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云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2022-2023学年高三2月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2023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
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因此,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然而,大碰撞的“洪荒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至此,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阶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阶梯。中国地理格局就此形成。***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变化。万千山岭、大美江河,就在这***阶梯上依次显现。
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在北纬30°附近的***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
但是“意外”还是降临了。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成。南亚季风、东亚季风都被“抽吸”进入大陆。南亚季风裹挟着大量的水汽弥漫群山。气流或从山间峡谷鱼贯而入,形成汹涌的水汽通道;或在喜马拉雅山脉南缘聚集,形成大量降水。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但大自然是追求平衡的,烟雨江南诞生的同时,青藏高原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地处内陆而干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干旱。不仅如此,冬季,强劲的西风也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不得不改变路径。它吹起西北沙漠中的沙尘,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向东推进,沙尘颗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降落,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最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烟雨江南,大漠西北,再加上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就此成形。
高原“抽风机”重塑了中国的气候。一座“超级水塔”又在高原上竖立起来,中国的水系也将为之一变。随着海拔的上升,青藏高原大气层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了大量降雪。降雪日积月累,压实形成冰川,厚度可达数百米,犹如绝境长城。其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如一条条巨龙,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又好像树枝一样延伸,漫流无际。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冰川?答案是4万多条。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青藏高原还拥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如此众多的冰川、湖泊,再加上地下水、地表河流,青藏高原化身为一座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超级水塔”。当水塔的闸门打开时,水流便可以高屋建瓴之势向四周奔流,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系布局由此奠定。在中国西北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向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则汇入塔里木盆地,它们各自滋润出一片绿洲。在中国东部,黄河、长江顺着***阶梯奔流而下,孕育出中华文明;在中国西南部,澜沧江、怒江、独龙江、雅鲁藏布江、象泉河、狮泉河及孔雀河,流出国门,成为亚洲诸多文明的源泉。
最后该轮到生命登场了。可是,像青藏高原这样的高寒之地,又将如何对生命产生影响呢?西藏阿里扎达盆地,沟壑纵横,看起来干旱荒芜,了无生机。2010年,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几块化石,它们属于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豹类——布氏豹。一些科学家认为,豹亚科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它们曾走下高原,进入东亚、南亚,演化出了古中华虎、云豹;后又进入美洲,演化出了美洲豹;还进入非洲,演化出非洲狮、花豹。不仅豹亚科,许多“北极动物”同样起源于青藏高原。原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上的动物们为适应寒冷的环境,不断演化,譬如长出厚厚的皮毛。距今260万年前,大冰期降临,原本温暖的北极地区变得寒冷。但在青藏高原上的动物们早已适应寒冷的环境,包括北极狐、披毛犀在内的动物,顺利从青藏高原扩散到北极,并开辟出了全新的家园。如今,在青藏高原广袤的土地上,在众多的垂直山地之间,依然生活着中国40%的维管植物、43%的陆栖脊椎动物,堪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基石。
大碰撞碰出了一个“大中国”,并影响到中国的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等诸多方面,且这一影响目前还在继续。
(摘编自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这里是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洪荒之力”在文中是指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后产生的巨大能量。
B.“意外”在文中是指青藏高原的地形给中国的气候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C.“超级水塔”的“超级”体现在水资源的数量、覆盖面积和海拔方面。
D.“北极动物”在文中指的是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类似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无一不受到大碰撞的巨大影响。
B.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由于受到青藏高原的影响,气候变得适宜,而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其他一些地方,却降雨骤减,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
C.青藏高原冰川有4万多条,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厚度可达数百米,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
D.青藏高原的隆升对生物圈的演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物种的起源、全球迁徙创造了条件,奠定了第三极和更广阔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基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在青藏高原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海拔高度,受到挤压后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
B.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分别属于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这***阶梯就是根据海拔不同所进行的分类。
C.行星风系是指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的一种流动方式,它的流动本来是非常规律的,但特殊的地形等因素会打破其规律。
D.较之高原,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少,因此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可以从高空下沉至地面,这让降雨难以形成,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
