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尚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战国秦汉的繁盛城市和商品经济相对萎缩,东汉以来的庄园经济日益巩固,大量个体小农和工商奴隶经由不同渠道,变为束缚在领主土地上、人身依附极强的农奴。与这种标准的自然经济相适应,分裂割据、各自为政、世代相沿、等级森严的门阀士族阶级占据舞台中心。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烦琐迂腐,既无学术效用又无理论价值的谶纬和经术,在时代动乱和农民革命的冲击下垮台。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思潮就是人的觉醒。它成为了从两汉时代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曲折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如《古诗十九首》,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名利、享乐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这些“古诗”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等结合糅杂在一起,使这种生命短促、人生坎坷、欢乐少有、悲伤长多的感喟,愈显沉郁和悲凉。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在表面看来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并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珍重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正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文学的自觉”绝不是孤立的现象,它是以“人的觉醒”为先导的。没有对人的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肯定,没有尊重人的个性人格观念的形成,不可能有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首次提出魏晋是一个“人的觉醒”的时代,并把它与“文学的自觉”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我们知道,在文学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文学创作的自觉。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很难说《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不是自觉创作的结果,它们最初的产生可能都是自觉行为。但由于它们不同程度地对经史、音乐,对社会、政治乃至强权表现出较大的依附性,而且关键是创作者不是有意进行文学创作,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尚无文学的概念,所以他们的创作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自然也就谈不上“文学的自觉”。不过应承认,由于《诗经》、楚辞、汉乐府从它们所属的音乐体系中脱胎出来后,就只以文字形式流传。这为人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典范,自然成为人们表现生活、抒发情感、描绘自然、记述事件的模仿对象。《古诗十九首》就是人们仿照两汉民间乐府进行创作的尝试。虽然我们至今仍无法确认它们的作者,但它们与《诗经》、楚辞、汉乐府有着较大差别。它们不依附于经史,不依附于政治和强权,也不再是只作为音乐的附属品而存在。
应该承认,早在先秦人们就看到了“情”与“文”的某种特殊关系。但先秦两汉在肯定“发乎情”之后又特别强调“止乎礼义”的重要,他们用儒家的政治、道德原则去规范、限制诗歌感情的表达。魏晋以后则不然,陆机所说的“诗缘情”的“情”则未加任何限制,凡属于人类的七情六欲无不囊括其中。钟嵘更是遍举了人世间形形色色之情,甚至把女子“扬蛾入宠,再盼倾国”的得意之情亦涵盖在内。由此可见,先秦两汉与魏晋虽然都讲情,但本质上不可同日而语。
总之,由对个体生命的重新审视而激发的人的觉醒,使得魏晋文学创作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性色彩。人们从不太重视情到以情为重,从带有枷锁的情到不拘一格的人类的真情;从表现社会的集体的情,到抒发个人的独特的情。这标志着文学观念的转变,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质的飞跃。魏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之所以独放异彩,是与文士们对“情”的观念态度分不开的,更直白地说是“情”解放的结果。
(摘编自胡红梅、胡晓林《魏晋“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战国秦汉社会变迁,门阀士族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推动了两汉谶纬和经术土崩瓦解。
B. 魏晋文学对人的觉醒这一意识形态的内在追求,是与对旧传统旧观念的怀疑否定相关联的。
C. 对人的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肯定,尊重人的个性人格观念的形成,是“文学的自觉”的先导。
D. 汉乐府不再作为音乐的附属品,而以文字形式流传,成为《古诗十九首》模仿的创作范本。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情”与“文”的关系,文艺领域对新思潮的反映比其他领域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
B. 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秉烛夜游的行为,可以视为对魏晋文人追求的意趣的承袭。
C. 《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因为当时还没有进入文学创作的时代。
D. 由于受到政治、道德原则的规范、限制,同样是言“情”,先秦两汉文学不如魏晋文学那样真切。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中魏晋文学创作追求的相关论述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借叙欢聚之乐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慨。
