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什么 出自哪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这两句话以凝练的词句、工整的对偶和鲜明的对比,警醒人们要严肃对待义利之分。人的境界无关乎权力的大小、地位的尊卑、声望的高低和财富的多少,而在于精神追求。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什么意思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私利。
这两句话以凝练的词句、工整的对偶和鲜明的对比,警醒人们要严肃对待义利之分。人的境界无关乎权力的大小、地位的尊卑、声望的高低和财富的多少,而在于精神追求。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道义,那么独处时他就能以义自守,不欺暗室;
与人相处时,他就能“道义之交可以终身”;当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他就能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甚至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取义,一颗丹心铸就千秋义魄。
什么是道义?道义就是公利,对国家和人类有利的就是道义,“苟利国家生死以”,追求的就是道义。什么是私利?只对个人和小团体有好处的就是私利,“岂因祸福避趋之”,反对的就是私利。
因此,君子和小人在道义和私利上的理解和取舍大相径庭。君子的行为总是以道义为准则,而小人的行为则总是出于一己之私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哪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出自《论语·里仁》。
原文节选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谁说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说的。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行为准则的一种描述。孔子通过这句话强调了君子重视道义,而小人则只看重利益。这句话的含义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孔子在这里并不是在贬低小人或否定利益,而是在强调道德和原则的重要性。君子在面对选择时会优先考虑道义,而小人则会优先考虑个人利益。这种对比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