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场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花青、石青和石绿
正如《只此青绿》舞蹈中的长裙那样,中国古代“青绿山水”里的青是指蓝色。但要说明不同的“青”并非易事。
首先,“青绿”的“青”绝对不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中的“青”,因为在彩虹般的可见光谱中,被叫作“青”的颜色既不是青苹果、青草那种偏黄的嫩绿,也不是蓝;而是偏蓝调一点的“薄荷绿”。我们古文中的“青”却大部分时候都是指一种深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就是;青色来自叫作“蓝”的植物,颜色却比它未提炼时更深。在我国不同地区,有许多种不同科的植物都曾经担当过“蓝”的角色。用得最广泛的蓝有蓼蓝、菘蓝,它们甚至到当代还在应用,是民间“扎染”俯拾即是的原料。其中的菘蓝还能当中药,它的叶子晒干了是清热解毒的大青叶,而它的根就是板蓝根。
以这些植物提取出的蓝色颜料叫作花青、靛青,除了用于画画、染布,也是美人画眉的青黛。不过,中国画里青绿山水的“青”大部分时候都不是“青出于蓝”所指的植物颜料,而是矿物颜料。因植物颜料会溶于水,一经稀释,;它便均匀地沉入织物的经纬之间,不会反光,没有遮盖度,所以一般用于没骨画法、大写意,而在山水画里只用于作底色。至于青绿山水山巅上那抹艳丽的蓝色,一般是来自蓝铜矿研磨出来的粉末,称为“石青”,而山腰上的绿色来自在蓝铜矿中常见伴生的孔雀石,称为“石绿”。它们共生在一起时,蓝绿两种宝石交相辉映,来到画上则如遇旧邻,相得益彰,如陆游诗云“螺青点出暮山色,石绿染成春浦潮”。
中国古人用得最广泛的矿物颜料恐怕就是石青和石绿了。亚欧大陆的许多地方都可开采到这两种矿石,因此从敦煌到罗马,各地的壁画中都常见这两种颜料。哪怕敦煌壁画上的脸都黑没了,蓝绿色的飘带却还清清楚楚。蓝铜矿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容易氧化成孔雀石;也就是说,石青会从一种清冷纯粹的深蓝色,渐渐“绿化”,转为一种较温暖浅淡的湖蓝色。我们如今看到的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中那些蓝色,已经是经年转化之后的效果了。难以想象,它在刚刚绘就的时代,该是怎样的一种韵致?!蓝色会更深,画布更白,从而衬托出山谷间温暖的赭石色。
《千里江山图》的设色方式之所以能成立——它看起来颜色浓重却并不俗气,正是因为石青的这种奇妙的冷感。中国古人的审美实在是灵活,在山谷凹处施加赭石这样有突出感的暖色,在凸处却施加一种有后退感的蓝色,这种技法和素描的明暗法恰恰相反。它又的确能让画面仿佛凸出于纸上,成就一种立体感,但这立体感倒更像是剪纸而非浮雕。
习惯了油画技法的观众,会难以理解中国古人为什么能有如此奇妙的想象力。蓝色在油画里多被用于阴影色,在风景中,深蓝色常常和黑色、绿色配合起来作为暗色使用,浅蓝色才会用于天空或明亮水面上的波纹。但细腻的中国画师当然比油画家更了解自己的材料媒介,会将石青和花青截然区分对待,花青溶于水,它会和画面的底色融为一体;它才是用来表达阴影感的蓝色,而石青则是有覆盖性的,用了石青就如敷了一层蓝色的粉,对于讲究空白意境的水墨画来说,这么亮丽的颜色,只好用来表达凸出感了。从画家到收藏家,当然都知道这么深的蓝色顶在山巅上,既不真,也不像,但它却是这么铿锵有力,艳而不俗,令人过目不忘。
我们不妨想象,石青和石绿的这种配合可能来自一些唐突的试验,它们的最终效果,如《千里江山图》所展现的,几乎是某种天作之合——它们恰好就适合这种皴法,这种笔触,这片山川。如果换掉笔触、皴法,或者换种构图,这种施色方式很可能就不合适了。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王希孟的功力,只是一般画匠亦步亦趋的模仿,其笔墨力道必然托不起如此娇艳的色彩对比。
(摘编自杨娟娟《不曾褪色——中西绘画中的青绿简史》,2022年3月17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中国画在色彩上的赋予民族个性的特点有四个方面:
一是中国画着色多从物象固有的本色出发,而不计较光的影响和变化。虽然有时着色也有浓、淡、干、湿之别,但目的不是表现物体的光感而是为了破除板滞,以得颜色本身有丰富的变化,产生生动的韵味。所以中国画的用色相对来说比较单纯,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
二是喜用对比强烈的原色。中国人习惯以红、黄、蓝、白、黑为“五原色”,其中以黑与白为主色,“黑白分明”对比强烈。唐、宋的大青绿山水,用大片的石绿、石青画成,用泥金勾勒轮廓,涂染天和水。山间云雾则用白粉堆染。画秋景还用朱砂点出一丛丛丹枫,青山、白云、红树,形成强烈的对比,金碧辉煌,鲜艳夺目,画面极有感染力。
