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年春季红安一中高二年级3月月考
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彭辉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多年以前,张艺谋拍了电影《英雄》,开启了中式商业大片时代,改变了国产主流电影的审美习惯。影片在题材与语言运用、人物塑造以及作品立意上与观众共生,包含互动观念和复数形式,展现出“意识影片”多样化的创作局面、特点和面貌。
“意识影片”指涉影片创作的一种有意识的预先结构,并因应各种元素的变化而发生调整,体现为一种广义的共生、互动和融合,既有商业片的类型特征和叙事功能,又呈现出明显的实验性探索,敢于突破传统模式,且在其间把握的尺度中寻得某种平衡,使影片自成一格。
有别于通常意义的商业电影,《满江红》呈现出鲜明的实验性探索,类型的杂糅、多次反转的叙事处理、舞台化的表现方式、种种元素的混装等,都是实验性尝试的表征。
影片《满江红》的故事完整清晰,故事在特定的空间时间里展开,节奏张弛有度,光怪陆离,连续反转与错落的院落、交织的长巷、灰墙青瓦、中国窗棂、天井高墙以及豫剧一起,将悬念和节奏推向***。此片呈现的叙事意识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导演在创作上的潜力,某种意义上,张大的计划是角色行为相互对照辩证法作用的结果,而非张大设计的结果,情节叙事包含的每一次反转都力求自然且出乎意料,这使影片质量有了保证。《满江红》的摄影视角、画面构图以及镜头剪辑,在光和影的结合上力求精美,不同凡俗。而此片银灰且趋近铁黑色的基调,视觉鲜明的美术颇为讲究,极富表现力。寻求与内容相应的形式、叙事,沿着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的互动的观念走,在一意创新和小心翼翼之间推来推去,是打造一个共生的形式,是一种最具启发性的意识,是“意识影片”的第一个层次,这也形成了电影和观众的深切互动。
《满江红》在艺术表现以及节奏上含有明快之调。每一步剧情推进、每一个人设为什么给人很饱满的感觉?是与选角与一众实力派演员演技的突破自我有关,本质上则是作为第二自我的角色人物交流与联系的形式以及公共领域中理想的写照。将第二自我与第一自我结合,构成浑然一体的复数形式,才给人惊喜满满的感觉。
《满江红》的选角很大胆,同时也意味着风险,而这恰恰成就了“意识影片”的第二个层次。从剧本到演员再回到剧本,电影基于每个演员的气质对故事人物进行调整。于是,影片的表演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调性。反派人物秦桧、何立,老谋深算、奸邪多疑。张译、雷佳音等性格明星,表演稳定。武义淳一味斗心眼,由岳云鹏饰演,多了意外和喜感。而北宋对金的背景让时空突转,虽然是略写,却让一众义士的精神面貌渐显。影片中张大等小人物,由沈腾等喜剧演员饰演,观众看到这些喜剧表演风格鲜明的演员便会发笑。剧情的发展、多样可能性、跌宕起伏、变化多端与耐人寻味,是他们饰演的角色和反派人物相互交织交锋与对照的必然结果。两组人物都涉及在历史时刻做抉择。后者是一些不屈身从贼的无名小人物,却可以归为民族英雄,作为大英雄,影片张扬突显了他们抒情的一面。与道始终,正大明白,在相互对照辩证中,寻求出真理来。
(选自丁亚平《<满江红>,一部意识影片的辩证法》)
材料二:
电影《满江红》在叙事和视听上最为明显的两个外在标识,一是悬念,一是喜剧。
悬念的设置与解开,是以逻辑的推演和求真的理性快感为前提和目的的:凶手是谁?动机为何?真相是什么?悬念的展开经不经得起推敲,又能否具有创意而不机械,产生所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三一律”的时空关系(去秋凌渡之前的一个时辰/乔家大院)与叙事线索,让“沉浸式大型实景剧本杀”的消费性与趣味感凸显出来,古装与新潮之间多了一个很当下的联通渠道。
抽丝剥茧和多次反转的结构是故事层层推进的重要载体,戏剧性与逻辑性的平衡是关键。小人物能下一盘大棋吗,这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呢?明面上的反转又会隐藏着怎样更深层的秘密呢?这些所谓的烧脑感是理性的,电影要好看,首先这些推进和反转要有说服力,还要在此基础上触动情感。小人物豁出时间和性命,去完成一件艰难但值得的事情,何以支撑?是“义”和信念,所谓舍身取义。张大一干人等以下九流贩夫走卒面目为伪装,以心中执念和背上刺字为真性情,步步为营前仆后继;孙均以职业军人的身份,完成从所谓走狗鹰犬向侠义刺客的转变,舍身忘死激情投入。底层的卑微,执念的悲壮,表里的反差特别能唤起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共鸣,还不仅仅是个体、偶然的,它还是有着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东西。
