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11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布洛是现代实验美学的代表,他继承了“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方法,把对传统美学中审美客体的研究转向对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和美感体验的研究,建立了以观赏的效应为研究对象的美学理论。他提出,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保持距离会使司空见惯的东西发出奇光异彩,使身处焦虑、烦躁、恐慌之境的心灵体会到一种奇异的镇定与寂静,领略到一种功利的“我”难以企及的审美之境。
为了形象地说明“心理距离”的含义,布洛举了一个海上航行遇上大雾的例子。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不能不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因为海雾不仅会耽误行程,还会令人呼吸不畅,让人因置身无边的、未知的恐惧之中而感到惊慌无助。可是,那让人紧张焦虑的海雾也可能会霎时成为趣味与欢乐的源泉。一旦抛开海雾可能带给我们的危险及不愉快,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去看周围的景观,我们就能够欣赏海上雾景奇妙无比的美。
布洛所说的“心理距离”指的就是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本身的分离,与人的实际需要、道德、目的、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由于这种分离,日常事物的某些平时为人们所忽视的侧面就可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震撼我们的心灵,从而成为一种“艺术的启示”。因此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构成了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但同时布洛又指出,作为一种审美原则,心理距离又有其矛盾的二重性。在欣赏中,我们一方面要从实际生活中脱离出来,抛弃事物的科学价值、使用价值以及伦理价值;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要拿自身的经验来印证、诠释作品,从而激起感情的共鸣。只有将“距离的自我矛盾”安排妥当,才是艺术欣赏与创作的成功。
“心理距离说”矛盾的二重性强调了“美感的人”“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的辩证统一,认为处于美感经验中的主体也是“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无法将其从整个有机体中分离出来。作为“美感的人”,一方面须超脱实际生活,心中不能存有任何外在目的;另一方面又必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以获求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这种理论的一大优点是其在像形式主义那样强调审美经验的纯粹性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有利于或不利于产生和维持审美经验的各种条件。而且“心理距离说”将美感经验之前、美感经验之中、美感经验之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综合考察美感经验之前及之后的现实生活、伦理道德、实用功利及各种相关的社会因素对美感经验的影响。
(摘编自彭志勇《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与朱光港早期美学思想》)
材料二:
在审美欣赏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距离太小,主体离客体太近,客体的局部相互遮挡会使主体领略不到审美对象的整体风貌造成主体对客体感知的困难。距离太大,离审美对象太远,由于光线漫射、空气浮尘等因素,审美主体会感到对象模糊不清,自然就无法欣赏到审美对象的美了。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听音乐、看油画、看电影时,都会保持一个适中的空间距离。听音乐时,太远了会听不清,太近了又会觉得震耳欲聋;看电影时,如果坐得太近,屏幕上的画面就会扁平得像一张纸,立体感的消失会使欣赏索然无味。欣赏艺术,“距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适中的距离才能领略作品的美的魅力。
空间距离能够产生美感,同样,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旧物、往事经过时间的沉淀,往往具有某种美的力量,让人感到情意依依。如乡情是一种人情美,时间隔得愈久,其情愈烈。
苏联戏剧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时间是一个最好的过滤器,是一个回想和体验过的情感的最好的洗涤器。不仅如此,时间还是最美妙的艺术家。他不仅洗干净,并且还诗化了回忆。”的确,一件曾经让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也许就会形成很美的意象。卓文君不守寡却和司马相如私奔,这在西汉时算是一件秽行丑迹,后世却把这段情史当作佳话。在李贺的诗句“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中,我们感受到的只是画一般的幽美。
并且,时间距离还能使往日伤痛、悲哀的情感,转变为感人肺腑的艺术创作。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在其妻王弗离世后的第十年写下的悼亡之作,时间的距离,使深切的哀痛变成了情真意切的艺术之美,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纵观中国古代诗词史,除了悼亡诗的审美内涵和时间距离有关,咏史怀古诗同样如此,我想这也是时间距离具有美化、诗化作用的原因吧。
