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谗夫昌耶?宫室崇耶?女谒盛耶?何不雨之极也!”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象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
殷太戊时有桑、穀①生于庭,昏而生,比旦而拱,史请卜之汤庙,太戊从之。卜者曰:“吾闻之,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生;殃者祸之先者也,见殃而能为善,则祸不至。”于是乃早朝而晏退,问疾吊丧,三日而桑、楮自亡。
高宗者,武丁也,高而宗之,故号高宗。成汤之后,先王道缺,刑法违反,桑、楮俱生乎朝,七日而大拱,武丁召其相而问焉。其相曰:“吾虽知之,吾弗得言也。”闻诸祖已:“桑、穀者,野草也,而生于朝,意者国亡乎?”武丁恐骇,饬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三年之后,蛮、夷重译而朝着七国,此之谓存亡继绝之主。是以高而尊之也。
宋大水,鲁人吊之,曰:“天降阴雨,溪谷满盈,延及君的,以忧执政,使臣敬吊。”宋人②应之曰:“寡人不佞,斋戒不谨,邑封不修,使人不时,天加以殃,又遗君忧,拜命之辱。”君子③闻之曰:“宋国其庶几乎!”问曰:“何谓也?”曰:“夫过而改之,是犹不过也,故曰其庶几乎。”宋人闻之,夙兴夜寐,蚤朝晏退,吊死问疾,勤力宇内。三年,岁丰政平,向使宋人不闻君子之语,则年谷未丰,而国家未宁。《诗》曰:“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此之谓也。
(节选自《说苑·君道》)
【注】①榖,即楮树。②宋人,这里指宋君。③君子,这里指孔子。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
B. 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
C. 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象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
D. 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象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庄王,“庄”是谥号。春秋时期,齐、秦国君死后常称“公”,楚国君常称“王”。
B. “蛮、夷”在文中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在古代有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的称谓。
C. “拜”,古代授予官职的一种说法,如“拜命之辱”句中的“拜”,就是这个意思。
D. “勤力宇内”,这里的“宇内”与“四海、八荒”意思有不同,“四海、八荒”泛指天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商汤因为连续大旱七年而派人向山神河神祷告,从政令是否适度、是否使百姓遭受痛苦、是否贪贿成风、是否小人得势等方面进行反思。
B. 殷商太戊时,有桑秧和楮苗长在了朝廷的庭院里,这被认为是不好的征兆,太戊后来勤政爱民,长在庭院里的桑秧和楮苗很快就消亡了。
C. 武丁看到治国之道被败坏、刑法遭破坏的情况,就约束自己,检点行为,追思先王的政绩,尊老敬贤,后来有少数民族国家前来朝拜。
D. 孔子肯定宋君对鲁国使臣的回话,是因为看到宋君能够反思自己的过错,进而赞叹宋君能够改正错误,后来宋君对国内政事也尽心尽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生。
(2)此之谓存亡继绝之主,是以高而尊之也。
14. 文中商汤、太戊、武丁和宋君的共同之处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吉祥的事物是福的先兆,但是如果遇到吉祥的事物却做不善的事,福就不会降。(2)这就是所说的生死存亡继承将要灭亡的国家的君主,所以推崇并且尊重他呀。
14. (1)都是有作为的圣君,勤政爱民,致力于国家中兴;(2)善于自我反思、善纳谏言;(3)闻过则改。当国君听到对自己的议论能及时改正错误。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话没说完就天降大雨,所以上天对人,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回响随着声音一样。《诗》说“祀天祭地奠埋祭品,天地诸神无不敬奉。”就是表达痛恨旱情啊。
“天大雨”中,“天”是主语,“大雨”是谓语,结构完整,且“故天之应人”中,“故”是所以意思,一般放在句首,应在“天大雨”后断开,排除AD;
“影之随形”和“响之效声”结构相同,应在“影之随形”后断开,排除C。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C.“就是这个意思”错误。“拜”:拜谢。句意:拜谢关照,即承蒙关注。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肯定宋君对鲁国使臣的回话”错误,原文“君子闻之曰:‘宋国其庶几乎’”不是肯定宋君,而是用这样的话警示宋君,以期他能改正错误。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祥”,名词,祥瑞,吉祥的事;“先”,先兆;“生”,降临。
