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测试
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推行1300余年。科举制度是通过设科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涉及诸多方面、诸多环节。在唐代,统治者就注重科举制度建设的全面性,以确保该制度的有效实施,如对考试科目设置、考生资格确定、考官选任、考场管理、阅卷程序等,都做了详细规定。从宋代开始,各朝更是不断努力,使科举制度建设的全面性更加凸显。比如宋代不仅对考试科目做了重要调整,还确立了三年一开科制度,同时确立了固定的考场(贡院),推行回避制度,形成了一套防止舞弊的措施,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再比如明代推行“科举必由学校”制度和八股文,使考试向标准化的方向迈进,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
科举制度自创建之后,不断改进、完善。可以说,科举制度建设在科举制度创建后的1300余年里从未间断过,即使在废除科举制度前的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为改革考试科目,还特开经济特科,以破格求才。科举制度奉行公平公正的原则,但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的各种舞弊行为几乎与科举制度同时产生。因此,防止舞弊从一开始就是科举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唐代会昌三年(843),礼部尚书王起代理掌管贡举考试,要求“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宋代加强了贡院管理,考生入场前要进行搜检,以防夹带资料入场。明代时每位考生有单独的号舍,由号军统一看守。清代对考生入场时的穿戴、携带的文具等有严格规定。可见在科举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历代在公平取士方面一直没有停止过努力。
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表现出惊人的适应性。如少数族群建立的政权在科举制度建设方面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金代为适应女真人应试,特设女真进士科。清政府在治理西南土司地区的过程中,也推行了科举制度。为了使科举制度适应这里的特殊情况,清政府不仅在州县遍设官学,大力兴办书院和义学,还在官学专门设置少数族群子弟的入学名额,并严禁他省士子到这里来冒籍跨考。同时,增加这里的乡试和进士名额。这些措施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当地的特殊情况,但又不违背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科举在西南土司地区呈现出一派兴盛的景象。
(摘编自李世愉、贺晓燕《从制度建设看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隋代盛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制度创新,而科举制度的创建、发展直接推动了贵族官僚政治向文官政治转变。东晋以来,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皇权主要靠士族支持,以致皇权极不稳固。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为了防止“关陇集团”等士族势力过于强大而威胁中央集权,实行“偃武修文”政策,废除了士族赖以维持地位的选举制度——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以门第和军功为主的选拔标准,通过考查专门的文化知识和技能,选拔青年才俊参与新政权的管理。这些举措解决了士族累世公卿、武断乡曲的严重社会问题,为唐代盛世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奠定了后世王朝选官制度的基本格局,在中国选举制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隋唐时代科举考试开了选才不论出身的先河。一是不论门第出身。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观念,允许士人“怀牒自进”,不辨士庶。唐代科举考试旨在选拔英彦,“士无华腴寒素”之辨,无论是“流品之人”还是“寒贱之子”,都可以自由报考。二是不辨行业出身。唐初,科举考试限制商贾子弟应举,但到了中晚唐,这种限制逐渐被打破。科举考试成为寒素子弟跻身新贵的最有效途径,就连士族子弟也不得不“勉强随计”,参与激烈的竞争,以使门第不衰。
隋唐科举制度相较汉代察举制,在内容、方式等方面都有质的变化。察举制由州郡长官等地方官员考察士人的“德行”,“以德取人”,辅之以中央的“经学”考试。“德行”很难考察,“才能”则可通过考试定等,考查“才能”有利于公平选才,因此,创建科举制度就成了人才选拔的必然选择。科举制度分科考查举子的“才能”,“以文取士”,兼及“时舆”(社会评价)。唐代六品以下官员在选任、迁转之时,都要参加试判、诗赋、对策等诸多形式的考试,选任五品以上中高层官员更是看重科名。“舍德行而趋文艺”是唐代科举考试、吏部铨选的突出特点。
唐代科举科目多样,大致可分为文举、武举两大类。文举又可分为常举、制举和吏部科目选,有近三百个科目。唐代科举以进士科影响最大,张柬之、张说、裴度等名相和韩愈、柳宗元等文学领袖,都出自进士科。唐代还有献书、献策授官等取人之法。李白、杜甫虽然不是进士出身,但也以进献颂、赋的方式获得官职。唐代武举则选拔了郭子仪等名将。自唐太宗“拨乱反正,特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历朝重视科举,旨在不拘一格,网罗天下英才。
(摘编自金滢坤《科举制度创建对选官制度变革的影响》)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统治者认识到科举制度建设的全面性的重要性,对科举考试的诸多方面、诸多环节做了详细规定,并取得实效。
B. 宋代调整考试科目、确立固定的考场,明代推行八股文,这些举措有效推动考试走向标准化,但也产生了负面效应。
C. 在贵族官僚政治制度下,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皇权不稳固,文官政治制度的推行能有效削弱士族势力,巩固皇权。