岳飞《满江红》的流传,显然也不仅仅是其文学和文本价值,而是有着时间密码的“集体无意识”。当然,迷雾谜题的演进和反转,还会产生荒诞感,这是一种对于理性的质疑,比如电影中瑶琴和“密信”的段落逻辑瑕疵明显,复杂的说明反而会让观众产生不信任感。有几次的突转也显得有些生硬与偶然,但瑕不掩瑜,整体来说,从悬念解开的求真过程中,获得情感共鸣和情绪消费,《满江红》给观众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小人物的反差境遇和剧情的反转演进,都能为喜剧风格提供支撑,信息不对称的“井蛙”情景和各怀鬼胎的“错位”情境都是天然的喜剧元素,加之演员的选择和表演风格,《满江红》不仅让人发笑,还能“破圈”地联通一些诸如“我没有背景,我的一切都来自努力”或者“免死金牌”的梗,使其喜剧性凸显无疑。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喜剧感在闹剧的表面风格下产生了一种“黑色性”。更进一步说,这种喜剧的黑色性背后还具有着不易觉察的崇高感。《满江红》的核心创意和主题是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创新感的——“超越一人一时一地生死的千古流传”,岳飞“满江红”这首绝笔词在叙事上的托底,以及视听上“全军复诵”的***段落,融合了新历史主义的元素但又没有背离传统历史观,使得电影由喜剧之“表”经由荒诞感黑色性入悲剧之“里”,这是在“假翻案,真虚构”中产生的摄人心魄的带着痛感的崇高感。
“满江红”词是文化积淀的表征,电影如此这般的视听呈现,其意义在于很好地展现出这样的主题:英雄和正义不会真的死亡,其生命会借由“满江红”词甚或《满江红》电影这样的“文化纪念碑”延续下去,英雄虽死却因忠义永生,奸佞苟活但却背负千古骂名。
(选自程波《<满江红>:悬念的情动与喜剧的崇高》)
1. 下列对材料中“意识影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识影片”指影片以一种有意识的预先结构为前提产生的一种广义的共生、互动和融合,它敢于突破传统商业片的模式,使影片自成一格。
B. 《满江红》的摄影视角、画面构图以及镜头剪辑、光和影的结合、银灰且趋近铁黑色的基调,这些形式与电影内容共生,体现了“意识影片”的特点。
C. 张艺谋的电影《英雄》是其“意识影片”的开端,而《满江红》则是其进一步探索与尝试,在一意创新和小心翼翼间共生,完美呈现,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D. 电影《满江红》在选角上大胆,将第二自我的角色人物与演员的气质结合,并进行作品的调整,构成浑然一体的复数形式,这也是它作为“意识影片”的一种表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间保持一致性。电影《满江红》选择了去秋凌渡前的一个时辰在乔家大院发生的故事,很好地体现了“三一律”的运用。
B. 随着情节不断发展,故事层层推进,形成了多次反转的故事结构,在观众不断推敲中,电影达到了戏剧性与逻辑性的平衡,产生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C. 影片《满江红》中,处于底层的张大一干人、职业军人孙均等都有一种底层的卑微,执念的悲壮,这种表里的反差唤起的情感共鸣,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东西。
D. 影片《满江红》融合了新历史主义元素但又没有背离传统历史观,借助喜剧性,呈现一种摄人心魄的带着痛感的崇高感,做到了表里结合,核心创意与主题都有创新。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义”的一项是( )
A. 《赵氏孤儿》中义士程婴和公孙杵臼将被冤死的赵盾之孙赵武救出,藏匿15年之久,习文练武,把一个婴儿抚养成英俊少年,直至赵家冤屈得以昭雪。
B.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里的“黑衣人”,替为楚王铸剑却被楚王无端杀害的铸剑师干将复仇,为了给干将的儿子“眉间尺”报仇,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C. 《战国策》中的聂政答应严仲子刺杀作恶多端的韩傀,考虑到人多会有差错,于是一人前往,不想连累他人。
D. 尤三姐是《红楼梦》中的著名人物,容貌风流标致,性格刚烈自持,因为不满宁国府的黑暗龌龊,于是拔刀自刎。
4. 腾讯娱乐讯:“2023年春节档,张艺谋的古装悬疑片成了大赢家。上映16天,票房总计突破40亿。”上述两则材料都探讨了《满江红》迅速走红的原因,它们的观点有哪些共同之处?
5. 电影《满江红》将我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诗词《满江红》进行了演绎和推广,也成为了传统文化影片化的成功案例,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上,可以从中借鉴哪些经验?
