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任丘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0月25日考试范围:高中全部命题人:李伟丽审题人:王可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外文学史上都有所谓传奇小说及传奇叙事传统。传奇小说是一种传录奇闻的文体,传奇叙事常带有理想色彩和夸张的成分。
就中国小说叙事的发生而言,自唐以来所形成的传奇叙事模式,是中国小说发展达到成熟阶段的一个基本标志。传奇叙事基本要素就是情节的奇幻与人物的特异。从中国小说史发展的角度看,自唐传奇小说开始,到宋元话本再到明清章回体小说,传奇叙事逐渐成为中国小说发展中最为流行、最易接受的叙事模式之一。因此说,传奇叙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叙事模式和叙事传统。
西方小说的“诗的”“史诗的”或“神话的”传奇叙事作为一种叙事传统,以幻想的姿态填补着社会发展的个人实现感,孕育了个人与社会错落有致的风韵,但始终与中国古代的传奇叙事模式“异构同质”。所以,无论是最初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端,还是直至今日中国小说的发展,受西方传奇叙事的影响很少,始终都呈现着一种对中国“传奇叙事”经验与传统进行承袭、转型和创新发展的轨迹与样貌。
在以清末民初“新小说”为肇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转型中,依据社会改良与思想启蒙的时代要求,中国小说在开始真正走出封建文学传统主题规范与形式束缚的同时,又因“传奇”的故事化叙事、大众化接受以及民间化发展的特殊价值,表现出一种对传奇叙事的特殊选择。其后在中国“五四”以来现代小说叙事理念及模式确立的过程中,尽管表现出一种向西方小说学习的、反传统的整体态势,但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学传统,传奇叙事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不断焕发出更为巨大的新生力和影响力。
整体梳理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会发现中国的传奇叙事呈现出不同的样貌。鲁迅《故事新编》借传奇叙事之形,以悬置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情节和人物来叙事,以传达观照现实人生的良苦用意;张爱玲以普通人为原型的“新传奇小说”,则是以新都市文化景观与现代都市大众阅读背景下所生成的另类与特异的都市书写,以传奇叙事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之间、雅与俗之间的对立共构;以革命的历史与英雄的传奇契合而成的“现代革命传奇”和当代的“红色经典传奇”,采用多重视角的多元化叙事结构,让不同人物从各自角度对同一件事物进行讲述。实际上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革命文学”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文学与八十年代的小说,都呈现着典型的传奇叙事样貌;九十年代以后的小说更加以最具有流行品格的传奇叙事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来获得大众阅读的最大可能性。
在当前的文学与文化环境当中,各种各样的西方话语常常都具有主导甚至霸权的意味。如果我们今天仍旧将“叙事”作为一种舶来品,依然看不到承袭中国文学传奇叙事传统之“中国经验”的内容,看不到中国整个二十世纪以来的小说叙事中富有的文学精神意味,那么,不仅是我们没有真正把握中国文学本土经验的内在精神与外在传承,同时也会使中国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下走向世界、走进世界的追求与实践中,始终都缺少甚至是放弃了一种自我的、自主的精神依托和现实资源。
传统与发展、民族与世界始终是一种对立共构关系,全球化时代对中国文学自身及其与世界文学的建构的认识,既离不开对悠久的传奇叙事传统的确认和梳理,也离不开对其他中国经验的发现和发掘,尤其是在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上。
因此,要立足中国经验,在当下新时代意义上探寻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路径。
(摘编自张文东《传奇:中国文学对本土经验的探寻》)
材料二:
作为传奇叙事模式中极具代表性的英雄叙事,在今天对其重新审视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21世纪初的中国文学,英雄叙事模式与英雄主义间存在裂隙。英雄叙事模式是一种个性化、戏剧化的想象性存在,而英雄主义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性的建构,指向的是崇高的理想追求与高贵的人格尊严。英雄叙事模式当然可以满足大众对英雄主义的想象性期待,并为作家预留了巨大的创造空间;但文学毕竟不能远离生活真实,艺术地还原现实生活始终是检验作品成色的重要尺度。和平年代,庸常且碎片化的生活如何把握?军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图景如何建构?英雄的价值意义怎样表达?这些瓶颈问题终究无法经由对传奇英雄的戏剧性虚构而绕过,而只能在对时代主潮的把握和对英雄叙事模式的重建中寻求突破。
在采用英雄叙事模式写英雄小说时,有的作家虽然写的是现实题材,但缺乏穿透事象直达本质的锐利目光,导致作品所关注的并非当下现实生活中最震撼人心、最带有趋向性的景观,传达的思想和观念并非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有的作家缺少对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心灵世界的生动描摹,缺少对人性的深度探索与掘进,缺少对生命存在的体察和关照。今天,我们要讲好中国英雄故事,应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表现内容,用新的英雄叙事模式体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