D. 在晚唐,科举考试是寒门子弟跻身新贵、商贾子弟改变行业出身、士族子弟保持门第兴旺的有效途径,竞争激烈。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光绪年间,清政府特开经济特科,求取专门人才,这一举措表明清政府在科举制度建设方面勇于改革,因时求变。
B. 唐代王起提出“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的要求,意在保护在朝官员,客观上起到防止科举考试舞弊的作用。
C. 在隋代以前,历代选才不设科考试:隋代推行科举这一新的选才制度,通过设科考试来选拔官员,对后世影响深远。
D. 唐代开始推行献书、献策授官等取人之法,弥补了科举考试在选才方面的不足,杜甫就是这些取人之法的受益者。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观念”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唐·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B. 御笔封题墨未干,君恩重许拜金銮。(宋·董德元《登第报家人》)
C.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宋·汪洙《神童诗·劝学》)
D. 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元·王冕《送王克敏之安丰录事》)
4. 清代推行科举制度,能奉行公平公正的原则,能因地制宜。请根据材料一中相关内容论证此观点。
5. 与汉代察举制相比,唐代科举制度具有进步性。唐代科举制度的进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答案】1. B 2. A 3. C
4. ①清政府重视防止考生舞弊,如对考生入场时的穿戴、携带的文具等有严格规定。可见清代推行科举制度能奉行公平公正的原则。②清政府在西南土司地区推行科举制度,采取在官学专门设置少数族群子弟人学名额、增加当地的乡试及进士名额等措施,使科举适应当地需求并兴盛起来。这是清代推行科举制度能因地制宜的力证。
5. ①不论门第、行业等出身,扩大了选才的范围。②重视“才能”,主要考查专门的文化知识和技能。③考试科目多样,能更好地网罗人才。④依据考试成绩的等级选拔人才,标准明确,更公平公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这些举措有效推动……”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最后一句可知,“推动考试走向标准化,但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的是明代推行的“科举必由学校”制度和八股文。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意在保护在朝官员,客观上起到防止科举考试舞弊的作用”错误,根据文意,王起提出“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的要求,意在防止科举考试舞弊,保障考试公平公正。
C.“在隋代以前,历代选才不设科考试”理解不准确。由材料二第三段中“隋唐科举制度相较汉代察举制……察举制由州郡长官等地方官员考察士人的‘德行’,‘以德取人’,辅之以中央的‘经学’考试”可知,汉代选才也会设科考试。
D.“唐代开始推行献书、献策授官等取人之法”于文依据不足。材料二最后一段只是说“唐代还有献书、献策授官等取人之法”,并没有明确交代献书、献策授官等取人之法是从唐代开始推行的。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意思是赴京赶考,盘缠全部用尽,回家时只落得白发添新。该选项叙述了考生的遭遇,不能支撑“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观念”这一观点。
B.意思是皇帝亲笔署名的圣旨墨迹未干,皇帝已封我官爵。该选项交代了皇帝为中举之人封官之事,不能体现科举制度与门第的关系。
C.意思是早些时候只是普通的农夫,晚些时候成为天子的臣子。该选项说明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不辨门第出身,可支撑“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观念”这一观点。
D.意思是皇帝欣喜地迎接新的进士,民间应该能得到好官。该选项体现了皇帝获得人才的欣喜之情和民间对好官的渴望之情,不能体现科举制度与门第的关系。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这道题,考生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从材料中找到反映清代科举制度的内容。二是围绕“公平公正的原则”“因地制宜”这些关键信息,精读找到的内容,筛选有效信息。在答题时,考生要注意表述的简洁性。
根据“清代对考生入场时的穿戴、携带的文具等有严格规定”可知,清政府重视防止考生舞弊,可见清代推行科举制度能奉行公平公正的原则。
根据“清政府在治理西南土司地区的过程中,也推行了科举制度。为了使科举制度适应这里的特殊情况,清政府不仅在州县遍设官学,大力兴办书院和义学,还在官学专门设置少数族群子弟的入学名额,并严禁他省士子到这里来冒籍跨考。同时,增加这里的乡试和进士名额”可知,清政府在西南土司地区推行科举制度,采取在官学专门设置少数族群子弟人学名额、增加当地的乡试及进士名额等措施,使科举适应当地需求并兴盛起来。这是清代推行科举制度能因地制宜的力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隋唐时代科举考试开了选才不论出身的先河。一是不论门第出身……二是不辨行业出身”可知,不论门第、行业等出身,扩大了选才的范围。
根据“唐代科举科目多样,大致可分为文举、武举两大类。文举又可分为常举、制举和吏部科目选,有近三百个科目”可知,考试科目多样,能更好地网罗人才。
根据“通过考查专门的文化知识和技能,选拔青年才俊参与新政权的管理”可知,重视“才能”,主要考查专门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根据“唐代六品以下官员在选任、迁转之时,都要参加试判、诗赋、对策等诸多形式的考试,选任五品以上中高层官员更是看重科名。‘舍德行而趋文艺’是唐代科举考试、吏部铨选的突出特点”可知,依据考试成绩的等级选拔人才,标准明确,更公平公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枯萎了的女人
屠格涅夫
太阳刚刚升起,天空中没有一丝浮云。在别人替我套车的时候,我就到那个从前是果园,如今已荒芜了的小花园里遛遛弯,这个小花园以它芬芳而滋润的草木丛从四面包围着那间厢房。在清新的空气里,在明朗的天空下是何等地惬意呀,云雀在那里飞翔啼唱,撒下了它们银珠般的嘹亮歌声!