4.东部季风区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青藏高原在其气候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5.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1. D 2. B 3. C
4.第一问: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第二问:影响大气循环;东亚季风被“抽吸”进入大陆,带来充沛的水汽,形成大量降水。
5.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②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③严谨性: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北极动物’在文中指的是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错。原文是“不仅豹亚科,许多‘北极动物’同样起源于青藏高原”,可见“北极动物”中有一部分起源于青藏高原,“北极动物”范围大,并不是仅仅指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降雨骤减”错。原文是“在北纬30°附近的***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可见造成北纬30°附近***带地区受行星风系控制干旱少雨;青藏高原的出现改变了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但青藏高原并未造成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其他地方“降雨骤减”,因为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干旱少雨的。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在青藏高原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海拔高度,受到挤压后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错。原文是“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可见应是“进一步抬升”,而非“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
B.“大兴安岭”错。原文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阶梯”,可见应是“大兴安岭以东”;
D.“平原地区……因此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可以从高空下沉至地面,这让降雨难以形成,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错。原文是“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平原地区”与“高原地区”地形不同,因而行星风系的控制会有变化,不能得出“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的结论。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一问:
东部季风区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根据原文“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可知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第二问:
根据“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成”“东亚季风……被‘抽吸’进入大陆”“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可知青藏高原影响了大气循环;东亚季风被“抽吸”进入大陆,带来充沛的水汽,形成大量降水。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体裁特征能力。
科普文是指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文章。其要素应该包含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和通俗性。
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如本文介绍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中国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的影响,这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在介绍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时,用到了一个术语——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这些都体现出了文章的科学性。
②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文章先介绍青藏高原的成因,“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然后依次介绍对地貌的影响,对气候、水系、生命的影响,地貌影响到了气候,气候又影响到了水系,最后影响到生命,环环相扣,逻辑清晰严谨。
③严谨性: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如“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中“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使表达严谨;如“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中“囊括”“绝大多数”也体现了表达的严谨性,而诸多数字的罗列则体现出精确性。
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如把青藏高原比喻为一座大型“抽风机”,生动地解释了青藏高原是如何影响到中国北纬°附近地区的气候的,体现了文章的通俗性。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不能忘记的一面之识
茅盾
他们第一次感觉到有这么一位年轻人跟他们在一起,是在天方破晓、山坡的小松林里勉强能够辨清人们面目的时候。朝霞掩蔽了周围的景物,人们只晓得自己是在一座小小的森林中,而这森林是在山的半腰。
昨夜他们仓皇奔上这小山,只知道是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现在,他们在晓风中打着寒噤,睁大了眼发愣,突然发觉在他们周围,远远近近,有比他们多一倍的武装人员,不用说,昨夜是在森严警戒中糊里糊涂地睡了一觉。
不安的心情正在滋长。一位年轻人,肩头挂一枝长枪,胸前吊着一颗手榴弹,手提着一支左轮,走近他们来了。他操着生硬的国语,告诉他们:已经派人下去察看情形了。
“敌人在什么地方?”他们之中的G君问。
年轻人好像不曾听懂这句话,但也许听懂了,他侧着头想了想,好像一个在异国的旅客临时翻检他的“普通会话手册”,要找一句他一时忘记了的“外国话”;终于他找到了,长睫毛一闪,忽然比较流利地答道:“等等就知道了。”与其说是这句话的效力,倒不如说是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给人家一服定心剂。然而人心总是无厌的,眼前既然有这么一位“语言相通”的人,怎么肯随便放过?问题便像榴霰弹似的纷纷掷到他头上。
年轻人不忙不慌地静听着,闪动着他的长睫毛。末了,他这才回答,还是那一句:“等等就知道了。”这一句话,现在可没有刚才那样的效力了。因为提出的问题太多又太复杂,这一句回答不能概括。人们内心的不安,又开始滋长。
幸而,这所谓“等等”,不久就告终。敌人果然离这小小村落远些了,他们可以下山去,到屋里一歇了。
因为整夜不曾好生睡觉,他们首先被引进一间房去“休息”一会儿,这房本来也有人住,但此时却空着。
吃早饭的时候,招待他们的东道主告诉他们:今晚还得走夜路,白天可以畅快地睡个好觉。
他们再回那间房去,刚到门口,可就愣住了。
因为是从光线较强的地方来的,他们一时之间也看不清楚,但觉得房里闹哄哄挤满了人,嘈杂的说笑,他们全不懂。然而随即也就悟到,这是这间房的老主人们回来了,是放哨或是“摸敌人”回来了。
渐渐地看明白,闹哄哄的七八人原来是在解下那些挂在身上的劳什子:子弹带、面巾、马口铁杯子、手榴弹等等。看着那几位新客,他们带笑带说,好像是表示抱歉,然后一个一个又出去了,步枪却随身带起。
房里又寂静了,他们几位新客呆了半晌,觉得十二分的过意不去。他们都走到那伟大的板铺前,正打算各就“岗位”,这才看见房里原来还有一个人,他坐在那窗洞下,低着头,在读一本书。
看见他是那么专心致志,他们都不敢作声。
一会儿,他却抬起头来了,呀,原来就是早晨在山上见过的那位年轻人。
只记得他是多少懂得点国语的,他们之中的G君就和他招呼,觉得分外亲切,并对于占住了房间的事,表示歉意。
年轻人闪动着长睫毛,笑了一笑。可是他并不开口,凝眸望了他们一眼,收拾起书笔,站起身来打算走。
“不要紧,你就留在这里,不妨碍我们的,况且我们也不想睡。”G君很诚恳地留他。
他可有点惘然了,似乎有多少意思要倾吐,然而一时找不到字句。这当儿G君看见他手里那本很厚的书就是他们一个朋友所写的《论民族民主革命》,一本高级的理论书,不禁大感兴趣,就问他道:“你们在研究这本书么?”
