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预测卷03-冲刺
2023届新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郑和开通了横渡印度洋的中非海上航线,直抵东非沿海诸国,成功开启古代的中非官方外交。中非学界对此的研究,对打破以“欧洲发现非洲论”和“***”为代表的“西方中心论”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学术界长期讨论的重要话题。郑和航行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有“踪迹建文说”“贸易说”“外交说”以及所谓的“原始殖民主义说”等。大部分史学家认为“踪迹建文说”经不起推敲。“贸易说”是学界较多接受的说法。不少学者认为,对外交往才是郑和下西洋的主因。
尽管国内学界大多在“外交说”和“贸易说”之间讨论,国外亦有不少学者表示赞同,但仍有一些海外学者强调郑和下西洋的军事性,甚至冠以“原始殖民主义”。这些学者仅看到郑和率领了军队,却无视远洋航海防卫的必要性,诚可谓让偏见遮住了眼睛。郑和使团虽拥有精兵,但并非用以征服他邦、掠夺别国领土、财富,而仅用以自卫。总括诸说,可以发现,郑和远航非洲基于平等尊重而非高人一等,基于和平交往而非军事目的,基于平等贸易而非掠夺欺诈。
郑和远航开启了中非文明互鉴的新面貌。首先,中非两大文明共同推崇的和平理念的思想根源是双方背后的哲学默契。在非洲传统部落,人们信仰乌班图,以慷慨之心分享所得所有,建立稳固的团体关系。很显然,这些基本理念与中国儒家哲学颇为契合。例如,“仁”与“和”是中华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养成我们崇尚和平、亲仁和美、协和万邦的民族性格。这种精神育于郑和身心之中,使他对到访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视同仁、一律平等,给予较高礼遇。
此外,中非文明之间的共通性还建基于双方的社会基础均植根于古代的农业文明。这与追求海权与扩张、崇尚武力与征服、重视金钱与利益的殖民主义价值观形成鲜明反差。从思想根源追溯,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传统注重冲突,轻视和合,很容易导致极端的排他性。与此不同,亚非文明则崇尚多元与包容,认为只有尊重文明多样性,才能避免走向单向度的世界,人类才有光明的前途。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主席提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使中非关系得到升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成为中非友谊的真实写照。郑和精神以“仁和为先、宽容开阔、以义统利、太平共享”的内涵,为新时代的中非关系奠定了历史根基。郑和的“和平之旅”“友好之旅”已成为一个象征符号,是当今人类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宝贵历史资源。
(摘编自李新烽《郑和远航非洲与中非文明互鉴》,有删改)
材料二:
“中西文论互鉴”是指具有不同文论传统的中西文论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各自发展,具体表现为“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两种形式。中西文论互鉴是中西文化互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中西文论互鉴并非想象中的其乐融融。“多样”意味着“差异”,“差异”必会有“分歧”,“分歧”则易生“矛盾”。因此,“互鉴”的过程必然面临一系列亟待破解的难题。
首先,中西文论互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转型时代之后“西学东渐”的强势冲击与“中学西传”的被动反应之间的不对等对话问题。这种不对等体现在将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民主、科学视为先进文化,进而将传统视为封闭、落后、需要革新的对象。从晚清到五四,在这种西学先进、“中学”落后的文明等级的逻辑下,“中学”唯有现代化,才能除旧布新,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中国古代文论也唯有进行现代转化,才能适应现代文学及其未来发展的要求。
其次,中西文论互鉴中长期存在的弱者心态问题。所谓“弱者心态”是指在中国近代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中长期自卑于积贫积弱的中国而形成的文化心态。这种弱者心态导致中西文论互鉴时呈现出一种偏执型的情感结构:或者认为西方全部都好,应该追求“西化”;或者有选择地将目光更多关注西方的“弱小民族”及“弱小民族文学”;或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才是博大精深,西方文化都是奇技淫巧,甚至提出“西学中源”说。当然还会进一步引发一系列焦虑:比如我们要西传的是怎样的“中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论,还是当代中国文论?进而,当代中国文论是否已经形成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再比如“西传”的方式问题,即主动性西传还是被动性西传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界也曾提出了“文化输出”的口号,这是主动性西传的一种姿态;而被动式西传的代表恐怕就是海外汉学。
最后,新时代“文化走出去”战略下“主动性中学西传”的策略与方法问题。
一方面,进入新时代后,对“西学东渐”背后包含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学术立场。如张志扬在对“西学东渐”的检讨中就曾非常尖锐地指出:“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而言,是‘唯一的’、是‘最好的’,还是‘独立互补的’?一百多年来,这个问题今天是否到了有以明断的时候?”为此,他明确提出用“西学中取”来替代“西学东渐”,借用“西天取经”的“取”字的主体性姿态来改变中国在此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型的“授受”地位。这其实也是鲁迅的“拿来主义”的当代版本。