(摘编自曹熠婕《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浅谈审美距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布洛的美学理论承袭实证研究方法,以观赏的效应为研究对象,注重对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和美感体验的研究。
B. 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构成了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人只要与客体及其吸引力相分离,就会发现一些平时忽视的侧面震撼心灵。
C.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要适中,距离太小或太大都无法欣赏到审美对象的美。
D. 在中国古代诗词史中,悼亡诗、咏史怀古诗的审美内涵和时间距离有关,这体现了审美欣赏中时间距离的美化、诗化作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布洛以海雾为例,证明审美主体想要体会到独特的审美之境,就要忍受审美客体所带来的危险。
B. 与布洛“心理距离说”的美学理论相比,形式主义审美观存在明显不足,它可能忽视了产生和维持审美经验的各种条件。
C. 适中的空间距离能够让人领略作品的魅力,而时间距离则不然,时间隔得越久,产生的美感越强。
D. 西汉时被人诟病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的行为,后世却传为佳话,说明时间距离一定会美化过往的事。
3. 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中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观点一项是( )
A. 真诚的回忆,将是明月的照临,清风的吹拂,而没有迷雾和尘沙的干扰。
B. 在“忆之路”上,走得愈远,愈是有味,这是苦味渐已蒸散而甜味却还留着的缘故。
C. 一个人,只有跋涉过漫长的生活道路,才会有各种滋味的回忆。
D. 人们在重温旧事时,便会发现生命之书中最美的一页莫过于其中一些段落所勾起的回忆。
4. 请从论证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画横线句子。
5. 鲁迅说过:“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赏鉴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请结合材料,从“心理距离”二重性的角度谈谈你对鲁迅这一说法的理解。
【答案】1. B 2. B 3. C
4. ①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一方面应该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将宝黛或者贾政与现实的“我”分离开来,才能客观全面地鉴赏宝黛不同于世俗男女的心灵契合以及贾政作为一家之长的内心世界;
②另一方面,无论读到宝黛的爱情故事还是贾政的利害打算,也不能将自己从现实生活中完全分离出来,必须依靠自身生活经验才能理解作品中青年男女爱情的美好或封建家长利益打算,从而形成感情共鸣。
5. ①(论证方法)采用引用论证,引用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继续对前文“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这一观点进行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②(论证语言)运用比喻,把“时间”比作“过滤器”“洗涤器”和“艺术家”,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论证语言的生动性;
③(论证思路)点明观点,强调时间距离对美感的形成所发挥的净化、美化和诗化作用,与后文中的论证相互印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人只要与客体及其吸引力相分离,就会发现一些平时忽视的侧面震撼心灵”理解错误,材料一第3段说的是“由于这种分离,日常事物的某些平时为人们所忽视的侧面就可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原文用的是“可能会”,选项中“只要……就会……”表述绝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就要忍受审美客体所带来的危险”错误,材料一第2段中说的是“一旦抛开海雾可能带给我们的危险及不愉快,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去看周围的景观,我们就能够欣赏海上雾景奇妙无比的美”,此处意在说明审美主体想要体会到独特的审美之境,要与审美客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C.“时间隔得越久,产生的美感越强”错误,材料二第3段中只是举例说乡情是“时间隔得越久,其情愈烈”,并未说时间距离的远近与美感的强弱有确切的联系。
D.“说明时间距离一定会美化过往的事”错误,根据材料二第4段中的“一件曾经让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也许就会形成很美的意象”,可推知时间距离具有美化的作用,但并未说其“一定会美化过往的事”。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
C.“跋涉过漫长的生活道路”强调的是漫长的生活历程可以提供丰富的回忆素材。根据材料二第4段,可知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观点是时间距离具有净化、诗化和美化的作用,故选项不能支持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观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论证方法方面:采用了引用论证。“苏联戏剧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时间是一个最好的过滤器,……并且还诗化了回忆。’”