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 怎么区分
农历既不是纯粹的阴历也不是纯粹的阳历,它是一种阴阳合历。阴历主要依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周期变化来制定,而阳历主要依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来制定。农历在制定时,一方面以月亮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另一方面又通过设置闰月的方式使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太阳年),兼顾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
农历属于阴历还是阳历
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一种结合了阴历和阳历的阴阳历。中国自古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一般称为“农历”。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公历,俗称“新历”,与中国旧有的历法相对。1949年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而阴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中国自古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一般称为“农历”。
很多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其实二者还是有差别的。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农历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安排农业生产。所以二十四节气来自农历,而非阴历。
但是,除了清明节之外,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都是根据阴历设置的。所以说,中国传统的历法是结合了阳历和阴历的一种阴阳历。
阴历和阳历应该如何区分
阴历是平年十二个月,全年时间为354天或355天。而阳历是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个闰年。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来确定阴历,大月是30日,小月是29日。而阳历是大月31天,小月30天,特殊的2月份天数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阴历俗称农历,通常的称呼是月初为某月初几,如:九月初八、初九、初十;月中为:九月十五、十六;月末为九月三十,称呼后面不加“日”字。而阳历又称公历,通常的称呼为某月某日,如:三月十二日,四月二十日,五月三十一日,时间必跟“日”字。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节日方面
阳历:节日多与国际、政治、社会等相关,如元旦(1月1日)、劳动节(5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等。
阴历:传统节日多与农业生产、民俗文化相关,如春节(正月初一)、端午节(五月初五)、中秋节(八月十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