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联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高2023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命审单位:重庆南开中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信息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解释为“过度丰富且真假难辨的信息,让人们难以找到可信的信息来源和指导方法”。从这个释义来看,“信息疫情”的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信息过载,指个体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超过了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产生“功能失调”的反应。二是虚假信息,“信息疫情”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导致公众不听从科学的建议,加剧了公众对决策者和政府的不信任,还使新闻媒体不得不将精力投入到辟谣当中。
“信息疫情”并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独有,古往今来的大型传染病疫情往往会引发“信息疫情”。但此次“信息疫情”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可谓史无前例。社交媒体海量化、低门槛的媒体属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关于疫情的过载信息和虚假信息在网络中急速传播,不但使有效信息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之中,还助长了公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挑战。
在社交媒体化的“信息疫情”中,公众恰恰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公众不但是疫情信息的接收者,还是信息的发布者。因此,了解公众在“信息疫情”中的心理状态,明晰公众接受和传递疫情信息的动因,有助于制定更优的“信息疫情”治理策略。
认知失调理论,能够阐释公众参与和传播“信息疫情”的动因。该理论认为,当人们的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着“不适合”的关系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新冠肺炎疫情使公众的认知产生了一对失调的元素——“生存的需求”和“新冠肺炎对生命的威胁”。这两个元素所占权重极高,因为生存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所以,当这对元素存在“不适合”的关系时,公众的认知就发生了严重失调,进而产生如下后果:
首先,公众认知失调容易加剧信息过载。公众要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压力,会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寻找新的认知元素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社交媒体海量性、智能化等特性,公众的这种行为很容易引发信息过载。这种现象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极为常见,比如当公众发现新冠肺炎病毒会对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时候,与生存需求的认知就产生了巨大的失调。失调产生压力,公众为了减少这种压力,会倾向于搜索疫情相关的、能够支持生存需求这项认知的新元素。在搜索的过程中,智能技术和信息茧房效应发挥作用,无关的信息被屏蔽、隔离,与疫情相关的内容则被爆炸式地推送到公众的视野之内。当海量的疫情信息与公众有限的认知发生矛盾时,信息过载就出现了。反过来,信息过载也会进一步增加公众的认知失调。这种情况周而复始,形成了加速“信息疫情”感染和扩散的恶性循环。
其次,认知失调还导致公众逃避特定类型信息甚至否认现实。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的认知已经存在明显的失调时,如果他预期到新的信息会增加已有的失调,那么他就会尽量避免接触到这条信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量的新闻报道都在关注疫情的严重程度、造成的危害等,却忽视了公众对这种信息的逃避。这种回避的行为会造成公众与主流媒体报道的可靠疫情信息失之交臂,从而间接促进虚假信息的流传。另外,认知失调还会导致公众否认现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管主流媒体及时发布了疫情相关的权威信息,社交媒体增强了辟谣力度,但仍有许多明显非理性的行为出现,这实际上是公众在通过改变环境认知元素来减少失调的直接后果。并且,由于公众需要争取社会支持以获得与该认知相协调的新认知,这些虚假信息相当容易被散播出去。与信息过载一样,虚假信息也会反过来增加公众的认知失调。更可怕的是,在社交媒体的放大之下,虚假信息引发的认知失调会呈几何倍数扩散。
——摘自殷乐、王丹蕊《公众认知的再平衡:“信息疫情”语境下的建设性新闻研究》
材料二:
要将疫情舆情融入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加以审视,提高舆情引导力,打造让公众看得见主心骨、抓得住正能量的“网络舆论场”。
一是要运用大数据用户画像找准公众的关切和困惑,精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关注点和质疑点;二是要建立高效、科学、精准的网络舆情综合研判和分析体系,借助智能分析技术整合提炼舆情信息,构建快速阻断舆情危机的舆情引导机制,强化网络舆情预判和风险预警水平,提高舆情的精准引导能力。三是要有效动员“网络大V”、意见领袖,以疫情为教材,运用图片、短视频等生动鲜活的方式,以大众动员大众,以现身说法、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公众对网络舆情中的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