另一方面,面对中西文论互鉴中的不对等对话现实,中国文论如何在“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中获得对等、平等的主体性地位,成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既要认识到历史上“西强中弱”的格局长期存在,也要意识到当下正在发生的“东升西降”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曾君、林非凡《“化”作为方法:中西文论互鉴的方***反思》,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多种诠释,综合各种理论来看,其中“外交说”才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B. 如果那些指责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原始殖民主义”的学者,能够正视远洋航海防卫的必要性,就不会对郑和率领精兵护航产生这种误解。
C. 郑和远洋航海的精神内涵奠定了新时代和平友好、合作共赢的中非关系的历史根基,符合新时代建设“一带一路”的发展原则。
D.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论封闭、落后的面貌唯有接受先进西学的影响,才能除旧布新,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传统哲学“仁”和“和”的理念对郑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对到访国家,无论大小贫弱,一视同仁,均给予较高礼遇,也使他的远航成为了和平友好的象征符号。
B. 中西文论互鉴过程中,因为中西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难免会导致在互相学习、彼此借鉴中产生分歧和矛盾,因此,“互鉴”的过程需要我们有克服各种难题的心理准备。
C. 21世纪以来,“文化输出”的口号代表了中国文论界在中西文论互鉴中的主动性姿态,这标志着中国文论打破了弱者心态,实现了对等交流。
D. 张志扬提出将曾经影响深远的“西学东渐”改为“西学中取”,这是对“西学东渐”背后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西学中取”类似于鲁迅的“拿来主义”。
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材料二中,“中西文论互鉴中平等对话”的论据的一项是( )
A. 钱钟书笔记体著作《管锥编》采取“以西注中”方式,推动了此后互释、互通的中西比较诗学的发展。
B. 王仁俊《格致古微》中主张“西学中源”说,提出“表古籍之微,发西学之覆,将以严华洋之辨,大中外之防”。
C. 曾国荃《遵旨筹议防务疏》曰:“形而下者为器,此外夷之所擅长也;形而上者为道,此中华郅治之隆也。”
D. 茅盾在《小说月报》开辟《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特刊,并在引言中为西方的“弱小民族”发声:“所以一切民族的精神的结晶都应该视同珍宝。”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 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把当今世界格局划分为八大文明,并认为未来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结合两则材料,请简要分析当今中国处理多元文明碰撞的智慧与之有何不同?(4分)
【答案】1. C 2. C 3. A
4. ①材料一,首先论证了研究郑和远航的现实意义。②然后列举了关于郑和远航目的的各种说法,进行分析、评价。③接着论证了中非文明互鉴得以实现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基础。④最后论证了郑和精神奠定了当今中非关系的历史根基,是人类合作共赢的历史资源。
5.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搞二元对立。②保持和平友好的态度,不搞侵略和压迫。③主张互相借鉴、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激化矛盾冲突。④打破西方中心主义,以平等的姿态建立自己的文化话语体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外交说’才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错误。“对外交往是主因”只是“不少学者的观点”,并不代表最终的结论。根据材料一第3段,“尽管国内学界大多在‘外交说’和‘贸易说’之间讨论”,这句说明在学界“主因”并没有定论。
B.“如果……就……”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只能说“就可能不会产生误解”,因为对于那些刻意歪曲事实的学者,即便看到了“远洋航海防卫的必要性”,也还是会有偏见。
D.“唯有接受先进西学的影响,才能除旧布新……”错误。此处观点并不代表本文的观点,根据材料二第2段“在这种西学先进、‘中学’落后的文明等级的逻辑下,‘中学’唯有现代化,才能除旧布新,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这是中西文论互鉴中不对等对话的体现。这种观念恰恰反映了中西文论互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须要反思和批判的。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这标志着中国文论……实现了对等交流”错误,目前说“实现了对等交流”为时尚早。根据材料二“面对中西文论互鉴中不对等对话现实”,说明现实是中西文论仍不对等。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西学中源”说,根据材料二应该属于中西文论互鉴中长期存在的弱者心态的体现。