(摘编自傅强《讲好中国英雄故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奇叙事是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模式,自唐传奇小说后逐渐流行并促进了中国小说的发展。
B. 在中国现代小说的转型中,传奇叙事在脱离了封建传统文学的束缚后被中国现代小说接纳。
C. 梳理中国传奇叙事的发展轨迹,会发现中国文学在今天有着自己可以探寻和借鉴的本土经验。
D. 掌握新的英雄叙事模式,正确处理英雄叙事与英雄主义的关系,有利于英雄人物的精神构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奇叙事是中国小说最为流行的叙事模式,容易被大众接受,它一直得到小说家们的青睐。
B. 鲁迅、张爱玲等中国小说家们致力于采用传奇叙事模式写作,从而推动了中国小说的发展和转型。
C.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体现了情节奇幻与人物特异的特点,是《水浒传》采用传奇叙事模式的典例。
D. 只有做好对时代主潮的把握和对英雄叙事模式的重建,才能解决英雄叙事对英雄的戏剧性虚构问题。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
B.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C.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鲁迅)
D. 克服民族性是文化的胜利(爱默生)
4. 材料一结尾说“要立足中国经验,在当下新时代意义上寻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路径”,请简要说明得出这个结论的说理步骤。
5. 学校拟开展“如何讲好新时代英雄故事”主题研讨活动,你作为学生代表作典型发言,请结合材料列出发言要点。
【答案】1. B 2. C 3. A
4. ①首先提出“传奇叙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叙事模式和叙事传统”的观点。②接着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发展为例,论述中国文学始终都传承发扬着传奇叙事经验与传统。③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在新时代正确认识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作为本土经验的重要性。
5. ①借鉴古代及现当代传奇叙事的优秀经验,利用传统叙事的影响力,获得听众认可。②注意运用新的英雄叙事模式,适当加入想象,更要注重生活真实,不避碎片化生活细节,以深入英雄的心灵世界。③要选择英雄最震撼人心的事迹,传达时代主流思想,体察和关照生命存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在中国现代小说的转型中,传奇叙事在脱离了封建传统文学的束缚后被中国现代小说接纳”张冠李戴,原文为“在以清末民初‘新小说’为肇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转型中,依据社会改良与思想启蒙的时代要求,中国小说在开始真正走出封建文学传统主题规范与形式束缚的同时,又因‘传奇’的故事化叙事、大众化接受以及民间化发展的特殊价值,表现出一种对传奇叙事的特殊选择”,可知是指以清末民初‘新小说’为肇始的中国现代小说,而不是中国现代小说。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传奇叙事是中国小说最为流行的叙事模式”范围扩大,原文为“传奇叙事逐渐成为中国小说发展中最为流行、最易接受的叙事模式之一”,注意是“之一”;
B.“鲁迅、张爱玲等中国小说家们致力于采用传奇叙事模式写作,从而推动了中国小说的发展和转型”强加因果;原文为“整体梳理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会发现中国的传奇叙事呈现出不同的样貌。鲁迅《故事新编》借传奇叙事之形,以悬置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情节和人物来叙事,以传达观照现实人生的良苦用意;张爱玲以普通人为原型的“新传奇小说”,则是以新都市文化景观与现代都市大众阅读背景下所生成的另类与特异的都市书写,以传奇叙事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之间、雅与俗之间的对立共构”,可知并没有说鲁迅、张爱玲等推动了中国小说的发展和转型,文中举鲁迅、张爱玲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中国的传奇叙事呈现出不同的样貌。
D.“只有做好对时代主潮的把握和对英雄叙事模式的重建,才能解决英雄叙事对英雄的戏剧性虚构问题”曲解文意。原文为“和平年代,庸常且碎片化的生活如何把握?军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图景如何建构?英雄的价值意义怎样表达?这些瓶颈问题终究无法经由对传奇英雄的戏剧性虚构而绕过,而只能在对时代主潮的把握和对英雄叙事模式的重建中寻求突破”,“对时代主潮的把握和对英雄叙事模式的重建中寻求突破”不是“解决英雄叙事对英雄的戏剧性虚构问题”,而是解决“和平年代,庸常且碎片化的生活如何把握?军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图景如何建构?英雄的价值意义怎样表达”等问题。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要立足中国经验,在当下新时代意义上探寻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路径”,强调的是我们要真正把握中国文学本土经验的内在精神与外在传承。
A.“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强调了立足民族的观点,可以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B.“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说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那么它就可以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大同”的思想与材料一注重民族文化的观点不符合。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材料一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也不符合材料一的观点。