三是中国画设色常具有画家的主观色彩,甚至抛弃描绘对象本身的颜色。比如竹子,本来是绿色的,而传统的墨竹却是黑色。如文同《墨竹图》。苏东坡甚至用朱砂画竹,称为朱竹。人们欣赏他的朱竹,只觉得他画的竹子风致潇洒,极有艺术魅力,谁还去计较它的色彩是黑是红呢?这种设色完全是画家感情的倾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四是水和天一般不着色,借用纸的空白来表现。古人所谓“以素为云,借地为雪”,说的是这种表现方法。虽然不画云和水,却能表现云水的存在。顾恺之即说过“凡天及水色,尽用空青,竞素上下以映日”。
(摘编自周铁宁《画余画论》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青”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蓝色颜料,适于做山水画里的底色,用来表达画面的阴影感。
B. “石青”是从矿石中提取的深蓝色颜料;用做山水画中山巅的颜色,可以用来表达凸出感。
C. “石绿”是从孔雀石中提取的绿色颜料,可做山水画中山腰的颜色,与山巅的颜色相映衬。
D. “石青”与“石绿”取材方便,经过氧化能互相转换,是中国古人运用最广泛的矿物颜料。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敦煌到罗马,各地壁画都以石青和石绿为主色调,原因在于亚欧大陆的许多地方都能开采到这两种矿石。
B. 石青和石绿两种色彩的传统搭配,恰当的笔触、手法,巧妙的构图,成就了《千里江山图》展现的绝佳效果。
C. 中国画的用色常具清新明快的特点,重要原因在于着色时多从物象的本色出发,不计较光的影响和变化。
D. 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条理分明;在论证方式上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使观点很有说服力。
3. 下列不能证明“中国古人的审美实在是灵活”观点的一项是( )
A. 《千里江山图》在凹处施加暖色,在凸处施加蓝色,和素描的明暗法恰恰相反。
B. 中国画着色多从物象固有的本色出发,但设色又常具有画家的主观色彩。
C. 在中国水墨画里,如果嫌绿色不够沉着,总能设法获得各种层次的有草木感的绿色。
D. 齐白石老人画虾,虽未画水,而虾犹如在水中,这是中国画特有的虚实相生所产生的特有的想象空间。
4. 材料一第二段是怎样向读者说明“青”的特点的?
5. 在国宝鉴赏节目中,假如请你从中国画在色彩上所赋予的民族个性这个角度来评价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请结合材料梳理自己的鉴赏思路。
【答案】
1. D 2. C 3. C
4. ①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与彩虹中的青色来作比,说明“青”大部分时候都是指一种深蓝。②按一定的逻辑性进行介绍。首先说明“青”在直观上是什么颜色,接着说明青色的来源,并具体指出用得最广泛的植物蓼蓝、菘蓝。③抓住“青”的特征作准确说明,如运用了“绝对不是”“大部分时候”“用得最广泛”等词语进行解说,使读者了解得客观而又准确。(答出两点即可)
5. ①中国画用色相对单纯,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千里江山图》,用大片的石绿、石青画成,用色单纯。②喜用对比强烈的原色。《千里江山图》山谷凹处施加赭石,凸处施加蓝色,对比强烈。③设色具有画家的主观色彩,甚至抛弃描绘对象本身的颜色。特别深的蓝色顶在山巅上,既不真,也不像,但《千里江山图》却能表现得铿锵有力,艳而不俗,令人过目不忘。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经过氧化能互相转换”错误。由原文“石青会从一种清冷纯粹的深蓝色,渐渐‘绿化”,转为一种较温暖浅淡的湖蓝色”可知,文中只交代“石青”可以绿化为“石绿”。“最广泛”错误,由原文“中国古人用得最广泛的矿物颜料恐怕就是石青和石绿了”可知,原文中说中国古人用得最广泛的矿物颜料“恐怕”就是石青和石绿了。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各地壁画都以石青和石绿为主色调”错误,由原文“中国古人用得最广泛的矿物颜料恐怕就是石青和石绿了。亚欧大陆的许多地方都可开采到这两种矿石,因此从敦煌到罗马,各地的壁画中都常见这两种颜料”可知,此意于文无据。
B.“传统搭配”错误,由原文“石青和石绿的这种配合可能来自一些唐突的试验”可知,石青和石绿两种色彩的配合并不是一种传统。