我顺着这条小路前去,来到了养蜂场。养蜂场的旁边有一间由篱笆隔成的棚子,我往那半开半掩的门里一瞧,里面黑咕隆咚的,可很幽静。
棚角里搭有一副床板,上面躺着一个盖着被子的小不点儿的人体……我便想离开这里……
“老爷,老爷!彼得·彼得罗维奇!”我听到一个微弱、缓慢而嘶哑的声音,完如沼地上苔草发出的簌簌声。
我停下步。我听到它是从棚子角落里,从那张我曾注意到的床板上传来的。
我走近一看——我惊呆了——我面前躺着一个活人的身驱,可是这像是什么呢?
脑袋全干瘪了,呈单一的青铜色,鼻子窄得如刀刃一般,嘴唇几乎看不见了,不过牙齿倒很白,看得出那双眼睛,头巾下露出绺头发,披在额门上。在下巴颏旁边,在被头裙子上,有两只也是青铜色的小手在那里挪来挪去,细柴棍似的手指在慢慢地摸索着。我更定神地瞧了瞧。他似乎想挤出笑容,我看到这张脸——金属般的两颊正在使劲……使劲浮出微笑,可又浮现不了。我感到这张脸更加可怕了。
“您认不出我了吗,老爷?”这声音又轻轻地说,“哪里认得出来呢!我是卢克丽娅……”
“卢克丽娅!”我喊了一声,“这是你呀?怎么会呢?”
“是我,老爷,是我。我是卢克丽娅。
我被吓住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呆愣愣地看着她,看着她那又黑又僵硬的脸,这个干尸一样的女人是卢克丽娅?是我们家奴仆中的第一美人?是那个身材妖娆、性格开朗、舞姿曼妙的女孩?不,这不可能。
“哎呀呀,卢克丽娅,”我终于说道,“你怎么变成这副样子了呀?”
“讲一讲我遭的灾难吧。我出了这事已经很久了,有六七年了吧。那时候您已经不在乡下,您到莫斯科上学去了。事情发生在春天:有一天夜里……离天亮已经不远……我睡不着。一只夜莺在花园里唱得可甜啦……我忍不住了,便起了床,走到台阶上去听。忽然我觉得有人在喊我,喊声轻极了:‘卢莎……’可能由于我没完全睡醒,我踩了个空,从高高的台阶上直滚了下去。只是我的身体里边——内脏里边——像有什么断裂了似的……让我喘喘气……歇一会儿……
卢克丽娅停下不说了。特别令我吃惊的是,她在讲她不幸的遭遇的时候几乎是愉快的,没有唉声叹气,一点没有怨言,也不指望别人的同情。
“从那时候起,”卢克丽娅接着说,“我开始消瘦、虚弱下来,我的皮肤变黑了,走路也困难了,后来两条腿全动不了啦,既不能站,也不能坐,只好老躺着。……结果,把我送到这里来了,因为这里有我的几个亲戚。您看到了,我就这么活着。”
卢克丽娅又静默下来,又竭力装出微笑来。
“你就这样老躺着吗?”我又问。
“我就这样躺着,老爷,已经躺了六七年了。夏天里我就躺在这儿,躺在这个小篱笆棚里。天冷了,我就被搬到澡堂的更衣间去。”
“谁来服侍你、照料你呢?”
“这里也有好心的人。他们没有丢下我。我也不需要很多照顾。我吃不了什么,水就在这杯子里盛着:里面总是存着干净的泉水。我自己够得着这杯子。我的一只手还能动。这里有一个小丫头,是个孤儿,她常常来看我,她常常给我送花来。”
“你不寂寞、不难受吗,我可怜的卢克丽娅?”
“那有什么法子?我不想说假话,起先难受得很哪,后来习惯了,硬挺过来了,也就不在乎了,还有人比我更不幸呢。”
“这话怎么讲呢?”
