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3届天河区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语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再用2B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宇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之发达,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山水文学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非常之高。从宏观的角度看,山水文学之发达是多种因素配合作用的结果,而“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古代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认识。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是以艺术化的态度对待自然,视人为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浑然合一的理想境界,因此“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与这种强调主体与客体融含为一的人生理想相适应,中国的美学中产生了“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正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一样,“情景交融”则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重要观念,它作为美学原则,直接地影响了山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西方艺术被认为是再现型的艺术,中国艺术被认为是表现型的艺术。山水文学是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从表面上看,摩仿说支配下的再理型艺术似乎应当更适合表现自然景色之形貌,更适宜于山水文学的生长。而实际上,从一方面看,重视现实的人生感受,才更能领略、感受自然山水的美,进而将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表现出来。因而注重于对于自然的感受、体验,为在形象的艺术之中反映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把自然景物作为媒介,这样的表现型艺术才真正适合于山水文学的生长和发展。另一方面,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摩仿说理论虽然在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摹仿,但它所强调的主要是对于人物性格、动作和事件情节的模仿,整个西方古典美学都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表现。而中国人由于很能体验细腻的情感,能以在自然万象上发现潜伏的生命活力,其物感说中“物”的部分,虽然可以包括事件情节以及人事,但更主要、更经常地却是指自然的景物。总之,中国人一方面强调主观的感受,一方面强调客观的景物,追求着二者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当然极利于山水文学的发展。巡视中国山水文学的画廊,或借山水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感,或因山水而领悟禅机,亦或假山水以讽刺时政,一幅幅生动的山水文学画面,千姿百态,无非因境抒发,情景合一。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重视景,即重视了作为客观基础的自然物象;重视情,即重视了作为主体意识的主观作用,对于自然的自觉审美正起于客观物象与主体情思的对应交感。艺术创作也正需要这主客双方的交互作用。对于山水艺术来说,有了景就有了艺术的客观基础,有了情就有了艺术的内在生命。所以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符合于审美和创作的内部规律,它也就能够促进山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怀,文学中的山水成份不断增加,由只言片语的写景发展到独立的山水诗,以至产生了大篇幅的山水游记,山水文学的涓涓细流汇成了浩瀚的江海。
(摘编自王可平《“情景交融”与山水文学》)
材料二:
山水诗在宋齐以后,与赠别、相思、旅游、田园等各种题材结合在一起,内容和艺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早期那种为体道而写的山水诗逐渐减少,但是在欣赏山水中使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基本旨趣,以及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一直延续到唐代。特别是在孟浩然、王维、常建、柳宗元等诗人的作品中,影响最为明显。王维有些诗强调自己的心性之空与空寂之境的暗合。这种心性的空与静照忘求的境界是一致的,或者可以说,正是诗人面对深山景物的“静照”和“坐忘”,使他悟出了禅心的安定,以及与空潭的合而为一。所以,王维体悟的性空或心空,实际上还是在静照忘求的精神状态中体会到生命与大自然的融合。
山水诗这种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在盛唐的山水诗里看得最清楚。盛唐山水诗向来被视为意境美的典范之作,就是因为其意境具有清朗空静的特色。空静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意境富有象外之趣的基本特征。所以有不少学者从山水诗的时空意识来探讨意境的形成,也有不少人从禅的境界去探讨。现在我们知道,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从东晋时期形成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要求诗人在观照万物时具有清明、虚静的内心境界,使空间万象在心灵的镜子中变为一片澄明清澈的世界。盛唐山水诗只是善于通过艺术的处理来突出这种空静而已。
人类的本性是亲近自然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统,而在山水诗里得到了集中的反映。因此,了解中国山水诗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山水诗中所含哲学意趣的理解,把握中国山水诗追求清朗空静的意境的原因,而且可以从这一个特殊角度了解中国人文精种的特质,对我们今天提升人的文明素质,改变生存环境也很有意义。