B. 陶渊明以《归园田居》和《归去来兮辞》等文学作品,体现其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C. 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写男子远游怀乡,体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D. 《杨氏之子》一文教导人们要随机应变,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富有哲思妙趣。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人的觉醒”对“文学的自觉”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1. A 2. B 3. D
4. ①先从魏晋社会变局论述“人的觉醒”这一新思潮出现的原因;②进而以《古诗十九首》为例阐释“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表现;③最后剖析了人格觉醒和追求的前提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指出“人的觉醒”对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5. ①人的觉醒是文学的自觉产生的前提条件;有了人的觉醒才有文学的自觉,没有人的觉醒就没有文学的自觉。②人的觉醒催生文学自觉时代到来。人的觉醒解放了文士们对“情”的观念态度,使魏晋文学创作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性色彩。并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放异彩。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门阀士族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推动了两汉谶纬和经术土崩瓦解”无中生有,原文“谶纬和经术,在时代动乱和农民革命的冲击下垮台。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见,“门阀士族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只是代而兴起,并没有提到它有推动“两汉谶纬和经术土崩瓦解”的作用。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
A.“由于‘情’与‘文’的关系,文艺领域对新思潮的反映……”错误,原文“这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思潮就是人的觉醒……这种觉醒却是通由曲折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可见,并未提到是因为“情”与“文”的关系,另外,此处的“新思潮”特指“人的觉醒”,而不是所有新思潮,选项扩大范围。
C.“《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因为当时还没有进入文学创作的时代”强加因果,原文说“但由于它们……关键是创作者不是有意进行文学创作,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尚无文学的概念,所以他们的创作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可见,原因并非“当时还没有进入文学创作的时代”,而是创作者观念中尚无文学概念,没有文学自觉。
D.“先秦两汉文学不如魏晋文学那样真切”于文无据,原文只说“先秦两汉与魏晋虽然都讲情,但本质上不可同日而语”,是说其本质不同,没有评价其情感表达的真切与否。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文中魏晋文学创作追求”的是“以情为重”“不拘一格的人类的真情”“抒发个人的独特的情”。
A.“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借叙欢聚之乐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慨”,抒发人类的真情与个人独特的情,能够支持。
B.“体现其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抒发个人独特的情,能够支持。
C.“写男子远游怀乡,体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抒发人类真情与个人独特的情,能够支持。
D.“教导人们要随机应变,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富有哲思妙趣”该文没有抒发情感,而是富有哲理,不能作为论据证明魏晋文学的创作追求。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
第一二段先提出“门阀士族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思潮就是人的觉醒”产生的原因,即社会经济的变迁表现在了“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在文艺领域反映更敏感、直接和清晰。
第三段举例《古诗十九首》中“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阐释“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具体表现。
第四五段则进一步剖析“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分析深层原因“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指出“人的觉醒”对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没有对人的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肯定,没有尊重人的个性人格观念的形成,不可能有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可见,人的觉醒是文学的自觉产生的前提条件,没有人的觉醒就没有文学的自觉。