——摘自王贤卿、吴倩倩《全媒体时代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特征、影响及引导策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共同引发了“信息疫情”,加剧了公众对决策者和政府的不信任,使媒体不得不辟谣。
B.社交媒体海量化、低门槛的媒体属性加速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信息疫情”的传播,致使公众产生恐慌和焦虑。
C.要消除虚假疫情信息的流传,仅靠增强辟谣力度不够,还需要主流媒体回避对疫情严重程度和危害的新闻报道。
D.借助智能分析技术精准施策,能提高舆情的引导能力,打造让公众看得见主心骨、抓得住正能量的“网络舆论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社交媒体化的“信息疫情”中,公众既有可能参与和传播“信息疫情”,也可以成为终结“信息疫情”的关键一环。
B.认知失调的程度由存在“不适合”关系的认知元素的重要性决定,这些认知元素越重要,人们认知失调的程度就会越大。
C.“信息疫情”与认知失调互为推动力,如果做到有效平衡公众认知,就能够遏止“信息疫情”的扩散蔓延,形成良性循环。
D.材料一重在揭示公众在“信息疫情”中的心理,材料二重在谈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两则材料对媒体应对疫情均有启发意义。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认知失调”导致的后果的一项是( )
A.为澄清事实真相,某政府公众号平台在短时间内发布大量辟谣文章,但这一举动反而加剧了公众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
B.随着布洛芬的热销,有网友通过模仿多种布洛芬药盒上的不同姿势编排的“布洛芬操”,发布在社交平台后引发模仿热潮。
C.韩联社调查显示,在韩国梨泰院严重踩踏伤亡事故爆发后,超过80%的韩国民众表示会有意回避带有“伤亡”字眼的新闻。
D.在美国新冠确诊人数急剧攀升的同时,美国许多城市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者声称“口罩会杀人”“病毒根本不存在”。
4.材料一中,作者围绕公众接受和传递疫情信息的动因做出论述,请梳理其论证思路。
5.最近因网络传言新冠病毒新的变异毒株XBB会引发腹泻,S市不少市民疯狂抢购止泻药物以致止泻药物一夜之间脱销。作为S市政府宣传部门主管,你该制定怎样的策略以应对这一情况?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D 2. C 3. B
4.①首先指出了解公众接受和传递疫情信息的动因的重要性;②接着用认知失调理论阐释公众参与和传播“信息疫情”的动因;③然后从加剧信息过载和导致公众逃避特定类型信息甚至否认现实两个方面分析公众“认知失调”带来的后果。
5.①加强对社交媒体关于“XBB引发腹泻”传言管控,有效预防社交媒体造成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②增强社交媒体关于“XBB引发腹泻”的辟谣力度;③针对公众抢购止泻药物的关切和困惑,主流媒体增强正向引导报道(提高舆情的精准引导能力);④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教育公众对疯狂抢购止泻药物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共同引发了……加剧了……使媒体不得不辟谣”以偏概全,“加剧了公众对决策者和政府的不信任,使媒体不得不辟谣”是虚假信息泛滥成灾的后果,而不是“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共同引发的后果。
B.“致使公众产生恐慌和焦虑”偷换概念,社交媒体是“助长公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而不是导致公众产生恐慌和焦虑。
C.“主流媒体回避对疫情严重程度和危害的新闻报道”于文无据。文中说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量的新闻报道都在关注疫情的严重程度、造成的危害等,却忽视了公众对这种信息的逃避”。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就能够遏止‘信息疫情’的扩散蔓延,形成良性循环”绝对化,根据原文“社交媒体海量化、低门槛的媒体属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关于疫情的过载信息和虚假信息在网络中急速传播,不但使有效信息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之中,还助长了公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挑战”可知,“平衡公众认知”并不能完全遏止“信息疫情”的扩散蔓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扩散蔓延,因为此次“信息疫情”还与社交媒体的海量化、低门槛的媒体属性有关。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A.“在短时间内发布大量辟谣文章,但这一举动反而加剧了公众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属于“认知失调”所导致的信息过载。
B.是有益行为,并未体现“失调”。
C.“超过80%的韩国民众表示会有意回避带有‘伤亡’字眼的新闻”属于认知失调导致公众逃避特定类型信息。
D.“抗议者声称‘口罩会杀人’‘病毒根本不存在’”属于认知失调导致公众否认现实的不理性行为。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能力。
作者在材料一原文“公众不但是疫情信息的接收者,还是信息的发布者”首先指出公众的重要性,然后由此得出“因此,了解公众在‘信息疫情’中的心理状态,明晰公众接受和传递疫情信息的动因,有助于制定更优的‘信息疫情’治理策略”的结论。由此可知,作者首先指出了解公众接受和传递疫情信息的动因的重要性。
根据原文“认知失调理论,能够阐释公众参与和传播‘信息疫情’的动因”及其后的具体概念解释可知,作者接着用认知失调理论阐释公众参与和传播“信息疫情”的动因。