(摘编自葛晓音《澄澈诗心中的大自然——盛唐山水诗的审美追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情景交融”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天人合一”思想,且直接影响了中国山水文学的发展。
B.表现型艺术和再现型艺术的根本区别是对外物是感知并表达出来,还是仅作样貌摩仿。
C.中国人重视心与物交互作用,既能从山水中悟得禅机,也能够借用山水表达现实感受。
D.盛唐山水诗人首创以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营造清朗空静意境,彰显了中国人文精神特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国山水诗发展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虽然论述方式不同,但是核心观点一致。
B.西方古典美学深受摩仿说理论影响,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表现,导致山水文学落后于中国。
C.山水诗人抒写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创造了典范的意境美,有助于我们提升文明素质,追求清朗的人文精神。
D.中国古代艺术家创作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又是对自然环境的超越,这一理念仍可为当代文学创作借鉴。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B.王夫之《姜斋诗话》:“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C.刘鳃《文心雕龙·物色篇》:“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D.王国维《夕堂永日绪论》:“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
4.文中关于“情景交融”美学原则的论述为当下中国和西方其他艺术领域的交流提供了哪些借鉴。请结合材料一相关内容,简要概括。
5.山水文学在唐代发展纯熟,唐代山水诗人在创作中做出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 D 2. B 3. D
4.(1)“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是中国山水文学之达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了山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2)与西方人不同,“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是强调主体与客体融含为一的美学原则。
(3)与西方再现型艺术相比,中国表现型山水文学注重于对于自然的感受、体验,为在形象的艺术之中反映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把自然景物作为媒介,这样的表现型艺术真正适合于山水文学的生长和发展。
(4)西方古典美学都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表现,而中国人强调对景物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的景物二者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极利于山水文学的发展。
5.(1)唐代山水诗在宋齐以后,一直保持了在欣赏山水中使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基本旨趣,以及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
(2)盛唐山水诗最明显地体现出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是意境美的典范之作。
(3)盛唐山水诗善于运用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通过艺术的处理来突出空静的特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盛唐山水诗人首创以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营造清朗空静意境”错。材料二第二段“山水诗这种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在盛唐的山水诗里看得最清楚。盛唐山水诗向来被视为意境美的典范之作,就是因为其意境具有清朗空静的特色”“现在我们知道,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从东晋时期形成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要求诗人在观照万物时具有清明、虚静的内心境界,使空间万象在心灵的镜子中变为一片澄明清澈的世界。盛唐山水诗只是善于通过艺术的处理来突出这种空静而已”,据此看出,东晋时期形成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而并非“盛唐山水诗人首创以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营造清朗空静意境”。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导致山水文学落后于中国”错。材料一第三段“摩仿说理论虽然在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摹仿,但它所强调的主要是对于人物性格、动作和事件情节的模仿,整个西方古典美学都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表现”“中国人一方面强调主观的感受,一方面强调客观的景物,追求着二者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当然极利于山水文学的发展”,据此看出原文仅对二者作比较,并未提及山水文学落后于中国。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歌表达作者的情绪感受,与画作的的景物融合在一起成为统一的艺术境界,可支撑观点。
B.“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强调情与景的不可分割,融合统一,可支撑观点。
C.“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是说人的感情跟随景物而变化,强调情与景的一体性,,可支撑观点。