D.“克服民族性是文化的胜利”强调克服民族性,与材料一立足民族性观点相反,不符合。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由材料一第二段“因此说,传奇叙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叙事模式和叙事传统”可知首先提出“传奇叙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叙事模式和叙事传统”的观点。
由材料一第三段“所以,无论是最初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端,还是直至今日中国小说的发展,受西方传奇叙事的影响很少,始终都呈现着一种对中国‘传奇叙事’经验与传统进行承袭、转型和创新发展的轨迹与样貌”第五段“实际上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革命文学’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文学与八十年代的小说,都呈现着典型的传奇叙事样貌;九十年代以后的小说更加以最具有流行品格的传奇叙事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来获得大众阅读的最大可能性”可知接着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发展为例,论述中国文学始终都传承发扬着传奇叙事经验与传统。
由材料一最后三段“如果我们今天仍旧将‘叙事’作为一种舶来品,依然看不到承袭中国文学传奇叙事传统之‘中国经验’的内容,看不到中国整个二十世纪以来的小说叙事中富有的文学精神意味,那么,不仅是我们没有真正把握中国文学本土经验的内在精神与外在传承,同时也会使中国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下走向世界、走进世界的追求与实践中,始终都缺少甚至是放弃了一种自我的、自主的精神依托和现实资源”“传统与发展、民族与世界始终是一种对立共构关系,全球化时代对中国文学自身及其与世界文学的建构的认识,既离不开对悠久的传奇叙事传统的确认和梳理,也离不开对其他中国经验的发现和发掘,尤其是在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上”“因此,要立足中国经验,在当下新时代意义上探寻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路径”可知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在新时代正确认识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作为本土经验的重要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一倒数第二段“传统与发展、民族与世界始终是一种对立共构关系,全球化时代对中国文学自身及其与世界文学的建构的认识,既离不开对悠久的传奇叙事传统的确认和梳理,也离不开对其他中国经验的发现和发掘,尤其是在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上”可知我们可以借鉴古代及现当代传奇叙事的优秀经验,利用传统叙事的影响力,获得听众认可。
由材料二第一段“英雄叙事模式当然可以满足大众对英雄主义的想象性期待,并为作家预留了巨大的创造空间;但文学毕竟不能远离生活真实,艺术地还原现实生活始终是检验作品成色的重要尺度。和平年代,庸常且碎片化的生活如何把握?军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图景如何建构?英雄的价值意义怎样表达?这些瓶颈问题终究无法经由对传奇英雄的戏剧性虚构而绕过,而只能在对时代主潮的把握和对英雄叙事模式的重建中寻求突破”可知我们应注意运用新的英雄叙事模式,适当加入想象,更要注重生活真实,不避碎片化生活细节,以深入英雄的心灵世界。
由材料二第二段“有的作家虽然写的是现实题材,但缺乏穿透事象直达本质的锐利目光,导致作品所关注的并非当下现实生活中最震撼人心、最带有趋向性的景观,传达的思想和观念并非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有的作家缺少对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心灵世界的生动描摹,缺少对人性的深度探索与掘进,缺少对生命存在的体察和关照”出现的问题可知要选择英雄最震撼人心的事迹,传达时代主流思想,体察和关照生命存在。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在窗外徘徊
夏艳平
夜有些深了,世界慢慢静了下来。
童子介批阅完最后一份文件,准备起身回家时,听到窗外有响动。不,应该是感觉到窗外有响动。那响动,轻微,细碎,像风吹落叶、猫走墙头,但他还是感觉到了。
童子介装着仍在看文件,目光却折向了窗外。从明亮的灯光里看出去,窗外的世界一片朦胧。
童子介把两只耳朵竖了起来。
童子介断定,窗外有人。
童子介有了警觉。
童子介不能不警觉。他记起来,从他走进这间办公室的第一个晚上,窗外好像就有这响动。
水城是个复杂的地方,前任县委书记和县长,就是被人举报后落马的——有人将他们收受贿赂时的录像,直接寄给了上级纪委。
水城出现塌方式腐败后,上级把童子介从邻县调来担任县委书记。上任还不到半个月,就被人盯上了?
童子介轻轻地笑了笑,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难道自己身上有了“缝”?
童子介并不怕人盯。他到水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县委、县政府办公楼前高高的围墙拆了,他要让前来办事的人都能自由进出。接着又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了一楼,而且无论昼夜,只要他在办公室里,门就不会关着,窗帘也只是一个装饰,不会闭合的。
童子介知道,老百姓希望他这样,他也应该这样。为老百姓办事,还怕老百姓看到?