这是引用了苏联戏剧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论证了前文“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这一观点,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论证语言方面: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时间是一个最好的过滤器,是一个回想和体验过的情感的最好的洗涤器,不仅如此,时间还是最美妙的艺术家”,这是把“时间”比作“过滤器”“洗涤器”和“艺术家”,“他不仅洗干净,并且还诗化了回忆”论证了“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的观点。运用比喻手法,化抽象为具体,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论证思路方面:这段文字点明了“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的观点,“时间是过滤器、洗涤器、艺术家”强调了时间距离对美感的形成所发挥的净化、美化和诗化作用,后文又例举了西汉时被人诟病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的行为,后世却传为佳话的例子,也强调了“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的观点,前文的引用论证与后文中的举例论证相互印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鲁迅的这句话揭示了有些读者不能区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差距,从而导致了可悲又可笑的结果;我们阅读小说是为了欣赏作者的艺术手法,感受其中的思想内容,不能硬去充当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将艺术形象和现实世界混淆,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表现形式,要注意区分与现实的区别。
根据“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可知布洛强调“心理距离”会使司空见惯的东西发出奇光异彩,使身处焦虑、烦躁、恐慌之境的心灵体会到一种奇异的镇定与寂静,领略到一种功利的“我”难以全及的审美之境。所以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应该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将小说中的人物与“我”分离开来,才能客观全面地鉴赏艺术形象不同于现实中的人的精神世界。
根据“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要拿自身的经验来印证、诠释作品,从而激起感情的共鸣”“‘心理距离说’矛盾的二重性强调了‘美感的人’‘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的辩证统一,认为处于美感经验中的主体也是‘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无法将其从整个有机体中分离出来……必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以获求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可知“心理距离说”强调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要拿自身的经验来印证、诠释作品,从而激起感情的共鸣。所以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将自己从现实生活中完全分离出来,必须依靠自身生活经验才能理解作品中宝黛爱情和贾政的利害算计,从而形成感情共鸣。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荷
鸿林
藕肥的日子,荷塘就瘦了,原本的碧绿和粉红已被浓浓的秋色逼开去。水排干了,膏腴般的黑泥里卧着无数洁白粉嫩的莲藕。几只秋鸭摆着笨笨的身子,伸着长长的脖颈在浅浅的泥水中寻找着什么,间或叼起一枚白亮亮的小鱼来,得意地“嘎嘎”直叫,惊得停在残荷上的翠鸟扑扇着翅膀不情愿地飞开去。
秋荷挖着藕,不时抬起头掠掠额前的头发,朝村口打量。
天很高,云却很低。秋意已经浓了,村口那棵高大的枫树像喝醉了酒,不经意间叶子就红了,像燃烧的火把,在秋风中飒飒作响。树下不时有穿灰布军装戴八角帽的战士来去匆匆,可秋荷却没有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心里不免升起一丝微微的怨来。
男人有好些日子没回家了,说忙。前天秋荷借口给战士们送莲藕,去了一趟驻扎在村外五里亭关帝庙里男人的连队,却没见着男人。那一脸稚气、才十四五岁的通信员小叮当告诉秋荷说连长上营部开会去了,不知啥时候回来。秋荷是连长的女人,自然战士们都和秋荷熟稔,有好些个战士就要秋荷唱山歌听。秋荷声音清清脆脆,唱起歌来悠扬动听。经不住战士们的怂恿,秋荷站在庙门口的老樟树下清了清喉咙就唱了起来:“韭菜开花一杆心,割掉髻子当红军。保佑红军万万岁,割掉髻子也甘心。”
没见着男人,秋荷心里就空落落的。可秋荷又想,男人是连长了,管着百十号人,忙是应该的呢。秋荷发现这一段天边整日都传来隆隆的枪炮声,还有飞机时不时贴着后龙山飞来,低得好像用竹竿都捅得到。每天都有红军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开过来,先来的住在百姓家里,后面来的就住在祠堂里、寺庙内、屋檐下。再后来,山上的竹林里、村路边,连收割完的稻田里都住满了,数都数不过来。家家户户的门板都被借去当床板了,但哪里够呢?红军就打稻草铺,被子铺在稻草上睡觉。秋荷听男人说,这些都是从江西方向撤过来的部队,那边的仗打得很辛苦。最近,秋荷总能听到有“得得”的马蹄声飞快地从后龙山的山岭上疾驰而过。好些夜晚秋荷都拥被而起,竖着耳朵倾听外面的动静,双眼溜溜到天明。看来又要打仗了,秋荷心里突然就有了不祥的感觉。
秋荷,秋荷。熟悉的脚步声在荷塘边停了下来,秋荷听到男人急急的叫声。
秋荷低着头,将两手伸进泥里,捞着藕,装作没听到,心里却兀自笑开了花。
男人摘了军帽,脱去上衣和鞋,解了绑腿,“扑哧”就跳进荷塘,哗啦哗啦朝秋荷这边走过来。黑油油的塘泥在男人的脚下向两边湮开去,男人的脚板像犁又像船。男人走近秋荷,无话,从秋荷手中接下荷锄,一下一下挖起藕来。很快,汗水就从男人坚实的脊梁上一道一道往下淌,小河流水似的。
秋荷。男人停下锄,唤了句。
男人似乎下了很大决心,说,秋荷,明天我要走了。
秋荷手上的那根藕“啵”的一声就断了,那两节断了的藕在手上,连着许多细细亮亮的丝儿。
秋荷低了眼,问,去哪?