D.“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意思是说写景是抒发情感的基础,不能支撑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第一段“山水文学之发达是多种因素配合作用的结果,而‘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第二段“正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一样,‘情景交融’则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重要观念,它作为美学原则,直接地影响了山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据此分析出,“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是中国山水文学之达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了山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2)“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是以艺术化态度对待自然,视人为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浑然合一的理想境界,因此‘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与这种强调主体与客体融含为一的人生理想相适应,中国的美学中产生了‘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据此分析出,“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是强调主体与客体融含为一的美学原则。
(3)“从表面上看,摩仿说支配下的再现型艺术似乎应当更适合表现自然景色之形貌,更适宜于山水文学的生长。而实际上,从一方面看,重视现实的人生感受,才更能领略、感受自然山水的美,进而将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表现出来。因而注重于对于自然的感受、体验,为在形象的艺术之中反映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把自然景物作为媒介,这样的表现型艺术才真正适合于山水文学的生长和发展”,据此分析出,与西方再现型艺术相比,中国表现型山水文学注重于对于自然的感受、体验,为在形象的艺术之中反映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把自然景物作为媒介,这样的表现型艺术真正适合于山水文学的生长和发展。
(4)“另一方面,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摩仿说理论虽然在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摹仿,但它所强调的主要是对于人物性格、动作和事件情节的模仿,整个西方古典美学都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表现。而中国人由于很能体验细腻的情感,能以在自然万象上发现潜伏的生命活力,其物感说中‘物’的部分,虽然可以包括事件情节以及人事,但更主要、更经常地却是指自然的景物。总之,中国人一方面强调主观的感受,一方面强调客观的景物,追求着二者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当然极利于山水文学的发展”,据此分析出,西方古典美学都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表现,而中国人强调对景物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的景物二者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极利于山水文学的发展。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1)材料二第一段“山水诗在宋齐以后,与赠别、相思、旅游、田园等各种题材结合在一起,内容和艺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早期那种为体道而写的山水诗逐渐减少,但是在欣赏山水中使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基本旨趣,以及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一直延续到唐代”,据此分析出,唐代山水诗在宋齐以后,一直保持了在欣赏山水中使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基本旨趣,以及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
(2)材料二第二段“山水诗这种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在盛唐的山水诗里看得最清楚。盛唐山水诗向来被视为意境美的典范之作,就是因为其意境具有清朗空静的特色。空静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意境富有象外之趣的基本特征”,据此分析出,盛唐山水诗最明显地体现出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是意境美的典范之作。
(3)材料二第二段“空静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意境富有象外之趣的基本特征。所以有不少学者从山水诗的时空意识来探讨意境的形成,也有不少人从禅的境界去探讨。现在我们知道,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从东晋时期形成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要求诗人在观照万物时具有清明、虚静的内心境界,使空间万象在心灵的镜子中变为一片澄明清澈的世界。盛唐山水诗只是善于通过艺术的处理来突出这种空静而已”,据此分析出,盛唐山水诗善于运用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通过艺术的处理来突出空静的特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亮舌战群儒(节选)
罗贯中
