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对于人跟自然之天的合一,在天人合一的概念里都有些什么样的看法呢?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跟自然之天的合一的中心是“顺自然”。
自然这个词要做一个解释。这个自然不是指自然界,现在讲的自然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用“天地万物”这个词表示的。在中国传统中,自然的意思是指“本然”,即万物原来的本性。所以,顺自然不是顺自然界,而是顺从一切事物的本然状态,顺从它的本性。
这一点在道家的思想中表现得最明显。比如《老子》里面就有一句话,叫“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意思是我们只能按万物的本性去发展,而不能随意改变它。
长期以来,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被看作是一种消极被动、因循等待的思想,其实它有相当积极合理的一面。汉代的《淮南子》对这一点有过精彩的论述。其中对“无为”的理解是:“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就是说无为并不是让人停在那儿不要动,什么都不做,而是应当“莫从己出也”,不要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去改变事物。
《淮南子》总结说无为就是“私志不得入公道”,即个人的意志和愿望不得入公道。“公道”是什么?公道就是自然,就是天地万物本然的状态。接下来还有一句话,“嗜欲不得枉正术”,个人的嗜好欲求不得枉正术,正术跟公道相对应的,是指自然界的必然规律。所以无为是指你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嗜好去改变整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这是从防止这个方面来讲的。
从积极方面来讲,无为是什么呢?“循理而举事”,即按照万物自然的客观的道理来做事。然后呢?“因资而立(功)”,就是根据事物本然的规律、最后很好地完成了这件事情。
总体来讲,无为是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就是“权自然之势”。自然之势本就是往这方面发展的,我们只不过是遵循它的规律,顺着它的趋势去推动它而已,这就是“因势利导”。
《淮南子》对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这些诠释,应该很全面地说明了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因循等待,而是强调要在排除主观和私欲的前提下,主动地去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地做事。
这是道家。儒家是不是也这样呢?其实儒家同样非常强调要因循自然。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大禹治水”的故事。禹治水的方法我们都知道,他是顺着水势进行疏导,把洪水排泄出去,洪水就治理好了。
以后的儒家就把大禹治水的智慧,看作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典范,认为这里充分体现了“有为”和“无为”在顺应自然这个原则下的统一。
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告诉我们天人合一的核心是顺自然、顺万物的自然之性。我觉得这些说法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启示很大,现在很多人都是逞人类之强,认为人类可以掌握自然、控制自然,能够随意地摆布自然。结果呢?人不断地受到自然的报复,说小了是越来越严重的沙尘暴,说大了是全球变暖引发的各种自然灾害。如果我们现在还不醒悟,那以后的事情会越来越麻烦。因此,讲中国的天人合一,首先要讲清楚这一层关系,就是人跟自然的合一问题。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的品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天人合一,其中的“天”和现在的自然界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B. 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强调顺应自然的是道家,其次是儒家。
C. 道家强调的“无为”,是指要排除主观和私欲的影响,根据事物的本然规律做事。
D. 大禹治水使用顺着水势疏导的方法,受此启迪,儒家才形成了顺应自然的思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天人合一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对于“人跟自然之天的合一的中心”的观点。
B. 文章反复引用《淮南子》的话,意在论证《淮南子》论述“自然无为”很精彩。
C.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观点并对观点进行解释,然后分述,最后再进行总结。
D. 文章既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跟自然合一,又结合现实表现出了批判精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道家还是儒家,都强调要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B. 道家的“自然无为”并不像一般人理解的那样消极被动,它有相当积极的一面。
C. 道家强调“无为”,儒家比道家前进了一步,强调“有为”和“无为”的统一。
D. 顺应自然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遵循,否则将有可能给人类带来不断的麻烦。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完全等同”错,文章开篇说“对于人跟自然之天的合一,在天人合一的概念里都有些什么样的看法呢”,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中的“天”除了“自然之天”之外,还有其他的含义,选文探讨的是“自然之天”;
