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的来历
2023-10-21 09:52
在《周易》中,九月九日意味着日月合一,二、九是相互重要的。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来庆祝,而且从很早就开始庆祝了。在我国的民俗中,重阳节也与“九九”谐音,其中九是数量最多的一个,所以它有长寿、健康、长寿的意思。
重阳节有什么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比如召开座谈会、老人宴、银发旅、搞体检、赠礼品、帮劳动等等,丰富多彩。
多数地方还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节的来历是什么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就是阳历的10月中旬左右。据说,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期,始于南朝,盛行于唐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九”与长寿、吉祥、祈福等概念紧密相关,因此九月初九日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后来,重阳节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唐朝时期,由于九是阳数,九月九日也就成为重阳节的固定日期。重阳节在唐朝时期的时候,人们开始有了一些固定的庆祝方式,比如登高、赏菊、敬老等。到了宋代,重阳节正式成为了官方节日,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流传开来。
相关专题:重阳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