男人的眼光越过高高低低的荷塘,望向村后起伏的山脊,后龙山顶一轮夕阳正缓缓而落,溅起漫天红霞。男人说,听说是往北走。说完,男人笑了笑,不说了。和秋荷一道用筐装了藕,“嘿”的一声,藕担就上了肩。男人迈开大步在前里走着,藕担在宽阔的肩上“吱吱呀呀”地叫着。
回到家,夜幕就合起来了。
她升起火,和了面,有些手忙脚乱地给男人贴藕饼。村里的旧俗,有男人出远门,家里人都要给他贴藕饼,据说荷花仙子能保佑他们平安归来。
男人静静地坐在樵栏上往灶膛里添柴,柴火毕毕剥剥烧得很旺,将男人的脸膛映得通红,男人的一双眼睛就亮亮地盯着秋荷看。不一会儿,屋里飘荡起藕饼浓浓的香味。秋荷不知怎么的,心里却慌慌的。以往男人也常离家,秋荷从没这样慌过。秋荷有了预感,男人这回一走,真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了。秋荷这么想着,眼睛就红了。
男人见了,安慰说,秋荷,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秋荷一听,眼泪就像断线的珍珠掉在了烙饼的锅里,冒起一股股细小的烟雾来。
起风了,屋外的枫树上传来宿鸟“归儿归儿”的啼叫。秋荷听到树叶落地的声音。
今晚,村里不知有多少人家也在贴藕饼呢。
在浸淫着浓浓藕香的夜晚,秋荷靠着男人宽广的胸膛美美地做了个梦。
秋荷的美梦是被嘹亮的军号声唤醒的,醒来时发现身边空落落的,男人早已没了踪影。秋荷慌了,起身追出屋去,跑了几步,复又回身用手帕包了藕饼,匆匆出了门。
秋荷追出了村口,只见当头一杆红旗被山风扯得呼啦啦地响,山路上的红军密密麻麻的,蚂蚁搬家一般正朝北开去。秋荷在迷蒙细雨中手搭凉棚在队伍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她发现那些头戴八角帽身穿灰布军装的红军战士个个都像自己的男人,可又个个都不是自己的男人。村口站满了泪流满面的乡亲。
男人没吃到秋荷的藕饼,男人自那天清晨离开家就再也没有回来。
好多年以后,两鬓秋霜的秋荷听儿子说,那个秋雨绵绵、落叶纷纷的清晨从自己眼前走过的队伍踏上的漫漫征途叫长征,她还听说在一场惨烈的战斗中有三千客家子弟血染湘江。
注:鸿林是一位出生在闽西北水乡的客家人,他的故乡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有一段关于“浓浓的秋色”的环境描写,其中提到“残荷”,暗合女主人公秋荷的名字,暗示了她的悲惨命运。
B. 秋荷开始有“不祥的感觉”,到后来“从没这样慌过”,这些心理描写为秋荷男人清晨不告而别、没吃到藕饼埋下伏笔。
C. 秋荷的男人是连长,他一心想着民族大义,全情投身革命事业,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故而也没有表现出对秋荷的不舍。
D. 出征前贴藕饼和送行的描写,关注点从秋荷的小家庭转向整个村子,也映射了整个时代,战火还在蔓延,安宁难以维持。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独特之处在于女性视角,从秋荷的视角写红军出征前的生活,既写出驻地乡村生活的诗意,也透露出战事在推进的焦灼。
B. 小说结构安排颇具匠心,前半部分插叙交代秋荷男人身份和战事情况,避免平铺直叙;后半部分以心理描写为主来表现夫妻间的离情别绪。
C. 小说叙述采用双线结构,秋荷的期盼与送别是主线,男人的备战与出征是暗线,两条叙事线索照应交叉,使叙事更加多变灵活。
D. 小说以普通人的故事呈现红色历史,全文感情深沉,连沉重的结尾都写得很节制,但不遮掩伟大的长征精神,彰显红***的魅力。
8. 小说描写秋荷在连队驻处给战士们清唱了一首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9. 鸿林曾说自己创作的小说是“从故乡土地上滋长出来的”,请简要谈谈《秋荷》中的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故乡的滋长”。
【答案】6. D 7. B
8. ①秋荷给战士们唱歌的场景勾勒出一幅和谐的军民同乐图,凸显红军受群众认可的情况,反映红色历史;
②秋荷所唱的歌词,暗示秋荷对男人事业的支持,借秋荷之口表达人民对红军战士的祝福;
③歌词“保佑红军万万岁,割掉髻子也甘心”与后文男人一去不复返形成对比,侧面歌颂红军的正义和忠勇,利于突出主题;
④引用歌词,增加文学性,融入柔情与诗意。
9. ①小说开篇荷塘、秋鸭、翠鸟和秋枫等景物描写独具水乡风味,描写细腻,带有诗意,风景是最具有故乡的味道的。
②小说描写给男人送行前贴藕饼以保佑他们平安归来的风俗,应该是家乡独有的风俗或再创造,风俗是别具地域特色的。
③小说中写到当地老百姓让红军住自己家,把门板借给红军用,乡亲们给红军长征送行,反映当地百姓支持红军,也写出了民风的淳朴。
④小说以秋荷盼男人回家为始,以男人长征中牺牲为终,这些故事在革命老区绝不鲜见,书写这样的故事也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暗示了她的悲惨命运”说法有误。开篇是环境描写,从“膏腴般的黑泥里卧着无数洁白粉嫩的莲藕”“几只秋鸭摆着笨笨的身子,伸着长长的脖颈在浅浅的泥水中寻找着什么,间或叼起一枚白亮亮的小鱼来,得意地‘嘎嘎’直叫,惊得停在残荷上的翠鸟扑扇着翅膀不情愿地飞开去”可以看出是营造诗意与安宁,并未暗示秋荷悲惨命运。
B.“这些心理描写为秋荷男人清晨不告而别、没吃到藕饼埋下伏笔”说法有误。慌乱的预感是为男人“离开家就再也没有回来”埋下伏笔,而不是为“不告而别、没吃到藕饼”埋下伏笔。
C.“故而也没有表现出对秋荷的不舍”说法有误。秋荷的男人还是表现了对秋荷的不舍,从“似乎下了很大决心”“男人的一双眼睛就亮亮地盯着秋荷看”和“安慰说”等可以看出来。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B.“后半部分以心理描写为主来表现夫妻间的离情别绪”说法有误。从“男人静静地坐在樵栏上往灶膛里添柴……男人的一双眼睛就亮亮地盯着秋荷看……秋荷不知怎么的,心里却慌慌的……秋荷这么想着,眼睛就红了……男人见了,安慰说,秋荷,我很快就会回来的……秋荷一听,眼泪就像断线的珍珠掉在了烙饼的锅里”可知,表现夫妻间离情别绪的主要是对话,还有动作描写,并非主要是心理描写。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根据文中唱歌的背景“秋荷是连长的女人,自然战士们都和秋荷熟稔,有好些个战士就要秋荷唱山歌听”可知,秋荷与战士们的关系非常和谐,因此秋荷给战士们唱歌是为了以此为例勾勒出军民关系的和谐。