童子介缓缓地站起身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还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他是有意给窗外报信呢。可窗外并不买账,那响动连节奏都没变一下。童子介感觉,那人应该就在他窗外不远处,来回地踱着步。
“不对呀,他要是来监视我的,见我起身,早跑得没影儿了,哪会还有响动?莫非是来反映情况的?”童子介凝眸一想,觉得有这种可能。前任领导虽然落马了,但案子并没有完全了结,有些问题,还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自己初来乍到,别人可能还拿不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反映情况,又有些犹豫。
童子介缓缓地走出了办公室。
外面有淡淡的月光,但比室内还是暗了不少。童子介把眼睛微微地闭了一下,稍稍适应后才睁了眼往办公楼后面走去。
办公楼后面是一块开阔的草坪。草坪与办公楼之间,有一道约半人高、修剪得齐齐整整的绿化带。
童子介看到,从窗口处泄出来的灯光,漫过那道绿化带,落在了草坪上。这样,那块草坪上就有了一块长方形的金色瀑布。
童子介还看到,在那块金色瀑布的边缘,有一个人来回踱着步。他不由笑了起来,自己的感觉还真准呢。
那个人走得很有规律,走过一段就折转身子往回走,走过一段又折转身子往回走。他走的线路,与办公楼和绿化带平行,径长比他办公室的宽度稍长,大概五六米的样子。也就是说,那个人一直在他的窗外徘徊。
那个人走得很投入,童子介怕吓着了他,就站在办公楼的拐角处,轻轻咳嗽了一声。听到咳嗽声,那个人停住脚步,朝童子介这边看了一下,然后,缓缓地转过身,朝着另一端走去。
“请留步。”童子介赶紧喊了一声,那个人就停了下来。
童子介一惊,站在他面前的竟是一位老人。
童子介愣怔半天才说:“老人家,您有事吗?来,跟我进屋吧。”老人摇了摇头,说:“没事,睡不着,我随便走走。”
童子介说:“正好,我也睡不着,我陪您。”老人说:“那哪儿行啊?你明天还有事,不像我这个老头子。”童子介说:“没事,反正睡不着。”
童子介陪老人在草坪上慢慢走着。老人问童子介:“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人有点儿怪,这夜半更深的,还在这里瞎转悠?”童子介说:“没事,老人多转转有好处。”童子介说完,听到老人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一阵沉默过后,老人告诉童子介,他是刘清明的父亲。童子介又是一惊,刘清明就是水城刚落马的县委书记啊!
老人说,刘清明读书很聪明,中考考了个全校第一,上了县一中。一个农村孩子能上县一中,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他把刘清明送到学校后,就去深圳打工,他要为刘清明攒足上大学的学费。
三年后,老人把学费攒足了,可刘清明落榜了。刘清明母亲去世得早,他去打工后,刘清明没人管教,整天跟几个坏孩子搅在一起,打架斗殴,不好好学习。老人无奈,就辞工回家,陪着刘清明复读。这一年,老人时刻紧盯着刘清明。最后,刘清明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
说到这里,老人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唉,我真是糊涂啊!明知他自制能力差,管不住自己,却不盯着他。我要是像他高中复读时那样,一直盯着他,兴许他就不会出事儿了。”
老人抬手擦了擦眼睛,接着说:“我知道,现在后悔也迟了,可每天夜里,我还是忍不住要来这里。我真的希望,屋子里面坐着的,是他。”
老人说话时,眼睛一直看着那个亮着灯光的窗口。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夜有些深了,世界慢慢静了下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写出了童子介勤奋的工作精神。
B. 童子介拆掉围墙,办公的时候不关门,都在向人们暗示自己坦坦荡荡,在任上一定会亲民务实。
C. 童子介在拐角处轻轻咳嗽一声,既是想引起那位老人的注意,又不想因为突然打招呼而吓着他。
D. 老人所说的刘清明上学时整天跟坏孩子搅在一起,预示着他成为领导者后将因贪腐而成为罪人。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像风吹落叶、猫走墙头”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外人小心翼翼而担心被发现的心态,也写出了童子介耳力之强、警惕性高。
B. 老人对身份的交代,照应了前文所说的县委书记落马的内容;而对老人走路规律、所走线路的描述,照应了题目中的“在窗外徘徊”。
C. 结尾时的“眼睛一直看着那个亮着灯光的窗口”,透露出老人复杂的心理,同时它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考。
D. 小说的故事情节极简单:童子介夜晚工作时听到窗外有响声,出来遇一老人并与之进行了对话。但它以小见大,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8. 小说情节简单,却多设悬念,颇有引人入胜之功,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9. 小说的主旨是什么?本文是怎样表达这一主旨的?
