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市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三入学考试试卷
语文
2023.02.06
本试卷总分值为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人应该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作的“文学皇冠”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携手。诗歌这门艺术,其边界被各种突破和探索改变,在一些人那里,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更有激进者和无知者进行无底线的尝试,以惊世骇俗的语言涂鸦从事所谓的诗歌写作。因此,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应时代的呼唤,写出无愧时代的诗篇,这是诗人的天职与担当。
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是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所证明的诗之大道。百年中国新诗的发展,就是真实地记录并表达了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争取自由解放的百年心路历程,成为中国人百年来振兴中华的情感史。中国新诗在民族危亡和社会变革的每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代表性的诗人和里程碑式的诗篇。在“五四”时期,胡适、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都是开一代风气的大家。抗战时期,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还有田间等一大批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中华民族危亡时用血肉筑起长城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之初,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以及郭小川、闻捷、公刘等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一个站起来的新中国所激起的浪漫情怀。直到改革开放,重新歌唱的牛汉、绿原等老诗人,以及舒婷、顾城等青年诗人的作品,呈现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中国重新焕发青春的气象……坚守中国新诗与时代同行的初心,不忘中国新诗与中华民族同呼吸、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鼓与呼的使命,中国诗歌一定能产生更多更好的无愧时代的伟大诗篇。
努力开拓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是中国诗人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所做的最重要工作。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间,诗坛空前繁荣纷杂,而创作主潮深化了中国诗歌的题材。自20世纪末以来,对外开放让中国年轻一代有机会接受现代文学思潮,中国孕育了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诗歌潮流,呈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面对现实的向下姿态。向下面对脚下土地的写实主义,经过近四十年多次流变而成为诗坛主要的新写实主义诗潮。这些作品不拒绝在表现手法上向西方学习,但诗歌的元素和资源是目光向下,面对本土,表现大众生活,为普通百姓呐喊,同时强调自我独特的创作风格,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及物写作与表现自我之结合,成为诗坛的新主潮。同时,坚守古典诗歌的传统,坚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在诗坛也没有缺席,他们用文言创作的格律诗词表现社会生活,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
努力锤炼诗歌语言的艺术精度,是每个中国诗人的天职与担当。诗歌是一门与语言有关的艺术。悠久的诗歌发展史,也是诗歌语言越来越典雅精美并且富于活力的过程。《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近现代出现的新诗等中国诗歌的语言运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美绝伦,成为我们民族气质的体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感,拒绝空话套话的侵蚀,不仅考验每个诗人掌握语言的分寸和技巧,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
(摘编自叶延滨《回应时代的呼唤是诗人的天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只有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创作上以回应时代的呼唤为已任。
B.信息时代的传播手段让诗歌写作趋于大众化、快餐化,导致当今的诗歌变得边界模糊。
C.记录民族历程,担负民族使命,坚持与时代同行的初心,中国诗歌定能产生更好的作品。
D.新写实主义诗潮的作品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特征非常突出,但学西方也令其丢失民族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第一段通过对当今诗坛现状分析,强调了诗人回应时代呼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分写部分采用并列的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述诗人应如何回应时代呼唤创作出优秀诗篇。