①却说鲁肃、孔明辞了玄德、刘琦,登舟望柴桑郡来。及船到岸,肃请孔明于馆驿中暂歇,先自往见孙权。权正聚文武于堂上议事,闻鲁肃回,急召入,将曹操檄文示肃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肃曰:“肃至江夏,引诸葛瑾之弟诸葛亮在此,主公可问之,便知虚实。”权曰:“卧龙先生在此乎?”肃曰:“现在馆驿中安歇。”权曰:“今日天晚,且未相见。来日聚文武于帐下,先教见我江东英俊,然后升堂议事。”肃领命而去。
②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的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③座间又一人问曰:“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孔明视之,乃步骘也。孔明曰:“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奏,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步骘默然无语。
④忽一人问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视其人,乃薛综也。孔明答曰:“曹操乃汉贼也,又何必问?”综曰:“公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点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⑤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今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胃,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
⑥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畯也。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⑦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孔明视其人,乃汝阳程德枢也。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扬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程德枢不能对。
⑧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
⑨忽一人自外而入,厉声言曰:“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也。”众视其人,乃零陵人,姓黄,名盖,字公覆,现为东吴粮官。当时黄盖谓孔明曰:“愚闻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言。何不将金石之论为我主言之,乃与众人辩论也?”孔明曰:“诸君不知世务,互相问难,不容不答耳。”于是黄盖与鲁肃引孔明入。
(摘编自罗贯中《三国演义》,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步骘借张仪、苏奏贬低诸葛亮,指出其此行说客身份,诸葛亮则用史实来为张、苏二人正名,有力回击对方。
B.论辩中,薛综以“曹公”“归心”和“刘豫州”“以卵击石”对比,于用词褒贬之中,暗含其投曹反刘之意。
C.诸葛亮笑陆绩为“小儿之见”,既讽刺了陆绩以身份尊卑论成败的短见,又回扣前文“怀桔陆郎”,语带双机。
D.面对东吴群儒的来势汹汹,诸葛亮先采取迂回战术,继而争锋相对,逐一化解诸儒的诘难,辩论过程引人入胜。
7.关于文中诸葛亮舌战张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昭开口先盛赞诸葛亮的为人与才学,看似谦和有礼,实则为下文的“攻击”张本。
B.张昭主动将二人论辩的焦点引向诸葛亮自比管、乐是否名不符实,且“言行相违”。
C.诸葛亮以“哑然而笑”来回应张昭,既反衬了张昭的浅薄,又表现了诸葛亮的自信。
D.诸葛亮着重化解张昭的发难是因为张昭为东吴群儒之首,他更能影响着孙权的决策。
8.论辩过程中,每回合结尾之处均写到东吴群儒的反应,这样处理有何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来江东前,鲁肃曾反复告诫诸葛亮不要提曹操兵多将广,诸葛亮说:“亮自见机而变,决不有误。”请结合选文⑥⑦段说说诸葛亮是怎么“见机而变”的。
【答案】6. D 7. A
8. ①东吴群儒在诸葛亮分析与辩论中一一败下阵来,表现了诸葛亮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分析现实问题的正确性。
②从东吴群儒的反应里衬托了诸葛亮的雄辩才能、非凡的才华和气度。
9.①第六段诸葛亮与严畯辩论,争论的焦点为诸葛亮是否懂得兴邦立事的经典。②第七段是诸葛亮与程德枢的辩论,争论的焦点是诸葛亮是否有儒者风范。③以上两段是诸葛亮顺着对方的诘问,各个击破,随机应变的表现。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采取迂回战术”错误。诸葛亮应该是先守后攻,面对诸儒的诘难一一作答﹐是为守;然而他又不甘于只是作答﹐每于答后发起攻势。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分析理解的能力。
A.“盛赞诸葛亮为人”错误。原文“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可知,一开始张昭谦虚的评价自己,盛赞诸葛亮是隐逸的高人,是对诸葛亮出身的评价,并无选项中关于“为人”的评价。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由原文“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步骘默然无语”“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陆绩语塞”“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程德枢不能对”“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可知,一方面东吴群儒在诸葛亮分析与辩论中一一败下阵来,表现了诸葛亮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分析现实问题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从东吴群儒的反应里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的雄辩才能、非凡的才华和气度,侧面衬托塑造了人物。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小说中在东吴内部,主和派的意见占上风,包括张昭、顾雍都支持投降曹操,主战派鲁肃担心诸葛亮在孙权面前说曹操兵多将广,使孙权更加倾向于接纳主和派的意见,故告诫诸葛亮。