【答案】1. C 2. B 3. D
4. ①导演精心选角,一众实力派演员追求表演的精益求精,进行灵魂的表演,吸引了观众。②影片创作艺术化,类型的杂糅、多次反转的叙事处理等种种元素的成功混装,悬念的设置与戏剧效果的强化,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③影片敢于突破传统,同时又借鉴中西方艺术理论,将创新和传统有效融合。④影片以“义”“英雄”为关键元素,主题宏大,能唤起观众情感的共鸣,触动观众的情感。
5. ①挖掘传统文化中宝贵的资源,进行精心创作。②寻找与传统文化内容相应的现代形式、叙事和表现载体,打造一个共生的形式。③利用诸如喜剧元素的加入,增加悬念等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发受众体验兴趣。④使读者对推广的传统文化内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唤起读者心中的民族心理文化积淀。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完美呈现”错误。由原文“当然,迷雾谜题演进和反转,还会产生荒诞感,这是一种对于理性的质疑,比如电影中瑶琴和‘密信’的段落逻辑瑕疵明显,复杂的说明反而会让观众产生不信任感。有几次的突转也显得有些生硬与偶然,但瑕不掩瑜”可知,电影《满江红》还是有瑕疵的,并不是完美呈现。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随着情节不断发展,故事层层推进,形成了多次反转的故事结构”错误。由原文“抽丝剥茧和多次反转的结构是故事层层推进的重要载体,戏剧性与逻辑性的平衡是关键”可知,反转的结构是故事推进的载体,而不是故事推进形成了反转的结构。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尤三姐的拔刀自刎属于“情”,而不是“义”。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
由原文“反派人物秦桧、何立,老谋深算、奸邪多疑。张译、雷佳音等性格明星,表演稳定。武义淳一味斗心眼,由岳云鹏饰演,多了意外和喜感。而北宋对金的背景让时空突转,虽然是略写,却让一众义士的精神面貌渐显。影片中张大等小人物,由沈腾等喜剧演员饰演,观众看到这些喜剧表演风格鲜明的演员便会发笑”“加之演员的选择和表演风格”可知,两则材料都从演员的选择这一角度来说,导演精心选角,一众实力派演员追求表演的精益求精,进行灵魂的表演,吸引了观众。
由原文“有别于通常意义的商业电影,《满江红》呈现出鲜明的实验性探索,类型的杂糅、多次反转的叙事处理、舞台化的表现方式、种种元素的混装等,都是实验性尝试的表征”“抽丝剥茧和多次反转的结构是故事层层推进的重要载体,戏剧性与逻辑性的平衡是关键”可知,影片创作艺术化,类型的杂糅、多次反转的叙事处理等种种元素的成功混装,悬念的设置与戏剧效果的强化,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
由原文“‘意识影片’指涉影片创作的一种有意识的预先结构,并因应各种元素的变化而发生调整,体现为一种广义的共生、互动和融合,既有商业片的类型特征和叙事功能,又呈现出明显的实验性探索,敢于突破传统模式,且在其间把握的尺度中寻得某种平衡,使影片自成一格”“‘三一律’的时空关系(去秋凌渡之前的一个时辰/乔家大院)与叙事线索,让‘沉浸式大型实景剧本杀’的消费性与趣味感凸显出来,古装与新潮之间多了一个很当下的联通渠道”可知,影片敢于突破传统,同时又借鉴中西方艺术理论,将创新和传统有效融合。
由原文“而北宋对金的背景让时空突转,虽然是略写,却让一众义士的精神面貌渐显”“‘满江红’词是文化积淀的表征,电影如此这般的视听呈现,其意义在于很好地展现出这样的主题:英雄和正义不会真的死亡,其生命会借由‘满江红’词甚或《满江红》电影这样的‘文化纪念碑’延续下去,英雄虽死却因忠义永生,奸佞苟活但却背负千古骂”可知,影片以“义”“英雄”为关键元素,主题宏大,能唤起观众情感的共鸣,触动观众的情感。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片《满江红》的故事完整清晰,故事在特定的空间时间里展开,节奏张弛有度,光怪陆离,连续反转与错落的院落、交织的长巷、灰墙青瓦、中国窗棂、天井高墙以及豫剧一起,将悬念和节奏推向***”可知,“错落的院落、交织的长巷、灰墙青瓦、中国窗棂、天井高墙以及豫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资源,所以要挖掘传统文化中宝贵的资源,进行精心创作。
由原文“寻求与内容相应的形式、叙事,沿着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的互动的观念走,在一意创新和小心翼翼之间推来推去,是打造一个共生的形式,是一种最具启发性的意识,是‘意识影片’的第一个层次,这也形成了电影和观众的深切互动”可知,要寻找与传统文化内容相应的现代形式、叙事和表现载体,打造一个共生的形式。
由原文“电影《满江红》在叙事和视听上最为明显的两个外在标识,一是悬念,一是喜剧”可知,可以利用诸如喜剧元素的加入,增加悬念等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发受众体验兴趣。
由原文“‘满江红’词是文化积淀的表征,电影如此这般的视听呈现,其意义在于很好地展现出这样的主题:英雄和正义不会真的死亡,其生命会借由‘满江红’词甚或《满江红》电影这样的‘文化纪念碑’延续下去,英雄虽死却因忠义永生,奸佞苟活但却背负千古骂”可知,可以使读者对推广的传统文化内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唤起读者心中的民族心理文化积淀。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杀狗
老舍
一直到晚餐的时候,杜亦甫没有出屋门。他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走,有时候也躺在床上一会儿,心中不断的思索:一会儿他想去拼命,拼了命,也许一点好处没有,但究竟是自己流了血,有一个敢流血的就不能算国里没有人。一会儿他又往回想,白死有什么用处,快意一时,拿自己这一点点血洒在沙漠上,连点血痕也留不下吧?
白天周石松念“号外”的情景还在眼前。“特务机关报告:‘祸事之起,起于芝麻洲大马路二十一弄五十二号。此处住有我侨商武二郎,此人养德国种狼狗所生一黑小狗被人窃去。武二郎乃急来特务机关报告。即遣全部侦探出发寻查。翌日清晨,寻得黑小狗于海滨,已死。腹胀如鼓,项上有噬痕。乃就日常调查报告,检出反抗我国之激烈分子,得重要嫌疑犯十人,即行逮捕拷问,所蓄之犬亦一并提到。为促其醒悟,乃当面将十巨犬枪决。十人身后必有广大之背景,设任其发展,则黑小狗之血将为在芝我国国民之前导,由犬及人,国人危矣!’”当下时周石松念的很快,念完,头上见了汗:“为了一只小狗!左不去兵上岸,来屠杀,来恐吓,来肃清激烈人物与思想,来白找便宜!”