C.在论证第三个分论点时,不仅强调了锤炼语言艺术精度的重要性,还指明了实现的路径。
D.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重点以新诗百年历程尤其是近四十年发展状况来立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对诗歌创作进行无底线尝试的人不是真正热爱诗歌的诗人,写不出里程碑式的诗篇。
B.诗人要成为某一时代有代表性人物,就必须坚守诗歌精神,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
C.新写实主义诗潮在面对本土、表现大众生活和心声等多方面开拓了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
D.只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拒绝粗鄙,就能锤炼出有艺术精度的诗歌语言。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只有……”错。原文是“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应时代的呼唤,写出无愧时代的诗篇,这是诗人的天职与担当”,可见选项的说法太过绝对了。
B.“导致当今的诗坛变得边界模糊”错,以偏概全,原文说“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作的‘文学皇冠’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携手”,可见,作者对当今诗坛并非完全否定。
D.“新写实主义诗潮的作品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特征非常突出”错,张冠李戴。原文是“对外开放让中国年轻一代有机会接受现代文学思潮,中国孕育了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诗歌潮流,呈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面对现实的向下姿态”,可见“呈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是“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并不是新写实主义诗潮的作品的特点;有“这些作品不拒绝在表现手法上向西方学习,但诗歌的元素和资源是目光向下,面对本土,表现大众生活,为普通百姓呐喊,同时强调自我独特的创作风格,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可知,学西方并没有丢失民族性。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
D.“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错。文中没有“引用论证”。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D.“只要……,就……”错。原文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感,拒绝空话套话的侵蚀,不仅考验每个诗人掌握语言的分寸和技巧,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可见该选项的说法太过绝对。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给水分子拍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的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百万分之一,而且在液态情况下,水分子运动非常快。拍照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给它选择一个合适的衬底。以前,科学家一般是以金属作为衬底,这次我国科学家选取了金属表面生长的绝缘薄膜(氯化钠)作为拍摄的衬底,从而使水分子本征的轨道结构得以保留。拍摄水分子内部结构的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单个水分子的信号强度异常微弱,对实验仪器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过去三年,江颖课题组主要致力于超高分辨率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在单分子成像和操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江颖课题组和王恩哥课题组紧密合作,通过仔细的论证和不懈的探索,捕捉到水分子更清晰的面貌。基于此,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确定水分子在表面上的取向,确定其空间结构。
(摘编自《我国科学家拍摄到水分子内部结构》)
材料二: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已知氧原子与氢原子体积不等,因此,它们对热能量的容纳度也不等,这就像两个深浅不一的水坑能够容纳不等量的水一样。当氧原子与氢原子同处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这个环境的温度不断升高时,首先是氢原子达到热饱和态,此时温度继续升高,氢原子由于不能再容纳多余的热能量,成为一个固定温度的热饱和体,而氧原子由于体积大则可以继续升温,然后才会达到热饱和态。等到氧原子达到热饱和态时,与氢原子必然场力不等,这是因为氧原子体积大,体内的热能质量大于氢原子。这时,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与氢原子由于场力不等,出现剩余斥力,从而造成它们斥离而分解。那么,如果情况相反呢?在封闭的环境内由高温到低温时,两种原子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如正在新生态中,这时氧原子于氢原子群中新生,可以在降温下快速达到与氢原子场力相等的瞬间,使水分子产生。
(摘编自《水的生成条件及原因》)
材料三:
美国能源部SLAC实验室、斯坦福大学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团队在《自然》杂志发文称,他们首次直接观察到了被激光激发时,水分子中氢原子对邻近水分子的“拉扯”作用。当一个受激发的水分子开始振动时,它的氢原子会将相邻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拉得更近。
分子中带正电的氢原子和相邻分子中带负电的氧原子之间架设着氢键网络,将水分子联系在一起,复杂的氢键网络造就了水的奇特性质。由于氢键的运动非常微弱且迅速,对其进行直接观察一直是个大难题。这一次,研究人员终于借助SLAC的“高速电子摄像机”MeV—UED将难题攻克。
(摘编自《科学家首次捕捉水分子间的“量子拉扯”》)
4.下列图解,不符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分子的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百万分之一,故为其拍照十分困难,但是我国科学家却克服困难,捕捉到了它更清晰的面貌。
B.水分子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体积不同,其热能量的容纳量也不同,一般来说,氧原子的体积大一些,其容纳量也相对较大。
C.当氧、氢两种原子同处于密闭空间里不断升温时或者降温时,就必然会出现两种情况:水分子因斥离而分解,形成水分子。
D.水分子中氢原子对邻近水分子中的原子有“拉扯”作用,美国及瑞典的研究团队首次直接观察到这一现象并在《自然》上发表。
6.我国科学家与国外科学家关于水分子结构的研究有何意义?给我们以后的科学研究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答案】4. D 5. B
6.意义:①进一步确定水分子在表面上的取向,确定其空间结构。②有助于了解水的奇特性质,
启示:①打破束缚,善于创新。②要善于积累相关经验。③紧密团结,善于合作。④善于借助科技外物,攻克难关。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D.原文“这时氧原子于氢原子群中新生”,由此可知,降温时先产生“氢原子群”,后产生“氧原子”。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
A.“水分子的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百万分之一,故为其拍照十分困难”表述不全面,拍照困难还有一个原因是“在液态情况下,水分子运动非常快”。
C.“必然”一词太绝对,由原文“两种原子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如正在新生态中”可知,并非处于密闭空间里升温或降温就一定会出现这两种情况。
D.“对邻近水分子中的原子有‘拉扯’作用”错误,只是对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有拉扯作用。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一问,从材料一最后一句可知意义之一是进一步确定水分子在表面上的取向,确定其空间结构;从材料三第二段可知意义之二是有助于了解水的奇特性质。
第二问,从材料一中“以前,科学家,般是以金属作为衬底,这次我国科学家……”可以总结出要打破束缚、善于创新的意思;
从材料一中“在单分子成像和操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可以总结出要善于积累经验的意思;
从“江颖课题组和王恩哥课题组紧密合作”,可以总结出要紧密团结、善于合作的意思;
从材料三最后一句“研究人员终于借助SLAC的‘高速电子摄像机’MeV—UED将难题攻克”可以总结出要善于借助科技的意思。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买酒
余显斌
那时,这酒还不叫北大仓,叫聚源永,但已成为名酒,酒液清澈,颜色微黄,酱香悠长,回味隽永,人人称道。
那时,这儿的当家的还不是叫经理,应当叫掌柜。
那是1936年。
那年冬天的雪啊,铺天盖地地下着,鹅毛一般。在聚源永掌柜的记忆里,那天是那个冬天最冷的一天。因此,他早早地让伙计们吃罢饭,一人喝了半碗烧酒,暖暖地上床睡了。
然后,他也准备睡,就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轻轻的,一声两声三声,接着,又是一声两声三声。掌柜的打开门,在雪光和屋***出的灯光映照下,面前站着一个小叫花子,对他道:“大叔,打扰了。”
掌柜说没啥,然后让进屋暖暖。
小叫花进去,一笑,嘴角边露出两个酒窝。
掌柜热心地问:“饿了吧?”
小叫花子摇着头说:“我想买一坛酒。”
掌柜的答应着,就拿了一坛酒。聚源永有个规矩,买酒的可以尝酒,满意了就掏钱,不满意的作罢。掌柜的就拿了酒让小叫花尝尝,小叫花轻轻抿一下,就咂吧着嘴唇道:“大叔,酒真好,真香!”
掌柜的一笑,得意地道:“关外有名的聚源永啊。”
小叫花拿了酒说:“大叔,我走了。”
掌柜的本来想留小叫花,天晚了,就在这儿歇着吧。再说了,晚上出去,在野外遇见野物了,或者遇见小鬼子巡逻兵了,多危险啊,可是,他还没来得及说,小叫花就走出了门,就消失在门外。
本来,小叫花这样走了就没事了。
可是,小叫花又回来了。
多年后,掌柜已经老了,头发已经花白了,每次想到这儿,都忍不住摇头,忍不住流泪。就在他再次关门时,又传来了敲门声。他忙打开,小叫花站在门外一笑道:“大叔,我忘了给酒钱了。”
掌柜的说算了,就算送的。
小叫花说不,买东西咋能不给钱呢。
小叫花就进门给了钱,准备走时,院子外面响起了杂沓的脚步声,还有狗叫声,和小鬼子叽哩嘎啦的声音。掌柜的忙关上大门,外面响起喊声:“注意,有脚步从山里下来的,岗村少尉吩咐,一定是抗联,仔细搜索。”
掌柜急了,忙指着床底,让小叫花进去躲着。
小叫花摇着头道:“大叔,躲不住的。”
小叫花说,如果搜出来了,这里的人就都完了。小叫花说:“大叔,求你一件事。”看掌柜点头答应了,就说,请他务必将这坛酒放在后山的老虎石上。说完,小叫花推开后门冲了出去,外面响起杂沓的脚步声,响起叫喊声。
接着一声枪响,划破夜空。
掌柜的心里一缩,一夜都没睡着。
第二天,大家被小鬼子集中在那边的场地上,场地中间放着一具尸体,是小叫花的。小叫花的脸洗净了,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大大的眼睛望着天空,嘴角竟然盛开着两朵微笑,花骨朵儿一般。
掌柜的泪水一滴滴落了下来。
他按照女孩的要求,不是将一坛,而是将几坛聚源永烧酒放在后山的老虎石上。
有时,闲下来的时候,他就想到女孩的事,他想,女孩当晚冲出去,为啥要朝那边的河沿跑啊,咋的就不朝后山跑啊。
他想,跑到后山不就没事了吗?