根据“由对个体生命的重新审视而激发的人的觉醒,使得魏晋文学创作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性色彩……这标志着文学观念的转变,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质的飞跃。魏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之所以独放异彩……是‘情’解放的结果”可见,人的觉醒催生文学自觉时代到来。人的觉醒解放了文士们对“情”的观念态度,使魏晋文学创作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性色彩。并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放异彩。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堂唢呐(节选)
王祥夫
从早上到现在,一阵又一阵、一阵又一阵的唢呐声就从没停过。
从宝树站的这个地方可以看到山坡上的动静。父亲此刻正坐在那里抽烟,父亲的哥哥也就是那个瞎子在吹唢呐,背对着这边,所以只能看到他的背,有点儿驼,不知为什么瞎子的背都会有点儿驼。
宝树对宝树媳妇说,我真的想不起他来了。宝树说还是很早很早的时候听父亲说过这件事。他们昨天还算了一下,真的都有五十多年了,这可不能算短,谁都不会想到他会突然回来。怎么说呢?这事让几乎是所有的人都觉得有那么点伤心,得到信儿的亲戚们都三三两两地赶过来了。人们差不多都快要想不起他来了,突然间,他回来了,就这么回事。不少人眼睛都红红的。
站在宝树和宝树媳妇待的地方听唢呐声,一阵高一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
真够可怜的,远天远地地赶回来却没见上。宝树媳妇说。
我想他心里现在是要多难过就有多难过。宝树说。
听说瞎子的耳朵都特别好使。宝树媳妇说。
他是用唢呐在哭。宝树说,就让他哭吧。
其实那会儿找个人就说是你奶奶哄哄他也好。宝树媳妇又说了,他离开家都五十年了,村里找个岁数大的老奶奶,反正他也看不到,拉拉手,说说话,就说是他的亲妈,他就不会这么伤心。再说,他也记不起小时候的事。
唉。宝树叹了口气。你说的也许有道理,反正他也看不见。
山坡上边现在没有什么人了。上午的时候,人们都跟着上了山去了坟地,都以为会像往常那样很快就下来,但到了中午的时候,人们又都陆陆续续地下来了,而且都随便吃了一些东西,先垫补垫补。到了晚上,人们才会好好吃一顿庆祝一下。庆祝什么?庆祝宝树的瞎子伯伯从外边回来。因为宝树的这个瞎子伯伯,因为这个时隔五十年才从外边回来的人,村里要办一次大宴,杀了两头肥猪,蔬菜和鱼还有别的东西也都买了回来,当然还有酒。做饭的是本村的李本希,把东西差不多都已经做好了,不少女人在那里帮忙,香味已经传出好远。这顿饭是宝树父亲操办,宝树对父亲说这花不了多少钱,好好操办一下,这些钱我都出了。
宝树说话的时候眼圈儿都红了,宝树父亲的眼圈儿也红了。
你奶奶活着该有多好,她等啊等啊。宝树的父亲小声对宝树说。
我奶奶真是应该多等几天。宝树也是想不起别的什么话了。
真没几天,她就等不下去了。父亲说。
鞋呢?宝树的父亲忽然想起那双鞋了,站起身忙去找鞋子了,这里翻翻,那里翻翻,那双鞋是宝树的奶奶给宝树的这个瞎子伯伯做的。鞋马上被宝树的父亲找到了,就放在柜子的顶上,用毛巾包着,鞋里放着一些枣。
早上上山之前,宝树看着瞎子伯伯把那双鞋穿在脚上了,还正好。
正好,妈做的鞋。宝树的父亲在一边说。
正好,妈做的鞋。瞎子伯伯用手摸着鞋。
宝树看见瞎子伯伯的眼里开始流泪,他不停地流泪,不停地用手摸鞋子。
村子里现在是很少办这种大吃事了,村子里把这种全村人参加的宴叫作大吃事。桌子也从祠堂里搬了出来,这些桌子平时都放在祠堂里边,漆了明漆,办大事的时候才会被搬出来。现在它们又被搬出来了,被放在河里洗刷干净了,在村街上被摆成了一排。这就让村子里有了某种过节的气氛。不少人都从外边回来了,除了宝树家的亲戚,远远近近的乡邻们也都赶了回来,其实他们都刚刚离家才不久,因为春节刚刚过去。虽然忙,但他们都想回来看看五十年前被人贩子拐走的天堂。
宝树的瞎子伯父名字叫天堂,这好像不是人的名字,但不少人还记着这个名字。天堂的名字是怎么起的呢?因为村子里原来有个教堂,天堂的名字是那个比利时神父给起的,比利时神父的坟还在教堂的后边,是个很大的土堆。不过教堂现在不在了,只有四堵高墙在那里立着。墙可真是太高了,上边平时总是落满了野鸽子。这个教堂的西边还有个石头砌的酒窖,神父的葡萄酒就放在里边。神父当年种的葡萄现在可是都没了,那片地荒着。
不息的唢呐声从山坡那边传了过来。
这会儿,宝树的父亲还陪着他的哥哥天堂在上边,陪着他在父母的坟前吹唢呐。宝树的父亲不说话,一根接着一根抽烟;天堂也不说话,他在不停地吹,有时会停下来擦一下眼泪。包括宝树的父亲,人们都不知道天堂怎么会变成了个瞎子,人们知道他身上肯定会有不少故事,一个人在五十多年的工夫里没有故事才怪呢。人们都想知道这些,都想知道他被卖到了哪里?那家人待他好不好?那家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些什么人?河南那边的人听说都很好。天堂待的那家人家是开响器班子的,所以天堂从小就学会了吹唢呐。
还是在春节前,有人到家里来给宝树的奶奶采血,是两个公家人。宝树,还包括别的那些人都不知道公家人采血做什么,后来才知道是为了匹配。和什么人匹配呢?和当年被人贩子拐卖的一个人匹配。公家的人说,那个人有可能就是宝树父亲的哥哥天堂。公家的人这么一说,人们就再次想起了六岁上被人贩子拐走的天堂。但人们谁也想不到天堂过了春节竟然就突然回来了。人们去车站接他,一路上都发愁该怎么告诉天堂他娘刚刚去世的消息,谁也没主意,这太突然了,也让人太伤心了。
宝树对宝树媳妇说,他肯定还以为奶奶还活着,所以才急着往回赶。
当年,人们都知道天堂的父亲,也就是宝树的爷爷,为了寻找六岁上被拐走的天堂出了车祸,当时就没了命。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而宝树的奶奶是年前才去世的,采完血,人们告诉她,采血是为了找她六岁上被拐走的天堂,要是对,天堂马上就可以回来和家人团圆了。宝树的奶奶激动得当时就大声哭开了,并且开始着手打铺衬做那双布鞋。人们都说宝树的奶奶是不应该做那双鞋的,是累坏了,现在村子里谁还做鞋?而她执意要做那一双布鞋,做完鞋,她突然就去了,没病没灾也像是不难受,忽然就去了。鞋子就放在柜子的顶上,被一条干净毛巾包着,宝树还记着奶奶往鞋里放枣子的情景,奶奶一边往鞋子里放枣一边还说,放几个枣在鞋里,天堂就会早早地回来了。
回来吧天堂,你给娘赶快回来吧。宝树的奶奶对着那双鞋说。
(选自《中国作家》,2021年第6期)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标题既点明了人物、事件,也表达了身在天堂的宝树奶奶对儿子的思念。
B. 亲戚们和村里人并不同情天堂的遭遇,而是为母子分别多年却没能相见而伤心。
C. 村里人想好好吃一顿庆祝天堂回家,故宝树与父亲在办大宴这事上达成了一致。