B.“最强调顺应自然的是道家,其次是儒家”错,文章没有排序,只是说“这一点在道家的思想中表现得最明显”“其实儒家同样非常强调要因循自然”;
D.“受此启迪,儒家才形成了顺应自然的思想”错,文中没有相关信息,原文是说“以后的儒家就把大禹治水的智慧,看作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典范”。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意在论证《淮南子》论述‘自然无为’很精彩”错,应是论述“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被看作是一种消极被动、因循等待的思想,其实它有相当积极合理的一面”。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儒家比道家前进了一步”错,无中生有,原文是说“以后儒家就把大禹治水的智慧,看作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典范,认为这里充分体现了‘有为’和‘无为’在顺应自然这个原则下的统一”,并没有比较儒家和道家的高下。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嫦娥五号任务是一次高难度、高风险的深空探索之旅。相对于此前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成功实现的绕月探测、落月探测来说,嫦娥五号是一次新的、更大的技术跨越。从地外天体采样,到从地外天体起飞,再到航天器在月球轨道上交会对接、携带样品高速返回地球,对于中国航天都是第一次尝试。而只用20多天完成从奔月到返回地球,如同探月工程专家所形容的,如此短的时间内拍出一部“太空大戏”,难度可想而知。
嫦娥五号的使命,可以看成是通过复杂航天技术将一块来自月球的石头交到科学家手中的过程。对天文物理学家和行星科学家来说,嫦娥五号从月球挖回的物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了解月球的演变,甚至还能确定地球、火星和水星等行星表面的年代。与此同时,嫦娥五号任务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三部曲的最终章,“绕、落、回”的实现,将意味着中国掌握了无人月球探测的最主要基本技术。尤其是掌握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技术能力,将为载人登月、月球科研站的设想进行技术探路和铺垫,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余建斌《沿着梦想的阶梯拾级而上》,《人民日报》)
材料二
经过约38万公里、一周左右的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之旅,12月1日晚间,嫦娥五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月球正面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这是中国探测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软着陆,也是人类探测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这一区域。科学家们认为,着陆在此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为何选择在这里?这里和嫦娥三号在月球虹湾着陆点的纬度基本相当,属于月球正面的高纬度区域,这是考虑到地球的远距离遥控能力。根据目前研究成果,这块区域形成的地质年代较短,约37亿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专家表示,此次嫦娥五号有望获取最年轻的月球返回样品,在月球火山活动和演化历史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的科学成果。
由于涉及采样后上升器的月面起飞,嫦娥五号落月的过程也是为后续上升器月面起飞选择“发射场”的过程。专家介绍,相较于嫦娥三号、四号,嫦娥五号需要着陆区域内无太高的凸起、无太深的凹坑,并且坡度要符合任务要求,这对着陆点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摘编自胡喆、彭韵佳《嫦娥五号成功落月三大看点揭秘》,新华网)
材料三
材料四
据俄新社12月6日报道,中国探月工程发布通告称,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把从月球采集的土壤样品转移至返回器。报道称,在上升器进入月球轨道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靠近上升器,并以抱爪的方式捕获上升器,完成交会对接。接下来,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将与上升器分离,择机返回地球。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2月5日报道,中国的嫦娥五号发射升空,在月球着陆采样,并将在本月中旬返回的消息,再次让中国的航天工程受到举世关注。报道称,嫦娥五号如果顺利返回,中国将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月球土壤和岩石。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中国(航天事业)正在有条不紊地取得进展。”
就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发表讲话。他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他还强调“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节选自《参考消息》,2020年12月7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探月工程的三部曲,依次为绕月探测、落月探测、采集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B. 在月球表面上采样、起飞、对接,携带样品返回,是嫦娥五号需要跨越的技术难关。