天黑一点,杜亦甫的心便紧一点,好容易初济辰和周石松两位同学都来了,他的胸中松了一口气。向外边看了一眼,院中已黑得可怕。初济辰躺在了周石松的床上,半闭着眼仿佛想着点什么事。周石松坐在破藤椅上,脸上还有点红,可是不像白天那么慌张了。杜亦甫靠窗子立着,呆呆的看着外面的黑暗。他想象着:自己握着一把手枪,哪怕是块石头呢也好,轻手蹑脚的过去,过去,一下子把个戴铁盆的敌人打得脑浆迸裂!然后,枪响了,火起来,杀,杀,无论老幼男女全出来厮杀,即使惨败,也是光荣的,伟大的人民是可杀而不可辱的!
正这么想着,一道白闪猛孤仃的把黑暗切成两块,象从天上落下一把极大的白刃。探海灯!白光不动,黑影在白光边上颤动,好似刚杀死的牲口的肉那样微动。一道白光,又一道白光,又一道白光,十几条白光一齐射出,旋转,交叉,并行,冷森森,白亮亮,把小小的芝麻洲穿透,一切都随现随灭,眩晕,迷乱,在白光与黑影中乱颤乱晃。
一道光闪到了杜亦甫的窗上,稍微一停,闪过去了;接着又是一道,一停,又过去了。他扶住了窗台,闭上了眼。
“我必须对你们俩说出来,要不然我就憋闷死了!”杜亦甫把头抬起来,看着他们。“我怯!”
“以卵击石,勇敢也是愚昧!”初济辰笑了笑。
“即使你说的一点不错,到底我还是怯!”杜亦甫的态度很自然了,像吃下一料泻药,把心中的虚伪全打净了似的。
“我也说不上我是怯,还是勇,反正我就是没主意!”周石松也微笑了一下。
全不再言语了,可是不再显着寂寞与难堪,好像彼此已能不用言语传达什么,而能默默的互相谅解。
他们就那么坐了一夜。
第二天,消息缓和了许多。杜亦甫回了家。他急于要看看父亲,父亲是国术馆的教师,平日他这个大学学生领袖很看不起父亲,到现在他还并没把父亲的身份提高多少,不过他隐隐的似有一点希翼,想在父亲身上找出一些平日被他忽略了的东西。这点东西,假若能找到,仿佛就能教他有一种新的希望。
只住着楼上两间小屋,屋外有个一张桌子大小的凉台,杜老拳师在凉台上坐着呢。
老人五十七八岁,矮个子;圆脸,黑中透亮,两眼一大一小,眼珠都极黑极亮,微笑着,两只皮糙骨硬的手在一块搓着:“想你也该来了!想你也该来了!坐下!”父子都坐下,老人还搓着手:“差点没见着你,春子!”他叫着儿子的乳名:“我让他们拿去了!”老人又笑了。
“没受委屈?”杜亦甫低声的问。
“哪还有不受委屈的?”老人似乎觉得受委屈是可笑的事,又笑了。“你看,正赶上我值班,在馆里过夜。大概有十二点吧,我听见些动静,我的门开了,灯也捻着了,一看,是伙计王顺。王顺干什么?我就问。王顺没言语,往后一闪身,喝,先进来一对刺刀。我哈哈的笑起来了,就凭一对刺刀,要我的命还不大老容易!紧跟着刺刀,是枪,紧跟着枪,是一对小鬼子,都戴着小铁盆,托着枪冲我来了。我往后望望,后边还有呢。又进来一个咱们的人,汉奸!他教我下来,跟着走。走到院里,那个汉奸奉了圣旨似的教我跪下。我不言语,也不跪下,那些王八羔子们又对着我开了空枪,专为吓吓我。”老人连那只小一点的眼也瞪起来,似乎是从心里憎恶那些王八羔子们。
“汉奸又传了圣旨,”老人接着说,“带回去收拾,反正早晚你得吃上一颗黑枣。我还是不言语,我研究好了,就是不出一声,咱们谁得手谁杀,用不着费话;是不是,春子?”
杜亦甫点了点头,没有话可说。
“出了大门,”老人又说下去:“我挺着腰板,教他们看看,你们要得了我的命,可要不了我的心气;这是一口气,这口气由我传给我的儿子孙子,永远不能磕膝盖儿着土!到了个什么地方,黑灯瞎火的我也没看清是哪里。我就是恨我的刀没能出鞘。死到临头,我得大大方方的,皱皱眉就不算练过功夫。是不是,春子?”
杜亦甫又点了点头。
“待了不知好久,”老人又搓起双手来,仿佛要表演出那时怎样的不耐烦。“他们把我提到一间大厅上去,灯光很亮,人也不少,坐的是官儿,立着的是兵。他们又教我跪下,我还是不出声,也不跪。刺刀可就又戳在我胸口上,我纹丝不动。人生在世不能没骨头,骑着脖子拉屎,还教我说怪香的,我不能!磨烦了半天,哼,枪并没放。什么东西!今个天亮的时候,他们也不是怎么,把我放了,什么玩艺儿!我不明白这是哪一出戏。一句话抄百遍吧,告诉你,春子,咱们得长志气,跟他们干!我不认字,不会细细的算计,我可准知道这么个理儿,只要挺起胸脯不怕死,谁也不敢斜眼看咱们!去泡壶茶喝好不好?”