言为心声,歌词内容“割掉髻子当红军”“割掉髻子也甘心”其实也是秋荷等家属们对红军丈夫的心声,从中可看出秋荷对男人事业的支持。
“割掉髻子也甘心”说明秋荷们即使受到了委屈、做出了牺牲,但为了红军事业,也心甘情愿。一方面这也暗示了后文“男人自那天清晨离开家就再也没有回来”的悲惨结局。此外,“也甘心”不仅仅是红军家属们的心声,其实也是红军战士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心声。
一方面,秋荷唱歌引用了歌词,为文章增加了文学性。另一方面,从“秋荷声音清清脆脆,唱起歌来悠扬动听”也可看出,秋荷唱歌让原本悲怆的主题也增添了一些柔情和诗意。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根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藕肥的日子,荷塘就瘦了”“膏腴般的黑泥里卧着无数洁白粉嫩的莲藕”“几只秋鸭摆着笨笨的身子,伸着长长的脖颈在浅浅的泥水中寻找着什么,间或叼起一枚白亮亮的小鱼来”,从地质、植物、动物等角度,展现了“故乡”水乡的优美风景,挖藕和野鸭捕鱼的细腻描写,也为文章增添了故乡诗意。
根据文中“她升起火,和了面,有些手忙脚乱地给男人贴藕饼。村里的旧俗,有男人出远门,家里人都要给他贴藕饼,据说荷花仙子能保佑他们平安归来”“今晚,村里不知有多少人家也在贴藕饼呢”可以看出,作者在文中特意融入了“故乡”的传统习俗,展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从“先来的住在百姓家里,后面来的就住在祠堂里、寺庙内、屋檐下”“家家户户的门板都被借去当床板了,但哪里够呢?”可看出军民关系融洽,以及夜不闭户的场景,充分体现了民风的淳朴,而这也是大部分作家描写“故乡”最着力展现的内容。
小说中盼望红军家人回家,以及“男人自那天清晨离开家就再也没有回来”等红军牺牲的情节,也是革命老区的“故乡”特色,作者在这里也展现了革命老区这片“故乡”的精神传统。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年十余,丁父忧,每号泣,行人为之流涕。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之时,恒有双鹤警叫,及祥练之夕,复有群雁俱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解褐辅国功曹,转参征虏军事。寻守廷尉,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帐下人进鱼,每剔去骨存肉,隐之觉其用意,罚而黜焉。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优诏许之。九年,卒,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初,隐之为奉朝请,谢石请为卫将军主簿。隐之将嫁女,石知其贫素,遣女必当率薄,乃令移厨帐助其经营。使者至,方见婢牵犬卖之,此外萧然无办。后至自番禺,其妻刘氏赍沈香一斤,隐之见之,遂投于湖亭之水。
(节选自公众号山城学术圈《吴隐之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B. 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C. 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D. 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铨衡,衡量轻重的器具,引申为评量品鉴的意思,也指评量人才或执掌铨选的职位。
B. 解褐,脱去平民衣服,始任官职。褐是粗布短衣,古时是贫贱的人所穿着的衣服。
C. 夷齐,伯夷和叔齐的并称,兄弟二人是历代仁人志士抱节守志、清正廉明的典范。
D. 致事,指官员告老辞官,同致仕。古代致事的年龄一般是六十岁,有疾患则可提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隐之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不久母亲也去世;他的身世十分可怜,让邻居甚至过路人都不禁为之伤心落泪。
B. 吴隐之刚入仕便身居重要职位,这有赖于吏部尚书韩康伯对他的赏识;韩康伯如此器重他,又与韩母有着莫大的关系。
C. 吴隐之赴任广州途中,酌“贪泉”而饮,还当即赋诗一首,不仅体现出他超凡的见识,更体现出他清廉的志向与信心。
D. 吴隐之有着清廉的操守和简朴的生活习惯,因此即便家境贫寒,他也不占便宜,不贪财货,甚至连应得的俸禄也分与他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守廷尉,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
译文:
(2)石知其贫素,遣女必当率薄,乃令移厨帐助其经营。
译文:
14. 吴隐之在广州为官时最能体现其“清操”的事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A 11. D 12. A
13. (1)不久,他担任廷尉,升任左卫将军。他虽然出任高官显职,但俸禄赏赐都分给亲戚及族人。
(2)谢石知道他清贫简朴,嫁女一定会从简,就命令将厨房移去帮助他料理婚事。
14. ①食菜及干鱼;②帷帐、用具与衣服等交付外库置办;③处罚进鱼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每月初得到俸禄,只留下自己的口粮,其余都分去赈济亲戚、族人,家中人靠自己纺织来供给每天的家用。经常有困难缺乏的情况,有时两天吃一天的粮食,身上总是穿布制的衣服,而且破旧不堪,妻子儿女一点也不能分享他的俸禄。
“家人”是“绩纺”主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D;
“朝夕”指每天的家用,是“供”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