C.贬低西学为器,抬高中学为道,也算不得“平等对话”。
D.开辟《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的做法,根据材料二“或者有选择地将目光更多关注西方的‘弱小民族’及‘弱小民族文学’”,也是弱者心态的体现。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从第一段“郑和开通了横渡印度洋的中非海上航线……中非学界对此的研究,对打破……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可知,材料一首先论证了研究郑和远航的现实意义。
从第二、三段“郑和航行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总括诸说,可以发现,郑和远航非洲基于平等尊重而非高人一等,基于和平交往而非军事目的,基于平等贸易而非掠夺欺诈”可知,然后列举了关于郑和远航目的的各种说法,进行分析、评价。
从第四、五段“首先,中非两大文明共同推崇和平理念的思想根源是双方背后的哲学默契”“此外,中非文明之间的共通性还建基于双方的社会基础均植根于古代的农业文明”可知,接着论证了中非文明互鉴得以实现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基础。
从第六段“郑和精神……为新时代的中非关系奠定了历史根基。郑和的‘和平之旅’‘友好之旅’已成为一个象征符号,是当今人类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宝贵历史资源”可知,最后论证了郑和精神奠定了当今中非关系的历史根基,是人类合作共赢的历史资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从材料一第3段“郑和远航非洲基于平等尊重而非高人一等,基于和平交往而非军事目的,基于平等贸易而非掠夺欺诈”和第5段“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传统注重冲突,轻视和合,很容易导致极端的排他性。与此不同,亚非文明则崇尚多元与包容,认为只有尊重文明多样性,才能避免走向单向度的世界”可知,中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搞二元对立。
从材料一“养成我们崇尚和平、亲仁和美、协和万邦的民族性格”可知,中国保持和平友好的态度,不搞侵略和压迫。
从材料一“进入新时代以来,习主席提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和材料二“‘中西文论互鉴’是指具有不同文论传统的中西文论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各自发展”可知,中国主张互相借鉴、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激化矛盾冲突。
从材料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界也曾提出了‘文化输出’的口号,这是主动性西传的一种姿态”“中国文论如何在‘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中获得对等、平等的主体性地位,成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可知,中国打破西方中心主义,以平等的姿态建立自己的文化话语体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奔马图
陈继明
身为这座城市的一个居民,我常有义务带外地来的朋友去看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连接香港、澳门、珠海三地,大湾区越来越热闹。
关于大桥我不想说太多了。我真正要说的,其实是一匹马。大桥边的一匹马。假如是一个我认为可以不必凑热闹的人,我会谨慎地向对方建议,去看一匹马。或者说,去一个有马的地点看桥。我觉得那才是看桥的最佳位置。
那是一匹退役的军马。至于马的品种——奥登堡马,我是很晚才知道的。一开始我们只认为它是一匹过于长寿的军马,至少有六十岁了。
那个中午好晴美,在一个小海湾,看见一匹马,正背对着大海和大桥,在吃草。显然不是普通的马,身形伟岸,线条流畅,全身放松又暗含警觉,鬃毛和尾巴是黑色的,前腿的两个膝盖也是黑色的,其余部位全是白色的,令整个小海湾变得有些凉爽了。臀部左侧烫着一个代号:Z23。
此刻越野车压出的两条车辙还在,老马冲着边缘地带的这一条车辙,打算一路吃进去,听见我的脚步声,静静抬起头,尖了尖耳朵。
奇怪的是,只见马,不见人。
我走向巨石筑起的长堤边,看见一个老人坐在较低处。
“是军马吧?”我大声问。
戴着黑色渔夫帽的老人回头看看我,没出声。我走下去,想和他聊几句。在南方,在一座管理系统很完善的海滨城市,遇见一匹马并不容易,又是一匹军马。我相信这个老人和这匹马一定来历不凡,后面一定藏着故事。
“您当过兵吧?”我又问。
他还是不说话,不过,他摇了摇头,长长的白胡子一抖一抖。
我问:“您老今年有没有七十?”
他狠着声说:“八十了!”
“马呢?马也八十了?”
他说:“差不多,在我家就五十年了。”
我很难相信,马能活这么久。
他猜出我不相信,说:“我家在火车站旁边,1978年夏天,我们生产队买了两车皮马,都是军马,多一半带着伤,瘸腿的,瞎眼的,缺耳朵的……”
他笑了笑,说:“隔了一年,就分产到户了,地分了,牲口也分了,瞎马没人要,我家要了。”
这时瞎马恰好嘶鸣一声,高昂,英烈,只是声音的边沿明显有残破感。
之后我和他就一同上岸了。
又隔了一天,又是因为晚上有事,我提前在中午跑步。果然,在小海湾又碰见了老人和他的瞎马。这一次还有老人的孙子,中学生小可。小可在淇澳岛上一所贵族学校读书,午休时间偷偷溜出来和爷爷见面,顺便骑骑马。
小可留着中分的头,小圆脸,厚嘴唇,脸色偏黑,眼神里有稚气,也有老成。他首先告诉我。他是如何从学校溜出来的:先从校园里爬上一棵荔枝树,再跳到校园外的一棵芒果树上,然后骑着共享单车越过淇澳大桥,来到小海湾。他还主动讲了他的爸爸和妈妈。
他说:“我五岁那年,爸爸和妈妈吵了一架,妈妈跑了,再也没回来。”