(2)“此……也”,判断句式;“是以”,因此,所以;“高”,推崇;“尊”,尊重。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结合“汤之时,大旱七年……盖言未已而天大雨”可知,商汤因为连续大旱七年而令人向山神河神祷告,从政令是否适度、是否使百姓遭受痛苦,是否贪贿成风、是否小人得势等方面进行反思。
结合“殷太戊时有桑、楮生于庭,昏而生……于是乃早朝而晏退,问疾吊丧,三日而桑、楮自亡”可知,殷商太戊时,有桑秧和楮苗长在朝廷的院子里,这被认为是不好的征兆,太戊后来勤政爱民,早上朝晚退朝,关心百姓疾苦,吊唁死者。
结合“武丁恐骇,饬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可知,武丁看到治国之道被败坏、刑法遭破坏的情况,就约束自己,检点行为,追思先王的政绩,尊老敬贤,后来有少数民族国家前来朝拜。
结合“宋人闻之,夙兴夜寐,早朝晏退,吊死问疾,戮力宇内”可知,宋君听到孔子警示的话,就早上朝晚退朝,勤于政务,吊唁死者慰问生病的人,同心合力治理国家。
可见商汤、太戊、武丁和宋君都是有作为的圣君,勤政爱民,致力于国家中兴;善于自我反思、善纳谏言;闻过则改。当国君听到对自己的议论能及时改正错误。
参考译文:
楚庄王爱好打猎,大夫向他进谏说:“晋国和楚国是相互敌对的国家,即使楚国不去进犯晋国,晋国也会来进犯楚国,现在大王您难道不是太沉迷于享乐了吗?”楚庄王说:“我打猎,是为了寻求人才。”通过这个方法,得到这些贤士,楚国就可以安定了。所以说“有志向的人,那么就没有一件无目标的事情”,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汤统治的时候大旱了七年,河堤崩塌河流枯竭,天气炎热,将沙烧焦,石烧烂,于是派人拿着三足鼎,供奉山川,让他们祷告说:“是政治不清明吗?让百姓困苦吗?行贿的人很多吗?进谗言的人很活跃吗?宫室太奢侈吗?通过宫中嬖宠的女子干求请托很多吗?为什么这么久不下雨!”话没说完就天降大雨,所以上天对人,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回响随着声音一样。《诗》说“祀天祭地奠埋祭品,天地诸神无不敬奉。”就是表达痛恨旱情啊。
商朝太戊年间有桑、楮树在庭中长出,晚上开始萌芽,到天亮就有两手合围那么粗了,史官请求到汤庙占卜,太戊批准了他,占卜的人说:我听说,吉祥的事物是福的先兆,但是如果遇到吉祥的事物却做不善的事,福就不会降临;怪异的事物是灾祸前的先兆,但是遇到怪异的事物去做善事,灾祸就不会降临。”于是他早上朝而晚退朝,探问病人,吊唁死者,三天之后,庭中的桑、楮竟然消失了。
高宗就是武丁,后人崇拜并以他为典范,所以庙号高宗。成汤之后,先王德行不足,刑法违背规矩,桑、楮全部在朝廷上生长,七天就就有两手合围那么粗了,武丁招来他的丞相询问情况。他的丞相说:“我虽然知道,但我不能说。”武丁去向祖己询问,说:“桑、楮树就是一种野草,但是却生长在了朝堂,是想告诉我们国家要灭亡了吗?”武丁很害怕,整顿自己修习德行,思考先王的治理,复兴已灭亡了的奴隶制的国家,使断绝了的世袭地位的贵族得以承袭,提拔被遗落的人才,申明养老制度。三年之后,蛮夷等少数民族国家接连朝拜的就有七国,这就是所说的生死存亡继承将要灭亡的国家的君主,所以推崇并且尊重他呀。
宋国发大水,鲁国人慰问他们说:“天降大雨,河谷暴涨,殃及到国君的土地,执政们都很担忧,派我来慰问。”宋国国君回应他说:“是我做得不好,斋戒的时候不够虔诚,国家治理得不好,使老百姓的庄稼受到损失,所以上天降灾加以惩罚,又使君王感到担忧。拜谢厚命,这是我的耻辱。”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宋国还能享国多久?”弟子们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犯了错误改正了,这就犹如没犯过错,所以说还能享国多久。”宋君听说了这件事,很早起床很晚睡觉,早上朝晚退朝,勤于政务,吊唁死者慰问生病的人,同心合力治理国家。三年之后,谷物丰收国家太平,假设宋君没有听到孔子的话,那么粮食就不会丰收,国家也不会太平。《诗》上说:“辅佐的重担在肩,要以‘显德’做先导。”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二日①挑菜节②大雨不能出
【北宋】张耒
久将菘芥笔③南羹,佳节泥深入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辘转声。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南宋】洪咨夔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注】①二月二日: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是龙王露头的日子。传说龙掌管云雨,这天下雨,预示着一个好年,风调雨顺、雨量充沛。自古二月二被视为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②挑菜节:旧俗,农历二月初二日,仕女出郊拾菜,士民游观其间。③笔:用菜杂肉,制作羹汤。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诗首句写自己之前二月二日这天常会以菜做羹,呼应诗题中的挑菜节。
B. 张诗并未直接写大雨,而是以道路泥深、不见人行侧面烘托,可谓精妙。
C. 洪诗首句写田家已吃尽葛根,而小麦方青,可见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节。
D. 洪诗词句“延颈”二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田家对秋收丰稔的强烈渴望。