根据原文“所以,当这对元素存在‘不适合’的关系时,公众的认知就发生了严重失调,进而产生如下后果:”“首先,公众认知失调容易加剧信息过载”“其次,认知失调还导致公众逃避特定类型信息甚至否认现实”可知,作者然后从加剧信息过载和导致公众逃避特定类型信息甚至否认现实两个方面分析公众“认知失调”带来的后果。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原文“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信息过载,指个体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超过了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产生‘功能失调’的反应。二是虚假信息,‘信息疫情’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导致公众不听从科学的建议,加剧了公众对决策者和政府的不信任,还使新闻媒体不得不将精力投入到辟谣当中”所指出的这两个危害来源,可以反向推导出,若想应对“因网络传言新冠病毒新的变异毒株XBB会引发腹泻”这一谣言,需要加强对社交媒体关于“XBB引发腹泻”传言的管控,有效预防社交媒体造成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
根据材料一原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管主流媒体及时发布了疫情相关的权威信息,社交媒体增强了辟谣力度”可知,辟谣也是一种可行方法。由此可知,应增强社交媒体关于“XBB引发腹泻”的辟谣力度。
根据材料二原文“二是要建立高效、科学、精准的网络舆情综合研判和分析体系,借助智能分析技术整合提炼舆情信息,构建快速阻断舆情危机的舆情引导机制,强化网络舆情预判和风险预警水平,提高舆情的精准引导能力”可知,针对公众抢购止泻药物的关切和困惑,主流媒体增强正向引导报道(提高舆情的精准引导能力)。
根据材料二原文“三是要有效动员‘网络大V’、意见领袖,以疫情为教材,运用图片、短视频等生动鲜活的方式,以大众动员大众,以现身说法、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公众对网络舆情中的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可知,应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教育公众对疯狂抢购止泻药物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道三个未知数的算题
[前苏联]巴赫诺夫
莉拉·赫丽赞图莫娃正值出嫁的芳龄,对此她非常明白,所以,出嫁也就相当频繁。
每一位丈夫都给她的生活留下了一点点痕迹。第一个丈夫给她留下了一套单间住房;第二个丈夫给她留下了一个孩子和一辆查波罗什人牌汽车;第三个丈夫给地留下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他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他要当一个光棍汉。
莉拉卖掉了汽车,撕碎了便条,把孩子交给自己的妈妈,把住房留给了自己。现在,这位长睫毛、低嗓门、高胸脯、受过高等教育、令人神魂颠倒的美人儿又打算出嫁了。只不过究竟选谁做她的意中人,她一时确定不下来。
候选人共有三位:歌剧芭蕾舞剧院的教员、共和国功勋演员巴尔马科夫,灌溉和土壤改良研究所活水利用实验室的代理主任、工程学副博士兰德林诺夫;还有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奖者、功勋运动员瓦连京·扎鲁巴耶夫。莉拉既然是一个严肃而善于思考的女人,地当然明白,称号并不等于一切,要一块儿过日子的是人,而不是称号。不过,既然有称号,那么和有称号的人过日子不是更好吗?于是,莉拉左思右想,无法断定什么称号更为实惠:是功勋演员、副博士,还是功勋运动员?莉拉只有依靠她那女性的直觉了。她结过几次婚,又爱过高等教育,她的直觉受到了锻炼。
每当三位候选人聚在一起时,功勋演员便开开玩笑,副博士便炫耀自己的博学,功勋运动员瓦连京·扎鲁巴耶夫则一声不响地用痴情的目光盯着莉拉·赫丽赞图莫娃。
芭蕾教员一刻也没有忘记瞅准时机提一提灌溉和土壤改良研究所活水利用实验室代理主任只不过是个临时性的职务。可是,兰德林诺夫也不甘示弱,对他接二连三反唇相讥:当代理主任总比在歌剧芭蕾舞剧院没完没了地跳各种双人舞强得多。
巴尔马科夫说着笑话敷衍过去。莉拉·赫丽赞图莫娃哈哈大笑。瓦连京·扎鲁巴耶夫则用痴情的目光盯着她,一声不吭。
莉拉只是故作姿态,装出无忧无虑、高高兴兴的样子,实际上,她哪里顾得上笑,她还决定不下,究竟选择哪一位好呢。
一切都要她细细地权衡。
巴尔马科夫有一辆崭新的“伏尔加”轿车,但他有高血压;兰德林诺夫拥有一幢即将竣工的别墅,而他却患着肝病;瓦连京·扎鲁巴耶夫既没有汽车,也没有别墅,但他有令人羡慕的健康体格。这就要算一算,哪些条件更重要!
为了计算简便,巴尔马科夫的高血压、兰德林诺夫的肝病同扎鲁巴耶夫没有汽车和别墅可以等量齐观。不过,莉拉是个善于思考的女人,她明白,疾病与年龄俱增,而财产则是得来之物,如果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人人都要生病,那么汽车和别墅则只能被幸运儿所获得。
但是,每一位候选人还拥有其他的优点。譬如:巴尔马科夫与文学界有交往,经常写些文章,是颇有名气的实干家。扎鲁巴耶夫长得漂亮,经常出国参加比赛。而兰德林诺夫不仅勤奋地撰写博士论文,而且还有一位胞兄是大百货公司的经理。
不管怎么说,巴尔马科夫与文学界的交往能够同扎鲁巴耶夫的美貌和兰德林诺夫的勤奋等量齐观,不过,如果说出国旅行能同有个大百货公司经理的兄长相提并论的话,那么巴尔马科夫的实干精神比起来显然就逊色了,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莉拉作为善于思考的女人,她明白——扎鲁巴耶夫不能永远出国,经理的职务不能保留终身,而实干家则永远是实干家,这也不失为一个优点。
总之,巴尔马科夫有“伏尔加”,有高血压,与文学界有往,有实干精神:但不能出国,没有当经理的哥哥。
兰德林诺夫有当经理的哥哥、尚未竣工的别墅、勤奋的精神和肝病,而没有健康的身体。
扎鲁巴耶夫则相反,有健康的身体、漂亮的相貌,能出国但没有汽车和别墅。
究竟什么更好呢?
要么,为了计算起来清楚,拿巴尔马科夫的“伏尔加”同扎鲁巴耶夫的出国和兰德林诺夫的勤奋相抵?拿兰德林诺夫的胞兄同扎鲁巴耶夫的健康和巴尔马科夫与文学界的交往相抵?那么,兰德林诺夫的肝病怎么办呢?能不能拿肝病同巴尔马科夫的实干精神和扎鲁巴耶夫的美貌相抵?拿巴尔马科夫的高血压同兰德林诺夫的博士论文相抵?拿扎鲁巴耶夫没有汽车这一点同巴尔马科夫崭新的“伏尔加”相抵?