D.“对比论证”错误。没有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侧重在用多种方式获得某种颜色,并不是审美上的灵活,不能证明“中国古人的审美实在是灵活”的观点。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原文“‘青绿’之‘青’绝对不是‘红橙黄绿清蓝紫’中的‘青’,因为在彩虹般的可见光谱中,被叫作‘青’的颜色既不是青苹果、青草那种偏黄的嫩绿,也不是蓝;而是偏蓝调一点的‘薄荷绿。我们古文中的‘青’却大部分时候都是指一种深蓝’”可知,与彩虹中的青色来作比,说明“青”大部分时候都是指一种深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由原文“‘青绿’的‘青’绝对不是‘红橙黄绿清蓝紫’中的‘青’,因为在彩虹般的可见光谱中,被叫作‘青’的颜色既不是青苹果、青草那种偏黄的嫩绿,也不是蓝;而是偏蓝调一点的‘薄荷绿。我们古文中的‘青’却大部分时候都是指一种深蓝’”可知,首先介绍了“青”在直观上是什么颜色。由原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就是:青色来自叫作‘蓝’的植物,颜色却比它未提炼时更深”可知,这里说到青色的来源。由原文“在我国不同地区,有许多种不同科的植物都曾经担当过‘蓝’的角色。用得最广泛的蓝有蓼蓝、菘蓝,它们甚至到当代还在应用,是民间‘扎染’俯拾即是的原料。其中的菘蓝还能当中药,它的叶子晒干了是清热解毒的大青叶,而它的根就是板蓝根”可知,这里具体指出用得最广泛的植物蓼蓝、菘蓝。所以,第二段是按一定的逻辑性对青进行介绍。
由原文“‘青绿’的‘青’绝对不是‘红橙黄绿清蓝紫’中的‘青’”“我们古文中的‘青’却大部分时候都是指一种深蓝”“ 用得最广泛的蓝有蓼蓝、菘蓝”可知,第二段抓住“青”的特征作准确说明,如运用了“绝对不是”“大部分时候”“用得最广泛”等词语进行解说,使读者了解得客观而又准确。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我们如今看到的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中那些蓝色,已经是经年转化之后的效果了。难以想象,它在刚刚绘就的时代,该是怎样的一种韵致?!蓝色会更深,画布更白,从而衬托出山谷间温暖的赭石色”可知,中国画用色相对单纯,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千里江山图》,用大片的石绿、石青画成,用色单纯。
由原文“中国古人的审美实在是灵活,在山谷凹处施加赭石这样有突出感的暖色,在凸处却施加一种有后退感的蓝色,这种技法和素描的明暗法恰恰相反。它又的确能让画面仿佛凸出于纸上,成就一种立体感,但这立体感倒更像是剪纸而非浮雕”可知,《千里江山图》山谷凹处施加赭石,凸处施加蓝色,对比强烈,所以中国画在色彩上喜用对比强烈的原色。
由原文“但细腻的中国画师当然比油画家更了解自己的材料媒介,会将石青和花青截然区分对待,花青溶于水,它会和画面的底色融为一体;它才是用来表达阴影感的蓝色,而石青则是有覆盖性的,用了石青就如敷了一层蓝色的粉,对于讲究空白意境的水墨画来说,这么亮丽的颜色,只好用来表达凸出感了。从画家到收藏家,当然都知道这么深的蓝色顶在山巅上,既不真,也不像,但它却是这么铿锵有力,艳而不俗,令人过目不忘”可知,设色具有画家的主观色彩,甚至抛弃描绘对象本身的颜色。特别深的蓝色顶在山巅上,既不真,也不像,但《千里江山图》却能表现得铿锵有力,艳而不俗,令人过目不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秤
鲁敏
艺术的高下优劣,其实只有一个衡量标准:时间。时间这杆秤是天地间最宏阔且又是最精准的。
诚然,以萧红在世上停留的长度,不过只能算是颗流星,可她在宇宙间划下的轨迹,却是又深又狠又特别,其笔下,有最小的小与最大的大,有血肉与浊泪,却又天真、大方、细美,看得人心慌。
31岁的她,加一部《呼兰河传》,放在时间秤的那一边,是压得住的,倏忽百年,她或将可以一直压下去,不论时间累加了多少,甚或宇宙都成为一个黑洞。
可是,却又很难写她这个人,每次要写之前,都想着,翻一翻她的东西再说吧,可真正一翻,三分钟过去,三十分钟过去,越看就越不想写了。她都已经写成这样了,还能再写什么呢?除非你大段大段引用她,照抄她,摘录她,甚或就是搬上她的原文。这里头,有一个很为难人的悖论:一个好的东西,它是那么的好,让我们想要由衷地去赞美、传播;但如果这个好的程度,超过了、覆盖了我们——我们再去赞美它,则又是有风险的,也是难以把握的。
可是,她真的其实还是个十分年轻的人,比我们所有这些老着脸皮在写东西的人都年轻许多。她23岁写成《生死场》,28岁上写的《回忆鲁迅先生》,29岁写的《呼兰河传》与《小城三月》。
这么算一算、比一比,我们就好像全都没有活过,或者说,迄今为止,我们还是在写标点符号,字都还没写出来呢。
最近碰到一个前辈,他问了问我的创作,然后半开玩笑地说,嗯,40岁以前还没有写出成名作的,恐怕也就没什么成名作了。当时好像还不以为然的,面上无所谓地笑笑。可回家来一想,即刻浑身是汗,几天都难以释怀,感到时间的残酷,感到为灵感所奴役的悲剧性。
从这个角度而言,对萧红,我的感受是复杂的,说美慕或妒忌都不合适,也不准确,不如勉强说是拍案称奇:她的身世,她的文学,她的生死,这是绝对不可复制、不可模拟的宿命。
尤其是她的死,恐怕所有的人都为之难以释怀吧,何以,竟是在31岁上就死了?以一个在当时并不算是大恶疾的肺结核,在医疗还算先进的香港,并有史沫特菜、柳亚子、端木蕻良等人的关照或张罗,却偏偏遭遇庸医误诊、医院冷淡、转院不力、战争纷乱等殊情,像是不同方向同时收紧的绳索,最终将她合力致死。
可是,甘冒冷酷心肠的名声,我要说一句:甚或她这样凄惨的离世,也让我称奇,并以为这是最恰当的——似乎,老天爷也暗中考量过了,都已经写出了《呼兰河传》与《回忆鲁迅先生》了!比起那许多活到耄耋之年的写字人,她的生命好像竟已经是够了的!