他又说:“我爸爸是做假发的,生意特别好,产品远销欧美。爸爸后来再婚了,生的是女儿。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
据小可说,他发现爷爷后来得了抑郁症。回到珠海后,小可把爷爷得抑郁症的情况给爸爸说了。爸爸特别孝顺父母,听了小可的话,马上就坐立不安,泪流满面,当时就买了回家的机票,回去没几天,父子二人同乘一趟飞机回来了。万万想不到,又隔了几天,瞎马也来了。爸爸花了几万元,雇了一辆东风车,把瞎马从祖国的西北端运到祖国的东南端,整个车厢里,只有一匹马和一堆草,爸爸还紧急在淇澳岛租了几亩地和几间农房,让爷爷专门养马、种菜。爷爷种菜,还是不用任何化肥和农药的。爷爷种的菜,看上去没别人家的菜好看,但吃起来味道大不一样。家里人吃不完就随便送给路人。
再一次见到瞎马,是从***朋友圈和一些直播平台上,少年小可老练地骑着瞎马,在车流滚滚的大街上高速奔跑。看得出,方向很明确,直冲市中心而去。不知是小可故意,还是瞎马受惊了,反正那种姿态是极为任性接近失控的模样。在若干险急的弯道处,小可和瞎马的身姿看上去令人揪心,有跌进大海、撞向楼房或踩踏人群的可能,可是,每一次都化险为夷,继续前行。飞离地面的瞬间,壁画般静在空中,一动不动,小可和瞎马经过之处,交通相继陷入瘫痪,司机们全都任性地按着喇叭。从沥青路面上弹起的马蹄声好听极了,秒杀了种种闹市的噪音,包括尖锐的喇叭声,在一座现代化域市里出现了一匹马,可以想象,惊叹之余,人们如何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再迅速用自媒体发布出去,瞎马和少年小可瞬间成了网红。
成为网红后,有人认出了瞎马的血统,奥登堡马,产自欧洲,温血马,十分名责。瞎马刚好具备奥登堡马的两大特点,一是高大,二是长寿,但能活到三四十岁已经很不容易,瞎马六十岁了还活得好好的,实属罕见。六十岁的马,相当于人的一百八十岁。这样的一匹马,肯定能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于是有人愿意收购它,出价三十万,甚至还可以再商量。如果是壮年的奥登堡马,至少值一百万,不过,无论如何老人是不可能动心的。老人想和瞎马一起做大湾区发展的见证者。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连接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点明了小说的时代背景。
B.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故事,显得真实亲切,容易拉近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但内容局限于“我”的所见所闻。
C. 小说采用插叙方式,通过小可的讲述交代有关内容:老人患了抑郁症,小可的爸爸得知后就买了回家的机票,还把瞎马也运到了大湾区。
D. 小说中的马是一匹瞎了眼的军马,它已经六十岁了,相当于人的一百八十岁,又一举成了网红,这使得有人愿意出高价来购买它。
7. 关于文中小可在闹市区扬鞭策马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可为了成为网红,偷偷溜出校园,不顾自己和行人的安全在闹市区纵马狂奔。
B. 小可老练地骑着瞎马,直奔市中心而去,那是一种极为任性而接近失控的状态。
C. 在骑行途中,小可和瞎马多次有跌进大海、撞向楼房等危险,最后都化险为夷。
D. 小可骑马狂奔,瞎马壮美的英姿,甚至弹起的马蹄声,都令司机和路人惊叹。
8. “一匹马(瞎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 有评论认为“小说构思巧妙,小可的爸爸始终没有出场,但小说又让读者常常感受到他的存在”,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论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答案】6. D 7. A
8. ①一匹马(瞎马)串起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老人与瞎马有传奇般的经历,小可的“表演”离不开瞎马,瞎马也是小可爸爸孝心的载体。②一匹马(瞎马)是军马,有传奇的经历、高贵的血统和良好的素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一匹马(瞎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引人遐想,有助于表达主题。瞎马来自“1978年”,从部队“退役”,让读者联想到改革开放;瞎马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边的一匹马,让人联想到大湾区的发展。
9. ①小可的爸爸是联系小可和他爷爷的重要人物,但他始终没有出场,这样处理留下了悬念,小说的“留白”引人入胜,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②小可的爸爸始终没有出场,但小说却让读者常常感受到这个人物的存在,读者可通过小可爷爷和小可的经历推测小可爸爸的为人及其创业的艰辛与成功,推测他在时代巨变中的个人命运的变化。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又一举成了网红,这使得有人愿意出高价来购买它”错误。“有人愿意出高价来购买它”的原因不是瞎马“成了网红”,而是瞎马是“奥登堡马,产自欧洲,温血马,十分名贵”,再加上它的寿命长,“能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小可为了成为网红”错误。小可成为网红是“最终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物象作用的能力。
一匹马(瞎马)串起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我家在火车站旁边,1978年夏天,我们生产队买了两车皮马,都是军马,多一半带着伤,痛腿的,瞎眼的,缺耳朵的……”“隔了一年,就分产到户了,地分了,牲口也分了,瞎马没人要,我家要了”,老人与瞎马有传奇般的经历;“小可和瞎马的身姿看上去令人揪心……可是,每一次都化险为夷,继续前行,飞离地面的瞬间,壁画般静在空中,一动不动”,小可的“表演”离不开瞎马;“爸爸花了几万元,雇了一辆东风车,把瞎马从祖国的西北端运到祖国的东南端。整个车厢里,只有一匹马和一堆草”,瞎马也是小可爸爸孝心的载体。