【答案】6. D 7. A
8. ①小说题目“谁在窗外徘徊”以疑问引发了读者一探究竟的欲望。②小说开头写童子介很警觉,发觉窗外有人,猜疑有人盯上了自己。再一次强化了读者的好奇。③情节发展部分写童子介又猜测有人是反映情况,使读者也增加了猜测。④反复描述老人的怪异行为,却迟迟不揭示老人是谁。
答案补充∶①小说开头童介听到窗外有响动,断定窗外有人,但不知是谁,不知身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②童子介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后,那人并没有走还是来回踱着步,说明不是来监视他的,那是来干什么的?再一次强化了读者的好奇。
9. 主旨:党员干部应廉洁自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才能对得起家人。
表达①借对童子介的心理描写,揭示身正不怕影子歪、做好自己就不怕有人盯的道理;②借对老人的语言描写,突出刘清明未被监督而走向贪腐的教训。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D.“预示着他成为领导者后将因贪腐而成为罪人”错误,刘清明后来在父亲的监督下成功考上了重点大学,说明缺少监督就可能走上歪路,领导干部需要人民的监督。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
A.“写出了窗外人小心翼翼而担心被发现的心态”错误,“像风吹落叶、猫走墙头”是童子介的主观感受,童子介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后,那人并没有走,还是来回踱着步,说明窗外人并没有小心翼翼担心被发现的心态。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特点的能力。
小说题目“谁在窗外徘徊”,设置了悬念,这是一个疑问句,到底是谁在徘徊?在谁的窗外徘徊?为何徘徊?以疑问引发了读者一探究竟的欲望。
小说开头“童子介批阅完最后一份文件,准备起身回家时,听到窗外有响动……童子介有了警觉。”“童子介断定,窗外有人”“上任还不到半个月,就被人盯上了?”,写童子介很警觉,发觉窗外有人,猜疑有人盯上了自己,但不知是谁,不知身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情节发展部分,“童子介缓缓地站起身来,伸了一个大大懒腰,还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他是有意给窗外报信呢。可窗外并不买账,那响动连节奏都没变一下”,童子介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后,那人并没有走还是来回踱着步,说明不是来监视他的,那是来干什么的?再一次强化了读者的好奇;“自己初来乍到,别人可能还拿不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反映情况,又有些犹豫”,写童子介又猜测有人是反映情况,使读者也增加了猜测。
“那个人走得很有规律,走过一段就折转身子往回走,走过一段又折转身子往回走。他走的线路,与办公楼和绿化带平行,径长比他办公室的宽度稍长,大概五六米的样子。也就是说,那个人一直在他的窗外徘徊”,反复描述老人的怪异行为,却迟迟不揭示老人是谁,进一步引发读者探究的欲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主旨及表现手法的能力。
小说以窗外的脚步声引出故事,童子介来当县委书记,发觉有人在窗外徘徊,疑似有人监督,“童子介并不怕人盯。他到水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县委、县政府办公楼前高高的围墙拆了,他要让前来办事的人都能自由进出。接着又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了一楼,而且无论昼夜,只要他在办公室里,门就不会关着”“童子介知道,老百姓希望他这样,他也应该这样。为老百姓办事,还怕老百姓看到”,童子介内心坦荡,主动接受老百姓监督。通过介绍童子介的心理及具体做法表明,身正不怕影子歪、做好自己就不怕有人盯的道理;
随着情节的发展,交待老人徘徊的前因后果,“老人时刻紧盯着刘清明。最后,刘清明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明知他自制能力差,管不住自己,却不盯着他。我要是像他高中复读时那样,一直盯着他,兴许他就不会出事儿了”,老人没有监督好儿子,致使儿子贪腐落马,突出刘清明未被监督而走向贪腐的教训,表明领导者是应该被监督着的。
在童子介和刘清明在水城为官的不同表现中表达了小说的主题,党员干部应廉洁自律,像童子介那样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无私无畏,坦荡为官做事,对得起党和人民,才能对得起家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信侯出走,与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秦下甲而攻赵。司空马曰:“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臣请大王约从。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赵王曰:“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司空马曰:“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司空马曰:“臣效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王,愿自请。”司空马去赵,渡平原。平原津令郭遗劳而问:“秦兵下赵,上客从赵来,赵事何如?”司空马言其为赵王计而弗用,赵必亡。平原令曰:“以上客料之,赵何时亡?”司空马曰:“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武安君曰:“繓病钩,身大臂短,不能及地,起居不敬,恐惧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上若不信,繓请以出示。”出之袖中,以示韩仓,状如振栶,缠之以布。“愿公入明之。”韩仓曰:“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臣不敢言。”武安君北面再拜赐死,缩剑将自诛。衔剑征之于柱以自刺。武安君死,五月赵亡。平原令见诸公,必为言之曰:“嗟嗞乎,司空马!”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赵去司空马而国亡,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
B. 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
C. 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