“妻子”是“不沾寸禄”的主语,中间不应该断开,排除BD。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古代致事的年龄一般是六十岁”错误,古代致事的年龄一般是七十岁。《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他身世十分可怜,让邻居甚至过路人都不禁为之伤心落泪”错误,依据原文“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之时,恒有双鹤警叫,及祥练之夕,复有群雁俱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可知,邻居、路人伤心落泪不是因为他的身世,而是被他的孝道感动。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寻”,不久;“守”,掌管,担任;“迁”,升任;“清显”,清要显达的官位;“班”,赏赐,分给。
(2)“贫素”,清贫,寒素;“遣”,嫁;“率薄”,俭约,简单;“厨帐”,用帐幕搭成的厨房;“经营”,料理婚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依据原文“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可知他经常的食物不过是蔬菜和干鱼;
依据原文“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可知他将帷帐、用具与衣服等都交付外库置办;
依据原文“下人进鱼,每剔去骨存肉,隐之觉其用意,罚而黜焉”可知帐下人向他进奉鱼时,每每剔去鱼骨只剩鱼肉,吴隐之觉察到他的用意后,给以处罚并加以黜降。
参考译文:
吴隐之,字处默,是濮阳鄄城人。在他十余岁时,父亲去世,他每次大声哭泣时,连路过的行人都因他流泪。他事奉母亲孝顺谨慎,到他为母亲守丧时,哀伤的表现超过礼制的规定。他家中贫困,没有人击鼓,每当他哭吊母亲时,就有双鹤在附近鸣叫,到了丧期进行祭祀的傍晚,又有一群雁会集在他家附近,当时人都以为是他的孝心感动天地所致。吴隐之与太常韩康伯是邻居,韩康伯的母亲每次听到吴隐之的哭声,就放下筷子不再吃饭,因他而悲痛流泪。后来,她对韩康伯说:“你如果掌管国家官吏的任用权,应当推举像这样的人。”到韩康伯担任吏部尚书时,吴隐之就登上了显贵的官位,他一出仕就担任辅国将军功曹,又调任征虏将军参军事。不久,他担任廷尉,升任左卫将军。他虽然出任高官显职,但俸禄赏赐都分给亲戚及族人。以至于冬天没有被子,他曾在洗衣时,(因没有替换衣服)只好披上棉絮,他生活勤苦得与贫寒的庶民一样。晋安帝隆安中,朝廷任命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兼任平越中郎将。离广州治所不到二十里处,有一个地方名叫石门,有一道泉水,被称为贪泉,喝下泉水的人就会怀有无尽的贪欲。吴隐之到达这里,对他周围的亲信说:“不看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就能使心境保持不乱,越过五岭就丧失清白的原因,我现在知道了。”于是他来到泉水处,舀起泉水喝下去,并作诗说:“古人说这个泉水,喝一勺就会贪念千金。试着让伯夷叔齐喝下,始终不会改变初心。”等到他在广州,清廉的节操更加突出,经常的食物不过是蔬菜和干鱼,帷帐、用具与衣服等都交付外库置办,当时许多人认为他是假装清廉,然而他却始终不改变。帐下人向他进奉鱼时,每每剔去鱼骨只剩鱼肉,吴隐之觉察到他的用意后,给以处罚并加以黜降。后来他升任中领军,但清廉俭朴的作风不改,每月初得到俸禄,只留下自己的口粮,其余都分去赈济亲戚、族人,家中人靠自己纺织来供给每天的家用。经常有困难缺乏的情况,有时两天吃一天的粮食,身上总是穿布制的衣服,而且破旧不堪,妻子儿女一点也不能分享他的俸禄。晋安帝义熙八年,吴隐之以年老请求退休,朝廷颁下措辞褒美嘉奖的诏书予以同意。义熙九年,吴隐之去世,被追赠为左光禄大夫,加官散骑常侍。吴隐之操守清廉,始终不渝,屡次受到朝廷褒奖,在他退休一直到去世,受到优厚的赏赐,并赠予显要的官职,廉洁的士大夫们皆以此为荣。起初,吴隐之担任奉朝请时,谢石请他担任卫将军主簿。吴隐之将要嫁女,谢石知道他清贫简朴,嫁女一定会从简,就命令将厨房移去帮助他料理婚事。被派遣的人到吴家时,正见到婢女牵着狗去卖,此外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预备。后来,吴隐之从番禹返回京城,他妻子刘氏带了一斤沉香,吴隐之见到后,就取出扔到了湖亭的水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韬钤①深处
戚继光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②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注】①韬钤:即《六韬》和《玉钤》,皆是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谋略为“韬钤”。②牙签:即书签。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用“暂”字,反用“高枕无忧”之意,与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异曲同工。
B. 颔联写诗人置酒会友、谈论兵法的场景,“挥麈”如“羽扇纶巾”,见洒脱从容。
C. “云护”句中,“牙签满”谓藏书之多,写出诗人是个勤学苦读之人,呼应诗题。
D. “星含宝剑横”句中,写诗人夜观天象,见七星北斗如剑横放,写出一种兵戈气。
16. 汉代班超曾经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从尾联看,诗人与班超在抱负、气概上有何异同?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
【答案】15. D 16. 同:二人都有建功立业的志向,都希望有一番大丈夫立世的作为;二人都有一种不甘平庸、慷慨豪迈的英雄气概。
异:二人境界与格局有高下之别。班超以封侯为人生志向,侧重个人功名;而诗人志向不在封侯,而在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侧重平治天下,更有一种无我的至大至刚的崇高精神。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见七星北斗如剑横放,写出一种兵戈气”说法有误。该句意思是指戚继光看书直到满天星辰,宝剑也是横放在身边,不敢有丝毫懈怠,随时准备上阵杀敌。此处的“宝剑”是实指而非虚指。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评价作者思想态度的能力。