然而,我们能不能做一种假设。
假设萧红没有死,她竟从那家红十字会临时医院里给抢救过来,她健康起来,在战争中幸存,并一直活下去,活到了抗战胜利,继而又活过了国内战争,随后又历经着种种的政治变幻,并侥幸地奇迹般地九死一生,并且,像许多少时苦但老来寿的人一样,她顽强地活到了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
就那么地,她一直活着;还在写她的东北,写那片土地上绵延不绝的难与黑。也许不了,她写香港,写上海。也许她写她自己,写她曾有的爱与将至的爱,写她死去的孩子或新生的孩子。写她不认识的其他的中国人,写中国人后来这六十年的新“生死场”。又说不定,她去了他国异域,在更遥远的地方,写着她随便想写的什么,她会像是杜拉斯或是菜辛,就算到了晚年,仍用着她最自由最天性最神奇的笔触,追踪世情的苍茫与酷烈……
这么一想,马上又要推翻刚才的“拍案称奇”了,忽然感到巨大的丢失感,丢了贵重东西的心悸感——要是她还在,以她二十八九岁时的才情,做一个线性的逻辑类推,想想看,我们的小说史、我们的阅读史、我们中国的文学箱子,乃至世界的文学箱子,丢了多大多贵重的一份好东西啊!
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她后来没有再写了。历史,总是最为喜怒无常、不讲道理的,有太多的可能性——或许她忽然就索然了、想撂笔了,也或者,她选择完全地成为一个家庭里的母亲了。也或者,随便她写了什么或不写什么,到后面,她将被供起来、抬上去了,“被”做起了世纪老人、文学祖母等,也未可知。
这能够接受、能够想象吗?
故而,从审美上看,从人性与世情上看,她那样地戛然而止,于萧红,于文学,于观者,于评者,于历史,可能倒算是好的。
写此文时,查了下以前的日记,发现我是在八年前才看的萧红,在个人的阅读中,其所占比重实在是小,受她多少影响,或也谈不上。
但好东西就是这样,随时可以看,随时看都不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年纪上看它,它自有它不同的意思。
话题就又回到了时间。在时间这里,萧红的红,是不褪色的。
(节选自“纪念萧红百年诞辰特别奉献专辑”)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最小的小与最大的大,有血肉与浊泪,却又天真、大方、细美”是对萧红作品的高度概括,其作品“看得人心慌”,突出她的成名作品数量多。
B. 庸医误诊、医院冷淡、转院不力、战争纷乱等情况导致萧红英年早逝,作者列举这种种看似偶然聚合的因素,表达了深切的叹惋之情。
C. “这么一想,马上又要推翻刚才的‘拍案称奇’了”的意思是,作者在假想萧红并未早逝而是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之后,认为前面对萧红的赞誉过度了。
D. 作者阅读萧红作品时间短、阅读量小,不能深入解读萧红及其作品,认为写萧红既难以把握又可能有风险,因而迟迟不愿动笔。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在宇宙间划下的轨迹,却是又深又狠又特别”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萧红短暂人生的厚重丰满,其中“特别”二字意在突出其人生的独特。
B. “这么算一算、比一比,我们就好像全都没有活过,或者说……字都还没写出来呢”一段话通过对比突出了萧红创作成就的伟大。
C. 文章穿插的内容中引用一位前辈的话“40岁以前还没有写出成名作的,恐怕也就没什么成名作了”意在表明他对“我”的创作现状的不满。
D. 文章起于“时间”又终于“时间”,结构紧凑、首尾圆合。主体部分既有对萧红一生的追怀也有对其命运的假设,内容丰富,情感强烈鲜明。
8. 标题“时间秤”在文中有着丰富的意蕴,请简要分析。
9. 文中假想了萧红未死的两种结局,这样写有何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案】
6. B 7. C
8. ①时间像杆秤,具有宏阔性和精准性,能客观公正地衡量世间万物。②时间这杆秤可衡量评判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高下优劣。③萧红的才华和优秀作品,在文坛上经得起时间秤衡量。(答出两点即可)
9. ①第一种结局是,萧红继续从事她所热爱的文学创作,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这样写,表达了作者对萧红的敬爱、对其早逝的痛心,也突出了其早逝对于文学界造成的巨大损失②第二种结局是,萧红搁笔不写或写作平平,甚至躺在原有成就上被奉若神明。这是作者所不能接受的,借此表达了对萧红生命戛然而止的释然。③这样的设计安排,既便于表达作者对萧红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又使行文跌宕富有变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A.“突出她的成名作品数量多”错。“看得人心慌”并非突出萧红成名作品数量多,而是突出其创作带给读者的巨大震撼力。
C.“认为前面对萧红的赞誉过度了”理解有误,作者在前面说的“拍案称奇”,是对萧红的传奇一生表达惊叹,后面想推翻,是想表达如果萧红并未早逝会创造更令人惊叹的成就,并不是否定前面对萧红的赞誉。
D.“阅读萧红作品时间短、阅读量小,不能深入解读萧红及其作品”错误,“阅读量小”是指萧红作品在作者个人的阅读中所占比重小。作者在写作之前深入阅读了萧红的作品,只因其作品让作者钦佩不已,再去赞美有风险且难以把握,因而迟迟不愿动笔。
7.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C.“意在表明他对‘我’的创作现状的不满”无中生有,原文“然后半开玩笑地说,嗯,40岁以前还没有写出成名作的,恐怕也就没什么成名作了”是前辈的玩笑话,文中并无对‘我’的创作现状不满之意。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
标题“时间秤”是把时间比作一杆秤,而秤是一种衡器,能够测量物体的重量。
结合“艺术的高下优劣,其实只有一个衡量标准:时间。时间这杆秤是天地间最宏阔且又是最精准的”可知,作者把时间比作“秤”,时间也如称一样能够客观公正地衡量世间万物,具有宏阔性和精准性。
结合“31岁的她,加一部《呼兰河传》,放在时间秤的那一边,是压得住的,倏忽百年,她或将可以一直压下去,不论时间累加了多少,甚或宇宙都成为一个黑洞”可知,时间这杆秤可衡量评判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高下优劣。