他的长睫毛一敛,轻声答道:“深得很,看不懂。”忽然他那颇为白皙的脸红了一下,羞怯怯地又加一句:“没有人教。”
“学习小组上用什么书?不是这一本么?”
“不是。”年轻人的长睫毛一动,垂眼看着手里那本书,又叹气似的说,“好深呵,好多地方不懂。”
“这叹息声中,正燃烧着火焰一样的知识欲;这叹息声中,反而响着理论学习的意志的坚决,而不是灰心失望。他们都深深感动了。G君于是问道:“你是哪里人?”
“新加坡。”
“什么学校?”
“我是做工的。”年轻人回答,长睫毛又闪动一下。
从他不完全的答语中,他们知道了他生长在新加坡,念过一年多的小学,后来就做机器工人,抗战以后回祖国投效,到这里也一年多了。
“你怎么到了这里的?”有人冒昧地问。
年轻人又有点惘然了。他笑了笑,低垂着长睫毛,又回到原来的话题,叹息着说:“知识不够,时间也不够呀。”
于是把那本厚书塞进衣袋,他说:“我还有事,等等,时间到了,会来叫你们。”便转身走了。
房里又沉静了。他们都躺在松板上,然而没睡意,那年轻人的身世,性格——虽然从这短促的会晤中只窥见了极少的一部分,依然给了他们无限兴奋。
态度沉着,一对聪明而又好作深思的眼睛,说话带点羞涩的表情:这样一个年轻人,这样一个投身于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年轻人,仿佛在他身上就能看出中华民族的最优秀的儿女们的面影。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见到青年之前,“不安的心情正在滋长”,在青年回答不了“他们”的问题时,“他们”的不安“又开始滋长”,这表明青年的到来并没起到什么作用。
B.在写战士们解下挂在身上的物件时,用了“闹哄哄的”“劳什子”等词语,写他们带来的嘈杂与混乱,暗示“几位新客”对此有些不满。
C.在G君打招呼和表达歉意时,青年只是笑一笑,并不说话,收拾起书笔打算离开,表明他不想打扰“他们”休息,也表现出他有些羞涩的特点。
D.“他们”与那位青年虽然只有短暂的交流,但通过了解到的部分信息,可以推想青年的性格和身世,这个过程让“他们”感到“无限兴奋”。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句先写“他们”感觉到有这么一位青年跟“他们”在一起,然后才交代时间和环境,这样起笔虽稍显突兀,但具有聚焦的效果。
B.本文写那位青年的国语不好,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像异国旅客似的,临时翻检自己的“普通会话手册”,这为后文揭示他的身份做了铺垫。
C.“问题便像榴霰弹似的纷纷掷到他头上”一句,以榴霰弹比喻“他们”提出的问题,突出问题杂多而散乱,这一比喻也契合战时环境。
D.本文以时间为主要叙述线索,形象地描摹了那位青年的言行,详细地记述了他的心理活动,语言也十分生动,是一篇叙事记人的美文。
8.本文中那位青年前后给了“他们”哪些不同的印象?请概括分析。
9.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那位青年的形象的。
【答案】6. C 7. D
8.①第一印象是全副武装的青年战士,国语不好,无法回答“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态度却从容不迫;
②再次见面时感到亲切,青年专心致志地学习,让“他们”深受感动;
③得知青年是归国支援抗战的华侨工人,态度沉着,从他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最优秀儿女们的面影。
9.①借助战时环境的烘托和一面之识的印象,大体勾勒了人物的轮廓;
②通过沉着的态度、闪动的长睫毛、羞涩的表情等细节,描摹青年最主要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③围绕关于阅读理论著作的对话,表现青年坚定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
A.“这表明青年的到来并没起到什么作用”错误。结合原文“与其说是这句话的效力,倒不如说是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给人家一服定心剂”可知,青年的到来起到了暂时安定人心的作用。
B.“暗示‘几位新客’对此有些不满”错误。结合原文“闹哄哄的七八人原来是在解下那些挂在身上的劳什子:子弹带、面巾、马口铁杯子、手榴弹等等。看着那几位新客,他们带笑带说,好像是表示抱歉”分析可知,文章只是描写了几个人进来的场面,没有暗示“几位新客”对此有些不满,因为他们本不打算睡觉。
D.“可以推想青年的性格和身世,这个过程让‘他们’感到‘无限兴奋’”错误。结合“他们都躺在松板上,然而没睡意,那年轻人的身世,性格——虽然从这短促的会晤中只窥见了极少的一部分,依然给了他们无限兴奋”分析可知,对青年人的身世的了解不是“推想”,而是青年人明确告诉给他们的,让他们兴奋地也不是“推想”的过程,而是感觉到“仿佛在他身上就能看出中华民族的最优秀的儿女们的面影”。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详细地记述了他的心理活动”错误。原文没有详细记录这些人的心理活动,只是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角度展示了人物特点。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原文“一位年轻人,肩头挂一枝长枪,胸前吊着一颗手榴弹,手提着一支左轮……年轻人好像不曾听懂这句话,但也许听懂了……与其说是这句话的效力,倒不如说是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给人家一服定心剂”分析可知,年轻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全副武装的青年战士,国语不好,无法回答“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但态度却从容不迫;