第六段是诸葛亮与严畯的辩论,争论的焦点为诸葛亮是否懂得兴邦立事的经典。面对严畯的诘难,诸葛亮正面立论:只懂玩弄文字的文人是迂腐儒生,成不了大事。举古代豪杰匡扶宇宙的事例,归纳推理出具有真才实学的谋士并非严畯所说通晓如何治经典之人。遭到诸葛亮的质问,严畯气焰消怠,败下阵来。
第七段是诸葛亮与程德枢的辩论,争论的焦点是诸葛亮是否有儒者风范。东吴谋士们愈发无礼,诸葛亮愈加有底气。此处诸葛亮对程德枢所言之儒做了区分界定,用“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做对比,讥讽对方犹如扬雄之类的“小人之儒”,空有文人的皮囊,没有为国立功的真才实学,驳得程德枢无言以对。
两段都表现了诸葛亮顺着对方的诘问,各个击破,随机应变的意识和口才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薛王李业之舅王仙童,侵暴百姓,御史弹奏;业为之请,敕紫微、黄门覆按。姚崇、卢怀慎等奏:“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上从之。由是贵戚束手。闰月丙子,申王李成义请以其府录事为其府参军,上许之。姚崇、卢怀慎上言,“臣窃以量材授官,当归有司;若缘亲故之恩,得以官爵为惠,踵习近事,实紊纪纲。”事遂寝。由是请谒不行。或告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有怨望语,下紫微省按问。姚崇、卢怀慎言于上曰:“幽求等皆功臣,乍就闲职,微有沮丧,人情或然。功业既大,荣宠亦深,一朝下狱,恐惊远听。”贬幽求为睦州刺史,绍京为果州刺史。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重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B.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C.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D.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敕,指敕令,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一种,一般适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事件。
B.丙子,指纪日方法。汉族民间使用天干、地支按顺序依次搭配在一起以纪年、月、日。
C.谢,本文中意思是道歉,与《孔雀东南飞》中“阿母谢媒人”的“谢”意义相同。
D.事,本文中意思是政治事务,与《鸿门宴》中“吾得兄事之”的“事”意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王向皇上请求授予部下官职,姚、卢二人认为量材授官是有关部门的职权,皇上赏赐官爵会扰乱朝廷纲纪。他们的建议被采纳,请托之风遂止。
B.姚、卢二人向皇上进谏,刘幽求等人功劳大,深受恩宠,被安排闲职有所埋怨是人之常情,将其下狱会使天下人震惊。意见最终没有被听取。
C.姚崇因丧子告假期间很多政务被积压,同为宰相的卢怀慎不能裁决。皇上表示天下大事交给姚崇,卢怀慎只需安坐着安抚雅士俗人就可以了。
D.姚崇制定的法度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被更改,虽然比不上管仲、晏子能将制定的法度终身实施,但也称得上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对此也颇为得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
(2)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
14.司马光对姚崇、卢怀慎这对宰相的行止,发表了精彩的评论,指出了同朝为官良好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答案】10. D 11. C 12. B
13.(1)王仙童的罪状清楚明白,御史对他的弹劾也并无冤枉之处,不能对他放纵宽宥。(2)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不加任何修改,汉家的功业即因此而得以成就。
14.司马光认为同朝为官要了解别人的才能,并且要甘居其下,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好国家。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卢怀慎为官清廉谨慎,生活节俭朴素,从不谋求资财产业。虽然作了卿相的高官,但常将得到的俸禄和赏赐随手周济亲朋故旧,因而他自己的妻子儿女的生活不能免于饥寒,他所住的房子也因长期失修而难以遮风挡雨。
“清谨俭素”都是在说卢怀慎的品德,作“怀慎”的谓语,构成主谓结构,不可断开,所以应在“素”后面断开,排除BC;
“不免饥寒”的主语是“妻子”,所以应在“妻”前面断开,排除A。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文言词语的能力。
C.“相同”错误。“阿母谢媒人”中“谢”解释为“推辞、谢绝”。句意:入朝向玄宗谢罪/兰芝的母亲回绝了媒人。
D.“吾得兄事之”中“事”解释为“侍奉”。句意:如果不贤的人当权/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理解来侍奉他。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意见最终没有被听取”错误。由原文“贬幽求为睦州刺史,绍京为果州刺史”可知,玄宗本来下令将此二人交由紫微省审讯,听了姚、卢二人的进谏后,就将刘幽求贬为睦州刺史,将钟绍京贬为果州刺史。说明唐玄宗是听取了姚、卢二人的进谏的。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明白”,清楚明了;“枉”,冤枉;“舍”,宽宥。
(2)“及”,比得上;“更”,改变;“成”,成就。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可知,司马光首先引用了鲍叔、子皮、曹参这些贤相,他们都能了解别人的贤能并且甘居其下,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别人,共同护理好国家。根据原文“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可知,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以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所以司马光认为同朝为官要了解别人的才能,并且要甘居其下,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好国家。
参考译文:
薛王李业的舅父王仙童,侵夺欺凌百姓,被御史上奏弹劾;李业为他求情,唐玄宗于是让紫微、黄门复审此案。姚崇、卢怀慎等人奏称道:“王仙童的罪状清楚明白,御史对他的弹劾也并无冤枉之处,不能对他放纵宽宥。”唐玄宗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从此皇亲国戚们收敛了一些。闰二月,丙子,申王李成义请求唐玄宗同意将自己的王府录事任命为王府参军,唐玄宗表示同意。姚崇和卢怀慎向玄宗进谏道:“臣认为根据才能授予官职,是有关部门的职权;倘若由于有亲朋故旧的恩情,就可以以朝廷的官爵相赠,那就是沿袭近代弊政,实际会紊乱朝廷的法纪、秩序。”于是这件事便搁置下来。从此请托之风不再流行。有人告发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有不满言论,玄宗下令将此二人交由紫微省审讯。姚崇、卢怀慎对玄宗进谏道:“刘幽求等人都是功臣,现在突然担任没有实权的闲职,心中稍微有点沮丧,这也是人之常情。他们立下的功勋非常显赫,获得的恩宠也深,一旦将他们逮捕下狱,恐怕会使天下人感到震惊。”唐玄宗将刘幽求贬为睦州刺史,将钟绍京贬为果州刺史。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慎无法决断,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只用了一会儿功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浣道:“我作宰相,可以与历史上那些宰相相比?”齐浣没有回答。姚崇继续问道:“我与管仲、晏婴相比,谁更好些?”齐浣回答说:“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起码也做到终身实施。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问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样的宰相呢?”齐浣回答说:“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听后十分高兴,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说:“一位救时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要请姚崇处理,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卢怀慎为官清廉谨慎,生活节俭朴素,从不谋求资财产业。虽然作了卿相的高官,但常将得到的俸禄和赏赐随手周济亲朋故旧,因而他自己的妻子儿女的生活不能免于饥寒,他所住的房子也因长期失修而难以遮风挡雨。
臣司马光曰: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对于管仲,郑国的子皮对于子产,都是前者职位在后者之上,因为了解后者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他们,这种做法受到了孔子的赞赏。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不加任何修改,汉家的功业即因此而得以成就。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得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如果贤良明智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布署,用独断固执来削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绩,用执拗乖僻来窃取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以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对他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节选)
岑参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笳一曲未了而愁杀征戍将士,含蓄表达出了对大唐穷兵黩武的厌倦。
B.诗歌将哀怨的胡笳声与边地意象“北风”“山月”等相结合,情景相融。
C.诗人送别友人远去,以送别之地秦山遥望友人将往的陇山,满怀思念。
D.“胡笳”二字多次出现,既强化诗题,又体现了古体诗语言的复沓之美。
16.诗歌最后以“谁喜闻”之问作结,蕴含了既悲且壮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A 16.①诗人将胡笳之声与“胡人”的吹奏情形结合起来写,用“楼兰征戍儿”的“愁杀”来衬托胡笳声音之悲,“君不闻”三个字,隐隐透露出豪壮的情调。
②诗人将胡笳之声与边地的荒凉冷落情景结合起来写,将胡笳之声安排在晓月欲坠之时,那刺骨的寒气,那呼啸不停的北风,与胡笳的悲声融为一片,似乎充塞宇宙,使天地也为之寒栗,这边塞的荒寒之境,使得胡笳之声倍增其悲。
③诗人把胡笳之声与送别时依依难舍之情结合在一起,同时“秦山”“陇山”“边城”等字面中,仍然透出一种雄壮气魄。特别是最后一句,但用问句作结,包含着“不喜闻”而不得不“闻”之意。这些深长的余味,给全诗增加了悲而且壮的气氛。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含蓄表达出了对大唐穷兵黩武的厌倦”说法错误。“楼兰征戍儿”的“愁杀”衬托胡笳声音之悲,以戍边将士之愁表达对对朋友远行的担忧。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胡笳吹奏之声如人之悲鸣,岑参的这首诗,悲中有壮,表现出特有的风格。诗人从三个方面,用不同的手法,反复、深入地表现胡笳的悲壮。
首先,诗人将胡笳之声与“胡人”的吹奏情形结合起来写。诗中用红胡子、绿眼睛的“胡人”形象来渲染异域情调,同时用“楼兰征戍儿”的“愁杀”来衬托胡笳声音之悲,写出了战士的思乡之情,“君不闻”三个字,隐隐透露出豪壮的情调。
中间四句,写的是凉爽的秋天,八月里,萧关一带的道路萧索冷落,呼啸的北风吹断了天山上的枯草。昆仑山南边的月亮快要西斜时,胡人向着月亮吹响了胡笳。将胡笳之声与边地的荒凉冷落情景结合起来写。这四句,诗人将胡笳之声安排在晓月欲坠之时,那刺骨的寒气,那呼啸不停的北风,与胡笳的悲声融为一片,似乎充塞宇宙,使天地也为之寒栗,这边塞的荒寒之境,使得胡笳之声倍增其悲。
最后四句,作者把胡笳之声与送别直接结合。这四句在深情的诉说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厚意。“秦山遥望陇山云”,是指自己对颜真卿走后的怀念,但云遮雾障,望而不见,流露出一丝怅惘,正与胡笳的悲声相一致;“边城夜夜多愁梦”,又从边地着笔,悬希望颜真卿对自己的思念,直接与笳声相连。这两层意思,把送别时依依难舍之情,与笳声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收到了动人的效果。尽管如此,诗中并无寻常送别那种凄然悲切的情调,从“秦山”“陇山”“边城”等字面中,仍然透出一种雄壮气魄。特别是最后一句,但用问句作结,意思并没有那么肯定,其中也包含着“不喜闻”而不得不“闻”之意。这些深长的余味,给全诗增加了悲而且壮的气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常言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否则,就会像《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那样。