是啊,莉拉·赫丽赞图莫娃想得越多,问题就越复杂。而时间在一天一天地流逝……事情常常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问题会自然而然地解决。
一年过去了。功勋演员巴尔马科夫荣获人民演员的称号,作为一个实干家,马上迁到了莫斯科。工程学副博士兰德林诺夫不知怎么悄悄地盖好了别墅,写完了论文,乘兴向自己的实验室的女实验员提出了求婚。
这样一来,莉拉就只剩下功勋运动员扎鲁巴耶夫了,他一如既往,仍用痴情的目光盯着她,一言不发……当他终于打破沉默开始说话的时候,才真相大白:他早已结婚,而且并不打算离婚……
唉,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不过,干吗说结束了呢?赫丽赞图莫娃仍然正值出嫁的芳龄。所以,我向一切有名望,有别墅,或者即使患有高血压的男子汉进一言;千万要当心!千万!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莉拉第三任丈夫离婚时只给她留下了一张便条,这说明与莉拉的前两任丈夫相比,第三任丈夫很贫穷。
B.莉拉因为具有年轻、漂亮、有气质、高学历等优越的自身条件,导致她很难选定自己理想当中的意中人。
C.三位候选人相聚时,芭蕾教员与副博士的互相嘲弄,实际上是在莉拉面前显示各自社会地位的优越感。
D.芭蕾教员与副博士一年后都改变了现状,而莉拉还在纠结自己的婚姻,表明两位男士比莉拉更理性。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即点出正值出嫁芳龄的莉拉“出嫁也有相当频繁”,平淡的叙述语调中,隐含着莉拉的婚姻观念。
B.小说连续运用五个反问句来表现莉拉择偶的纠结,刻画出莉拉微妙的心理,塑造了虚荣浅薄的人物形象。
C.题目“一道三个未知数算题”诙谐而寓意深刻,表明莉拉择偶就像做算术题,表现了其精于计算的特点。
D.小说用大量的篇幅描写莉拉的算计,用较少的篇幅描写她一无所获的结果,前后明显的反差颇具讽刺效果。
8.小说为什么要为莉拉设置三位候选人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9.“讲述”是小说惯用的一种叙述手段,即作者会偶尔在作品中亮相,流露出作者对人与事的情感或看法。请以本篇小说的最后一段为例,分析“讲述”这种叙述手段的好处。
【答案】6. C 7. B
8.①三个候选人分别代表了名誉、地位、健康,具有社会的典型性;
②设置三位候选人可以从多个侧面来表现女主人莉拉的功利化婚姻价值取向;
③设置三位候选人也呼应了标题“一道三个未知数的算题”,以及表现莉拉精于计算的特点;
④造成小说情节戏剧化的效果,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9.①直接流露作者的情感或态度。如文末就表达了作者对莉拉功利化择偶方式的嘲讽。
②打破文学与现实的壁障。文末“我”向男子汉的进言,实际就是向现实中的人进言,指出爱情与婚姻不能简单的物化。
③引导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作者结尾交待莉拉择偶失败和“千万要当心”的忠告,都便于读者去思考莉拉失败婚姻的原因。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分析的能力。
A.“这说明与莉拉的前两任丈夫相比,第三任丈夫很贫穷”说法错误。第三任丈夫便条上说“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表明他不愿意与莉拉一起生活,不能由一张便条判断他是否贫穷。
B.“自身条件,导致她很难选定自己理想当中的意中人”说法错误。莉拉难以选择自己的意中人有其性格的原因,更有她对婚姻认知的原因。
D.“表明两位男士比莉拉更理性”说法错误。芭蕾教员和副博士的变化只说明二人的实干,不能用简单的结果说明其理性。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B.“小说连续运用五个反问句来表现莉拉择偶的纠结”说法错误,分析原文“要么,为了计算起来清楚,拿巴尔马科夫的‘伏尔加’同扎鲁巴耶夫的出国和兰德林诺夫的勤奋相抵?拿兰德林诺夫的胞兄同扎鲁巴耶夫的健康和巴尔马科夫与文学界的交往相抵?……拿扎鲁巴耶夫没有汽车这一点同巴尔马科夫崭新的‘伏尔加’相抵?”可知,文中连续运用的是五个一般疑问句,而非反问句。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
从人物身份上来看,结合文本“候选人共有三位:歌剧芭蕾舞剧院的教员、共和国功勋演员巴尔马科夫,灌溉和土壤改良研究所活水利用实验室的代理主任、工程学副博士兰德林诺夫;还有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奖者、功勋运动员瓦连京·扎鲁巴耶夫”“巴尔马科夫有一辆崭新的‘伏尔加’轿车,但他有高血压;……但他有令人羡慕的健康体格”可知,候选人巴尔马科夫代表了名誉;候选人兰德林诺夫代表了地位;候选人瓦连京·扎鲁巴耶夫代表了健康。这三个人物的身份具有典型性。
从人物形象上看,结合文本“于是,莉拉左思右想,无法断定什么称号更为实惠:是功勋演员、副博士,还是功勋运动员?莉拉只有依靠她那女性的直觉了”“一切都要她细细地权衡”等内容可知,莉拉选择意中人的标准是计算权衡利益,设置三位候选人可以从侧面烘托女主人莉拉功利化的婚姻价值取向,表现莉拉精于计算的特点。
从结构上看,小说的标题是《一道三个未知数的算题》,设置三位候选人呼应了标题中的“三个未知数”。