结合原文“这才看见房里原来还有一个人,他坐在那窗洞下,低着头,在读一本书。看见他是那么专心致志,他们都不敢作声……他们之中的G君就和他招呼,觉得分外亲切”“这叹息声中,反而响着理论学习的意志的坚决,而不是灰心失望。他们都深深感动了”分析可知,再次见面时感到亲切,青年专心致志地学习,让“他们”深受感动;
结合原文“态度沉着,一对聪明而又好作深思的眼睛,说话带点羞涩的表情:这样一个年轻人,这样一个投身于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年轻人,仿佛在他身上就能看出中华民族的最优秀的儿女们的面影”分析可知,青年是归国支援抗战的华侨工人,态度沉着,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最优秀儿女们的面影。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在紧张的战争环境这一社会背景烘托下下,和“一位年轻人,肩头挂一枝长枪,胸前吊着一颗手榴弹,手提着一支左轮”“这才看见房里原来还有一个人,他坐在那窗洞下,低着头,在读一本书”“新加坡”“我是做工的”等一面之识的印象,大体勾勒了人物的轮廓;
本文通过“他笑了笑,低垂着长睫毛”“看见他是那么专心致志”“倒不如说是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给人家一服定心剂”等分析可知,文章通过沉着的态度、闪动的长睫毛、羞涩的表情等细节,描摹青年最主要的外貌和沉稳、好学、羞涩的性格特征;
结合“叹息着说:‘知识不够,时间也不够呀’”“轻声答道:‘深得很,看不懂’忽然他那颇为白皙的脸红了一下,羞怯怯地又加一句:‘没有人教’”“又叹气似的说,‘好深呵,好多地方不懂’”分析可知,围绕关于阅读理论著作的对话,表现青年坚定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德行:颜渊,闵子骞。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节选自《论语·先进》《论语·子路》)
材料二:
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鲁君忧也。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子贡南见吴王,谓吴王曰:“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且夫救鲁,显名也,而伐齐,大利也。义在存亡鲁,勇在害强齐而威申晋邦者,则王者不疑也。”吴王曰:“子待吾伐越而还。”子贡曰:“不可。君以伐越而还,即齐也亦私鲁矣。且大吴畏小越,如此,臣请东见越王,使之出锐师以从下吏,是君实空越,而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悦,乃行子贡。子贡东见越王,越王问曰:“此乃僻陋之邦,大夫乃至于此?”子贡曰:“今夫吴王有伐齐之志,君无惜重器,以喜其心,毋恶卑辞,以尊其礼,则伐齐必矣。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骑士锐兵弊乎齐,重器羽旄尽乎晋,则君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悦。吴王果兴九郡之兵,而与齐大战于艾陵,大败齐师,陈兵不归,果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僇其相。故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是也。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方,文中指四方诸侯之国,与成语“四方之志”的“四方”意思不相同。
B.存,指保存,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字意思相同。
C.僻指地处偏远,与《琵琶行》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的“僻”字意思相同。
D.卑辞指谦卑的言辞,“卑”与《送东阳马生序》中“非天质之卑”的“卑”字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的宰相陈成恒想兴兵作乱,但又忌惮齐国有鲍氏、晏氏,转而调遣军队去攻打鲁国,鲁国的国君很担心,孔子也为此忧心忡忡。
B.子贡出使吴国,希望吴王能出兵救鲁,讨伐齐国以获得大利,吴王答应等讨伐越国回来后去救鲁,子贡认为到那时鲁国早就亡国了。
C.子贡出使越国,劝说越王多方讨好吴王,以坚定吴王讨伐齐国的决心,认为齐晋同时出兵一定会击败吴军,越国就可借机灭掉吴国。
D.吴王大举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后又继续与晋国军队作战,结果为晋军所败。越王乘机兴兵渡江攻打吴国,成就了灭吴称霸的功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
(2)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
14.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先后请求出使,孔子只同意子贡出使,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10 FIK 11. B 12. C