(2)古人擅长巧用叠字来摹声,使人如闻其声,有余韵不绝之妙。这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
(3)“流水”具有柔软、悠长的特征,古代文人常借助“流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②.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③.大弦嘈嘈如急雨 ④.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流水落花春去也 ⑥.天上人间(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鉴、嘈、萧、滚。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文明艺术的宝库,其彩塑和壁画以高超的艺术水平、广泛的取材范围、大气磅礴的内容构思、浓烈而又瑰丽的色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 ① 的。随着时间和参观游客的增加,让莫高窟文物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光照褪色、壁画酥碱问题、进入洞窟参观游客呼出的热气和湿气……这些都成为保护敦煌石窟的客观困难。想要莫高窟壁画“青春永驻”,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开始提出“数字敦煌”构想,通俗的解释就是“给佛拍照”,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并率先在国内文博界开展文物数字化工作。2016年上线的“数字敦煌”资源库,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人们游览、欣赏、研究等需求。在“数字敦煌”里拖动鼠标便能参观洞窟,通过放大、缩小视角,远则能总览整窟风貌,近则可观看壁画上的细节,就连模仿汉式传统木构建筑形式的人字坡窟顶、东西两坡上浮塑的数条椽子和椽间手持莲花、忍冬的天人图案都能看得 ② 。厚重的历史,静态的壁画,一下子都活了起来,游客仿佛 ③ 。
18.请在文由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
20.请简要分析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独树一帜
②一清二楚
③身临其境。
19.修改:随着时间推移和参观游客的增多,莫高窟文物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20.“原则……”“近则……”,游客可以任意变换视角,观看更自由;从整体到细节,“数字技术”可以让观众有更好的观看体验。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强调敦煌莫高窟艺术风格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很独特的,可填“独树一帜”。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第二空,语境强调数字技术让参观者能更清楚地观赏,可填“一清二楚”。一清二楚:形容十分清楚。
第三空,语境是说数字技术让游客感觉像是真的到了敦煌莫高窟,可填“身临其境”。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随着时间……的增加”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应在“时间”后加上“的推移”;
“随着……让……”主语残缺,可将后一句改成“莫高窟文物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
画线句“远则能总览整窟风貌,近则可观看壁画上的细节”,“原则……近则……”句式对仗,表达出数字技术可以让游客随意“放大、缩小视角”,使参观更加便利;
“总览整窟风貌”“观看壁画上的细节”表明数字技术可以让游客有更好的参观体验。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剧舞台上表演者的形体动作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表演者恰当的动作将会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且饱满。 ① ,戏剧中的形体动作实际上就是无声的表演语言。舞台的形体动作需要具备如下特点: ② 。戏剧正是借助动作这种手段,将人物的行动、事件以及矛盾冲突的发展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其次又具有揭示性。在戏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本身是非直观的,各种动作正是非直观的心理内容的外观方式。戏剧表演是一种灵动的舞台艺术,只有确保演员在舞台上能将动作语言与人物形象紧密并且有效结合, ③ 。这里以豫剧片段《刘姥姥进大观园》为例,在舞台表演中,刘姥姥扮演者佝偻着半个身子,蹑手蹑脚地“蹭”到荣府角门前,当她看见旁边有人时,更是低着头“蹭”到人前缓缓开口问事。“蹭”这一动作便将刘姥姥进城后自卑和胆怯的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班级决定将《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改编成剧本,参加学校艺术节展演活动。以下是剧本节选部分,请依据你对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的理解判断画线部分设计的动作是否合适,并简要陈述理由。
宝钗:有却有了,只是不好。
(宝钗、探春等都各自在案前思索起来。)
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面对黛玉)你听,她们都有了。
黛玉:你别管我。
宝玉:(看见宝钗已誉写出来)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面对黛玉)
(黛玉此时时而抚摸梧桐,时而看看秋色,或者又和丫鬟们玩笑。)
宝玉: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
(说着也走在案前写了。)
李纨: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
众人:自然。
黛玉:你们都有了?