从情节上看,结合文本“每当三位候选人聚在一起时,功勋演员便开开玩笑,副博士便炫耀自己的博学,功勋运动员瓦连京·扎鲁巴耶夫则一声不响地用痴情的目光盯着莉拉·赫丽赞图莫娃”“功勋演员巴尔马科夫荣获人民演员的称号,作为一个实干家,马上迁到了莫斯科。……提出了求婚”“当他终于打破沉默开始说话的时候,才真相大白:他早已结婚,而且并不打算离婚……”等情节内容可知,设置三位候选人物,使故事情节更具波澜,造成小说情节戏剧化的效果,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叙述手法作用的能力。
“唉,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中一个“唉”字直接表达了作者情感态度。这三位候选人一个“马上迁到了莫斯科”,一个“乘兴向自己的实验室的女实验员提出了求婚”,一个“早已结婚,而且并不打算离婚”。莉拉的“计算”最终变成一场空,作者的一声叹息表达了对莉拉功利化择偶方式的嘲讽。
小说本是虚构的文学艺术形式,但文末“所以,我向一切有名望,有别墅,或者即使患有高血压的男子汉进一言;千万要当心!千万!”这句话打破了文学与现实的壁障。“我”在文中向男子汉的进言,实际就是对现实中的人提醒和劝告,指出爱情与婚姻不能简单的物化,要远离“莉拉”式的女人。
作者偶尔在作品中亮相,流露出对人与事的情感或看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尾段交待莉拉择偶失败和“千万要当心”的忠告,有助于引导读者去思考莉拉失败婚姻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穴深寻,则人之臂必不能极矣,是何也?不至故也。智亦有所不至。所不至,说者虽辩,为道虽精,不能见矣。
昔秦缪公兴师以袭郑蹇叔谏曰不可臣闻之袭国邑以车不过百里以人不过三十里皆以其气之趫与力之盛至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今行数千里、又绝诸侯之地以袭国,臣不知其可也。君其重图之。”缪公不听也。蹇叔送师于门外而哭曰:“师乎!见其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有子曰申与视,与师偕行。蹇叔谓其子曰:“晋若遏师必于殽。女死不于南方之岸,必于北方之岸,为吾尸女之易。”缪公闻之,使人让蹇叔曰:“寡人兴师,未知何如。今哭而送之,是哭吾师也。”蹇叔对曰:“臣不敢哭师也。臣老矣,有子二人,皆与师行,比其反也,非彼死则臣必死矣,是故哭。”
郑贾人弦高、奚施将西市于周,道遇秦师,曰:“嘻!师所从来者远矣,此必袭郑。”遽使奚施归告,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曰:“寡君固闻大国之将至久矣。大国不至,寡君与士卒窃为大国忧,日无所与焉,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何其久也,使人臣犒劳以璧,膳以十二牛。”三帅乃惧而谋曰:“我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以袭人,未至而人已先知之矣,此其备必已盛矣。”还师去之。
当是时也,晋文公适薨,未葬。先轸言于襄公,曰:“秦师不可不击也,臣请击之。”襄公曰:“先君薨,尸在堂,见秦师利而因击之,无乃非为人子之道欤?”先轸曰:“不吊吾丧,不忧吾哀,是死吾君而弱其孤也。若是而击,可大强。臣请击之。”襄公不得已而许之。
先轸遇秦师于殽而击之,大败之,获其三帅以归。缪公闻之,素服庙临,以说于众曰:“天不为秦国,使寡人不用蹇叔之谏,以至于此患。”此缪公非欲败于殽也,智不至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先识览·悔过》)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蹇叔谏曰/不可/臣闻之/袭国邑/以车不过百里/以人不过三十里/皆以其气之趫与力之盛/至/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
B.蹇叔谏曰/不可/臣闻之/袭国/邑以车不过百里/以人不过三十里/皆以其气之越与力之盛/至/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
C.蹇叔谏曰/不可/臣闻之/袭国/邑以车不过百里/以人不过三十里/皆以其气之趫与力之盛/至/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
D.蹇叔谏曰/不可/臣闻之/袭国邑/以车不过百里/以人不过三十里/皆以其气之趫与力之盛/至/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绝诸侯之地”的“绝”指穿过,与《逍遥游》中“绝云气,负青天”的“绝”字相同。
B.“君其重图之”的“其”表祈使,翻译成“还是,当”,与《师说》中“其可怪也欤”的“其”不同。
C.“使人让蹇叔”的“让”指责备,与《鸿门宴》中“大礼不辞小让”的“让”字相同。
D.庙,文中指宗庙,古代每逢国家发生重大事情,国君往往亲临宗庙祭祀,文中“素服庙临”即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采用比喻论证,用洞穴过深则手臂不能探底现象,来说明智慧也有不能触及的范围,生动形象。
B.秦缪公不顾蹇叔的极力劝谏,发动大军奔袭数千里之外的郑国,可见秦缪公刚愎自用,且智谋不及蹇叔。
C.郑国商人弦高、奚施在周的都城遇见秦军,一面回国报信,一面假借郑君的命令犒赏秦军,化解了郑国的危机。
D.秦军果真如蹇叔所预料的那样,在殽山被晋军打败,秦缪公却把战败归咎于天,并没有认识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君与士卒窃为大国忧,日无所与焉,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
(2)先君薨,尸在堂,见秦师利而因击之,无乃非为人子之道欤?