13.(1)现在拥有万辆战车的齐国,要占有只有千辆战车的鲁国,而与吴国争强,我深深为您担忧。
(2)他打仗失败了,是您的福分。他打仗胜利了,一定会以剩下的部队去攻打晋国。
14.①子贡善于言辞,颜渊、子路长处不在此;②出使四方诸侯之事,在子贡向孔子请教学业的过程中曾涉及过。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
“诸侯有相伐者”是定语后置句,“有相伐者”是“诸侯”的后置定语,意思是“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做下一句的状语,“者”后断开;
“尚耻之”省略主语“我们”,“耻”是形容词意动,“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做谓语,宾语是“之”,结构完整,“之”后断开;
“今鲁父母之邦也”是判断句,“鲁”是判断句的主语,符合“……,……也”的结构特点,“鲁”后断开。
故FIK三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以及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四方之志”的“四方”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天下。“四方之志”指志向远大。
B.“意思相同”错误。保存/问候,探望。句意:我的坟墓也要筑(或保存)在这里/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意思不同。
C.“僻”都指地处偏远。句意:这是偏僻简陋的小国/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
D.“非天质之卑”的“卑”,低下。句意:不要讨厌俯首低眉、用谦卑恭敬的话去奉承吴国/不是天资低下。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认为齐晋同时出兵一定会击败吴军”错误,文中“其骑士锐兵弊乎齐,重器羽旄尽乎晋”意思是“吴国的精锐之师和宝器仪仗,先在齐国受到损伤,后又在晋国消耗殆尽”,可见吴国是在攻打齐晋两国的过程中消耗兵力,并非齐晋同时出兵会击败吴军。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万乘”“千乘”,万辆战车,千辆战车;“私”,占有;“切”,深深;“为”,替;“恐”,担忧。
(2)“则……也”,判断句;“以”,用;“余兵”,剩下的部队;“临”,攻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本题,考生需要结合颜渊、子路(季路)、子贡等人的特点以及出使诸侯所需人才作答。
如材料一中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可见颜渊的特点在“德行”;“政事:冉有,季路”,可见子路“季路”的特长是“政事”;“言语:宰我,子贡”,可见子贡的特长在“言语”。由此可知,子贡擅长言辞,这符合出使的要求。
同时材料一提到子贡向孔子请教学业,孔子的答语中提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见子贡请教学业之时曾涉及过出使之事。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德行:颜渊,闵子骞。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称得上‘士’呢?” 孔子说:“能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出使不辜负君主的委托,这就可以称作‘士’了。”
材料二:
从前,陈成恒担任齐简公的国相,他想作乱篡位自立,但心中惧怕齐国的世族鲍、晏两家,所以就调动他们两家的军队去进攻鲁国。鲁哀公十分担心,孔子也非常忧虑,于是召集门生弟子,对他们说∶“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我的坟墓也要筑在这里。现在齐国要讨伐它,我们难道不应该出去阻止一下吗?”颜渊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不同意;子路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也不同意;子贡请求出去阻止,孔子同意了。子贡向南拜见吴王,对吴王说:“现在拥有万辆战车的齐国,要占有只有千辆战车的鲁国,而与吴国争强,我深深为您担忧。况且营救鲁国,可以显示大王的威名;讨伐齐国,可以获得大利。义在保存鲁国,勇在侵损强大的秦国威势超过晋国,那么成就霸王之业就不必怀疑了。”吴王说:“您等我讨伐完越国然后听您的。”子贡说:“不可,您攻打越国回来,齐国也就占有了鲁国。再说大王如果担心越国,臣请求向东参见越王,命令他出兵跟从您。这样您就使越国空虚(让越国没有力量背后偷袭),而名义上是率领诸侯一起讨伐。”吴王非常高兴,于是派子贡到越国去。子贡东行来拜见越王,越王问道:“这是偏僻简陋的小国。现在先生竟然亲自到这里来!”子贡说:“现在吴王既然有讨伐齐国的愿望,君王就应该不惜贵重的器物,把它们献给吴国,以迎合吴王之心;不要讨厌俯首低眉、用谦卑恭敬的话去奉承吴国,应该故意抬高行礼的等级,那么吴王就一定会去攻打齐国了!如果吴国不能战胜齐国,那就是君王的福分;假如吴国战胜了齐国,必定又会乘胜调兵去对付晋国。我请求北行去拜见晋君,劝说晋君,使晋、越两国共同进攻吴国!吴国的精锐之师和宝器仪仗,先在齐国受到损伤,后又在晋国消耗殆尽,那么君王可以利用吴国这疲败之际,一定能消灭吴国了!” 越王非常高兴。吴王夫差果然调集九个郡的军队,与齐军大战于艾陵,把齐军打得大败,吴国部署兵力没有撤回,果真又与晋军在黄池相遇。吴国晋国争为强者,晋军发动攻击,大败吴军。越王勾践得到这个情报,渡江袭击吴国,杀死夫差和其丞相。所以说子贡一出国游说,就使鲁国安宁,齐国混乱,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而使越国称霸,确实如此。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