本诗尾联“但愿海波平”意思是“早日扫清倭寇才是我的愿望啊!”;班超所说的“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意思是“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可看出他们都有高远志向,不甘于碌碌无为。
班超实现志向的方式和目的是“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也就是求得封侯以使个人立言立名。但戚继光却直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意指升官封侯并非是我内心的真正志向,但愿我大明的沿海风平浪静,早日扫清倭寇才是我的愿望啊!这里是反用班超的典故,表明他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更有一种无我的至大至刚的崇高精神。这一反用,高下立判。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运》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化用神话故事来表明蜀道开通不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把过去和未来对举,来表达自己的醒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故人不独亲其亲 ②. 不独子其子 ③. 地崩山摧壮士死 ④.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⑤. 悟已往之不谏 ⑥. 知来者之可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其、摧、栈、钩、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40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越南后,频繁轰炸昆明。一幕幕①的场景,是他今生不曾抹去的痛。王希季怀揣“多学知识、振兴民族工业,以此救国”的决心,在20世纪40年代末,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就读于动力与燃料专业。
1950年初春,29岁的王希季拒绝了美国数个电厂待遇优厚的工作邀请,踏上了驶回祖国的邮轮。当这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仰望太平洋上空的满天星斗时,他怀揣着“建立大电厂,解决中国工业发展的根本问题”的理想,他或许没有想到十年后,由他主持研制的中国首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将刺破浩瀚苍穹。
王希季说: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②,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为国家需求,他多次转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③,志在千里。如今,已经101岁高龄的王希季,仍在为我国航天事业作贡献,关心着“中国制造2025”,研究着“互联网十航天”的新项目。王希季用一生的奉献,践行了他的誓言: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惨绝人寰 ②一席之地 ③老骥伏枥
19. 示例:在20世纪40年代末,怀揣“多学知识、振兴民族工业,以此救国”决心的王希季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后就读于该校动力与燃料专业。
20. 构成:①本体是“我”,即把一生奉献在航天领域的王希季,喻体是“太空的铺路石”。②“铺路石”的意思是像铺路石一样,默默无闻地承受压力,点明了本体与喻体之间不屈不挠、甘于奉献的相似性。表达效果:③王希季在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④这个比喻句,表现了王希季虽然在航天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却不居功自傲的高贵品质。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修饰日军轰炸的惨烈场景,可填“惨绝人寰”。惨绝人寰:惨状几乎为世间所无,形容悲惨到了极点。
第二空,语境是说要争夺太空这个新领域,首先要争夺到一小块地方,其次再“扩大到一片之地”,可填“一席之地”。一席之地:一张席子那么大的地方。比喻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一个位置。
第三空,结合“志在千里”可知此处填“老骥伏枥”。老骥伏枥:衰老的骏马即使卧在马槽旁,心也有往着一日千里的飞奔,比喻人虽然年老,但仍然保持着雄心壮志、从不服输的斗志与精神。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短句变成句,要先找出一个主干句,再把其他句子变成修饰语加进去,注意衔接要连贯、自然。
所给句子中“王希季……就读于动力与燃料专业”可以作为主干句;把“在20世纪40年代末”作为时间状语提到句子前面;“怀揣‘多学知识、振兴民族工业,以此救国’的决心”可以做主语“王希季”的定语;“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后面加个“后”让它变成时间状语,放到“就读”前面。
整理句子为:在20世纪40年代末,怀揣“多学知识、振兴民族工业,以此救国”决心的王希季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后就读于该校动力与燃料专业。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线句“王希季用一生的奉献,践行了他的誓言: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一句中,“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运用了比喻手法,构成是:“我”,也就是“王希季”是本体,“铺路石”是喻体;