“那是一匹退役的军马”,一匹马(瞎马)是军马,“在南方,在一座管理系统很完善的海滨城市,遇见一匹马并不容易,又是一匹军马。我相信这个老人和这匹马一定来历不凡,后面一定藏着故事”“有人认出了瞎马的血统,奥登堡马,产自欧洲,温血马、十分名贵”,有传奇的经历、高贵的血统和良好的素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家在火车站旁边,1978年夏天,我们生产队买了两车皮马,都是军马,多一半带着伤,痛腿的,瞎眼的,缺耳朵的……”,瞎马来自“1978年”,从部队“退役”,让读者联想到改革开放;“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连接香港、澳门、珠海三地,大湾区越来越热闹”“去一个有马的地点看桥。我觉得那才是看桥的最佳位置”,瞎马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边的一匹马,让人联想到大湾区的发展。一匹马(瞎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引人遐想,有助于表达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爸爸特别孝顺父母,听了小可的话,马上就坐立不安,泪流满面,当时就买了回家的机票。回去没几天,父子二人同乘一趟飞机回来了。万万想不到,又隔了几天,瞎马也来了”,小可的爸爸是联系小可和他爷爷的重要人物,如果爸爸不把爷爷接过来同住,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但他始终没有出场,使小说出现了“空白”,这是“留白”的艺术,留下了悬念,引人入胜,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小可的爸爸始终没有出场,但小说却让读者常常感受到这个人物的存在,“爸爸特别孝顺父母,听了小可的话,马上就坐立不安,泪流满面,当时就买了回家的机票。回去没几天,父子二人同乘一趟飞机回来了。万万想不到,又隔了几天,瞎马也来了”,通过小可的讲述我们知道小可的爸爸非常孝顺,而且做事考虑周到。“我五岁那年,爸爸和妈妈吵了一架,妈妈跑了,再也没回来”“爸爸花了几万元,雇了一辆东风车,把瞎马从祖国的西北端运到祖国的东南端。整个车厢里,只有一匹马和一堆草。爸爸还紧急在洪澳岛租了几亩地和几间农房,让爷爷专门养马、种菜”“我爸爸是做假发的,生意特别好,产品远销欧美”,也可以推测小可爸爸创业的艰辛与成功,推测他在时代巨变中的个人命运的变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同敞传
张同敞,湖广江陵人,曾祖居正,相神宗有声。敞,崇祯间荫补中书舍人。至十七年,闯贼李自成陷北京,怀宗殉难,贼索朝官甚急,文武逼降者多。敞藏入宫牙牌匿民间,潜出城徒步南归。
及永历帝龙飞端州,敌陷粤东,上留大学士瞿式耜守粤西,驾幸武岗,趣敞入朝。丁亥八月,寇陷武岗,上狩粤西。敞为乱兵所掠,避入黔地。时黔、粤隔绝,人情汹扰,数月不闻行在消息。川、黔士绅议立荣、韩二藩。敞与钱邦芑及郑逢元、杨乔然力争其不可,众议乃沮。戊子,敞从间道赴行在,升詹事府正詹事。时寇数道攻粤,留守瞿式耜疏荐敞知兵,得士心。上命以兵部左侍郎,经略楚、粤兵马。时兵弱饷匮,敞身在行间,分甘苦,以忠义激励将士,人人自奋。每接战,敞即以死誓。及庚寅冬,敞督开国公赵印选、卫国公胡一青连营于桂林之小榕江。十一月初五日,敌兵大至两营战败敞率数骑入桂林城时军民俱散,留守大学士朝服坐堂上,誓与城亡,见敞至,喜曰:“我守臣不容他适,子军中总督,自宜行。天下事尚可为,子勉之!”敞笑曰:“公能为朝廷死,敞独不能乎?何相待之薄也!”遂取酒共饮,坐而待之。次日,敌人入城,执敞与式耜见孔有德,两人不跪,敞尤大骂。有德命部下捶辱之,敞骂愈厉。有德命拘二人于城北一小室中,命左右说之降,劝谕百端,式耜但大哭,敞则毒骂。暇则两人赋诗自矢,并刺敌人。有德愤甚,命折敞右臂,仍谈笑赋诗不绝。两人幽囚唱和者四十余日,诗各数十章。敌见两人困愈久、苦愈甚,而志愈坚、气愈烈,知终不可辱。至闰十一月十八日,乃杀之。金堡时为僧,致书于孔有德,乃殓瞿、张两公尸,葬于白鹤山下。上闻敞死痛悼,累日不食,望而祭之,赠陵江伯。
(选自《明季南略》有删改)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敌A兵B大C至D两E营F战G败H敞I率J数K骑L入M桂N林O城P时Q军R民S俱T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荫补,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补官员与其它途径出身的官员共同构成封建官僚队伍。
B. 行在,文中以皇帝巡行所在地代指皇帝,与《过秦论》以“七庙”代指国家用法相同。
C. 间道,文中指“偏僻的小路”,“间”与《鸿门宴》中“道芷阳间行”的“间”意思不同。
D. 自矢,文中指“自己拿出箭”,“矢”与《伶官传序》中“请其矢”的“矢”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同敞出身于官宦世家,李自成攻陷北京后,诸多朝臣被迫投降,张同敞隐藏身份潜逃南归,永历帝即位后要求他重新入朝为官。
B. 皇帝巡行粤西,黔地消息隔绝,黔、川两地士绅商议独立设置两藩,在黔地躲避乱兵的张同敞与郑逢元等人据理力争,但无法阻止。
C. 粤地军情紧急,留守瞿式耜向皇帝推荐张同敞,说他通晓军事且深得人心,于是张同敞从正詹事一职调任为兵部左侍郎,带兵打仗。
D. 张同敞与瞿式耜共同被捕,在被孔有德拘禁期间,两人或骂或哭,相互赋诗唱和,四十余日后被杀害,僧人金堡出面安葬了两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我守臣不容他适,子军中总督,自宜行。天下事尚可为,子勉之!
(2)上闻敞死痛悼,累日不食,望而祭之,赠陵江伯。
14. 郭沫若在《赞张同敞》中用“江陵忠烈张”来评价张同敞,请简要概述张同敞的“忠烈”之处。(3分)
【答案】10. DHQ(每处1分,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11. D 12. B
13. (1)我是守臣,不允许跑到其他地方去,你是军中总督,自然应当离开。国家大事还可以有所作为(有希望),你应当尽力啊!