苏辙
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
筼筜似欲迎初暑②,芍药犹堪送晚春。
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
归轩有喜知谁见,道上从横满醉人。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被贬筠州期间。②筼筜:一种皮薄竿高节长、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园中很多花朵都曾被频频风雨损伤,但诗人游园的心情并没受到影响。
B.颔联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筼筜和芍药,也点出了游园的时节。
C.“无巡”意为不拣选地方,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饮时的随意状态。
D.路上杂乱地走着尽欢而散的人们,诗人也回到了家中,心中充满喜悦。
16.从本诗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①暮春时节,风雨连绵,诗人游园所见应是桃李凋谢,满地落红,但诗人并无愁怨叹惋之情,仍然找到了怡人的美景,并与友人们把酒尽欢;②诗中展现出了诗人旷达的胸襟,由此看来,在面对人生挫折的时候,诗人也会有随缘自适的气度,保持顺其自然的心境。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无巡’意为不拣选地方”错,“无巡”指喝酒没有次序,“更无巡”三字,表达出诗人高涨的激情,他一杯接一杯地喝酒,一时间忘记了贬谪的痛苦。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诗人思想观点和人生态度的能力。
首联“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介绍诗人游访的原因,“增筑园亭草木新”写陈氏最近新筑了一处园亭,心情振奋,并希望与朋友们分享他的快乐。次句交代天气状况,“损花风雨怨频频”,近几日风雨不断,那些盛开的花朵都遭到了摧折,令人愁怨不堪。诗人们看见满地残花,一定在心里怜惜,更叹息美好总是短暂。但诗人却从中看到了大自然生生不息,这就是颔联“筼筜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诗人在主人的陪同下,在小园中惬意地闲逛,只见翠竹重生、芍药璀璨。筼筜,是生长在水边的高大竹子。作者用“迎初暑”三字,描绘出春末夏初之时,竹叶青青、茂密挺拔的景象。而芍药却似乎对春天恋恋不舍,依然摇曳多姿地盛开,好像在殷勤地挽留着春姑娘。“犹堪”二字,传达出一份不舍之意。虽然桃花、梨花纷纷凋谢,但是翠竹茂盛,芍药盛开,草木清新,绿意盎然,也让人感到了一丝安慰。面对满地落红,诗人并无愁怨叹惋之情,仍然找到了怡人的美景,并与友人们把酒尽欢,“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过去的路上更是“归轩有喜”,可见其乐观、洒脱。
联系诗歌写作背景,北宋元丰二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听说这个不幸消息之后,心里非常着急,他宁愿自己辞职,也要以此交换兄长脱离险境。但是朝廷并未准许他的请求,还将其贬为筠州(江西高安)盐酒税。在被贬的境遇中,诗人并未过分在意人生的挫折,而是展现出了旷达的胸襟。由此看来,在面对人生挫折的时候,诗人也会有随缘自适的气度,保持顺其自然的心境。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问答之间交代了主人公忧思的缘由。
(2)诸葛亮在后世深受推崇,如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就表达了对他由衷的赞叹。
(3)古代诗歌中往往用不同季节来表现时序更替、光阴流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采之欲遗谁 ②.所思在远道 ③.出师一表真名世 ④.千载谁堪伯仲间 ⑤.日月忽其不淹兮 ⑥.春与秋其代序(示例二: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示例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示例四:送了春归又送秋,人间随处寄悠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遗”“载”“淹”“荏苒”“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早在殷商时期就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石。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中国印”会徽曾让汉字大放异彩,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也因汉字“冬”“飞”而锦上添花。“冬梦”和“飞跃”两幅会徽,内容均包含奥运标志、运动员和比赛场景、城市、年份,层次清晰,寓意深远。会徽的上半部分用刚劲曲折的线条勾画出了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下半部分相对柔美圆润,既有赛场、跳台、滑道的轮廓,又似重峦叠嶂、绵延起伏。在绚烂的“冬”“飞”与抽象的奥运标识、残奥标识的映衬下,使得黑色的“BEIJING 2022”印鉴如同“一锤定音”,显示了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