D. 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教/则从事可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刀笔,指刀笔吏,即主办文案的官吏。古代记事于案策,谬误用刀削除,故称“刀笔”。
B. “赵王不能将”的“将”和“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的“将”含义相同,指以……为将军。
C. “王觞将军”中的“觞”,与“引壶觞以自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觞”含义相同。
D. 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文中指武安君向赵王回敬酒。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国代理丞相司空马,向赵王献上制让半数国土换秦国撤兵的计策,被赵王以以前贿赂秦国却始终逃不脱秦兵的逼迫为由而断然拒绝。
B. 司空马曾经请求获得赵国的兵权,带领赵国全军抗击秦军,但没有获得赵王的允许,司空马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地,就向赵王请求离开赵国。
C. 司空马向郭遗预言,赵国会因武安君被杀而撑不过半年就灭亡。果然赵王听信谗言,赐死武安君,然后赵国在武安君死后五个月灭亡。
D. 武安君面对韩仓的逼迫,先是用患了曲挛之疾,无法行跪拜之礼为自己辩解,接着恳求韩仓能够理解自己,最后以嘴含剑,自刺而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
(2)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
14. 司空马“之赵”“去赵”的故事能给人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如果合纵联盟一旦成功,那么,大王名义上虽然失去了半个赵国,实际上却组成了崤山以东诸侯各国共同抗秦的合纵联盟,秦国也就不难被灭亡了。
(2)同时认为司空马被秦国逐出,这并不是他没有才智;他离开赵国,也不是他没有出息。
14. 一个国家想要兴旺发达,就要任用贤人来治理国家;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任用贤人,那么这个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秦国担心赵国内有守备,外有诸侯救援,必然会立刻接受割地。秦国接受了赵国的割地就会撤军,赵国守住了一半的国土仍然可以生存。秦国得到半个赵国,更为强盛,山东各国诸侯必然担心害怕;失去了赵国诸侯各自感到处境危险,他们一定会很恐惧,恐惧就会来援救赵国,这样,合纵阵线就会成功。
“内恶”和“外恐”的主语都应是“秦”,因此不能出现“救秦”的说法,故“秦”应作下面句子的主语,故应在“秦”前断句,排除AD。
“山东必恐”与“诸侯必惧”句式结构相同,应各自成句;且“诸侯”作“惧”的主语,共同构成主谓结构,不可断开,排除C。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以及相关文化常识的能力。
C.“王觞将军”中的“觞”,敬酒。句意:大王给将军你敬酒。“
引壶觞以自酌”中的“觞”,酒杯。句意:拿酒来自斟自饮。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选项强加因果。原文“臣效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王,愿自请。”意思是我奉献计谋,大王却不采纳,这样,我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为大王效劳的了。也就是说司空马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地,向赵王请求离开赵国并非因为赵王没有让他领兵抗击秦国,而是因为赵王不能用他的计策。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从”,通“纵”,指合纵的联盟;“亡”,失去;“敌”,对抗;“不足”,不难;“亡”,被灭亡。
(2)“以为”,认为;“逐”,被驱逐;“知”,通“智”,有智慧,有才智;“去”,离开;“不肖”,不成器,没出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对于司马空“之赵”“去赵”的故事能给人们的启示,可以从文中“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赵去司空马而国亡,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可知,司空马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赵国却不能用他,他所提出的计策不被赵王采纳,最后导致赵国灭亡。这指出了人才的重要性。一个国家要想兴旺发达就应该任用贤才,而一个不能任用贤人的国家,那它的结果就只有灭亡。
参考译文:
文信侯吕不韦被罢免相国回到封地,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让他代理相国。秦国乃出兵进攻赵国。司空马说:“大王可分出赵国一半的土地送给秦国,秦国不动一刀一枪而得到半个赵国,它一定非常高兴。秦国担心赵国内有守备,外有诸侯救援,必然会立刻接受割地。秦国接受了赵国的割地就会撤军,赵国守住了一半的国土仍然可以生存。秦国得到半个赵国,更为强盛,山东各国诸侯必然担心害怕;失去了赵国诸侯各自感到处境危险,他们一定会很恐惧,恐惧就会来援救赵国,这样,合纵阵线就会成功。我请求为大王去联络合纵联盟。如果合纵联盟成功,那么,大王名义上虽然失去了半个赵国,实际上却组成了崤山以东诸侯各国共同抗秦的合纵联盟,秦国也就不难被灭亡了。”赵王说:“前些时候,秦国出兵进攻赵国,我们割让了河间十二县,虽然土地减少了,兵力削弱了,可终究还是免不了遭到秦国的战祸。现在又要割让半个赵国去增强秦国,我实在无力自保,眼看就要灭亡了。希望您重新考虑。”司空马说:“我年轻的时候,在秦国做过***文书的小吏,年长以后任过小官,可从来也没有率兵打过仗,我请求带领赵国的全军去抗击秦国。”赵王不任命司空马为将。司空马说:“我奉献计谋,大王却不采纳,这样,我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为大王效劳的了,请求大王允许我离开赵国。”于是司空马离开赵国后,经过平原津,平原津守令郭遗来慰劳他,问他:“秦国出兵进攻赵国,贵客从赵国来,赵国的情况怎么样呢?”司空马说到他给赵王献计,赵王却不采纳,赵国必然灭亡的看法。平原守令问:“根据贵客的预料,赵国何时会灭亡呢?”司空马说:“如果赵国以武安君李牧为将,一年就会灭亡;如果杀了武安君,不过半年就会灭亡。赵国大臣中有一个叫韩仓的,他善于阿谀奉承,迎合赵王,赵王和他关系很亲密。这个人嫉恨贤能,妒忌功臣。现在赵国正处于危急之时,赵王必然会听从韩仓的话,武安君必死无疑。”韩仓果真诽谤武安君,赵王也另派人代替武安君。