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需要背的知识点有很多,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下面小编整理了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货币的产生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①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
①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②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①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②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①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②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③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三、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工具:
①结算的方式:a.现金结算b.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四、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①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②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4、从重要性看: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例题: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定意义上是财富的象征。②对金钱要取之有道,要通过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③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④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①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②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
②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相关问题: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答案: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②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②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①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②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词解释:替代品是指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是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物价总体水平)
1、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③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二、消费的类型
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成反比
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动力)。
a.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b.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③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a.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b.各环节间的关系:(1)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2)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3)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a.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c.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d.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e.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②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b.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d.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1、公有制为主体
③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私营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a.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b.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国家的总和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3、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a.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b.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注意:民营经济是除国有经济以外的其它所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官营经济而言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指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理解: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①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最牛高考励志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的类型
1、企业
①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所有制类型:
a.从性质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构成社会主义企业体系
b.从投资方式和组织形式看:企业包括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2、公司
①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设立: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3、公司的类型: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通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包括
①决策机构即公司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的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②执行机构即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督机构即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5.公司制的优点:二者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制度等优点
6、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设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对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统一的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
①直接目的:利润
②意义:保持一定的营利目的,公司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a.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b.企业取得优势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a.企业形象的含义: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可
b.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c.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d.树立企业信誉与形象的途径:开展正当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3、企业兼并和破产
①兼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企业的经济现象。
②意义:a.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b.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③破产: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④意义:a.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b.可以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c.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
①含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②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2、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
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
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
措施: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例题1:劳动者如何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决定干什么。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来实现自主择业。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③树立平等就业观。各种正当职业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就能有所作为。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诸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日、临时工等就业方式不断增加,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人们还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例题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做法
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因此,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用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