14.本节《悔过》,主要探讨的是后悔过错的问题,阅读之后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本简要作答。
【答案】10. D 11. C 12. C
13.(1)我们君主与士兵们都私下为大国担忧,每天都忧虑没有做什么能够帮助你们的,只是担心士兵们疲惫衰竭和干粮匠乏。
(2)先君去世,尸体还在庙堂上,看见攻击秦军有利就趁机攻击他们,恐怕不是作为人子的道理吧?
14.①人的智慧总有不足,要察纳雅言,才能避免犯错后悔。
②有了过错,要敢于正视和改正,避免再次犯错。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蹇叔劝谏说:“不可以。下臣听说,袭击他国城邑,如果以战车不能超过百里,以徒步不能超过三十里路,都要以行动轻捷和气力旺盛,到达,因此来犯的敌人才能消灭,前进才能迅速。
“国邑”固定词语作“袭”的宾语,其间不能分开,排除BC;
“去之能速”省略主语“我们”,与前文主语“犯敌”不一样,故在其前断开,且“去之能速”和“犯敌能灭”的结构一致,排除A。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穿过诸侯的土地/超越云层,背负青天。
B.“其可怪也欤”的“其”表反问,难道。句意:希望君主重新图谋/难道值得奇怪吗。
C.“大礼不辞小让”的“让”是“辞让”的意思。“让”字不相同。句意:派人责备蹇叔/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辞让。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在周的都城遇见秦军”错,原文“郑贾人弦高、奚施将西市于周,道遇秦师”可知是郑国商人弦高、奚施打算西去周国经商,在道路上遇见秦国军队。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窃”,私下;“所与”,能帮助的;“罢弊”,疲惫衰竭;“糗粮”,干粮。
(2)“薨”,古代称诸侯王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因”,趁机;“无乃”,恐怕……吧。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穴深寻,则人之臂必不能极矣,是何也?不至故也。智亦有所不至。所不至,说者虽辩,为道虽精,不能见矣”可知,人的智慧总有不足,要察纳雅言,才能避免犯错后悔。
由原文“缪公闻之,素服庙临,以说于众曰:‘天不为秦国,使寡人不用蹇叔之谏,以至于此患。’此缪公非欲败于殽也,智不至也”可知,有了过错,要敢于正视和改正,避免再次犯错。
参考译文:
洞穴深达八尺,那么人的手臂必然不能到达洞穴底部,这是为什么呢?手臂不够长的缘故。智慧也有达不到的地方。智慧达不到,说的人虽然能辩,阐述道理虽然精辟,也不能见到。
从前秦缪公兴师以袭击郑国。蹇叔劝谏说:“不可以。下臣听说,袭击他国城邑,如果以战车不能超过百里,以徒步不能超过三十里路,都要以行动轻捷和气力旺盛,到达,因此来犯的敌人才能消灭,前进才能迅速。如今行军数千里,还要穿越其他诸侯国的土地去袭击他国,下臣不知是否可行。希望君主重新图谋。”秦缪公不听。蹇叔送军队到城门外而哭泣说:“军队呀,能看见其出发而不能见到进入啊。”蹇叔有两个儿子叫做申和视,与军队同行。蹇叔告诉儿子说:“晋国假如出兵拦截必然会在毅地。假如你们战死沙场,不是在南方岸边,必然在北方岸边,我就去那边收尸。”秦缪公听说后,派人责备蹇叔说:“寡人兴师,还不知怎么样,如今哭泣而送行,就是哀哭我们军队。”蹇叔回答说:“下臣不敢哀哭军队,下臣老了,有两个儿子,都与军队同行,等到他们返回,不是他们死去就是我必然死去,因此才哭泣。”
郑国商人弦高、奚施打算西去周国经商,在道路上遇见秦国军队,说:“唉,这个军队从很远的地方来,这必然是要袭击郑国。”于是让奚施回去报告,弦高假借郑国君主的命令慰劳军队,说:“我们君主听闻大国军队将要来已经很久了。大国军队不来,我们君主与士兵们都私下为大国担忧,每天都忧虑没有做什么能够帮助你们的,只是担心士兵们疲惫衰竭和干粮匮乏。为何这样久才到呀。君主派我用玉璧犒劳军队,并奉上十二头牛给军队食用。”三个主帅有些恐惧而谋划说:“我们行军数千里,数次穿越其他诸侯国的土地而准备袭击别人,还未到达而别人就已经预先知道了,想必他们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于是撒退回国。
就在此时,正值晋文公去世,还没有安葬。先轸对晋襄公说:“秦国军队不可以不攻击。下臣请求攻击他们。”晋襄公说:“先君去世,尸体还在庙堂上,看见攻击秦军有利就趁机攻击他们,恐怕不是作为人子的道理吧?”先轸说:“他们不凭吊我们的丧事,不忧虑我们的哀伤,就是蔑视君主的年幼而欺侮君主的孤独。如果攻击他们,就可以增强我们。下臣请求攻击。”晋襄公不得已而允许。
先轸在殽地阻击秦国军队而攻击,打败秦国军队,俘获三个主帅而回到晋国。秦缪公听说后,换上素服到庙堂哭诉,面对众人说:“上天不为我秦国,让寡人不听从蹇叔的劝谏,以至于有这次祸患。”这并不是秦缪公想在殽地失败,而是智慧达不到的缘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出自《红楼梦》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①,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①缟袂,指白绢做成的衣服。苏轼曾用“缟袂”喻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半卷”“半掩”表现了赏花人和白海棠有一定距离,为后续描写白海棠之美做铺垫。
B.第二句无理而妙,把冰碾碎作为花土,用玉盆做花盆,借这样的生长环境写出白海棠特点。
C.颔联巧用拟人,别具神韵,“偷来”句写白海棠的色泽娇艳,“借得”句写白海棠的精神品格。
D.颈联用“月窟仙人”和“秋闺怨女”的形象来烘托白海棠,赋予白海棠以神秘和悲愁的色彩。
16.从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可以推断出这首诗的“作者”是林黛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①“湘帘”暗指潇湘馆,故可推断作者为林黛玉;
②“娇羞默默同谁诉?”写赏花人娇羞,满腹心事无人倾诉,和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娇羞契合;
③“秋闺怨女拭啼痕”句与林黛玉经常以泪洗面的形象相似;
④白海棠冰清玉洁、孤高的品质与林黛玉的形象相似。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偷来’句写白海棠的色泽娇艳”说法错误,“偷来梨蕊三分白”的意思是白海棠偷来梨花***的三分洁白,写出了白海棠的高洁白净,而不是色泽娇艳。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半卷湘帘半掩门”中的“湘帘”是指湘竹制成的门帘,在诗句中暗指林黛玉所居住的潇湘馆。作者正是从自己房内望去,看到的白海棠,因此可推断出作者为林黛玉。
“娇羞默默同谁诉”将笔墨回到写看花人,从形神两方面写出看花人的内心世界——娇羞怯怯、默默无言、衷肠无处诉,这与林黛玉寄人篱下、无处倾吐衷肠的感伤情绪极为相符。
“秋闺怨女拭啼痕”意思是白海棠又像秋闺中哀怨的少女在擦拭泪痕。秋天萧瑟,又是深闺怨女,并且在“拭啼痕”,虽仍写海棠的高洁白净,却带有愁戚伤感的感***彩。这又与林黛玉乖僻孤傲、多愁善感性格,以及她经常以泪洗面的形象相符。