“有的人还没有安身的窝呢!还有的人是瞎子,是聋子!而我,眼力还挺好,耳朵也什么都听得见。田鼠在地底下打洞,我也听得见。各种气味我都闻得出来,即使那气味多么细微!我为什么要抱怨呢?”
“我什么也不需要,一切都满足了!”她费了好大劲并很动情地说了这句话,“老爷,请您跟您家老太太说说,这里的庄稼人穷得很哪,求她把他们的田租哪怕减轻一点点也好!他们的地很少,出产也少……我什么也不需要,一切都满足了。”
我向卢克丽娅保证,一定实现她的愿望。我已走到门口……她又叫住我。
“您记得吗,老爷?”她的眼睛里和嘴唇上闪过一种奇特的表情,“从前我的辫子一直挂到膝盖头!这样长的头发……可是拿它怎么梳呀?在我这种情况下……所以我把它剪掉了……唉……好了,再见吧,老爷!我不能再说了……”
几个星期以后,我听说卢克丽娅去世了。有人说,她在临终那一天老是听见钟声,卢克丽娅说钟声是“从上面”传来的。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您认不出我了吗,老爷”这句话表明卢克丽娅希望“我”能认出她,“哪里认得出来呢”这句话表明卢克丽娅对“我”没认出她感到失望。
B. 一天凌晨,卢克丽娅起床去台阶上听夜莺鸣叫,脚下踩空而摔伤,伤到了内脏,病情日渐加重,以致只能躺在床上,她一直想弄清楚自己踩空的原因。
C. “我”不是那种恶霸式的“老爷”,而是对底层劳动者怀有同情心的“老爷”。“我”关心卢克丽娅,耐心地听她述说,还答应她一定减轻农民的田租。
D. 小说叙述了“我”与卢克丽娅重逢叙谈之事,主要刻画了“我”和卢克丽娅这两个人物形象,流露出“我”对以卢克丽娅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的敬佩之情。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环境能与“我”的情绪相对应,如小花园中的美好景色与“我”愉悦的情绪相对应,棚子内幽静、黑暗的环境与“我”深沉的情绪相对应。
B. 小说注重描写卢克丽娅的外貌,如描写了她的鼻子、牙齿、嘴唇、头发、眼睛、手、脸等。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使用使人物描写更加形象、准确。
C. 在“我”认出卢克丽娅之前,小说称她为“他”;在“我”认出她后,小说改称“她”:小说根据“我”对眼前之人保持的心理距离恰当地使用人称代词。
D. 小说在末尾交代卢克丽娅之死,《祝福》在前面部分交代祥林嫂之死,这两篇小说这样安排都有交代人物的悲惨命运,引人深思的作用。
8. 小说中画横线的段落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
9. 有人说:“枯萎了的卢克丽娅依然是美丽的。”枯萎了的卢克丽娅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D
8. ①将卢克丽娅的今昔形象进行对比,突出卢克丽娅变化之大。②使用排比、设问的修辞手法刻画“我”的心理活动,表明卢克丽娅变化之大。③通过描写“我”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表现“我”对卢克丽娅的变化感到惊讶,自然引出后文“我”对卢克丽娅的遭遇的追问。
9. ①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她在意外受伤后,调整心态,坚强地面对遭遇,不怨天尤人;在卧床的数年间,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乐观、顽强地生存下来。②有知足之心、感恩之心。她不需要太多的照顾和食物,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她从内心感激照顾自己的好心人。③心地善良(心系他人)。她同情穷苦的农民,希望“我”母亲能减轻农民的田租。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A.“表明卢克丽娅对‘我’没认出她感到失望”说法错误。根据文意,卢克丽娅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卢克丽娅意识到自己与六七年前相比变化太大,彼得·彼得罗维奇老爷根本认不出她。
B.“她一直想弄清楚自己踩空的原因”说法错误。由原文中“可能由于我没完全睡醒”可知,卢克丽娅对自己踩空的原因有自己的理解,她没有进一步弄清楚原因的想法。
D.“流露出‘我’对以卢克丽娅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的敬佩之情”说法错误。‘我’敬佩的是卢克丽娅个人。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D.“这两篇小说这样安排都有交代人物的悲惨命运,引人深思的作用”说法错误。小说在末尾交代卢克丽娅之死,为卢克丽娅的一生画上了句号,自然收束全文。但卢克丽娅之死不能算“悲惨命运”,小说在末尾交代卢克丽娅之死也没有起到引人深思的作用。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运用了对比手法,文段中将“那又黑又僵硬的脸,这个干尸一样的女人”与“那个身材妖娆、性格开朗、舞姿曼妙的女孩”进行对比,通过描写卢克丽娅前后形象的不同,突出她变化之大。
文段中连用三个设问句来描写“我”的心理活动:这个干尸一样的女人是卢克丽娅?是我们家奴仆中的第一美人?是那个身材妖娆、性格开朗、舞姿曼妙的女孩?同时这三个结构相似的设问句又构成了排比。通过描写“我”内心强烈的疑问,表现了卢克丽娅变化之大。