一直到了解放后,他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解放后,聚源永成为国营酒厂,掌柜成了厂长。那天,几个部队上的人来到这儿,拉着他的手连连感谢着,说那个冬天,如果不是他的几坛好酒,既为大家消了伤口的毒,又御了寒,大家是活不过那个冬天的。
原来,这是几个抗联老兵。
那年,他们负伤,躲在后山养伤。
女孩呢,是他们的卫生员。
他们伤口化脓,浑身发冷。女孩于是就扮做叫花子,连夜冒雪下山买酒,谁知再也没有回来,幸亏掌柜放了几坛酒,救助了他们。
老掌柜再次想到女孩,才理解她当年跑向河沿的原因,她是故意将小鬼子引开,引离藏在后山上的战友的啊。
抗联老兵们听了,一个个落下了泪。
掌柜也流着泪。
那时,距离女孩离世,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了。那时,聚源永也已改名北大仓了。
(选自《山花》)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描写冬天的大雪既介绍故事发生时的节令,又交代自然环境,“那天是那个冬天最冷的一天”暗示了故事的悲剧性。
B.掌柜为人善良、热情、慷慨,打开门见到小叫花,他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小叫花拿了酒没有付钱,掌柜也特意不言不语。
C.小说描写掌柜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掌柜厚道、仁慈的性格,又暗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小说语言通俗平实,多用口语,如话家常,句式短小,有的一句话独立成段,既使小说叙述节奏明快,又增强了抒情意味。
8.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小说反复写到小叫花的“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B 8.①明线是掌柜卖酒给小叫花,送酒到后山的过程;暗线是女卫生员下山买酒救治抗联伤兵,被发现后为引开小鬼子而牺牲的过程。
②明线以掌柜的视角来叙事,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设置悬念,使小说情节曲折生动;以掌柜的视角来叙写小叫花,使小叫花的形象真实、可爱,突出了其遭遇的悲惨。
③抗联老兵与酒厂厂长的交流将明线、暗线交织在一起,交代事情原委,揭示故事真相,使情节完整,合乎逻辑,从而塑造了卫生员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升华了小说主旨。
9.第一次,小叫花“笑”,表达对掌柜热情请她进屋取暖的感激;第二次,小叫花“笑”是她回到酒店付酒钱,表达歉意;第三次,写小叫花“笑”,是她牺牲后,“嘴角竟然盛开着两朵微笑”,表现了她舍身救人,视死如归的品质;也反衬了小鬼子的凶狠、残忍。三次写“笑”,丰富了人物的美好形象,突出了人物高贵性格,强化了故事的悲剧性。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掌柜也特意不言不语”错误,无中生有,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掌柜正在为小叫花的安危担心,另外,小叫花出门快,并非“特意”。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行文思路及其作用的能力。
由“掌柜的答应着,就拿了一坛酒”“就在他再次关门时,又传来了敲门声。他忙打开,小叫花站在门外一笑道”“掌柜的说算了,就算送的”“他按照女孩的要求,不是将一坛,而是将几坛聚源永烧酒放在后山的老虎石上”得出明线是掌柜卖酒给小叫花,送酒到后山的过程;由“小叫花子摇着头说:‘我想买一坛酒’”“小叫花说不,买东西咋能不给钱呢”“小叫花就进门给了钱,准备走时,院子外面响起了杂沓的脚步声,还有狗叫声,和小鬼子叽哩嘎啦的声音”“小叫花说,如果搜出来了,这里的人就都完了。小叫花说:‘大叔,求你一件事。’……说完,小叫花推开后门冲了出去,外面响起杂沓的脚步声,响起叫喊声”“老掌柜再次想到女孩,才理解她当年跑向河沿的原因,她是故意将小鬼子引开,引离藏在后山上的战友的啊”得出暗线是女卫生员下山买酒救治抗联伤兵,被发现后为引开小鬼子而牺牲的过程。
由“掌柜的打开门,在雪光和屋***出的灯光映照下,面前站着一个小叫花子”“掌柜说没啥,然后让进屋暖暖”“掌柜急了,忙指着床底,让小叫花进去躲着”“掌柜的心里一缩,一夜都没睡着”“时,闲下来的时候,他就想到女孩的事,他想,女孩当晚冲出去,为啥要朝那边的河沿跑啊,咋的就不朝后山跑啊”“一直到了解放后,他才明白其中的原因”得出答案:明线以掌柜的视角来叙事,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设置悬念,使小说情节曲折生动;由“小叫花进去,一笑,嘴角边露出两个酒窝”“掌柜的就拿了酒让小叫花尝尝,小叫花轻轻抿一下,就咂吧着嘴唇道:‘大叔,酒真好,真香!’”“就在他再次关门时,又传来了敲门声。他忙打开,小叫花站在门外一笑道:‘大叔,我忘了给酒钱了’”“第二天,大家被小鬼子集中在那边的场地上,场地中间放着一具尸体,是小叫花的。小叫花的脸洗净了,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大大的眼睛望着天空,嘴角竟然盛开着两朵微笑,花骨朵儿一般”得出答案:以掌柜的视角来叙写小叫花,使小叫花的形象真实、可爱,突出了其遭遇的悲惨。