18.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示例:会徽的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勾画出了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他们向前滑行,冲向胜利。
19.示例:在绚烂的“冬”“飞”与抽象的奥运标识、残奥标识的映衬下,黑色的“BEIJING2022”印鉴如同“一锤定音”,表达了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与后一层“下半部分相对柔美圆润”相对,画波浪线的第一个分句应围绕“线条”的特点来写,因此可拆分为一个短句:会徽的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
之后交代勾画出的对象,可拆解为一个短句:勾画出了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
最后描述“运动员”的特点,可拆解为两个分句:他们向前滑行,冲向胜利。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二:
“在……下,使得……”缺少主语,删掉“使得”;
“显示……承诺”动宾搭配不当,“显示”应改为“表达”。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喝水与减肥,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①)。理由是喝热水后体温会上升,新陈代谢也就随之提高,就像人生病发烧时代谢会提高一样。实际上,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②),人体总是恒温的,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更是 A ,自然也就谈不上减肥。
不过 B 的是,有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实验将一群健康的成年人分为三组,分别给他们喝常温蒸馏水、常温生理食盐水和3℃的冰水。结果发现,不管是喝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③),新陈代谢竟然提高了4.5%,并且这一效果可持续60分钟。不过遗憾的是,新陈代谢提高4.5%带来的热量差,对减肥来说基本上 C ,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
20.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简述第二自然段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答案】20.示例:①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②不管喝多少热水;③而喝了3°C的冰水。
21.示例:A微乎其微 B出人意料 C无济于事
22.示例:①喝冰水能提高新陈代谢,②但是提高的幅度很小,③对减肥基本没有帮助。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是说“关于喝水与减肥”的“误区”,“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下句应与“减肥”关联,“提高代谢”似乎就能达到减肥的目的,由此可填: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第二空,前面说“喝热水对健康人体温几乎没有影响”,关键词是“喝热水”和“体温”;后句说的是对体温的影响“人体总是恒温的”,此处应当是说“喝热水”,而且照应“总是”,应当用“不管”之类的词语衔接,意思是喝很多热水,可填:不管喝多少热水。
第三空,实验的三种水分别是“温蒸馏水、常温生理食盐水和3℃的冰水”,既然“喝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那么“新陈代谢竟然提高了4.5%”的就应该是喝3℃的冰水,意思形成转折,用“而”衔接,可填:而喝了3°C的冰水。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前句有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又有“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更是”,说明影响更小,可填“微乎其微”。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B处,前面说和热水不能提高基础代谢,而实验结果却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这让很多人意外,可填“出人意料”。出人意料:意思是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C处,此处是说喝冰水虽然能提高基础代谢,但对减肥来说却没有什么作用,可填“无济于事”。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解决不了问题。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和句式变换的能力。