文段中运用了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我”对卢克丽娅变化的惊讶。如“我被吓住了”是神态描写;“呆愣愣地看着她”是动作描写;“这个干尸一样的女人是……不,这不可能”是心理活动描写。正因为“我”内心的惊讶,才引出了后文中“我”对卢克丽娅的遭遇的追问。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首先要准确理解“美丽”的含义。根据文意,卢克丽娅的“美丽”是精神、心灵方面的美好。
由文中“特别令我吃惊的是,她在讲她不幸的遭遇的时候几乎是愉快的,没有唉声叹气,一点没有怨言,也不指望别人的同情”“那有什么法子?我不想说假话,起先难受得很哪,后来习惯了,硬挺过来了,也就不在乎了,还有人比我更不幸呢”可以概括出,她在意外受伤后,调整心态,坚强地面对遭遇,不怨天尤人;在卧床的数年间,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乐观、顽强地生存下来。这种坚强、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体现了她的“美丽”。
由文中“这里也有好心的人。他们没有丢下我。我也不需要很多照顾。我吃不了什么,水就在这杯子里盛着:里面总是存着干净的泉水。我自己够得着这杯子。我的一只手还能动。这里有一个小丫头,是个孤儿,她常常来看我,她常常给我送花来”可以概括出,她不需要太多的照顾和食物,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她从内心感激照顾自己的好心人。这种知足之心、感恩之心体现了她的“美丽”。
由文中“她费了好大劲并很动情地说了这句话,‘老爷,请您跟您家老太太说说,这里的庄稼人穷得很哪,求她把他们的田租哪怕减轻一点点也好!他们的地很少,出产也少……我什么也不需要,一切都满足了’”可以概括出,她同情穷苦的农民,希望“我”母亲能减轻农民的田租。她善良的心地体现了她的“美丽”。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小事尚尔,况其大乎?”魏征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之后,太宗欲以其地为州县。魏征曰:“陛下初临天下,高昌王【注】先来朝谒,自后数有商胡称其遏绝贡献,加之不礼大国诏使,遂使王诛载加。若罪止文泰,斯亦可矣。未若因抚其民而立其子,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今若利其土壤以为州县,常须千余人镇守,数年一易,每来往交替,死者十有三四,遣办衣资,离别亲戚,十年之后,陇右空虚,陛下终不得高昌撮谷尺布以助中国。所谓散有用而事无用,臣未见其可。”太宗不从,竟以其地置西州,每岁调发千余人,防遏其地。贞观十四年,太宗幸同州沙苑,亲格猛兽,复晨出夜还。特进魏征奏言:“昔汉文临峻坂欲驰下,袁盎揽辔曰:‘陛下自轻,奈高庙何?’孝元帝郊泰畤,因留射猎,薛广德称:‘窃见关东困极,百姓罹灾。今日撞亡秦之钟,歌郑、卫之乐,士卒暴露,从官劳倦,欲安宗庙社稷,何冯河暴虎,未之戒也?’割情屈己,从臣下之言者,志存为国,不为身也。愿陛下割私情之娱,上为宗庙社稷,下慰群寮兆庶。”太宗曰:“昨日之事,偶属尘昏,自今深用为诫。”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高昌王:这里指高昌国王麹文泰。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
B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
C. 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
D. 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乘,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万乘,一般指天子,也可泛指国家。
B. “未若因抚其民而立其子”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C. 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也可指都城。
D. 社稷,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神,稷是谷神。社稷常代指国家或朝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认为,普通百姓说错话会遭人耻笑,君王如果说错话可能造成巨大损失。魏征赞同他的看法,并指出如果君王有过失,天下人都看得见。
B. 唐太宗即位后,高昌王来大唐朝拜,后来在经商的胡人的多次劝说下,高昌王对大唐失去敬畏之心,不再进贡,也不再对大唐使者以礼相待。
C. 侯君集平定了高昌国,唐太宗准备把高昌设为州县,魏征认为把高昌设为州县对大唐没什么好处,但唐太宗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在高昌设置了西州。
D. 唐太宗在同州沙苑打猎,经常早出晚归,魏征举汉文帝和汉孝元帝的例子予以劝说,并指出正确做法,唐太宗认识到自己虑事不周,愿改正错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谓伐罪吊民,成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
(2)昔汉文临峻坂欲驰下,袁盎揽辔曰:“陛下自轻,奈高庙何?”
