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四川盆地多夜雨的原因 为什么夜雨多
2024-02-09 14:48
四川盆地多夜雨,是因为在四川盆地里的空气相对湿度大,白天通常都处于接近饱和状态,夜间稍有降温就会有凝结形成降雨,同时多夜雨的特点导致了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很小,因为水汽凝结需要放出大量的热。地理角度解释四川多夜雨需要利用大气环流中的“山谷风”来。
四川盆地为什么会多夜雨
四川盆地夜雨多的原因:四川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偏南暖湿气流进入盆地后,容易滞留其中,遇到山地抬升,形成云。白天的时候,云层遮挡了阳光,使得低空的气温不高,云层上下的温差小,不利于对流活动。
到了夜间,云层上面快速降温,而云层下面有遮挡,使得低空气温较高,上冷下暖容易触发对流,出现夜雨。
来自高原的短波槽还对夜雨有“助攻”。白天,由于南风气流比较强,短波槽不易进入盆地,到了夜间,因为环流的变化,南风气流减弱,短波槽“趁虚而入”。短波槽来自高原,比较冷,而盆地海拔较低,空气比较暖,又出现了上冷下暖,于是,会触发对流的加强。
四川盆地是怎么形成的
四川盆地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由原来的湖盆转变成了今日的盆地。四川盆地的形成可推至远古时期,住上推万万年前欧亚板块之冲击所称为巴蜀湖者,则形成最早即今所称之赤色盆地。当三迭纪时期,四川盆地继续下沉,海水烟波,一片汪洋。
经早中三迭纪印支早期运动后,到晚三迭纪,四川盆地进入半咸水至淡水湖盆沉积;川西甘孜、阿坝地区为滨海环境,气候温暖润湿,植物繁茂”。“侏罗纪时期,巴蜀湖面大为缩小,成为蜀湖,面积约二万平方公里,巴蜀湖面大约缩小到十分之一”。
之后,受白垩纪开始的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巴湖、西昌湖、川滇湖相继消失,蜀湖退缩到以灌县、新津以南的蒲江、雅安、洪雅一带为湖心的位置。至老第三世纪末、新第三世纪初,四川形成了一个地势起伏和缓、分布广袤的平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