C. 嫦娥五号探测器对着陆点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的要求,比嫦娥三号、四号更高。
D. 嫦娥五号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返回地球,需要经过月地转移、近地制动等过程。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从难度和风险入手,高度评价嫦娥五号任务完成后的科学意义。
B. 材料二侧重介绍了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着陆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的原因。
C. 材料四选择不同国家的报道,突出嫦娥五号顺利返回引起的世界反响。
D. 材料四第四段引用习近平主席的金句,称赞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远大目标和巨大贡献。
6. 根据材料,简述嫦娥五号探测器选择月球正面“风暴洋”区域着陆的原因。
【答案】4. B 5. C
6. ①属于月球正面的高纬度区域,便于地球的远距离控制;
②形成的地质年代较短,有望获取最年轻的月球返回样品;
③地势相对较为平坦,便于后续的上升器在月面起飞。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在月球表面上……对接”错误。由材料三图示可以看出,不是在月球表面上对接,而是从月球表面起飞后,择机与轨道器/返回器对接。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C.“突出嫦娥五号顺利返回引起的世界反响”分析错误。通过材料四第二段原文“并将在本月中旬返回的消息”,可见报道时嫦娥五号还没有返回,选项把未然当成了已然。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材料内容的能力。
首先锁定材料二第二、三段,筛选相关句子进行整合分条作答。
依据“这里和嫦娥三号在月球虹湾着陆点的纬度基本相当,属于月球正面的高纬度区域,这是考虑到地球的远距离遥控能力”可概括为:属于月球正面的高纬度区域,便于地球的远距离控制。
依据“根据目前研究成果,这块区域形成的地质年代较短,约37亿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专家表示,此次嫦娥五号有望获取最年轻的月球返回样品,在月球火山活动和演化历史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的科学成果”可概括为:形成的地质年代较短,有望获取最年轻的月球返回样品。
依据“由于涉及采样后上升器的月面起飞,嫦娥五号落月的过程也是为后续上升器月面起飞选择‘发射场’的过程……嫦娥五号需要着陆区域内无太高的凸起、无太深的凹坑”可概括为:地势相对较为平坦,便于后续的上升器在月面起飞。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神裱
孙方友
陈州城有个不起眼的裱画店,人称“神裱店”。
既称“神裱”,必然要有别人不及的高招。
相传民国初年,项城袁家的一位少爷,从水寨镇乘坐轿车亲自送来一幅米芾写的中堂,由于保管不善,长期受潮受压,黏结在一起,活脱一个杂面饼子,曾经找了很多裱画师傅,皆未有人敢接此活儿。经人推荐,便找到了神裱店。袁家少爷对店主任振乾说,只要能揭裱好,愿付工钱三百大洋。任振乾看了看那块纸坨坨,表示尽力而为。袁家少爷生怕任振乾在揭裱过程中作弊弄手脚,专派一个师爷坐镇监视。任振乾通过细心加工,把那块纸坨坨揭成大小不等的碎片儿七百多块,然后把这些大如手掌、小如指甲盖儿的碎片儿裱得天衣无缝。袁家少爷十分满意,不但如数付了工钱,另外,又加赏钱三十块。从此,神裱店更是名声大扬。
孙殿英在河北遵化马兰峪扒开慈禧和乾隆陵墓是在一九二八年的六月间。那一年任师傅已年近八旬,身板硬朗,神清气爽。他听说孙殿英盗了东陵,很是气愤。又听说孙殿英打开两座陵墓之后,专拣金银财宝,不要名人字画,更恨孙殿英无知。他知道,一旦藏于墓穴中的古人字画重见天日,如果不抓紧时间做特殊处理很快就会损坏的。为救国宝,他毅然关了店门,带领子孙北上去了燕赵之地。由于孙殿英是个粗人,不懂字画的金贵,使得乾隆和慈禧慕内的名人墨宝遗失殆尽。那时候南京国民政府为掩人耳目,追查国宝的风声令人打战,而得到字画的人多属行家里手或有钱人家,早已收藏于密室不肯出手。所以,任振乾此次北上等于白跑一趟。他带领子孙们在遵化、承德等地转了几个月,毫无收获。任振乾气馁至极,正准备打道回府,不想节外生了枝。
燕山一带有个大土匪,名字很怪,叫鸵鸟。这位名叫鸵鸟的匪盗双腿长得出奇,走路极快,上山下山超出常人两倍有余。为此,京东一带的富豪皆怕他。他听说从河南陈州来了一个奇怪的裱糊匠,带领子孙一大帮,还口口声声要用祖传绝招儿抢救国宝,很是好奇,便派人把任振乾一家请上了山。
鸵鸟一见任老汉年近八旬,银须抖抖,竟为抢救国宝不辞劳苦,千里迢迢来到燕北,颇有些敬佩之意,便问任老汉说:“你何称神裱?”任振乾笑道:“神裱之称乃别人的高抬,大王不必信它!”言毕,便讲了为袁家少爷裱米芾墨宝一事。鸵鸟略识文墨,让人取出宣纸,挥笔写了几个歪字,等墨干之后,一把撕了个稀巴烂,撂给任振乾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把它裱个完整让我瞧瞧!”任振乾望了望那团碎纸,说:“如若裱好,你能否答应我一个要求?”“什么要求?”“请你帮我寻找乾隆和慈禧墓中出土的那批字画!”“你要那些破字何用?”“大王误会了,我千里迢迢来到贵地,并不是想得到什么!我只求为收藏者重裱一回,然后物归原主!说起来怕大王不懂,凡出土的字画,如果不清除内含的腐气重新装裱,那字画就会像人的尸体一样慢慢被腐蚀成一片粉末儿!”
“你怎么知道?”
“实不相瞒,我家祖上就是一个盗墓贼。他曾从墓中盗出过不少名人字画,皆因不会保管而被腐蚀。后来,他让我爷爷学装裱,但重新裱糊之后仍然被腐蚀,这就是没有清除纸内腐气所致!”
“你用什么办法除去腐气?”
“大王,这是我家研究多年的祖传秘方,恕不能相告!”“那好吧!”鸵鸟变了脸色说,“你不说我不强求,但我也不帮你的忙!”任振乾一听,急忙施礼道:“大王不必生气,为了拯救国宝,老夫只有破坏祖规了!办法很简单,就是把出土字画揭下来,放在活人身上,要贴身带上一个月,方能用活人的生命气息除去纸内潜藏的死人气息!”