武安君被调回后,赵王让韩仓去责备武安君,韩仓说:“将军打了胜仗,大王给你敬酒。将军给大王祝酒时,却暗藏匕首,依法当判死罪。”武安君说:“我患有佝偻病,因手臂缩短了,不能触到地,在大王面前起居不敬,恐获死罪,所以让工人做了个木杖接手,大王如果不相信,我拿出来请您亲眼过目。”于是他伸出胳膊给韩仓看,样子颇像门限、木杖,用布缠着。(武安君说:)“请您在大王面前说明这些情况。”韩仓说:“我接受大王的命令,要赐将军以死,不能赦免。我不敢为您说话。”武安君便向北拜了两拜,感激“赐死”之恩,抽出宝剑,准备自杀。于是以嘴含剑,将剑柄抵在柱子上自刺而死。武安君死后才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平原守令郭遗会见他的诸位朋友时,对他们叹息,说:“唉!司空马!”同时认为司空马被秦国逐出,这并不是他没有才智;他离开赵国,也不是他没有出息。赵国不任用司空马而国亡。其所以亡国,并不是没有贤能的人,而是因为不能使用贤材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山道中
史谨
塞上秋光向晚多,无边胜槩【注】入吟哦。
太行旧畏羊肠险,驿路今从鸟道过。
眼底故人无鲍叔,军中诸将有廉颇。
羁愁忽共云烟集,几处猿声出薜萝。
【注】胜槩:亦作“胜概”。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多”与“无边”相呼应,说明塞上胜景无限,并由此引发了诗人的情绪。
B. 颔联“鸟道”一词表现了蜀道的险峻,与李白《蜀道难》中“鸟道”作用相同。
C. “鲍叔”之典说明诗人此时无知己好友相伴,对句“有廉颇”消除了这种伤感
D. 本诗从塞上的景象写到羁旅愁情,内容充实,语言质朴自然,结构清晰谨严。
16. 诗歌尾联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情感表达生动具体:诗人通过“云烟”聚集来写羁旅之愁,将抽象的愁绪形象化;②情感表达含蓄悠远,耐人寻味:诗人通过“猿声”来写羁旅之愁,猿声凄切悲凉,且“几处”,以景结情,使愁情延绵不绝,含蓄悠远;③情感表达直接明白:尾联前句直抒胸臆,直接点明“羁愁”,表达直接清晰。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和鉴赏表现手法的能力。
C.“消除了”错误。眼前无如鲍叔牙这样可以举荐自己的知己好友,军中诸多将领有也只是廉颇一类的老将,“消除了”太绝对。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抒情手法的能力。
“羁愁”一词照应标题“蜀山道中”,直接抒发作者久居在外的愁绪,是直接抒情,使情感表达直接明白。
“云烟集”意思是傍晚的云雾烟霞汇集,“羁愁忽共”表明作者的羁旅之愁与傍晚的云烟融合在一起,云烟愈浓,愁绪越重,将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使情感表达生动具体。
“猿声”是在傍晚的蜀山道中出现,且为“几声”,断断续续,绵远不绝,寂静环境下更显得凄切悲凉,以景结情,寓情于景,使情感表达含蓄悠远,耐人寻味。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这一句,和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2)《离骚》中,屈原虽早晚勤勉修德,但依然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慨草木易凋、韶华易逝,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3)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现诗人的愁苦,如“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风急天高猿啸哀②. 杜鹃啼血猿哀鸣③. 惟草木之零落兮④. 恐美人之迟暮⑤. 示例一:艰难苦恨繁霜鬓⑥. 潦倒新停浊酒杯
示例二: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示例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示例四: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猿”“啸”“哀”“惟”“兮”“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绵延数千年的文化是以伦理为核心的,离开中国的伦理去谈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是①______。
从儒家伦理学来看乡土中国,中国的乡土社会具有“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两大显著的特征,它们就像乡土中国的“骨骼”和“血脉”。
“差序格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伦理网络,是儒家“②______”伦理原则的派生模式。“己”或者“自我”是差序格局的价值中心。它和“礼治秩序”③______,一起构成了乡土中国的“立体空间”或者说是“三维空间”,而不是单面或平面的机械的社会格局。
而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主要特点有:礼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乡土社会是“礼”的天下。礼维护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伦理秩序。“( )”在乡土社会中“礼”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渗透到传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B.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C.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D. 礼者,人道之极也。
20.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8. ①舍本求末(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②推己及人
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9. A
20. ①句中把“差序格局”比作“骨骼”,“礼治秩序”比作“血脉”,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②“差序格局”和“骨骼”的相似点是能撑起框架,一个是撑起人际关系的框架,一个是撑起人的躯体的框架;