(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
宝玉:(喝彩)好句,(挠头)从何处想来呢?
宝玉: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
众人:(点头)嗯!
【答案】21.①换句话说
②首先是要具有典型性
③人物形象的塑造才可谓成功
22.设计的动作合适。这一段大观园中作诗的场景,主要是表现林黛玉的诗思敏捷,诗艺高超。而画线句对林黛玉的动作描写,正是反映了林黛玉在众人忙于作诗时的不慌不忙,成竹在胸。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从前文“戏剧舞台上表演者的形体动作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表演者恰当的动作将会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且饱满”和后文“戏剧中的形体动作实际上就是无声的表演语言”所表达的是一个意思,都是说明舞台表演中的形体动作的重要性。所以填入句子是说明这两部分所表示的意思相同,只是换了一种说法,可以填入“换句话说”。
第二空,从后文“戏剧正是借助动作这种手段,将人物的行动、事件以及矛盾冲突的发展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可知,舞台表演中的形体动作应该具有典型性,可以直观展现戏剧的矛盾冲突。再根据后文“其次又具有揭示性”,应用“首先”连接,而填入句子的形式是“首先具有……性”。可以填入“首先是要具有典型性”。
第三空,从前文“戏剧表演是一种灵动的舞台艺术,只有确保演员在舞台上能将动作语言与人物形象紧密并且有效结合”可知,填入句子是前面行为的结果,从文段中可以推断出,结果是人物塑造的成功。可以填入“人物形象的塑造才可谓成功”。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舞台说明知识的分析能力。
画线句“黛玉此时时而抚摸梧桐,时而看看秋色,或者又和丫鬟们玩笑”描写了在众人搜肠刮肚作诗时黛玉的行为动作。在众人忙着作诗时,黛玉显得并不着急,而是“时而抚摸梧桐,时而看看秋色,或者又和丫鬟们玩笑”,她的这些动作表明她对作诗并不发愁,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正是通过这些动作,表现了林黛玉的诗思敏捷,诗艺高超。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叶嘉莹先生谈到古诗时说:“幼年吟诵的诗句伴随我一生,让我历经无数苦难,仍乐观平静。”她又说:“我深信,孩子们吟诵古诗,长大后会成为对社会和人类都更为关怀的人。”
上述材料对我们青少年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叶嘉莹通过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古诗是她的精神力量,让她能够历经苦难仍乐观平静。古诗已经超越了“知识”或者“艺术”的层面而上升到提升人的“心灵”品质。这对当下急功近利的我们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我们也读诗词、背诗词,那是为了应付考试;家长们从小让孩子背诵《唐诗三百首》,也仅仅是把诗词当做启蒙的工具。我们都忽略了诗词对人的怡养性情的最高价值。
叶嘉莹说看到了诗词的真正价值,她告诉我们,吟诵诗词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对社会和人类都更为关怀的人。中国的古典诗歌有一种最可宝贵的特质,那就是诗歌中蕴含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诗人以他的敏锐观察和深厚情感为我们写下一首首美丽的诗篇,其中充满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和人间社会的种种赏爱和关怀。诵读这样的作品,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对美的感悟。我国古典诗歌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蕴含着中华民族不死的精魂,诗歌中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会让孩子们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
由此,写作时应该呼唤古诗的回归,呼吁我们应回归到阅读诗歌的真正价值上来。先例举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歌名句,揭示这些诗歌对我们中国人精神的塑造功能,诗歌让我们始终坚守精神血脉和心灵家园。然后分析当下古诗远离我们的原因,呼吁从个人到学校到整个国家,都应该从叶嘉莹的话中得到启迪,认识到古诗对我们的精神、心灵,甚至整个民族人格塑造的意义。尤其是当今时代价值多元,很多人可能会迷失自我,而古诗给了我们精神栖息的家园,让我们不会被洪流裹挟而失去自我。最后可以谈一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立意:
1.与古诗为友,让心灵丰盈。
2.读古典诗词,塑高尚人格。
3.古诗,让我们超越世俗,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