鸵鸟越听越神,当场答应任振乾的要求,说一定会倾全力相助,抢救一回国宝,在自己的匪史上留下光辉一笔。
任振乾见鸵鸟答应了,很是高兴,急忙命子孙们在山洞里支案制浆,把鸵鸟的歪字裱了个天衣无缝。鸵鸟一看神裱名不虚传,大喜,当下朝遵化周围的大户人家和珠宝店贴了条子,说是限十天之内送来东陵出土的画一幅,否则,必遭大祸,条子上最后注明,为救国宝,诸位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寻找出土字画,裱好之后,定物归原主。
果真灵验,没过十天,东陵出土的那批字画基本上都集中在了鸵鸟的山寨中。
任振乾鉴别过无赝品之后,大喜过望,带领子孙向鸵鸟拜了三拜。为让任家父子们安心裱画,鸵鸟特为他们腾了一个大的山洞。任振乾带领子孙们搬进洞里,当下就开始了工作。他们先小心地揭下字画,然后分开贴身收藏。一个月后,腐气吸尽,开始重新裱糊。就这样揭揭裱,一下忙了半年有余,等把那批出土的字画全部抢救完之后,任振乾和他的子孙们个个已面黄肌瘦,满脸阴气,形如饿鬼。鸵鸟大为感动,亲手扶任老先生坐在头把交椅上,命全体匪徒为其磕了三个响头。
(摘编自《陈州笔记》,河南文艺出版社)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用“不起眼”来修饰裱画店,却又称其为“神裱店”,很自然地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小说描写大土匪鸵鸟“双腿长得出奇,走路极快”,让当地富豪害怕,为下文写周围的大户人家和珠宝店乖乖送字画做铺垫。
C. 小说使用“特殊处理”“祖传绝招儿”“除去腐气”“死人气息”等词语,前后相承,吊足了读者胃口。
D. 年近八旬的任振乾为让自己的“神裱店”保住名声,带领全家千里迢迢来到燕地,寻找、抢救国宝,煞费苦心。
8. 请简要概括鸵鸟对任振乾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9. 本文的标题是“神裱”,也有人说:“孙方友笔下的陈州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奇人异事的奇异世界。”请结合标题和文本内容,谈谈你对孙方友笔下奇异世界的理解。
【答案】7. D 8. ①初闻其事后好奇;
②初见其人后颇有些敬佩;
③交谈后心生疑惑;
④询问秘方遭拒后生气;
⑤得知秘方后兴奋;
⑥自己歪字被裱好后大喜及东陵出土的字画被裱好后感动膜拜。
9. ①不起眼的裱画店里竟然藏有技艺高超的裱画大师,能够高质量完成其他裱画师傅不敢接的活儿;
②任振乾祖上竟然是盗墓贼;
③任振乾裱画竟然不为钱财,只为抢救国宝;
④避免被腐蚀的秘方竟然是用活人的生命气息除去纸内潜藏的死人气息;
⑤南京国民政府追查国宝无果,土匪一声令下竟然基本上集齐国宝;
⑥土匪鸵鸟竟然没有匪气,充满仁义。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任振乾为让自己的‘神裱店’保住名声”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我千里迢迢来到贵地,并不是想得到什么”,可知任振乾寻找、抢救国宝是不图名、不图利。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能力。
由“他听说从河南陈州来了一个奇怪的裱糊匠,带领子孙一大帮,还口口声声要用祖传绝招儿抢救国宝,很是好奇,便派人把任振乾一家请上了山”可知,初闻其事后好奇;
由“鸵鸟一见任老汉年近八旬,银须抖抖,竟为抢救国宝不辞劳苦,千里迢迢来到燕北,颇有些敬佩之意”可知,初见其人后颇有些敬佩;
由“你要那些破字何用?”可知,交谈后心生疑惑;
由“‘那好吧!’鸵鸟变了脸色说,‘你不说我不强求,但我也不帮你的忙!’”可知,询问秘方遭拒后生气;
由“鸵鸟越听越神,当场答应任振乾的要求,说一定会倾全力相助,抢救一回国宝,在自己的匪史上留下光辉一笔”可知,得知秘方后兴奋;
由“鸵鸟一看神裱名不虚传,大喜”“就这样揭揭裱,一下忙了半年有余,等把那批出土的字画全部抢救完之后,任振乾和他的子孙们个个已面黄肌瘦,满脸阴气,形如饿鬼。鸵鸟大为感动,亲手扶任老先生坐在头把交椅上,命全体匪徒为其磕了三个响头”可知,自己歪字被裱好后大喜及东陵出土的字画被裱好后感动膜拜。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由“陈州城有个不起眼的裱画店,人称‘神裱店’”“既称‘神裱’,必然要有别人不及的高招”可知,不起眼的裱画店里竟然藏有技艺高超的裱画大师,能够高质量完成其他裱画师傅不敢接的活儿;
由“实不相瞒,我家祖上就是一个盗墓贼”可知,任振乾祖上竟然是盗墓贼;
由“我只求为收藏者重裱一回,然后物归原主!”“大王不必生气,为了拯救国宝,老夫只有破坏祖规了!”可知,任振乾裱画竟然不为钱财,只为抢救国宝;
由“办法很简单,就是把出土字画揭下来,放在活人身上,要贴身带上一个月,方能用活人的生命气息除去纸内潜藏的死人气息!”可知,避免被腐蚀的秘方竟然是用活人的生命气息除去纸内潜藏的死人气息;
由“那时候南京国民政府为掩人耳目,追查国宝的风声令人打战,而得到字画的人多属行家里手或有钱人家,早已收藏于密室不肯出手”“果真灵验,没过十天,东陵出土的那批字画基本上都集中在了鸵鸟的山寨中”可知,南京国民政府追查国宝无果,土匪一声令下竟然基本上集齐国宝;