第二段共有四个句子。前三个句子是一个层次,第一句主要说“有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第二、三个句子是具体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是对第一句的印证;第四个句子是一个层次,“新陈代谢提高4.5%带来的热量差,对减肥来说基本上……”主要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新陈代谢提高4.5%”其实提高的幅度很小,二是这么小的热量差对减肥没有什么帮助。概括主要内容时注意字数限制。
由此可得出主要内容是:喝冰水能提高新陈代谢,提高的幅度很小,对减肥基本没有帮助。
题目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第一个句子和后面两个句子形成了转折,可在第二个句子前加上“但是”进行转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I《这里是中国》告诉我们,大碰撞的“洪荒之力”使得我国地貌景观极富变化,我们的家园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为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可以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挖掘材料中蕴涵的因果逻辑。首先,材料中“祖国之美”的最突出体现是“山川之美”,而“山川之美”的突出表现形式为“地貌景观极富变化”。再上溯可知,若是没有大碰撞的“洪荒之力”,就不可能产生极富变化的地貌景观,就不会有我们家园的多姿多彩。所以,这个因果逻辑的根源就是大碰撞的“洪荒之力”。
其次,为什么大碰撞能有这么神奇的作用?那是因为大碰撞影响了地貌,改变了气候,促使地球上的生命不断演化,并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球陆地板块之间的大碰撞从短期上来看,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但从长远来看,则孕育了无数的生机。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正是在由“破坏”到“重构”中不断走向新生,而且这是一个循环滚动的发展过程。其实,不仅地球上的生态如此,人类的历史、文明的发展,乃至生命个体的成长莫不如是,所谓“不破不立”。
考生审题,要以材料内容为基点,以逻辑为轨迹,发散思维。可以思考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辩证地看待困难与挫折,学会在黑暗中寻觅光明,于绝望里看到希望;也可以思考文明的发展与历史的演进不可能一帆风顺,“大碰撞”不可避免,中华文明与历史经过无数大大小小的“碰撞”,但都能浴火重生,显示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从而使文明硕果挂满华夏枝头。这是“内部”的碰撞,考生也可以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不同种族、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有差异才会有碰撞,有碰撞才会有融合,有融合才会有共同进步。
另外,材料“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可以视为考生的第二个思维导向,就是关于美的类型,崇高的壮美固然是美,平凡之美同样也是美。壮美人人仰视,人人歆羡,平凡之美于我们的生活亦不可或缺,我们不应厚此薄彼。祖国之美,美在丰富多彩。这才是健康的理性的审美观,也是新时代青年应该具备的审美素养。
写作此文,考生一要注意,材料内容是思考的切入口,考生切勿泥足深陷,若就材料谈材料,论述就步入了死胡同;二要注意找准思考和论述的切入点,是论述“大碰撞”的重要意义,还是辩证看待美的类型,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观点务必明确,逻辑必须清晰。论述的话题可以是“个人成长(个人内在的碰撞或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碰撞)”“社会发展中的碰撞”“文明与历史在碰撞中演进”“文明(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等,行文无须面面俱到,可以择其一深入论述,也可以形成递进式的论证结构。论述最好结合新时代的背景,赋予“大碰撞”或“美”以新时代的意蕴。只要符合材料内涵,写成记叙文亦可,记叙文最好围绕个人生活经验来写,在记叙和描写中体现“大碰撞”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立意:
1.不破不立,“碰撞”出不一样的人生(文明或历史)。
2.有碰撞才会有融合,碰撞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3.崇高是美,平凡也是美,美在于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