D. “公家人”是对公职人员的称呼,两个公家人的出现是为了采集血样做亲子鉴定。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多处写唢呐声,“从早上到现在”“从没停过”写出了唢呐声持续时间长,“一阵高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写出了天堂内心的悲痛。
B. 小说中使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塑造瞎子伯伯的形象,“正好,妈做的鞋”看似是重复,实际上蕴含着兄弟二人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
C. 宝树奶奶做的这双鞋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物象,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被拐卖的儿子,往鞋里放枣更是展现了母亲对儿子回家的期盼。
D. 小说采用平淡而忧伤的语调讲述了一个被拐卖的瞎子伯伯回家的故事,却能够将微妙的情绪传递给读者,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8. 作者说:“好的小说要多多留有空白,一如书法中的飞白,线与线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气韵却在那里,所以才好看。”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的留白部分。
9. 小说在叙述故事时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B
8. ①天堂是如何被拐卖的。②天堂在河南养他的那户人家如何长大,如何学会了唢呐。③天堂的眼睛是怎么瞎的。④天堂的父亲是如何出的车祸。⑤天堂是如何寻亲,如何做血液匹配的。
9. ①小说主体采用顺叙叙述顺序,中间插叙内容,使小说的叙述更加灵活丰富。②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以宝树、宝树媳妇的视角讲述故事,使叙述更加紧凑。③多用对话的形式,以宝树和宝树媳妇的对话、宝树和宝树父亲的对话、宝树父亲和宝树伯伯的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④以“唢呐声”为线索,展现了宝树伯伯天堂的心理世界,营造了小说悲伤的氛围。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 “也表达了身在天堂的宝树奶奶对儿子的思念”错,小说标题“天堂唢呐”,“天堂”既是宝树瞎子伯伯的名字,也代表奶奶去了天堂;而“唢呐”是宝树伯伯吹给去世的奶奶的听的,应是表达瞎子伯伯天堂对在天堂的娘的思念。
B.“亲戚们和村里人并不同情天堂的遭遇”错,从“这事让几乎是所有的人都觉得有那么点伤心,得到信儿的亲戚们都三三两两地赶过来了”,人们为了迎接天堂回来办“大吃事”等可知,亲戚们和村里人都同情天堂的遭遇。
C.“村里人想好好吃一顿庆祝天堂回家”与“宝树与父亲在办大宴这事上达成了一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 “心理描写”错,文中通过肖像描写“只能看到他的背,有点儿驼,不知为什么瞎子的背都会有点儿驼”、动作描写“他在不停地吹,有时会停下来擦一下眼泪”、语言描写“正好,妈做的鞋”塑造瞎子伯伯的形象,但没有心理描写。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表现手法及相关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所谓留白,是绘画中的概念,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这篇小说是作者追求好小说留白艺术的体现,小说中的留白部分就是没有写清楚,让读者去想象的地方,梳理这部分情节即可。
如文中只交代天堂“六岁上被人贩子拐走”,天堂是如何被拐卖的,是留白;
文中有“河南那边的人听说都很好。天堂待的那家人家是开响器班子的,所以天堂从小就学会了吹唢呐”,天堂在河南养他的那户人家如何长大,如何学会了唢呐,是留白;
文中说天堂是“瞎子”,那么天堂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留白;
文中写“天堂的父亲,也就是宝树的爷爷,为了寻找六岁上被拐走的天堂出了车祸”,天堂的父亲是如何出的车祸,是留白;
文中写“还是在春节前,有人到家里来给宝树的奶奶采血,是两个公家人”,天堂是如何寻亲,如何做血液匹配的,是留白。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
常见的叙述方法涉及叙述顺序、人称、线索、表达方式等。阅读这篇小说可知,小说采用主体顺序、中间插叙的叙述顺序来写这个故事。文章开头就交代了宝树的伯父回来了,写人们对这件事的反应,写宝树与宝树媳妇的对话,写伯父在奶奶坟前吹唢呐等,这是按照时间顺序在写;而中间插叙了宝树伯父六岁时被人贩子拐走,宝树爷爷为了寻找儿子出了车祸,后来公家人来给奶奶采血寻亲,奶奶做鞋等。两种叙述方式的使用使小说的叙述更加灵活丰富。
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文章是从宝树和宝树媳妇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如“站在宝树和宝树媳妇待的地方听唢呐声,一阵高一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真够可怜的,远天远地地赶回来却没见上。宝树媳妇说。我想他心里现在是要多难过就有多难过。宝树说”“宝树看见瞎子伯伯的眼里开始流泪,他不停地流泪,不停地用手摸鞋子”“宝树对宝树媳妇说,他肯定还以为奶奶还活着,所以才急着往回赶”等,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以宝树、宝树媳妇的视角讲述故事,使叙述更加紧凑。
在叙述中多采用对话,如宝树与宝树媳妇的对话,“真够可怜的,远天远地地赶回来却没见上。宝树媳妇说。我想他心里现在是要多难过就有多难过。宝树说”;宝树与宝树父亲的对话,“你奶奶活着该有多好,她等啊等啊。宝树的父亲小声对宝树说。我奶奶真是应该多等几天。宝树也是想不起别的什么话了。真没几天,她就等不下去了。父亲说”;宝树父亲和宝树伯父的对话,“正好,妈做的鞋。宝树的父亲在一边说。
正好,妈做的鞋。瞎子伯伯用手摸着鞋”。以宝树和宝树媳妇的对话、宝树和宝树父亲的对话、宝树父亲和宝树伯伯的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