由“解放后,聚源永成为国营酒厂,掌柜成了厂长。那天,几个部队上的人来到这儿,拉着他的手连连感谢着,说那个冬天,如果不是他的几坛好酒,既为大家消了伤口的毒,又御了寒,大家是活不过那个冬天的”“原来,这是几个抗联老兵”“那年,他们负伤,躲在后山养伤。女孩呢,是他们的卫生员”“他们伤口化脓,浑身发冷。女孩于是就扮做叫花子,连夜冒雪下山买酒,谁知再也没有回来,幸亏掌柜放了几坛酒,救助了他们”得出答案③抗联老兵与酒厂厂长的交流将明线、暗线交织在一起,交代事情原委,揭示故事真相,使情节完整,合乎逻辑,从而塑造了卫生员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升华了小说主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含义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第一次,“小叫花进去,一笑,嘴角边露出两个酒窝”,结合上文“掌柜说没啥,然后让进屋暖暖”分析理解小叫花“笑”,表达对掌柜热情请她进屋取暖的感激,通过外貌和神态描写塑造了一位纯朴善良可爱的人物形象;
第二次,“他忙打开,小叫花站在门外一笑道:‘大叔,我忘了给酒钱了’”,小叫花“笑”是她回到酒店付酒钱,表达歉意,是不好意思的“笑”;
第三次,“小叫花的脸洗净了,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大大的眼睛望着天空,嘴角竟然盛开着两朵微笑,花骨朵儿一般”,写小叫花“笑”,是她牺牲后,使用了比喻修辞,把微笑的神情比喻成花朵,表现了小叫花为了掩护伤员不怕死的精神品质,“老掌柜再次想到女孩,才理解她当年跑向河沿的原因,她是故意将小鬼子引开,引离藏在后山上的战友的啊”;也反衬了小鬼子的凶狠、残忍。三次写“笑”,丰富了人物的美好形象,突出了人物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敢坚强智慧的性格,强化了故事的悲剧性,善良美好纯真的小姑娘被凶残者杀害,属于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读者看,令人扼腕唏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者,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畜积,及至弃群臣之日,余令诏后嗣之遗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
B.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
C.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
D.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与“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两句中的“让”字含义相同。
B.“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与“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遇”字含义相同。
C.“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与“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报”字含义不同。
D.“收八百岁之畜积”与“鸡豚狗彘之畜”(《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畜”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毅投奔赵国后,燕惠王非常后悔,主要原因是他意识到自己被左右侍臣蒙蔽了,竟然让骑劫代替乐毅的职务,这说明他善于自省。
B.乐毅在给燕王的回信中写自己之所以回信,是想让燕惠王明察先王任用爱护自己的理由,并进一步表明自己事奉先王的拳拳之心。
C.乐毅在给燕王回信中写道:古代的君子在交情断绝时也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离开本国时,也不为自己的名节辩白。由此,我们可见其对先王的忠心。
D.乐毅在给燕王的回信中,对新主燕惠王听信谗言、用人不当提出了委婉的批评。从中可见,无论是才干还是忠心,乐毅都堪称一代名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
(2)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答案】10. C 11. B 12. A
13.(1)将军误解了我,认为和我有了隔阂,就抛弃燕国归附了赵国。
(2)执政管事的大臣,凭着先王的旨义并按照法令,施恩于平民百姓,这些都可以成为后世的典范。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燕惠王即位,因为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惠王派骑劫代替乐毅领兵。于是乐毅逃亡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后来,齐国大将田单设计骗骑劫,最终打败了燕军,收复了七十多座城邑,恢复了齐国。