杜亦甫点了点头。
(有删改)
6. 关于天黑后杜、初、周三名大学生召开秘密会议的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亦甫想象自己英勇杀敌的场景,与小说开头“想去拼命”的内容相呼应,表现出进步青年的反抗精神和斗争精神。
B. “院中已黑得可怕”,不仅写自然环境,也象征危险、黑暗的社会环境,而白光的出现则预示反抗力量的蓬勃发展。
C. 杜亦甫三人清楚特务机关借侨民之狗被杀而兴师问罪的目的,在恐怖的气氛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内心有一些胆怯。
D. “像吃下一料泻药,把心中的虚伪全打净了似的”,生动地写出进步青年杜亦甫面对现实的困境矛盾而坦诚的态度。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奉了圣旨似的”形象地再现了汉奸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丑态,与老人铁骨铮铮、威武不屈的气节形成强烈对比。
B. 小说运用了“磕膝盖儿着土”“磨烦了半天”等通俗生动的北京方言,凸显出“人民艺术家”老含作品的“京味”。
C. 刚见面时老人“搓着手”的动作描写,突出了老人经历过生死边缘的后怕和庆幸,及急切地想要与儿子分享的心情。
D. 小说以杜亦甫的所见所闻所思为线索,通过描写热血青年在斗争中成长的过程,暗示了了只有勇敢无畏才能拯救民族。
8. 外在的行为会折射人物的内心。在与父亲的对话过程中,杜亦甫三次“点了点头”,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请分析本文是如何通过杜亦甫父亲的形象来表现民族气节的。
【答案】6. B 7. C
8. ①第一次点头,是对父亲的话表示认可,同时感到惊讶。平日他很看不起父亲,而父亲在敌人面前不怕恐吓、毫不示弱的行为震撼了他。
②第二次点头,也是对父亲的话表示认可。面对强敌要有骨气,威武不能屈,有机会就要奋起反抗,用行动做榜样教育子孙。
③第三次点头,他已经在父亲这里找到了以前忽略的东西,心中有了新的希望,不再感到胆怯,坚定了保持民族气节、敢于反抗的信念。
9. ①通过老人对待敌人的态度展示爱国情怀。“似乎是从心里憎恶那些王八羔子们”“那个汉奸奉了圣旨似的教我跪下”可知,老人十分爱国,对敌人持嫉恶如仇的态度。
②通过老人的语言描写表现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老人爽快的语言,句句体现了民族大义。“你们要得了我的命,可要不了我的心气”等句子正气凛然,可见老人顽强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
③通过老人的行为表现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被捕后不肯下跪,不畏恐吓,总想反抗等行为可见誓死抵抗的决心。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B.“白光的出现则预示反抗力量的蓬勃发展”有误。原文“一道白光,又一道白光,又一道白光,十几条白光一齐射出,旋转,交叉,并行,冷森森,白亮亮”,结合文中语境,可知“白光”其实是白色恐怖势力的象征.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后怕”说法有误。原文“刺刀可就又戳在我胸口上,我纹丝不动。……我可准知道这么个理儿,只要挺起胸脯不怕死”,可见老人并没有“后怕”。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先进来一对刺刀。我哈哈的笑起来了,就凭一对刺刀,要我的命还不大老容易!紧跟着刺刀,是枪,紧跟着枪,是一对小鬼子,都戴着小铁盆,托着枪冲我来了。我往后望望,后边还有呢。又进来一个咱们的人,汉奸!他教我下来,跟着走。走到院里,那个汉奸奉了圣旨似的教我跪下。我不言语,也不跪下,那些王八羔子们又对着我开了空枪,专为吓吓我”分析,第一次点头是对父亲的话表示认可,同时感到惊讶。平日他很看不起父亲,而父亲在敌人面前不怕恐吓、毫不示弱的行为震撼了他。
根据“我还是不言语,我研究好了,就是不出一声,咱们谁得手谁杀,用不着费话”分析,第二次点头,也是对父亲的话表示认可。面对强敌要有骨气,威武不能屈,有机会就要奋起反抗,用行动做榜样教育子孙。
根据“我挺着腰板,教他们看看,你们要得了我的命,可要不了我的心气;这是一口气,这口气由我传给我的儿子孙子,永远不能磕膝盖儿着土……我就是恨我的刀没能出鞘。死到临头,我得大大方方的,皱皱眉就不算练过功夫”“他们又教我跪下,我还是不出声,也不跪。刺刀可就又戳在我胸口上,我纹丝不动。人生在世不能没骨头,骑着脖子拉屎,还教我说怪香的,我不能!磨烦了半天,哼,枪并没放。什么东西!今个天亮的时候,他们也不是怎么,把我放了,什么玩艺儿”“咱们得长志气,跟他们干”“只要挺起胸脯不怕死,谁也不敢斜眼看咱们”分析,第三次点头,他已经在父亲这里找到了以前忽略的东西,心中有了新的希望,不再感到胆怯,坚定了保持民族气节、敢于反抗的信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结合“老人连那只小一点的眼也瞪起来,似乎是从心里憎恶那些王八羔子们”“我不言语,也不跪下,那些王八羔子们又对着我开了空枪,专为吓吓我”“他们又教我跪下,我还是不出声,也不跪”分析,“似乎是从心里憎恶那些王八羔子们”“那个汉奸奉了圣旨似的教我跪下”等语言表明老人十分爱国,对敌人持嫉恶如仇的态度。这是通过老人对待敌人的态度展示爱国情怀。
结合“汉奸!他教我下来,跟着走。走到院里,那个汉奸奉了圣旨似的教我跪下。我不言语,也不跪下,那些王八羔子们又对着我开了空枪,专为吓吓我”“带回去收拾,反正早晚你得吃上一颗黑枣。我还是不言语,我研究好了,就是不出一声,咱们谁得手谁杀,用不着费话”“我挺着腰板,教他们看看,你们要得了我的命,可要不了我的心气;这是一口气,这口气由我传给我的儿子孙子,永远不能磕膝盖儿着土……我就是恨我的刀没能出鞘。死到临头,我得大大方方的,皱皱眉就不算练过功夫”“他们又教我跪下,我还是不出声,也不跪。刺刀可就又戳在我胸口上,我纹丝不动。人生在世不能没骨头,骑着脖子拉屎,还教我说怪香的,我不能!磨烦了半天,哼,枪并没放。什么东西!今个天亮的时候,他们也不是怎么,把我放了,什么玩艺儿!我不明白这是哪一出戏。一句话抄百遍吧,告诉你,春子,咱们得长志气,跟他们干……我可准知道这么个理儿,只要挺起胸脯不怕死,谁也不敢斜眼看咱们”分析,老人爽快的语言,正气凛然,句句体现了民族大义,老人顽强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这是通过老人的语言描写表现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结合“我不言语,也不跪下”“他们又教我跪下,我还是不出声,也不跪”“带回去收拾,反正早晚你得吃上一颗黑枣。