(2)皇帝听闻张同敞已死,痛苦悲伤,连日(多日)没有吃东西,遥望着(白鹤山)祭奠(怀念)他,追赠他为陵江伯。
14. ①怀宗殉难时,隐藏身份潜逃南归;②竭力阻止川、黔两地独立设藩;③每次迎战,都发誓要决一死战;④主动赶赴桂林,与瞿式耜共赴国难;⑤被捕后拒不下跪,赋诗自誓,宁死不屈。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B.二者都是借代,用法相同。
C.正确。文中“敞从间道赴行在”句意为“张同敞从偏僻的小路赶赴皇帝巡行所至之地”,“间”,偏僻的小路。/“道芷阳间行”句意为“取道芷阳从小路离开”,“间”,名词做状语,从小路,与文中含义不同,选项正确。
D.“自矢”意为“自誓,立志不移”;“请其矢”意为“取出那三支箭”,“矢”,箭矢,与文中含义不同,选项错误。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述原文内容的能力。
B.“但无法阻止”表述有误,由原文“敞与钱邦芑及郑逢元、杨乔然力争其不可,众议乃沮”可知,张同敞和钱邦芑以及郑逢元、杨乔然极力劝谏,认为这件事不可行,众人的商议才被阻止。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适”,到,往;“子军中总督”,判断句;“宜”,应当;“尚”,还;“勉”,努力,尽力。(2)“痛悼”,痛苦悲伤;“累日”,连日,多日;“赠”,追赠,追封官爵。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忠烈指忠义壮烈、忠诚刚正,亦指为正义而壮烈牺牲者。
从“怀宗殉难,贼索朝官甚急,文武逼降者多。敞藏入宫牙牌匿民间,潜出城徒步南归”可见,皇帝殉难时,很多官员都投降了,但他隐藏身份潜逃南归,不肯投降。
从“时黔、粤隔绝,人情汹扰,数月不闻行在消息。川、黔士绅议立荣、韩二藩。敞与钱邦芑及郑逢元、杨乔然力争其不可,众议乃沮”可见,当时人心浮动,川、黔两地士绅想要立藩,而他竭力阻止。
从“时兵弱饷匮,敞身在行间,分甘苦,以忠义激励将士,人人自奋。每接战,敞即以死誓”可见,每次迎战时,他都誓死战斗,不为自己留任何后路。
从“两营战败,敞率数骑入桂林城,时军民俱散,留守大学士朝服坐堂上,誓与城亡,见敞至,喜曰:‘我守臣不容他适,子军中总督,自宜行。天下事尚可为,子勉之!’敞笑曰:‘公能为朝廷死,敞独不能乎?何相待之薄也!’遂取酒共饮,坐而待之”可见,当两营战败,他本可以逃脱,却主动赶赴桂林,并与瞿式耜共赴国难。
从“执敞与式耜见孔有德,两人不跪,敞尤大骂……暇则两人赋诗自矢,并刺敌人……敌见两人困愈久、苦愈甚,而志愈坚、气愈烈,知终不可辱”可见,他被捕后拒不下跪,赋诗自誓,宁死不屈。
参考译文:
张同敞,湖广江陵人,曾祖父为张居正,(张居正)辅助宋神宗很有声望。张同敞,崇祯年间因为祖先功勋补官中书舍人。到崇祯十七年,乱贼李自成攻陷北京,怀宗(崇祯)殉难。乱贼非常迫切地索要朝廷官员,很多文武大臣被迫投降。张同敞藏匿进宫的象牙腰牌,躲藏在百姓中间,秘密出城徒步南归。
等到永历皇帝在端州即位,敌人攻陷粤东,皇上留大学士瞿式耜驻守粤西,亲自驾临武岗,催促张同敞入朝为官。丁亥八月,乱贼攻陷武岗,皇帝巡行粤西。张同敞被乱兵掳掠(追逐),躲避到黔地。当时黔、粤两地消息隔绝,人心不宁,几个月听不到皇帝的消息。川、黔两地的士绅商议要立荣、韩两藩。张同敞和钱邦芑以及郑逢元、杨乔然极力劝谏,认为这件事不可行,众人的商议才被阻止。戊子年,张同敞从偏僻的小路赶赴皇帝巡行所至之地,被升为詹事府正詹事。当时敌寇分几条路线攻打粤地,留守瞿式耜上疏推荐张同敞,说他通晓军事,能获得将士的信任。皇帝任命他为兵部左侍郎,掌管楚、粤两地的军队。当时军队疲弱,粮饷匮乏,张同敞在军队中,(与将士)分担困苦,用忠臣义士(忠诚道义)来激励将士,人人精神奋发。每次迎战,张同敞就誓死苦战。等到庚寅年冬天,张同敞督促开国公赵印选、卫国公胡一青在桂林小榕江共同扎营。十一月初五,敌兵主力赶到,两营战败。张同敞带领几个骑兵进入桂林,当时军队和百姓已经全部分散,留守大学士瞿式耜穿着朝服坐在朝堂里,发誓与桂林城共存亡。看到张同敞到来,留守瞿式耜很高兴地说:“我是驻守的臣子,不能逃到他处,你是军中总督,自当出行。国家大事还是可以有所作为(有希望)的,你应当尽力啊!”张同敞笑着说:“您能为朝廷而死,我难道就不能吗?为什么对我这么淡薄呢!”于是拿出酒来一起喝,坐等敌人破城。第二天,敌人进城,(乱兵)抓着张同敞和瞿式耜去见孔有德,两人不下跪,张同敞大骂不已。孔有德命令部下凌辱他,张同敞越骂越厉害。孔有德下令将二人拘禁在城北一个小房间里,命令手下说服他们投降,用尽各种方法规劝,瞿式耜只是大哭,张同敞则毒骂。闲暇时两人就赋诗发誓,立志不移,一起讽刺敌人。孔有德非常愤怒,命人打断张同敞的右臂,张同敞仍然面不改色,不断吟诗。两人被囚禁,相互吟诗唱和四十多天,各写诗歌数十章。敌人见两人被困越久、受苦越重,而志向却越坚定、气节越刚烈,知道最终不能使之受辱。到闰十一月十八日,就杀死两人。金堡当时出家为僧,写信给孔有德,才装殓了瞿、张两人的尸首,将他们葬在白鹤山下。皇上听闻张同敞已死,痛苦悲伤,连日(多日)没有吃东西,遥望着(白鹤山)祭奠他,追赠他为陵江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效古秋夜长
钱起
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
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檐前碧云静如水,月吊栖乌啼鸟起。
谁家少妇事鸳机,锦幕云屏深掩扉。
白玉窗中间落叶,应怜寒女独无衣。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分别从视觉到嗅觉、由长空到大地渲染了一种寒凉萧瑟的秋日氛围。
B. 三四两句暗示寒女纺织之艰辛,身世之孤苦,为人织布却身心俱寒的凄凉。
C. 七八两句描写一位富家少妇,住在锦幕云屏的家中与寒女形成了鲜明对比。
D. “白玉窗中”人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应”写出作者对寒女们的同情与关心。
16. “檐前碧云静如水”与“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两处“云”一静一动,在表达感情上各得其妙。请分别赏析。(6分)