结合“但好东西就是这样,随时可以看,随时看都不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年纪上看它,它自有它不同的意思”“在时间这里,萧红的红,是不褪色的”可知,萧红的才华和优秀作品,在文坛上经得起时间秤衡量。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第十一段作者说“然而,我们能不能做一种假设”,开始假设萧红未死,先假设她一直活着,“顽强地活到了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再假设她写作的情况,“还在写她的东北,写那片土地上绵延不绝的难与黑。也许不了,她写香港,写上海。也许她写她自己,写她曾有的爱与将至的爱,写她死去的孩子或新生的孩子。写她不认识的其他的中国人,写中国人后来这六十年的新‘生死场’”;假设她去了国外,“在更遥远的地方,写着她随便想写的什么,她会像是杜拉斯或是莱辛,就算到了晚年,仍用着她最自由最天性最神奇的笔触,追踪世情的苍茫与酷烈”;然后作者感到巨大的遗憾,“以她二十八九岁时的才情,做一个线性的逻辑类推,想想看,我们的小说史、我们的阅读史、我们中国的文学箱子,乃至世界的文学箱子,丢了多大多贵重的一份好东西啊”。这样的设想表达作者对萧红之死的惋惜、遗憾,以及对萧红才华和成就的敬佩,深化主旨。
当然作者还设想了另一种结局,“她后来没有再写了”“也或者,随便她写了什么或不写什么,到后面,她将被供起来、抬上去了,‘被’做起了世纪老人、文学祖母等”,这是作者所不能接受的,借此表达了对萧红生命戛然而止的释然。然后得出另一种结论,“从审美上看,从人性与世情上看,她那样地戛然而止,于萧红,于文学,于观者,于评者,于历史,可能倒算是好的”;同时这个设想也照应了上文第十段中的“可是,甘冒冷酷心肠的名声,我要说一句:甚或她这样凄惨的离世,也让我称奇,并以为这是最恰当的”,作者认为萧红的早逝可能是最恰当的。从写作手法方面看,作者设想萧红未死的结局,会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上问以军事:“辽东诸将孰贤?”对曰;“薛仁贵勇冠三军;庞同善虽不善斗,而持军严整;高侃勤俭自处,忠果有谋;然夙夜小心,忘身忧国,皆莫及李勣也。”上深然其言。
九月,(李)勣初度辽,谓诸将曰:“新城,高丽西边要害,不先得之,余城未易取也。”遂引兵进击,一十六城皆下之。郭待封以水军自别道趣平壤,勣遣别将冯师本载粮仗以资之。围平壤月余,勣纵兵登城鼓噪,焚城四周,高丽悉平。上祀南郊,告平高丽,以李勣为亚献。
李勣寝疾,上悉召其子弟在外者,使归侍疾。上及太子所赐药,勣则饵之;子弟为之迎医,皆不听进,曰:“吾本山东田夫,遭值圣明,致位三公,年将八十,岂非命邪!修短有期,岂能复就医工求活!”一旦,忽谓其弟司卫少卿弼曰:“吾今日小愈,可共置酒为乐。”于是子孙悉集,酒阑,谓弼曰:“吾自度必不起,故欲与汝曹为别耳。汝曹勿悲泣,听我约束。我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荡覆无余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杀,然后以闻。”自是不复更言。十二月,戊申,薨。上闻之悲泣,葬日,幸未央宫,登楼望辆车恸哭。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旌其破突厥、薛延陀之功。
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渭南尉刘延祐,弱冠登进士第,政事为畿县最。李勣谓之曰:“足下春秋甫尔,遽擅大名,宜稍自贬抑,无为独出人右也。”阖门雍睦而严。其姊尝病,勣已为仆射,亲为之煮粥。风回,蒸其须鬓。姊曰:“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勣曰:“非为无人使令也,顾姊老,勣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七》,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荡覆无余/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
B. 我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荡覆无余/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
C. 我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荡覆无余/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
D. 我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荡覆无余/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丽,国号,也称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封建王朝之一。
B. 亚献,古代祭祀时通常要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即称为“亚献”。
C. 輛车,又称“软车”“轜车”,在古代专指载运棺柩的车子。
D. 春秋,可代指年龄,文中的“春秋甫尔”意同“春秋鼎盛”。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上向贾言忠询问辽东诸将的情况,贾言忠通过与薛仁贵、庞同善、高侃等人的比较,认为李勣是最能忘记个人而忧虑国家的人,皇上很同意他的意见。
B. 李勣奉命攻打高丽,他果断下令先攻占新城,顺势攻取十多座城之后,最终平定高丽;去世后,皇上非常悲痛伤心,为他在阴山等多地修建坟墓,大力表彰。
C. 李勣与人议事时,总能虚心听取,从善如流;对人才很爱护,他曾善意地提醒刘延祐不要锋芒太露;对于功劳,他不归于自己,而将金帛等赏赐全都分给将士。
D. 到了晚年,李勣更加珍视与亲人的陪伴。他虽身居高位,家中奴仆众多,却不顾年迈,坚持亲自为患病的姐姐煮粥,甚至为此还烧焦了胡须和鬓发。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郭待封以水军自别道趣平壤,勣遣别将冯师本载粮仗以资之。