我还是不言语,我研究好了,就是不出一声,咱们谁得手谁杀,用不着费话”分析,老人被捕后不肯下跪,不畏恐吓,总想反抗等行为,老人誓死抵抗的决心。这是通过老人的行为表现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暮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以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米盐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升斗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选自《古文辞类纂》,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
B. 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
C. 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
D. 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败刺史府门”与“于是从散约败”(《过秦论》)两句中的“败”含义不同。
B. “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与“吾家读书久不效”(《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效”含义不同。
C. “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与“感君区区怀”(《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区区”含义相同。
D. “独幸岁月之久”与“幸可广问讯”(《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幸”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初,作者想把东轩当作宴乐之所,特意种上了杉、竹;后来,每天出入时看到东轩只能哑然自笑,笑中含有苦涩之意。
B. 之前作者难以理解颜回为何要受困于贫贱,认为这样生活连看门人或打更人也不如;到了筠州后,才改变这一看法。
C. 士人未听闻大道之前,易沉迷名利、儿女之乐;等到修炼成为有德者,才能真正拥有看轻贫困、傲视权势的颜氏之乐。
D. 文章以建造东轩开头,以怀思东轩收尾,中间由自身不得安于东轩引出对颜回安于陋巷的议论,文脉贯通,思路严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2)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
14. 苏辙觉得自己未能实现颜氏之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10. A 11. C 12. B
13. (1)(我)到了以后,房屋损毁不能居住,就向郡府报告,借户部巡察使的府第米居住。
(2)让我能够归隐田园,修缮祖先破旧的房屋,再布置一间只有四面墙的简陋的房间居住在那里。
14. ①被繁忙的公务束缚;②不能脱身离开;③自身德行不够。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等到他按着正理而寻求人生最高理想时,就能摆脱虚华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时就会从容自得,忘却了天地广大和死生变化,更何况其他事情呢!
“道”作“求”的宾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
“落其华”“收其实”句式一致,句意相关,二者以“而”连接,后面断开,排除D。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A.败:冲毁;失败。句意:冲坏了州府的大门。/于是军队离散,盟约失败。
B.效:完成任务;效果。句意:与市场上的商人争夺微薄的利益来完成自己的任务。/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
C.“含义相同”错误,区区:区,通“驱”,奔走尽力;诚挚的情意。句意:我正四方奔走想要磨洗掉污浊。/感谢你诚挚的情意。
D.幸:都是“希望”之意。句意:只希望时间久了。/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认为这样的生活连看门人或打更人也不如”错误,原文为“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是认为虽然不想做官,但是做点看门打更的小差事,还是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不妨碍治学,哪里至于贫穷困苦、自讨苦吃到这种地步。没有说不如生活连看门人或打更人也不如,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既”,……以后;“敝”,损毁;“假”,借。
②“归伏”,归隐;“治”,修缮;“敝”,破旧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及来筠州,勤劳米盐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可知,等到我来到筠州,在盐米这些琐事上操劳,没有一天休息。虽然很想离开人声喧嚣、尘土飞扬的市场,摆脱束缚,把自己放到能修身养性、培养品德的场所,但每每被繁杂的事务拖累而身不由己。由此可知,苏辙受现实处境所累而又无法摆脱。
由原文“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可知,我正四方奔走想要磨洗掉污浊,仰慕圣贤希望能达到至圣先贤们的万分之一,自视不足,而希望达到颜回那样忧道不忧贫的境界,当然做不到了!由此可知,苏辙自视不足,未能达到安贫乐道(或甘心贫贱)的境界。
参考译文:
我因为获罪已经被贬担任管理筠州盐酒税收政策的税务官,我还没有到任,天下大雨。筠水泛滥成灾,淹没了南岸的市场,漫上了北坡,冲坏了州府的大门。盐酒税所俯临江边,水灾尤其严重。我到任之后,官舍破弊不能居住。于是向郡府的长官报告,请求借用户部巡察使衙门暂居。这年十二月,才能勉强支立起那倾斜的房子,修补好那倒塌的墙壁,开辟出听事堂的东边做书房,屋前种了二株杉树,种了上百棵竹子,把它当作我工余休闲的地方。但是盐酒税务的差事过去有三个官员共同管理,我来到这里时,那二人正好都被罢免离开,所有的事务都托付在我一个人身上。白天我就坐守在市场上,卖盐、卖酒、征收猪鱼交易的利税,与市场上的商人争夺微薄的利益来完成自己的任务。晚上回来已经精疲力尽,总是昏然入睡,不知道夜尽已经天亮。第二天早上就又出去从事本职工作,始终不能在所谓的东轩安闲地休息。每天早晚从它旁边出入,回头看看,未尝不嘲笑自己一番。
我从前少年读书时,私下曾经奇怪颜回用一个竹器盛饭吃一个瓢盛水喝,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颜回却怡然自乐。我私下认为虽然不想做官,但是做点看门打更的小差事,还是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不妨碍治学,哪里至于贫穷困苦、自讨苦吃到这种地步呢!等到我来到筠州,在盐米这些琐事上操劳,没有一天休息。虽然很想离开人声喧嚣、尘土飞扬的市场,摆脱束缚,把自己放到能修身养性、培养品德的场所,但每每被繁杂的事务拖累而身不由己。这以后才知道颜回甘心贫贱,不肯谋求一斗升的薪禄来养活自己的原因,实在是因为那样的处境对治学是有害的。
唉!读书人在他还没有最高理想境界的时候,深深的沉浸在权势利益之中,用金银财宝和子女厚自奉养,自认为快乐。等到他按着正理而寻求人生最高理想时,就能摆脱虚华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时就会从容自得,忘却了天地广大和死生变化,更何况其他事情呢!所以那种乐趣,足够对穷困饥饿的处境漠视不顾,毫无怨言,即使让他南面称王他也不会接受,大概品德不高尚的人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我正四方奔走想要磨洗掉污浊,仰慕圣贤希望能达到至圣先贤们的万分之一,自视不足,而希望达到颜回那样忧道不忧贫的境界,当然做不到了!
我既然因罪被贬谪到这里,尽管知道束缚于琐事杂务的危害却势必无法摆脱,只希望时间久了,世人或许能哀怜我,让我能够归隐乡里,修建先人留下的破败房舍,盖起简陋的房屋栖身。然后追求颜回的那种快乐,怀想东轩之乐,悠闲自得而忘记了老之将至,然而这恐怕不是我所敢于奢望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游栖霞寺
皮日休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注]。
[注]逍遥:在这里指道家经典篇章《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品,它集中表现了庄子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整首诗对山寺本身并没有做过多的描写,而主要着笔于它周围的山水环境来衬托栖霞寺的清幽。
B. “白莲吟次缺”是说缺少吟白莲的人。因李白号青莲居士,此处有仰慕李白诗才,怀念李白之意。
C. “三伏”本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诗中对栖霞寺环境的描写却给人一种舒适、凉爽之感,令人惬意。
D. 全诗并未着力渲染,而是运用简洁素淡的文字,表达了诗人闲适淡泊的高情远意,意味无穷。
16. 诗的尾联表现了诗人性情的洒脱自在,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诗人设想在皓月当空的夜晚,与明居士这样的有道之士畅谈美景雅事;②共同谈论庄子的《逍遥游》,可见诗人有道家的逍遥自在的情怀;③诗的尾联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它表现了诗人清高绝俗的襟怀和萧散自然的雅兴。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怀念李白”错,此处白莲就是眼前白莲,寺内有白莲盛开,诗人因此为无人共赏对吟而深感遗憾,并没有怀念李白的意思。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这是一首禅意颇深的诗。
尾联“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诗人多么希望能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与明居士这样的高士相对而坐,毫无拘束地畅谈逍遥游。
这是诗人设想的情景,根据注释可知,“逍遥”,在这里指道家经典篇章《逍遥游》,“论逍遥”指的是与明居士这样的有道之士共同谈论庄子的《逍遥游》,而庄子追求的是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可见诗人有道家的逍遥自在的情怀。
“石上月”衬托出栖霞寺的清幽环境,“论逍遥”表现了诗人清高绝俗的襟怀和萧散自然的雅兴。尾联情景交融,一首禅诗寄寓深情,表现了诗人性情的洒脱自在。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名句默写。
(1)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歌颂一代又一代的蜀国人不畏艰险,成功打通蜀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对祠堂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地崩山摧壮士死 ②.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③. 映阶碧草自春色 ④. 隔叶黄鹂空好音 ⑤. 长太息以掩涕兮 ⑥. 哀民生之多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摧、栈、钩、鹂、艰。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盛夏时节,陆军某旅秘密执行跨区演训任务。高炮营指挥控制班班长、中士赵万忠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路__①__却又只能深深沉默。
第一阶段是摩托化行进。部队行至某市市区时,身兼驾驶员的赵万忠发现路牌上写着一个熟悉的路名——他的岳父母家就在这条路的路口。穿行在熟悉的街道上,赵万忠陷入了美好的回忆里。他多想停下来去看看,但保密的事情比天大,只能__②__地路过。
次日,部队转为铁路运输,军列将会经过赵万忠的家乡县城。赵万忠不由得激动起来,因为他的老家只有一条铁路,而他父母的老房子就在铁路旁边!