以“唢呐声”作为线索,如开头“从早上到现在,一阵又一阵、一阵又一阵的唢呐声就从没停过”“站在宝树和宝树媳妇待的地方听唢呐声,一阵高一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他是用唢呐在哭。宝树说,就让他哭吧”“不息的唢呐声从山坡那边传了过来”,这“唢呐声”展现了宝树伯伯天堂的心理世界,营造了小说悲伤的氛围。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李白诗集》二十卷,旧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杂著六十篇者,知制诰常山宋敏求①字次道之所广也。次道既已类广白诗,自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书,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
②盖白蜀郡人,初隐岷山,出居襄汉之间,南游江淮,至楚观云梦。云梦许氏者,高宗时宰相圉师之家也,以女妻白,因留云梦者三年。去,之齐鲁,居徂徕山竹溪。入吴,至长安,明皇闻其名,召见以为翰林供奉。顷之,不合去。北抵赵、魏、燕、晋,西涉歧、邠,历商於,至洛阳,游梁最久,复之齐、鲁,南浮淮、泗,再入吴,转徙金陵,上秋浦、浔阳。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璘迫致之。璘军败丹阳,白奔亡宿松,坐系浔阳狱。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验治白,以为罪薄宜贳,而若思军赴河南,遂释白囚,使谋其军事,***肃宗,荐白材可用,不报。是时,白年五十有七矣。乾元元年,终以污璘事长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峡江,至巫山,以赦得释,憩岳阳、江夏,久之,复如浔阳,过金陵,徘徊于历阳、宣城二郡。其族人李阳冰为当涂令,白过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时宝应元年也。其始终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诗书所自叙可考者也。
③范传正为白墓志,称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景,终年不移”。则见于白之自叙者,盖亦其略也。《旧史》称白山东人,为翰林待诏;又称永王璘节度扬州,白在宣城谒见,遂辟为从事。而《新书》又称白流夜郎,还浔阳,坐事下狱,宋若思释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叙。盖史误也。
④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而《新书》不著其语,故录之,使览者得详焉。
(选自《曾巩文集·李白诗集后序》,有删改)
【注】①宋敏求:字次道,北宋著名藏书家。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B. 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C. 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D. 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11. 下列选项中对相关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女妻白”,与“又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中“妻”的意思都是“妻子”。
B. “荐白材可用,不报”与“非臣陨首 所能上报”(《陈情表》)“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中的“报”的意思分别是“答复、回复”“报答”同“赴”。
C. “白过之,以病卒”,与“过蒙拔擢”(《陈情表》)“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过”的意思分别是“探望、投奔”“超过”“过错、错误”。
D. “坐事下狱”与“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中的“坐”的意思分别是“因为”“席地而坐”通“座”。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制诰,为掌管起草诏令之意,后用作官衔名。制,是皇帝颁布的重大制度,加皇帝的印玺;诰,起初是用以指告诫之文,后用以封赠。“知府朱孝纯子颖”中“知府”,知,是掌管、主持之意。
B. “序”,文体名。同《琵琶行(并序)》《滕王阁序》中“序”。“后序”犹“跋”,刊于卷末的序文。《短歌行》中“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吟”,《师说》中“说”均表体裁。
C. 天宝、乾元、宝应,同“元和十年”“宣德间”,都是年号纪年法。一个皇帝可以拥有多个年号。“壬戌之秋”“是月丁未”是干支记时法。
D. 从事,是官名,泛指一般的属官。与《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中的“从事”意思与用法是不相同的。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敏求只对李白诗作进行了分类补注,没有考定诗作的先后次序。治学一向严谨的曾巩认为不妥,于是在得到诗集之后,又考订作品的先后次序重新加以编排。
B. 李白因李璘的牵连被拘押,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认为李白罪过很轻,应当赦免,并向皇帝上奏章推荐李白,但皇帝没有同意,李白最终被判流放。
C. 曾巩概述了安史之乱时期李白的遭遇与其悲壮的晚年生活。表面上是不加感情的叙述,但从选词炼字上,自能折射出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心态。
D. 曾巩在后序中先后两次提到了《新唐书》,第一次指出《新唐书》中有关李白记叙的几处失实,第二次指出《新唐书》对李白的相关评价没有写明。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璘军败丹阳,白奔亡宿松,坐系浔阳狱。
②则见于白之自叙者,盖亦其略也。
15. 本文第一段交代写序原因,请对其它三段的内容作简要概括。
【答案】10. C 11. B 12. D 13. B
14. ①李璘在丹阳打了败仗(被打败),李白逃亡到宿松,因此获罪被关押在浔阳的监牢中。
②这在李白诗歌的自述中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差不多就是这种大致的情形。
15. ①记述李白生平经历;
②考证有关李白史实;
③评价李白诗歌。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李白的诗,联结同类的事物而引发出主题思想来,虽然符合诗歌规则的作品很少,但那词句博大奔放,隽永奇伟,大概是写诗的人全都赶不上的,也是近代不曾出现过的。《旧唐书》说“李白具有奔逸的才气,志向气概宏伟奔放,飘然有超脱世俗的心思”,这种记载,我认为是真实的记录。