“奔赵”的主语是“乐毅”,所以应在“乐毅”前断句,排除AB;
“齐人反间”是“疑乐毅”的原因,中间断开以突出强调,且“反间”是指“反间计”,是“用”的宾语,结构完整,排除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意义的能力。
A.两个“让”均为“责备”。句意:于是燕惠王派人责备乐毅。/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
B.第一个“遇”,知遇;第二个“遇”,与“会”字相同,会谈。句意:拿什么来报答先王对将军您的知遇之恩呢?/估计路程和会谈结束。
C.第一个“报”,回复,回信。第二个“报”,报答。句意:于是乐毅派人送去书信回复燕惠王。/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
D.第一个“畜”,积蓄;第二个“畜”,畜养,饲养。句意:收取它们八百年的积蓄。/鸡鸭猪狗的繁殖饲养。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主要原因是他意识到自己被左右侍臣蒙蔽了”“这说明他善于自省”错误。主要原因是齐国打败了燕国大将骑劫,燕惠王害怕赵国任用乐毅趁燕国疲惫时来攻打燕国;燕惠王这样说是为了打动乐毅,并非善于反省。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过听”,误解了我;“隙”,隔阂;“捐”,抛弃。
(2)“任事”,管事;“所以”,凭借;“施”,施恩。
参考译文: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率五国的军队攻打齐国,攻下七十多座城邑,并把这些地方全部作为郡县划归燕国。只剩三座城池没有攻下,燕昭王就死了。燕惠王即位,因为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惠王派骑劫代替乐毅领兵。于是乐毅逃亡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后来,齐国大将田单设计骗骑劫,最终打败了燕军,收复了七十多座城邑,恢复了齐国。燕惠王后来深感后悔,又害怕赵国任用乐毅趁燕国疲惫时来攻打燕国。于是燕惠王派人责备乐毅,并向乐毅表示歉意说:“先王把整个燕国托付给将军,将军为燕国打败了齐国,替先王报了仇,天下人无不为之震动,我怎么敢轻易忘记将军的功劳呢!现在,适逢先王不幸离开人世,我又刚刚即位,竟被左右侍臣蒙蔽了。我让骑劫代替将军,是因为将军长期在外奔波辛劳,因此召请将军回来,暂且休整一下,以便共议国家大事。然而,将军误解了我,认为和我有了隔阂,就抛弃燕国归附了赵国。如果将军为自己这样打算还可以,可您又拿什么来报答先王对将军您的知遇之恩呢?”于是乐毅派人送去书信回复燕惠王说:“我庸碌无能,不能遵行先王的教诲,来顺从左右人的心思,又惟恐遭杀身之祸,这样既损伤了先王用人的英明,又使大王蒙受不义的名声,所以我才逃到赵国。我背着不忠的罪名,所以也不敢为此辩解。现在大王派使者来列举我的罪过,我担心大王不能明察先王任用爱护我的理由,并且也不明白我之所以事奉先王的忠心,所以才斗胆用这封信来回复您。我听说贤明的君王,功业建立后就不会被遗忘,因而才能名垂青史;有先见之明的人,获得名誉后就不会被毁弃,因而才能被后人所称颂。像先王那样报仇雪恨,征服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强国,收取它们八百年的积蓄,等到离开人世之际,仍不忘发布旨令,向后代宣示遗嘱,执政管事的大臣,凭着先王的旨义并按照法令,施恩于平民百姓,这些都可以成为后世的典范。我听说,古代的君子在交情断绝时也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离开本国时,也不为自己的名节辩白。我虽不才,也曾多次接受有德之人的教诲,我担心大王听信左右的话,而不体察我这个被疏远人的行为。所以才斗胆用书信回复,希望大王您三思。”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岗晚步
李弥逊①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
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
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②!
【注】①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西山。②鼓鼙:大鼓和小鼓,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清新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吃饱饭后扶杖散步,心情愉悦。
B.诗人在深险的小路上行走,看到了栖息在高台的鸟,两幅画面动静结合。
C.颈联描绘了一幅和谐的人居图,表现了浓郁的村野田园情调,意境温馨。
D.诗人壮志未酬,但并未悲愤不已,本诗就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美好。
15.本诗的尾联写得很有特色,请结合全诗分析其中“自怜”的内容和“回首中原”的作用。
【答案】14. B 15.“自怜”的内容:诗人见到眼前的田园风光十分美好,江山如画,诗人不禁联想到中原故土战火纷飞,国土沦丧,深感自己人尽晚年,闲居田园,却无法挽救国家命运,因此不由感伤自怜。