夜幕降临,军列已行至村口,再往前不远就是赵万忠家了,他的心“咚咚”跳起来。他记得打儿时起只要有火车经过,母亲就会抱起他飞奔出来指给他看……时光真好像是__③__,十八年匆匆过去了。要不要给父母打个电话,“巧妙”地提醒他们出来一下?哪怕只是站在窗口?赵万忠随即否定了这个念头。
车速好像忽然变慢了,车轮的“咣当”声变得格外地响,那栋老房子“撞”进了赵万忠的眼睛。只要他喊一嗓子,父母应该就能听见。
赵万忠终归没有喊出声来。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句子中的“打”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打”,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接受了这个任务,我可是打心眼里高兴。(王愿坚《党费》)
B.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鲁迅《祝福》)
D. 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孙犁《荷花淀》)
20. 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撞”字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8. ①心潮澎湃 ②悄无声息(马不停蹄) ③白驹过隙 19. A
20. ①撞,本义为冲打、碰击。列车飞驰,本是赵万忠自己靠近房子,而这里却说老房子“撞”进眼睛,赋予了静态的房子以动态,逼真地写出了老房子的出现给赵万忠带来的震撼。
②这里写老房子“撞”进眼睛,字面上是老房子迫不及待地迎面而来,实际上是赵万忠迫切渴盼与紧张激动的体现。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下文内容可知,文章主要写了部队执行秘密任务经过战士赵万忠的家乡,但是赵万忠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写出了战士对家乡亲人的想念,又体现了军人严守纪律的钢铁意志,结合下文“赵万忠不由得激动起来”“他的心‘咚咚’跳起来”,故填“心潮澎湃”。
心潮澎湃: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第二空,联系前文“秘密执行任务”“深深沉默”与下文的“保密”,此处是强调赵万忠穿行在熟悉的街道时,静悄悄、没有声音或走得急速,故填“悄无声息”或“马不停蹄”。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也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马不停蹄:马不停止跑动,形容人的行动急促或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
第三空,前文写到了赵万忠追忆童年时光,同时本句限定了主语是时间,联系下文可知此处需补充意为时光飞逝的成语,故可填“白驹过隙”。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打”字,介词,自,从,与名词“儿时”组成介宾短语。
A.“打”字,介词,自,从,与名词“心眼里”组成介宾短语。
B.“打”字,动词,撞击、敲打。
C.“打皱”,动词,起皱纹。
D.“打交道”的“打”,动词,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精彩词语的表现力的能力。
首先解释“撞”的意思。“撞”,本义为“冲打、碰击”。
然后联系语境分析其语境意。前句“车速好像忽然变慢了”分析,此时赵万年坐在车上,列车飞驰,本来是赵万忠自己靠近房子,但是作者从相对运动的角度,却说是老房子迫不及待地迎面而来,“撞”进赵万忠的眼里,这样从对方写来,既赋予了静态的房子以动态,逼真地写出了老房子的出现给赵万忠带来的震撼,又表现了赵万忠看到房子时迫切的渴盼与紧张激动的心情。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辽阔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种植粮食、搭建房屋、组成部落、建立城市, ① 。通过对这些痕迹的勘探,我们能够推测古人的文明程度。不过,历经千百年时光,寻找古人留下的痕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是广袤的草原以及茂密的森林,我们对世界的探索都能被轻易阻挡。然而,激光雷达技术却能揭开这些“面纱”,探寻大地的原始“面貌”。
普通相机是一种被动的成像装备,它接收外界发出或者反射的光线后,才能形成照片;与之相反,激光雷达 ② ,它自己会发出激光去探测外界的形貌。比如对于森林这种复杂形貌,激光雷达的光线能够到达树林下的地面,将探测得到的数据送入计算机,计算机识别哪些数据是森林的,哪些是地面的,接着滤除森林的数据, ③ ,从而完成对地形的绘制。
激光雷达这种“超能力”,广受全世界考古学家的欢迎,危地马拉的玛雅保护区调查和中国良渚古城的勘测工作都用到了这项技术。可以说,激光雷达给了我们重新认识“过去”的机会,让我们从遗迹中寻找到对未来的启发。
21.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无论是广袤的草原还是茂密的森林,都能轻易阻挡我们对世界的探索。
22. ①都留下了文明的痕迹②则是主动的探测器③剩下地面的形貌数据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文两处错误:
一是“无论”和“以及”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以及”诶“还是”;
二是“无论是广袤的草原还是茂密的森林,我们对世界的探索……”中途易辙。该句谓语是“都能轻易阻挡”,主语是“无论”引进的并列词语“广袤的草原还是茂密的森林”,而非“我们对世界的探索”。
故应改为:无论是广袤的草原还是茂密的森林,都能轻易阻挡我们对世界的探索。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句“种植粮食、搭建房屋、组成部落、建立城市”和后面“通过对这些痕迹的勘探,我们能够推测古人的文明程度。不过,历经千百年时光,寻找古人留下的痕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生活方式留下了文明的痕迹,故补写“都留下了文明的痕迹”。
第二空,根据前句“普通相机是一种被动的成像装备”“与之相反”,可知,此处采用比较的方式,说激光雷达是主动的探测器,故补写“则是主动的探测器”。
第三空,由“计算机识别哪些数据是森林的,哪些是地面的,接着滤除森林的数据”和后句“从而完成对地形的绘制”可知,此处是说计算机滤除森林的数据,只剩下地面的形貌数据,故补写内容应是“剩下地面的形貌数据”。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