【答案】15. D 16. “碧云静”:①实写户外的风平云静。②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云之静,反衬女子一夜未眠汹涌澎湃的自伤之情、思念之情。
“生曾云”:
①实写泰山云蒸霞蔚,壮阔宏伟之景。
②以升腾的层云衬托作者开阔的胸襟,无畏的雄心,表达作者对大自然(泰山)的喜爱赞叹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应’写出作者对寒女们的同情与关心”错误。“应”是希望,是呼吁,说明现实中“白玉窗中”的人没有去可怜同情寒女无衣。反推白玉窗中的人不是作者自指,而是上文中的富贵少妇。从“白玉”二字亦可佐证。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檐前碧云静如水”意思是:屋前的白云像水一般安静,是实写;上句“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写寒女彻夜未眠,内心涌动着悲伤与思念;此句以周围环境的“静”来反衬人物内心的不平静。
“荡胸生曾云”意思是:升腾的层层云气,使心胸摇荡。诗人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泰山云蒸霞蔚,壮阔宏伟景观令作者胸襟开阔,表达作者对大自然(泰山)的喜爱赞叹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上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但实际上也是仕途失意时的***之辞。
(2)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描摹色彩,用语简省,寥寥几字,就将红日初升、霞光四射的情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3)假如你登上了岳阳楼,你可以引用唐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绘登楼所见的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
【答案】 ①. 天生我材必有用 ②. 千金散尽还复来 ③. 正赤如丹 ④.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⑤. 示例一:吴楚东南坼 ⑥.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示例二: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传统印象中,重庆是响当当的、 ① 的“火炉”之一,40℃以上的高温天气是重庆夏天经年不变的“主旋律”。可今夏却大有不同,入伏以来,平均气温一直在30℃以下,喜雨如酥,凉风习习,“火炉”摇身一变,成了令人钦羡的“凉都”,引得外地游客 ② ,争相探访这宜旅宜居之胜境,直接促成了重庆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幅跃居四大直辖市之首。重庆的温度走向平和的背后,蕴蓄着重庆人敢为人先的创造活力和坚韧包容的精神气度。
众所周知,重庆是山城,是江城,是桥都,也是不夜之城。站在会仙楼顶的“重庆之巅”,仿佛置身魔幻空间。但见飞机似在 ③ 处飞过;路可入地,亦可直冲云端。车辆掠过一个又一个隧道,翻越一座又一座高架立交,宛若游龙,在天地间辗转腾挪,自由翱翔。在重庆,最不缺的,便是立体感带给人的惊奇与惊艳:风景是立体的,建筑是立体的,市井是立体的,一切都是立体的……什么是江山与共?走进重庆,你便能得到最好的答案;什么是刚柔并济?认识重庆,你便能体悟最具艺术质感的画面与图景。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 请分析文中三处加点词语所用引号的作用。(4分)
20. 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及其表达效果。(4分)
【答案】18. ①名副其实 ②纷至沓来(或:接踵而至) ③触手可及
19. ①“火炉”是特殊含义; ②“凉都”是突出强调; ③“重庆之巅”是特定称谓。
20. ①排比,排比句式,丰富内容,增强语势,强化情感。②设问,句子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语言灵动变化。③整散句结合,句式相同,语言整齐,有节奏感,使内容丰富。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的语境是“重庆是响当当的”“‘火炉’之一”,再结合后文“40℃以上的高温天气是重庆夏天经年不变的‘主旋律’”可知,重庆夏天高温炎热的名声和实际相符,可以填“名副其实”。“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第二空关键要扣住“引得外地游客”“争相探访这宜旅宜居之胜境”,根据语境推断成语要有“来”“至”之意,故可填写“纷至沓来”或“接踵而至”。“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
第三空前面语境强调“高”,后面扣住“处飞过”,人站得高,飞机好像都可以用手触摸到,故可填写“触手可及”。“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形容距离极近。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由“40℃以上的高温天气是重庆夏天经年不变的‘主旋律’”可知重庆的气温高,将其说成“火炉”表示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由“‘火炉’摇身一变,成了令人钦羡的“‘凉都’”可知,重庆“凉”是特殊情况,“凉都”一词是突出强调特殊情况,着重强调需要着重强调的对象。
由“会仙楼顶的‘重庆之巅’,仿佛置身魔幻空间”可知“重庆之巅”是高处观览重庆的特定地点的称谓,故“重庆之巅”是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一般为名词。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原文由三个“……是立体的”构成排比,形象的描述了重庆的风貌、建筑和市井生活的样貌,排比增强了语言的节奏,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强化情感。