“虽……,然……”构成转折关系,因此在“然”前要断开,排除AB;
“逸才”作“有”宾语,句意完整,且“志气宏放”中“宏放”为形容词,修饰“志气”,中间不可断开,排除 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 “意思都是‘妻子’”错误。妻,嫁/妻子/妻子儿女。句意:把女儿嫁给李白为妻/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C.“意思分别是……‘超过’……”错误。“过蒙拔擢”中“过”,过分。句意:李白就去投奔他,后因病辞世 /受到过分提拔 /这是我的过错。
D. “意思分别是……‘席地而坐’……”错误。“以手抚膺坐长叹”中“坐”,徒、空。句意:因事获罪而被关进监牢 /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意思与用法是不相同的”错误。两“从事”都是官名,泛指一般的属官,用法相同。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应当赦免,并向皇帝上奏章推荐李白,但帝没有同意,李白最终被判流放”错误。从文中第二段“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验治白,以为罪薄宜贳,而若思军赴河南,遂释白囚,使谋其军事,***肃宗,荐白材可用,不报”“乾元元年,终以污璘事长流夜郎”可知,应是皇帝不同意李白做官,但同意赦免了他,李白被流放夜郎是后来的事。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奔亡”,逃亡;“坐”,因……而受到惩罚;“系……狱”,关押在……监狱。
②“见于”,在……中能够看得出来;“盖”,差不多;“略”,大致的情形。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第二段“盖白蜀郡人,初隐岷山,出居襄汉之间……”,以及他在玄宗和肃宗朝的经历,比如参加永王李璘的谋反等事件,以及他最后的归宿,可知这段详细描写了李白的出身,总体上叙述了李白的生平经历。
根据第三段“《旧史》称白山东人,为翰林待诏;又称永王璘节度扬州,白在宣城谒见,遂辟为从事。而《新书》又称白流夜郎,还浔阳,坐事下狱,宋若思释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叙。盖史误也”,可知这段是对有关李白史实的考证。
根据第四段“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可知这段是对李白诗歌评价,作者对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高度推崇。
参考译文:
《李白诗集》二十卷,原为七百七十六篇,现在变成一千零一篇,还有杂著六十篇,是知制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所增补而成的。宋次道已经按照类别增补了李白的诗作,自己又写了序,但还没有考辨排定李白诗作创作的先后年代。我得到宋氏这本书,于是考辨各篇创作的先后年代,并予以编排。
李白大概是蜀郡人,最初隐居在氓山,出蜀后居住在襄阳、汉水一带,南下游历长江淮水一带,到楚地观览云梦泽。在云梦县定居的许氏一家,是唐高宗时的宰相许圉师的家,许氏把女儿嫁给李白为妻,因此李白在云梦留住了三年。离开云梦,他又到了齐鲁地区,居住在徂徕山的竹溪。后来又到了吴地、京城长安等地,唐明皇听说过他诗歌的盛名,于是就召见他,任命他为翰林供奉,不久,因与唐明皇合不来就离开了朝廷。往北抵达赵、魏、燕、晋故地,往西到达歧地、邠地,历经商於来到洛阳,在梁地盘桓的时间最长。后来又到齐鲁地区,向南渡过淮水、泗水,又到达吴地,转而迁往金陵,又奔向秋浦、浔阳。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举兵反叛,第二年唐明皇身在蜀地,永王李璘掌管东南兵权,当时李白隐逸在庐山,永王李璘用强力把他拉到手下。李璘在丹阳打了败仗,李白就逃亡到宿松,获罪被关押在浔阳的监牢中。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审理李白一案,认为罪很轻,应当赦免,恰好赶上宋若思统领军队赶赴河南,于是就放了李白,让他为军事行动出力,并向唐肃宗献上奏章,推荐李白,认为他的才干可以任用,但没有得到答复。这时,李白已经五十七岁了。乾元元年,最终因为曾在李璘手下供职而获罪,被长期流放夜郎,于是他渡过洞庭湖,穿过峡江,来到巫山,因为遇到大救而得到释放。他就在岳阳、江夏做了休养,过了很长时间又到了浔阳,经过金陵,在历阳、宣城之间徘徊不定。李白的同族人李阳冰作当涂县令,李白就去投奔他,后因病辞世。享年六十四岁,这时正是宝应元年。李白一生的经历大致就是这样,这是从李白的诗作、文章的自叙中可以考查的。
范传正为李白写墓志铭,说李白“偶尔乘坐小船,一日疾驶上千里,有时遇到好的景致,整年也不离去”,这在李白诗歌的自述中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差不多就是这种大致的情形。《旧唐书》记载李白是山东人,官任翰林待诏,又记载永王李璘充任扬州节度大使,李白在宣城前去拜见他,于是征召李白为幕府从事。而《新唐书》又记载李白被流放夜郎,回到浔阳,因事获罪而被关进监牢,宋若思又放了他,这些记载都与李白的自述不相吻合。大概是正史记错了。
李白的诗,联结同类的事物而引发出主题思想来,虽然符合诗歌规则的作品很少,但那词句博大奔放,隽永奇伟,大概是写诗的人全都赶不上的,也是近代不曾出现过的。《旧唐书》说“李白县有奔逸的才气,志向气概宏伟奔放,叙然有超脱世俗的心思”,这种记载,我认为是真实的记录。但《新唐书》没写明这几句话,所以把它摘录出来,使观览李白诗作的人能得到更详细的了解。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
刘克庄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①。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注】①韩五:南宋初年抗金名将韩世忠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年轻时有“泼韩五”的诨号。
16.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脉微如缕”,一个“缕”字,让人想起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丝,用极形象的比喻表现南宋王朝危在旦夕,再不拯救,将后悔莫及。
B. “闻说北风吹面急”一句中,“北风”暗指北方来的蒙古兵,它既点出了敌军入犯的方向,也渲染了入犯者带来的杀伐之气。
C. 作者用“问”“未必”“试看取”“岂……也……”等词,既增加了词章的感染力,又如一篇环环相扣的论说文,逻辑严密。