③“礼治秩序”和“血脉”的相似点是能全方位渗透,一个是渗透到传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是渗透全身。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依据前文“离开中国的伦理去谈中国的传统文化”推断后文应该是由此导致的结果,即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或者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可填写“舍本求末”“缘木求鱼”等意思相近的成语;
第二空,所谓“差序格局”,费孝通认为中国农民之间的交往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成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根据利益关系的亲疏而划分的,就像是一块石头投进河里所形成的波纹,而这个石头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这就是费孝通先生著名的“差序格局”。依据后文“是儒家……伦理原则的派生模式”,此处应该填写与“差序格局”概念类似的儒家意识概念,如“推己及人”。
第三空,依据前文“中国的乡土社会具有‘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两大显著的特征,它们就像乡土中国的‘骨骼’和‘血脉’”,以及后文“起构成了乡土中国的……”,可知“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两者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的关系,故可填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等类似意思的成语。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上文“礼维护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伦理秩序”,说明了“礼”的作用是什么,承接下文应该说明“礼”是通过哪些途径实现上述作用,选项A的意思是“礼的规定,是用来确定亲近疏远,判断疑惑不解,区别相同相异,分清是非对错的”,承接上下文,符合论证的逻辑。
选项B的意思是“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与原文“礼”的主题不符合。
选项C的意思是“遇事懂得谦让,就是礼貌的开端”也不符合“礼”的主题。
选项D的意思是“礼是做人的头等大事”,此项主题是“礼”,是对“礼”的总结定论,并非展开详细说明“礼”的具体内涵,故不选。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比喻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从画线句来看,“就像”是比喻词,前面“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是本体,后面“骨骼”和“血脉”是喻体。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性,“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两大显著的特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由此两者的关系可以联想到人体的“骨骼”和“血脉”也是缺一不可,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支撑起一个人,两个喻体的关系和两个本体的关系高度一致,即可用来相互比喻。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气象学家用不断攀升的数字描摹高温时,生活在高温下的普通人,正用肉身感知着今夏的酷暑。“热射病”这个往年似乎不常见的词语,今年频上热搜。专家指出,热射病其实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具有很高的致死率。
①__________?从预防劳力型热射病角度来讲,要避免在酷暑下过度地剧烈运动。当然,多大的运动量可以被称作剧烈运动,也要因人而异。所以不要去看所谓的剧烈运动的标准是多少,而是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不要忽视身体感受,一旦有中暑、热射病的症状,就要及时自救。
此外很多热射病患者发病前都有基础诱因,比如很多患者在发病前一两天就已经有腹泻呕吐、身体虚弱、睡眠不好等症状,如果已经发生类似症状后依然在高温下工作,②__________。
如果必须长期在高温下工作,应该怎么办呢?专家建议,补水、补盐、多休息。高温作业者要让身体逐步适应高温环境,每天都保持比较一致的工作时长,不要③__________,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要马上停止工作。
21. 下列句子中的“就是”和文中加点的“就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一定完成任务,你放心就是了。
B. 大家都来了,就是小李还没有来。
C. 就是下大雨,我们也要按时开工。
D. 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地发展。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D 22. ①如何避免热射病呢②就很容易引发热射病③突然增加工作量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中重点词语的用法和含义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就是”是动词,作谓语。表示肯定,确定。
A.语气词,用在句中或句末,对句子起减缓、冲淡的作用,或表示坚决、肯定的语气,常常跟“了”连用。
B. 副词,仅,只是。
C. 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即使”。
D.动词,作谓语。表示肯定,确定。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从后文“从预防劳力型热射病角度来讲,要避免在酷暑下过度地剧烈运动”可知,前面内容应是关于如何预防或避免热射病的发生的提问,故可已填入“如何避免热射病呢”。
第二空,根据前文“如果已经发生类似症状后依然在高温下工作”可知,这是产生热射病的假设条件,如果达到这一条件,那么就非常容易引发热射病,据此可以填入“就很容易引发热射病”。
第三空,从前文“高温作业者要让身体逐步适应高温环境,每天都保持比较一致的工作时长”可知,这是要求劳动者不要突然增加工作量,故应填入“突然增加工作量”。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专题: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