“碾冰为土玉为盆”意思是你高洁白净,该是碾冰为土以玉为盆来栽培你,从侧面烘托了白海棠的冰清玉洁;“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两句写出白海棠绝没有世俗的污浊,却有梨蕊的高洁、梅花的傲骨。白海棠的这种精神品格,其实就是具有诗人气质的林黛玉的思想性格的体现。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李白归隐求仙的原因。
(2)《赤壁赋》中侧面描写洞箫音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中常用头发斑白来抒发诗人的感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②.使我不得开心颜 ③.舞幽壑之潜蛟 ④.泣孤舟之嫠妇 ⑤.艰难苦恨繁霜鬓 ⑥.潦倒新停浊酒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摧”“事”“幽壑”“嫠”“繁”“衰鬓”“暮”。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则并非来自神的诫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也并非来自神的启示,而是源于人的内心。这种思维定式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且以春秋战国时代最重要的两位思想家孔子、庄子为例。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 ① 。在政治活动失败后,又以韦编三绝的精神从事学术与教育,真正做到了“发愤忘食,乐而忘忧”,正是积极有为的这种人生态度使他对生命感到充实、自信,从而对真与善的追求中实现了审美的愉悦感,并升华进入诗的境界,这就是被后儒所叹慕不已的“孔颜乐处”。孔子如此,庄子又何尝不然?庄子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他希冀着超越现实环境的绝对自由,但在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而鄙薄物质享受这一点上则与儒家 ② 。正是在这种潇洒、浪漫的人生态度的基础上,庄子才能在自由的精神世界中展翅翱翔。儒、道两家 ③ ,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我觉得不如称之为诗意的人生观更为确切。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学者把他们的人生态度,称之为审美的人生观
B.他们对人生的态度,被学者称之为审美的人生观
C.学者称他们的人生态度为审美的人生观
D.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学者称之为审美的人生观
【答案】18.①殚精竭虑
②殊途同归
③相反相成 19.示例:正是这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使他对生命感到充实,自信,从而在对真与善的追求中实现了审美的愉悦感。 20. D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在政治活动失败后,又以韦编三绝的精神从事学术与教育,真正做到了‘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可知,填入成语是形容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而付出很大努力,用尽精力,可以填入“殚精竭虑”。“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第二空,从前文“孔子如此,庄子又何尝不然?庄子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他希冀着超越现实环境的绝对自由,但在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而鄙薄物质享受这一点上则与儒家”可知,“但”表示后面句子的意思发生转折,孔子与庄子的思想不同,但二人在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而鄙薄物质享受这一点上的认识是一致的,所以这是从不同的途径达到相同的目标。可以填入“殊途同归”。“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第三空,从前文可知,儒家与道家的思想是根本不同的,儒家追求秩序,而道家追求自由,但在构成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这一方面两者却互相成就,可以填入“相反相成”。“相反相成”,指两个对立的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成。即相反的东西也相互依赖,具有同一性。出自《汉书·艺文志》。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句有两处语病:
(1)语序不当。表指代的定语“这种”应放在“积极有为”之前。
(2)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在”,应在“对”前加介词“在”,构成“在……中”的介词短语。
正确表述为:正是这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使他对生命感到充实,自信,从而在对真与善的追求中实现了审美的愉悦感。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
从前文“儒、道两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可知,填入句子的主语应是“他们”,指代“儒、道两家”,据此排除AC。
而后文中“称之为”的“之”指代“儒、道两家对人生的态度”,如果用被动句,应表述为“被学者称为审美的人生观”,B项中多一个代词“之”,据此排除B。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过去中国多次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挑战的实践经验,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能否有效管控全球粮食市场波动进一步升级对粮食安全的冲击和挑战,关键取决于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保障水平,是否能够在应对危机时真正发挥压舱石的作用。