16. 同样是二月二日的雨,却触发了两位诗人各自不同的情怀。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张诗中的雨扫了踏青挑菜的兴致,令人无奈;由此想到故园灌溉的乐趣,却又洋溢温情。“雨”触发了诗人思乡的情怀。②洪诗中的雨是占卜收获时谷价高低的工具,预示着收获时谷贱伤农,田家因此会感到忧惧。“雨”触发了诗人悯农的情怀。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表现了田家对秋收丰稔的强烈渴望”说法错误,从诗题可以看到这种二月二的占卜,已经超出了农业丰收的概念,是和秋天的米价联系在一起。结合全诗,“延颈”表现的是农民对米价的关心。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张诗:由标题《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以及“佳节泥深入未行”可知,二月二日的雨使诗人不能在挑菜节外出踏青挑菜,扫了作者的兴致,让人倍感无奈;由“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辘转声”可知,下雨了,诗人由眼前的雨水想到家乡的蔬菜肯定长得很好,听着那***辘轳的声音觉得十分美妙,字里行间洋溢着温情。故“雨”触发了诗人思乡的情怀。
洪诗:由标题《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可知,雨是占卜收获时谷价高低的工具;“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两句的意思是农民怕二月二会有风调雨顺的好雨,因为丰年往往粮食价格会下跌,谷贱伤农,所以期盼着二月二日最好不下雨,让今年收成少点,米价涨些。故“雨”触发了诗人悯农的情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讴歌了士兵为国效命,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精神。
(2)《离骚》中,写屈原感叹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石破天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政治文化上采取的愚民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答案】 ①. 相看白刃血纷纷 ②. 死节从来岂顾勋 ③. 惟草木之零落兮 ④. 恐美人之迟暮 ⑤. 女娲炼石补天处 ⑥. 石破天惊逗秋雨 ⑦. (于是)废先王之道 ⑧. 焚百家之言 ⑨. 疾痛惨怛 ⑩. 未尝不呼父母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勋、惟、暮、娲、逗、焚、怛。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夏日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几乎每天都有一场急雨冲刷着大地。常常,太阳还高悬在天上,大片大片的云朵也在肆意游走,大雨却 ① 。( )牛羊马匹顺遂的接纳着瞬息万变的草原,不去逃避,也无处逃避,在空旷的大地上,低头承受着这一场夏日的突袭。好在,草原上的风雨总是转瞬即逝。不过半个时辰,一切倏然停止。所有的喧哗忽然消失,只剩这片温柔的草原,用无与伦比的美,将途经此地的人们,瞬间击中。
黄昏时分,大地湿漉漉的,露水沾满每一株植物;夕阳温柔地洒下来,于是每一片草茎上便顶着一个晶莹剔透的王国。鸟儿归巢,牛羊回家,只有骏马,尽情地享受着一天里这稍纵即逝的美好片刻,沐浴在 ② 的金色河流中,低头享用着自然的恩赐。
当夜色降临草原,路灯便次第亮起。就在这照亮深夜草原的灯光中,我与童年时的萤火虫 ③ 。它们穿过二三十年的漫长光阴,突然抵达我的面前,让我几乎受到惊吓。我从未想到它们如此热爱光明,已经携带了灯盏,却依然飞蛾扑火般,向着更明亮的地方飞去。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9. 文中括号内处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仿佛天空被谁猛地戳了一个大洞 ②在天空的一个角落 ③汪洋大海瞬间倾泻而下 ④厚重的乌云下面 ⑤重重地砸在草原上 ⑥形成一个奇特的雨柱
A. ④②①⑥③⑤ B. ②④⑥①③⑤
C. ④②⑥①⑤③ D. ②④①⑥⑤③
20.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 突如其来(突然而至、猝然而至) ②. 流光溢彩 ③. 不期而遇 19. B
20. ①拟人,直接赋予物以人的属性,句中“温柔的草原”,赋予草原以人性的温柔之美,写出草原雨后的静谧。②拟物,把此物拟成彼物,“无与伦比的美”本是抽象的无形的事物,句中把它拟成了可“击中”人心的具体可感的事物,突出了雨后草原之美给人带来的冲击力。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横线前的“却”表转折,依据后文语意,可见大雨是突然降临,可填“突如其来(突然而至、猝然而至)”。突如其来:突然发生。
第二空,根据前文可知:大雨过后,大地湿漉漉的,植株上沾满露水,草茎晶莹剔透,在夕阳的照射下,整个草原光彩明丽,也河流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可填“流光溢彩”。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