由“鸵鸟越听越神,当场答应任振乾的要求,说一定会倾全力相助,抢救一回国宝,在自己的匪史上留下光辉一笔”“鸵鸟大为感动,亲手扶任老先生坐在头把交椅上,命全体匪徒为其磕了三个响头”可知,土匪鸵鸟竟然没有匪气,充满仁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冯立,武德中为东宫率,甚被隐太子亲遇。太子之死也,左右多逃散,立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于是率兵犯玄武门,苦战,杀屯营将军敬君弘。谓其徒曰:“微以报太子矣。”遂解兵遁于野。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昨者出兵来战大杀伤吾兵将何以逃死立饮泣而对曰立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战之日无所顾惮。因歔欷悲不自胜,太宗慰勉之,授左屯卫中郎将。立谓所亲曰:“逢莫大之恩幸而获免,终当以死奉答。”未几,突厥至便桥,率数百骑与虏战于咸阳,杀获甚众,所向皆披靡,太宗闻而嘉叹之。时有齐王元吉府左车骑谢叔方率府兵与立合军拒战,及杀敬君弘、中郎将吕衡,王师不振,秦府护军尉尉迟敬德乃持元吉首以示之,叔方下马号泣,拜辞而遁。明日出首,太宗曰:“义士也。”命释之,授右翊卫郎将。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忠臣烈士,何代无之,公等知隋朝谁为忠贞?”王珪曰:“臣闻太常丞元善达在京留守,见群贼纵横,遂转骑远诣江都,谏炀帝,今还京师。既不受其言,后更涕泣极谏,炀帝怒,乃远使追兵,身死瘴疠之地。有虎贲郎中独孤盛在江都宿卫,宇文化及起逆,盛惟一身,抗拒而死。”太宗曰:“屈突通为隋将,共国家战于潼关,闻京城陷,乃引兵东走。义兵追及于桃林,朕遣其家人往招慰,遽杀其奴。又遣其子往,乃云:‘我蒙隋家驱使,已事两帝,今者吾死节之秋,汝旧于我家为父子,今则于我家为仇雠。’因射之,其子避走,所领士卒多溃散。通惟一身,向东南恸哭尽哀,曰:‘臣荷国恩,任当将帅,智力俱尽,致此败亡,非臣不竭诚于国。’言尽,追兵擒之。太上皇授其官,每托疾固辞。此之忠节,足可嘉尚。”因敕所司,采访大业中直谏被诛者子孙闻奏。
(节选自《贞观政要·第十四》)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昨者出兵来战/大杀伤吾兵将/何以逃死/立饮泣而对曰/立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战之/日无所顾惮
B. 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昨者出兵来战/大杀伤吾兵/将何以逃死/立饮泣而对曰/立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战之日/无所顾惮
C. 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昨者出兵来战/大杀伤吾兵将/何以逃/死立饮泣而对曰/立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战之日/无所顾惮
D. 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昨者出兵来战/大杀伤吾兵/将何以逃/死立饮泣而对曰/立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战之/日无所顾惮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谓其徒曰”与“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徒”字含义相同。
B. “微以报太子矣”与“微夫人之力”(《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微”字含义不同。
C. “所向皆披靡”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相同。
D. “命释之”与“庖丁释刀对曰”(《庖丁解牛》)两句中的“释”字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子死后,曾深受其恩的人都逃走避难了,只有深受太子厚待的冯立率兵在玄武门与秦王的军队苦战,以此报答太子。
B. 对于冯立的忠义,唐太宗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劝勉安慰,故而在咸阳对突厥之战时,冯立奋勇作战,所向披靡,太宗更为嘉许。
C. 王珪认为太常丞元善达因直谏而被隋炀帝怒杀,独孤盛孤身一人抵抗叛乱的宇文化及而死,这些前朝臣子都属于唐太宗所说的忠臣烈士。
D. 隋将屈突通杀死替太上皇招安的家奴,箭射劝降的儿子,逼其避逃,后来托疾拒官,在唐太宗看来,都体现了他的忠义操守,足堪嘉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屈突通为隋将,共国家战于潼关,闻京城陷,乃引兵东走。