14. 古代君王能从文中获得哪些为君、治国的启示?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
【答案】10. D 11. B 12. B
13. (1)这就是讨伐有罪的国君,慰问受难的百姓,使国家的威信恩德遍及边远的外邦,这才是治理国家的良策。
(2)过去汉文帝来到一处陡坡,想奔驰而下,袁盎拉住缰绳说:“陛下轻视自己的性命,又怎么向祖宗交代呢?”
14. ①说话要谨慎。②安定边远外邦要重视对百姓施加恩信。③要克制私欲,多行对国、对民有益之事。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隋炀帝初次驾临甘泉宫时,对宫里的泉水山石很满意,但责怪没有萤火虫,下令:‘捉一些,放到宫里,晚上用来照明。’主管官署急忙派出几千人去捕捉,送来五百车萤火虫放在甘泉宫两侧。
“泉石”作主语,“称意”作谓语,主谓句,其后断开,排除AC。
“于宫中”是“照夜”的状语,中间不断开,应在“于宫中”前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B.因,趁此机会,句意:不如趁此机会安抚那里的百姓并立高昌王的儿子为王;因,趁此机会,句意:趁机把在座位上的沛公。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B.“后来在经商的胡人的多次劝说下”错误。文中“自后数有商胡称其遏绝贡献”的意思是从那以后,经商的胡人多次反映高昌王阻止他们向朝廷进献贡奉。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1)“吊”,慰问;“被”,遍布;“遐外”,边远的外邦;“为国之善者也”,判断句。
(2)“临”,到;“揽”,拉住;“陛下自轻”,宾语前置句;“奈……何”,固定结构。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要解答这道题,考生须明确文章各部分中君臣谈论的话题。
由“贞观八年……魏征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实如陛下所戒慎。’”可知,魏征指出君主应当谨慎言语。
由“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之后……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防遏其地……太宗不从,竟以其地置西州,每岁调发千余人,防遏其地”可知,君主安定边远外邦需要对百姓施加恩信。
由“贞观十四年,太宗幸同州沙苑……薛广德称:‘窃见关东困极,百姓罹灾。今日撞亡秦之钟,歌郑、卫之乐,士卒暴露,从官劳倦,欲安宗庙社稷,何冯河暴虎,未之戒也?’割情屈己,从臣下之言者,志存国,不为身也。愿陛下割私情之娱,上为宗庙社稷,下慰群寮兆庶”可知,魏征认为君主应当克制私欲,不要一味打猎,应当多做对民有益之事。
参考译文:
贞观八年,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言语是君子德行的重要表现。凡是普通百姓,讲错了一句话,就会被人们记住,成为他的耻辱和负累。何况是一个国家的君主,说话更不能出现差错。君主说错话造成的损失极大,怎能与普通百姓说错话造成的损失相比?我经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次驾临甘泉宫时,对宫里的泉水山石很满意,但责怪没有萤火虫,下令:‘捉一些,放到宫里,晚上用来照明。’主管官署急忙派出几千人去捕捉,送来五百车萤火虫放在甘泉宫两侧。小事尚且如此,何况那些大事呢?”魏征回答说:“国君处于天下最尊贵的地位,如果有过错,古人认为像日食月食的亏缺一样,人们都能看见,确实要像陛下这样警惕慎重。”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定了高昌国之后,太宗准备在那个地方设立州县。魏征说:“陛下治理天下之初,高昌王最先来朝拜,从那以后,经商的胡人多次反映高昌王阻止他们向朝廷进献贡奉,再加上高昌王对我国使者无礼,以致皇上对他们的讨伐一再增加。如果只追究高昌王麹文泰一个人的罪过,这就可以了。不如趁此机会安抚那里的百姓并立高昌王的儿子为王,这就是讨伐有罪的国君,慰问受难的百姓,使国家的威信恩德遍及边远的外邦,这才是治理国家的良策。现在如果占有那里的土地,把那里设为州县,必须常年派一千多人镇守,几年更换一次,每次来往交换,死亡的就有十分之三四,还要派人置办衣物钱财,士兵还要承受离别亲人之苦,十年以后,陇右地区就会变得空虚,陛下最终得不到高昌国的一撮谷、一尺布来资助中原。这就是花有用的资财去做无益的事情,我看不出这可行。”太宗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最终在高昌设置了西州,每年调遣一千多人,防守这个地方。贞观十四年,太宗驾临同州沙苑,亲自格杀猛兽,经常早出晚归。特进魏征上奏说:“过去汉文帝来到一处陡坡,想奔驰而下,袁盎拉住缰绳说:‘陛下轻视自己的性命,又怎么向祖宗交代呢?’汉孝元帝到南郊祭祀天神,趁此机会留下来打猎,薛广德说:‘臣见关东地区极为困苦,那里的百姓正遭受灾难。而现在每天敲着亡秦的编钟,唱着郑、卫两国的靡靡之音,士卒暴露在旷野当中,随从官员劳苦疲倦,要使国家安定,为什么不以冯河暴虎之举为戒呢?’君王之所以割舍私情,委屈自己,听从臣子的话,是因为存有为国的志向,而不是为了自身。希望陛下割舍个人喜爱的娱乐活动,对上为宗庙国家着想,对下安抚百官和百姓。”太宗说:“昨天打猎的事属于偶然糊涂,从今以后我要深深以此事为戒。”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程秀才①
司空曙
悠悠多路岐,相见又别离。
东风催节换,焰焰春阳散。
楚草渐烟绵②,江云亦芜漫。
送子恨何穷,故关如梦中。
游人尽还北,旅雁辞南国。
枫树几回青,逐臣归不得。
【注】①诗人曾被贬为长林丞。这首诗诗人在贬谪地长林所作。长林,在今四川境内。②烟绵:连绵。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写“多路岐”“又别离”,饱含愁苦无奈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 第三、四句写东风吹拂,节气更替,明媚的春日阳光照耀大地,交代了送别的季节。
C. 第五、六句描写眼前春草连绵、云雾弥江之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程秀才的牵挂之情。