(2)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杀,然后以闻。
14. 概括李勣病重后在医药问题上的矛盾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0. D 11. D 12. B
13. (1)郭待封率领水军从另外一条路向平壤进发,李勣派遣别将冯师本运载着粮食和兵器去资助他。
(2)(子孙当中)如果有心志不端正,结交了行为不正的人的,你就都先打死他们,之后再报告。
14. 皇上和太子赏赐的药物,李勣就服用;他家子弟为他请医生,他都不让看病。
服用皇上和太子赏赐的药物,体现了身为臣子的李勣对朝廷的敬意、忠诚;而拒绝子弟请来的医生,是因为他认为寿命长短自有定数,无须刻意求生。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看房玄龄、杜如晦平生勤苦,才能树立门户,但遇到了不肖子孙,家业被败尽。我有这些子孙,现在全都托付给你。我的葬事完毕,你立即搬进我家居住,抚养儿孙,仔细监察他们。“仅能立门户”的主语应是“房杜”而非“勤苦”,故“勤苦”与“仅能立门户”不应连在一起,据此可排除AC。“此子孙”是李勣临终托付的对象,因而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B。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春秋甫尔”意为年少;“春秋鼎盛”意为正值壮年。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为他在阴山等多地修建坟墓”曲解文意,文中为“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鞬山”,其中的“象”是“仿照”“模仿”“模拟”的意思。“阴山、铁山、乌德鞬山”当是李勣“破突厥、薛延陀”的地方,朝廷此举意在对李勣进行表彰。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前一个),率领;“趣”,前行;“仗”,兵器。
(2)“伦”,端正;“交游”,结交;“挝杀”,打死;“闻”,报告。
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表现:结合“上及太子所赐药,勣则饵之;子弟为之迎医,皆不听进”可知,皇上和太子赏赐的药物,李勣就服用;他家子弟为他请医生,他都不让看病。
原因:结合“吾本山东田夫,遭值圣明,致位三公,年将八十,岂非命邪!修短有期,岂能复就医工求活”可知,服用皇上和太子赏赐的药物,体现了身为臣子的李勣对朝廷的敬意、忠诚;而拒绝子弟请来的医生,是因为他认为寿命长短自有定数,无须刻意求生。
参考译文:
侍御史洛阳人贾言忠奉命出使从辽东返回,皇上向他询问军事情况:“在辽东的诸位将领中谁最贤能?”贾言忠回答说:“薛仁贵勇冠二军;庞同善虽不擅长战斗,但治军严整;高侃以勤俭要求自己,忠诚果断而有谋略;然而论日夜小心,总记个人而忧虑国家,他们谁都比不上李勣。”皇上很同意他的意见。
九月,李勣初渡辽水时,对手下的将领们说:“新城,是高丽西部的要害之地,不先夺取,其余各城便不容易攻取。”于是就带兵进攻新城,有十六座城池都被他攻下。郭待封率领水军从另外一条路向平壤进发,李勣派遣别将冯师本运载着粮食和兵器去资助他。围困平壤一个多月后,李勣发兵登城呐喊,焚烧了平壤城四角,高丽全部被平定。皇上在南郊祭祀,报告已平定高丽的消息,让李勣当第二次献酒的人。
李勣病重,皇上将他在外地的子弟全部召回京师,让他们回来服侍他。皇上和太子赏赐的药物,李勣就服用;他家子弟为他请医生,他都不让看病,说:“我本是崤山以东的种田人,遇到圣明的君主,位至三公,年纪将近八十岁,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寿命长短有定期,哪能再向医生求活命!”一日,李勣忽然对他弟弟司卫少卿李弼说:“我今天稍好些,可以设酒席共同高兴一番。”于是儿孙全都聚齐,酒席将散之时,他对李弼说:“我自己知道病好不了,所以想与你们诀别。你们不要悲伤哭泣,听我的安排。我看房玄龄、杜如晦平生勤苦,才能树立门户,但遇到了不肖子孙,家业被败尽。我有这些子孙,现在全都托付给你。我的葬事完毕,你立即搬进我家居住,抚养儿孙,仔细监察他们。(子孙当中)如果有心志不端正,结交了行为不正的人的,你就都先打死他们,之后再报告。”此后便不再说别的话了。十二月,戊申日,李勣去世。皇上得知死讯后,悲痛哭泣,在李勣下葬的日子,来到未央宫,登楼目送灵车而痛哭。埋葬后所起的坟头仿照阴山、铁山、乌德鞬山的样子,以此来表彰他打败突厥、薛延陀的功劳。
李勣作为将领,有谋略,善于决断;和人讨论事情,能从善如流。打了胜仗,功劳归于下属,所获得的金帛等财物,全部分给将士,所以人人愿出死力,军队战无不胜。渭南尉刘延祐,二十岁时考中进士,政绩为当时京城辖县之首。李勣告诫(或提醒)他说:“您才这么年轻,很快就有大名声,应该稍微克制一下自己,不要独出众人之上。”家内和睦而严肃。他姐姐曾患病,李勣已官至仆射,亲自为她煮粥。风向逆转,烧焦了胡须和鬓发。他姐姐说:“仆人和婢妾不少,何必这样自己吃苦!”李勣说:“不是没有人使唤才这样做的,看到姐姐年老,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久为姐姐煮粥,能办得到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
孙应时
潇潇雨作对床声,小语灯前睡不成。
诗礼一庭真自乐,江山千里若为情。
远来正觉亲颜喜,别去其如心事惊。
孟氏小园①能辨否,径须归共白鸥盟②。
【注】①孟氏小园:杜甫《孟氏》诗中有“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句。②鸥盟:与鸥鸟为友。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标题可知,诗人的兄长远道而来为母亲祝寿,在将要离开时诗人写下了本诗。
B. 首联描绘了兄弟久别相聚,在潇潇夜雨中难以入睡,倾心交谈的温馨画面。
C. “诗礼”一句写家族中以诗礼传承,寿宴上亲人欢聚吟诗作赋,其乐融融。
D. 颈联紧承“若为情”,采用互文的手法,在“远来”“别去”,“喜”“惊”的对照中展现出亲情。
16. 本诗以“情真”而著称,请就此从虚实的角度对尾联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15. D