二者的相似点:“铺路石”本义是指在架桥、铺路、地基中用于底层架构,其特点是抗压、坚韧。而王希季“为国家需求,他多次转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他的不屈不挠、甘于奉献、默默承受压力,都与“铺路石”具有相似性;
效果:运用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王希季“为国家需求,他多次转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即在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同时用“铺路石”的默默无闻,歌颂王希季虽然在航天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却不居功自傲的高贵品质。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体的免疫系统担负着抵御外来细菌、病毒、异物等入侵的职责。它们会对不属于人体的物质进行分辨,帮助人体“排除异己”,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如果免疫系统把外界正常物质当成有害物质,就会动员身体中的免疫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E、细胞因子、神经肽等物质对其进行攻击。而免疫系统的反应若超出了应有的程度,就会对自身正常的组织或器官造成误伤,从而使人体出现各种各样的过敏症状。
不过,①。同样遇到花粉,有人的免疫系统“无动于衷”,但有人的免疫系统就会“高能预警”“过度反应”。
过敏常发生在一部分相对固定的人群中,某类人先天的免疫系统就存在缺陷,他们的免疫系统异于常人,易做出“不辨敌友、无端攻击”的举动,②。我们称这类人具有过敏体质。③,如果双亲都是过敏体质,那么其子代是过敏体质的概率为60%到80%。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被称为过敏原,当具有过敏体质的人首次接触到过敏原后,机体并不会产生过敏症状,但是免疫系统会将这类物质识别为“有害”并保存记忆。如果再次接触到这种过敏原,他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快速做出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过敏症状。过敏之所以防不胜防,原因之一就是过敏原“家族”过于庞大。
21.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 帮助人体“排除异己”
B. 有人的免疫系统“无动于衷”
C. 易做出“不辨敌友、无端攻击”的举动
D. 过敏原“家族”过于庞大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D 22. 示例:①并非人人都会过敏②从而导致过敏的发生③过敏体质具有遗传倾向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排除异己”指排除“入侵”的细菌、病毒、异物等,表特殊含义;
B.“无动于衷”,指免疫系统没有反应,表特殊含义;
C.“不辨敌友、无端攻击”指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仍属特殊含义;
D.“家族”,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一个社会群体,通常有几代人。这里用来形容“过敏原”,是强调其庞大,因而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前面说全世界有30%至40%的人被过敏困扰,然后用“不过”转折,后面又说“有人的免疫系统‘无动于衷’”,说明有人并不过敏。据此写“并非人人都会过敏”;
第二空,前面说过敏人群的免疫系统异于常人,易做出“不辨敌友、无端攻击”的举动,此处说的是此举动的结果,再结合后文“称这类人具有过敏体质”,可知结果为导致过敏,据此填“从而导致过敏的发生”。
第三空,此处为总领句,结合后文可知过敏体质遗传概率很大,故填“过敏体质具有遗传倾向”。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卢梭
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来的那样深的思想。——华兹华斯
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乔布斯
请综合以上材料,结合生活实践,谈谈你对美,以及美的价值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此题审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三则名言的综合提炼。通读后不难看出,三句名言都与“美”有关,但又各有侧重。第一句展示美与生活的关系,表达了在生活中要知美、懂美、寻美的内涵;第二句的关键是能抓住“思想”一词,理解“眼泪”是一种感性的情感表现,表达对美的深度感知;第三句是关于美与科技发明的关系,展现了美的价值。由此,考生可提炼出这三则名言的主要指向为美与生活、与人的思想的涵养,及美与科技发明的密切关系。这也就意味着,考生在立意时切忌只谈什么是美,更要关照美的意义和价值,如美能让思想变得厚重,与美同行,寻美懂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等,学生要根据个人的文化积淀来确定角度大小。行文时,注意不要只谈抽象理论,一定要贴近生活展开具体分析。
写作时可以从“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美”对我们思想的启迪,以及“美”对科技发明的价值三个角度构思。如“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以从陶冶性情,感知幸福等反面分析;“美”对我们思想的启迪,可以列举高山、大海等美景让我们心胸宽广,梅花的傲雪怒放启发我们如何面对困境等;“美”对科技发明的价值,可以写“美”让科技更温情,“美”可以启发科技发明的思维等。
立意:
1.连缀微小之美,亦能成就华章。
2.启迪思想,美让我们更深邃。
3.科学有大美,美让科技更温情。
相关专题: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