“回首中原”的作用:它一方面突出了战火纷飞的景象,与前面所写的田园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表现了诗人身处江湖而心系国事的胸襟,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
B.“两幅画面动静结合”错误。颔联并没有用到动静结合的手法,诗人在深险的小路上行走,深望中觉得归巢的鸟儿在脚下飞翔,应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第一问:“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大意是自我哀怜,我已经满头白发,身处这如画的大好河山,却无所作为,回望中原却是战火纷飞。回答“自怜”的内容应首先对全诗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前三联写的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围绕“晚步”,从渡梁、登岗到遥望,移步换形,展示出一幅幅具有不同特点的清新画面,总的情趣都是愉悦的。尾联却突作转折,以感慨收束:“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东岗的景色固然美好,但诗人却从眼前的如画江山联想到战火方酣的中原故土,深深感到自己发白身闲,无法拯救国家的命运,不由感伤。
第二问:回答“回首中原”的作用可考虑这一句采用的写作手法,结合全诗内容可知它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使诗的前六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虽身处这如画的大好河山,回望中原却是战火纷飞,优美的田园生活与战火纷飞的景象形成了强烈对比。此外,分析其作用也要考虑诗人想要抒发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表现自己心系国事的家国情怀,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老师有两种:一般意义上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而韩愈所定义的老师是“____________”。
(2)我们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读出作者希望一战获胜,收复中原,既可以了却君王统一国家的心愿,又可以使自己名垂青史的心声。
(3)曹操《观沧海》中与“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②.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④.赢得生前身后名 ⑤.秋风萧瑟 ⑥.洪波涌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授”“赢”“萧瑟”等。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外交媒体上连发13张外国纸币图片,引得网友纷纷点赞!这些纸币上的图片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中国建造”。
众所周知,各国发行的纸币上印的大多是在当地人心中具有 ① 地位的人或物。“中国建造”能“登”上多国纸币,足以印证这些中外合作的项目与成果在当地的良好声誉,可谓 ② 。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经济与民生改善“插上翅膀”,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中国建造”坚持创新引领,为合作方发展“计长远”。在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电力等合作项目的时候,本着对各国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中方着眼长远,发展新技术优势,对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规则和标准,统筹推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让共同和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
从巴基斯坦5卢比纸币上由中国承建的瓜达尔港到卡塔尔面额10里亚尔上的2022世界杯主体育场,再到阿尔及利亚500第纳尔纸币上出现的由中国研制和发射的阿尔及利亚一号通讯卫星……越来越多的“中国建造”被印在项目所在国纸币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开放发展理念,也让每一个华夏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③ 。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表达上有语病,请将它改写成一个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句子。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其种类,并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17.①举足轻重 ②有口皆碑(交口称誉、口碑载道) ③油然而生