16. ①实写仲兄将要离家远行,诗人对其殷切叮咛。②想象仲兄他日归来,自己和仲兄也像孟氏兄弟一样一起养亲尽孝,共享田园乐趣,这是虚写。③虚实结合,饱含着对离别的不舍、别后的牵挂和对重逢欢聚的期盼,感情真挚。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D.“互文的手法”理解有误,“互文”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而这首诗歌颈联中“亲颜喜”是因“远来”,写欢聚之乐;“心事惊”是因“别去”,写离别伤感,不是互文。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手法,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分析尾联中虚和实的部分,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品味其中的“情真”。
结合标题“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和颈联“别去其如心事惊”可知,诗人的兄长远道而来为母亲祝寿,在将要离开时诗人写下了本诗,尾联中“能辨否”“径须归……”是诗人对兄长的叮咛嘱托,这是实写。
结合注释可知,前一句“孟氏小园能辨否”运用典故,“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意思是姓孟的一对好兄弟,在家里供养亲人,诗人借助这一典故表达了希望与仲兄一起归家供养双亲,共享天伦的渴望;后一句 “径须归共白鸥盟”化用典故,相传海上有位喜好鸥鸟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与鸥鸟相游处,后遂以与鸥鸟为友比喻隐居生活,诗人想象仲兄和自己一起隐居,跟孟氏兄弟一样,供奉双亲,这是虚写。
虚和实结合流露出对兄长离去的不舍,同时还包含了将来重逢欢聚,归家共养双亲、同享天伦之乐的期盼。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市为二章,为;理外碧常成所。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踮起脚后跟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善用对比,如写同舍诸生服饰鲜艳,如同神人,而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文人常以“星宿”入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臾”“缊袍”“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反对和抵制“唯流量论”泛娱乐化、高价片酬,对于“流量至上”现象坚决说“不”,以期_____________,净化行业生态。
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明星的生成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明星效应也会对作品的社会传播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以牺牲文化艺术品质为代价来追求明星效应,就是_____________了。如果任由这种“要阵容不要内容,( ),( )”的倾向泛滥,将导致创作背弃文化艺术逻辑和规律,脱离正确轨道。
流量明星本是商业逻辑运作,“流量至上”的价值观如果横行,影视剧集生产就彻底容易演变为市场投机行为。一味追求通过明星展示、粉丝聚集等方式获得流量和收益,仅仅满足感官刺激而忽视观众真正的精神文化需求,以_____________的心态进行创作生产,只会助长粗制滥造、畸形审美之风,_____________,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逻辑必然会严重阻碍行业的发展。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正本清源 舍本逐末 竭泽而渔 长此以往
B. 正本清源 本末倒置 缘木求鱼 久而久之
C.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缘木求鱼 长此以往
D. 追本溯源 本末倒置 竭泽而渔 久而久之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流量明星本是商业逻辑运作,“流量至上”的价值观如果横行,影视剧集生产就容易演变为彻底的市场投机行为。
B. 流量明星本是商业逻辑运作的产物,如果“流量至上”的价值观横行,影视剧集生产就容易演变为彻底的市场投机行为。
C. 流量明星本是商业逻辑运作的产物,“流量至上”的价值观如果横行,影视剧集生产就容易演变为彻底的市场投机行为。
D. 流量明星本是商业逻辑运作,如果“流量至上”的价值观横行,影视剧集生产就彻底容易演变为市场投机行为。
20. 结合语境在括号内仿写句子,使之与前句构成排比。
【答案】
18. A 19. B
20. 要颜值不要价值 要热度不要深度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追本溯源: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文中强调的是反对和抵制“流量至上”现象的最终目的,故横线处应选用“正本清源”。
第二处,舍本逐末:指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本末倒置:指把主次的位置颠倒了。“舍本逐末”有“舍弃主要的”意思,“本末倒置”是“颠倒了主次”,没有“舍弃”。文中“以牺牲文化艺术品质为代价来追求明星效应”意为舍弃“文化艺术品质”,故横线处选用“舍本逐末”。
第三处,竭泽而渔:排干了湖中或池中的水来捕鱼。比喻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缘木求鱼;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横线前“一味追求通过明星展示、粉丝聚集等方式获得流量和收益,仅仅满足感官刺激而忽视观众真正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做法是一种短视行为,故横线处应选用“竭泽而渔”。