第三空,由后文“突然抵达我的面前”可填“不期而遇”。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却意外地相遇。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根据前后语境,先总说雨柱,再具体描绘下雨的情景,②④为⑥的地点状语,且②在④前,故②④⑥在前;
“戳”“倾泻”“砸”三个动词由上而下,先后次序分明,故后面语序为①③⑤。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这片温柔的草原”,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用温柔形容草原,将人的感情赋予非人的草原,使得描写对象——草原既温柔静谧,又可亲可近。
“用无与伦比的美,将途经此地的人们,瞬间击中”,运用了拟物的写法。“美”的感觉是无法将人击倒的,文中将抽象的“美”感拟成可以击中人(人心)的具体可感的事物,生动突出了雨后草原之美给人带来的冲击力。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21. 下列关于作家马尔克斯及其小说《百年孤独》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982年,他凭借《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 《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六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C. 《百年孤独》巧妙地融入神话传说、宗教典故,运用夸张、象征手法,用严肃的态度讲述荒诞的故事,将读者带入魔幻的现实,打破了作品中真实与幻想的界限。
D. 奥雷里亚诺上校以惊人的智慧和实干精神,推动马孔多从原始乌托邦进入现代社会,体现了人类对科学文明的向往,代表着一种积极进取、不懈探索的开拓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A. “他凭借《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错误。《霍乱时期的爱情》是1985年的作品。
B. “《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六代人的传奇”错误。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D. “奥雷里亚诺上校”错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以惊人的智慧和实干精神,推动马孔多从原始乌托邦进入现代社会。他身上体现了人类对科学文明的向往。
故选C。
22. 请用两个否定句概括②③两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30个字。
①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开篇第一句
②马尔克斯称,《百年孤独》这本书他构思了十五年,这十五年他都不知道怎么写第一句话。毫无疑问,构思一部小说的开头特别需要勇气。马尔克斯的勇气,是给了一个时非其时、地非其地的新解。他站在一个不确定的现在,同时拢住了过去与未来,他不必圈一块地,指几个人,要他们干什么干什么,而是像一尾鱼一样灵巧地游进了时空宇宙,让叙述获得了新的自由。
③这是《百年孤独》开头的伟大之处。如果你只是在被动地、无意识地接收文本内容,也许很难体会到马尔克斯用这句话解决了哪些关键问题。只有当你动笔写作,你才会感觉到它包涵了太多重要的命题。
【答案】第②段:没有马尔克斯的勇气就没有《百年孤独》的开头。第③段:不动笔写作就不能感觉到《百年孤独》开头包含的重要命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
第②段:“《百年孤独》这本书他构思了十五年,这十五年他都不知道怎么写第一句话”可见,《百年孤独》的开头写作很重要,“构思一部小说的开头特别需要勇气”强调构思开头需要勇气,“他站在一个不确定的现在,同时拢住了过去与未来……让叙述获得了新的自由”强调开头的成功。概括出:马尔克斯的勇气成就了《百年孤独》的开头。再用否定句表述即可。
第③段:语段中心是结尾句“只有当你动笔写作,你才会感觉到它包涵了太多重要的命题”,“它”指的是“《百年孤独》的开头”,用否定句表述为:不动笔写作就不能感觉到《百年孤独》开头包含的重要命题。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雨后的下午,马路边一位收破烂的大哥躺在躺椅上,喝茶听戏。这时,几个大学生将一大袋矿泉水瓶立在垃圾箱旁边,然后转身离去。收破烂的大哥看了一眼,继续躺在躺椅上,喝茶听戏。随后,两个大妈走过来拽着袋子将矿泉水瓶卖给了收破烂的大哥。一旁看自行车的大哥瞅着收破烂的大哥说:“老弟啊,你到底是懒还是傻,你自己把它拽过来卖了,能卖好多钱!”收破烂的大哥说:“老兄啊,我是收破烂的,不是捡破烂的。”
有位学者评价说,收破烂的大哥这句话在态度上叫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营销上叫定位清晰,在管理上叫只做产业链的一端这叫边界。边界之内,我们认认真真;边界之外,我们就不操心了。
“边界”意识不止表现在营销和管理上。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