D. 诗歌写“游人”、“旅雁”和“枫树”,起到衬托诗人思归不得的愁苦心境的作用。
16. 第七、八句在诗歌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从结构上看,这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七句紧承前文诗人与程秀才别离之事,第八句自然引出后文对羁旅之愁的抒发。②从情感上看,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送别程秀才时的惆怅心情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描写眼前春草连绵、云雾弥江之景”错。诗中的原句是“楚草渐烟绵”,“楚”是指湖北,也兼指湖南,诗人在被贬地四川,春草连绵、云雾弥江是诗人想象的楚地景象,而非眼前实景。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送子恨何穷,故关如梦中”的意思是,我与你分别有着无限的愁苦悲伤、无奈遗憾,一想到故乡只能在梦中相见就更加愁苦。其作用是,在结构上,既照应题目“送程秀才”,又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送别环境,引起下文因离别而伤感的情绪。从情感上看,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与朋友分别时的愁苦悲伤之情,以及因被贬而不得归乡的思归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择师的标准,这一标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化用庄周、望帝的典故寄托幽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在诗歌中写到“花朝”,或表现花朝节的节日景象,或表现百花盛开的春晨……这样的诗句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道之所存 ②. 师之所存也 ③. 庄生晓梦迷蝴蝶 ④. 望帝春心托杜鹃 ⑤. 春江花朝秋月夜 ⑥. 往往取酒还独倾(示例二:春和民气乐 几日是花朝 示例三:百花生日是良辰 未到花朝一半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鹃”“倾”“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足石刻的开放,来此参观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也 ① 。大足石刻逐渐有了名气,但离“走向世界”还有不小的距离。
1986年,国家文物局在申报世界遗产时,将大足石刻列入预备名单。但在评审当天,由于申报文本和播放的幻灯片不足以展现大足石刻的分布情况和规模,加上语言理解上的差异等原因,在场专家疑问很多。眼见审议受阻,郭相颖 ② ,拿出了他手绘的大足石刻长卷。经讨论,现场专家得出一个结论:大足石刻不仅艺术水平高超,而且规模宏大。
摩崖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位于大足石刻宝顶山区,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艺术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由于经年风侵水蚀,这尊金身佛像手指掉落,抢救保护工作 ③ 。郭相颖作为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专家,多次参加论证会,与与会者交换意见。2008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该造像抢救加固保护项目。该项目历经8年,投入各类修复材料约1吨,使用金箔44万张。2015年6月13日,历经800余载沧桑风雨的千手观音金光重现。
从怀揣调令只身爬上大足北山至今,郭相颖守护大足石刻已经48年。如今,郭相颖保护大足石刻的决心依然坚定,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在文中“”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利用下面的短语续写两个分句,要求句式与画横线句子相同。
文物新知 人生理想
【答案】18. ①. 接踵而至 ②. 急中生智 ③. 刻不容缓
19. 示例:位于大足石刻宝顶山区,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艺术于一体的摩崖石刻千手观音造像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
20. 示例:探索文物新知的勇气依然充足 追求人生理想的步伐依然豪迈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根据“随着大足石刻的开放,来此参观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和“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可确定①处的成语表示不断到来之意,可用“接踵而至”。接踵而至意思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也比喻事物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
根据第二段的语境,可确定②处的成语表示郭相颖想到了好办法解决问题,可用“急中生智”。急中生智意思是形容事态紧急的时候,突然想出办法。
根据“这尊金身佛像手指掉落”及后文与抢救保护相关的内容,可确定③处的成语表示抢救保护工作很紧急,不容许拖延,可用“刻不容缓”。刻不容缓意思是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选定长单句的主干,即主语、谓语、宾语——“摩崖石刻千手观音造像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然后将其他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好,作为定语,即“位于大足石刻宝顶山区,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艺术于一体的”。最后整合在一起,即“位于大足石刻宝顶山区,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艺术于一体的摩崖石刻千手观音造像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句子的能力。