18.本着对各国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中方着眼长远,发挥新技术优势,对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规则和标准。
19.①比拟:以物拟物,“中国的帮助”赋予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雄健的“翅膀”,突出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助力的强大,十分形象生动。②比喻(暗喻):本体是“中国的帮助”,比喻词是“成为”,喻体为“助推器”,写出了中国的帮助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化平淡为生动。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形容地位重要,可用“举足轻重”。举足轻重:只要举足移步,就会影响两边轻重。后形容有实力,地位重要,能左右局势的发展。
第二空,此处形容中外合作项目在当地有良好声誉,可用“有口皆碑”“交口称誉”“口碑载道”。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称颂。交口称誉:异口同声地称赞。口碑载道:形容到处都有人称颂。
第三空,此处指这些“中国建造”被印在项目所在国纸币上,让华夏子孙不由得生出自豪感,可用“油然而生”。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本着”后缺中心词,可改为“本着……的精神”;
“发展优势”搭配不当,可改为“发挥优势”。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插上翅膀”运用了比拟手法,以物拟物,把“中国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当地经济腾飞与民生改善说成“插上翅膀”,突出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助力的强大,十分形象生动。
“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运用比喻(暗喻)手法,把“中国的帮助”,比喻成“助推器”,“助推器”的作用是起到强有力地推动作用,这个比喻写出了中国的帮助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化平淡为生动。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不过,槐花①______。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入药②______;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③______。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责)、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答案】20.①并不都是能吃的
②但不可食用
③也不能入药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面是说儿时对槐花美食的记忆,“不过”表转折,结合后面三类槐花的特点来看,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药用,而有的仅供观赏,所以此处填写“并非都能食用”这样的内容。
第二处,此处是说淡黄色国槐花特点,“可以入药……”和后面洋槐花“可食用但不可入药”内容相对应,所以此处填写“但不可食用”。
第三处,此处是说红色槐花的特点,前面国槐花和洋槐花的特点是“可以入药但不可食用”“可食用但不可入药”,而此处的红色槐花“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可见后面应是说“也不能入药”。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槐蝉”是借代,代指高官显贵。
A.借代,用“管弦”代指音乐。
B.借代,用“桑梓”代指家乡。
C.借代,用“蛾眉”代指杨贵妃。
D.比喻,是否定喻,“人心”是本体,“木石”是喻体。
故选D。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禅家语常引人深思,譬如“人生有三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有人认为:见过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分量,见过天地才知道自己的卑微,这时再面对众生,才能以众生所需为自己所求,顶天立地,服务众生。也有人对“人生三见”的内在关系有不同的见解。
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