D. 全词多处用典,有古人古事,如唐代安史之乱时坚守睢阳的张巡、许远等;也有化用的诗句。用典使表达含蓄委婉,体现出婉约词的风格。
17. 有人说本词是时事策,是人才论,是志愿书,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6. D 17. 时事策:
①词开头就尖锐地指出国家的安危存亡已经到了紧要关头,统治者却麻木不仁,“问长缨”句提醒统治者应关注请缨报国志士的呼声。
②“闻说”两句写出了蒙古军队攻势的凶猛和情势的危急,以边境战事点明时局。
③“投鞭”句借典故具体写出了时局的危险。
人才论:
①“未必”二句抒发出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议论。
②“自古”两句再次提到了任人唯贤的重要性。
志愿书:结尾两句“快投笔,莫题柱”是对爱国志士的期望,也是他和王实之共勉。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婉约词”错误,本词应为豪放词。从题材内容上看,本词以军情国情等重大题材入词;从艺术表达上看,其慷慨陈词,笔力雄壮,字里行间洋溢着刘克庄匡国救时的激情和远大抱负,这都是符合豪放词的特点。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时事策: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一个“缕”字,让人想起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丝,想起“千钧一发”的危急。一个极形象的比喻,说明国家的命脉,实在已经衰微不堪。于是发一声问:不知何时才能请得长缨,将敌方首领擒缚!当时,蒙古贵族屡屡攻宋,南宋王朝危在旦夕,但统治者却不思进取,嫉贤妒能。头三句的劈空而下,将形势的紧迫,统治者的麻木不仁,请缨报国之志士的热忱,尽情表达出来,纸上铮铮有声;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敌方进攻用的冲梯,屡次狂舞于边城,蒙古军队攻势的凶猛和情势的危急,以边境战事点明时局;
“君莫道投鞭虚语”,不要认为祖逖投鞭于江是虚妄之语,此时的战局同样危险。借典故具体写出了时局的危险。
人才观:
由上阕“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可知,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如不信,看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吧。他并没有经过谷城公那样的名师传授指点,也不曾遇到过像骊山圣母那样的神仙传授法术,可他一样能在谈笑之中指挥大军,在河北东西两路大败金兵。提出任人唯贤的观点;
由“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可知,词人运用反问,自古以来哪里有一个贤能之人就能克制危难,有了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就可以不要张巡、许远之类的人才了吗?大敌当前,假如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强调任人唯贤的重要性。
志愿书:
“快投笔,莫题柱”,作者大声疾呼:好汉们,不需再计较个人得失,不需发无聊之***,赶快投笔从戎,共赴国难吧!这是对爱国志士的期望,也是和王实之共勉。这两句,句短气促,喷涌而出,极富鼓舞力量。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两句对天姥山上天气和环境的描写,渲染了一种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写仙人们的出场作了铺垫。
(3)《静女》中描写男子心急如焚之状的诗句是“______”。
(4)《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______”。
(5)李煜《虞美人》中,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满腔愁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本图宦达 ②. 不矜名节 ③. 云青青兮欲雨 ④. 水澹澹兮生烟 ⑤. 搔首踟蹰 ⑥. 既自以心为形役 ⑦. 问君能有几多愁 ⑧. 恰似一江***向东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要注意字形,如“宦”“矜”“澹”“蹰”“役”“恰”。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托尔斯泰称自己为“丑陋的列夫”,而我觉得托尔斯泰非常美丽。不论是在往昔的少女时代,还是进入了古稀之年的今天,我一向觉得:托尔斯泰地美丽。
②我认为他美丽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博大的智慧,他的仁慈的心灵。
③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就读了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三部长篇巨著。读完之后,掩卷沉思,不明白这位老人用了什么样的技巧,把他笔下的人物刻画得那样_____。闭上眼睛,娜塔莎、安娜、皮埃尔、聂赫留朵夫等形象,立刻活跃了起来,一个一个,仿佛是一粒粒闪耀在月光下圆润饱满的珍珠,他的才华实在太____了。
④所以,每逢我读完托尔斯泰写的一本书都要对着他的画像仔细观看。他的画像有时印在书的扉页上,有时印在杂志上,都是出自俄国著名肖像画家列宾之手。
⑤托尔斯泰有着卷曲的花白头发和胡须,天庭十分宽阔饱满,眉骨突出。眼睛深陷、大鼻子、大手,总是皱着眉头在沉思,--幅深沉而忧郁的表情。他的每一条皱纹里,似乎都流露出睿智与仁爱之光。他哪里有一丝一毫的“丑陋”?我常常目不转睛地向他行注目礼,觉得这位老人长得实在太美了。
⑥随着年龄的增大,我渐渐地学着观察社会,又读了许多_____托尔斯泰的文章和书,还有英国人英德与法国人罗曼·罗兰分别为他写的传记,慢慢地理解了托尔斯泰这位作家的特别伟大之处,以及为什么他被人称为“俄罗斯伟大的心魂”。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异乎寻常 惟妙惟肖 卓越 对于
B. 无与伦比 栩栩如生 卓著 关于
C. 无与伦比 惟妙惟肖 卓著 对于
D. 异乎寻常 栩栩如生 卓越 关于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的“托尔斯泰”都可以换成“他”。
B. 文中加下划线的两处引号,用法相同。
C. 文中加点的两个“等”字,用法不同。
D. 将第⑥段置于③④段之间,全文会更连贯。