(2)因敕所司,采访大业中直谏被诛者子孙闻奏。
【答案】10. B 11. A 12. A
13. (1)屈突通为隋将,与我军在潼关作战,听说京城陷落,便带领军队向东逃窜。
(2)因而命令主管官署,查访隋炀帝大业年间敢于直言劝谏而被诛死者的子孙,向朝廷报告。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不久,冯立来向太宗请罪,太宗责备他说:“你之前带兵来和我的军队交战,使我的军队受到严重的损失,你如何能够逃过这项死罪?”冯立哭着回答:“我冯立侍奉太子并为之献身,希望能够为他卖命,所以当时作战的时候,我没有顾虑太多。”
“俄而来请罪”省略主语冯立,“来”的目的是“请罪”,不能断开;“太宗数之曰”主语是“太宗”,故在“太宗”前应停顿,排除AC;
“逃死”是动宾结构,不能断开;“立饮泣”为独立主谓句,主语是冯立,故在主语“立”前停顿,此外“当战之日”,为时间状语,中间不能隔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两句中的‘徒’字含义相同”错误,徒:“随从”/“白白地”,两者意思不同。句意:冯立对手下随从说。/白白地被欺骗。
B.正确。微:形容词作名词,“微小的事”/“没有”。句意:只有以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来报答太子了。/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就不会有今天。
C.正确。两个“靡”都是“倒下”的意思。句意:所到之处无人能敌。/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
D.正确。释:释放;/放下。句意:太宗命令左右释放谢叔方。/厨师丁放下刀回答说。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曾深受其恩的人都逃走避难了”表述有误。根据文中“左右多逃散”可知,太子死后,原先身边的侍从大多逃散了,不是“都”逃走避难了;“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只是冯立表达自己的感慨,并非实指。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共”,与、和;“战于潼关”,状语后置,在潼关作战;“引”,带领;“东”,向东;
(2)“因”,因而;“敕”,命令;“采访”,古今异义,这里是查访的意思;“闻”,使动,使……闻。
参考译文
冯立,唐武德年间为东宫统帅,深受太子李建成的厚待。太子死后,他以前的随从有很多都逃走了,冯立感叹道:“哪有在太子活着的时候受他的恩惠,太子死了各自逃走避难的道理!”于是率兵在玄武门与秦王的军队苦战,杀死屯营将军敬君弘。冯立对手下随从说:“我没有什么(只有以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来报答太子了。”然后解散军队逃到郊外。不久,冯立来向太宗请罪,太宗责备他说:“你之前带兵来和我的军队交战,使我的军队受到严重的损失,你如何能够逃过这项死罪?”冯立哭着回答:“我冯立侍奉太子并为之献身,希望能够为他卖命,所以当时作战的时候,我没有顾虑太多。”于是抽噎叹息悲痛不已,太宗安慰勉励他,并封他为左屯卫中郎将。冯立对他的亲信说:“遇到这样大的罪过却得到赦免,我一定要以死报答圣上。”不多久,突厥攻打便桥,冯立率一百余名骑兵与突厥兵大战于咸阳,杀死俘获许多突厥兵,所到之处无人能敌,太宗听说后大加赞叹。当时,齐王李元吉府上左车骑谢叔方率府兵与冯立一同作战,等敬君弘、中郎将吕衡被杀,军队士气低沉,秦王府护军军尉尉迟敬德拿着李元吉的人头让谢叔方看,谢叔方下马大哭,拜见后离开军队逃走。第二天便自首了,太宗说:“谢叔方真是仁义。”命令左右释放谢叔方,并封他为右翊卫郎将。
贞观五年,太宗对侍臣们说:“忠臣烈士,哪一个朝代没有呢?你们知道隋朝谁是忠孝贤良的人吗?”王珪说:“我听说太常丞元善达留守京城,见群贼乘机叛乱,于是到江都,向隋炀帝进谏,让他还师京城。炀帝不听劝告,元善达哭着极力劝谏,炀帝大怒,竟然派兵追了他很远,把他杀死在瘴疠横行的山林间。还有虎贲郎中独孤盛在江都做卫士,当宇文化及起兵叛逆时,仅剩独孤盛一人,抵抗敌人被杀死。”太宗说:“屈突通为隋将,与我军在潼关作战,听说京城陷落,便带领军队向东逃窜。当我们的军队追到桃林的时候,我派遣他的家奴前去招安,他就杀掉他的家奴。后来我们又派遣他的儿子去,他却说:‘我蒙受隋朝任用,已经侍奉两代帝王。现在是我以死保全气节的时候,你我过去是父子,现在我们是仇敌。’于是拿箭射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只好逃走了,他所带领的士兵全都溃散了。只剩屈突通一人,向东南方向大声痛哭着说:‘我承受国恩,担当统帅,智慧、力气都用完了,导致今天的失败,不是我对国家不忠诚。’话说完,我们追赶的士兵就擒住了他。太上皇授给他官职,他常常托病坚定拒绝。这种忠义操守,足够受到嘉奖。”因而命令主管官署,查访隋炀帝大业年间敢于直言劝谏而被诛死者的子孙,向朝廷报告。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观八阵图
刘禹锡