由原文“什么是江山与共?”“什么是刚柔并济?”构成设问句式,句子自问自答,提醒注意,引起思考,可以让读者深思重庆特点,同时也能激发读者对重庆的感情,语言上灵动变化。
由原文“风景是立体的,建筑是立体的,市井是立体的,一切都是立体的……什么是江山与共?走进重庆,你便能得到最好的答案;什么是刚柔并济?认识重庆,你便能体悟最具艺术质感的画面与图景”可知,使用整句有整齐之美,而使用散句有错落之美。恰当地交替使用整句和散句,可以起到语言生动活泼、挥洒自如而又节奏鲜明、气势贯通的效果。表达了重庆的城市特点和风貌,让没有见过重庆的读者更好的理解重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隐性饥饿”是指微量营养素的缺乏,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饥饿”,可能没有感觉,___①___。比如,缺钙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缺铁易贫血,缺锌易反复口腔溃疡,缺维生素A 眼睛易干涩……据研究表明发现,“隐性饥饿”与约70%左右的慢性疾病有关,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早衰等。以下几类人尤其要当心:节食减肥者,控制能量的同时,各种微量营养素的摄入也会减少;素食人群,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利用率特别低,维生素B12几乎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___②____,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途径;儿童挑食偏食、常吃快餐是导致儿童“隐性饥饿”的重要原因;常熬夜的人,熬夜会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的消耗;常出差者,在外就餐___③___此类人群一旦饮食失衡,极易缺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处于特殊生理阶段的某些人群,比如孕期、哺乳期、更年期,以及老人也容易出现“隐性饥饿”。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案】21. ①但危害不小 ②很少晒太阳的人 ③很难做到均衡饮食
22. 研究发现,约70%的慢性疾病与“隐性饥饿”有关。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比如”后面列举的是“隐性饥饿”的危害,与“可能没有感觉”形成转折,可见此处应填:但危害不小。
②处,前文有“以下几类人尤其要当心”,后面列举了“节食减肥者”“素食人群”“常熬夜的人”等人群,此处后文说“晒太阳”的重要性,可见应填:很少晒太阳的人。
③处,前句说“常出差者,在外就餐”,后句说“此类人群一旦饮食失衡”,可见应填:很难做到均衡饮食。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
一是句式杂糅,“据研究表明发现”,可改为为“研究发现”或“据研究”;
二是主客体颠倒,不合逻辑,此处是说疾病的发生,“约70%左右的慢性疾病”为陈述主体,应该表述为“约70%的慢性疾病与‘隐性饥饿’有关”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历代学者都十分重视“敬”,程颢提出“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程颐提出“涵养须用敬”,朱熹说“敬不是万事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至于“畏”字,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这样说:“志成于惧,而荒于息。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他把有所“惧”,看作实现人生志向的基本前提。可以说,敬畏对于我们的道德养成,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我们成就事业都有重要的意义。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提出“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然后通过程颢、程颐、朱熹的话对“敬”进行了解释。程颢的话意思是“认识得到这个道理,用诚静恭敬保存它罢了”;程颐的话意思是“涵养德行需要用敬礼”;朱熹的话意思是“敬不是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而是做事要专注,专心致志把一件事做好做精”。此三者从敬畏道理、涵养德行以及做事等角度对“敬”的内容、态度等进行了解读。接着解读“畏”,通过张居正的话进行解释,他的话意思是“志向成功于有畏惧之心,而荒废于懈怠。敬畏而不粗心大意就会思考,思考就会通晓最细微的问题;敬畏而不轻率,就会谨慎,谨慎就会事事成功”,强调了“惧”对于志向的重要作用。材料最后总结了敬畏对于人的道德、三观养成和事业的重要意义。
由此得出,本次作文应围绕“敬畏”来写。我们可以写“敬畏”的对象、内涵,可以分析“敬畏”对于我们青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尤其要结合“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分析青年应有“敬畏”之心,对于事业、德行养成、自身成长要心存敬畏,如此才能有所作为。
立意:
1.不放肆而德成,存敬意以致远。
2.以敬畏心做挚爱事。
3.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4.敬畏,在自律和自觉中成长。
5.敬畏,在自律和自觉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