综合而言,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三位一体的保障结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以主粮为重点的国内粮食生产体系;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粮食储备体系;有效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和农业资源的全球供应链。三者互为一体、相互支撑,构成三位一体的粮食安全保障结构。这是多年来中国成功应对各类粮食突发事件挑战的根本支撑。三位一体的粮食安全保障结构特征,推动形成了统筹国内外的农业资源配置机制。按照“立足国内,适度进口”的粮食安全方针,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采取“国内供给+进口补充”资源配置模式,在立足国内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农产品全球供应链,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21.请根据上述材料第二段内容,用因果复句概括中国保障粮食安全两条经验。每条经验不超过55字。
22.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使用图表来配合文字表达的作用。
【答案】21.①中国因为以三位一体的粮食安全保障结构为根本支撑,所以多年来成功应对各类粮食突发事件挑战。
②中国因为在立足国内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农产品全球供应链,所以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③因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采取“国内供给+进口补充”资源配置模式,所以中国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22.①简明扼要:便于简洁地呈现材料的重点内容“中国粮食安全三位一体的保障结构”与“国内供给+进口补充”资源配置模式;
②形象直观:直观地显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各部分之间、保障体系与资源配置模式的关系,逻辑层次清楚,便于理解;
③使读者印象深刻:图表将文字中的重点内容重现,使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概括要点的能力。
由“三者互为一体、相互支撑,构成三位一体的粮食安全保障结构。这是多年来中国成功应对各类粮食突发事件挑战的根本支撑”可知,以三位一体的粮食安全保障结构为根本支撑,是多年来中国成功应对各类粮食突发事件挑战的原因,按照要求用因果复句概括为:中国因为以三位一体的粮食安全保障结构为根本支撑,所以多年来成功应对各类粮食突发事件挑战。
由“按照‘立足国内,适度进口’的粮食安全方针,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采取‘国内供给+进口补充’资源配置模式,在立足国内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农产品全球供应链,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可知,中国实现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的原因有:在立足国内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建立了农产品全球供应链;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采取了“国内供给+进口补充”资源配置模式。按照要求用因果复句概括为:中国因为在立足国内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农产品全球供应链,所以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因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采取“国内供给+进口补充”资源配置模式,所以中国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最后要注意题干的字数限制。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配合文字表达效果的能力。
图表来配合文字可以更简明扼要的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能够比文字更简洁的描述出我们所想要表达的内容。文中的图表简洁地呈现出了材料的重点内容“中国粮食安全三位一体的保障结构”与“国内供给+进口补充”资源配置模式。
图表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图表来配合文字可以使复杂的关系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文中的图表直观地显示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各部分之间、保障体系与资源配置模式的关系,逻辑层次清楚,便于理解。
图表将文字中的重点内容重现,能够帮助人们迅速把握和理解文中表达的内容,与文字相比更能让读者一目了然,使读者印象深刻。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本义指出生、生长、生命。围绕“生”字,人们创造了许多内涵深刻的成语,如“生龙活虎”“应运而生”“生生不息”,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智慧和美好愿景。
上述材料关于“生”的三个成语带给新时代的青年以怎样的联想与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作文材料围绕“生”的本义及对应的三个成语展开。第一句话是介绍“生”字的本义,“出生”是生命的起始,“生长”是生命由萌发到茁壮的过程,“生命”包括人、物的生命。
第二句话先是罗列了与“生”的本义相关的三个成语。要厘清三个成语在人生中的含意。“生龙活虎”可以理解为青年人的朝气与昂扬的精神,“应运而生”可以理解为处于具体的生活中或时代变局下的责任与担当,“生生不息”可以理解为青年一代在民族文化或民族精神中的传承与接续。三个成语有其内在逻辑关联:“生龙活虎”是基础,是“应运而生”“生生不息”的条件,“应运而生”是重要转化环节。材料的第二句话还指出,这三个成语“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智慧和美好愿景”,这其实提示了写作素材的选取可包罗古今。“人生智慧”指的是为人处事、求学交友、从业进取等方面的智慧,“美好愿景”是指其中包含着的对个人生活、事业及时代美好前景的祝愿。
写作任务中有明确的指向,要结合三个成语写作。写作者身份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注意写出新时代特点。要写出“联想与启示”“认识与评价”,写作文体为议论文。
在行文过程中,要紧密围绕“生龙活虎”“应运而生”“生生不息”三个成语展开论述。要搭建三个成语之间的关联,比如写青年人要以生龙活虎的精神面貌,在社会、时代、生活中有“应运而生”的应变与担当,进而让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也可以写具有昂扬斗志和青春朝气的青年,要有生生不息的传承意识,才能在新时代下有应运而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