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
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①飞。
波涛无动势,鳞介②避余威。
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③。
【注】①鹅鹳:水禽名,亦为阵名。②鳞介:泛指鱼、鳖等水中的动物。③据《唐语林》载:“东晋桓温征蜀过此,勒铭曰:‘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往迹。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两句点出了八阵图的来历。杜甫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由此可知此八阵图威力无比,同时也曲笔写出“蜀相”真乃“运神机”者。
B. 颔联两句写到了八阵图中的景物。由眼前之景想起当年诸葛亮大摆八阵图的场景,真乃时势造英雄,如今龙蛇不见,只有那鹅鹳仍在飞来飞去,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C. 颈联两句是诗人在设想八阵图施展起来所产生威力,借八阵图余威写出了八阵图当年威力之大,直接描写了诸葛亮非凡的谋略和超人的智慧。
D. 尾联两句暗用东晋恒温之事典。诗人此时面对大江,畅想诸葛亮当年羽扇纶巾、指点江山的风神情貌,景仰之余不禁有慨然之志。
1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对蜀相诸葛亮的无限仰慕之情。首联两句点出了八阵图的来历。中间两联叙写八阵图中的景物、阵势与威力,千百年后,“余威”尚存。借咏八阵图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②对贤臣冀盼之情。中唐社会君主昏庸无能,奸臣当道,诗人希望有一位智谋卓越的贤臣主持政局,以期中唐中兴。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直接描写了诸葛亮……”赏析错误。颈联“波涛无动势,鳞介避余威”并不是直接描写诸葛亮,而是诗人在设想八阵图施展起来所产生的威力,借八阵图余威写出了八阵图当年威力之大,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非凡的谋略和超人的智慧。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诗首联两句点出了八阵图的来历,同时也曲笔写出“蜀相”真乃“运神机”者。
颔联两句写到了八阵图中的景物。诗人站在江边,看到眼前之景,不禁想起了当年诸葛亮大摆八阵图的场景,真乃时势造英雄,如今龙蛇不见,只有那鹅鹳仍在飞来飞去,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颈联写诗人在设想八阵图施展起来所产生的威力,借八阵图余威写出了八阵图当年威力之大,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非凡的谋略和超人的智慧。
尾联写诗人面对大江,畅想诸葛亮当年羽扇纶巾、指点江山的风神情貌,景仰之余不禁有慨然之志。尾联含蓄表达了作者冀盼贤臣之情。这种期盼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流露。当时的中唐社会,君主昏庸无能,奸臣当道,朝政腐败到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杀大权都由宦官掌握,而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诗人多么想有一位智谋卓越的贤人来主持政局,这样中唐之中兴或许还有希望。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蜀道蜿蜒曲折的特点。
(2)李商隐《锦瑟》中表明当时既有惆怅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惆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高洁质朴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青泥何盘盘 ②. 百步九折萦岩峦 ③. 此情可待成追忆 ④. 只是当时已惘然 ⑤. 出淤泥而不染 ⑥. 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萦,岩,峦,惘,淤,染,濯,涟。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庚子年已经进入尾声,回顾这一年,需要记住的事情有如___①___,其中,庚子的云彩,给我的印象极深。
记得有一天,我看见一堆雪,一堆温热的、长着尾巴、呼吸着的雪——那是一只雪一样的白猫。这白精灵一样的猫儿,正在仰望别处。它的眼圈很黑很黑,眼球有如蓝宝石,流光旋转。顺着它的目光看过去,不是树,不是层楼,而是云彩。猫儿也发现了云彩的奇异!