第四处,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指时间久了会有不好的结果。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长此以往”用于对将来不好的情况的假设,且不可用于陈述已有事实。横线后是对“流量至上”后果的预测,故横线处应选用“长此以往”。故选A。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存在三处语病:
一是搭配不当,“流量明星本是商业逻辑运作”为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流量明星本是商业逻辑运作的产物”。
二是语序不当,假设关系的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根据“同后异前”的原则,“如果”应在“流量至上”前面。
三是语序不当,“彻底”应修饰“市场投机行为”,而不能修饰“容易”。
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句子的能力。
分析例句“要阵容不要内容”,句式为“要……不要……”;内容上,“阵容”“内容”内容相关,一个注重外在形式,一个表示内在含量。
结合文意可知,仿写的句子是表示“以牺牲文化艺术品质为代价来追求明星效应”,据此可选择“颜值”“价值”、“热度”“深度”两组词语成句,并得出答案“要颜值不要价值 、要热度不要深度”。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是中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过去,除夕的准备活动从刚进腊月就开始,人们通常要忙活一个月,为的就是 ① 。年夜饭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全家团聚,家里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坐在一起吃这顿饭,外出的人也必须在此之前赶回家过年,实在不能回来的人, ② ,象征他回来团聚了。阖家团圆就是这顿年夜饭最重要的意义所在。第二是年夜饭十分丰盛,种类繁多。鸡鸭鱼肉都是少不了的,象征家庭富足,年年兴旺。第三是年夜饭的许多食品都带有美好的象征意义,如吃鱼象征年年有余,吃鸡象征金鸡起家, ③ ,等等。
21. 下列有关各传统节日的对联,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除夕节对联:夜歌有酒消残腊;高烛谁家候曙光
B. 元宵节对联:元夕万家宴;宵月千里明
C. 端午节对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D. 中秋节对联:天空明月一轮满;人醉春风万里明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21. D 22. ① 除夕夜一家人能团聚吃顿年夜饭 ②也要为他摆一副碗筷 ③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吃年糕象征步步高升等)
【解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对联内容,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中秋节是属于秋天的节日,所以“春风”不合适。故选D。
22.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面说到在过去,人们从进入腊月就开始为除夕做准备活动,而后面又说到年夜饭的特点,所以这一个月的准备活动都是为了除夕夜的年夜饭,可填“除夕夜一家人能团聚吃顿年夜饭”。
第二处,是说在吃年夜饭的时候,那些实在不能回来的人,家人在吃饭的时候可以为他摆一副碗筷,象征这个人已经回来了,所以可填“也要为他摆一副碗筷”。
第三处,本处是列举年夜饭的很多食品都带有美好的象征意义,比如可以举一些常见的带有美好寓意的食物,所以可填“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代塞罕坝人近60年的时间坚持植树造林,让塞罕坝从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变成拥有百万亩人工林海的“绿色明珠”。时代的发展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相对于前人,我们是后人;相对于后人,我们是前人。不忘自己是“乘凉者”,要知道我们享受了前人奋斗创造的成果;努力当好“种树者”,则是要以高度负责任的精神跑好自己这一棒,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年接着一年干,这样才能无愧于前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人。
以上文字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
材料从三代塞罕坝人坚持植树造林所创造的人间奇迹谈起,然后由此引申,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做种树者,也就是说,在享受了前人奋斗创造的成果之后,也要为全人创造可以享受的成果,因此材料重点强调了精神传承的意义。
材料中对人们提出了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写作中如果仅就植树造林来谈,过于浅显,应把关键句生发开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是让我们懂得感恩,知道我们在各个方面享受到了前人创造的成果;“更要做种树者”是让我们做行动者,承继前人精神,肩负未来使命,在这个时代创造属于我们的新成就,这也是作文立意的重点。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先由“塞罕坝精神”引入,引出观点:既做乘凉者,更做种树者。然后主体可以分析为什么说我们是“乘凉者”,也就是说,我们在享受前人给我们创造的各种财富和成果;然后重点分析,我们更要做“种树者”,也就是说,我们要为后人奋斗努力,为他们创造种种成果。最后分析,这是一种种代代相传的精神,只有庚续这种精神,我们的民族才会生生不息,才会永葆青春。
立意:
1.既做乘凉者,更做种树者。
2.厚植情怀,赓续精神。
3.凝聚青春力量,担当时代使命。
4.新时代,新担当,要有新作为