首先要分析画横线句子的结构,画横线句子的结构是:定语(动词+名词性短语)+主语+“依然”+谓语(形容词)。据此可明确需要模仿的句式是“……的……依然……”。然后,给“文物新知”和“人生理想”这两个短语配上动词、主语,给主语配上谓语,即“探索文物新知的勇气依然充足”“追求人生理想的步伐依然豪迈”。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自然界,所有动物都处于食物网之中,它们的一生融于地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之中,它们和环境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②以生活在原始高山暗针叶林中的滇金丝猴为例,它们通过取食植物的种子,促进植物新旧更替,使森林维持生态平衡。③在冬季,滇金丝猴一半的食物是松萝。④松萝寄生在冷杉和云杉之上,如果 a ,就会对森林造成危害,如果滇金丝猴把一片区域的松萝全部吃光,又会 b 。⑤因此,在进化的过程中,滇金丝猴形成了一种习性……赶在某个地方的食物被吃光之前迁徙到下一个地方。⑥这一习性既 c ,又保护了森林:从而有助于森林生态平衡。
21. 文中有三个句子存在标点符号错误,请指出句子的序号并修改。
答:
(1)序号: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序号: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序号: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答:(a)
(b)
(c)
【答案】21. ①. ④ ②. 将“危害”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③. ⑤ ④. 将省略号改为破折号 ⑤.⑥ ⑥. 将冒号改为逗号
22. 示例:(a)松萝生长过快 (b)影响它们下一轮取食 (c)保障了滇金丝猴的生存需求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运用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的能力。
(1)“如果……,就会……”与“如果……,又会……”是两个并列的复句,故它们之间应使用分号。
(2)“赶在……下一个地方”是对“习性”的解释说明,故“习性”后面应使用破折号。
(3)“从而”前后的内容构成因果关系,“从而有助于森林生态平衡”并不表示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故“从而”前面应使用逗号。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应交代与“如果滇金丝猴把一片区域的松萝全部吃光”相对的一种极端情况——滇金丝猴吃得少使松萝快速生长,据此可推断出a处的内容,故可填“松萝生长过快”。
b处根据“在冬季,滇金丝猴一半的食物是松萝”,“如果滇金丝猴把一片区域的松萝全部吃光”和“赶在某个地方的食物被吃光之前迁徙到下一个地方”的提示,可推断出b处的内容,故可填“影响它们下一轮取食”。
c处与“又保护了森林”形成并列关系,根据“赶在某个地方的食物被吃光之前迁徙到下一个地方”可知,此处填对滇金丝猴的生存需求的影响,可填“保障了滇金丝猴的生存需求”。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观堂中滴入清水,手持墨块,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研磨。这个过程就是磨墨。磨墨是书画创作的一项基本功,磨出好墨是创作优秀书画作品的重要前提之一。磨墨讲究轻和匀。轻,指持墨块的手不可用力过猛,稍稍用力按压墨块即可。匀,指手持墨块匀速移动,不要时急时缓。做到了轻和匀,磨出的墨方为上品。心浮气躁者在磨墨时无法做到轻和匀,磨不出好墨。心境平和、有耐心者才能在磨墨时做到轻和匀,从而磨出好墨。磨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磨心性的过程。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交代了磨墨的方法、要求和作用。驱动任务是思考材料带来的启示,并根据启示写一篇文章。破解这道作文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材料带给我们的启示。考生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一些关键信息进行思考,如“磨墨是书画创作的一项基本功,磨出好墨是……重要前提之一”“心浮气躁者……磨不出好墨”“心境平和、有耐心者……磨出好墨”“磨心性”等。
由“心浮气躁……磨不出好墨”“心境平和、有耐心者……磨出好墨”可知,磨出好墨需要好的态度。由此可以联想到做好一件事需要好的态度,慢工出细活。由“磨墨是书画创作的一项基本功,磨出好墨是……重要前提之一”“磨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磨心性的过程”可知,磨墨虽然很基础,但有着重要作用;在磨墨的过程中磨砺心性,有助于个人成长、发展。由此可以联想到打好基础,才能取得成就;磨砺心性,成就更好的自己等等。
行为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磨砺心性,成就更好的自己。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磨砺心性,需要我们心态平和,淡定从容,稳中求胜。二、磨砺心性,需要我们充满耐心,久久为功,等待一朵花开需要很多的耐心。三、磨砺心性,需要我们杜绝心浮气躁,宁心静气专注当下。
立意:
1.慢工出细活。
2.打好基础,才能取得成就。
3.磨砺心性,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