就在这之前,我也看了好半天云彩。它们一朵一朵,都像这猫儿繁衍的精灵,被人抱到天上了。湛蓝之中,一堆一堆的雪,一团一团的蓬松,一掬一掬的白。这白,是最雅的音、最醇的味,是天空培育出的白玉兰花,开得奔放、痛快,___②___。这云彩的美,美入骨髓里了。它们的浓淡、厚薄、高低、错落、间隔、明暗,它们所构成的光影和色彩,它们所涌动的韵律和节奏,无不愉悦着人的灵魂。它们不同于我们___③___之物,像是草原上的云彩,像从草原上飘出的歌,高旷,明亮,舒展,饱满,飘逸。它们美得让人兴奋、感动、喜悦,无法言说。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蓝天下的云雪白又蓬松。”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17. ①恒河沙数 ②无拘无束 ③司空见惯
18. ①原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湛蓝”代指“蓝天”,突出了天空之蓝,形象突出,特点鲜明,与后面云的白形成色彩上的鲜明对比。②原句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短句构成排比,将云的形态、颜色等分别突出强调,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注意分析前面语境,“需要记住的事情有如……”,这里指的是事情很多,多到什么程度,需要进行恰当比喻,形容数量很多,所以联想到类似“恒河沙数”的成语。恒河沙数: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第②空,结合语境,强调白玉兰花开放的状态“奔放、痛快”,用成语来形容,可以想到“无拘无束”。无拘无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限制,不受约束。
第③空,此处语境注意“不同于”,也就是与后文语境“像是草原上的云彩,像从草原上飘出的歌,高旷,明亮,舒展,饱满,飘逸”有天壤之别的,这些是罕见的,所以与之相反,就是“司空见惯”的。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湛蓝之中,一堆一堆的雪,一团一团的蓬松,一掬一掬的白
根据语句“湛蓝之中”“蓝天下”可知,原句中的“湛蓝”所指的即是蓝天。由此可知,原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湛蓝”代指“蓝天”,而作者之所以如此使用,是为了突出了天空之蓝,形象突出,特点鲜明。而对“湛蓝”的强化,也与后面“一堆一堆的雪”“一掬一掬的白”所展现的云的白形成色彩上的鲜明对比。
原句中“一堆一堆的雪”“一团一团的蓬松”“一掬一掬的白”这三组语句,均只有六个字,单独成短句结构,且每句都连用两个“一……”“一……”,可知语句运用了排比结构。这三组语句中,“一团一团的蓬松”生动展现了云的形态,“一堆一堆的雪”“一掬一掬的白”展现了云的颜色。在这里,作者用排比,将云的形态、颜色等分别突出强调,使得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中国古建筑___①___,由立柱、横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且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在地震荷载下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少结构的地震响应。榫卯作为___②___,其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出土的大量木构件中不难发现,当时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榫卯结构。在之后的历史中,榫卯结构伴随着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硬木家具的出现,将榫卯技术___③___,也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中自然天成的最具代表性的技艺。榫卯代表了传统工艺中精密、细致、智慧的工艺水平和匠人精神。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 “卯”的本义是木器上安榫头的孔眼。卯榫,即比喻两部分的连接处。据此推测“卯上了”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9. ①为主要结构方式 ②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③推上了技术上的高峰
20. ①“卯上了”比喻两个人为了某件事情较上了劲,谁也不肯退让,直到分出胜负结果。②得名缘由:由“卯”的本义引申比喻而来。“卯”的本义是木器上安榫头的孔眼,它需要与对应的榫头扣上,这一现象引申就叫“卯上了”。
21. 答案(示例):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前文语境“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可知,这里也应是“以……为主要……”这种句式,再看“木构架结构”自然是“结构方式”,据此补写即可。
②处,根据后文“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伴随着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发展”等句可推知,此处定性“榫卯作为……”,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③处,注意前文语境“逐渐发展起来”“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硬木家具的出现”,再结合后文语境“也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技艺”,从逻辑上推知这里应该是“推上了技术上的高峰”。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俗语含义的能力。
分析词语含义,首先注意这是一个俗语,结合“卯”的本义和“卯榫”的比喻义,推测“卯上了”的含义。“卯上了”比喻两个人为了某件事情较上了劲,谁也不肯退让,直到分出胜负结果。
分析得名缘由,由“卯”和“卯榫”的含义可知,两个词本来是建筑用语,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卯上了”就是较上劲,由“卯”的本义引申比喻而来。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不但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且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前后分句是递进关系,此处前后分句语序不当,应该强调前一分句的内容,所以应前后分句对调位置,也与后句语境“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相照应;
②“在地震荷载下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中“变形”做“抵消”的主语,这与事实不符,应在“变形”一词前添加介词“通过”;
③“减少”与宾语“地震响应”搭配不当,应改为“减小”。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在救亡图存的年代,青年一代发出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号角。在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人发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时代强音,成为引领青年人拼搏的号角。在改革开放四十四周年之际,青年人又发出了“青春接棒,强国有我”的时代口号。
材料二 青年,肩负国家使命;国家,赋予青年重任。
青年,生于乱世,当横刀立马,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生于治世,当尽心竭力,为民谋幸福,为国求发展;生于盛世,当不负时代,为国为民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华章!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