21.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9. D 20. C
21. ①把一个个人物形象比作一粒粒的珍珠,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饱满生动,这和珍珠圆润饱满的特点相似;③闭上眼睛人物形象就能立刻活跃,这和月光下珍珠闪耀的意境相似。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异乎寻常”,跟平常的情况很不一样。“无与伦比”,意思是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这里强调托尔斯泰的美与平常意义上的美是不一样的,所以用“异乎寻常”。
第二空,“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这里指托尔斯泰作品中刻画的人物逼真,所以用形容艺术形象的“栩栩如生”。
第三空,“卓著”,指突出显著。“卓越”,杰出的,超出一般的。
这里指托尔斯泰才华杰出,超出一般,用“卓越”。
第四空,“关于”,介绍事物包含的范围或内容,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作定语。“对于”,表示指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
这里后面接的是“托尔斯泰的文章和书,还有英国人英德与法国人罗曼·罗兰分别为他写的传记”,是介绍作者读书的范围,所以用“关于”。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
A.改换后句意不明确,第一处改换后读者不一定能知道作者讲的是谁,后面两处作者有意不用代词其实也是为了更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
B.前者“丑陋的列夫”表示引用,后者“丑陋”表示强调,用法不同,判断错误;
C.前者表示完全列举,后者表示列举未尽,用法确实不同,判断正确;
D.改后逻辑上不连贯。文章先以“托尔斯泰非常美丽”总起全文,引出下文。③④段再从肖像和“良知”方面概括说明其“美丽”。然后第⑥段过渡到从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等角度,思路清晰,不宜变换顺序。
故选C。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闭上眼睛,娜塔莎、安娜、皮埃尔、聂赫留朵夫等形象,立刻活跃了起来,一个一个,仿佛是一粒粒闪耀在月光下圆润饱满的珍珠”运用了比喻的额修辞手法,将托尔斯泰塑造的“娜塔莎、安娜、皮埃尔、聂赫留朵夫等形象”比作“一粒粒闪耀在月光下圆润饱满的珍珠”,珍珠的圆润饱满突出了托尔斯泰塑造的人物具有鲜明饱满生动的特点,也呼应了文段“美丽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主题。同时这个比喻在意境上也很和谐,托尔斯泰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闭上眼睛人物形象就能立刻活跃,熠熠生辉,这和月光下珍珠闪耀的意境相似。总之,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塑造的人物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小题。
近日,“蓝眼泪”奇观闪现于闵南海湾,记者就相关问题咨询海洋学专家。
记者: ①
专家:“蓝眼泪”现象由夜光藻引发。夜光藻大量聚集时,在白天海面会呈现粉红色或红色,夜幕降临海水翻涌或轻拍暗礁时则会发出蓝色的光,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蓝眼泪”。
记者: ②
专家:这可能行不通,夜光藻需要在适宜的水环境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如果从发生“蓝眼泪”的海域打点海水带回家,可能当晚还能看到点点蓝光,但2-3天后夜光藻就会死亡。
记者: ③
专家:形成“蓝眼泪”的前提是夜光藻细胞聚集到一定密度,当密度达到每升海水3000个或以上时,“蓝眼泪”可以看作是一类由夜光藻引发的赤潮。有科学报道表明,夜光藻赤潮能造成鱼类等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经检测,引发此次“蓝眼泪”的夜光藻密度未达到赤潮级别。我们在欣赏“蓝眼泪”时,也应该注意到“蓝眼泪”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记者的三个提问,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答案】①“蓝眼泪”是怎样形成的
②可以将“蓝眼泪”带回家培养吗
③此次“蓝眼泪”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由“‘蓝眼泪’现象由夜光藻引发。夜光藻大量聚集时……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蓝眼泪’”可知,后文回答的是“蓝眼泪”形成的原理,因此前文应是“‘蓝眼泪’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处,由“如果从发生‘蓝眼泪’的海域打点海水带回家,可能当晚还能看到点点蓝光,但2—3天后夜光藻就会死亡”可知,专家回答的是将“蓝眼泪”带回家,很快就会死亡,因此前文应填写“可以将‘蓝眼泪’带回家培养吗”一类的句子。
第三处,由后文可知,专家先解释形成“蓝眼泪”的前提,再解释此次“蓝眼泪”不会影响生态环境。因此填写“此次‘蓝眼泪’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吗”一类的句子。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惊蛰,古称启蛰,越冬之虫在这一天结束漫长的蛰伏,开启灿烂的“新生”。《周礼》有云:“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这,也给我们人生以启示——应“蛰”则伏,当“惊”便起,只有学会顺时而动,方能行稳致远;览古今名人功成之路,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材料二:
2022年,惊蛰刚过,某学校高二学子开启了封闭学习模式。然而对同学们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次人生的“蛰伏”?身体虽闭斗室之间,理想当骋四海八方。当一个人身心都在某一段时间沉静下去,未来与远方已在彼时孕育、铺展……
综合以上材料,你获得了什么启迪?请结合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